初二物理第三次课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
(4)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_晶__体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
约持续了___1_0__min。
知识点三 汽化和液化
1.汽化 (1)定义:物质从_液__态__变为_气__态__的过程叫作 汽化。 (2)汽化_吸___热 (3)举例:水蒸发、酒精挥发等。
随堂演练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2.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为37 ℃ C. BC过程不吸热 D. AB过程吸热升温
(3)若用图2所示体温计未甩一下
就直接测一个体温为38 ℃的人,
则示数是_3_8_.5_℃___。
图1
图2
知识点二 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 (1)常见三种状态:固体、_液__体__、_气__体__。 (2)定义:随着温度变化,物质会在固体、_液__体__、 _气__体__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作 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_固__态__变为_液__态__的过程叫作熔化,熔 化_吸___热。 (2)凝固:物质从_液__态__变为_固__态__的过程叫作凝固,凝 固_放___热。
图4
知识点四 升华和凝华
1.升华 (1)定义:物质从_固__态__直接变为_气__态__的过程叫作 升华。 (2)升华__吸__热。 (3)举例:樟脑丸变小、结冰的衣服变干等。 2.凝华 (1)定义:物质从_气__态__直接变为_固__态__的过程叫作 凝华。 (2)凝华_放__热。 (3)举例:霜、冰花、雾凇等。
物理第3课时《机械运动》复习课-【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机械运动》复习课【2018年考纲】1.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
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并能运用这一观点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3.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及其表达式,知道其单位有米/秒(m/s)、千米/小时(km/h)等,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意义和相关的计算等)。
4.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秒(s),知道其它常用单位,并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
5.会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读取测量值)。
6.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米(m),知道其它常用单位,能正确进行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总结归纳,训练提高【教学过程】【任务一】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9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35cmB、12.34cmC、12.50cmD、12.36cm【知识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⑴单位及换算;⑵测量工具;⑶刻度尺的使用:看、放、读、记;⑷长度的特殊测量。
2、时间的测量⑴单位及换算;⑵测量工具;⑶秒表的读数。
3、误差与错误【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任务二】“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2、参照物(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初二升初三 物理衔接课 3
第3次课第二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扩散)分子的热运动(热运动)内能的概念(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热量的概念(热量)燃料的热值(热值)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第一节: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2.利用内能来加热:实质是热传递。
3.利用内能来做功:实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例题: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此题为多选题)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B.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逐渐升高C.把烧红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D.冬天,两手互相来回搓动,手会感到暖和分析: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改变了.解答:解:A、用锯片锯木头,锯片发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盆里的凉水在阳光照射下,温度逐渐升高,该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符合题意;C、把烧红的工件放在冷水中,工件温度降低,该过程中没有能量的转化,故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符合题意;D、双手相互摩擦,手发热,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属于做功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C.练习1-1:如图1所示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C.牛奶温度变化比水慢D.乙是牛奶温度变化图象1-2:如图甲,在一个广口厚玻璃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住,通过塞上的孔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可以看到瓶中上出现,这是因为瓶内空气对塞子,将能转化为塞子的能,所以瓶内空气温度降低,使水蒸气而成的.图甲和图乙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燃烧酒精获得内能,不同之处在于图甲中烧杯的水获得的内能用来对试管,图乙中试管中的水获得了内能变为水蒸气用来对瓶塞.第二节:热机定义:热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复习提纲
初二物理上之《第三章光和眼睛》复习提纲3.1 光世界巡行1、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1)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使周围变得明亮,使胶卷感光。
(2)光具有能量,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光能可转化为电能、化学能(光合作用)、热能、机械能。
拓展: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家族包括哪些成员?——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2、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如:太阳光的传播路径)(3)如何描述光线?(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影是怎样形成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沿直线传播而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影。
)影是不透明体的一个轮廓日常的光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等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3、光的传播有多快(1)光速:在物理学中,常用字母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通常取c=3.0×108m/s(相当于每秒能够绕地球赤道七圈半;爱因斯坦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速度的极限,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于光速时,会发生一些奇特的效应。
)(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空气中稍慢一点,在水中时真空的3/4,在玻璃中是真空的2/3。
)(3)光年: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这一长度叫做1光年,光年的符号是l.y.,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4、光的色散现象(1)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单色光:不能再分解的色光叫做单色光。
复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3)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白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青;红+绿+蓝=白单色光:在物理学里,单色光是指波长(或频率)为单一值的光。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培训第三次课.docx
雷锋培训学校物理校本教材物态变化例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认清它的分度值。
小明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3 — 1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如图乙所示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 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C,水的温 度是°Co 例2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装有水的矿 泉水瓶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 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样的物 态变化过程形成的() A. 汽化 B.液化 C.凝华 D.熔化如图3—3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架台(带铁夹)、搅棒、温度计、水。
图3 — 3(1) 根据提供器材可知,还缺少的器材是 o(2) 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 温度,它的示数是°C 。
(3)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 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 下表是实验中对冰熔化过程记录的测量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冰的温度/°c-5-4-3-2-1123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冰的熔点是°C,在熔化时的特点是;在第6分钟时,冰 的物态是- 例4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图3-1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例5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 °C 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 min 读一 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十 时间/min 0 1 2 3j 4 5 6 7 温度/°c8286I'll J8998989898(1) 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4甲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常见量程分度值原理所用液体特殊构造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液体的热胀冷缩水银或煤油使用时不能甩寒暑表-30℃~50℃1℃酒精体温计35℃~42℃0.1℃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细管①使用之前用力甩②可离开人体读数●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零刻度线(分清零上零下)。
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①玻璃泡胀破;②测不出温度。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于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2)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 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应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
●摄氏度:“℃”表示摄氏温度。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 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①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弯曲的细管。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是人体的温度。
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内,必须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把水银摔下去(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②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一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1.物质的三态:固态、气态、液态。
2.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 固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做熔化,从 液态 变成 固态 的过程叫做凝固。
八年级物理第三、四章复习总结提纲
第三章《光的反射》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点燃的蜡烛、点燃的油灯、亮着的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课本,看到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⑴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⑵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人教版初二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丙放热变为甲,甲放热为乙,故甲是液态、乙是固态、丙是气态,所以甲到乙是凝固,乙到丙是升华,丙到甲是液化。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答案:B解析: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正确;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错误;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图所示水分物体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冰融水开B.雾绕险峰C.露润绿叶D.霜打枝头答案:A解析:冰熔化需要吸热;雾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露是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答案:D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一、引言初二物理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有关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改变速度或改变方向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作用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 - 改变物体静止状态下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
-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下的速度,使物体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合力是多个力合成后的结果。
•对于平行力,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些力的代数和。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的过程。
•可以根据力的方向和大小的关系,将力分解为水平分力和竖直分力。
四、力的分类1. 直角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的两个力。
2. 弹簧弹力•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
•弹性力的方向与其伸长或压缩的方向相反。
3. 应力与应变•应力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单位面积上的力。
•应变是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相对变形。
4. 重力和弹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弹力是物体受到支持力时产生的大小和方向相反的力。
五、课堂实验与应用1. 实验——合力的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弹簧秤和滑块等简单装置测量合力的大小与方向。
2. 应用——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力的分解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 - 滑雪运动中,人们通过改变身体的倾斜角度来控制速度和方向。
- 赛车比赛中,车手可以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车辆运动的方向。
六、总结初二物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本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原理,并能够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来解决物理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力的分解原理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精品中学ppt课件
度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
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
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晶晶体 体还是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释现象
人中暑时用冰袋降温
下雪不冷化雪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希望同学们在快乐中好好学习
(4)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 处于固态;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自然界中的各种金属、冰、海波等物质都是晶体。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交流:
温度/℃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认识非晶体熔化曲线:
时间/min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 吸收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BC EF
A
G
时间/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任何固态物质熔化时,都要吸热
B.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
C.任何固态物质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个 温度叫做该物质的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虽不变,但仍然 要吸收热
• 物体在吸收热后,它的温度将( C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不变
C.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不变
基本规律:
(1)晶体熔化的条件:一是
温度到达熔点 ,
二是
继续吸热 。
(2)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不同物质的
熔点 不同 。
(3)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基本技能: (1)酒精灯、温度计的使用技能; (2)组装垂直组合实验器材的技能。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
初二物理第三章知识点在初二物理的学习中,第三章通常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章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机制有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比如冰变成水,就是熔化现象。
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从液态到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水变成冰,就是凝固。
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从液态到气态的变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只在液体表面进行,而且蒸发过程是缓慢的。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的空气流速。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快,蒸发就越快。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而且液体的沸点还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大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从气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冬天哈气时能看到白色的“雾气”,就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接着,我们说一说“温度”。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常见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体温计的量程一般是 35℃到 42℃,分度值是 01℃。
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缩口,这使得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然后,我们再谈谈“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晶体熔化的图像特点是:有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这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复习 课件
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一 温度及其测量冷热冰水混合物1001零下3.5摄氏度负3.5摄氏度常考知识点复习热胀冷缩 35~42 ℃0.1 ℃ 缩口 可以 -30~50 ℃ 1 ℃常考知识点复习温度 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 底部 侧壁 稳定不能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二 熔化和凝固方式状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实例熔化 态→ 态; 热 冰雪消融、铁矿石化成铁水、吃雪糕解暑、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点燃的蜡烛体积逐渐减小凝固 态→ 态; 热 水结冰、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粘住”舌头、冰挂的形成、用湿抹布擦冰箱冷冻室时抹布会被“粘住” 固液吸液固放常考知识点复习温度计受热均匀常考知识点复习常考知识点复习熔点固固液共存熔化一直升高吸不变液常考知识点复习凝固点 液 固液共存凝固一直降低放 不变 固 相同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三 汽化和液化方式状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常见的例子汽化 态→ 态; 热; 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 洒水的地面变干,湿衣服变干,清晨雾的消失,游泳后上岸感觉冷等液化 态→ 态; 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 和 露、雾的形成,各种“白气”,冬天呼出的“哈气”,刚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的“流汗”现象,舞台烟雾,冬天戴眼镜进入室内时眼镜片变模糊液气吸蒸发沸腾气液放加压降温1.汽化和液化常考知识点复习温度计高使内外气压相同自下而上 常考知识点复习由大变小由小变大吸保持不变常考知识点复习599低于常考知识点复习沸点吸热不会 试管中的水温度可以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高低常考知识点复习2.蒸发和沸腾汽化方式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部位 液体 液体 和 同时发生 发生条件 在 温度下 达到 ,持续吸热剧烈程度 有无气泡 影响因素 液体的 、 以及液体表面的 供热的快慢、气压的高低相同点 都是 现象,都要 表面表面内部 任何 沸点缓慢 无气泡 剧烈 有大量气泡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汽化 吸热常考知识点复习考点四 升华和凝华方式状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常见例子共同点升华 态→ 态; 热 冬天冰冻衣服变干,卫生球变小,冬天的雪堆变小,用久的灯丝变细,干冰升华制冷没有液态出现凝华 态→ 态; 热 霜的形成,雾凇,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用久的灯泡壁发黑,冰箱内侧形成的白色小冰晶固气吸气固放例1 图2-1甲表示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3节汽化与液化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①蒸发A、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B、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C、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②沸腾A、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B、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D、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①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②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③作用:液化放热。
二、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1、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对液化的理解。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蒸发、沸腾异同比较表项目蒸发沸腾不同点1、任何温度下;2、缓慢的;3、只在液体表面;4、液体蒸发时要吸热,温度上升。
1、在一定的温度(沸点)下;2、剧烈的;3、在液体表面和内部;4、液体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水的沸腾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后气泡由大变小由小变大温度逐渐升高保持不变声音大小四、知识拓展电冰箱的制冷过程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
液态的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汽化、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生成的蒸汽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相当于热的“搬运工”,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向当地的温度。
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12?肇庆)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1)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液体继续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液体的沸点与气体的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高,压强越小,液体沸点越低,减小压强液体沸点降低。
(教师)七升八暑期物理第三次课
第三次课运动的快慢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 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 ⑵ 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4、分类: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 Ⅰ 匀速直线运动:A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s v t= 变形st v = , s vt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常用单位还有km/h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
C 、速度图象:Ⅱ 变速运动:A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 、=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C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 、平均速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路程,用秒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1、v 2、v 则 v 2>v>v 1E 、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m/s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 v 是个恒量与路程S 时间t 没关系课堂练习1.小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速度表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小轿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m/s,这表明1s内小轿车向前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m。
答案:80 22.2 22.2解析:汽车速度仪表示的汽车在某时刻的速度,它的单位是km/h,它与标准单位m/s 的换算关系是3.6km/h=1m/s。
初二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二三物理知识点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学习物体的运动、热、光、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下面将对初二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运动1. 运动的概念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个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的过程。
运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位置、方向、速度、加速度等。
2.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等来描述。
例如,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是一条直线,速度-时间图是一条水平直线。
3. 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基本定律,包括惯性定律、运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认为,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
4. 运动的衡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通过速度的定义来衡量。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5. 运动的计算在物理中,对运动的计算包括平均速度的计算、加速度的计算等,通过数学公式进行计算。
二、力和压力1. 力的概念力是导致物体运动、形状变化或者静止的原因,也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力的计量力可以通过动能公式来计算。
动能公式为 F = m * a,其中 F 是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加速度。
3. 压力的概念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压力的定义来理解。
例如,气体的压力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力有关。
4. 压力的应用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水压、气压、液压等。
例如,液压平衡利用流体的不可压缩性,使得在不同面积上施加的压力相等。
5. 压力的计算压力可以通过公式 P = F/A 来计算,其中 P 是压力,F 是作用力,A 是作用力的面积。
三、热和热力学1. 热的概念热是物质内部分子、原子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
热能是物体存在时冷热的能源,是一种能量形式。
2. 热传递的方式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分别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热量通过物质内部传递的方式,对流是热量通过流体的运动传递的方式,辐射是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的方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节.pptx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为什么感觉 很冷? 有风吹会觉得更冷?
为什么用浸了酒精的棉花给人体降温?
四、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 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 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 温度计、水、钟表。 【实验步骤】:
蒸发
不 发生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在任何温度下
同
发生部位
在液体的内部和 表面
只在液体表面
点
发生程度
剧烈
缓慢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八、液化 生活中的“白气”、“哈气”、白雾现象
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小水滴
1、冬天嘴边呼白气 2、冬天从户外进入室内,眼镜上有哈气
五、液体沸腾的两个条件:
1、到达沸点2、继续吸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温度/℃ 90 93 97 99 100 100 100
温度/℃
六、水沸腾 105 时的图像
100
95
90
时间/min
七、查沸点表:几种液体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液态铁2750 液态铅1740 水银357 亚麻仁油287
分清:问答题中是考虑(1)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 素(2)还是考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3)还是上 面两个因素都考虑
农民们经常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把粮食放在通风 处摊开来晒,这是为什么呢?
答:这样做可以提高粮食水分的温度,加快表面 空气流动速度,增大了表面积,从而加快了粮食中 的水分蒸发,使粮食干得更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讲义(2021年整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讲义(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一、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_______ 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温度。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0摄氏度,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左右(口腔温度),读作。
2、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用于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看清它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3、体温计是测量范围是℃到℃;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体温计可以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每次测量之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
例题:1、体温计的使用:用一只读数是39。
5℃的体温计去测一正常人的体温,测量前没有甩体温计,若当时的气温是18℃,则测量后体温计的读数为( )A、37℃B、39.5℃C、18℃D、36.8℃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而且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叫做。
2、定义:物质由态变成态叫做熔化,从态变成态叫做凝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人在远处用望远镜注视山坡上的木工以每秒1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多远?2.某人在一山谷时,用力拍了一下手,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s,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宽度大约是多少m?八年级物理复习第三章光现象一、知识点梳理: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5.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6.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3×108米/秒,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近似认为是3×108米/秒。
8.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9.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10.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11.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光路是可逆的)1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
1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它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15.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它的应用有: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
二、举例: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4、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 处形成一光斑,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 .仍在原来位置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B.4mC.5mD.6m6、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B .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C .光是一种电磁波D .白光是单色光7、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B .光的折射现象C .平面镜成像特点D .光的色散现象 8、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9、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A BC. 6:15D. 12:1510.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日食B.小孔成像C.影子D.先闪电后打雷11.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12、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像到镜子的距离 m ;当她向镜子走近1m 时,像到她的距离 m 。
13、“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
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
“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
14、如图所示,B ’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若在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 ’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5、某酒店的一个大厅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厅内宽敞明亮,主人在迎面墙上装了一面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里利用了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使人感觉房间大小是原来的 倍.16、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 、 、 三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17、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18、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 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9、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角为 。
20、如图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21、如图7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 ,S 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2、如图8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
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23、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9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A B O1 2 3 4 N24、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25、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径迹。
26、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的活动中小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为什么?(2)实验前,陈祥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你能帮他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
27、如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如图A ,改变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是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如图B ,把纸张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光线,实验结论是: 。
28、从地面发出的光射到月球反射回地面,所用时间为2.56S ,则月球离地球多少千米?钱包 沙发 灯 玻璃砖 A B八年级物理复习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折射角为零。
3.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4.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5.光心:透镜的中心。
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叫焦点。
用F表示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大小正倒虚实像、物位置无穷远一点异侧v=f 利用太阳光测透镜焦距(f=v)u>2f 缩小倒立实像异侧f<v<2f 照相机或眼睛u=2f 等大倒立实像异侧V=2f成像大小的分界点或测焦距(f=v/2、f=u/2)f<u<2f 放大倒立实像异侧v>2f 投影仪、幻灯机或放映机u=f 不成像无穷远成像虚实的分界点、平行光源或测焦距(f=u)u<f 放大正立虚像同侧v>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作图:1.无穷远2.u>2f3.u=2f4.f<u<2f5.u=f6.u<f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二、举例:1.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2.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3.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双选)( )A . 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 . 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 . 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 .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 )A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5.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
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A .成倒立缩小的像B .成倒立放大的像C .成正立放大的像D .不能成像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7.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