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
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体会4月23日,在滨城区逸夫小学我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现场授课和作专题报告。
吴老师讲的课是一节中年级的课,在课堂中,吴老师的大师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师生的关系。
听吴老师的课,就像享受春天的阳光,在课堂上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处理得是那么得体,以至于我都怀疑,这是在上课吗,分明就是老师和学生在一起聊天,谈心,上课的痕迹只能在黑板上找到。
那种呆板的标准课堂模式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取而代之是洒脱的交流,师生心灵上的碰撞。
刚开始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在吴老师亲切的语言交流下,氛围逐渐缓和,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这个小东西。
”这是吴老师对其中一个学生的昵称,成人之间如果说这种话,有骂人的嫌疑,但是在这种场合下,学生很受用,也很喜欢这个老师对自己的称呼。
二、随意的语言不随意。
吴老师在课堂中,看似随意的、不经意的语言,仔细想来确实相当的不随意。
这些语言有些都不严谨,像什么“小东西”、“还是10不10了”等等,这些随意的语言,必定是经过老师长时间缜密的思考后的结果。
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曾经在一节课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你就这样上来了?”,这句话黄老师想了三天,反复改了几次,最后才决定用这句话。
这才是一句话,一节课用好多句话,一节课磨出来有多么的不易。
这看似随意的下面经历了多少个不随意,我想只有这节课的设计者才会深刻理解和体会。
三、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数学思想,但是根据教材的编排,需要渗透一些比较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转化的思想和集合的概念等等。
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教材深层次的东西,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吴老师这节课设计得比较巧妙,很流畅的引入课题,并逐渐展开教学。
四、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本次吴老师讲的这节课中,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学生和老师由于比较陌生,配合并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吴老师给我们示范了生动的活教材,通过师生的对话和交流,逐渐的进入上课状态。
读《感知吴正宪教授评课》有感
读《感知吴正宪教授评课》有感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对于吴正宪教授评课的一些感受。
通
过参加吴正宪教授的授课,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
认识,并且对于吴正宪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吴正宪教授的评课深入浅出,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所学内容。
他使用大量的实例和案例来说明概念,使得抽象的理论
变得具体易懂。
同时,他还鼓励学生们主动参与讨论,不断提出问
题和思考,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增强了
研究的兴趣和深度。
此外,吴正宪教授对于学生的关心和关注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
印象。
他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研究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不断鼓励学生们锻炼自己的能力,并
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成
长和进步。
通过参加吴正宪教授的评课,作者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优秀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吴正宪教授正是一个这样的榜样教师,他的评课给了作者很多启发和思考。
总的来说,读《感知吴正宪教授评课》让我对于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对于吴正宪教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给予了高度赞赏。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能力又有创新思维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吴正宪老师讲座的感受
听吴正宪老师课后的感受作为一名新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我来说,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把握能力还是很薄弱的。
在刚上岗不久就能幸运地听到吴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快乐、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吴老师本身也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
她那全新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技艺,爱生如子的教学情感,谦虚谨慎的教学态度,值得我学习。
这节课吴老师讲的是《商不变的性质》,用故事设疑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老师表情亲切和蔼的给学生们讲了一个“猴王分桃”的小故事。
由6个桃子分给3个小猴,到60个桃子分给30个小猴,再到600个桃子分给300个小猴,最后小猴终于满意的笑了,猴王也笑了。
由此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谁的笑是聪明的笑,并说明原因。
通过这个小故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
学生说出猴王的笑是聪明的笑,一名学生发现6÷3=2,60÷30=2,600÷300=2,吴老师用肯定的语气表扬了这位同学。
接下来指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算式,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商都是2。
吴老师打开课件利用坐标的形式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在进行了独立思考后,做分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十分钟左右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个题的,并根据所给的信息编写题。
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开发智力,团结合作。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吴老师让学生自己总结一下商不变规律,有位同学发现总结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
吴老师用肢体语言提醒大家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又有学生发现除数、被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也不变,吴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如果除数、被除数同时乘2,商还是不变,紧接着让学生自己写出几个商不变的关系式,这样的式子可以写出多少个,为什么?学生发现,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也要扩大几倍。
自己总结商不变定律,通过本节课愉快有趣味性的学习,和吴老师的细心耐心的引导,学生们自己总结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学吴正宪老师有感
• 吴老师的事迹犹如一簇激浪,持久 地激励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 网”,我想任何老师都不想在教学中只 做一名匆匆的过客吧!那么就让我们携 起手来,改活动, 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 育的发展。在教学中扎扎实实探索,给 学生一片更加绚烂的天空吧!
2、独到的课堂设计
•
综观吴老师的众多教学实录,可以看
到,无论哪节课,学生们都一直处于兴奋
的状态,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她独到的教学
设计。吴老师对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精
益求精,不是“为追求风格而风格”,而
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使学生经历知识形
成的全过程。
•
3 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 吴正宪老师。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学 毕业就开始了教师生涯。8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 学改革,十年后取得了巨大成绩。我深深思索: 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学历并不 高,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 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 丰硕的成果。她的经历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 奋斗的激情。
学吴正宪老师有感
• 通过学习,我发现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 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 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 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 生互动,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 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 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 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 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
•
通过学习归纳,我感觉有以下三方面非常
重要:
•
1、真诚的教学感情
•
• 吴老师以情激情,用智慧使课堂具有浓 浓的人情味,用她的话来说便是:“课堂 教学源于情!”她能够真正做到从心底欣 赏学生、赞扬学生,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成 功的体验。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充满了真 诚的赞赏与热情的鼓励,如:“好极了! 我很欣赏这位同学,很会倾听,并会接纳 别人的思想。你又知道呀……”这些话语不 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更使学生的人格 得以健全。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本学期我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这本书,本书引发了我对课堂教学的多角度思考。
看了此书,我认为教师应该用心研究学生,通过学生的课堂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
并且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上课,更要学会去听课、评课,评课应该成为促进教师交流、共享智慧的重要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执教质量。
吴正宪老师有对儿童数学教育的独特理解,对教育事业饱含热情。
让我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做“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书学,智慧地读课堂”。
阅读了此书,对我之后的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帮助,让我更好的认识到如何去听课,如何做好课后反思。
听课不是简单的去听一节课,而是有不同理念、不同思维碰撞最终达成一致的过程。
在听课时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注重和授课老师的交流,提出和发现更好的优化教学方法,每个人给出一丝丝的想法,才能有助于一节课的整体提升。
2、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去倾听学生的声音,有时候很多疑惑教师想不明白的地方或许可以从孩子身上找到启发,以学生的视角去评价课堂,认真思考不同的学生给予的每一句评价观点。
如果想要读懂学生就要充分的信任学生,不能一昧的用自己的思想方式去理解学生。
3、教师要注重重点把控,一节课更主要的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教材的数学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的技术层面。
本书还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不同评价和鼓励带给了学生不同的感受。
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一位老师给2位学生不同评价,一个是你的话不多但是精要,另一位是这个知识点我们之后会学到,
显然第二位学生听后会比较失落,因为她的超前理解没有得到老师的夸奖。
因此我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给予孩子们一句简单的鼓励。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上课》有感牛顿曾说:”我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很多人认为这是牛顿的谦虚之词,其实不然,牛顿用这句话说出了他成长和成功的在本质,这是一句非常实在的话,值得每个人深思和学习。
从教育者的角度讲,这告诉每一个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要善于学习名师、亲近名师、阅读名师文章和著作,用名师的精神、教育经验阅和艺术帮助自己成长,加快自己成长的步伐。
吴正宪老师是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近日,有幸读到《听吴正宪老师讲课》一书,再次感受名师教育智慧、学习名师教书育人的艺术。
书中给我们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了独到的分析、品读和解读,而不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教学案例或者实录。
这样的品读能够帮助阅读者更深入地学习、了解、品读,有利于引起读后的思考,引领学习者把自己的课堂和吴老师的教学课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找到自己需要改善和完善的地方,也找到自己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优点。
全书共有10节,通过真情流淌的生命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洁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真诚交流的对话课堂、着眼未来的发展课堂。
无疑,这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的课堂,而该书从一个特级教师的角度立足学生、着眼于课堂,放眼于大教育观,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贴近学生的灵魂与思维进行教育,与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灵魂的交流,这样的教育,才是新课程需要的教育,更是每个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教育课堂。
作为我来说首先要转变思想——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正确发挥其主导作用,师生之间才能产生相互作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成长才得到充分的保障,才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其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
听吴正宪老师的课的课后感想
听吴正宪老师的课的课后感想
半壁山联合小学高明月
12月29日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师德报告会。
我不仅心灵震撼的聆听了几位感动校园的教师的报告,还欣赏了两位名师的数学语文授课。
尤其是吴正宪老师的《重叠问题》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对自己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吴正宪老师的讲座这是第一次,但是这仅仅一次都让人意犹未尽,总觉得时间过得那么快,让我跟那些孩子一样不愿下课,恋恋不舍。
吴正宪,一位不仅能给予学生智慧,还能给予学生力量的“立体教师”。
她对学生、对教育的爱,让我感动;她为这份爱所付出的艰辛,让我敬佩。
在课堂上,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学生,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造学生。
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乐趣。
短短几十分钟的数学课,像磁石一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课后吴老师的报告《我的儿童教育主张》阐述了儿童该学什么样的数学?吴老师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儿童要学能听得懂的数学,学简单一点儿的数学,学数与形结合的数学,学动手做的数学,学“不太严格的数学”,学“与儿童经验对接”的数学。
用心做一个读懂孩子的老师,去寻找被长大的人逐渐遗忘的童趣,去倾听孩子原生态却充满生机的智慧心声,去体验孩子创造的精彩与成长中的挫折,去分享孩子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与成功的自信。
让我们留住那颗童年的心,找回那段童年的梦,燃起那段童年的情,用心静静守候教育的真谛。
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
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doc-免费下载第1篇:《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听吴正宪老师上课》心得体会初次看到这本书是在省图书馆,当时封面上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玉仁说:“每次听吴老师的上课,我总被她和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精彩互动场景感动,被她”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的孩子们乐学的氛围吸引。
听她的课的确是一种享受。
”怀着这样一种享受的心理,我翻开了《听吴正宪老师上课》这本书,仔细体味书中的每一章节的文字,感受吴正宪老师上课的艺术魅力。
“真情”,是品味吴老师的课堂,最突出且最有力的字眼。
她用这真情诠释着生命课堂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润泽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培育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真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用真情点燃孩子创新的思维火花。
她的课堂知情交融、师生互动,充满了童趣,洋溢着激情与智慧。
她以人格影响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数学的真谛滋润孩子的心田,让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课堂生活的'幸福。
品味此书,我被吴老师的教育理念所深深震撼。
1、尊重每一个学生。
吴老师把孩子看成一个有尊严的个体,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
她总是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不强迫学生去认同。
2、为学生营造思维的磁场。
孙晓天教授说。
吴老师的课堂“教”的色彩很淡,“商量”的气氛很浓,“为什么”很多,留给学生的“空间”很大,适时的点拨与指导随处可见。
吴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景或“陷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3、为学生设计有过程的参与。
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把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吴正宪听课体会
备课要细,知识要全
——听刘延革、吴正宪老师授课感受
名师就是名师。
今天近距离接触刘延革、吴正宪两位专家,让我深刻感受到专家的魅力。
和蔼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零距离的授课……无一不让我陶醉。
但这些并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两位专家对知识的把握,对教材的掌控。
面积和周长是几何图形认识中的重要概念,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把握教材固定概念,细心琢磨,仔细推敲,耐心分析学生就会掌握,事实也的确如此,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的确能够掌握概念,但是只是机械的掌握,并没有在头脑中真正形成空间观念。
通过刘老师和吴老师的课,让我恍然大悟,概念教学就是要求我们备课要细,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课标还要关注孩子的发展。
教师要沉下心来钻进教材,钻进课标,钻进学生最近发展区。
由此我想到了在感念教学中应该注意:
1、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揭示概念内涵。
如出示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共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发现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抓住关键的词,层层推敲,理解概念。
小学的数学概念大多是运用词语加以描述的。
所以,只要我们抓住关键的词语,层层推敲,学生就容易理解概念了。
3、通过反面衬托理解概念的本质。
一般我们都是用正面方法来揭示概念的本质,但是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的本质,在正面的
揭示概念的基础上再通过反面衬托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4、比较易混淆概念。
有些概念比较易混淆,学生不易区分,那么我们教师应要善于引导学生弄清易混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1有幸聆听了小学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老师的讲座,再一次感受了她那温柔、清新的语言,感受了她非凡的教学魅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吴老师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更可贵的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对于学生的热爱与生命的尊重。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做好授业解惑的同时,更注重将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工作重心来对待。
优质的数学课堂不光注重学术的严谨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还应该能够让数学课体现出“数学味”来。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该选取合适的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生活,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俯下身子备课,钻进孩子脑子里想问题,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理解学生的学习障碍,退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去想问题。
争取打造有效的、合理的、生动课堂。
课堂上还要注重把握智慧的生成、关注学生思维的碰撞,巧妙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意外作为教学资源,及时组织学生在讨论中质疑,在操作中获得,在实验中感悟,在交流中学习,使学生最大程度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知识丰富,人格高尚的人。
我们都应该力求做到教会知识、培养技能,同时能教出品位、教出境界。
数学是一门科学,必须求真与踏实,让“真实、踏实、诚实”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科学的严谨性和教育的艺术性蕴藏在我们的每一堂课,让知识巩固和思想教育贯穿在我们的每一堂课。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2过学习吴正宪老师的教育理念,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尤其是吴正宪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精湛的教学理论是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道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在当今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老师也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老师。
人们常说:“你想要给学生一碗水,就得准备好一桶水,甚至要准备一条流淌不息的江河”。
从吴正宪老师的教学专著中吸取了许多教育教学营养,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提升了我的教学理论层次。
听吴正宪老师讲座体会1
我听了吴正宪老师她讲到数学教师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给学生,更应把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我们教师的重要责任来看待。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是夯实知识基础的教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数学知识连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形成立体的“知识模块”,避免对数学知识的肤浅化、形式化。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还应该是能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全国特级教师吴正宪,她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师。
她在讲座中把理论结合自己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讲述了自己成功的历程、课堂的心得。
她的成功之路就是对学生那份深深的爱,和学生真诚相处,她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学生。
她善于感悟文字的美,课堂的美,善于发现学生的美,她容易感动学生,也被学生感动。
看到她就能感觉到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活力。
她在课堂的情感、激情能点燃学生对生命、生命的热爱。
这样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欢迎?怎能不成功呢?吴老师说教师应该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一位重要的朋友,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数学教师要创造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需要成长为一个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老师。
“教书必然育人——这是不可逃避的历史事实,教书必须育人——这是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世界上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吴老师以她的话指导新教师成长,同时点明在成长过程中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在育人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好奇心更重要的,在交往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个性,真诚交流更重要。
”吴老师的讲座让我很受鼓舞,我希望自己也能够沿着这样的成长道路,早日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只要在教学中学生思想出现的火花要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的情感态度要及时引导,吴老师还提出了包括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也是一笔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及时利用这个资源让学生从迷惑中自己能主动去探求,以达到自己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个性得以民展等目的。
听吴正宪老师课的感受
我最欣赏的一节课胡学成假期里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堂“用字母表示数”课后,使我几近麻木、颓丧的神经震醒了。
细细对比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不禁对自己提出了如下的质问:在时间和情感及角色上,你舍得了吗?1、时间上:作为一名教师,虽然我们在备课的时候,把教学目标里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准备得非常充分。
然而,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却只是把完成教学任务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奋斗目标,学生会做了,能做对了,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2、情感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信奉着师道尊严的教育理论。
课堂上,总是板着一副冷面孔,用命令和生硬的语气让学生去思考,去练习,想想这样的老师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吗?而吴老师的教学语言却是如此亲切、朴素而自然,没有一点造作,虚伪,对学生的评价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从言语中体现了吴老师与学生的平等相处的教育思想,达到了一种师生合一的境界。
3、角色上:老师是学生的领航人。
课堂上,教师领着学生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不会说的,老师说给你听;学生不会做的,老师解释给你听,做给你看,跟着学……一遍不会再来一遍,直到你学会为止。
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
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
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
记得有一次,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
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
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
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听了全国特级名师吴老师的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十足。
下课了,孩子们久久不愿下课,希望吴老师继续给他们上课,吴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为之折服,是我学习的榜样。
读《体验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体验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这是一份对《体验吴正宪老师评课》的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
作者讲述了他对吴正宪老师的评课体验和感受。
吴正宪老师是一位备受尊敬和认可的教育家,他的评课方法和
理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他的评课方式有了
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吴正宪老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他鼓励学生们积极
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且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种评课方式能够
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研究动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知识。
其次,吴正宪老师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他通过设计丰富多样
的课堂活动和游戏,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
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和成长。
最后,吴正宪老师的评课方式具有实效性。
他擅长发现学生的
研究难点,并通过亲身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他注重个别
辅导和针对性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通过阅读《体验吴正宪老师评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吴正宪
老师在教育方面的才华和成就。
他的评课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研究
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我相信,在学习和借鉴吴正宪老师的评课方法和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和
教育资源。
希望他的教育理念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推广。
读《领悟吴正宪教师评课》的感受
读《领悟吴正宪教师评课》的感受近日,我有幸阅读了《领悟吴正宪教师评课》一书,颇有所感。
本书主要介绍了教育界著名教育家吴正宪的评课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优秀教师评课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学生研究的积极影响。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教育类著作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过多地陷入理论的繁琐,而是通过实际的案例和教育实践来解释教师评课的重要性。
吴正宪教授以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将评课从学理上阐释,并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中。
我对这本书的印象可谓深刻。
首先,书中所述的评课理论既简洁又实用。
吴正宪教授通过提出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和评价标准,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其次,书中所展示的实际案例让人深受启发。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优秀教师是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和调整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最后,书中对于何谓优秀教师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通过对教师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和教育情怀的要求,书中激励了我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总而言之,阅读《领悟吴正宪教师评课》使我深刻认识到优秀教师评课对于学生研究的重要性,并为我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和启示。
这本书不仅对教育工作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所有关心教育问题的人士具有启发作用。
我相信,只有我们不断吸取优秀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学生的成长。
以上是我对《领悟吴正宪教师评课》一书的感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谢谢!感谢您的支持和阅读。
【读书心得】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
精彩的师生互动评课---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参与进来评课,把评课的话语权也交给了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老师教学的风格、领略数学学习的魅力。
通读本书中吴老师和学生互动点评的文章,我感受让学生参与进来评课有以下优势:一、师生互动评课,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由于每个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不同,教学认识不同,有时教学设计难免顾此失彼,出现教学上的偏差,师生互动的评课方式可以直击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
当然,这需要听课的老师有敏锐的洞察力、访谈问题要精准,直至问题要害,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吴老师评《认识圆柱》一课:上课时老师的圆柱教具全是高高瘦瘦的,下课后,吴老师举起两个圆柱,一个是又矮又胖的月饼盒,一个是又瘦又高的薯片筒,看着吴老师手上的两个不同的圆柱体,杨老师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上完课后的“轻松愉悦”,立刻被“如坐针毡”取代。
吴老师:谁告诉我,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水立方是长方体,不是正方体。
生2:我知道了茶叶桶是圆柱体。
吴老师:(举起又高又瘦的薯片桶)这是什么形状?生:圆柱体。
吴老师:(举起又矮又胖的月饼盒)这是什么形状?生1:这个物体也是圆柱体吧。
生2:不是圆柱,圆柱又高又瘦,它太胖了。
生:对,太胖了,不是圆柱!……吴老师在听课中准确地发现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课后互动式点评,将其传递给教师们。
评课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这样的评课不仅仅为了评价教学,更是为了引发教师主动地反思,进而自主地改变课堂教学设计,提升专业水平。
二、师生互动评课,暴露学生的疑问学透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实能很顺利地掌握知识,可是一旦离开这样的此情此景,孩子们往往就会陷入思维的混沌,束手无策;甚至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也难以有机会提出,得不到大家的帮助。
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面对全体学生,一定要适时地“停一停”,让学生有个学习缓冲的过程,消化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等一等”,让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把心中的疑惑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共同朝胜利的目标前进。
读后感《吴正宪老师评课》
在本书中,吴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课。
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段的点评, 引导教师对“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 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等方 面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教师在课后的对话式评课。 第三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评课。
吴老师的评课主要关注了 一个成功的优秀教师真是要有“人格 做背景”,要有高尚的师德、锐意改 革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 广博深厚的 教学功底。
我的思考: 勤奋 坚持
真正体会教师的累与快乐。 体现作为教师的职业价值与 人生价值。
•
•
范存丽,数学教育博士,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北京版小学数学课 改实验教材副主编,出版《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一 定要知道的7件事》。主讲十余门“国培”课程, 培训多省市小学数学教师。
这是一本关于数学教学精彩 例题集锦。读起来那样亲切, 又感觉那样实用。让我惊叹的 是吴正宪的教学艺术,吴正宪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是用数学 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 更是用自己的爱心真情来感染 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塑 造孩子。
一 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 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教师的课堂教 学,以学论教。 二 是注重与教师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与思考中互相 启发,提出好的观点、好的方法,教师既是智慧的 分享者又是智慧的奉献者。 三 是注重方向的引领,评课要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 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使评课成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精彩书评
教育家应该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真心地热爱教育事业,二是 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三是能够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四是 会反思和会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正宪老师就是一位名 副其实的教育家。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史宁中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教育阅读分类:读书心得对于《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这本书,阅读后感触颇深.结合自身想想,平常听老师讲课后最主要是研究这个老师是如何教的,但是在吴老师的评课中我们能感悟到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需求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书中给我们呈现了大量的精彩教学片断,并对这些教学片断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分类、总结,做了独到的分析、品读和解读,而不仅仅是一些原始的教学案例或者实录.在这本书中,不仅能让我们吸取教师在各个课例中的思路以及教法.也能让我们学习到如何去评一节课程.在阅读评薛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这一课中,就让我学会了在课堂中如何正确的设计提问,而不是教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答这一画面,以及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装糊涂也是一种智慧,该把讲台让给学生时,就要慷慨地退下去,该出手的时候,就要勇敢地站出来.例如:在片段四中,老师问:“一个三角形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这一问不仅直面了数学的本质,使学生明确了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也让能回答的同学感觉自信(老师不知道的问题我能回答的到,能帮助老师解决),让没能发现的同学也不会感到沮丧(老师和我一样的也不知道).而在这一课例中,吴老师的点评使我们认识到,有效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在问题的设计中要关注核心问题、启发性问题、连续性问题等的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吴老师那种全身心对教学对学生的投入让我深感触动,她给教师评课时,完全是毫不保留地进行,把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经验都尽可能的拿出来与老师进行交流、探讨.她的点评里不仅有理念的诠释,还有操作的指导,更有方向的引领,我们从她的评课中汲取着营养,并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和影响着.在本书中,吴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课: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段的点评,引导教师对“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第二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教师在课后的对话式评课,通过与教师对话,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真实的想法和困惑,这样可以使得评课针对性强,促动了教师的主动反思.第三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评课,即通过课后对学生的即时现场访谈,从学生的视角评价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评课的重要资源.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让我学习到课堂教学的诸多方法与技巧,而且让我体会到评价一堂课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进行思考,以及反思.。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
听吴正宪老师评课读后感-读后感大全3月22日,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展示培训活动正式开启。
我们学校也组织了听课学习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吴正宪的名字。
听吴老师的汇报,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带我领会了未知的世界。
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更让我体会到了数学的这门学科它所拥有的独特魅力,因此我借阅了一本吴正宪老师的著作《听吴正宪老师评课》。
读完后觉得吴正宪老师的评课抓细节、抓本源,真正关注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生长,我更多地体悟到什么叫“专业地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书中,吴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课:第一部分主要通过对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段的点评,引导教师对“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材,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教师在课后的对话式评课。
通过与教师对话,可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真实的想法和困惑,这样可以使得评课针对性强,促动了教师的主动反思。
第三部分记录了吴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评课,即通过课后对学生的即时现场访谈,从学生的视角评价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评课的重要资源。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在一节课中一定有几个主线的提问,能将这节课的魂抓住。
恰到好处的提问,会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有效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是提高课堂思维含量,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因素。
吴老师也提倡教师要学会等待,等待是一种教育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
吴正宪老师上课的时候也是如此,她会请多名同学上台一问一答,引发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
一个从出题的人角度思考问题,一个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一问一答自行解决问题。
学生答不出来也会给他思考的时间,耐心等待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构建数学思维、搭建知识框架,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不拘泥于一种解题方法,注重孩子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精心创设学习情境。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第一篇: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暑假即将开始时,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读一本书,因此,我有幸拜读了《听吴正宪老师评课》一书,在吴老师的评课中,老师们感悟着吴老师的教育智慧和人格魅力;体悟这什么叫“专业的读教材,用心地读学生,智慧地读课堂”。
评课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对一节课效果的评价。
吴老师的评课关注了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课后访谈,倾听来自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参与评课,以学生的视角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学论教。
二是注重与教师的对话,使教师在交流与思考中互相启发,提出好的观点、好的方法,教师既是智慧的分享着又是智慧的奉献着。
三是注重方向引领,评课不应仅仅着眼于一节课在技术层面的设计,更要引领教师对课堂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及数学教育价值的讨论,使评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我教师生涯的9年里,如何将单调的数学科变得有趣生动,如何让数学课演绎成故事课等。
怎么知道上好一节课呢?一直是深深困扰我的难题,我为之努力,可仍旧雨里雾里。
迫切需要专业的指点。
而吴正宪老师本书中精彩的点评,既“好吃又有营养”,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就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一、设计有效地课堂活动。
读完《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第一辑,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设计有效地课堂活动。
很多时候,我们过于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总是机械的教给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却没有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教出来的效果也许并不差,但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学生只是一味的学。
读完这一辑,吴正宪老师告诉了我,课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信,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感受到成功,享受到幸福。
二、要读懂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有感
读评课系列之——“进门”
今天第一次读吴正宪老师的评课——评薛铮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分类》这篇文章,读后反思与感悟如下:
1.第一感觉,对于以前自己评的那些课,那些太注重优缺点的评价的语言,真的是大话套话,空乏而没灵魂,没方向。
打过比方,就好像我的还在皮毛,人家已经穿破皮肤深入骨髓,经脉血肉分得清清楚楚,而且还知道出处。
2.第二感觉,评课就好像是写议论文和评论,要弄出一个观点,进而用课里面的环节支撑与阐述你的观点。
阐述完一个观点之后的结尾处,还应该有点什么,因为第一次接触,还没悟出吴老师的套路,多看些再说吧。
3.第三感觉,要有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那几个分观点的主旨,要有所取舍。
这是第一次读后,最强的感觉。
吴老师评课1要点:
1.共3个观点,一个观点在开头,一个观点在核心问题,最后一个在于练习。
2.没说缺点,练习题的评价最多,每道题都评了,最后总结整堂课给与她的感觉,还指明什么是一节好的数学课在于什么。
提问:
1.吴老师为甚就能阐述得那么好呢?
我的理解——数学本质的底蕴呀,真的要慢慢积累熬哟,这答案又是空乏的,阐述得好,就要语言,这语言就出在要透过现象抓主旨。
这功夫,非一日之功呀。
2.吴老师为甚就能阐述到点子上呢?
现在想不出来,可能多看些,就能悟出来吧,期待有这么一天。
唯有,继续跟着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