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混合所有制制度学习

合集下载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指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或参股,并共同管理的企业。

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共同参与股权投资和决策,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为了保证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有效运作,需要完善其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应注重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平衡,避免任何一方的过度主导。

应建立合理的决策机构和决策程序,确保各方在决策中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可以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由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派出代表,共同参与决策和监督。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应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可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企业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并与薪酬、职级晋升等挂钩。

要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还应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激励。

可以采取股权激励、利润分享等方式,将员工纳入到企业的发展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督制度创新,应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结合。

外部监督可以由政府部门、股东大会、第三方机构等进行,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监督。

内部监督可以由董事会、监事会、内部审计等进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进行监督。

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提供企业的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要鼓励社会各界、媒体等对混合所有制公司进行监督,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形象。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的完善和监督制度的创新是保障混合所有制公司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只有通过平衡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利益,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才能实现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中集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中集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

中集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化阶段,发展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继续深化所有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现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随之改变。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完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建立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原有的国有独资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资本金来源和管理方式进行重组。

经过多年的改革,大部分的国有企业已经形成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独立法人。

同时,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身份从“政府人员”性质的管理者逐步向具有现代企业性质的职业经理人转变,管理方式从行政任命向市场化聘用转变。

2、利用资本市场,建立起以国有股权为主的多元化股权结构近年来,我国大力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上市等市场化方式融资,这种融资方式不仅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募集企业发展必需的资金。

同时还将非公有资本、个人资本以及外国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中。

由此打破了原有单一的国有资本控股局面。

多元化的股东结构,同时将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引入国有企业中,大力提升了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并存在董事会制定构建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同时借鉴了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形成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存的状况。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大部分国有企业和全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效仿英美公司治理模式,设立了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制度,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管理行为进行外部监督。

同时,我国的公司治理也借鉴了日德模式中的监事会制度,设立与董事会平行的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内部监督。

二、混合所有制背景下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国有股权比例过高尽管通过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中非公有性质的资本越来越多,多元化的股权结构逐步建立,但总体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中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现象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与总结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与总结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考与总结一、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与总结所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的产权由不同性质的所有者所拥有,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表述,这些所有者包括“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

按上述定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实行公私合营等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回忆我国经济改革历史,建国初期,基于私人资本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作用,在以国有经济为领导和在“节制资本”原则指导下的允许私人资本存在和发展。

经历了三大改造后,“混合所有制经济”向集中计划经济转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唯一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我国开始探索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主线是调整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主要包括企业下放、扩权让利、承包经营。

也即在继续坚持在国有企业内部进行改革,重点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广泛发展全民、集体、个体经济相互之间灵活多样的合作经营和经济联合。

”1992年十四大以后,我国确立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国企改革目标,即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国有企业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随后在十六大报告中,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七大报告中都强调了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根据国资委产权管理局孟华强表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重视程度的变化,主要基于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认识的变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将混合所有制定性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混合所有制理论视为我国改革的重大理论突破和重要成果。

据统计,目前90%的国有企业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业净资产的70%已在上市公司,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引入非公资本形成的混合所有制户数已经占到总户数的52%,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中,非国有企业的比例已经超过53%。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经营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

在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中,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不同所有制主体间实现利益平衡、权力分配,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注重权力分配的合理性。

不同所有制主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具有不同的权益和决策权,如何在权力分配上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

可以通过明确公司章程、建立权力机构,确立不同所有制主体的权力边界和责任义务,有效分配和平衡各方的权益。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需要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及时公开、公正披露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关联交易等信息,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增强各方对企业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也是提高企业治理透明度的重要手段。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加强董事会的作用和监督。

董事会是企业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由各方代表组成,确保不同所有制主体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护。

董事会的成员应具备专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独立行使职权,有效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执行行为。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应注重激励机制的设计。

为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可以引入股权激励、期权激励等制度,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和管理层的工作动力和干劲,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还需要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不仅仅是盈利机构,还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员工权益等方面的问题。

在公司治理中,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和评估,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应注重权力分配、信息披露、董事会作用、激励机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和实施,实现各方的利益平衡,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国企混合改革制度

国企混合改革制度

国企混合改革制度国企混合制度混合所有制作为中国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混合所有制制度的核心是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构建和健全,这是一个复杂且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明确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的支持。

首先,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在法律框架上明确国有资产的产权属性和流转方式。

在当前的所有权制度下,国有资产往往是由政府代表人民行使管理权,但产权归属不明确,流转困难,导致资产闲置和利益无法最大化。

因此,建立健全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其次,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和控制权主要由政府行使,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市场适应性不强。

因此,应该通过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治理结构,实现权力下放和权责明确,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此外,混合所有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的经营决策权和自负盈亏的能力。

因此,应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打破部门垄断和行政干预,推动国有企业实现真正的市场化运作。

同时,混合所有制制度还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约束。

国有企业作为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必须受到法治的制约和监督。

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国有企业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和监测,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利益输送,确保国有企业按照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进行经营。

此外,混合所有制制度还需要加大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和风险保障。

只有混合所有制企业得到有效的扶持和保护,才能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目标。

总之,混合所有制制度是中国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和路径,是提升国有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目标,需要明确的法律框架、健全的治理结构、完善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有效的监管约束。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其既具有国有企业的优势,又兼顾了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混改是当前国内对经济发展的一项新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混改的背景、优缺点、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混改的背景自2020年以来,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华能、中国石化等多家国有企业在上市公司中的股权比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大股东地位。

混改旨在改变国有企业单一属性,拓宽企业所有制结构,引导其向市场化、法人化、现代化转变。

此外,混改也是中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一项重要措施,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混改的优缺点混改的优点在于可以优化企业结构,强化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与此同时,混改还可以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升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并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尽管混改有诸多优点,但其实施也存在较大挑战。

首先,混改需要文化、制度及管理理念的整合,企业间文化差异较大可能产生矛盾。

其次,混改还需要处理好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明确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三、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混改的核心之一,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混改企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二是制度层面上的混改;三是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

策略决策层面上的混改强调在高层策略决策上实现股权多元化、管制权分散化、过程透明化等目标。

制度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企业机构设置、内部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注重市场、效益和人性化。

人才管理层面上的混改是指在选拔、培养、激励和评价人才上进行改革,使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更好地开发人才资源。

四、混改企业管理模式的实践目前国家的混改政策已经开始推动企业进行混改。

例如,中国华能选择混合所有制为改革路径,综合运用股权激励、运营模式变革、流程优化等措施,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石化也进行了一系列混改措施,实现了企业战略结构调整和业务优化升级,同时加快了业务的国际化步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第1篇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二、目标1. 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各类投资主体,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2. 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 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确保改革过程中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公开透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 分类推进: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和发展阶段,分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 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风险可控:确保改革过程中企业稳定运行,切实防范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

四、改革内容1. 股权多元化: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包括非公有资本、外资、员工持股等,优化股权结构。

2. 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运作,完善决策机制。

3. 体制机制创新: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4. 业务结构调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优化业务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5. 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五、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2. 报批:将实施方案报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3. 股权多元化:按照实施方案,引入各类投资主体,完成股权多元化。

4. 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决策机制。

5. 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指国有资本、非公有资本和外资共同出资的企业形式,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是我国国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相结合的重要实践。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够灵活、决策效率偏低、权责不清等,因此需要不断完善。

1. 建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健全与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应当通过完善公司章程、加强董事和监事的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确保董事会和监事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2. 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生存和发展。

应当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诊断,制订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和自律机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3. 推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选举和罢免董事、监事等方式,让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 完善薪酬和激励机制公司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具有很大的影响,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通过多种激励手段,如提高薪酬水平、发放奖金、股权激励等,激发员工的创业精神和工作激情,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二、监督制度创新在混合所有制公司中,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创新对于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需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督制度的创新和完善。

1. 加强政府监管和监督政府是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出资方之一,应当加强对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政府监管和监督,提高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建立与混合所有制公司业务相关的监管部门、加强对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审计监督等方式,加强对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政府监管和监督。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解读及问题案例分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解读及问题案例分析
(二)混改引起的管理冲突问题
在上一轮国企混改中,很多合资企业为混改而简单“混”之,最终因为国 企和民企经营理念、薪酬制度、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大相径庭, 导致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纠纷不断,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这轮国企 混改中,有些地方国企出于前车之鉴,旗帜鲜明地提出引入具有资源协同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点企业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电力 南方电网、哈 国家电网、东方电气、中国
电集团
电力建设
国企混改试点范围
续前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石油 天然气 铁路 民航 电信 军工
其他
东航
中国联通
中国核建、中 国船舶
中国铁总、中国中车
中航、南航、中国民航信息
中国电信
中国航空工业、中国名器装 备、中国航天、中国兵器工 业、中国船舶重工
中粮集团、中国盐业、中国 黄金
国企混改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混改中的国资流失问题
混改各方关注和顾虑混改过程中可能引发国有资产流失。过去历次国有企 业改革中曾发生蚕食、侵吞和变卖国有资产的情形,由于内部持股不规范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等原因,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国企改革也在争议 声中戛然而止。对于本轮国企混改,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国有资本和 其他社会资本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各方资本都想推动这一轮 国企混改,但当前有关混改的法律法规、具体流程还不完善,导致上下各 层、体制内外参与混改顾虑重重
(三)建立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
建立和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是混改的重要目标,混改过程中,随着民营 资本进入,民营资本的话语权增加,倒逼混合所有制企业市场化选聘职 业经理人,加快探索现代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研究和推进中长期激励 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創造力,激发混改企业活力,建 立起与市场接轨的薪酬考核制度

混合所有制 方案

混合所有制 方案

混合所有制方案引言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实践模式,将国家、集体和个体经济成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发挥不同主体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重点讨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背景以及相关的方案。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混合所有制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主要由政府、集体和个体组成。

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不同经济成分的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混合所有制的特点包括: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决策权分散、资源配置灵活等。

混合所有制的背景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主要以国有制为主导,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混合所有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引入非公有制资本可以有效解决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问题,提升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方案的设计混合所有制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协调发展。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混合所有制方案:股权合作制度股权合作制度是混合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将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股份,并与个人或其他企业进行合作。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国有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职工持股制度职工持股制度是指国有企业将部分股权转让给职工,使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股份合作制度股份合作制是指通过购买或置换股份的方式,建立起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风险的分担。

合资合作制度合资合作制度是指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进行合资合作。

这种方式可以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的影响与挑战混合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影响和挑战。

其中,混合所有制对国企负责人能力和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混合所有制还涉及到权益分配和社会公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混合所有制概念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

从宏观层次来讲,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制结构的非单一性,即在所有制结构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非公有制经济,还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共同出资成立的股份制经济等;作为微观层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则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说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指微观层次上的混合所有制。

二、混改政策依据(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里边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

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二0二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混改历史沿革1.国企混改的原因?2.国企改革的沿革20 年来, 国有企业改革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 年年底到1983 年,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容是四个字──放权让利。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摘要】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是指在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旨在保障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股东利益。

本文首先定义了公司治理机制的概念,接着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如产权不清晰、利益冲突等。

然后提出了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探讨了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启示,强调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不仅有助于企业稳定发展,也有利于股东权益的保护,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特点,存在的问题,建议,国际经验,重要性,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在当今社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兴起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作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结合体,混合所有制企业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公司治理机制是指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决策流程、职权划分以及监督机制等关于公司管理的规范。

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来说,在融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的也面临着公司治理机制上的挑战。

如何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成为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者和学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深入探讨公司治理机制的定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建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规律,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未来发展中,必须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2. 正文2.1 公司治理机制的定义公司治理机制是指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系列规范、程序和机制,用于规范公司所有权结构、权力结构和利益关系,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实现长期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

混改国企的规章制度

混改国企的规章制度

混改国企的规章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中国有企业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国家出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的原则,保护投资者权益,实现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要求第四条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实际情况,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内容、时间表等。

第五条企业应合理确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和方式,可以选择整体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企业应合理设置股权结构,保证国有资本的控股地位,同时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积极作用。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对经营管理层的考核,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程序第八条企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一)制定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目标、内容、时间表等;(二)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包括董事会、股东大会等;(三)开展资产评估,确定企业价值;(四)选择合作伙伴,签订合作协议;(五)办理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手续;(六)修改公司章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七)进行信息披露,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管与评估第九条企业应建立健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监管机制,确保改革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一)企业应设立专门监管机构,负责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二)企业应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展情况;(三)企业应接受审计、监事等部门的监督。

第十条企业应定期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改革的效果、影响、存在的问题等。

(一)企业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评估,评估报告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二)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改革方案,确保改革目标的实现。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制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制度

混合所有制企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公司多元化对外股权投资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混合制企业”或“公司”)的管理,充分发挥多元投资主体的各自优势,激发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活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混合制企业”是指集团与其他所有制形态的经济主体(主要是指非国有所有制)共同投资设立的、集团具有相对控股权的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投资设立的所有混合制企业,集团授权的事业部和控股公司涉及该合作模式的按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管控模式第四条集团对混合制企业采取“治理为先、动态监控、协调服务、管理输出”的管控模式,即:以公司治理为实施管控的根本依据和核心手段;在不干预混合制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前提下对其经营状况和重大风险事项进行动态监控,保证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混合制企业做好协调服务、注入优质内外部资源,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向混合制企业输出管理资源,推动其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第五条在遵循《公司法》的前提下,集团对混合制企业的管控以合作各方股东共赢、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为目的,建立在合作各方充分共识的基础上。

严格依据混合制企业的公司章程进行管控。

第六条混合制企业实行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充分发挥多元投资主体的各自优势与激发企业自主经营管理的活力,实现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七条所属混合制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混合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完善与实际运行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或监事)及相应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明确董事会授权下的经理日常经营管理职权。

第八条集团向混合制企业委派董监高人员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外派人员按照集团决定和授权范围参与混合所有制企业“三会”和日常经营管理,行使议事决策权、信息知情权、监督权等公司章程规定的各种权力,是集团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管控的核心手段。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

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思考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企业模式。

混合所有制企业既有国家所有制,也有民间所有制,这种企业模式有其独特的优点。

然而,如何有效地进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对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问题进行思考。

一、有效实行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董事会负责监督管理层的行为,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同时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

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明确董事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在董事会的组成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各方股东的权益,确保各方股东都有适当的代表进入董事会。

此外,董事会成员的任命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避免出现任命不当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帮助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管理资产和实现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这包括监督管理层行为的内部审计机构、规范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财务管理部门以及保证内部信息流通的信息管理部门等。

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制定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各方股东的合法权益,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符合各方股东之间的协商和约定。

三、实现信息公开和透明化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公司治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可以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吸引更多投资者,从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当积极推行信息公开和透明化政策,及时披露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数据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此外,混合所有制企业还应当注重公开各方股东之间的权益分配情况,让投资者了解各方股东的权益情况,提高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评价和监督。

四、完善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的主力军。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机制和创新监督制度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机制是企业内部运行、决策和组织协调的规则和制度。

完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监督制度则是对企业内部各种活动的管控机制,是确保企业合规经营、防范各种风险的重要手段。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管理机制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

由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存在不同股东的情况,因此在决策机制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各方的协调和平衡。

可以建立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等决策机构,形成多方参与的决策模式,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立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

混合所有制企业中,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股东之间、管理者之间、员工之间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

需要建立多种激励机制、薪酬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强化信息披露和透明化管理。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方面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各方的信息权利,提高企业的透明度,为各方合作提供更加清晰的合作环境。

提高内部治理水平。

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内部治理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管理,包括股东关系、管理者关系、员工关系等,有效防范各种内部治理风险,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

对于监督制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活动的监督,防范各种内部风险。

加强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除了政府监管机构的监督外,还可以依托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指国家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并共同经营的企业形式。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其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展开讨论。

1. 营运管理结构的优化混合所有制公司在管理机制的完善上,首当其冲的是要优化其营运管理结构。

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方应当建立起协同合作的工作模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经营。

在运营管理结构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确保公司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职工监事会参与公司决策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设置职工监事会,并让其合法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职工监事会作为职工代表机构,应当在公司决策过程中发挥着监督和参与的作用,确保公司发展符合职工的利益。

3. 完善的奖惩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当建立起完善的奖惩制度,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的整体绩效。

在奖惩制度上要做到公平公正,让员工感受到公正的激励和约束,提高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4. 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要建立起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这些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规范公司的内部管理行为,还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和运营质量。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内部不端行为,保障公司的利益。

二、混合所有制公司监督制度的创新1. 加强外部监督透明度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督制度创新上,对外部监督的透明度应当得到加强。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经营活动应当对外公开透明,社会各界能够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从而减少公司的违规行为,提高公司的经营质量。

2. 强化监事会的作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监事会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监督和参与。

监事会应当在公司的财务报表等方面进行审计,确保公司的财务数据真实可靠,维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领导

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领导

2019年第5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要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如何将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位,对发展混合所有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时代国企党建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和时代命题。

一、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内涵混合所有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相互促进的渐进过程。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先后提出过多种表述方式,1980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89年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伴随理论与实践的螺旋互促式发展,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的重大成果和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首次将“基础性”改为“决定性”。

此后相继出台的有关精神、政策、指导意见均以此为核心。

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根基。

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不断发展,但其发展的理论根基始终如一,即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这一根基是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基本遵循,脱离于此则无从谈起。

与之对应,发展混合所有制也是巩固和支撑这一根基的重要方式。

二是基本形式。

混合所有制与股份制经济存在本质区别,混合所有制一定是股份制,但在股份制中只有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的融合才能成为混合所有制,强调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的融合,重点在于不同性质资本所带来的异质性资源。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是指由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共同组建的一种公司形式,既有国有企业的股份,又有民营企业的股份,以及其他股份形式的企业。

混合所有制公司的出现,旨在通过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加速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也推动了市场化、法制化、服务化改革步伐。

混合所有制公司不只是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的延伸,而是要有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公司治理,解决股东权益分配的问题,确保混合企业的稳定运营。

其管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独立董事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设置独立董事,从股东利益和企业经营角度,对公司经营和决策进行监管和评估,维护公司治理的公正、透明和规范。

2. 董事会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该设立董事会,加强公司治理和决策管理。

同时,要将董事会的权力和职责明确化,防止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出现,合理保护股东利益。

3. 高管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要实现职权分工明确化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

而高管制度就是落实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的重要机制。

要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奖惩制度等,同时也要实现人才的流动、交流和培养。

4. 内部控制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内控机制,能加强公司管理、审核、监督和反馈等方面,减少工作风险和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监督制度创新混合所有制公司要健全和完善监管制度,以保障股东权益,促进公司长足发展。

监督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监察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加强审计监察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减少公司经营风险。

由特别审计委员会或者独立审计机构进行公司内部审计,把握公司内部运营和经营状况。

2. 投资监管制度:混合所有制公司应建立健全投资监管制度,确保投资方集中、利益分配、企业估值等方面的合理分配。

在投资分红方面,要建立公开、公正的制度,确保股东利益平等。

3. 监事会制度:建立监事会机构,它的职能主要是对公司的财务、经营、投资等方面进行监察、检查和监督,对董事会等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监督等工作。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机制完善与监督制度创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成为了我国优质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合所有制公司管理模式的灵活性和效率优势,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混合所有制公司存在多方面的难题,如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

混合所有制公司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基于股权的管理问题以及复杂的股权结构问题。

股权结构复杂导致公司的决策权变得模糊,影响了公司的管理结构。

比如,公司可能面临投资方的利益冲突,导致公司的业务发展陷入层层驳斥的恶性循环。

混合所有制公司可能面临监管不力的问题,包括政府监管不到位,公司的内部监督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常常导致公司内部存在一定的腐败行为,给公司的企业形象和信誉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需要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中加强监督力度,着力提高管理能力和监督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混合所有制公司需要完善管理机制,并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健全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程序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包括规范化的程序、流程和控制,确保管理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二、制定合理的股权结构公司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股权结构,包括清晰的股东权益和股东关系网络,规范化的股权转移程序,以及有效的股东沟通和沟通渠道的建立。

三、加强外部监督政府当局应该创造条件,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确保公司遵守法律,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加强对公司内部机制的监管。

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内部监督制度,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程序,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从而保证公司的账目清晰、管理严密、反腐倡廉。

总之,完善混合所有制公司的管理机制和监督制度是保证公司健康运营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创新和加强相关制度建设,才能促进混合所有制公司的长足发展和更好地贡献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算:(22条) 按照公司清算程序办理。
附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议(核心)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股份合作协议书审批表
公司股份合作协议书涉及范围
公司名称
合作对象
审 批 范 围 拟合作主要情况 营业期限 股本金及出资
人员配备
运营机制 利润分配及管理费
审批流程 责任单位
治理结构(19条)
双方现金出资 出资20% 五矿二十三冶
项目部
出资10%
二十三冶派驻
外部合作方 核心团队
项目经理
参股
财务负责或财务人员
外部派驻
骨干员工
基层员工
股权结构
股本结构
品牌+资金 二十三 冶及子 公司 混合所 外部投资 有制 核心团队 方
管控+市场
所有权+经营权
员工持股采取相对集中原则(经理层和核心骨干),有利于提 升决策效率和激发创造力。
股本结构
品牌+资金 二十三 冶 混合所 外部投资 有制 核心团队 方
股本金 现金;不低于500万;专户监管
股权比例
集团公司原则不低于40%; 外部合作方原则不低于高于60%
出资时间
50%在5个工作日到位,30天内 缴付完毕 逾期违约责任
管控+市场
所有权+经营权
每日千分之三的罚息,逾期30 天以后,则不成立
区域公司管理,纳入集团一体化管控体系。(18条)
治理结构(8章16条)
非法人机构 集团公司就相关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16条) 出资40% 五矿二十三冶 区域公司 出资60% 外部合作方 核心团队 股东大会 监督机构 监事会
派出董事长
权利机构
决策机构
董事会 执行机构 经理层
派出财务经理
股权结构(8条)
出退股;
过半数同意; 15 日未答复视
无民事行为能力; 考核不合格引起人事调整,股
“退出与转让”
为同意转让;不同意又未购 买,视为同意;
同意的其他股东优先受让; 法定收购:连续5年盈利不分 红;合并、分立、转让主要 财产;营业期满;
东会可以要求退股; 股,并承担责任;
违规违纪行为,股东会勒令退
8
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五矿二十三冶公司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
(12章25条)
五矿二十三冶区域经营公司 • 目的: 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经营能力,发展区域规模,迅速做大产 值,扩大业务协同,为五矿二十三冶实施区域化战略提供 有力支撑。 原则:(第1条) 整合资源,激活潜力,企业发展,风险控制,依法依规, 稳妥推进。
核心团队出资参股:采取增资扩股,股权转让两种方式。
收益分红(6章)
集团公司否决权:(17条)

股权转让 经营范围变更 有可能严重损害集团公司利益的其他事项
同股同权

集团公司独享利润:(16条) 区域公司每年向集团公司上缴其年营业收入的X(X》 1%)作为固定管理费 固定管理费进成本 固定管理费按季缴纳。 其余利润分配:
股权出资(6章)
股本金(8、9条) 现金;缴纳比例(超额累计递减);专户监管
股权比例(9条2款) 公司原则不低于20%; 项目管理团队不低于10%; 出资时间(9条3款) 50%在5个工作日到位,30天内缴付完毕
逾期违约责任
每日千分之三的罚息,逾期30天以后,则不成立 注:外部股东承担中标前开拓费用,不得计入项目成本或折算股本
五矿二十三冶项目股份制 • 策略: 对不具备区域经营的机会型项目,引进外部资源,形成模 拟股份制项目; 项目由外部合作方开展市场经营,使用集团资质及子公司 资质承接项目; 项目管理,纳入集团一体化管控体系。
五矿二十三冶项目股份制 • 外部股东选择(5条) 需市场部牵头进行尽职调查 • 项目甄选:(6条) A、毛利率不低于10%; B、项目进度款支付70%以上,竣工验收前达85%以上; 但特殊情况,可提请公司决策。 C、规模门槛值。
考核与奖罚(14条)
项目管理考核: 原则按照一体化管控管理规定
考核
考核周期: 季度、半年度、年度 挂钩分红: 85分(含85分);80-85(含80分)扣发利润5%以内 ;80分(以下)扣发利润10%以内。
工程质量:按规定 安全与文明施工:按规定
奖罚
施工工期:按合同处罚
创优管理:不超过10万元;
竣工资料管理:按规定 单项成本指标:超额部分50%扣除可分配利润。
除名(23条)
项目管理成员考核不能满足
生产需要,公司可调整;
股东退出
未履行出资义务;故意或过失造 成合作项目损失;不正当行为; 发生其他约定事由。 其中,故意、过失、违纪、违 规退股,需承担相应责任。
退出时,项目资不抵债,需 按入股比例分担亏损。( 25
条)
中途退股不享收益,不计利息, 退出之日起30日予以退还。
集团职能部门集中评审
分管领导会签 总经理/总经理办公会
21
五矿二十三冶项目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 (12章30条)
五矿二十三冶项目股份制 • 目的:(1条) 通过合作方市场资源拓宽经营渠道,通过模拟股份制,实 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原则: 整合资源,激活潜力,企业发展,风险控制,依法依规, 稳妥推进。
• 案例1:管理层持股; • 案例2:公车改革。
五矿二十三冶混合所有制背景
必要性: 1、增强激励效能的迫切需求 2、提升经营能力的迫切需求 3、完成公司转型的迫切需要
五矿二十三冶混合所有制背景
可行性: 1、政策支持 2、有利于企业发展 3、内部统一认识
实施混合所有制模式 1、项目员工合伙制 2、项目合作制
战略规划
财务管理
公司治理
营销管理
管理责任分担
组织管理 人力管理 区域公司 市场经营 项目管理 财务管理 资 五矿二十三冶 政 质 策
外部责任 监管责任
退出及转让机制(7章)
退出机制(14条)
不可抗力,无法履约; 自然人死亡,其合法继承人提
转让机制(15条)
职位调动和因故不能履职,
须转让全部股权;
中途退股不计收益,不计利息, 退出之日起30日予以退还。
集团公司拥有一票否决权
终止与清算(11章)
终止: • 1、协议期限届满,不再续签 • 2、撤销事由(21条) 发生重大不良事件 战略重点区域:连续三年签约总计不足15亿;营收总计不足10亿 元;且无后续重大项目;非战略重点区域:签约不足10亿;营收不足 7亿 不服从一体化管控及协调,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责任分担
外部合作方
集团公司
• 自然人——约定以本人及家庭财产 对债务承担责任。 • 法 人——约定法人的全部资产对 债务承担责任。
无限连带责任
• 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担
债务追偿机制
管理机制
• 全面遵守一体化管控,项目必须纳入ERP财务模块管控
人力管理
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
一体化管控
物资管理
工程管理
合约法务
原则上任何一方不得转让股 权,不得退出合作
终止
终止:(第11章) • 1、项目终结 • 2、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导致项目无法完成。
项目股份合作协议书审批表
项目股份合作协议书涉及范围
项目名称
合作对象
审 批 范 围 拟合作主要情况 建设单位 工程造价
开竣工时间
出资情况 管理费费率 责任单位 职能部门集中评审 分管领导会签 总经理/总经理办公会
3、经营性公司
4、实体性公司
制度模块的成果列举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员工项目合伙制管理办法》(WORD)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项目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WORD) •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公司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WORD)
注:《员工项目合伙制管理办法》由于相关内容需进一步完善,集团将在下一阶段择 机推出。
混合所有制管理制度学习
苏辅江——2015.7


目 录
五矿二十三冶混合所有制背景 五矿二十三冶公司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 五矿二十三冶项目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
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把人类的经济活动通俗地分为四类:
花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效率最高)
花自己的钱为别人办事 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 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效率最低)
五矿二十三冶区域经营公司 • 策略:(第3条,概念) 经营能力并不占优的区域,通过引入在当地有资源优势的外 部合作方(法人、自然人)进行混合所有制合作,成立经营 性股份制公司; 新公司原则由民企方开展市场经营,使用集团资质承接项目 ;
原则上区域半径300公里只允许设立一家区域公司;热点和 战略重点地区,可适当增加。(5条3款)
̶
同股不同利
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净利润分红。
责任分担(13条)
外部合作方
集团公司
• 自然人——约定以本人及家庭财产 对债务承担责任。 • 法 人——约定法人的全部资产对 债务承担责任。
无限连带责任
• 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担
债务追偿约定
管理机制
• 全面遵守一体化管控,集团合并报表
组织结构
人力资源
项目管理
审批流程
36
思 考
决定企业成败的是什么?
战略不能决定成败 细节不能决定成败 管理不能决定成败 执行力不能决定成败
决定企业成败的是: 竞争规律或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成功,绝对不能让企业有明显的短板。
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锦上添花的事


聆 听!
成本及分红(7章)
项目成本:

项目成本(10条)


施工成本:实体成本、运行成本、单独核算成本、 税金、规费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