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发展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养生ppt课件
动静结合,全面养生法
适量运动
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选择合适 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 、瑜伽等,以促进气血流通和
身体健康。
静坐冥想
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调整呼吸 和心态,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
饮食调养
遵循中医饮食原则,合理搭配 食物以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 如多食用五谷杂粮、蔬菜水果 等天然食品。
起居有序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 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优
质的睡眠质量。
05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Chapter
中西医结合养生的优势与特色
优势互补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强调实证和微观分析, 两者结合可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养生效果。
防治未病
中医养生注重“治未病”,现代医学重视预防医学,两者在预防 疾病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
养生的目的
追求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 。
中医养生的历史与传承
01
02
03
中医养生的起源
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通 过实践逐渐积累了养生经 验。
中医养生的发展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 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 论体系和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的传承
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 等方式,将中医养生理念 和方法不断传承至今。
根据个人的饮食、起居、运动等 生活习惯,制定符合个体需求的 养生计划。
体质辨识 年龄性别 地域环境 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理论,辨识个 体体质类型,为制定个性化养生 方案提供依据。
考虑地域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如南方湿热、北方干寒等,调 整养生方案。
顺应自然,四季养生法
春季养肝
春季万物复苏,肝气升发,应注 重养肝护肝,如保持心情愉悦、 增加户外活动、饮食清淡等。
中医养生ppt课件
在个人成长
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 我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 方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06 中医养生之起居有序
起居有序的原则与方法
顺应自然
起居有序要求人们的生活作息顺 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四时的生
长收藏变化,进行合理安排。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使身体形成稳定的生物钟,有利于 身体健康。
易筋经
一种以锻炼筋骨为主的 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强 肌肉力量和改善身体柔 韧性。
运动保健的注意事项
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时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
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运动后要进行适当的整理活动
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减轻疲劳感。
避免在空腹或暖防寒、饮食清淡易消化、 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锻炼和保持心情愉悦,以延缓衰老进程。
03 中医养生之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的原则与方法
原则
平衡营养,五味调和,饮食有节,因 人制宜
五味调和
酸、甜、苦、辣、咸五味要均衡摄入, 避免偏食
平衡营养
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摄入足够的各种 营养素
中医养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01
调和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注重阴阳平衡,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等方 式,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02
扶正祛邪
中医养生强调扶正祛邪,通过增强正气、排除邪气的方式, 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03
调理脏腑功能
中医养生注重调理脏腑功能,通过针灸、按摩、药物等手 段,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和协调,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05 中医养生之心理调适
中医养生学ppt课件
CHAPTER 06
中医养生学案例分享
个人养生经验分享
1 2
坚持锻炼
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饮食调理
注重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平衡。
3
精神调养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身心健康 。
中医养生成功案例展示
案例一
01
通过中医养生方法,改善了长期失眠的问题。
案例二
Hale Waihona Puke 02发展现代中医养生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 的增大,各种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中医养生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人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健康保障途径。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要点一
原则
要点二
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包括顺应自然、形神共养、动静结 合、平衡阴阳等方面。其中,顺应自然是指要顺应四季变 化、昼夜更替等自然规律来调整作息和生活习惯;形神共 养则强调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还要注重心理健康;动静 结合则是说要有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平衡阴阳则是要通过 调理饮食、起居等方面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
体质调理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养生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和药物调理等。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和技术
饮食养生
01
02
03
饮食调整
根据季节、体质和病情需 要,适当调整饮食,如冬 季多吃温性食物,夏季多 吃寒性食物。
饮食规律
保持定时定量的饮食,避 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 负担,保持身体健康。
运动锻炼
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 、瑜伽等,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和受伤。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文)
中医养生ppt课件(图 文)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 录
• 中医养生概述 • 中医养生与人体健康 •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结合 • 中医养生的未来展望
CHAPTER 01
中医养生概述
中医养生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起居、运动、 情志等方面,以维护和促进人体健康、延缓 衰老的一种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与疾病预防
未病先防的理念
强调预防
个性化养生
在未出现疾病症状之前,通过养生手 段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实现针对性 预防。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 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平衡,通过调节饮 食、起居、运动等方面,达到预防疾 病的目的。
女性养生
注重经期、孕期和产后的中医 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 度劳累。
CHAPTER 03
中医养生的核心方法
饮食养生
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01
强调饮食要有规律,不追求过饱,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饱,
晚餐吃少”的原则。
食物性味与身体需求相个人体质和季节的食物。
03
文化传播与教育
中医养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通过多种渠道在国际上
传播与推广,提高人们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中医养生的挑战与机遇
传承与创新
如何在传承中医养生精髓的同时,结合现代科技进行创新,是中医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
国际竞争与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医养生将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与合作机遇。如何在国际 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同时积极寻求合作,是中医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培训资料61页PPT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培训资料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2024年)中医养生完整ppt课件
、悲、 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直 接影响人体健康。
2024/3/26
情志致病
过度或持久的情绪刺激可 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如 怒伤肝、喜伤心等。
情志养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 平和来维护健康,如琴棋 书画、品茗论诗等陶冶情 操的活动。
13
03
中医养生方法与实践
2024/3/26
2024/3/26
15
运动养生法
1 2
传统运动养生法
介绍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 ,阐述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及实践方法。
现代运动养生法
推荐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 泳等,分析其运动特点及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运动注意事项与误区
3
提醒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运动 前后的热身与拉伸、避免过度运动等,同时指出 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务。
2024/3/26
32
社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措施
社区宣传栏
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中医养生知识海报或 传单,提高居民认知度。
健康讲座与义诊
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 动,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29
06
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2024/3/26
30
家庭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介绍
饮食养生
根据季节、体质等因素,合理 搭配食材,如春季养肝、夏季 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
2024/3/26
运动养生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 等中医传统运动,以调和气血 、增强体质。
按摩养生
2024/3/26
情志致病
过度或持久的情绪刺激可 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如 怒伤肝、喜伤心等。
情志养生
通过调节情绪、保持心态 平和来维护健康,如琴棋 书画、品茗论诗等陶冶情 操的活动。
13
03
中医养生方法与实践
2024/3/26
2024/3/26
15
运动养生法
1 2
传统运动养生法
介绍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运动方式 ,阐述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及实践方法。
现代运动养生法
推荐适合现代人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瑜伽、游 泳等,分析其运动特点及对身体的积极影响。
运动注意事项与误区
3
提醒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运动 前后的热身与拉伸、避免过度运动等,同时指出 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
健康意识。
企业合作医疗机构
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 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养生服
务。
2024/3/26
32
社区普及中医养生知识的途径与措施
社区宣传栏
在社区宣传栏定期张贴中医养生知识海报或 传单,提高居民认知度。
健康讲座与义诊
组织中医专家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活 动,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29
06
中医养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2024/3/26
30
家庭常用中医养生方法介绍
饮食养生
根据季节、体质等因素,合理 搭配食材,如春季养肝、夏季 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等
。
2024/3/26
运动养生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 等中医传统运动,以调和气血 、增强体质。
按摩养生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行 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
藏象理论
五脏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五脏主藏精气,六 腑主传化物。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输布和代 谢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汤等。
咳嗽
中医通过润肺、清肺、温肺等方式 治疗咳嗽,如用杏仁、款冬花、紫 苑等中药材。
腹泻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 通过健脾、止泻等方法治疗腹泻, 如用白术、茯苓等中药材。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
失眠
失眠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 中医通过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 失眠,如用酸枣仁、远志等中药
材。
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应用
结合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差 异,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 求的提高,两者逐渐走向结合。
应用
中医养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预防保健、 康复治疗、心理调节等方面。与现代医学结 合后,中医养生在临床治疗、疾病预防和健
康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THANK YOU
体质调理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这些方法 旨在帮助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
饮食养生
01
02
03
04
饮食有节
节制饮食,不过饱也不过饥, 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少吃油
腻食物。
多样化饮食
饮食应多样化,搭配合理,包 括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蛋
中医养生ppt课件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分别对应人体的肝、心、脾、肺、肾。五行 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
藏象理论
五脏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五脏主藏精气,六 腑主传化物。
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它们的生成、输布和代 谢与五脏六腑的功能密切相关。
汤等。
咳嗽
中医通过润肺、清肺、温肺等方式 治疗咳嗽,如用杏仁、款冬花、紫 苑等中药材。
腹泻
腹泻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 通过健脾、止泻等方法治疗腹泻, 如用白术、茯苓等中药材。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调理
失眠
失眠是亚健康状态的表现之一, 中医通过养心、安神等方法治疗 失眠,如用酸枣仁、远志等中药
材。
疲劳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与应用
结合
中医养生与现代医学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差 异,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健康需 求的提高,两者逐渐走向结合。
应用
中医养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预防保健、 康复治疗、心理调节等方面。与现代医学结 合后,中医养生在临床治疗、疾病预防和健
康管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THANK YOU
体质调理
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调理方法,如饮食调理、运动调理、药物调理等。这些方法 旨在帮助患者改善体质,预防疾病。
03
中医养生的方法
饮食养生
01
02
03
04
饮食有节
节制饮食,不过饱也不过饥, 避免食物过热或过冷,少吃油
腻食物。
多样化饮食
饮食应多样化,搭配合理,包 括蔬菜、水果、五谷杂粮、蛋
中医养生ppt课件
中医养生ppt课件
20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立春
宜食补肝阳,可食用韭菜、刀豆、黄豆芽等。
Hale Waihona Puke 雨水宜食祛湿,可食用荠菜、山药、鲫鱼等。
惊蛰
宜食养肝阴,可食用枸杞子、黑芝麻、蜂蜜等。
2023/11/29
21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1 2
春分
宜食疏肝气,可食用菠菜、芹菜、豆芽等。
立夏
宜食养心气,可食用绿豆、青椒、番茄等。
3
小满
宜食清热利湿,可食用冬瓜、丝瓜、苦瓜等。
2023/11/29
心态影响内分泌
不良心态会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身体 健康。
心态影响睡眠
心态不平静会影响睡眠质 量,长期失眠、多梦、易 醒等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 正常运转。
16
调整心态的方法
培养积极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和信任。
秋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遵循养肺、润燥的原则,多食用滋 阴、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以顺应秋收之气 。
2023/11/29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健脾、清热、化湿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荷叶、西瓜等, 以顺应夏长之气。
冬季养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注重补肾、养肝、温阳,多食用温 性、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以顺应冬藏之 气。
2023/11/29
22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2023/11/29
芒种
01
宜食消暑生津,可食用西瓜、芒果、绿茶等。
夏至
02
宜食清心降火,可食用豆腐、莲子、百合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立春
宜食补肝阳,可食用韭菜、刀豆、黄豆芽等。
Hale Waihona Puke 雨水宜食祛湿,可食用荠菜、山药、鲫鱼等。
惊蛰
宜食养肝阴,可食用枸杞子、黑芝麻、蜂蜜等。
2023/11/29
21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1 2
春分
宜食疏肝气,可食用菠菜、芹菜、豆芽等。
立夏
宜食养心气,可食用绿豆、青椒、番茄等。
3
小满
宜食清热利湿,可食用冬瓜、丝瓜、苦瓜等。
2023/11/29
心态影响内分泌
不良心态会影响内分泌系 统的正常运作,导致激素 分泌紊乱,从而影响身体 健康。
心态影响睡眠
心态不平静会影响睡眠质 量,长期失眠、多梦、易 醒等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 正常运转。
16
调整心态的方法
培养积极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 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增加对生活的热爱 和信任。
秋季养生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遵循养肺、润燥的原则,多食用滋 阴、润肺的食物,如梨、银耳、蜂蜜等,以顺应秋收之气 。
2023/11/29
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注重养心、健脾、清热、化湿 ,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荷叶、西瓜等, 以顺应夏长之气。
冬季养生
冬季是闭藏的季节,应注重补肾、养肝、温阳,多食用温 性、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黑豆等,以顺应冬藏之 气。
2023/11/29
22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法
2023/11/29
芒种
01
宜食消暑生津,可食用西瓜、芒果、绿茶等。
夏至
02
宜食清心降火,可食用豆腐、莲子、百合等。
中医养生ppt课件
穴位按摩
通过按摩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 ,如足三里、三阴交等。
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季节性
不同季节养生方法不同,如夏季不宜过度贪 凉,冬季不宜过度进补。
禁忌事项
避免食用有害食物,如生冷、辛辣等刺激性 食品,以及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
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长期坚持,不 可过度追求短期效果。
注意个体差异
的效果。
量力而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
动和损伤。
精神养生
01
02
03
04
修身养性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保持 心情愉悦、乐观向上,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调节情志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倾 诉、放松等方式释放压力,保
持心理平衡。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调节情绪和保持身心健康。
脏腑理论
总结词
脏腑理论是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有多个脏腑器官,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通过调理脏腑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根据脏腑理论,人体的脏腑器官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通过调理脏 腑的功能,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经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总结词
经络理论是中医养生的特色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十二条正经和奇 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系统是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VS
详细描述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 行的通道,也是传递信息、调节生理功能 的系统。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治 疗方法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 血运行和生理功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疾病 的效果。
通过按摩穴位来调节身体机能 ,如足三里、三阴交等。
中医养生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注意季节性
不同季节养生方法不同,如夏季不宜过度贪 凉,冬季不宜过度进补。
禁忌事项
避免食用有害食物,如生冷、辛辣等刺激性 食品,以及戒烟限酒。
避免过度
养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长期坚持,不 可过度追求短期效果。
注意个体差异
的效果。
量力而行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 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
动和损伤。
精神养生
01
02
03
04
修身养性
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保持 心情愉悦、乐观向上,避免过 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调节情志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倾 诉、放松等方式释放压力,保
持心理平衡。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 足的睡眠时间和质量,有助于 调节情绪和保持身心健康。
脏腑理论
总结词
脏腑理论是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有多个脏腑器官,每个脏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通过调理脏腑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详细描述
根据脏腑理论,人体的脏腑器官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 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通过调理脏 腑的功能,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
经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论
总结词
经络理论是中医养生的特色理论之一, 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十二条正经和奇 经八脉等经络系统,这些经络系统是气 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 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VS
详细描述
经络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气血运 行的通道,也是传递信息、调节生理功能 的系统。通过针灸、按摩、拔罐等中医治 疗方法刺激经络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 血运行和生理功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疾病 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之医药养生文化(精编课件).ppt
葛洪,字稚川,自号
抱扑子,是丹阳句容
(今江苏省句容县)人。
医学家、道家、炼丹家
和药物学家。著《肘后
备急方》,随身常备的
实用书籍。
精品课件
陶弘景与《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字通明,南朝人,经 历了宋、齐、梁三个朝代,丹 阳祙陵(今江苏江宁县)人。 十岁时,最喜欢读葛洪的《神 仙传》,立下修身养生的志向。 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做了官, 仍很少与外人结交。退隐后以 炼丹修道为主,到句容山潜心 修炼,研究学问。皇帝与
者之所好也。”
精品课件
第一部中医药养生学经典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战国时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包括 《素问》、《灵枢》,共18卷,162篇。
主要成就:一、引进阴阳五行学说,建立医学整 体观念。二、引进精气神学说,强调精气神是构 成人体的三宝。三、对人体生理进行了研究探讨, 划分了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时期。四、 强调早期治疗的预防思想。五、提出天人相应的 养生原则和创立经络学说,为中医养生和气功养 生建立了理论基础。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食物养生《皇帝内经》有阐述,东汉王充有《养性书》 16篇,是我国最早的养生学专书之一。唐代孙思邈《千 金要方》专列第26卷研究食养食治,是现存最早的食养 专篇。孙思邈汇集成册《补养方》,后其门人增补为 《食疗本草》,我国第一本食养食疗专著。
宋代《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记载了许多
食疗的内容。陈直《养老奉亲书》两卷,上卷专门介绍 老年养生食养食疗。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精,品课戒件 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 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 四曰却疾。”
02中医养生发展史 PPT课件
形神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故神者,水 谷之精气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秀, 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冬三月 ,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 (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 ,夏当充实,秋要安定,冬宜伏藏) 。 “身无奇痛,万物不失,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 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 发挥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
预防观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 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法一” “取利去害”
“修节”
“知本” “动形”
三、形成(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一)《内经》论养生的基本观点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人始生,先成精。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 而天癸至,任脉 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 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 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 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 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 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 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 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 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
一中华养生的发展史ppt课件
2019
-
2
第一节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
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
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
之意。
❖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 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 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 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 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
❖ 传统的运动养生更是功种繁多,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 易筋经、五离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强壮 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 等,
❖ 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显著。
诸如此类的方法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远传世界各地, 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
整。
2019
-
6
二、和谐适度的宗旨
❖ 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曰常生活之中, 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 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 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 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 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 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 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 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 注意调节。
《中医发展史》PPT课件
精选课件
11
㈠“随俗为变”的医疗风格。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精选课件
12
扁鹊令虢国太子起死回生的故事
精选课件
13
㈡采用“四诊法”:
指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
扁鹊见蔡桓侯的故事: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金翼方》。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愈于此。”
《千金方》内容丰富,记述有妇、儿、内、外各科病 症及本草、制药、解毒、急救、食治、养生、针灸等 内容。记载有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
精选课件
35
宋元时期的学术争鸣
——北宋、南宋、元朝
精选课件
36
温病学的发展
温病学说是众多医家对传染病进行辨证施治 的经验总结,它与伤寒学说相辅相成,成为中 医治疗外感病的两大学派,在中医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
精选课件
39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 ),明朝人 , 字东壁,号濒湖山人,人称李濒湖,湖 北蕲州人。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
李时珍写有《濒湖脉学》、《濒湖医案》、 《濒湖简方》等书。
精选课件
15
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秦、汉、三国时期
精选课件
16
中
医
理
论 经 典 之 作
中 国 现 存 最
早
的
精选课件
17
--医学理论的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 奠基之作。全书共18卷,包括《素问》和《灵枢》各 9卷,共162篇。
中医养生发展史.优秀精选PPT
三、形成(秦汉时期)
❖ 《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素问·至真要大论》
❖ 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 之人?其知道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 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的防治观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 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六邪,内免精 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也可食用一些 营养保健品,就能以增强免疫能力,做到邪不压正 。
《黄帝内经》的精气观
❖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 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 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 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 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 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 《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素问·至真要大论》
❖ 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 之人?其知道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 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的防治观
❖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 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六邪,内免精 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也可食用一些 营养保健品,就能以增强免疫能力,做到邪不压正 。
《黄帝内经》的精气观
❖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 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 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 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 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 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中医食疗学真正独 立成为专门学科的标志
强调房中补益。
重视妇幼保健。首列妇科3卷、次列儿科2卷
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 广养生功法。
11
五、突破(宋金元时期)
“针灸铜人”大批针灸专著,子午流注法的 创建,将针灸治疗与保健结合推向高峰
老年养生的确立。陈直《养老奉亲书》问世 药物养生走上正轨。《饮膳正要》是保存至
药饵与饮食养生法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明之前养生药物之大全, 并将辨证论治引入养生,辨证施养之楷模
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老老余编》《老老恒言》等
13
七、振兴(现代)
1840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医学累 遭摧残、养生学停滞不前,几近夭折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 变
2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 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3
《黄帝内经》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 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 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 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 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各 种气候食用各种适应当季的食物以及做一些运动, 能让机体更好的适应外界的改变,从而减少疾病的 发生。
4
《黄帝内经》的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 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六邪,内免精 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也可食用一些 营养保健品,就能以增强免疫能力,做到邪不压正 。
7
《黄帝内经》的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 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 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可 以预防亦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5
《黄帝内经》的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 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 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 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 ”;“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 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 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 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 不受邪矣”。
8
张仲景
合和五味,尤重饮食与养生的关系 顺天避邪,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而不可逆之 清静调神,反对惟名利是务 爱人爱身,仁慈、有爱心之人能长寿 导引按摩:以动形来防病治病 妇人养生:设妇人病三篇,经带台产更年期 黄芪建中汤、甘麦大枣汤、百合鸡子黄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治病、也养生 9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生康复医疗需求 的增长
14
6
《黄帝内经》的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 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 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 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 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其它
华佗——五禽戏:模仿虎、鹰、熊、狼、鸟五 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方法简便,行之有效
道、儒家的养生思想 《神农本草经》重药补之养生,上中品药中
多种药注有“耐老”“增年”“长年”等 服饵丹石、房中术、吐纳导引
10
四、完善(晋隋唐时期)
孙思邈《千金要方》《摄养枕中方》
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 ,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12
六、发展(明清时期)
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张景岳《景岳全书》“真阴”“真阳”,命门学 说,名门之气为脾胃之母。养生重在命门,实质 是养真阳、元气“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综பைடு நூலகம்调养法的全面开发
三、形成(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1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 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 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 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强调房中补益。
重视妇幼保健。首列妇科3卷、次列儿科2卷
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 广养生功法。
11
五、突破(宋金元时期)
“针灸铜人”大批针灸专著,子午流注法的 创建,将针灸治疗与保健结合推向高峰
老年养生的确立。陈直《养老奉亲书》问世 药物养生走上正轨。《饮膳正要》是保存至
药饵与饮食养生法
李时珍《本草纲目》集明之前养生药物之大全, 并将辨证论治引入养生,辨证施养之楷模
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老老余编》《老老恒言》等
13
七、振兴(现代)
1840年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医学累 遭摧残、养生学停滞不前,几近夭折
医学模式的转变: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 变
2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 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 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 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 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 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3
《黄帝内经》的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 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 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 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 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各 种气候食用各种适应当季的食物以及做一些运动, 能让机体更好的适应外界的改变,从而减少疾病的 发生。
4
《黄帝内经》的防治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 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而穿井, 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 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外避六淫六邪,内免精 神刺激,情志变动,达到未病先防。也可食用一些 营养保健品,就能以增强免疫能力,做到邪不压正 。
7
《黄帝内经》的食疗观
民以食为天。提倡“饮食有节”,维护后天脾胃之源。如“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伤则化源不足,易生百病。同时谆 谆告诫人们,谨慎地调和五味,切忌偏嗜。“毒药攻邪,五 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 以补精益气。”“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 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饮食可 以预防亦可以辅助治疗疾病。
5
《黄帝内经》的意志观
“意志者,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发挥 人的意志作用结合季节特点,调养精神意志。“春 三月,此谓发陈,以使志生”;“夏三月,此谓蕃 秀,使志无怒”;“秋三月,此谓容平,使志安宁 ”;“冬三月,此谓闭藏,使志若伏若匿”。概言 之,人的精神意志,春应舒畅,夏当充实,秋要安 定,冬宜伏藏,从而保持“身无奇痛,万物不失, 生气不竭,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 不受邪矣”。
8
张仲景
合和五味,尤重饮食与养生的关系 顺天避邪,顺应四时阴阳养生而不可逆之 清静调神,反对惟名利是务 爱人爱身,仁慈、有爱心之人能长寿 导引按摩:以动形来防病治病 妇人养生:设妇人病三篇,经带台产更年期 黄芪建中汤、甘麦大枣汤、百合鸡子黄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既治病、也养生 9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生康复医疗需求 的增长
14
6
《黄帝内经》的精气观
“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涩已除, 故神去之,而疾不愈也。”精气的盛衰决定人体的 生长衰老过程,又是机体抗病的源泉。因此,养生 必慎房室,积精全神。
“能动能静,解以长生。”主张形神兼养。按四时 不同,养形调神。春天“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夏天“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天“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其它
华佗——五禽戏:模仿虎、鹰、熊、狼、鸟五 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方法简便,行之有效
道、儒家的养生思想 《神农本草经》重药补之养生,上中品药中
多种药注有“耐老”“增年”“长年”等 服饵丹石、房中术、吐纳导引
10
四、完善(晋隋唐时期)
孙思邈《千金要方》《摄养枕中方》
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 ,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
今比较完好的营养学专著,载有常用食物200 种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子和、李杲、朱震 亨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12
六、发展(明清时期)
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张景岳《景岳全书》“真阴”“真阳”,命门学 说,名门之气为脾胃之母。养生重在命门,实质 是养真阳、元气“阳强则寿,阳衰则夭”。
综பைடு நூலகம்调养法的全面开发
三、形成(秦汉时期)
《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1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 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 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 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 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