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1【教材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分外、妖娆、折腰、……”等字音;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一)情景导入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二)背景介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沁园春雪教案3篇
沁园春雪教案3篇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把握词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_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_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_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二、出示目标1、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2、朗读并背诵词的上阕。
3、把握上阕的基本内容4、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自学自测:1、听范读,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学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分( )外妖娆( ) 成吉思汗( ) 数( )风流人物今朝( )惟余莽莽②理解意义:风流人物折腰风_ 红装素裹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四、讨论答疑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明确:词的上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高一语文 《沁园春 》教案(必修)
清泉州阳光实验学校沁园春. 二案一稿教学包沁园春. 教案一、教学目的1、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学习作者的革命精神。
2 、比照诵读,理解词的格律特点。
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继续学习诗词的阅读鉴赏方法,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进步学生的诗歌鉴赏才能。
4、背诵全词,进步朗读才能;借鉴写法,学写现代诗歌。
二、教学重点赏析诗词的表现力三、教学方法诵读法、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四、教学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五、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单元教学形式介绍〔投影呈现〕A、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
〔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B、读读:初读、比照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
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
C、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化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品语言、知诗艺、明思想〕D、写写:拓展鉴赏仿写、学写新诗〔二〕、课文学习沁园春1、说说:a、说说你的理想?〔学生自由表达〕b、教师点评后引导:你们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吗?你们能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吗?〔投影呈现教师的所作:一个战斗机飞行员的独白〕c、导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投影呈现课题〕,看看作者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感受伟人之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读读:a、初读课文,注意押韵;再读部分词句,引导学生明了诗词的节奏划分,特别是其中“一字领〞部分。
b、将沁园春.雪与课文比照读〔投影呈现沁园春. 雪〕c、总结:引导学生通过比照读来发现同一词牌具有许多一样的特点。
〔呈现投影词的体例知识〕d、“诗言志〞,读了本词,你能略微知道它的思想情感吗?你能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吗?〔听范读录音或者者教师范读〕学生谈听后感受。
教师点评,归结到毛诗风格与思想的把握上。
并附带提及毛泽东的书法也是大气磅礴的。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假设学生理解不太好,也可再以投影形式补充。
初中沁园春试讲教案
初中沁园春试讲教案
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沁园春》,使学生了解词的节奏、韵律,掌握生字词,理解词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革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词的节奏、韵律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讨法、情感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创设情境,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雪的美丽,进而引入毛泽东的《沁园春》。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词的意思。
3. 课堂讲解:讲解词的节奏、韵律,分析词的意境和情感。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体验: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革命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词的节奏、韵律和意境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沁园春》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词的美。
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毛泽东的思想。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诗词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3、朗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深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伙伴的交流,对诗歌语言、内容和形象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想象,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教学难点: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沁园春雪》2、学生准备: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朗诵诗歌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沁园春雪》教案3篇
《沁园春雪》教案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雪》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1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2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3.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探讨重点知识,教师从旁引导,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情感态度和价值: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词的思想内容、精妙的语言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教学难点:词的意境的理解教法与学法第一、诵读法,采用初读、听读、分组朗诵、全班朗诵、个读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诗的内涵,感受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提问法,按照“切入-顺承-深化-引伸”的顺序,把全篇课文讲析内容全部带了出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受到启示,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练习法。
设计两道反馈检测题,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的。
第四、分组讨论法。
采用自由讨论指定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全班分为若干组,确定发言代表,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座的同学们大都是南方人,可你们看过雪景吗?好,请大家把形容雪景的词语写在你们的练习本上,如:纷纷扬扬。
看谁写得多。
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些词语下课的时候互相交换来看一下。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名家笔下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展示图片)二、介绍词的知识: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
《沁园春丶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篇一:《沁园春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像和联想进入诗歌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体会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②捕捉形象,能联系背景说出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个性化描述,感受诗人气魄雄伟、胸怀博大的超拔形象。
②一句话品味词语,多媒体感受意境。
3、思想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襟怀,培养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明方法、探诗境、味诗情、品诗语。
【教学难点】探诗境、味诗情。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毛泽东是政治家、军事家,还是诗人。
他一生留下七十多首诗词,每手都如一扇窗户,展示出他那风骚独具的个性情怀。
今天我们透过《沁园春雪》,走近诗人毛泽东,感受伟人的诗才诗情。
整体感知:一、畅谈预习感受。
二、交流搜集资料:1、创作背景与发表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本篇首次正式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1945年10月,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应柳亚子要求,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他,11月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据传抄件刊出。
其后,一些报纸相继转载,一时轰动山城。
1951年1月8日,《文汇报》附刊曾将毛泽东同志赠柳的墨迹制版刊出。
2、《沁园春雪》的影响l吴祖光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睥睨六合、气雄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的第一流杰作中之杰作。
l将介石看到《沁园春雪》后,大为震惊,为了达到他的罪恶目的,一时召集很多的反动文人,也来写诗填词,歌颂国民党,结果他们写的词比不管在意境方面,还是在文采方面都与毛泽东的差得远。
初中语文沁园春教案
初中语文沁园春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诗词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分析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赏析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把握诗词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自然景观。
2.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词,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讨(20分钟)1. 分析诗词的结构,概括诗词的主题。
2. 对比阅读,分析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3. 组内讨论,总结诗词的艺术特色。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词中的画面。
2. 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
2. 强调诗词中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背诵诗词,熟悉诗词的内容。
2. 写一篇关于诗词感受的文章,表达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掌握了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雪》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雪篇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交流体会3组织朗读。
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
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
交流,互评7组织朗读。
全班齐读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 交流、补充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
学生听讲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
听讲、记笔记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课后学习: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篇二云南省泸县第四中学张开芳一、导入:四大文明的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员辽阔;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有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山水;有动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有肥沃辽阔的四大平原……这一切,无不如磁铁般的吸引着每个炎黄子孙的衷肠,无不使多少巾帼英雄为之倾倒;也无不使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在这块黄土地上争名夺利;也曾引来了如豺狼虎豹的帝国者……那么,究竟是什么人才是这片黄土地的建设者呢?(揭示课文并板书标题)二、整体感知:(注: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文)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导语中所提出的问题。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
沁园春雪教案(通用13篇)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3.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重点1.复诵读,感受诗词中北国壮丽的雪景,体会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2.质疑讨论,理解诗人借景抒情的壮志豪情。
教学难点赏析回味,明确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手段投影仪教学设计2课时板书沁园春·雪毛泽东写景:北国风光长城内外千里冰封望大河上下实写万里雪飘山原看须晴日虚写(总体写)(具体写)抒情:江山如此多娇!议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导入毛主席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
可你知道吗?他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将一同学习他的诗词---《沁园春·雪》二.结合注释,把握形象三.聆听范读,感受形象1.标题为“沁园春·雪”,词中究竟写出了怎样的雪呢?请听配乐朗读《沁园春·雪》。
明确节奏、重音: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外/妖娆2.词中的雪形象如何?讨论明确:北国的雪景,壮阔、富有气势的。
3.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里描写的北国的雪景?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四.反复诵读,体会形象五.质疑讨论,明确形象1.北国的雪景特点如何?讨论明确:豪迈、壮阔、富有气势。
2.词中哪些语句,总体概括了北国雪景的特点?讨论明确:“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具体描写部分,北国的雪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山川、高原分别可以看到怎样的景象呢?那些语句突出了北国雪景的总体特点呢?这具体的景象均是诗人怎样观察的结果?讨论明确: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比喻修辞),舞银蛇;原(比喻修辞)驰蜡象。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背景,把握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3)分析诗中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韵律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雪》。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僻字词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品诗赏词(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中的意境。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的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四、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雪》。
2.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雪》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六、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文本、注释、图片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视频:准备相关教学视频,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课前预习1. 让学生预习《沁园春·雪》,了解诗歌的背景。
2. 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生僻字词的释义。
《沁园春雪》教案模板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词的背景,把握词的主旨;(2)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学习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3)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词的背景和主旨;(2)掌握词中的修辞手法;(3)把握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2)把握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词的背景、修辞手法、意象等;(2)相关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词的内容,了解词的背景;(2)准备好相关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词的理解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词的内容,了解词的主旨;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3. 学生找出词中的意象,感受词中的情感。
(三)合作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3. 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意象,如长城、黄河、山川等,了解这些意象所代表的象征意义;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词中情感的理解;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分析其表达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沁园春·春》(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春》(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沁园春春》裴吉安【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学习重点】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学情分析】【设计意图】《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歌。
词中展现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表现了后来居上的英雄气概,感情奔放,胸襟豪迈。
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课堂学习研讨方法提示或答案(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思考: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自由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词的前三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词的上阙中作者用“望”字领起了哪几句?(2)上阙中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4)怎样认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4.归纳总结。
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比较阅读,鉴赏提升读柳宗元的《江雪》,比较本文和课文在内容表达上的异同点。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可让学生介绍毛泽东导入。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提示:北国的冬天,大雪覆盖了一切。
沁园春教案
沁园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情感。
2.分析词的艺术特色,领略毛泽东的诗词魅力。
3.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沁园春·雪》的词牌及创作背景。
2.诗词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3.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三、教学难点1.诗词中的意象理解。
2.诗词的情感把握。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佳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这首词的世界。
2.作者介绍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导者,同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他的诗词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达了革命家的豪情壮志。
3.创作背景《沁园春·雪》创作于1936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在陕北领导抗日战争,这首词反映了他在战争中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
4.诗词解析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词的结构。
全词分为上片和下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下面我们一句一句地分析:(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句描绘了北国雪景的壮丽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2)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句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雪后长城和大河的雄伟壮观。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这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雪景中的山峦和原野。
(4)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句预示着雪后晴天,景色更加美丽。
(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句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句对历代帝王的评价,展示了作者的历史观。
(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句评价成吉思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敬意。
(8)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豪情壮志。
5.艺术特色(1)意境宏大,气势磅礴。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沁园春·雪》的词意,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背诵、分析,提高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沁园春·雪》的意境,感受诗词的美。
2.教学难点: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诗词中的意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沁园春·雪》的作者毛泽东,引导学生关注诗词背后的历史背景。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毛泽东及其诗词的相关知识。
2.朗读诗词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沁园春·雪》,感受诗词的节奏、韵律。
学生自读诗词,注意把握诗词的节奏、韵律。
3.分析诗词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如“雪”、“江山”、“长城”等。
学生讨论诗词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4.体会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如豪情壮志、赞美之情等。
学生分享自己从诗词中感受到的情感。
5.背诵诗词教师带领学生背诵《沁园春·雪》,巩固诗词记忆。
学生自主背诵诗词,提高记忆力。
6.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如《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等。
学生自主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感受其诗词风格。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作业布置1.背诵《沁园春·雪》,并默写诗词。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背诵、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沁园春·雪》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了解更多毛泽东的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补充:教师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雪的壮丽,从而更好地理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
沁园春 优秀教案
沁园春优秀教案教案标题:《沁园春》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沁园春》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
2. 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 掌握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和文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意义。
2. 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诗歌《沁园春》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沁园春》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导入: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你们还记得上一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首诗吗?它的主题是什么?”新课讲解: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沁园春》的诗句,让他们利用课前阅读材料和自己的理解,解释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4.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他们所分析的诗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整合各小组的解释,讲解《沁园春》的整体意义和作者的写作动机。
示范与练习:6.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例如押韵、对仗、排比等。
让学生找出诗中的例子并解释其作用。
7. 分组讨论并整理各种修辞手法的例子,然后每个小组上台展示并解释其作用。
拓展活动:8.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分析其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然后进行小组展示。
总结与评价:9. 回顾课堂内容,让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体会。
10.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提出进一步的学习建议。
作业布置:1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背诵并分析其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教学延伸:1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诗歌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沁园春》这首诗的作者、背景和写作动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沁园春》教案
教案沁园春·雪教学任务:1、了解写作背景,识记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感受词的意境美,提高欣赏能力。
3、学习作者伟大胸襟,豪迈气魄,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全词,注意读准下列加点字。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莽.()逊.()娆.()骚.()2、朗读本诗,你认为这首词应读出什么情感?试概括上下两阙的主要内容。
3、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三、品读揣摩:1、这首词很明显分为上下两阕,在上下两阕之间有一过渡句,请同学们速读全词,找出这一过渡句。
2、品读上阕:(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什么意境?(2).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3).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试加以分析。
(4)试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5)试为本段文字划分层次。
3、品读下阕:(1).作者对词中杰出的历史人物进行的总体评价是什么?(2)、试体会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3)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4)最后一句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四、总结全词:这首词,上阕写,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词作,歌颂了。
重温高亨和柳亚子的评价以印证,说明毛泽东“一身文武双栖,将军利剑诗人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题解:《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4、写作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
2、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
(用《沁园春雪》中名句填写)
3、阅读词的下阕,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
教
学
反
思
课题
1沁园春雪
主备人
史明亮
备课时间
2013-08-30
学习目标:
1、会说出诗歌大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
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
材
分
析
教学流程
主案
复案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正音:分外妖娆竞折腰稍逊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
③“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3、下阕可分几层?
4.逐层理解下阕:
①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
②“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③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三)虚写(运用联想与想象)
(四)议论抒情,主题升华(有感而发)
命题:
六、拓展延伸:
阅读毛泽东的《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试与《沁园春雪》就内容及写法上的异同作一些比较。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此行何去?
雪里行军情更迫。赣江风雪弥漫处。
头上高山,命令昨颁,
风卷红旗过大关。十万工农下吉安。
④如何认识作者对历代帝王的批判态度?
⑤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简要说明。
二、确定目标
三、问题探究
四、学习小结
1、学生小结
2、教师总结
五、写作启迪(写景抒情类)
基本构思
(一)总写
(二)实写(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分几个小节来写,注意调动各种感官,注意静景动静的结合、近景远景的层次等)
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七、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样题:
1.《沁园春雪》的体裁是________,其中“沁园春”叫________,“雪”是_______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 _______ 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_______。
二、朗读能力的提升
1、正确朗读
2、流利朗读
3、读出节奏与层次
4、调整重音与语速
5、情感朗读
三、课堂练习
(一)夯实基础
(二)背诵默写这首词
第二课时
一、学前调查
1、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2.分析上阕:
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