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探析

合集下载

探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

探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
致 了 总 量 巨大 的温 室气 体 排 放 , 是 不 争 的事 实 。 当 前 中 国所 制造产业 和产 品通过技术改造、 这 产业升级 以及新技术和新手段 面临的是双重压力 , 一方面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会对 生态系统和 的采用 , 减少污染排放 , 提高利用率 , 高经济效益; 提 同时, 还要
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 其二 , 它是包括 生产 、 交换 、 分配 、 费 上进 行调整 , 消 改变对 煤炭依赖 过大的 消费特 点, 将难 以减轻碳
在 内的社会再 生产全过程 的能源 消费生态 化, 形成低 碳能源和 排放 的压力 。为此 , 中国应该在能源 消费多元化、 煤炭利用 的多 无碳能源 的国民经济体系 , 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 体的清洁 元化等方面下工 夫, 以多种政 策来引导能源 消费结构 的调整 。 发展 、 绿色发 展、 可持续发展 。当今 中国仍 然是 以煤炭 、 石油和 二是结合 中国国情 , 有效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中国在新能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为主 体的经济 ,在一次 能源 消费结构 中, 煤 源利用上与 国际先进水 平的差距相 对较 小, 市场对新能源 的接
合本地 实际, 提前做好 规划 、 率先推行低碳经济 , 对抢 占经济发 展新增长点 、 新制 高点意义重大 。
从根本上 看,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能避 免因温室效应而 带来 内消费 市场 , 有可 能走 出一条不 同于其他 国家 的路 子, 至会 甚 的气 候变化 灾难 ,符合 包括发 展中 国家在 内的所 有 国家 的利 颠覆传统汽车 产业 的某些模式 。四是低碳经济在城市规划和建 益; 但从现实看 , 在能源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之 前, 减少温 室气 设 中大有可为。因为 目前国 内出现 的高污染、 高能耗的问题 , 主 体排放 的措施 ( 开征碳关税 、 如 被迫关停高碳耗企业等) 将可 能 要还是源于经济结构 的不合理 ,源于覆盖全国的低端制造、 低 限制 发 展 中 国家 的 经济 和 社 会 发 展 , 接 影 响 国 家 的 发 展 空 间 端生产、 直 低端加工。按照 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 淘汰低端制造产 和发展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 中的大国 , 大的能源消 费导 品 和 产业 不 可 能一 蹴 而 就 。 就 需 要 我 们 一 方面 对 现 有 的 低端 庞 这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析摘要:低碳经济是在应对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是世界各国应对经济危机行之有效的方法,影响着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

面对气候变化谈判的日益深入,各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都采取积极的态度。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为保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而提出一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气候变暖;低碳经济;经济结构一、低碳经济及其特征“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是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

在这本书里,英国政府针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了一系列的减排目标,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发展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1]“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同时,还有的学者认为[2]“低碳经济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在应对气候变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核心是通过创新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通过引导鼓励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通过转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理念,实现更低碳排放下的经济繁荣。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回顾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其发展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化之后,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正在向“低碳化”发展。

探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探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探 析 我 国发 展 低 碳经济面临的 问题与对策
吴 丽艳 ( 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
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建 1 % , 7 天然 气约 占 3 , 能、 能、 能约 占 6 。我 国 的 % 水 核 风 % 议和对策。 油气 资源相  ̄ - 煤炭较 少 , 种 能源结 构在 相 当长 的一段 t- T 这
, , , ,
以 的 业 命 比意 更 大, 向 深 。 于 处 现 化 设 初 阶 对 国 先 技 我 主 往 工 革 相 ,义 力 更 远 由 尊 于 代 建 的 级 段,于 外 进 术, 国 消 结 中 ,气 的 源 点,炭的 量 能 我 “煤,油 少 ” 能 特 煤 费 车 源 要 过 业 道 行 买而 市 建 等 面 需 大 费 构 国富 贫 通 商 渠 进 购 ,城 化 设 方 都 要 比重较 大 , 环境 污 染十 分严 重。低 碳 经济 是我 量 的资金 投入 所 在 术 发 购 国 先聂 方 以 技 研和 买 外 进 术 面
国外 先进 技 术 很难 流 出 国 内 , 关键 技 术 20 0 6年 , 前世 银 行首 席经 济 学家 尼古 拉斯 ・ 斯特 恩 很难控 制 这一, r A因严 重制 约 了低 碳 经济 的发展。 做出的《 斯特恩报告》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 转型。2 0 O 7年 23 城市 化进 程加 快 , 阻碍 了低 碳经 济 的发展 7月 , 国参 议 院 颁布 了《 碳经 济 法 案》 表 明低 碳 经 济 美 低 , 城市 化是 社 会生 产力 发展 的 必然结 果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发展 道路 将成 为 美国 的重 要选择 。2 0 0 7年 1 2月 , 合 国 整和 社 会 进 步 的最 终 归宿 随着 改 革开 放 的进 程 不 断加 联 气 候 变化 大会 制 度 了巴厘 岛路 线 图 , 目的在 于针 对气 候 快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体 制 不 断完 善 , 国 城市 化 进 程 也 其 我 变化 全 球 变暖 而寻 求国 际共 同解 决措 施。 2 0 0 8年世 界环 不断加 快

低碳经济现状及问题分析

低碳经济现状及问题分析

2007年6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 案》,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时科技部等 13 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以落 实国家方案: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 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贡献。 ”同年 11 月,中国启 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合作计划” 。2008 年 10 月 29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 动白皮书》,阐明了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 的影响、应对气候战略目标、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各种积 极措施。2009 年 4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已着手制定《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全国各地都在探索 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模式,纷纷制 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并以低碳经济理念来指导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而技术瓶颈的存在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 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 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 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 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 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 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 和降低废气排放 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 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 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 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 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 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 节能减排目标。虽然 2007 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 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 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 年初,面对 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 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浅议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浅议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

源节约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02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
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驱动发展
03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03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优化产业结构
公共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引导人们树 立绿色消费观念。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企业采用循环生产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 放。
产业协同
加强产业间的协同和链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废弃物资源 化和再利用。
政策支持
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 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活动。
社会影响
低碳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 量,改善健康状况,促进 社会公平与和谐。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国际合作
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 制定减排目标和政策,推 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开发 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
制度创新
推动制度创新,完善政策 法规,促进低碳生产和消 费。
中国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 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推动全民参与低碳经济的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政策
制定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产业政策,鼓励企业 投资和研发可再生能源技术。
电网建设
加强电网建设和管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并 网和调度能力,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
推进节能减排
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现状
避 免 高 碳 排 放 造成 的 国 际化 发 展 障 碍 。
三 、 国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方 向 中 第一 , 定 低碳 经 济的 发展 战略 方 式 。发 展 战 略方 式 是 提 高 确 低 碳 经 济 发展 速 度 和 效果 的一 种科 学 发 展 观 , 不 断加 强 低 碳 经 要
我 国经 济 发 展 进 入 了 快 速 稳定 增 长 的成 长 阶 段 ,随 着 国 际 化 低 碳 绿 色 环 保 转 型 的 主 题 逐 渐 明 确 ,持续 发展 低 碳 绿 色 环保 经 济 成 为 了 我 国 未来 发 展 力 密 集 型 产 业 , 源 集 中型 产 业 , 期 以 来 的 传 统 发 展 资 长
必 须 向着 资 本 密 集 型 转 移 , 统 的 出 口贸 易 中 , 国 的 出 口贸 易 传 我 产 品 质 量 一 般 、 动 力 低 廉 、 品生 产 的 消 耗 成 本 较 低 , 品 附 劳 产 产 加 价值 较 小 , 出 口中 不 具 有 产 品 价 值 高 的优 势 , 没 有 品牌 价 在 也
方 式 只是 重 视 经 济 收 益 的 增 长 ,而 忽 视 了中 国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性
济 发 展 的 法律 法 规 建 设才 能 让 低碳 经济 的发 展有 法 可 依 , 法 发 依 展 。而 且 现代 化 国 际 竞争 过 程 中 , 际 各 国 的政 府都 有其 自身 的 国
富 有 成 效 的 政 策 手 段 , 国 应 考 虑 开 征 碳 税 , 征 碳 税 可 以极 大 我 开
不 断 提 升 信 息 技 术 能力 ,在 工业 生 产 和农 业 生 产 中投 入 相 应 的 科 技水 平 , 高 技 术 研 发 能 力 , 高 端 经 济 发 展 的 战略 角 度 制 定 提 从 未 来 的 发展 策 略 , 减轻 中 国资 源 消 耗 的 经济 负 担 。 二 、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内涵 与 其 主 要 特征 发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结构优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我 国将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化 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的低碳化 。
产业转型
低碳经济将推动我国产业向绿色、低 碳方向转型,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 能源等低碳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 染产业。
城市绿色发展
城市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未来我国将加大城市绿化、建筑节 能等领域的工作力度,推动城市绿色 低碳发展。
能源结构优化
清洁能源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 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 放。
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和 设备更新,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 。
节能减排技术
节能技术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电动机、节能灯具等,降低能 源消耗。
减排技术
研发和应用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深入发展阶段
2010年至今,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大力推动清洁能 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
能源结构调整
我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
绿色产业发展
我国大力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清洁能源 、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产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方面都 取得了显著进展。
政策支持
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支持 力度不断加大。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经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
ABCD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低碳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作为人口和经济规模都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也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我国低碳经济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我国低碳经济现状目前,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国已经成功地制定了一系列的低碳政策,比如《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十二五”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其次,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比如风电、太阳能、水电等清洁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等领域。

在这些产业中,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生产和消费市场,为实现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我国在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一批低碳示范城市,并且正在逐步推广低碳城市建设的经验。

这些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为建设低碳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二、我国低碳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我国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具体来说,未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趋势:1. 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将成为未来低碳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

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未来将有更多的清洁能源投入生产和消费领域,进一步降低碳排放量。

2. 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融合数字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它将信息、网络、技术等与传统经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紧密结合。

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为低碳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

未来数字经济与低碳经济将逐渐融合,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 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是指以满足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金融活动。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金融在未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4. 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该优先研发和推广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加速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
1. 提高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应该加强与世界各地的低碳经济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2. 推动跨越式发展
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中推动跨越式发展,实现从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变。
浅谈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引起全球关注,低碳经济成为了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之一。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策略。
1. 加强政策支持
政策是低碳经济顺利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进行低碳生产和消费,加强碳排放监管和管理。
2.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导致了碳排放过高。未来需要逐渐转向补充能源和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太阳能等。“煤改清洁能源”是煤改气、煤改电的重要路径。
3. 增强节能减排意识
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是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达到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 推进清洁能源发展
清洁能源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中国应该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领域继续增加投资,同时发展新的清洁能源,如潮汐能、地热能等。
4. 实现技术升级
总之,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未来趋势也已经逐渐形成。要想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中国应该积极采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


【 章 摘要 】 文 于2 0 0 9年 末 在 丹 麦 首 都哥 本 哈 根 召 开 的哥 本 哈根 世 界 气候 大会 中 ,发展 低 碳 经 济 引 起 了世 界 各 国 的 强烈 重视 。 在 过 去 的工 业 经 济 时 代 ,以 高 消耗 以及 高碳排 放量 为标志的 “ 高碳 经济”发展 模 式 已经给 整个 地 球 的环 境 带 来 了极 大 的 负 面影 响 ,不 能 继 续 沿 用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低 碳 经 济 的 发 展 模 式应 运 而 生 , 因此 ,笔者 就 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 济 的路 径 问题 展 开 论 述 ,文章 首 先 对 低碳 经 济 的 特 征进 行 了分析 ,继 而 提 出 了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必 要 性 ,最 后提 出 了我 国发 展 低碳 经 济 所 应 采取 的 相 应 对 策措 施 , 以期 能够 对 我 国 当前 的 经 济 发展 模 式提

MO RN U lE S 坝 代 商 业 DE B SN S
我 国发展低碳经济 的路径探析
师丽娜 中国铝业股 份有 限公司 1 0 1 8 0 2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规 划 , 进 行 总 体 安 排 部 署 ;其 次 ,将 低 碳 技 术 研 发 纳 入 国 家 科 技 给 我 国环 境 带 来 了造 成 了 巨 大 的 负 担 ,因 规 划 和相 关 科 技计 划 ;再 次 ,制 定 专 项 规 此 ,积 极 推 动 我 国经 济 低 碳 发展 ,是 十 分 划 ,提 出低 碳 经 济 的概 念 、 目标 以及 考 核 必 要 而 又 紧迫 的 。笔 者 认 为 ,我 国 发展 低 指 标 等 ;最 后 ,制 定 重 点 行 业 和 部 门 的低 碳 经 济 的 必 要 性 主 要 有 以一 L 方 面 : FI个 碳 发展规划。 ( )煤 炭 资 源 的 长 期 大 量 使 用 一 ( ) 二 积极推 动循环经济 的发展 , 做好工业 尽 管 我 国 经 济 发展 消 耗 的 能 源 结 构 正 产业 的节能减 排工作 在进行不 断的升级 与优化 ,但是我国经济 积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就是要将 发 展 过 程 中 所 消 耗 的 能 源 大 部 分 还 是 煤 减量化放在优 先位置 ,减量 化从减少生产 炭 , 且 已 经 占到 了 三 分 之 二 左 右 。而且 , 环节人手 ,推进 资源能源的循环 利用和高 并 由于 我 国 的能 源 储 备 大 部 分 都 是 煤 炭 ,石 效 利 用 ,变 废 为 宝 ,化 害 为 利 。持 续推 进 油 与天 然 气 的储 量 不 足 ,这 种 能 源 储 备 状 节 能 减 排 , 当 前 的 重 点 应 放 在 工 业 节 能 况也 决 定 了我 国 在 未 来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期 上 。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 ,加 内仍 将 采 用 煤 炭 作 为 我 国 发展 经济 的主 要 快 淘 汰 落 后 生 产 能 力 ;控 制建 筑 和 交通 能 能 源 。由于 卖炭 在 使 用 过 程 中碳 释 放 量 较 耗的快速增长 ;加强制度建设 ,强化 目标 高 ,所 以我 国就 失 去 了低 价 利 用 国 际低 碳 责 任 制 的 落 实 和 评 价 考 核 。 能 源 的 重 要 基 础 ;除 此 之 外 ,由于 我 国 能 ( 三)加大低碳技术 的研发投 入 源 产 品 出 口量 的 数 额 巨大 ,无疑 也 增 加 了 加大 低碳 技术 的研 发投 入 ,就 是 要 按 我 国单 位 G DP的 碳 强 度 。 照技术可行 、经济合理的原则 ,研 究提 出 ( )我 国发 展低碳经 济的技术研发 能力 适 合 我 国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的 技 术 路 线 图 ,促 二 较 低 进 高 能 效 、低 碳 排 放 的技 术 研 发 以及 推 广 发展 低 碳 经 济 需 要有 先 进 的技 术 研 发 应 用 工 作 的 展 开 , 逐 步 建 立 起 节 能 和 能 能力作为技术基础 ,但是我 国关于促进高 效、洁净煤和 清洁 能源 、新能源和可再生 碳 经 济 转 型 的 技 术 发 展 水 平 较 低 ,难 以 满 能源 以 及 自然碳 汇 等 多 元 化 的 低 碳 技 术 体 足 国 际相 关协 议 中 关于 发展 中 国家 碳 排 放 系,从而形成强有力的低碳经济 发展技术 量 的 处 理 要 求 。我 国 发 展 市 场 经 济 以来 , 储 备 ,为 我 国 经 济 模 式 向低 碳 转 型 以及 增 虽 然在 汽车 尾气 排 放 等方 面 进 行 了较 多 的 长方式的转变提供 强有 力的技术 支撑 。 圃 技术改进 ,但是其核心技术基本上都为外 国企 业 所 掌握 ,我 国 在 这 一 领 域 上 还 存 在 【 考文献】 参 较大 的技术 差距 。因此 ,我国应当加强发 1 任 力 . 外 发展 低 碳 经 济 的政 策及 国 展低碳 经济 的技 术研 发能力 ,争取早 日在 启 示[ . J 发展研 究, 0 9 (2. ] 2 0 ,0 ) 这 一 领 域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只 有 这 样 才 能 2 周剑 , 何建 坤 . 欧盟 气候 变化政 策 满足 我 国 当前 大 力 倡 导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及 其 经 济 影 响 [ ]. 代 国 际 关 系 , J 现 的要 求 。 2 0 , 2. 09( ) 0 5 国 务 院 发 展 研 究 中心 应 对 气候 变 、 三 、我 国发 展 低 碳 经 济所 应 采 取 的 化 课题 组 , 玉 台 , 张 刘世 锦 , 宏春 . 周 当 相 应对 策 措施 前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重 点 与 政 策 建 议 大力 推 动 低 碳 经 济 的 发展 已成 为 当前 []中 国 发展 观 察 ,0 9 (8. J. 20, ) 0 我 国 推 动 经 济 建设 进 一 步健 康 发展 的 关键 4 徐瑞娥 . 当前 我 国 发展 低 碳 经 济 政 环 节 ,针 对 我 国 当前 推 动 低 碳 经济 发展 模 策 的研 究 综述 [ ]. 济研 究参 考 , J 经 式 中存 在 的 有 关 问题 ,笔 者 认 为 可 以从 以 2 0 , 6. 09( ) 6 下几个方 面的对策措施 出发进行改善 :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2 0 1 0 年3 月1 5日温 总 理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屡次 提到, 要重视低 碳发 展. 主 张 从 以消 耗 换 发 展 的 增 长 方 式 向低 碳 经 济 转
促 进 发 达 国 家 对 中 国 的技 术 转 让 ,增 强
低 碳 技 术 的 国际 引 进 吸 收 、消 化 利 用 和
之路 。
[ 关键词】 1 氐 碳经济; 新能源; 低碳技术; 碳源碳汇
气 候 变 化 和 能 源 短 缺 对 经 济 发 展 和 人 类 生 存 构 成 了严 重 的 威 胁 , 节 约 能源 、 减 少 二 氧 化碳 排 放 量 已成 为 世 界 和 我 国 关 注 的焦 点 。 目前 各 国都 在 寻 求 新 的发 展 模式, 以缓 解 经 济 发 展 和 环 境 恶 化 问 的矛 盾。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成 为 了应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保 障能 源 安 全 的有 效 途 径 。 国 家 成 为 能 源 消 耗 大 国 。 为 了 经 济 快 速
源 资 源 禀 赋 的 特 点 。在 中 国 能源 探 明 储 量 中 ,富煤 贫 油 少 气 的能 源 资源 结 构 特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进 行 制 度创 新 ,消 除 制 度
障碍 , 推动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制 定适
应 低 碳 经 济 发展 的 法 律 法 规 , 以提 供 法 律保 障。 制 定 完 善 的碳 排 放 贸 易制 度 , 促 进 碳 贸 易发 展 ;强 化 低 碳 能 源 开 发 和 利 用 的鼓 励 政 策 。 加 快 我 国能 源 体 制 改 革 , 推动能源结构 、 价格体 系调整 . 推 动 再 生
二次创新。 3 .低碳 经 济发 展 的 制 度 创 新 。 低 碳

中国低碳经济探析——基于产业结构角度

中国低碳经济探析——基于产业结构角度

中 国家 , 而发展 中国家限于 自身经济 实力 , 技术 水平 相对 落 在这轮绿色 经济 浪潮 中 , 持着 “ 同但 有 区别 责 任” 后 , 术 研 发 能 力 相 对 不 足 。 为 了 促 进 全 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坚 共 技
成 为 的 上 市 公 司 其 治 理 机 制 也 要 与 世 界 接 轨 。所 以 , 可 能 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美 国 公 司 经 过 1 0多 年 的 发 展 , 在 0 预 见的将来 , 些上市公 司更加完善和成 熟 。 这 形 成 了“ 道 防 线 ” 代 理 问 题 治 理 体 系 , 很 值 得 我 国 借 五 式 是 对 于 一 个 股 权 分 散 化 的 现 代 上 市 公 司 而 言 , 了 提 高 鉴 的 : 是 经 理 报 酬 ; 为 一 二是 董 事 会 制 度 ; 是 股 东 大 会 制 度 ; 三 决 策 效 率 , 有 效 地 利 用 信 息 , 层 授 权 的 体 系 就 会 因 此 产 四是 社 会 并 购 和 接 管 活 动 ; 是 整 个 社 会 舆 论 的 监 督 和 证 更 层 五 生 。而 最 高 经 营 者 不 按 投 资 者 的 意 愿 来 经 营 企 业 , 会 出 券 监 管 机 构 的 规 制 。 就
原 则 的 中 国 面 临 的挑 战 和 机 遇 并 存 。 20 0 9年 美 国 的《 国清 洁 能 源 安 全 法 案 》 权 美 国 政 府 美 授
即对 于 出 口 到美 国 的 产 品 , 国可 以 自 由 收 取 美 碳 和环保将再 次 成为 国际 国内 的热 点 问题 。气候 变 化 、 环 征 收 碳 关 税 , 碳 关 税 , 吨二 氧 化 碳 征 收 1 一 O至 7 元 。碳 关 税 这 个 市 场 O美 境污染 和能源紧张使得各 国比 以往 任何 时候 都重视 经济 的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浅析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浅析

高 能源利用 效率 、 开发利用清洁 能源 、 减少 碳排放、 实现绿色发展 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能源技术领域 的重大创新和发 展, 是经济产业结构 的重大变革,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理念 的重大转 变。 实 现低 碳 发 展 的关 键 是 对 能 源 系 统 、 技 术 体 系 和 产 业 结 构 的 变革。要加 快新 能源技术 的开发和应用 ,改变传统的高碳能源体 系, 建立起新型环保 的绿色新能源系 统 : 加大新 技术的开发力度 , 改善、 淘 汰 落 后 的 高碳 技 术 , 推 动 先 进 的低 碳 技 术 的 应 用 和 普 及 , 建立起先进 的低 碳技术体系 : 调整产业 结构, 改变 经济发展模式 , 建立起 系统 的低碳产业结构 。 改变人们 的发展理念 , 变革传统的生 产 方式和 消费模式 , 建立起利 于低碳发展 的政策法规体系 , 培育促 进低碳发展 的市场机制 。 我 国学者从不 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概念、 内涵等给予 了 自
我 国低 碳经济发展研 究浅析
◆ 亮
( 郑州大学西亚斯 国际学 院商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1 1 5 0 )
【 摘要 】 文章 阐述 了低 碳经 济的概念和 内涵 、 以及发展 低碳 经济的 低 碳 技 术 的 发 展 , 改善我 国的能源框架体系 , 降低对 石油、 煤 炭 等 必要 性和意 义, 在此基础 上指 出低碳 经济发 展的 困难和 制约 因素, 传 统 化 石 能 源 的 依 赖 ,推 动新 能源 技 术 的开 发 和 应 用 ,减 少碳 排
低 碳 经 济 概 述 “ 低碳经济 ”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 2 0 0 3 年 的英国能源 白皮 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 创 建 低 碳 经 济》 。 作 为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先 驱 和资源并不丰 富的岛国,英 国充分意识到 了能源安全和 气候变化 的威 胁 , 它 正 从 自给 自足 的 能源 供应 走 向 主 要 依 靠 进 口的 时代 , 按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特 点
低碳经济 的特征是 以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为 目标 ,构筑 低 能耗 、低污 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 ,包 括低碳能源系 统 、低碳技 术和低碳产业体系 。低碳 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 展清洁 能源 ,包 括风能 、太 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 能等替代煤 、石 油等化石 能源 以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低碳 技 术包 括清 洁煤 技术 ( I G C c ) 和 二氧 化碳 捕 捉及 储存 技术 ( C C S ) 等等 。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 、新能源汽车、节 能建筑 、工业节 能与减排 、循环经济 、资源 回收、环保设 备、节能材料等等。
路[ J ] . 金陵科技学院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0 2
[ 2 ] 付 允 , 马永 欢 , 牛 文 元 . 低 碳 经 济 的 发展 模 式 研
济增长 。到底 是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促进 经济的发展 ,还是
以环境保护 为前提 ,因此 ,在 中国工业 化的发展就陷入 了 比较尴 尬的境地 。目前 ,在工业 发展 的中国现状 ,是以G D P 为发展 目标和主 要的背景 ,这样就造成 了很 多地方政府就 会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 , 环境保护和监管放在 次要 的位 置。
都 会 是 每 一 届 国 际 性 气候 会 议研 究 的重 要课 题 。 众所周 知,
统计显示 : 我国单位G D P 的环境成本位于世界前列 , 万亿G D P 的能耗 水平达 到了发达 国家 的3 到1 1 倍 。造成 这样 的原 因 是 ,资源型企业 受到 了当地政府的庇护 ,使得我 国经济 离 低碳经济 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远。
承担 的社会 责任就变得天方夜谭 。另 一方面,是 由于资源 型企业利 益集 团根本不会没有动力去 从事低碳 技术和环保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Ab t a t Co l s src : a i Ch n s i a’ ma n o r e f n r y, Ch n i o e f h wo l ’ a g s c a p o uc r e i t e i s u c o e e g . i a s n o t e rd s l r e t o l r d e b h nd h Un t d t t s I i e S a e . n
Q:
Sci ence an Te d chnO Og I y I nnov i Her d at on al
经 济 研

浅 谈 我 国低 碳 经 济 的发 展
王 程学 院 四川绵 阳 6 1 0 ) 绵 2 0 0
摘 要 : 炭是我 国的最主要 的 能i 我 国是世界 上 产煤大 国之一 , 煤 乐, 仅次 于美 国位居 第二 。 我 国的能 源结构 中 , 炭 占据 了主要 地位 , 在 煤 到 目前 为 止 , 国 能 源 供 应 仅 以 煤 为 主 , 炭 占 我 国 能 源 消 费 的 7 %以上 。 此 同 时 , 境 污 染也 成 为 了一 个 严 重 的 问题 。 文 主 要 探 讨 了 我 煤 0 与 环 本 如 何 来 发 展 我 国 的低 碳 经 济 , 者 提 出 了一 些 发展 我 国低 碳 经 济 的 策 略 。 笔 关键 词 : 低碳 经济 发展 策略 中 图分类 号 : X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7 —0 X( 0 ) ( ) 1 -0 1 4 9 6 8 2 1 1 a-0 7 1 0 0 7
发展低碳 经济 , 比如 我 们 可 以 对 税 收 进 行 优 惠 , 可 以 对 加 强 政 策 对 低 碳 经 济 的 扶 也

低碳经济发展探究(5篇).doc

低碳经济发展探究(5篇).doc

低碳经济发展探究(5篇)第一篇:低碳经济发展及必要性措施探析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定义,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低碳经济;必要性;措施一、低碳经济的定义低碳经济指的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采用开发新能源、产业结构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方式,尽量降低石油和煤炭等高碳能消耗,以此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平衡、和谐发展。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分析(一)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气温上升了0.5℃左右,并且各种自然灾害、气候事件以及极端天气的强度以及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粮食安全、把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海平面持续上升,根据2006年《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我国沿海平面于2030年上升10cm-16cm,给沿海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

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由于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科研与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导致我国处于“高碳”经济模式。

现阶段,我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不断深入,并且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用于发展低碳经济,逐渐的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同时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低碳经济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低碳经济要求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寻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经济和传统多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发展理念存在本质的区别,低碳经济强调在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即需要受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条件的约束,在上述条件的约束下激发人的创造性,创新制度和技术,进而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 第 十二个 五
年规划纲要》 中明确提出 :十二五 ” 间要 “ 快建设 资 “ 期 加
源节约型 、 环境友好型社会 , 高生态文 明水平 ” 要 “ 提 , 面 对 日趋强化 的资源环境约束 , 必须增强危机 意识 , 立绿 树 色、 低碳 发展理念 , 以节 能减排 为重点 , 全激励 和 约束 健 机制 ,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 环境友好 的生产 方式 和消费模 式, 增强 可持续发展能力 。 该 论述 表明我 国在 未来 五年 ” 间经济发展将 以“ 建设资源节 约型 、 环境友 好 型社 会 ” 为 主要 目标 , 树立绿色 、 低碳发展理 念 , 构建资 源节约 、 环境
未来经济发展 的主角 。因此 , 从持续发展 的角度看 , 人类
社会亟需在现有发 展模 式的基 础 上探索 一种新 路径 , 即
能源技术 创新 , 产业结构创新 和制度 的创 新 , 人类在生 将
产生 活中产生的温室气 体 , 尤其 是二 氧化碳 的排放 量 减 少到最低 值 , 以提高 能源 的高效 利用 、 开发清 洁能 源 、 追
求绿 色 G P的一 种新 型 的可持续 的经 济 发展 模式 。这 D 种新 型经 济模 式 , 需要提高能源利用率 、 转变 能源消费 方 式、 激励节能技术创新和鼓励低排放技术 的应用 , 它将对 我 国建立 “ 资源节约 型” “ 和 环境 友好 型 ” 的低 碳经 济 发
革命
低碳经济模式 是 当前各 国经 济发展 的新 的增长 点 。
转型, 已经不容犹 豫 。中国应 与 国际社会 一道 致力 于发
发展低碳经济 , 已经成 为金 融危 机后各 国探 索新经 济模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 ) 导 形 成 绿 色 消 费 、 色 一 倡 绿

念 ,彻 底 改 变 诸 多 浪 费 或 与 节 能 减 排 背 道 而 驰 的陋 习 :对 于 企业 则 要 推 行 绿 色 经 营 的理 念 ,建 立 清 洁 生 产 机 制 和 精 益 生 产 方 式 ; 国家 引 导 企 业 将 环 保 成 本 计 入 企 业 生 产 成 本 , 助 企 业 树 立 公 民意 识 , 变 节 帮 转 能 减排 没 有 经 济效 益 的认 识 。
( ) 府 要 立 足 长 远 、 筹 规 二 政 统
制 度 安 排 、 业 结 构 、 术 革 命 等 后 产 技
发 优 势 ,但 不 得 不 接 受 发 达 国家 主 导 的 国 际 规 则 ,在 国 际 分 工 体 系 中 处 于 利 润 分 配 的下 端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不 仅 可 以与 发 达 国 家 共 同开 发 相 关 技 术 ,还 可 以直 接 参 与 新 的 国
划 , 好“ 预算” 做 碳 工作 , 正确 引 导企
业逐 步 向低 碳 经济 转换
虽 然 从 促 进 我 国 经 济 又 好 又 快
发展 和 国 际性 集体 行 动来 看 , 低碳 经
济 是 大 势 所 趋 。但 也 是 一 个 长 远 规
( ) 我 国优 化 能 源 结 构 的 可 二 是
观 点 GUAN DI AN
浅析我 国低碳 经济 的发展
●刘 晓军/ 文
低 碳 经 济 , 指 在 可 持 续 发展 理 念指 导 下 . 过 技 术 创 新 、 是 通 制度 创 新 、 业转 型 、 能 源开发 产 新
等 多种 方 式 , 可 能地 减 少煤 炭 、 油等 高碳 能 源 消耗 , 少 温 室 气体 排 放 , 到 经 济社 会 发展 尽 石 减 达 与 生 态 环境 保 护 双 赢 的一 种 可持 续发 展 的经 济 形 态 。发 展低 碳 经济 , 方面 是 积极 承担 环境 保 一 护 责 任 , 能 减排 , 节 开发 、 效利 用 清 洁能 源 ; 高 另一 方 面 是调 整 经 济 结构 , 高能 源 利 用效 益 , 提 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地位。
二、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积极提倡使用可再生 能源 , 发展以低能耗 、 低污染、 低排 放为基础 的低碳经济 , 是世界各国实现 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趋势 。国内外 的现实决定 了我 国加快发 展低 碳经 济
当前 , 我国正在努 力建 设资 源节 约型 与环境 友好 型社 会, 多次提出要将节能减排 、 推行低 碳经济作 为 国家发展 的
资源的利用率仅有0 0 % [ 。再 次 , .5 2 j 发展低 碳经 济 , 是我 国
应对气候变化 、 生态文 明建设 的重要 内容 。我 国环 境污染 已 经从 陆地蔓延到近海水域 , 从地 表水延 伸 到地下水 , 一般 从
污染 扩 展 到有 毒有 害污 染 物 , 已经 形 成 生 活 污 染 和 工业 排 放
从 国 内来 看 ,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经 济 发 展 迅 速 , 民 生 改 我 人
界制造业基地” 使 我国二氧化碳 排放 总量直线上升 , , 给我国 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尽 管通过节 能减排 , 能够相应地 减少碳的排放 , 但仍面 临较大 的困难和挑战。
活水平显著提 高, 但对经 济发展速 度的单一追求 , 也令资源 、
重要任 务 。2 0 07年 9月 , 锦 涛 主 席 在 亚 太 经 合 组 织 胡
的紧迫性 。从近期看 , 发展低碳经 济 ,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建设“ 两型社会” 资源节 约型 、 ( 环境友好 型) 和生态 文明的 根本途径 。从长远看 , 发展低碳经济更是着 眼于全球新一轮
健康构成 了 日益严重 的威胁 。国内 的现状令 我 国经 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 现阶段推进低 碳经济发展形 在
2 1 年 4月 01 第3 O卷 第 4期
黑 龙 江教 育 学院 学报 Junl f e ogagC l g f dctn ora o H inj n o eeo ua o l i l E i
Ap . 01 r2 1
V0 . . 130 No 4
di1.99 ji n 10 —73 .0 10 .0 o:0 36/.s .0 1 8 62 1.4 05 s
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
发展低碳经济 , 是我国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 重要契机 。因此 , 必须遵 循经 济社会 发展 的一般规律 , 鉴 借 吸收发达 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 , 立足于本国的基本 国情 , 出一条协调长远利益 与眼前利益的低碳 经济发展 之 走
路。
叠加 、 各种新 旧污染 与二 次污 染 相互 复合 的态 势 , 大气 、 水 体、 土壤污染相互作用 的格 局 , 生 态系统 、 品安全 、 体 对 食 人
排,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 既是救 治全球气候 变暖的关键性方
案, 也是践行科学发展 观的重要 手段。20 0 9年 1 2月在哥本
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 广泛认 同。例 如 : 美 国, 巴马上 在 奥 台以后提出了“ 色能 源新政 ” 在能 源政策 方面采 取了一 绿 ,
系列措施 , 希望通过发展新 能源技术 和建立 碳交易市 场, 力
境、 以环境谋求经济 利益 的背景下 , 面临着越 来越 大 的国 正
际 压 力 。我 国在 全 球 气 候 保 护 方 面 的态 度 和行 动 同 样 影 响
到我国的国际形 象和综 合竞 争 力 。因此 , 有发 展低 碳经 只
济, 才能减轻我国在环 境外交 上的压 力 , 保证我 国经 济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 , 发达 国家在低碳经济 领域的积极
图打造低碳技术 的竞争优 势。如今英 国已成为全球 低碳经
济的积极倡导者 , 它把 发展低碳经济 放在 国家战略 的高度 , 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在 2 0 08年颁布 实施 的 “ 气候变 法法案” 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 目标立法
议的“ 一号提案” 并 由此引发了低碳经济潮。 ,
和资源依赖度较高 , 室气 体排放 不断增长 。其 中高能耗工 温 业部 门大都是 国民经济 的支柱产业 , 要在短期 内实现产业结
构 的有 序 进 退 , 汰 落 后 产 能 , 快 结 构 调 整 仍 存 在 难 度 。 淘 加 同时 , 达 国家 向 我 国 不 断 转 移 高 能 耗 产 业 使 我 国成 为 “ 发 世
发展机遇, 实现我 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目标 的重大战略举
措。
(PC第 1 A E ) 5次领导人会议上 , 本着 对人类 、 对未来 的高度
负责态度, 对事关 中国人 民、 亚太地 区人 民乃 至全世界人 民
收稿 日期 :00— 7— 1 2 1 0 3 作者简介 : L (9 4一) 男 , 魏孑 义 18 , 甘肃兰州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 , 温家宝 以负责任 的大国总理 身份, 向
世界庄严承诺 , 2 2 到 0 0年 单位 国内生产总值二 氧化碳排放 比 20 05年下降 4 % 一 5 。这 一承诺 , 味着 中国从此进 0 4% 意 入 了低碳时代 。2 1 “ 00年 两会 ” , 上 九三学社提交的“ 关于推 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 ” 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一届 三次会
费 量 的 1. % , 次 于 美 国 , 世 界 第 2位 , 国 已 经 成 为 一 04 仅 居 我
第三 , 作为发展 中国家 , 国在走 上低碳经 济的道路上 我
的最大制约 是整体 科技 水平 落后 , 技术研 发 和创新 能力有 限。联合 国开发计划 署 近 日在北京 发布 的( O O年 中国人 2L 类 发展报告——迈 向低碳 经济和社 会的可持续 未来》 出 , 指 中国实 现未来低碳经济 的 目标 , 至少需要 6 0多种骨 干技 术 支持 , 而在这 6 O多种技术 里面有 4 2种是 中国目前不掌握的 核心技术 。这表明 , 中国而言 ,0 的减 排核心技术需 要 对 7%
“ 口” 进 。如果仅 靠 商业渠 道 引进技 术 , 国人 民大学环 境 中
学 院副院长邹骥算 了一笔 账 , 不惜 一切代 价减排 ” 以“ 的情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 不仅增加 了能 源消 耗 的总 量 , 也直接影 响到碳排放 的总量 。目前 , 国能 源平 均利用率 为 3 % , 我 2 比 发达国家低近 1% , 0 主要 产 品单 位能 耗 比世界 平均水 平 高
个能源生产和 消费大 国… 。可 见 , 国一味地 追求 G P的 我 D 增长是 以高投入、 高消耗为代价的 。现在我们仍将在 自己的
国土上 , 用现有 的资源发 展经 济 、 设小 康社 会、 民强 国 , 建 富
如果不珍惜资源 , 经济建 设 的成就 就会大 打折 扣。其次 , 现
阶段 我 国 还处 在工 业 化 城 镇 化 快 速 发 展 的重 要 战 略 机 遇 期 ,
它是一个在国际和国内都 比较新 的提法 , 最初是 由英 国前首 相布莱尔在 2 0 2月 2 03年 4日发表 的《 我们 未来 的能源—— 创建低碳 经济 》 白皮书 中提 出来 的 , 在后来 的巴厘路线 图中 被进一步肯定。20 0 8年世界 环境 日主题 定为 “ 转变传 统观 念, 推行低碳经济” 更 是希望 国际社 会能够重视低碳 经济。 , 在经济社会发展 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 , 低碳经

1 — 0
从 国际背景看 , 一方面 , 国是世 界第 二大 能源生产 国 我
和 消 费 国 , 是 世界 第 二 大二 氧化 碳 排 放 国 。在 全 球 关 注 环 又
巨大 的人 口基 数 , 放 总量仍 占到 当年全球 的 16 , 排 4 % 位居 第二 _ 。这种 以煤为 主的能源结 构不仅影 响整个生产 和技 ] J 术的选择与效率 , 而且 引起严重 的环境 污染 , 意味着我们 这 将 比其他工业 化国家付 出更 大的代价 。 其次 , 从我国整体发展阶段来看 , 作为发展 中国家 , 国 我 目前 处于工业化 、 城市化快 速发展 的 阶段 , 对能源 提出 了巨
的国家 , 并成立了相应 的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政府机构 。 目 前, 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 的工业 革命 ” 09年 3月, 新 。2 0 欧 盟宣布 , 2 1 在 03年前 出资 1 5 亿 欧元支持 “ 色经 济” 促 0 0 绿 , 进就业和经 济增长 , 保持欧 盟在 “ 色技术 ” 域的世界 领 绿 领
我 国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探 析
魏 孔 义
(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重庆 4 0 1 ) 0 75

要: 低碳经济是 以降低对 自然资源依赖为 目 , 标 以能源可持 续供应 为支撑 , 在发展 的过程 中注重生态环境
保护 的可持 续发展的经济。 "前 , 3 - 资源短缺 、 环境 污染和气候 变化对 经济社会的发展 产 生制约的现实决定 了我 国加
3% ; 0 可再 生 能 源 的商 品 量 仅 占能 源 消 费 总 量 的2 5 , 电 .% 风
景测算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到 0 0年 , 减排 的投 资成本会 达到国内生产 总值 的
6 【 。按照这样 的估 算 , % 4 J 我国在购买 这些核心 技术上面 临 资金压力 , 这对我 国低碳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巨大 的挑战。
“ 暖春之旅” 国内会议等多 种重要场合提倡和肯定 了应对 及 气候变化 、 发展低碳 经济。 同年 , 清华大学 在国 内率先正式 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 , 重点 围绕低碳 经济 、 政策 及战略开展
系统和深入 的研究 , 中国及全球经济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出 为 谋划策。20 0 9年 6月 , 中国社会科学 院在北京发布的《 城市 蓝皮书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出, 指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 下, 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各级部门决策者 的共识。节能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