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制度经济学看农业产业化

合集下载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
稳定和产业化发展很不利 。 对于农户来说 , 在农产 品短缺 季节里 ,市场价格高于契约
在 交 易成 本 经 济学 中 ,资产 的 专 用
第三 ,人 力资本 的专用性。在农村 中 掌握 养殖 或种 植技 术的专业人员也具有人 力资本的 专用 性,如果 一个人具 有某 种专 用性资产 ,又在这一行业 的工作 中积 累了 与此相关 的丰 富经验 ,他 的经验 和技 术是
特定于这个行业的。
( )机 会 主 义 二
判、 订立 交易合 约 、 执行 交易 和监督违 约 的 行 为并 对之 制裁 、维护 交 易秩 序 的各 种 费 用的 总和 。其 在 论述 交 易成 本 时强 调 了两 个重 要 前提 ,即机 会 主义 和有 限 理 性 ( 辉华 ,2 0 o 聂 0 4 ’ 同时 , 还提 出了几个重要 的概念 , 他 即
农业 产 业化 组 织 旧模 式 :“ 公 导致 农产 品无处出售 ,发生谷贱伤农 、奶 司 + 农 户 ” 模 式 贱伤 农、果贱 伤农的事件 ,尤其是不宜储
“ 公司 +农户” 模式是企业 与农 户在平 藏 的农产 品 , 时令 性很强 的瓜果 蔬菜 类 , 像 还有鲜奶 和禽蛋类 ,在产品过剩时期 ,一 些公 司故 意压价或者停止收购 ,造成大量 瓜果蔬菜被倒 在路 边或者烂在地里 ,形成 资源 的极 大浪费。而这又会形成新一轮 的
如果奶牛不作 为生产牛奶 的用途而转 为其
它用途如转为耕牛或 肉牛 ,对奶农 的损失
农 产 化 织 式 业 业 组 形 的 新 度 济 解 制 经 学 析
■ 陈礼丹 ’ 李献 士2( 、河北政 法职业 学院 1 石 家庄 0 0 6 2 507 、石
就更大。
第二 ,资产选址的专用性。有些公 司 为了节省运输 费用, 一般 以原料产地 布局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论文旨在分析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建议中国必须从农村开始对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制度经济学,然后简要介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为什么新制度经济学建议中国必须从农村开始对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原因。

最后,将提出一些政策启示,以帮助在实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有效地发挥新制度经济学的作用。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农村正文: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它专注于研究不同社会体制的行为、制度和性能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

新制度经济学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认为首先应从农村开始改革。

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症结所在,由于农村社会结构复杂,需要进行机构改革,释放市场活力,建立新的农业经营机制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对农村的改革不仅会直接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还能缓解贫困,改善社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以及减少政府的负担。

由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清晰地表明中国必须从农村开始对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因此,政府应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提出相应的改革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并为其他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地指出中国必须从农村开始对其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因此,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改革政策,努力改善农村社会结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并为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靠支持和有效服务。

目前,新制度经济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

首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帮助政府有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改革政策,实施有效的农村改革,改善农村社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发展,培育新的市场活力,以及提升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帮助政府准确识别、把握农村贫困和发展不公的严重程度,并采取实际行动,重新调整和改进农村改革政策。

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

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及其应用
(x t u e o g a c  ̄ r yo ih a a h r l g Na c o g 6 7 0 i a 1 s i t f t  ̄ Re  ̄n lE ol n IS c u n Te c e s Co l e, n h n 3 0 2 Ch n ) o e Ab la t Th r il a a y e h n e r t n o g i lu a n u t i z t n i i w fn w  ̄ tt t n [ c n my s r e : ea tce n lz st e i t g a i f rc t r lid s r o a u Mia i n v e o e i s i i a e o o ・ o t u o Fis . h o y s s e i d sg e r m e i s iu i n l c n my S c n b h y t m ,i d o tt eq e to s O rt a t e r y t m e i n d fo D w n t to a o o . e o d y t es se fn u h u s n n s t e i a rc l l n u t il n e r t n Ls , o n u h y o h u u e g iu t r d s ra t g a i .a t p i t t e wa n t e f t r ・ ua i i o o t Ke o d : g iu t r lid s ra n e r to o g as O m e. i s i t r e o t my h g s o k o d r o t o y w r s a r lu a u ti l tg a in ̄ r a ie[ r g , n t u i t  ̄ r c n i n v t e o  ̄ i t c h le s c n l r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摘要:当今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模式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而农业产业化对我国农业发展转型、经济建设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甚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各地农村发展的共同愿望和现实追求。

但目前人们对农业产业化在理论上还存在许多困惑, 甚至对农业产业化内涵的认识也不统一, 各地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也存在许多困扰,实践的进步也对产业化理论提出新的要求。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方向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及特点1、内涵[1]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效益为中心, 优化组合多种生产要素,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实行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多元化主体,企业化管理,使农业与其相关产业结合起来, 形成一体化运行的经营体制。

农业产业化构成有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要有主导产业( 在现有农业产业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和具有开发潜力的产业), 二是要有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企业集团), 三是要有商品基地(区域化、规模化的种植或养殖基地), 这三个要素构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链条。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点是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 以农业资源为依托,通过市场牵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基地连结农户的形式, 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和服务社会化,体现以企业为龙头, 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发展模式。

具体地讲, 农业产业化有如下特点[1]I :(1) . 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

农业与相关产业实行经营联合, 家庭式经营很难进行,只有在一定区域内调整产业布置,实行专业化生产,才能促进联合,联合才能取得实效。

(2) . 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

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手段, 生产经营达不到一定规模,就不能实现产业化,与此同时,与产业化配套的社会服务、社会环境也不可能得到优化。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及其制度缺陷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视角

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及其制度缺陷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视角

由于诱 致 眭制 度 变迁 是 一种 自发 行 为 , 其制 度设 计很 难确 立 为一 种 正式 制度 安排 。 的 它 效率 会受到极大地影响。而强制性 制度变 迁 的优 势 在 于 它 能 以最 短 的 时 间和 最 快 的 速 度推 进制 度变 迁 ,降低 制度 变 迁 的成 本 。
经济转变 。 圃
【 参考 文献 】 j 林毅 夫 . 、 术 与 中国祆业 发展 [】 、 制度 技 M.
上 海三 联 书店 ,9 4 19 .
、 经 M. 商 根据我国的实践状 况暴露出的诸多 问 5 索洛 等 . 济增 长 因素 分析 [] 务 印书 馆 , 9 1 19 . 题 折 射 出现 阶 段 我 国农 业 产 业 化 经营 深 层 4 诺斯 . 济史 中的结 构 与 变迁【】 海三 、 经 M. 上 次 的 制度 性 原 因 ,即 我 国农 业 产 业 化 经营 联 书店 , 9 1 4. 9 的 制 度变 迁 需 求 和供 给之 间 的矛 盾 。 5 科斯 等著 . 、 财产权 利 与制度 变迁[】上海 M. 19 . 1 农业产业化中的制度变迁需求 。从 三联 书 店 ,9 4 、
二 、农业产 业化 一 一农业 制度 变迁 的
必 然 选 择
之 所 以 有制 度 创 新 , 因为 许 多 外在 性 变 化促 成 “ 在 利 润”的 形成 , 由于 对规 潜 但 模 经济 的 要 求 、 部性 、 险和 交 易费 用 等 外 风 方 面 的原 因 , “ 在 利 润”无 法在 现 有 制 使 潜 度 安排 内 实现 , 因而 在原 有 制 度 安 排 下 为 获 取这 些 “ 在 利 润” 就 会 率 先克 服 障碍 , 潜 , 从 而 出现 新 的制 度安 排 。 而言 之 , 简 制度 创 新的动因在于更有效率 的制度能带来潜在 的收 益 或 者 减少 成 本 。 具体 来说 , 农业 产业 化 源 于 以 下一 些 动 因: 1 实 行 规模 经 济 。从 规模 经 济 角度 考 、 察 农 业 产 业 化 经营 ,它 可 从 以 下几 方 面 带 来农业规模效益 : 通过合理组织 , 分工协作 和专 业 化 的 生 产带 来 了衣 户 和 其 同体 内部 规模 经 济 ;通 过 行业 联 系 带 来 行 业规 模 效 益 ;农 业 产 业 化 可通 过 区 域 集 聚带 来 区 域 规模 经 济 。 2 、缓解农业市场风险。农业产业化以 共 同 的利 益 为 前 提 ,市 场机 制 内部 化 ” 的 “ 生 产 经营 ,缩 减 市 场 交易 所 必 须 支 付 的 巨 大费用。同时专业化的分工和市场谈判力 量的增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开拓市场 , 又极 大节 约 了交 易 费 用。 总之 , 险 、 易 费用 、 模 经 济和 外 风 交 规 部 性 所 引 起 的 收 人 的潜 在 增 加 不能 内在 化 时 , 种制 度 的创 新 就可 能使 这种 外部 利 润 一 内在化, 农业产业化就是基于这些原因而兴

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织将要 转 型 的两个 方 向和 加 快制度 转 型 的对 策建 议 。
关 键词 :耙业产 业化 ; 中介 组 织 ;制度 经 济 学分 析
1 理论背景 和 国内外发展 现状 .
11 . 理论背 景
占7 % ,谷物 4 %,棉花 3 %,水 果 2 %。在瑞 典 , 8 1 5 0 在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协会基础上组建的农 民联合会年经营 农产 品额达 20 9 亿克朗, 其中牛奶 占国内市场 的10 , 0% 粮 食 、肉类 、 蔬菜 占9% 0 以上 。 新西兰的合 作社协会年产值 达 10 9 亿新 元,占全 国 GP的 1% D 9 ,控制着 10 0%的奶 制 品, 0 以上 的 肉类和 果品的生产与销售 。 5% 在丹麦 , 牛奶 的9% 猪 肉的9% 8, 4 ,皮毛的 9% 9 是由协会提 供的。另外 , 在 印度 、 巴西等 国家 , 中介 组织的发展也 已经涌盖 了广 大
会 中介 组织便 涌现 出来 。
这些中介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 了巨大作用, 但农业是一个制度 需求极为强烈的行业 , 在人们对 自然再 生产的规律性 目前还无法改变 的条件下, 制度 的变革对 于
在国 内, 农业 中介组织 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 根据 综合 相关部 门的统计 , 截止 到 20 年底 , 国各类农业 02 我 中介组织发展到 6 00 6 0 多个,带动农户 50 万户 ,占全 90 国农户总数的 2% 平均每户农户从 中增收 90 20 5, 0 元, 0 3 年 达到户均增收 10 元 。 中新型社会 中介组织 2. 万 00 其 87 个,会员 19 . 万人 ( I) 从地域分布看 , 5 67 表 。 北京 、 河 北、 山东 、 苏、 江 浙江、四川等地农村社会 中介 组织发 展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考

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考

地集 体 所 有性 质 . 不得 改变 土地 用 途 ” 同 时 . 加 了“ 得 损 的 增 不
害农 民土地 承 包权 益 ” 决 定 》 一 步 完善 了土地 承 包 权 流转 。《 进
市 场 的 形 成 机 制 , 去 是 农 户 基 础 上 的 自愿 流 转 . 在 明 确 提 过 现
江 西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20 0 9年 第 2期
论 我 国 农 业 产 业 化 问 题
基 于新 兴 古典 经 济 学 的 思 考 翟 春 玲 , 明斋 耿
( 南 大 学 经 济学 院 河南 开 封 河 450) 7 0 4
摘 要 : 业 产 业 化 是 继 家庭 承 包经 营责 任 制 之 后 , 业 组 织形 式 的 又一 次重 大 变革 , 向现 代 农 业 组 织 的 转 型 。 本 文运 农 农 是 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 析农 业产业化过程 中, 分 农村 劳 动 力 剩 余 与 农 户 职 能 多 样 化 的 两 难 冲 突 , 分 工 和 专 业 化 、 易费 用 、 从 交 土 地 流 转 、 村 劳动 力转 移 角度 进 行 分 析 , 而 对 农 业 产 业 化 发 展 的 基 本 动 力 和 务 件 作 出解 释 。 农 从 关键 词 : 业 产 业 化 ; 工 与 专业 化 ; 易费 用 ; 地 流 转 ; 动 力 转 移 农 分 交 土 劳 中 图分 类号 : 3 3 F 2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3 3 ( 0 9 0 — 0 9 0 10 — 5 7 2 0 )2 04 — 3
了 . 国 的 地 区 差 异 与 城 乡 差 异 就 会 逐 渐 缩 小 【 我 l _
而 言, 新古 典 经济 学 占主 导地 位 , 即使 运 用新 制 度经 济 学. 没有 也 跳 出新 古 典 的分 析框 架 。 为新 古典 经济 学 , 作 一方 面 用报 酬递 减 替 代报 酬 递增 . 一方 面 用生 产 函数 “ 箱 ” 另 黑 替代 经 济组 织 又 由 于 分工 是 报酬 递增 的重要 源 泉, 经济 组织 不 过是 对 分工 的组织 。 当 报酬 递 增和 经济 组 织被 排 除在 主 流经 济学 之 外 时.分工 也 就 在新 古 典 经济 学 中消 失 了 。 因如 此, 正 运用 新古 典 经济 学来 分 析 我 国的农 业 产 业化 就具 有 很 大 的局 限性 .以致 于对 农业 产 业化 兴起 的原 由并 没 有 从理 论 上 完全 讲 清 楚 [ 新 兴 古典 经 济学 2 1 在 框 架 中 , 经济 问题 的研 究 从 专 业 化 分 工人 手 . 济 发 展 被看 对 经 作 分 工 和 专业 发 展 的过 程 . 分 工 网络 模 式等 经 济组 织 的 拓扑 是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1 现代农 业产 业技术体 系建 设 中的制度创
新 和 制 度 变 迁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创新 的根本 目的是为了改善经
适 应 当前农 业生产 的发展 和满足市 场消费 的需 要 ,普遍存 在 原始创新 和集成创 新十分 匮乏 ,农 业技术创 新成果覆 盖 面小 ,科技 成果转化率不 高 ,产前 、产 中和产后严重脱节 、 资源分散 ,技术与经 济分 离现 象严重 ,技术创 新收益 达不 到预期收益 等一 系列 问题 。这 在一定 程度上减 缓 了我 国农 业技 术创新 的步伐 ,制约 了我 国农业 产业 的发 展 ,阻碍了
中图分类 号 : 3 4 F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7 4 (0 0 1— 0 0 0 1 0 — 3 82 1)4 0 6 — 4
0 引 言
改革开放 3 0多年来 ,我 国的农业科 技进步举世 瞩 目: 分子生 物学技术 的突飞猛 进 、动植 物 品种 的改 良和更新换 代 、植物栽 培技术 和精准农 业技术 的研发推 广 、畜 禽品种
农业产 业经济、园艺经济与 贸易、区域经 济等 ;苏小姗 ( 9 3 18 一), ,湖 北松 滋人 ,华中农业大 学经济管理 学院博 士研究生 , 女 研 究方向为农业 贸易与农村 金融管理 。
第 1 期 4
祁 春节 ,苏小 姗 :我 国现 代 农 业产 业 技 术体 系的 建 设
6 1
满足 了涉农企 业 、高 校 、科研 院所实 现技术创 新 、追 求最 大潜在 收益 ;农 户采用 新技术创 新成 果 、实现 增产增 收的
迫切需 要 。在 一定程 度上 ,之 所 以会 产生制度 需求 ,就是
的积 累 ,从而才会 有经济 的增 长 。归根 结底 ,我 国农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于制度经济学视域的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于制度经济学视域的分析

摘要:制度创新是外在性变化促成了潜在利润的形成,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引起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就会引发新制度的创新。

这里以制度经济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市场环境与交易成本,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制度变迁Abstract: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the change in external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potential profits.When externalities, economies of scale,risk and transaction costs can′t internalizedthe potential increase in income ,the innovation of new system occurs.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agricultural system change by analyzing market operating environment and transaction cost of dispersed small-scale farmers based o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Key words: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management;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systems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现有的制度结构下,由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所引起收入的潜在增加不能内在化时,一种新制度的创新可能获取这些潜在收入的增加。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分析一、引言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中国乃至全球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趋势。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外流增加,农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市场开拓,并创造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这将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更多机会,并且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1.农业增效: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从而实现农业增效。

2.农业品牌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带动农产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3.农村就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压力。

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政府引导: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包括财政、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2.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确立市场导向,注重需求导向型的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和调整发展战略。

3.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挑战1.土地问题: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市场风险较高的挑战。

3.农业保护政策: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护农业基地和耕地资源,避免环境问题和资源过度开发。

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景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将更加注重农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八、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分析
市场联系, 加强农业生产 、 加工 、 流通等环节的内在有机关
化, 使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获得平均利润?最好 的办法 就
是建立农业产业化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 , 外部利 润
系, 降低小规模 、 分散的农 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 , 延长农 业的产业链 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 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与透 致性制 度变迁同 时存 在于农 .
维普资讯

经济理论 ・
《 新疆财 ̄)o2 20 年第 】 期
农 业产 业化的制度分析
韩 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南开 大学经 济学 系博 士生 )
内容提要 : 文章从制度方面着手 ,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 的制度创新及 其制度 内擂 的舟析 , 揭示 了农业 业 的根 源在于原有制度 内都力量 的积 累和 新的有利的补部经 济机 会的产生。文章 强调 了建 立 良好 的截庹环境对农 业产业化 的重要作用 , 出了完善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环境 关键在于制定 出切实可行的产业政策 。 指 关键 词 : 业产业化 农 制度 创新 制度内涵 农 业产业靶敢慕 有 丰富 的制度 内涵 , 具体分析 :
农业产业组织 的创新与发展 。
制度之所 以会被创新 , 因为有许多外 在性变化促成 了利 是 润的彤成 , 与这些利益相关的组织 或利益群体就 会率先 而 进行制度变迁 。

方面 , 由于农业的 比较利益 和农 民收入水平低 下 ,
农 民负担居高不下 , 民不论是采 取诮极 的抗争—— 弃农 农
式 规则 , 既可能是 强制的 , 也可能 是诱致性 的变迁。一种
的 变化 , 生产技术 的发 展 农业 预期 的减 弱 、 部性增 强 、 外 风险增加 、 交易 费用上 升等因素 而产 生。因此 , 业产业 农 化不是对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 , 而是在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 , 它是通过发 挥农业的外部 规模经 济优 势来 弥补家庭经营内部规模不经济 的缺胳, 是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维普资讯
农 业 谴 济 ・2 0 ] 0 26






一一~源自— 一一 + 十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
文 慧
既 农 业 产 业 化 经 营 是 以 家 庭 承 包 经 营 为 基 础 、 市 场 诺 以 协 议 价 格 和 数 量 买 卖 农 户 生 产 的 农 产 品 , 解 决 了 以 又 需求 为导 向 , 过 龙 头 组织 的 带 动 , 农 产 品 的生 产 、 通 将 加 农 产 品 的 铺 路 问 题 , 较 好 地 保 障 了 企 业 的 原 材 料 供 工 、 售 各 环 节 用 利 益 机 制 联 结 起 来 , 施 一 体 化 经 营 应 ; 在 另 一 些 地 区 , 了 约 定 农 产 品 购 销 关 系 外 , 规 销 实 而 除 还
大 ( ) 定 单 农 业 ” 公 司 同 乡 政 府 、 委 会 或 中 介 组 不 通 过 太 户 规 定 农 户 的 生 产 计 划 , 户 只 是 起 集 中 收 购 1“ 。 村 只 织 签 订 购 销 合 同 , 些 部 门 或 中 介 组 织 再 通 过 下 达 “ 的 作 用 . 有 少 数 太 户 进 行 韧 加 工 。 大 户 和 农 户 间 是 一 这 订
收 单” 式 同 社区 内 的农 户发 生产 销 关 系 。 也有 不 少 龙 头 种 纯 粹 的 市 场 交 易 关 系 , 购 时 双 方 直 接 用 现 金 结 算 。 形 企业 通 过 订 单形 式 , 直接 与农 户 签订 合 同 。
大户 在 收购 时 进 行验 级 , 将 集 中将 购 的产 品 销 售给 龙 在
三种 :
} i 十 + ;+ + + +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

1.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意义农业产业化是将农业从传统的小规模、低效益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的过程,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农业产业化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网点,形成了一定的农业产业链。

一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与农民合作社合作,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

3. 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农业产业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此外,农业产业化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4. 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和挑战农业产业化具有许多优势,如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创造就业机会等。

然而,农业产业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农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农村土地资源有限以及农民对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接受度有限等。

5.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为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如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和信贷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

此外,政府还能通过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鼓励合作社发展等方式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6. 农业产业化的案例分析以某地农业产业化为例,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该地农民通过合作社组织起来,共同种植高效益的作物,并通过合作社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 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和问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推进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推进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推进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一直在积极推进中,农业产业化也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农业产业化指的是将传统的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增加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回答,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的推进。

第一,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产业化推进的首要任务。

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

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销售渠道。

第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工作。

通过科技的运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同时,农业科技也可以解决农产品的后期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问题,从而提高销售效益。

第三,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农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小农户的资源,规模化生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合作社还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市场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更好地参与农业产业化。

第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农业产业化推进非常重要。

通过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同时,农产品品牌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第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农业产业化推进的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信任。

因此,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把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才能保障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促进农业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通过金融支持,可以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同时,金融机构可以与农业科技企业合作,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贷款等多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第七,拓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农业产业化推进的一大难题。

因此,要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工作,寻找新的销售渠道,拓宽市场空间。

同时,建立起稳定的市场合作关系,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业从传统的小规模、低效益的生产模式转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利益联结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化的背景、农业主体的转变、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等方面,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逐渐朝着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传统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农业产业化可以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的某些问题,提升农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二、农业主体的转变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于农业主体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生产方式大多是小规模的自给自足型生产模式。

而农业产业化将农业生产纳入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组织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农民集中管理起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现代化水平。

三、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农业产业化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生产层面,还涉及到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通过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农产品的销售也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健全的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这样一来,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可以为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

四、政府的支持政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首先,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财政扶持,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给予项目建设资金、利息补贴等支持。

其次,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企业负担,增加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动力。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指导和服务,组织专家进行培训,提供技术咨询等支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业产业化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

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

制度经济学视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四大特征,即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般分为以下五种: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制度的起源、变迁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的起源和功能。

诺斯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的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是有限理性的,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

个体的自利性和有限理性,在交易中市场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加上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交易具有不确定性,交易费用高。

于是在个体在多次的博弈后开始缔结和约,催生了制度的产生。

康芒斯和科斯都把企业称为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下,分散的小农从生产,农户众多,获取市场信息有限,在活跃的市场经济中交易成本高。

自家庭联产承包确立以来,其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限制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村经济发展。

这种生产关系已经开始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需要变革。

随着劳动力允许自由流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激增,耕地出现大量闲置。

外出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土地经营权,这就是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把股份制引入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开离。

外出农民将土地流转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手中,与他们缔结和约,以土地价值为入股资本,取得股权。

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之间缔结和约,组成互助合作组织,为生产和产品流通提供信息服务。

土地流转的结果就是农村土地实现了规模经营,作为一种农村经济的一种基础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专业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具体组织形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便产生了。

制度具有激励、配置、保险和约束等功能。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流转双方都产生积极激励效应,流转土地使用权是农民取得股权,年终分红,其余时间安心外出务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运行这么多年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一些缺陷,这些缺陷通过家庭内在机理反映出来。例如,农业利润的流失,在于农业内部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本应归农业所得的利润被其他产业侵蚀。那么,如何通过现存制度的变革将外部利润内部化,使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获得平均利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农业产业化。诺斯认为,外部利润来源于规模经济、外部性降低风险和节约交易费用,因此,市场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一定社会集团对自身收入预期的改变,都将引起预期成本和收益的变化,从而促成制度的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出现,正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预期的减弱、外部性增强、风险增加、交易费用上升等因素而产生。因此,农业产业化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深化与发展,它是通过发挥农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来弥补家庭经营内部规模不经济的缺陷,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农业产业化政策是为政府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以农业产业和企业等组织为对象实施的以生产集中和产业结构转换为中心内容的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外部保障政策。
(1)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是实现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农村各种经济主体与农民之间的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消除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因而需要抓好一体化组织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有三: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市场体系。其基本构建是:政府建市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在这一组织体系中,“龙头”是关键环节,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产业化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使这些企业与农业生产者真正结成长久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营、分配机制,避免大企业因短期行为和不规范的趋利行为而使农民蒙受损失。这就需要积极构造企业和农户之间的新型利益机制,建立对农户的风险保障机制,企业面临市场风险,不能向农户转嫁,应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风险基金,以应付市场价格的波动,或是帮助农户,组织其参加农业生产的经营性保险,以便降低自身的风险水平。同时农户也应参与决策或发展自己的合作组织,以自身的力量来抵制企业因短期行为和不规范行为而损害农户利益的现象。反过来农户也应提供保质保量的农产品,依靠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
(2)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同时存在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过程中
制度变迁,作为支配经济主体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规则,既有可能是强制的,也有可能是诱致性的变迁。一种制度之所以会被创新,是因为有许多外在性变化促成了利润的形成,而这些利益相关的组织或利益群体就会率先进行制度变迁。
一方面,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农民不论是采取消极的抗争弃农从商或只种口粮田,还是采取积极的抗争组织起来联合进入市场或与有关部门及其他利益主体讨价还价,都标志着农民商业意识和谈判能力的增强,农民对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和增加收入有一种强烈的需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地区逐步探索到了在政策允许而又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做且能够做的事,将农业生产的触角向工商业延伸自然而然就成为情理中的选择了。另一方面,政府已经深刻感受到农业的每一次徘徊,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的下降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只要能够通过“给政策”的投入方式取得整体利益最大化也就必然会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农业产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完全相同。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在不被当时的政策所允许的情况下首创的,改革只是在农业生产制度这一边际上,正式约束对非正式约束变迁的追认,而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又使制度变迁的代理人 政府产生了对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的适应性预期,从而认可了农民原有的制度创造并使其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虽然也有农民自愿的创造与参与,但政府性安排的色彩更浓厚一些,包括创造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以调动公司、企业及其他各种利益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保护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权益,使其直接介入农业产业化的某一环节,如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等。从长期看,农业产业化必须建立在资源互利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而且要尽可能地实现从政府性安排向自愿安排的过渡。因为自愿安排是相互同意的各利益主体之间所达成的合作性安排,参与其中的任何个人、企业和其他利益主体都可以合法的退出,它要支付组织成本,但没有强制成本;而政府性安排则没有提供退出的选择权,因而它既要支付组织成本,也要支付强制成本。
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我国目前“三农”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日益引人注目。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起源、内涵等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农业产业化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一些主张。
1 、农业产业化:农业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考察农业发展的历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是对人民工时制度的一种否定。这也是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结果。从本质上讲,这种制度设计有效地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结合起来。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寻找获利机会。这既节省了监督成本,又增添了经济主体的活动,是农业经营中制度绩效较好的形式。
2 、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内涵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延长产业链,强化农业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的“联系效应论”对产业的联系效应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农业特别是农民所从事的小规模农业是缺少联系效应的。“联系效应论”无疑是用于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但就现代农业而论,其“联系效应”决不比工业等其他部门弱,而且正呈不断增强之趋势。农业生产需要向其他产业部门购买机器设备、肥料、农药、饲料、种子等,具有后向联系;农产品产出后,要向其他部门销售,作为其他产业部门的加工原料,又具有前向联系。当然,“联系”是一个具有多种含义的联系。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与工业和国家经济其他部门的联系更多是一种不公平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并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农业产业化制度创新的根本要旨即在于重建农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商业和市场联系,加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内在有机关系,降低小规模、分散的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费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
3 、农业产业化制度的完善
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虽走在了其他产业和部门的前面,但是,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短缺。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的诸要素中往往处于瓶颈性的位置,对经济增长有着关键性的促进或阻碍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制度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是颇有裨益的。而建立农业产业化的制度环境的关键就在于农业产业化政策的制定。
(3)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内含了组织创新的成分
在制度经济学中,团队生产本来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形式,如果通过团队生产所获得的产出大于分生产之和加上组织约束团队生产成员的成本,就应该使用团队生产。但是,团队生产的组织成本有时是相当大的,以至于大到足以使团队生产的绩效远小于分生产,如此,选择与分生产相适应的制度便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改革前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正是这样。分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典型的分生产)具有明确的权利界定,可以较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激励问题,但分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不经济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及不对称性。因此,许多农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培育与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相适应的组织类型。这种组织的产生绝对不再是通过行政力量将单一的分生产加总起来,而是建立在明晰的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新的组织创新,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自愿联合”形成制度创新的组织载体。虽然它仍需要支付信息费用和组织成本,但由于联合体内部明确的分工协作关系和外部较强的谈判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其总收益总是大于总成本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的形式多样,股份合作制作为最基本的形式之外,还有契约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