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好的预防临床输液反应

合集下载

临床输液反应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临床输液反应的防范及应对措施
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要求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输液过程 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监控与反馈
对输液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
告知注意事项
在输液前向患者告知可能的输液反应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 我保护意识。
提供心理支持
对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和焦虑 情绪。
案例二:发热反应的防范与处理
• 发热反应的预防 • 选用无致热源的药物,如必须使用致热源药物,应严格控制用量。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致热源。 • 发热反应的处理 • 一旦发现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 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等。 •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
常见临床表现
• 临床输液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寒战、头痛、恶 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皮疹、静脉炎等。其中, 热源反应和过敏反应最为常见。
发生原因分析
• 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药品质量不合格、热源超标、细菌污染、配伍不当、滴速过快等。此外 ,个体差异和患者自身因素也是导致输液反应的重要原因。
03
个性化治疗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未来临床输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满意度。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案例分析与应用
案例一:过敏反应的防范与处理
• 过敏反应的预防 • 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等。 • 用药前进行皮内过敏试验,并做好急救准备。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过敏反应的处理 •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 给予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苯海拉明等。 •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进行抢救。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处置

输液反应的预防及处置

输液热原反应的预防一、把好药品和输液器质量关输液和输液器含有热原是发生输液热原反应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应购买生产条件好、重视产品质量企业生产的、复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输液和输液器,杜绝购进伪劣产品。

输液器具及药品的保管要做到专人专管,按有效期先后使用。

使用前严格检查包装及输液器外形完好,如发现过期或破损以及其他质量问题,坚决不用。

宜采用一次输液用具,否则,输液器具应按规范冲洗和灭菌,达到无菌、无热原,对连续24小时输液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新的输液用具。

二、准确使用输液严格掌握输液适应症和禁忌症,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性质选择合理给药途径,能选用其他给药途径的尽量不用输液治疗,调配好的药液不可放置时间过长。

对年老体弱、过敏体质、严重感染患者或心、肺、脑、肾功能欠佳者,输液前可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或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入,可起到预防作用。

三、密切观察特殊人群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由于体质、年龄、病理状态等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感受性不一致,从而对药物产生不同反应,应加强监测。

四、改善静脉输液混合调配环境条件因输液是静脉用药,对周围环境和治疗室(输液混合调配室)通风、洁净、整齐和控制人流应有严格规定,加强治疗室环境管理和清洁卫生工作,保持房间整洁,通风良好,摆放整齐合理,定期对治疗室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并应控制人流。

输液热原反应的处置静脉输液热原反应多数发生在输液20分钟左右,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在开始30分钟,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适宜、正确的处置,并对患者给予安慰,使他们紧张的心理状态得以放松,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对反应轻者,减慢输液速度,密切观察;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同时检查发生反应的原因。

1.对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检查发生的原因。

如经风险评估后仍必须继续输液者,应重新更换输液器具及药液。

2.寒战期给予保暖,饮热开水,安慰患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治疗。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

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预防及处理应急预案一、常见输液反应的原因1. 过敏反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机体对药物中某种成分产生了过敏反应,会导致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2. 特异性反应:由于药物与患者体内发生的结合反应而导致的不良反应。

3. 酸碱紊乱:输注液体的PH值不正常或输液时不注意酸碱平衡,可能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

4. 心律失常:输液过程中液体过量或速度过快都会引起心律失常。

5. 静脉炎:静脉炎是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静脉标本穿破等原因,致使局部出现感染反应,如疼痛、红肿等。

二、常见输液反应预防及处理1. 过敏反应预防措施:在输液前了解患者过敏史,患者过敏史的护士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并依据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

处理方法:当患者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轻度呼吸困难等,可以采取停止输液,观察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

当患者出现较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脉搏快速、面色苍白等,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及时使用抗过敏药物。

2. 特异性反应预防措施:需要提前查询患者的家族病史、个人病史,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药物。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操作,避免药物与输液设备发生交叉感染。

处理方法:当出现特异性反应时,首先要停止输液,并立即加强病情评估。

如果需要,可以积极进行抢救,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紧急处理。

3. 酸碱紊乱预防措施:需要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特别是肝肾功能是否正常。

选择输液配方时,应根据患者体内PH值来选择相应的配方。

处理方法:当出现酸碱紊乱反应时,可以通过调整输液速度或暂停输液,以调整酸碱平衡。

如果需要,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加液体摄入量,使其尽快恢复。

4. 心律失常预防措施:在输液前需要了解患者有无心脏疾病史,并根据医嘱,精准掌控输液速度和液体量,避免液体过量。

处理方法: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需要紧急停止输液,并做好心电监护,调整心脏电生理平衡。

如果患者需要紧急抢救,根据情况及时使用心脏复苏药物。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静脉输液是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有效性,以下是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规范:预防感染类并发症- 消毒:在操作前,务必对输液部位进行充分的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 规范穿刺: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针头,确保插入位置正确,并避免多次穿刺。

- 手部卫生:操作前后及过程中,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戴手套等常规操作应得到遵循。

预防血管穿破类并发症- 技术熟练: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找到血管并正确穿刺。

- 观察仔细:在插入针头之前,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静脉是否清晰可见,是否有异常情况,以避免血管穿破。

预防静脉外渗类并发症- 定期观察:输液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输液情况,确保管路连接牢固、无渗漏。

- 保持通畅:避免输液管路的扭曲或堵塞,及时更换输液器和管路。

处理并发症- 感染处理:如发现感染征兆,立即停止输液,进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并咨询医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 血管穿理:如果出现血管穿破并出血,应立即停止输液,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局部外敷,并咨询医师处理。

- 静脉外渗处理:若发现管路发生渗漏,应立即更换管路,避免药液进入组织间隙,咨询医师进行评估。

以上是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规范,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的效果。

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咨询医师并采取适当措施。

同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与学习,提高操作技术和专业知识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发生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是指输液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血管反应、感染等。

本文将针对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1.1 过敏原因过敏反应是最为常见的输液反应之一。

患者对输液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如蛋白质、抗生素、麻药等。

过敏反应普遍表现为红斑、皮肤瘙痒、发热、荨麻疹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1.2 血管原因血管反应是由输液引起的血管痉挛或扩张造成的。

输液速度过快、输液温度过高或过低、输液液体组分不适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血管反应。

血管反应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淤血等症状。

1.3 感染原因输液操作不当、无菌措施不到位、输液器具无法有效杀灭细菌等因素可能导致输液感染。

输液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渗液,严重者可能引起败血症、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1.4 其他原因除了过敏、血管和感染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输液反应。

如输液液体过凉、过热,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输液压力过大等因素都可能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二、防范措施2.1 预防过敏反应预防过敏反应的关键在于避免患者接触到过敏原。

在输液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同时,在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2 防范血管反应为预防血管反应,操作人员应掌握正确的输液技术,注意选择合适的输液温度和液体组分。

同时,在输液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输液速度和压力,避免过快过慢或过大的输液情况发生。

对于发生血管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3 防范感染为防范输液感染,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在输液前,要仔细检查输液器具的无菌状况,确保无菌器具被使用。

临床输液反应预防措施和急救护理论文

临床输液反应预防措施和急救护理论文

临床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3-01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尤其在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输液给药越来越频繁,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

引起输液反应原因很多:液体制备过程热源超标,配置药物种类繁多或添加药物本身热源不合格,药物本身具有不良反应,联合用药配伍不当,输液护理人员违反无菌操作,治疗室和输液过程中空气污染,输液器具不合格或污染,药物配置及暴露时间长,过凉液体输入人体,输液速度过快,患者时热原敏感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1 输液反应的预防措施1.1 严把药品质量关,药品使用前要认真查看名称、浓度、剂量、有效期。

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

1.2 严把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在操作前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变色沉淀和异物),把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有无轻松及缺损),再看看瓶底及瓶盖处有无裂纹,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

1.3 规范操作,注意环境,人员的清洁卫生。

1.4 选择质量保证的输液器具,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

1.5 输液滴速不宜过快,应根据病情,年龄及药物性质来调节。

特别是老人和小儿,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6 缩小液体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

1.7 液体配置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1.8 医护人员要掌握常用药品的理化性质,毒副作用和静脉给药的配伍禁忌知识,做到合理用药,正确使用。

1.9 详细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了解患者体质,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增强对输液反应预习性,避免使用患者副反应多的药物。

1.10 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耐心听病人的主诉,严密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针头和输液器衔接是否紧密,输液器有无扭曲,受压,发现异常现象迅速处理和及时报告。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详述一、背景介绍输液是医院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治疗疾病或提供营养支持。

然而,有时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制定一份合适的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

二、输液反应的类型1. 过敏反应:患者对输液药物或配制液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发热等症状。

2. 速度反应:药物过快地进入患者体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

3. 感染反应:由于使用不洁的输液设备或操作不当引起输液部位感染,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

4. 漏输反应:由于输液管路不畅或意外脱落,造成输液停滞,出现药物堆积、溢漏等症状。

5. 新发症状:在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反胃等。

三、输液反应应急预案1. 提前准备(1)制定后勤保障预案,确保应急药物和设备齐全。

(2)建立应急人员轮班制度,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处于工作状态。

(3)对输液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输液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2. 应急响应(1)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立即停止输液,确保患者的安全。

(2)根据不同类型的输液反应进行相应处理:过敏反应,依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过敏药物;速度反应,减缓输液速度或更换合适的输液设备;感染反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漏输反应,重新连接输液管路并调整输液速度;新发症状,根据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3. 病情观察与记录(1)在应急处理之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

(2)记录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处理措施和效果。

(3)及时向医生或上级汇报患者的情况,并寻求进一步的处理建议。

四、预防措施1. 患者教育:对患者进行输液前的相关说明,让患者了解输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他们及时报告不适症状。

2.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输液设备和输液管路的完整性和洁净程度,确保输液过程的安全。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输液反应是指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静脉炎等。

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安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一套常见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法。

一、应急预案1.事前准备在开始输液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过敏史、现有疾病、药物使用等,评估患者对输液药物的容许性。

同时,需要做好充足的事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所需的输液设备、药物、抢救药物等。

2.定期观察在输液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

特别是在开始输液后的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提前准备4.记录与报告在发生输液反应后,要及时做好记录与报告工作。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处理方法、结果等,以便日后分析和总结经验。

二、处理方法在遇到输液反应时,应根据不同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1.过敏反应2.药物不良反应3.静脉炎静脉炎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导管部位及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发生静脉炎时,应及时停止输液,并迅速采取以下措施:保持患者的局部休息,给予冷敷或热敷治疗,使用酒精棉球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并记录局部皮肤的变化。

4.接触性休克三、预防措施为了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注意过敏史询问在开始输液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记录在案。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特别小心选择输液药物,并进行适当的预防措施。

2.药物选择和给药速度对于敏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对于容许性较差的药物,应以较慢的速度给药,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

3.观察和监测在输液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在开始输液后的30分钟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做好应急准备在开始输液前,要做好充足的应急准备,包括准备好所需的输液设备、药物和抢救药物等。

同时,要做好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输液反应时能够及时、安全地处理。

输液反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输液反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根据《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要求,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现将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修订如下:一、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循环负荷过重反应: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预防临床输液反应的措施1、药品及输液装置:把好药品生产和输液器具购进关,购进应选用生产规模大,生产条件好,质量可靠,信誉好的厂家。

2、配置药物的要求:①避免多种药物联用。

多种药物联用会使药液中内毒素累加,药物相互配伍的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药物的沉淀、结晶等现象。

加药后的药液应做澄明度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弃去。

②配药环境的要求:配置药物环境,应按规定进行定期环境细菌指数的检查,合格后才能使用。

配置药液时,应提前结束打扫,保持环境清洁,无尘埃污染。

在有条件医院应可以在符合GMP要求的配液中心进行。

3、严格按照我院的《安全静脉输液操作规范》进行输液操作。

三、发生输液反应的处理措施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轻者,先减慢输血速度,若症状继续加重,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撤下输液器注明“输液反应”,查究原因并对症处理(高热给予物理降温,寒颤者保温),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

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第一篇: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急性心衰: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1、药物方面因素1.1 药物本身输液质量中药品自身的质量至关重要。

同一组成的药物,因不同生产企业的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如青霉素因制剂中含有微量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而引起变态反应1.2 运输储存药物在运输、储存、使用中碰撞或是瓶口松动等可能导致漏气、产生玻璃碎渣等而污染输液;含糖量高的输液,如储存条件不当则容易霉变,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均有可能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1.3 热原累加临床上合并用药很常见,由此产生的热原叠加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尤其是三联、四联用药。

临床处方中,将4~6种小针剂同时加入到250ml或500ml的输液中混滴,其中热原便累加起来,可能超过人体的耐受量而发生热原反应。

某医院某病区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甲硝唑0.5g,庆大霉素16万U静滴,连续有8例出现热原反应。

经实验检查分析认为是,各合格注射剂中的内毒素累加超过了阈值,致发生热原反应。

1.4 微粒增加有些中药注射液及粉针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

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五篇

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五篇

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五篇第一篇: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预防输液反应的措施1、加强药液的质量管理,若发现药液混浊变质、瓶盖松动、药瓶裂痕、药液有效使用期超过等应禁止使用。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戴好口罩、帽子,并洗手。

3、严格检查一次性输液器质量,若有破袋、过期等禁止使用。

4、配制液必须现配现用,不可停留置放,结晶的液体必须溶解后方可输入。

5、输液的各个环节要加强消毒、灭菌措施。

6、控制输入液体速度。

7、治疗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二次,空气清洁度应符合卫生学标准。

8、减少人流量,禁止非医务人员出入治疗室。

院感科 2013年1月第二篇:预防输液反应措施预防输液反应措施1、为了减少输液反应,治疗室护士接收大输液时,应进行仔细检查,清洗处理后将液体放置在治疗柜内,执行输液者应严密检查液体,瓶盖有无松动、裂口、混浊、异物、标签不清等现象,把好液体关。

2、凡是静脉液体,不得提前配置,原则上现用现配。

3、执行输液者必须自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护士长监督检查。

4、根据病情及药物的性质,严格掌握注入药物的浓度、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及病情变化。

5、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先用生理盐水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内后再换上输入的药物。

6、严格执行药物配伍禁忌。

第三篇:输液反应的预防、处理措施(2016)彭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根据《2010年患者安全目标》管理要求,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现将规范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处理措施如下:一、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输液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输液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输液反应的处理与预防【急救医学与危重病讨论版】
静脉输液给药见效快,对需急救而不能口服用药的病人是一种极好的治疗手段。

但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都应高度意识到输液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首先就是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多发生于开始输液后20~30分钟内,所以给病人输液时要密切观察,同时向病人或家属交待清楚,一旦患者出现寒战、烦躁不安、手足发凉,应立即拔掉针管停止输液。

如病人治疗需要或抢救危重病人需继续输液者,则应重新更换药液和输液管,待输液反应消失后再输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处理:出现输液反应早期可给患者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腺素0.3~0.5ml,或用苯海拉明50mg或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

反应较重者,可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20ml20%或2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注,或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 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静滴。

对有胸闷、憋气和呼吸困难的病人,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出现烦躁不安时可肌肉注射安定15mg或苯巴比妥钠0.1g。

对输液反应的处理要及时迅速,观察病情要严密,用药要得当。

为预防输液反应,医护人员要严把三关:摘自:医学教育网
1、输液前仔细检查药品是否过期,有无杂质、沉淀物及絮状物,药液有无浑浊,瓶口有无裂缝。

2、检查药物有无配伍禁忌,输液管有无异物、有无污染等。

3、在操作全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同时要做到“三勤”:勤看病人有无不适感,勤问病人有无输液反应的先兆,勤观察病人有无异常,发现问题迅速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及处理输液反应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因为种种原因(包括药物质量、浓度、注射方式等)产生不适或异常反应的现象。

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因此,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输液反应。

一、建立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要建立输液反应应急预案,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识别输液反应的危险因素。

初次输液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孕妇等需特别注意,其输液时药物和剂量应当根据个体情况作出调整,以避免药物过敏和副作用导致的输液反应。

2. 建立输液反应评估体系。

对于出现过输液反应的患者,必须严格评估患者反应类型、程度、相应药物、剂量及次数,检查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 建立相关医疗用品的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

输液设备包括输液泵、输液管、注射器等应当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排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制定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建立“输液反应”上报和处理流程,根据不同类型的输液反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使相关操作无误。

二、处理输液反应当发生输液反应时,要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快速采取措施,迅速消除或减轻反应的程度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1. 停输液。

当出现任何形式的输液反应时,必须立即停止输液,并记录时间、速度、药物、剂量。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患者呼吸情况,如呼吸受阻,应迅速通气。

3. 经皮给药。

对于无法口服的药物,可以换成经皮给药的药物。

4. 给予抗组胺药物。

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异丙嗪和苯海拉明等,有时需要较大剂量的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肾上腺素)等药物。

5. 给予镇静剂。

如果患者情况十分危急,可以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适量的镇静剂进行处理。

注射镇静剂通常在20~30分钟之内便可产生镇静、安静和神经紊乱的效果,但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6. 气管插管。

如果患者情况十分危急,应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一、背景说明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进步,输液成为病人治疗中的一项常见操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输液反应也时有发生。

输液反应指在输液过程中,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过敏反应、急性血管炎、溶血反应等。

如何应对输液反应,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制定一套完善的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急预案内容2.1 应急响应队伍为了应对输液反应,我们将建立应急响应队伍。

该队伍包括:总指挥、医务队、护理队、实验室队、后勤保障队等。

总指挥是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个队伍的工作,指挥救护车、急救人员等的调度。

2.2 应急前期工作2.2.1 做好被试者评估工作在输液前,医护人员要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过敏史、用药史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要详细询问其是否曾出现过输液反应。

2.2.2 选择适当的输液设备输液设备的选择对预防输液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应选择安全可靠、消毒合格的输液器具,并注意输液器具与输液药物的匹配。

2.2.3 做好护理工作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输液器的使用时间,输液速度应逐渐增加,以避免过快引起反应。

护理人员还要保持严密观察,定时记录输液情况。

2.3 应急处理措施2.3.1 过敏反应急救如果病人出现过敏反应,医护人员需要迅速处理。

首先要停止输液,将迅速进行药物治疗,常用的抢救药物有加替沙星、地塞米松等。

同时,要做好心肺复苏准备,如心肺复苏立即得到20分钟内。

2.3.2 急性血管炎处理对于病人出现急性血管炎反应,医护人员要停止输液,避免继续向病人体内注入药液,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局部用冰敷或热敷,维持手部降低,必要时可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抗感染药物。

2.4 应急后续工作2.4.1 病人病例报告和登记对于出现输液反应的病人,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其病例资料,包括病情及应急处理情况等。

同时还要保护病人的隐私,确保病情信息不泄露。

2.4.2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于输液反应事故,医院要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改进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改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液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然而,输液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即输液反应。

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院应对输液反应的能力,现对输液反应应急预案进行以下改进:一、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管理科、医务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指挥。

2. 设立应急小组:由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管理科、医务科等相关科室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预案。

二、完善应急预案流程1. 输液反应报告: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护士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向医生报告。

医生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 采取急救措施: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以下措施:a. 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和液体;b. 对症治疗,如抗过敏、抗感染、解热镇痛等;c. 严重病例,如休克、呼吸困难等,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 通知相关部门: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通知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管理科、医务科等相关科室,以便协同处理。

4. 记录患者病情:详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抢救过程等,为后续调查和处理提供依据。

5. 报告上级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6. 调查原因:对患者、护士、医生、药剂师等进行调查,分析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加强应急预案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其对输液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熟悉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流程。

3.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改进输液反应监测体系1. 建立完善的输液反应监测体系,对输液反应的发生、处理、报告等进行全程监控。

2. 加强对输液药品、输液器、消毒剂等环节的监管,确保输液安全。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输液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预防和处理能力。

2021年住院患者输液反应预防措施

2021年住院患者输液反应预防措施

People who often blame themselves can often get forgiveness from others.同学互助一起进步(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住院患者输液反应预防措施一、做好输液前的准备工作:输液前认真检查药品质量、需要做过敏实验的药物严格执行过敏试验,认真查对一次性耗材的质量。

二、合理用药注意配伍:输液中应避免多种药物联合输注,合理配伍用药,输液前观察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及过期,如有此情况立即更换液体。

三、严格无菌操作:从配置到输液的整个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治疗室要按规范每日消毒。

四、巡视和观察:用药前应询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作用合理安排输液的速度和用药是顺序。

五、加强健康宣教,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000000ba_临床输液反应的诱因和预防措施20__-03-19 06:03 | #2楼静脉输液术是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输液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为临床输液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输液反应的发生往往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临床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输液反应并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分类,常统称为输液反应,甚至认为输液反应就是热原反应。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输液反应的发生率成了考察制剂质量的一个标准。

因制剂质量不高,内含的致热物质多,曾经是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随着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各级药政部门对药品质量的完善,由制剂本身质量原因而引发的输液反应大大降低。

而医疗操作使用过程中导致的输液反应成为临床发生输液反应的主要因素。

1 输液不良反应的诱因1.1 输液质量生产输液的某个环节质量控制不严所致。

如原材料不合格、注射用水不符合要求、工序不合理、包装不严、消毒不彻底等。

不合格的液体输注人体内将会引发热原反应。

热原又称内毒素,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其化学成分是磷脂、蛋白质、脂多糖所组成的复合物,其中脂多糖的致热活性最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临床常见输液反应及预防措施
临床输液治疗是一种常规治疗手段,而输液反应是临床输液治疗中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诱发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较多,本文就怎样更好的预防临床输液反应作初步论述。

一、常见的临床输液反应
1、药物不良反应:在输液反应中药物不良反应占主要原因,轻者表现为皮肤瘙痒、皮丘疹;局部呈点状或片状,也可表现在全身;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心率快,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

2、热源反应:常因为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所致,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并伴有恶心、呕吐、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静脉炎:当患者静脉输液的疗程较长,输入药物的刺激性较强,或因反复穿刺致机械性损伤,以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操作时消毒不严格等都会导致静脉炎。

主要表现为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急性心衰:多因患者本身患有冠心病且输液量大,输液滴速太快所致。

二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
二、输液反应的原因
1、制剂质量因素
①注射用水、原辅料不合格所致;②配制所用的容量、管道等处理不当;③生产车间空气净化达不到要求;④配制过程中人为因素所致;⑤灭菌不符合要求;⑥批量产品自身热原水平不均一性,这是导致临床输液反应的重要原因。

2、药物本身具有不良反应
如头孢类对过敏体质者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既有副作用也可以引起过敏反应;个别中药注射剂因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输液反应。

3、联合用药的影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易造成液体pH值的改变,pH值的高低直
接影响机体的缓冲能力,可出现酸碱中毒,输液配伍其他注射剂时热原量的累加作用,像青霉素粉针、维生素C、林可霉素等注射虽规定作热原检查,但热原检查是一限度试验,且要保证药液的热原总量就要因累加作用而增加,一旦达到人体耐受的限量时,即可引起热原反应。

配伍的品种越多,热原量累加就愈大,引起反应的可能性就随之增大。

4、加药配液时环境的影响配药种类多,加药次数频繁,污染的机会增多。

治疗室的空气所有净化不符合要求,护理人员操作不当,药物暴露时间长,这也是造成输液反应的因素之一。

5、患者方面因素
①患者年龄我院对158例输液反应进行统计分析,55岁以上患者占70%。

老年患者,输液量和输液速度的耐受范围缩小,输液速度应较青壮年患者慢1/3~1/2。

新生儿输液速度稍快便可引起心衰等输液并发症。

②疾病血栓性疾病患者自身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输液中微粒特别是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这样会加重疾病发生发展,甚至危及生命。

③个体差异合格的输液不等于绝对没有热原,只是含量极微,一般患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热原反应,而有些体质弱,对热原耐受性差的患者在同样条件下就有可能引起发热反应,这是因为进入体内的热原已经达到该患者发热反应的作用剂量。

6、液体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

即启封加入药物后存放时间过久,有时长达5h 之多。

在存入过程中,因药物存放时间过久,使药物降效和致敏物质增加,导致输液反应和毒副作用。

如青霉素,配制后稳定性较差,易形成过敏性物质青霉稀酸。

连续输液时间在24h以上,未能做到每天更换输液器具,尤其是开放式输液,由于时间过长,液体及输液器具更易被污染而导致输液反应的发生。

所以要对输液器具彻底消毒,检验符合要求,方可在临床上使用。

三、输液反应的预防
1、把好输液质量关
原辅料必须符合《中国药典》要求,严格操作规程和输液工艺流程环节,要掌握活性炭的用量,把好药品质量检验关,是预防输液反应的关键所在。

2、医护人员要掌握常用药品的理化性质、毒副作用和静脉给药的配伍禁忌知识,做到合理用药,正确使用。

对于新特药要慎重使用,尽量不在同一瓶液体中配伍过多的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和无菌操作要求病房配药室应加强无菌和空气净化管理,护理人员要强化“无菌”、“微粒”意识,严格操作,同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细菌、微粒污染和热原量的累加作用。

4、严格执行大输液作用前的检查制度,发现异物应拒绝使用,不能马虎从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5、药品生产部门要切实加强质量均一性管理,确保临床提供热原最低且水平均一的优质输液制剂。

6、严把大输液产品和输液器具的采购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医院使用。

7、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增强对输液反应的预见性,进而减少其发生率,输液速度输液速度要适中。

8、可输液可不输液的患者,坚决不输液。

可口服用药的尽量口服,可肌注用药的尽量肌注,特别是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尽量少输液。

9建议国药局器械司尽快组织研制具有除热原功能的输液终端滤器,这是避免临床输液反应的最后、也是最有效的一道关键措施。

四、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药物不断问世,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输液反应困扰着医护人员,且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严把输液产品及输液器具的质量关,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配伍及pH值变化规律,严格操作规程,注意滴速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搞好配制室环境卫生。

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有利于减少和杜绝临床输液反应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