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预案 散步

合集下载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预习案姓名班级小组等级【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学习目标】1.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初步感知课文主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先完成课本的自学和勾画,再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2.运用好双色笔,在课本和导学案上标注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准备课上交流探讨。

3.限时自主完成,规范书写,独立思考。

【知识链接】1.莫怀戚,作家。

1951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

主要作品 : 《透支时代》、《陪都旧事》、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

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

2.写作背景:文章写于1985年。

这年清明前,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

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空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我是整理小能手】梳理本文的重点词语,或注音或解释,不少于10个。

【整体感知我明理】用一句话概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并说说作者为何要带母亲出来散步?【我的疑问】《散步》探究案姓名班级小组等级【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学习目标】说出课文主题,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分歧。

【我品我快乐】漫步在散文《散步》中,亲情的芬芳,生命的葱茏,人性的葱茏,责任的韵致,沁人心脾。

而文章的语言,平易中透着空灵,明了中不乏含蓄,精致淡雅,意蕴丰厚,更是美不胜收。

请同学们自由品读,找出其中的妙词佳句,表达有情趣、有深意的段落,自己品析,与同学分享。

【我手写我心】浓浓的亲情不仅仅在莫怀戚的家中,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优秀3篇)

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优秀3篇)

散步教案《散步》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散步教案,作者整理分享了3篇《散步》教案。

《散步》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根据画面提供的细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2)能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3)学看大图书,萌发阅读图画书的兴趣。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重点: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大胆讲述观察的结果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活动准备:自制大图画书一本、自制图画书19本,PPT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

(8分钟)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胡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母鸡萝丝去散步》,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15分钟)1、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1)教师讲述故事的一、二页:“母鸡萝丝走出家门出来散步了,一只饿得发慌的狐狸正悄悄地跟在它的背后。

萝丝走过院子,你在这幅画面里看到了什么?”2)“母鸡萝丝会被吃掉了吗?可能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请来猜一猜,说一说。

”(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池塘、干草堆、磨房、篱笆和蜂箱的图片(PPT)分组猜测1)“萝丝散步还绕过了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房、穿过了篱笆、钻过蜂箱,在这些地方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散步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式,许多人每天都会坚持散步一定的时间,来保持自己的体魄和健康。

但你知道吗,散步不仅仅只是一种健身方式,它还有很多其他的好处与自己的学习息息相关。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会讲述关于散步的许多方面,带领你们一起领略散步的不一样之处。

一、让我们磨练耐心对于很多人来说,走路也是一种很累的事情,步伐太大,容易让人产生疲劳。

但是在走路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脚步的大小和速度,来逐渐让自己适应步伐,增强耐力。

正如学习一样,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和磨练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果。

二、放松身心,更好的思考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在疲惫和困惑之时向外走去的时候,脑海里的思绪像浪潮一样,不停地冲击着我们。

但是,当我们身处在大自然之中,感受周围的景象的时候,沉睡在我们脑海深处的灵感也会慢慢的被唤醒,对于思考也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去远足于森林中,有时候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森林里蝉鸣的声音,小花孔雀之间的交谈声,这些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对我们的分享。

就像在学习中,我们需要倾听老师的讲解,去学习、吸收知识,而大自然的声音也是我们倾听与学习的对象之一。

如何通过散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呢?1、我们可以选择每天早上或傍晚的时间去散步,这样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吸收到新鲜空气,还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精力。

2、带上自己的笔记本,将一些重点的知识点记在笔记本里,或者在散步的路上回忆自己学习过的内容,找出自己漏掉或还没弄懂的问题。

3、关注身边的环境,散步时我们可以观察不同的花草树木,还可以观察到其他物种的行为和各种自然现象。

这些体验会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引领我们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基石。

总之,在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哪一项能让我们生长的如此全面和多元化,如散步一样。

它可以让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尝试去发掘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在这些方面不断进步。

七年级上《散步》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上《散步》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七年级上《散步》
一、导学目标
1.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3.学习词汇和短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品味和审美能力。

二、导学过程
1.导入(200字)
在开展导学活动前,教师可以放映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
受大自然的美。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寄白菊与井カスリヲ》的理解。

2.呈现(300字)
放映《散步》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回答以下问题:
a.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美丽的风景?
b.视频中的小女孩感受到了什么?
c.视频中有没有让你觉得特别美丽的画面?
3.讲解(300字)
4.合作创作(400字)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四季的风景主题,准备一段描述风景的短文。

鼓励学生使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帮助读者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5.整理归纳(200字)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小组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通过集体评选出最佳的作品。

三、导学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通过观看影片和创作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并提高了对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品味,使他们能够欣赏和赏析文学作品。

七年级语文《散步》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散步》导学案

6.散步【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浓亲情。

2.揣摩文章的语言,品读精彩、含义丰富的语句。

3. 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培。

【学习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浓亲情。

2.揣摩文章的语言,品读精彩、含义丰富的语句。

【学习难点】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感受亲情之美,生活之美培。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熬.夜()咕.咕()分歧.()嫩.芽()拆.散()一霎.时()水波粼.粼()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母亲信服..的点点头。

(2)我决定委屈..儿子。

(3)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3.填空。

《散步》选自1985年8月2日《》。

略有改动。

作者,重庆人,代著名作家。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课中探究】(一)反复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5.“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我”是怎么解决的?6. 在面对分歧时,爸爸为什么“一霎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7.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文章最后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二)揣摩语言,品味精彩语句。

8.(1)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

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好处:(2)从A、B中任选一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B.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选句,作用:(三)探究思考艺术美9.读完全文,你认为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拓展延伸】10.生活中亲情的体现,不是轰轰烈烈、惊天憾地,而是点点滴滴,如春雨般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命。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七年级《散步》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散步》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

1.2 教学内容课文《散步》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探讨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利用视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流畅地阅读课文《散步》。

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动机。

2.2 教学内容课文《散步》的阅读和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探讨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所表达的人物情感和动机。

2.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

教师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课文《散步》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课文《散步》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描述人物的外貌、言行和内心世界。

探讨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贡献。

3.3 教学方法学生观察和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第四章:情节与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课文《散步》的主题。

分析情节发展与主题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意义。

4.2 教学内容课文《散步》的主题理解和探讨。

分析情节发展与主题的关联。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主题意义和价值。

4.3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课文的主题。

教师引导和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探讨主题意义。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总结和反思课文《散步》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初一上23《散步》导学案

初一上23《散步》导学案

初一上23《散步》导学案导学案:初一上23《散步》一、课前准备1. 学生需要阅读教材第23课《散步》相关内容。

2.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教具。

二、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幅描绘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对于散步这一话题的兴趣。

三、新课学习1. 教师板书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解释每个目标的具体内容。

2. 学生进入课文,首先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教师以问题和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让他们理解每个段落的具体细节。

4. 对于重点句子,教师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句子结构。

5.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和主题,展开讨论并做出总结。

6. 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和重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巩固练习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练习题,理解和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

2. 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五、拓展延伸1. 老师布置相关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 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写一篇关于散步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散步经历等。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拓展延伸成果,展示在课上。

六、课后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师征询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建议和意见,进行课堂教学改进。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已学知识。

文章长度为137字,根据要求进行增加:初一上23《散步》导学案一、课前准备1. 学生需要阅读教材第23课《散步》相关内容。

2.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教具。

二、导入新课教师呈现一幅描绘公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对于散步话题的兴趣。

三、新课学习1. 教师写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并详细解释每个目标的内容和重要性。

2. 学生进入课文,首先阅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致故事情节。

3.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每个段落的意义。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尊老爱幼。

2、体会语句的对称美。

3、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含意。

4、学习课文由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课文是如何体现尊老爱幼主题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教程:一、由《思想品德》书上的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谈,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时你怎么办,引出课文《散步》。

板书课题。

二、抽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一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写出思考题:“我”在文中做了些什么?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母亲做了什么?表达出母亲的什么感情?妻子又做了什么?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学生读课文后,讲解一下“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特别讲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齐读生字词。

三、解决读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抽学生回答。

并概括出文章主题:尊老爱幼家庭幸福四、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抽学生回答后,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并用之于作文。

五、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美的作用。

抽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原因。

当有学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

”时指导学生讨论其蕴含的含义: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六、小结全课内容。

余下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第三题进行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我”劝说母亲委屈儿子背母亲孝顺尊老爱幼母亲依从孙子疼爱妻子尊重丈夫贤惠家庭幸福景物描写南方初春美景暗含希望母亲身体好起来—————尊老母亲眼中美景暗含母亲对孙子走小路的理解———爱幼对称美富有情趣末句:中青年人责任重大赡养老人抚养孩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2】篇〗设计意图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

3.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莫怀戚,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二、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

本文有两个写作契机: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出语机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来背儿子走小路,还有游都江堰时背母亲的经历;第二个是与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一敬老爱幼大加赞赏。

有感于生命的感慨一一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有感于成熟的生命(中青年人)的责任一一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遂有此文。

有道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二、文章王旨本文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来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

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四、写作特色1.构思巧妙,结构精巧。

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亲爱的关系。

首先点明散步对象,写“我”说服母亲出来散步,并多角度地交代了原因;接着写散步时一前一后两个“母与子”的组合,当出现意见分歧后,“我”权衡再三,终以服从母亲意见为重;进而写祖母顺从孙儿意见走小路,但结句仍落实到对儿子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最后特写“我”背着母亲走她“走不过去的地方”,以及妻背子的动人情景。

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写了“我”对妻儿的兼爱,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我的妻子” 对儿子的母爱,从而有主有次地展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关系。

《散步》教案6篇

《散步》教案6篇

《散步》教案6篇《散步》的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

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

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

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

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

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

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

“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

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

同时母亲的选择是——生:走小路。

(板书)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生:爱幼。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2)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9)一、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理解作者通过“散步”这一日常活动所传达的深刻情感与人生哲理。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描写手法,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学习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来展现生活场景和人物情感。

通过深入思考和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并体会到散步不仅是身体上的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放松和情感的交流,从而培养自己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

学习《散步》这篇课文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同时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散步》这篇课文的学习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文章深层含义是学习的重点。

通过品味文中的语句,学生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通过“散步”这一日常活动所表达的对家庭、亲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揣摩文中的关键词句是学习的难点。

这些词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层含义,学生需要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学习《散步》需要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深入揣摩关键词句,以此来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提升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预习检测一、基础检测1. 请正确拼写并解释以下词语:嫩芽、分歧、霎时、拆散、委屈、熬过、粼粼、取决。

2. 课文《散步》的作者是谁?他通过这篇文章主要想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二、阅读理解1. 请概括课文《散步》的主要内容。

课文中描述了一家几口人在何时何地散步,以及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2. 在课文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这个家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文中提到“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所传达的深层含义?三、深度思考1. 课文《散步》中,作者通过散步这一普通活动,表达了哪些深刻的情感和思考?2. 你认为散步对于家庭关系、个人情感有何影响?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准备:1、复习第三单元的生词及相关语法知识。

2、预习课文,先基本认识文章:略读文章,把握大意。

3、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散步这个词的含义和相关表达,能描述散步的过程和感受,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做好课前心理准备:课堂上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课堂授课:Step1.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己尝试猜测散步的含义,并呈现散步的相关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

2. 整体阅读,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与散步相关的单词和短语,例如:“take a walk”、“a long walk”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短语的含义和用途。

3. 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其单独完成练习册中的“思考”环节,思考出对散步的感受和印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同时也可以和同桌进行思维激荡,沟通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Step2. 小组合作1. 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出一个小故事或者介绍散步的好处或其他相关事情,并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口语演讲。

2. 引导学生就其口语表达进行提问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Step3. 全班交流1. 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并引导全班进行总结,sumup 学生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强化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留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并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散步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拓宽英语知识面。

Step4. 课后复习1.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时,将学生完成的记录逐一提取,宋令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2. 课后进行课文的朗读,加深对散步意义的理解。

结语:一节好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学案的指导,帮助老师规划教学步骤,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的《散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学习方法。

2024最新-散步导学案 《散步》教案优秀11篇

2024最新-散步导学案 《散步》教案优秀11篇

散步导学案《散步》教案优秀1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文是不器文库爱岗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1篇散步导学案的相关文档,欢迎阅读。

《散步》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莫怀戚的《散步》是苏教版八年纪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片自读课文,它用一件非常普通的小事“散步”体现了一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人生之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揣摩词句的含义。

(2)指导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继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语言之美四、教学难点: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导入2、了解作者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找出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针对散步时发生的分歧作者解决的。

方式等,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4、研读课文,探究主旨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运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思考一些问题,如通过散步这件事,颂扬一种怎样的美德,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一种什么情感。

挖掘出文章的主旨,并体会文章的亲情美、人性美。

5、课堂小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

同时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与家人共建美好的家园,最后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感受这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6、拓展升华,拥抱亲情联系实际,让学生描述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到的“浓浓亲情”和“生活之美”,把文章中体现出的浓浓亲情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从而达到与情感的共鸣。

《散步》 导学案

《散步》 导学案

《散步》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

(2)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的韵味。

2、难点(1)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语句进行圈点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讨论法: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解决疑难问题。

四、知识链接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以描写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情感著称。

其代表作有《透支时代》《陪都就事》等。

五、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信服()拆散()粼粼()一霎时()2、解释下列词语。

(1)分歧:(2)各得其所:3、朗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散步”写了一件什么事?六、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最终是如何解决的?2、人物形象(1)文中的“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分别是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2)你认为这一家人的关系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语言品味(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话有什么作用?(2)“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理?(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句中的“熬”字有什么表达效果?4、主题探究(1)文章通过写一家人散步的小事,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作者是如何在平凡的小事中展现深刻的主题的?5、写作手法(1)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本文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七、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XXX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散步》研究目标】1.快速阅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2.理解作者通过“散步”这个小事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研究过程】一、研究名言感知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XXX2.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XXX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一)自主研究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①霎(shà)时②散(chǎn)步③委(wěi)屈④水波纹纹(lín lín) ⑤各得其所2.整体感知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

二)合作研究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呢?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二、展示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评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文章主旨:传达孝敬父母的情感。

2.写作手法: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课后反思】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美好情感。

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

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

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共含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散步课文预习教案设计第二课时重点研读(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部分讨论旨在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交流合作,最终挖掘出课文主旨。

对于学生的讨论和作答,教师应鼓励、肯定,积极引导,适时点拔。

) [教师小结]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

“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

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研读后,全班学生齐声朗读最后一段。

比较阅读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① 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② 《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教师鼓励,并因势引导:编者为何把《散步》作为本文的内容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可以把两篇文章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

(学生答案会多种多样,所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缘由,只要说得有道理即可。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七年级《散步》教案-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散步》;(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散步》的朗读和背诵;2. 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 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5. 写作练习:以“散步”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散步》;(2)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句子和段落;(2)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和结构;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散步”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评价;2. 学生对课文主题和结构的分析评价;3. 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评价;4. 学生写作练习的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散步》的文本;2.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3. 写作纸张和文具;4.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答案;5.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七年级  散步 教案 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散步》;(2)理解诗歌《散步》的主题和情感;(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感恩;(3)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和感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散步》的朗读和背诵;2. 诗歌《散步》的主题和情感的理解;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短语的理解;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运用;3. 将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散步》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和音响设备;3. 准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素材和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和感受;(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散步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诗歌《散步》的兴趣。

2. 朗读和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散步》,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诗歌,提醒学生注意生僻词汇和短语的发音;(3)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朗读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理解与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景色和家庭亲情,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的理解和感悟;(3)教师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启发。

4. 分析与鉴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2)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渲染等,并分析其艺术效果;(3)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自己的创作练习。

初中课文散步预习教案以及知识要点

初中课文散步预习教案以及知识要点

初中课文散步预习教案以及知识要点散步的预习教案散步是一篇初中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散步时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份散步的预习教案和知识要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2.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并准确运用;3.能简单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2.难点:包含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预习课前准备:利用场景或图片引导学生预习散步这篇课文,提问:你在散步时会注意到哪些事情?你喜欢散步吗?为什么?2.阅读课文:学生先独立阅读散步这篇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感表达。

3.师生共同探讨理解:分段或分篇章进行理解和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散步的作者从头到尾发生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环境下观察到的事物。

4.理解课文重点词汇和短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5.课文复述: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知识要点:1.课文中出现过的词汇和短语,如grassy slope(长满草的斜坡)、spring day(春天)、weather(天气)、fluff(绒毛)、dandelion(蒲公英)等。

2.课文中的句子可以拓展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例如:It’s a spring day and cheese is a piece of bread, I’m lying under a tall tree on a grassy slope.(这是一个春天,奶酪是瓢一样大的面包,我正躺在一个长满草的斜坡上,栽满了树。

)可以问询学生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以及它们和整个句子的联系。

3.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激之情,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这种情感。

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和知识要点,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预习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并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组内部互相检测预习题。
2、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
小组内部交流(10')
1、认真倾听学生的交流情况。
2、关注各组生成的问题。
3、关注学困生的参与情况。
1、组内交流预习提纲上的问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2、提出组内有分歧的问题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组间交流
组间交流,师生流(11')
1、对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保留重点问题。
导学预案七年级语文学科(设计者:张海燕)
课题
散步
莫怀戚
课时
1
课型
问题生成解决课
第周第课时
授课日期
总编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学习本文体现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语言的妙处。
重点
目标1
学习方法
看书的方法
自学的方法
讨论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
难点
体会语言的妙处
关键
熟读体会
学习准备
查找资料,自主预习
导学过程设计
结构
程序与时间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期望学生行为
创设情境,导入
(1')
设计导语,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激发起学习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展示目标
(1')
口述学习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小组内学

走进文本,回顾预习(8')
1、巡视,看学生导读单完成的情况,重点关注学困生的情况、书写的规范情况,语句的通顺、完整情况。
2、补充生未能提出的重点问题,预设问题:3、引导生先完成重点问题
4、点拨、精讲生不能完成的问题。
(三美)
1、各组提出问题。
2、组内交流、解决问题,记录交流结果,汇报交流结果。
3、组间交流、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交流结果,汇报交流结果。
4、生成班级问题,在师的点拨、引导下完成。
5、倾听、记录重要内容。
课堂练习
(2')
巡视,适时点拨、引导、纠错。
完成训练单第一题。
小结
强化
(1')
从内容、主题、学法方面进行小结
巩固重点,加深印象。
达标检测
(5)巡视,适时点拨、引来自、纠正。完成训练单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