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课笔记(历史与安装)

合集下载

高一必修一 1-6课历史笔记

高一必修一 1-6课历史笔记
1.宰相制度的废除(太祖) 1.宰相制度的废除(太祖) 宰相制度的废除 2.内阁的出现 2.内阁的出现 3.军机初的设立(雍正) 3.军机初的设立(雍正) 军机初的设立
第5-6课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爱琴文明 一、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 多山、多岛、 1、地理环境与城邦的形成 多山、多岛、三面环海 2、城邦特征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制钱谷 财赋大部分由转运使运往京师,中央统一掌管
(三)评价
意义: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意义: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局限:造成“三冗”的国家财政危机。 局限:造成“三冗”的国家财政危机。
君主专制的演进(相权的衰落) 4课 君主专制的演进(相权的衰落) 一.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权力: 在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在封疆内有较大的 权力: 在封疆内实行再分封, 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独立性(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4) 影响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宗法制 (血缘维系) 3.宗法制 血缘维系)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特点: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核心: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 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强化王权, ”“家 合一。 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强化王权,“国”“家”合一。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4.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礼乐制度——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九年级上册课堂笔记历史

九年级上册课堂笔记历史

九年级上册课堂笔记历史九年级上册历史课堂笔记(人教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代埃及。

-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 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性。

- 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使埃及成为“尼罗河的赠礼”。

- 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

- 文明成果。

- 金字塔。

- 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也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智慧。

-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由图形演变而来。

2. 古代两河流域。

- 地理位置:两河流域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 文明成果。

- 制定者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 目的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内容: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楔形文字: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文字形状像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

3. 古代印度。

- 种姓制度。

- 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 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 佛教的创立。

- 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 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主要有北传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再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和南传佛教(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代希腊。

- 希腊城邦。

- 特点:“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手写历史必修一笔记整理(人教版)第一章古代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初步发展一.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1.人类的起源:(1)人类产生于非洲大陆东部;(2)阿尔达PI事件可能是人类起源的关键;(3)人类早期两支发展方向: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

2.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的特点:使用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2)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石器、火器、山洞壁画等。

二.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与革命1.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新石器时代从农业革命开始;(2)早期农业的出现:中东的肺古文化;(3)农业的传播:人口增长,农业向周边地区扩散。

2.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农业的出现标志着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2)农业革命带来了定居生活方式;(3)农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

三.奴隶社会的兴起和奴隶制的建立1.奴隶社会的兴起:(1)奴隶社会出现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战争和贸易的需要;(2)奴隶制的特点:雇佣奴隶劳动,奴隶通过购买自由获得自由身份。

2.古代社会的分级:(1)奴隶主、贵族和奴隶是古代社会的主要分级;(2)贵族阶级的特点:统治阶级,拥有土地和生产资料;(3)奴隶的来源:战胜的部落成员,通过战争、劫掠和债务等途径获取。

四.中国古代文明的萌芽1.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1)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古代文明发源地;(2)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

2.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1)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2)杨shao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代表。

第二章中国古代王朝的更迭一.西周的建立和分封制度1.西周的建立:(1)西周建立的标志:首都迁至镐京,设立了行宫、宗庙等;(2)西周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以王为中心的政权体制。

2.分封制度的出现:(1)分封制度是西周王国的特征之一;(2)分封制度的目的:巩固王室对四方诸侯的控制。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与变革1.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1)西周衰弱的原因:封建制度的变质、周王的失威和外族的威胁;(2)春秋时期各国的出现:列国纷起,实行分封制度。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堂笔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本次课程主要介绍了欧洲国家在殖民地扩张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所展开的反抗斗争。

一、殖民地的形成1.原因欧洲国家在15世纪开始大规模的海外探险,开展殖民扩张,其主要原因有:(1)经济原因:由于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和资源,殖民扩张成为其获取更多财富与利润的重要手段。

(2)政治原因:欧洲国家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展开殖民扩张,拓宽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此展开竞争。

(3)文化原因:欧洲人认为自己文明高于其他国家,因此在殖民地扩张过程中,欧洲人尝试向殖民地人民,以自己的文化为标准灌输。

2.结果欧洲国家在殖民地扩张过程中,殖民地人民遭受了严重的剥削和压迫,这也导致了殖民地人民开展反抗斗争。

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1.震荡世界的海地大革命海地是西半球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共和国,其独立的过程被称为“海地大革命”。

在海地,当时法国统治时期的殖民政权对黑人进行了种族歧视和人身剥削,富豪剥削穷人的现象非常严重。

于是,1791年,海地奴隶们在一位名为图桑托的黑人领导下,发动起义,开始了一场长达十年的黑人武装斗争。

2.美国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美国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统治下的殖民政权进行反抗的产物。

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政府的高额税赋和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进而组织军队进行对抗。

最终,美国独立的战争结果给予殖民地人民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保障,在历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3.防御者反击——印度反殖运动印度反殖运动是由甘地发起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印度人民通过反对英国政府的税赋和不平等待遇而进行抗议和斗争。

印度反殖运动历时多年,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抗议和运动。

最终,印度于1947年彻底结束了英国对其殖民统治的控制。

三、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给我们的启示1.反抗是正当的殖民地人民在受到剥削和压迫时,选择了反抗,这是非常正当的。

人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并有权利反抗处于不公正之下的政府,这是合法和正当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第1课商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王权传承:实行王位世袭制,传承方式是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2)概况
①对象: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权利: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3)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②后期: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西周的宗法制
(1)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3)地方官制:推广郡县制
①在春秋战国基础上全面推行。

②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设若干县。

③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影响
(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加强和完善。

①背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

②职责: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

③影响: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高中历史统编必修一第一课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高中历史统编必修一第一课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必修一第一课原始社会——社会组织形式:氏族制度1、原始社会的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发展的阶段:(1)旧石器时代(绝大部分时期):打制石器、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天然取火(2)新时期时代:磨制石器、出现畜牧业和种植业、人工取火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1).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3)共同劳动,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4)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的分配关系)45、原始社会的解体(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表现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②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③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④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⑤贫富分化加剧,氏族成员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奴隶社会——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国家开始出现)1、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早的阶级出现)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生产资料所有制)(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产品的分配关系)3、国家(1)产生原因: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这样,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国家含义: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注意:国家的出现不是为了调和矛盾的,而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的。

4、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体现:①金属工具的出现②城市的出现③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体劳动的分工。

封建社会1、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2、社会主要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3、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农民有自己的土地,甚至少量的劳动工具。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堂笔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3、分封制(内容、特点、意义)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课考点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第三课考点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第四课考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一课考点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1990年和1991年海峡两岸分别建立了两岸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基会、海协会)实行经济政治对话.1995年江总书记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第二课考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考点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第二课考点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8、辛亥革命的结局: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第三课考点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第四课考点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36、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课考点: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课考点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第三课考点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45、1990年和1991年台湾与大陆分别成立民间团体进行对话,他们是:台湾的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大陆的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课考点46、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47、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是: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8、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1954年瑞士日内瓦会议;49、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第二课考点50、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席位是:1971年10月联大26届会议;51、打开中美人民友好交往大门的事件是:美国乒乓球队访华;52、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是:1978年底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53、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54、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是:1979年初中美正式建交后邓小平访问美国;55、日本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在:1972年;第三课考点56、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57、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58、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加强了: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经济联系;第六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59、人类早期主要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60、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三个重要改革时期,依次分别是: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未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61、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什么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时期;第二课考点62、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63、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民法大全》;64、罗马法从形式上可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65:罗马法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等;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一课考点66、17世纪初统治英国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属于什么王朝:斯图亚特王朝;6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迄时间为:1640年、1688年;68、光荣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建立了英国了君主立宪制;69、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70、英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责任制内阁;7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哪三位一体的混合物: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72、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特点是:保留君主,议会掌权;第二课考点73、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间是:1775年;74、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75、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76、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的三权分立思想;77、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权力分别为: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78、美国政体特点是: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第三课考点7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80、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81、法国共和制度确立标志:1875年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82、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的政治特点是:分裂;83、德意志统一过程中起到中心作用的邦国是:普鲁士邦国;84、提出“铁血政策”采用王朝战争方式统一德意志的是:普鲁士邦国宰相俾斯麦;第八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课考点85、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英国;86、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是:傅立叶、欧文、圣西门;87、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主义三大来源是: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88、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89、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共产党宣言》;5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第二课考点9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56、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俄国罗曼诺夫王朝;92、1917年11月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93、提出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任务的是: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9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十月革命以后建立的苏俄;95、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第三课考点96、建国初巩固政权的三大事件是:基本解放全国领土、土地改革、抗美援朝;9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98、一五计划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9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0、农业基本实行合作化的时间是:1955年底;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一课考点101、奠定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框架的是:雅尔塔体系;102、冷战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的北约的建立;103、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表现在:政治上社会主义政权的扩展,经济上的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军事上的华约组织的建立;第二课考点104、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05、二战后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是在:1956年到1973年;106、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于:1961年;70、新中国建立后出现三个经济振兴时期是:1949到1957年,1956年到1966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三课考点107、东欧剧变发生时间:1989年;108、苏联解体发生时间:1991年;109、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是:波兰;110、标志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苏共被排挤出政权的事件是:“八一九”事件;111、欧洲联盟建立于:1993年底;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表现是:一超多强,一超是美国,多强包括了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

历史1-6课重点知识笔记

历史1-6课重点知识笔记

学习初中历史的方法:1、不管考试方式怎么变,你都要背书。

背完之后至少在这四个时间点巩固:①当天晚上睡觉之前;②第二天晚上;③一周后;④一个月后。

如果你不及时巩固,你就会惊喜的发现一个月后会发现你有超过70%的内容都忘了——而且是忘得一干二净。

2、只背书不做题,历史不可能得高分,尤其是材料题部分。

3、不断强化你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常识补充:“史前时期”是有确切历史记载之前的时期,初中历史课本里的“史前时期”是指从盘古开天地到夏朝建立。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中国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发现于云南元谋。

元谋人已经会用火。

(天然火)★★★★★(常识补充: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二、北京人(北京直立人)1、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3、北京人的特点:①能直立行走★;②会打制石器★★★★★;③会用火。

(天然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常识补充: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

★★★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三、山顶洞人1、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山顶洞人的特点:①会磨光和钻孔(绝大多数工具仍然是打制的);②按照血缘关系群居;③会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新石器时代的劳动工具:耒耜★★★★二、河姆渡人的生活1、代表:长江流域★★★★2、时间:距今约7000年;★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3、种植的农作物:水稻;★★★★4、工具:骨耜★★5、居住的房屋:干栏式建筑;★★★★★6、家畜:猪、狗、水牛。

★三、半坡人的生活1、代表:黄河流域★★★★2、时间:距今约6000年;★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

★3、种植的农作物:粟;★★★★4、居住的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5、手工艺:会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总结

⼈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课课堂笔记总结⼈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课课堂笔记总结⼀.新时代的曙光1.⼆⽉⾰命(1)时间:1917年3⽉(2)结果:①推翻了沙皇专政统治②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利③俄国建⽴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命中建⽴的⼯⼈⼠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2.⼗⽉⾰命(1)背景:国内外的反动势⼒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2)爆发原因:①⼆⽉⾰命后,临时政府继续实⾏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②第⼀次世界⼤战的影响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针政策④俄国⼯⼈阶级的⼒量⽐较集中(3)爆发时间:1917年11⽉17⽇晚9时45分(4)爆发地点: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5)性质:⽆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命(6)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兵苏维埃政府-----⼈民委员会(7)胜利后措施:①建⽴新型的⽆产阶级政权②将银⾏、铁路和⼤⼯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地,分配给农民耕种④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次世界⼤战⼆.⼗⽉⾰命的历史意义1.国际意义(1)是⼈类历史上第⼀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命(2)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3)⼗⽉⾰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4)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5)⿎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2.国内意义: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三.例题1.观察图画,回答问题(1)这幅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析这幅漫画的含义。

2.“⼗⽉⾰命⼀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泽东”说明了什么?答案:1.(1)⼗⽉⾰命胜利(2)⼗⽉⾰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的解放⽃争。

2.⽑泽东肯定了⼗⽉⾰命的胜利。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笔记(精华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笔记(精华版)

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夏:“天下为公”(夏禹)——“家天下”(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评价:是历史的结果,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2.商:(1)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2)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二、★西周1、分封制:★封建-“封邦建国”(1)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牧野之战,推商建西周)(2)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统治疆域(3)含义: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即“封邦建国”、“以藩屏周”(4)权利和义务:权利:封国内享世袭统治权。

义务:随周天子出征,随同作战;定期朝觐述职;提供军赋,力役(5)●特点:①同姓王族占主体,居富庶,战略要地(血缘内聚力转化政治向心力)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③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也具一定分离性和独立性。

⑹作用:①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边远地区得到开发,扩大西周统治区域;②形成对周天子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③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⑺衰落:受封诸侯国本身具相当大的独立性,诸侯国势力强大;西周后期周王室衰落衰落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表现:诸侯争霸2、宗法制:(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特点:①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相对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③大、小宗→血缘:兄弟;政治:君臣④社会等级森严(4)作用:①西周: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即,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合一)②后世:认祖归宗的思想,注重家庭建设影响: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高度集中三、补充与拓展: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①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上的体现是宗法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法则,宗法制的实施进一步巩固了分封制。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笔记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笔记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古代埃及》笔记一、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点1. 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地区。

2. 地理特点:(1)埃及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2)埃及的沙漠广袤,但沿尼罗河两岸分布着许多绿洲,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埃及的地理位置处于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大陆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发展1. 前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以前):在这个时期,埃及出现了许多小的政治实体,它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

2. 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约公元前2686年):在这个时期,埃及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建立了君主专制的制度。

3. 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约公元前2181年):在这个时期,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建筑、水利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和税收制度。

4. 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181年-约公元前1991年):在这个时期,埃及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落,但后来又重新崛起。

在这个时期,埃及开始进行海上贸易,扩大了经济影响力。

5.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991年-约公元前1070年):在这个时期,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强国,对外进行扩张和殖民。

在这个时期,埃及的法老成为了神权和世俗权力的统一体。

6. 后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070年-约公元前332年):在这个时期,埃及被亚述、波斯等外族侵略,最终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

三、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成就和特点1. 文字:古代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体系一直沿用到公元4世纪左右。

2. 建筑和艺术:古代埃及人建造了金字塔、庙宇等宏伟建筑,并创造了丰富的艺术作品,如雕像、壁画等。

3. 宗教和信仰:古代埃及人信仰多神教,认为神灵掌管着自然界的运转和人类的命运。

其中最著名的神灵是太阳神拉。

4. 法律和社会制度:古代埃及人制定了详细的法律规定和社会制度,如等级制度、继承制度等。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必修一历史是学生踏上高中的校园刚接触的第一次历史,学好就很重要。

最全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笔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明确分封制、宗法制两个主要概念(内容、特点、作用)(一)分封制1、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他们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特点:分封诸侯,以藩屏周。

用分封诸侯的方法巩固统治。

3、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4、作用:A.积极:(1)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3)形成西周贵族集团,“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4)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B.消极:由于诸侯国相对独立性,造成内乱,威胁中央。

5、分封主体:姬姓亲族、功臣、姻亲、殷商族、降族,被商灭掉的古国(二)宗法制1、内容:在氏族组织中层层由嫡长子世袭为宗主,作为氏族延续的主干,而其余诸子则不与嫡长子享受平等地位,只能另立小宗作为氏族延续的旁支。

2、特点:(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2)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3)大、小宗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的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4、作用:(1)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战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联系起来;(2)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牢固地维系封建制度,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二者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二、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血缘色彩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中央集权制度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

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笔记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后来随着诸侯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皇帝制度。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二为一,称为“皇帝”,并确立了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

这一制度显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指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九卿泛指中央各部门的官员,他们分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如宗庙礼仪、宫廷警卫等。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笔记

(完整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古代人类与历史1. 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根据考古学的研究,人类起源于非洲,并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才逐渐形成现代人类。

- 文明的特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高度发展和进步。

2. 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影响- 早期文明的形成:古代文明的发展主要受地理环境、水利条件、农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

- 欧洲古代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欧洲古代文明的代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亚洲古代文明:中国、印度、埃及等亚洲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也为世界文明的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1. 古代中国的发展与特点- 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强调礼仪、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农耕文明的特点:古代中国的发展是以农耕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在古代社会占据重要地位。

2. 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与演变-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周两代是夏朝后的两个重要王朝。

- 秦汉隋唐:秦朝的统一开启了秦汉时期的高度集权制度,隋唐时期则开启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巅峰。

- 宋元明清:宋朝是南宋与北宋两个时期,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明、清是后来的两个重要王朝。

第三章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1. 世界三大古代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 埃及文明:埃及文明以尼罗河为中心,建立了伟大的古代国家和不朽的金字塔。

- 印度河流域文明:位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文明之一。

2. 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 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的海上贸易网络,连接了中国、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

第四章伟大的变革——都市文明的形成1. 文明的兴起与变革- 都市文明的特点:都市文明是指城市中人口稠密、产业繁盛、物质生活丰富的文明形态。

高一历史第一课笔记整理

高一历史第一课笔记整理

高一历史第一课笔记整理第一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一、夏代1、公元前2070年建立2、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3、政治制度的特点: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二、商代1、公元前1600年建立2、主要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3、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政权特点):①以商部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②弥漫着神权色彩③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2、基本政治制度:分封制(政治)、宗法制(家族血缘)、礼乐制度(维护分封、宗法制度的工具) (1)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同姓亲族、姻亲功臣、殷商降族和古国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保卫周王室②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权威,承担义务(与商代相比,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③层层分封作用:①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序列,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2)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大宗小宗制、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被称为大宗;小宗:嫡长子的同母弟或者是庶母兄弟是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最大特点)②双重关系(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实质: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作用:①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贵族不仅世袭土地和人口,而且还世袭职务和待遇)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与原始笔记有所改动)(3)礼乐制度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高一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

高一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

高一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高一历史人教版第一课课堂笔记。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旧石器时代。

-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 1万年前。

- 特点。

- 生产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如砍砸器、刮削器等。

- 生活方式: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 典型遗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能够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

2. 新石器时代。

- 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 - 5000 - 4000年前。

- 特点。

- 生产工具: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如石斧、石铲等,还出现了陶器。

- 生活方式。

- 农业产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北方)和水稻(南方)的国家之一。

- 饲养家畜:猪、狗、鸡等。

- 居住形式:形成了村落,如半坡居民(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和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制作黑陶)。

- 社会组织:出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向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贫富分化开始出现)的转变。

3. 从部落到国家。

- 三皇五帝。

- 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三皇时代较早,五帝时代较晚。

- 禅让制: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产生,如尧、舜、禹之间的禅让。

- 夏朝(约公元前2070 - 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 政治制度。

- 王位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标志着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 国家机构:设置了军队、刑法、监狱等,国家开始形成。

- 商朝(约公元前1600 - 约公元前1046年)- 政治。

- 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 神权色彩浓厚: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 经济。

高一湘教版历史第一课笔记

高一湘教版历史第一课笔记

高一湘教版历史第一课笔记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前2070—前1600):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前1600—前1046):成汤灭夏。

(1)内服外服:内服是王x,即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实际权力。

但控制力非常有限。

(2)神权色彩: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封邦建国。

1、分封制(1)概念: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各地,建诸侯国。

(2)方法:A、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B、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富庶之处,战略要地,土地人口C、异姓诸候:(姻亲、功臣、先代贵族)待遇不同(3)影响:周王通过授土授民,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确立天下共主地位,巩固了统治。

但是后来逐渐导致诸侯割据称雄和国家分裂局面。

2、宗法制(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权力、财产和土地的继承矛盾(2)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体系: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5)影响:既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强化王权,保证“世卿世禄”。

3、礼乐制:成为政治生活准则,维护宗法分封的工具。

三、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和上古部落联盟体制的遗存。

第2课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步,分封宗法制逐渐崩溃;商鞅变法,秦国逐渐强大2、统一:前221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表现在皇权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措施):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府)。

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为百官之首;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

中央官员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大权操纵于皇帝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通用公共版权):里面有各种条款,其中里面有最重要一条,你家的编的软件或者代码,都是开源(能看到源代码),可以去修改,增强某一种功能,可以用作商业用途,但是不存版权的问题。
内核版本(kernel):2.8. 2.6.12 2.8.12 2.8.54 2主版本,6,8称次版本,称为打了几次包,如果是偶数,代表是稳定版本, 2.8.53 代表是不稳定版
二、安装Linux系统
1、直接安装:机器硬件中还没有任何操作系统,使用安装介质直接安装(跟安装Window差不多)
2、使用虚拟机的方式:里面有了window操作系统,并且安装了虚拟机(Vmware)
我们将使用第二种方式进行:
一) 安装(Vmware)
二)建立虚拟机(硬件部分)
1 CPU---->内存----->网络卡------>硬盘接口(IDE, SCSI)----->创建硬盘----选择接口
Linus Torvalds想做这个东西(操作系统),1991时,开发这样一个操作系统内核,0.02版,但是还不能大量的使用(不太好用),刚好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时期,他把他的思想,他的代码,放到了互联网上,得到了许多有志之士的响应,纷纷加入这个行列中,
1994年发布正式操作系统内核的 1.0版本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RM, 现在内核已到2.8版本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最核心是CPU,软件系统核心是操作系统。
最早的硬件系统都是大型机,有了大规格集成电路,速度很快,所以要一个东西来管理这些硬件,这个东西就是操作系统,事实上,历史上有一个Unix操作系统。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同的公司做的Unix系统不一样。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通用公共版权)能不能做一个操作系统解决做的东西一样,(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能在这个东西上运行了)
你们嵌入式系统方向,从培养的角度来讲,希望能够在CPU(ARM) + 操作系统(Linux)之上,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C、QT)
而我们这名课程:解决使用Linux(文本文件记录上课的内容),操作一下(一个一个的小任务)
2、实验
一、了解一下Linux系统的基础(历史,特点优点)
说到版本,许多公司做了自己的Linux系统,这种做就是所谓的发行版本(Distribution),
发行版本:Linux kernel 内核+ GNU Tools(应用程序) + XFree86(窗口程序) ,kernel一样,但是Tools不一样。虽然,Mandriva Linux (Mandrake)、Fedora Core (Red Hat Linux)、Debian 、Gentoo 、Slackware Linux、红旗Linux等,我们安装Fedora Core 5版本。事实上,各种发行版本的操作基本是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