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企业的业绩评价是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企业业绩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指标评估: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率。
2. 市场份额评估:市场份额反映了企业在特定市场中所占的比例。
通过评估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了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
高市场份额表示企业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高,竞争优势明显。
3. 客户满意度评估:客户满意度是衡量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客户投诉反馈等方式,可以评估客户对企业的满意度。
满意度高的企业往往能够留住现有客户,并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4. 员工绩效评估: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他们的绩效与企业的业绩密切相关。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考核,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个人成长。
高绩效的员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5. 创新能力评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评估企业的创新能力包括研发投入、新产品推出速度等指标,以及企业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
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优势。
以上是企业业绩评价的主要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并进行定期评估和分析。
通过业绩评价,企业能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在评价企业业绩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比较。
财务指标评估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要方面。
财务指标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概要
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概要主讲老师李燕翔一、业绩评价的内涵(一)什么是业绩评价1.业绩评价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照评价标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统计与分析方法,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各项业绩成果进行综合评判。
2.业绩评价是一个组织管理控制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业绩评价是企业战略计划与控制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
战略计划与控制决策需要了解各部门运作情况的信息,业绩评价与报酬必须能激励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努力以实现组织的战略与目标,才会更有效。
(二)业绩评价的作用1.传递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有助于帮助员工明确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明白哪些工作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2.为投资者选择经营者和管理团队提供重要依据,以统一的标准择优用人,另外可以有效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避免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从而导致经营者的决策和行为与组织目标背道而驰。
3.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提供公平可靠的依据。
4.监测战略和目标的执行情况:业绩评价系统可以将组织战略转化成可衡量、可控制的要素,通过定期的收集相关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战略和目标的执行情况,便于及时的采取措施,保证组织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5.发现问题,寻找组织的绩效改进点,推动管理者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达到改善绩效的目的。
6.提升管理者(评估者)与员工(被评估者)的技能。
7.建立沟通与反馈的平台:上下级不是在绩效结果产生之后才进行评估,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不断的沟通与反馈,从而能及早的发现问题,有利于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
8.推进数据管理架构的建设:业绩评价系统需要许多基础数据的支持,可以加强组织内部的基础管理平台。
9.为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三)业绩评价的层级与对象进行业绩评价首先需要确定评价的对象,因此在一个有多层级单元业务分工的组织内,业绩评价的层级有组织层面、单个部门层面、单个作业层面和个人层面这几种。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企业集团业绩评价
高
A总成本=285 000+2A单位成本=305 500÷500=611(元/件) B总成本=255 360+15 580=270 940(元)
B单位成本=270 940÷380=713(元/件)
务
成本中心总成本=305 500+270 940=576 440(元)
管
4.强制比例法
理
5.评语法
》
6.重要事件法
(
7.序列比较法
第
8.目标考评法
三 版 )
9.等级评价法 10.综合法
2023/11/8 5
《 高 级
六、财务业绩评价的系统及程序
(一)财务业绩评价系统 财务业绩评价系统,是指企业集团为了达到预算(计划)
财 目标,运用一些评价指标,采用特定的方法,对各子公
比较,确定差异
》
3.进行差异分析
(
4.编、报评价报告
第
三
版
)
2023/11/8 7
《 高
第二节 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
级 一、成本中心的业绩评价
财 (一)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依据
务 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依据是成本,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
管 理
的成本,而是责任成本。 1.责任成本的概念 责任中心发生的成本按控制关系可分为可控部分和不可
计算结果是正数,即表明价值创造;为负数,即表明价值受
理 损。
》
某一时期内管理者创造的市场增加值=期末市场增加值 -期初市场增加值
(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在经济学中又
第 三
定义为经济利润,也是一种企业价值评定方法。 经济增加值=(税后利润总额-加权资本成本)×资产占用总额
业绩评价概述
总结词
数据不准确是业绩评价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02 03
详细描述
在进行业绩评价时,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但数据的准确性往 往难以保证。数据不准确可能源于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过程中的各 种错误和异常。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校验,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定期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清洗,以 避免错误和异常数据的干扰。
员工不配合问题
总结词
员工不配合是业绩评价中的另一个挑战。
详细描述
员工对业绩评价的态度和配合程度往往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员工不配合的 原因可能包括对评价结果的不满、对评价过程的质疑等。
解决方案
加强员工对业绩评价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评价过程的信任度和参与度。同时,建立 公正、透明的评价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此外,鼓励员工提出建议和意 见,以促进评价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04
业绩评价的实践与案例
A公司业绩评价实践
01
背景介绍
A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为 了提升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决定实施 业绩评价制度。
03
02
业绩评价体系
04
业绩评价原则
A公司制定业绩评价制度时,主要 遵循了以下原则:公平公正、量化 考核、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A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 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 长四个方面。其中财务指标主要 包括收入、利润等。客户指标主 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回头率 等
平衡计分卡
总结词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性的业绩评价方法,它通过财务 、客户、内部业务过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组织 业绩进行全面、平衡的评估。
高级财务管理第八章业绩评价
平衡计分卡发展历程 平衡计分卡的萌芽时期(1987-1989年) 平衡计分卡的理论研究时期(1990-1993年) 平衡计分卡的推广应用时期(1994至今)
该阶段Robert Kaplan与David Norton研究的结 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量度」发表在92年 <<哈佛商业评论>>一月与二月号,基本上,平衡 计分卡强调,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只能衡量过去 发生的事项(落后的结果因素),但无法评估企 业前瞻性的投资(领先的驱动因素),因此,必 须改用一个将组织的远景转变为一组由四项观点 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此四项 指标分别是:财务(Financial)、顾客 (Customer)、企业内部流程(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学习与成长 (Learning and Growth)。
(3)类型
标准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数额通过技术分 析可以相对可靠地估算出来成本中心。成本的 发生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物质成果。 费用中心是指发生额的多少是由管理人员的决 策所决定的。投入与产出量之间 没有直接关系
(4)考核
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单位预算成本-实际成本 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实际产量预算成本
考核指标:
(1)可控边际=利润中心销售收入-可控成本(变 动成本) (2)部门经理边际=可控边际-部门经理可控固定 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预算责任单位,它是 需要对其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适用于 对资产具有经营决策权和投资决策权的独立 经营单位。投资中心既要对成本、收入、利 润预算负责,而且还必须对其投资利润率或 资产利润率预算负责。 考核指标: (1)投资报酬率 (2)剩余收益
第八章企业集团业绩评价
第三节 企业集团整体业绩评价
一、企业集团整体业绩评价维度 二、企业集团整体“财务业绩”评价 三、企业集团整体“非财务业绩”评价
第八章 企业集团业绩评价
w评价 工具
一、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特点 二、企业集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
第二节 分部盈利性评价
一、金融控股型集团的分布业绩与财务评价 指标 二、产业集团的分部业绩与财务评价指标 三、分部盈利性评价指标解释
(一)分部盈利与贡献毛益法 (二)投入资本报酬率 (三)经济增加值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附部分答案
春期成人教育( 本科)《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课程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经过本次考试,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重难点的掌握程度, 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高级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考察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注意了理解和记忆相结合, 理解和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必修课《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王斌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7月第1版) 。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施细则。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 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 以及分析实际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 单项选择题( 10%) 、多项选择题( 10%) 、判断题( 10%) 、简答题( 30%) 、案例分析题( 40%) 。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范围与要求第一章总论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企业集团产生及理论解释2.产业型企业集团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特点4.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内容体系掌握:1.企业集团特征2.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了解:1.企业集团定义2.企业集团组建第二章企业集团组织结构与财务管理组织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集团总部管理定位2.企业集团财务组织体系3.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责任体系4.企业集团财务人员管理体系掌握:1.企业集团组织结构2.集团组织结构的新发展了解:1.集团组织结构的选择第三章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管理控制体系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企业集团战略管理过程及特点2.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内涵及制定依据3.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分类4.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掌握:1.企业集团战略的概念2.企业集团战略层次3.企业集团财务战略实施条件了解:1. 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系统2. 企业集团管控工具第四章企业集团投资与并购管理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企业集团战略与投资方向选择2.企业集团战略与投资方式选择3.并购目标规划与并购目标锁定4.审慎性调查与风险提示5.目标公司估值模型及其应用6.并购支付方式掌握:1.企业集团投资决策权及决策制度安排2.项目初选与财务评价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财务评价方法中的参数估计及其风险考虑第五章企业集团融资政策与风险管理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融资规模与融资规划2.集团融资决策权及制度安排3.内部资本市场4.资金集中管理与财务公司5.股权融资6.企业集团债务融资及财务风险7.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重点掌握:2.融资渠道与融资方式3.企业集团股利分配了解:1.债务融资第六章企业集团预算管理考核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1.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实施2.企业集团战略与预算控制重点3.企业集团治理与预算组织4.企业集团预算监控5.企业集团预算考核与预算报告6.企业集团内部转移定价问题7.集团总部资本分配预算内容。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
企业业绩评价概述企业业绩评价是对企业整体运营及经营管理工作的综合评估。
其目的是为了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以及战略执行情况,并为企业提供改进和优化经营决策的依据。
企业业绩评价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经济效益:企业的业绩评价首先要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这包括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比较企业的历年财务数据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可以评估企业在经济层面上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市场竞争力:企业的业绩评价还需考察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这包括企业的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和顾客反馈等方法,可以评估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3. 战略执行情况:企业的业绩评价还需考察企业在执行战略方面的表现。
这包括企业的战略规划、决策执行、组织优化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对企业管理层决策和人员组织的评估,可以评估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效率和能力。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对企业的整体业绩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结果可以指导企业的管理决策和战略调整,帮助企业发现并改进问题所在,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业绩评价不仅仅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
此外,评价过程还应当客观、科学,避免主观偏差和个人喜好的影响。
只有以客观的数据和分析为基础,才能准确衡量企业的业绩,并提供有力的改进建议。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要工具,它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进一步讨论企业业绩评价的相关内容。
首先,企业业绩评价应该是定期进行的。
一个企业的业绩不能仅仅通过一次评价来决定,而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比较来获取全面的信息。
一般来说,企业业绩评价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市场调研、员工满意度调查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通过定期评估,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经营状况,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业绩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一、业绩评价概述(一)业绩评价的意义1.业绩评价的定义企业业绩评价,又称为企业绩效评估,在实际工作中也称为企业业绩考核或企业业绩考评,具体来说,是指运用科学适用的方法,对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经营者、员工在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运营效益、经营者的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评定其优劣、评估其绩效的一项工作。
2.业绩评价的意义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循环中,业绩评价工作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在企业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业绩评价所获得的有关信息的反馈及相应的调控,便于企业经营管理当局随时、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际业绩相比预算所出现的偏差,从而实现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业务经营活动和财务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控制。
另一方面,企业预算的制定、执行和考评,本身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地实现对企业经营业务活动的全面控制,业绩评价既是对上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总结,同时又是下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开始。
3.业绩评价的种类业绩评价分为动态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次。
动态评价,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对企业预算或计划执行情况所做的即时确认和即时处理,它侧重于生产技术指标的考核与评价,属于事中控制,服务于预算调控;综合评价则是在期末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的分析评价,其评价内容以成本、利润等指标为主,综合评价作为本期预算的终点和下期预算的起点,主要涉及企业整体效益的评价及利益分配的问题,通常所说的业绩评价是以综合评价为主的。
(二)业绩评价的构成要素企业业绩评价作为一个系统,是企业整个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由评价主体、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1.业绩评价目标企业业绩评价目标是业绩评价系统运行的指南和目的,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整体目标。
企业业绩评价的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当局制订最优战略及其实施提供有用的信息。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
企业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财务指标评价法:通过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成本等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员工的努力程度。
2. 平衡计分卡法:这种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它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也关注客户满意度、内部业务流程、员工培训等非财务指标。
平衡计分卡法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业绩,但实施难度较大。
3. 关键绩效指标(KPI)法:这种方法通过选取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关键绩效指标应该是可衡量的、具体的、可实现的、具有时限的。
这种方法能够突出企业业绩的重点,但指标的选择可能过于主观。
4. 360度反馈法:这种方法通过上级、下级、同事、客户等多个角度来评估员工的业绩。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全面反映员工的业绩,但也存在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能受到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等问题。
5. 目标管理法:这种方法通过制定具体的目标,并评估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衡量企业的业绩。
目标管理法的优点是目标明确,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缺点是目标制定过程中可能存在讨价还价的情况,评价结果可能不够客
观。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
企业业绩评价企业业绩评价是对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所取得的经济成果和运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通过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潜力,为制定和调整经营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下面将对企业业绩评价的几个关键指标进行分析。
首先是企业的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销售收入数据,可以评估企业销售业绩的增长速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
若销售收入持续增长,证明企业产品或服务受到市场的认可,说明企业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
其次是企业的利润指标。
利润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通过评估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可以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
同时,还需关注企业的盈利稳定性和盈利增长率。
若企业的利润表现稳定且盈利增长率较高,说明企业具备良好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三是企业的资产负债指标。
资产负债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净资产总额等。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财务健康状况以及债务风险。
企业应注重资产负债比例的合理性,同时保证足够的流动资金和现金流量,以应对突发情况和投资需求。
最后是企业的市场口碑和客户满意度。
市场口碑和客户满意度是评价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
通过调研客户评价和市场反馈,可以了解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同时,还需关注企业的客户维持和增长率。
若市场口碑良好且客户满意度高,说明企业具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长期发展和市场拓展。
综上所述,企业业绩评价涵盖了多个关键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指标、资产负债指标以及市场口碑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对这些指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可以客观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为企业制定未来的经营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企业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和指导。
国家开放大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具有强强兼并、且交易额巨大特征的兼并浪潮是()。
A. 第三次兼并浪潮B. 第五次兼并浪潮C. 第四次兼并浪潮D. 第二次兼并浪潮2.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发展的根本。
A. 政策优势B. 管理优势C. 资源优势D. 资本优势3.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健康发展的保障。
A. 政策优势B. 管理优势C. 资本优势D. 资源优势4.对于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母公司选择何种企业进入企业集团,投资的根本是潜在成员企业的()。
A. 融资筹资能力B. 资源优化配置C. 业务互补情况D. 财务业绩表现5.某一行业(或企业)的不良业绩及风险能被其他行业(或企业)的良好业绩所抵消,使得企业集团总体业绩处于平稳状态,从而规避风险。
这一属性符合企业集团产生理论解释的()。
A. 规模经济理论B. 范围经济理论C. 资产组合与风险分散理论D. 交易成本理论6.当投资企业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地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资本时,会计意义的控制权为()。
A. 共同控制B. 控制C. 重大影响D. 无重大影响7.会计意义上的控制权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
A. 确定控制权的影响力B. 编制集团合并报表C. 明确控制权的控制力D. 确定集团管理控制范围8.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有表决权的资本比例超过50%以上时,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拥有的控制权为()。
A. 共同控股B. 全资控股C. 绝对控股D. 相对控股9.在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中,母公司首先是一个()。
A. 金融决策中心B. 业绩评价中心C. 资本投资中心D. 收益实现中心10.金融控股型企业集团特别强调母公司的()。
A. 财务功能B. 会计功能C. 经营功能D. 管理功能11.横向一体化企业集团的主要动因是()。
A. 谋求经营稳定B. 节约交易成本C. 谋求生产稳定D. 谋取规模优势12.在企业集团组建中,()是企业集团成立的前提。
第08章企业业绩评价
• 2.业绩评价的内容
• 业绩评价包括了社会经济环境、评价原则、评价指 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内容
– 社会经济环境
• 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
– 评价原则
• 客观公正性、全面完整性、科学合理性、简便实用性(又称为可 操作性)
– 评价指标
• 财务指标 • 非财务指标 • 评价的客体不同,所设计的指标评价体系也不同
• 现金营运指数是反映企业现金回收质量、衡量现金 风险的指标。理想的现金营运指数应为1,小于1的 现金营运指数反映了公司部分收益没有取得现金, 而是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 风险远大于现金。现金营运指数越小,以实物或债 权形式存在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越大,收益质量 越差。
现金营运指数的计算
• 2000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李岚清等先后
来公司视察,对公司经营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新华
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全国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发
表400余篇(条)报道,其中《人民日报》三次头版头条和二
版头条加编者按予以重点报道;中央电视台也多次对公司进
行专题报道。国内、国际新闻媒体的关注,形成了对公司全
可控贡献毛 益-部门不可 控固定成本
四、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 投资报酬率
=部门税前利润/ 部门资产总额
• 剩余收益
=部门利润-部门资产应计报酬 =部门利润-部门资产×资金成本率
• 现金回收率 • 剩余现金流量
=部门营业现金流量/部门总 资产
营业现金流入-部 门资产×资金成本
率
例题
某公司某部门的数据如下:(单位:元)
–业绩评价的财务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提取有关数据,根据评价的需要计算有意义的指 标。
如何进行企业的业绩评估
内部运营指标
生产效率
供应链管理
评估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生产周期 、生产成本、生产质量等方面的指标 ,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 本。
评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包括供 应商合作、采购成本等方面的指标, 有助于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 购成本。
存货管理
评估企业的存货管理状况,包括存货 周转率、存货滞销率等指标,有助于 企业提高存货周转速度,降低库存成 本。
挑战
目标设定不合理、不科学,可能导致业绩评估结果不公正。
解决方案
制定科学的目标设定机制,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和时限性。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沟通,确保 员工对目标的理解和认同,以提高目标达成的可能性。
激励制度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激励制度不合理、不公平,可能导致员工失去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解决方案
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包括薪酬、奖金、晋升、培训等多种方式,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同时,加强激励制度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避免员工的不满和抱怨。
06 业绩评估案例研究
CHAPTER
案例一:某科技公司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评估
总结词
该案例研究探讨了如何结合财务与非财 务指标对科技公司进行业绩评估,以确 保全面、客观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
业绩评估的流程
01
02
03
04
确定评估指标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如收入
、利润、客户满意度等。
数据收集与分析
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和趋势分析,了解企业运营状
况。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优化运营流程和管
理模式。
反馈与调整
第08章 企业业绩评价-PPT精选文档
—
所得 税
流动 资产
+
长期 资产
流动 负债
+
长期 负债
- 本的杜邦系统图 基
举例:长虹和康佳的比较
0.2 0.15 0.1 0.05 0 长虹 康佳 长虹 康佳
1994 0.17 0.09
1995 0.17 0.07
1996 0.16 0.07
1997 0.17 0.05
1998 0.17 0.05
该部门利润表
收入 150 000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 可控固定成本 可控贡献毛益 不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贡献毛益 公司管理费用 税前部门利润
100 000
50 000 8000 42 000 12 000 30 000 10 000 20 000
业绩评价:
• 评价标准的选择
– 贡献毛益 – 可控贡献毛益 – 部门贡献毛益 – 税前部门利润
主体
目的
客体
评价方法
报告
反馈
企业业绩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
思考与讨论
• 结合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谈谈你对业绩评价 体系的认识
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 • • 委托—代理理论 激励理论 控制理论 企业管理理论
第二节 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
• 一、责任中心的概念
–1.含义 –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的成本、利润、投资发生 单位,这些内部单位被要求完成特定的职责,其 责任人则被赋予一定的权力以便对该责任区域进 行有效的控制。
第三节 业绩评价的模式
以评价指标 为划分标准
财务模式
价值模式
战略模式
一、业绩评价—财务模式
• (一)业绩评价的财务模式含义
–业绩评价的财务模式主要是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 提取有关数据,根据评价的需要计算有意义的指 标。
第八章 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
• 8、评价报告 • 业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业绩评价来改进管理, 这体现在业绩评价的结果上。开展业绩评价后要 出具评价报告。 • 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的时间、范围、内容、 结论、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评价报告是业绩评 价结果的载体,是业绩评价中所有重要要素的综 合反映,它最终证明着评价客体的业绩。
• • • • •
•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 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 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 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 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 这些关于需要和目标的研究,都成为设计业绩评 价体系必须考虑的因素,特别是激励的过程理论 中提出的若干要求,对于设计有效的业绩评价体 系具有指导意义。
5、业绩奖励 组织财务业绩 根据组织业绩价值和职能贡 献相应进行职能奖励 根据组织业绩价值进行相应奖励,并奖励团队 职能和团队贡献 奖励个人职能(团队业绩与个人贡献)
(二)企业业绩评价要素
• 1、评价主体 • 是指谁需要对客体进行评价。资产所有者、相关 利益主体、政府部门。 • 2、评价客体 • 是指对什么进行评价。比如:子公司、车间、经 营者等。
• 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竞争 战略、核心竞争力、扁平化组织、虚拟公司、集 成制造、价值链分析、适时制、质量成本分析、 作业管理等等。这些管理思想对业绩评价都产生 了影响。
• 作为传统的业绩评价核心的会计指标,在组织控 制实践的变化中受到人们的怀疑。实践中,制造 过程的控制似乎越来越少依靠预算为基础的业绩 指标; • 随着战略管理对客户、竞争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强 调,面向内部的业绩评价体系也受到了冲击。许 多公司已经注意到非财务指标对评价业绩的作用, 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企业学习和 成长能力、与政府的关系等非财务指标开始受到 重视。
集团公司业绩评价标准
评价方面
指标名称
指标
权重
指标类型
信息获取方式
财务
股东权益回报率
20%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净资产周转率
15%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净利润
15%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利息支付倍数
10%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用来评价集团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的指标
净资产周转率
=主营收入/((期初净资产总额+期末净资产总额)/2)
评价集团公司的营运效率
净利润
评价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息支付倍数
=(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评价集团公司的综合偿债能力
净资产增长率
=期末净资产总额/期初净资产总额
评价集团公司的增长和发展能力
员工满意度
5%
满意度指标
人力资源部组织调查获得
信息化建设
5%
非满意度指标
战略发展部组织调查,分管副总计算F值
研发投资占主营收入比例
5%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修订履历
修订时间
修订内容
修பைடு நூலகம்者
审核者
审批者
集团公司业绩指标说明
评价方面
指标名称
指标说明
财务
股东权益回报率
=净利润/ 股东权益
净资产增长率
10%
正向指标
资产管理部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报表计算获得
内部管理
管理创新成果
论集团公司业绩评价-最新年文档
论集团公司业绩评价业绩评价,是通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定量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期间经营业绩和管理状况的综合判断。
传统的业绩评价一般以经济成果为衡量依据,往往具有短期性,以财务指标为考核依据,具有片面性,而对分子公司真正有价值的业绩评价应当与集团的战略规划结合。
科学评价企业业绩,才能有效激励分子公司完成局部与阶段性任务目标,保证集团公司实施全局战略。
一、财务指标是定量考核的主要内容为符合集团公司的战略规划,随着企业管理发展,财务指标体系也应不断更新完善。
传统KPI (关键业绩指标)主要关注分子公司的创收与盈利能力,以收入、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三大基本指标为主;而与企业价值管理相结合的KPI 需要形成以收入结构比、EBITDA经济增加值、现金流量为主的多维考核体系,更加注重分子公司与集团公司价值管理的统一。
(一)收入指标与收入结构比指标传统的收入指标,注重分子公司总体创收能力,却容易忽略非经常性收入的影响,不利于分析各种业务的收入占比,也不利于企业及时作出必要的业务转型,容易造成分子公司之间发展不同步,方向不统一,集团战略布局不协调的问题。
收入结构比指标,在考虑总收入任务的同时,可按集团战略需要调整收入任务结构,做到阶段性任务明确、业务重点突出,对下属公司业务发展具有引领的积极作用。
(二)利润指标与EBITDA指标传统的利润指标,重点关注分子公司一段时期的会计利润,缺点在于忽略了长期经济利益,容易造成分子公司管理层短期化行为。
防止经营行为短期化是集团对下属公司经营管控的难点。
EBITDA 指标(未计利息、税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用以计算公司经营业绩,不受折旧摊销等非付现成本的影响,有利于消除或降低企业行为短期化、片面追求短期利润的动机和机会,同时能确保经营付现成本与非付现成本之间不拆借使用,更为准确的衡量考核期内企业的经营能力。
(三)净资产收益率与经济增加值传统的收益考核指标以净资产收益率为主,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企业集团的业绩评价学时:6主要内容: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概念、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理论框架、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重点: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理论框架、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难点: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学习目的要求:掌握企业集团业绩评价的理论框架、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一、业绩评价概述•(一)企业业绩评价研究回顾•企业业绩评价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在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
•业绩评价的理论吸收了管理学中很多其他理论的思想,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控制理论和战略管理等企业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成为业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也对业绩评价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
1、委托——代理理论•组织内部业绩评价系统被看作委托¡ª¡ª代理关系中降低代理成本的有效工具。
•(1)科学严密的业绩评价系统可以及时反馈代理人的工作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阻止代理人的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行为;•(2)通过业绩评价系统,可以传递组织战略目标与具体任务,引导代理人的生产经营行为与委托人的目标协调一致,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以此为基础建立激励机制,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鼓励管理者既为自己,也为组织谋取最大利益。
2、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以什么为基础、或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起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等。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这些关于需要和目标的研究,都成为设计业绩评价体系必须考虑的因素,特别是激励的过程理论中提出的若干要求,对于设计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3、控制理论•在实际的控制工作中,业绩评价为实现有效控制提供条件。
4、企业管理理论•组织内部业绩评价的发展深受组织管理思想的影响,并随着经济和管理的发展逐步发展和完善。
•早在20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影响了整个企业管理界。
他强调通过为工艺流程的计划提供标准的信息,使原材料和时间的浪费限制在一个最低的程度。
企业管理中出现了利用原材料和人工标准方面信息控制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即利用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差异控制企业的经营。
这种管理思想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的业绩评价系统。
在此基础上,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等方法被广泛使用。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对于企业投资回报能力的要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为此,大多数企业采用销售利润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投资报酬率(ROI)和剩余收益等评价指标。
随后逐步形成了预算与实际利润比较、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
•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竞争战略、核心竞争力、扁平化组织、虚拟公司、集成制造、价值链分析、适时制、质量成本分析、作业管理等等。
这些管理思想对业绩评价都产生了影响。
•作为传统的业绩评价核心的会计指标,在组织控制实践的变化中受到人们的怀疑。
实践中,制造过程的控制似乎越来越少依靠预算为基础的业绩指标;•随着战略管理对客户、竞争和其他外部因素的强调,面向内部的业绩评价体系也受到了冲击。
许多公司已经注意到非财务指标对评价业绩的作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企业学习和成长能力、与政府的关系等非财务指标开始受到重视。
•5、斯潘根伯格业绩管理综合模型•他认为业绩的三个层次:组织;过程/职能;团队/个人。
在每一个层次设想了五(二)企业业绩评价要素•1、评价主体•是指谁需要对客体进行评价。
资产所有者、相关利益主体、政府部门。
•2、评价客体•是指对什么进行评价。
比如:子公司、车间、经营者等。
3、评价目标•是根据主体的需要确定的,它是系统设计的指南的目的,整个系统的设计的运行都要围绕目标来进行。
主要目标包括:提供有关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监督管理企业,考核管理者,指导经营决策等。
•4、评价原则•评价原则是设计系统时必须遵守的规则。
主要包括:客观公正原则、全面完整原则、科学合理原则、简便实用原则等。
5、评价指标•业绩评价指标是对公司在某一方面的表现的一种说明,通常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财务指标,一类是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在整个业绩评价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常用的财务指标主要有:利润指标、投资报酬率、销售收入、现金流量;以及各种财务比率,如反映公司流动状况和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反映公司经营能力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反映获利能力的销售利润率、资本报酬率、毛利率,反映公司资本结构的负债/权益比率等。
•财务指标来衡量业绩的不足:•(1)单纯的财务指标不能反映一些十分重要但无法用会计数字表示的企业经营活动情况,例如产品质量水平;•(2)财务指标不能够准确反映各部门或分公司间的相互关系;•(3)用财务会计数据作为计量基础的指标往往不符合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4)财务指标一般只是体现出管理人员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出其努力程度,过度注重财务指标,容易导致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非财务指标在公司业绩评价系统中的应用。
•在实践中,公司所采用的非财务指标种类繁多,如缺勤率、生产率、市场地位、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率等等。
6、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客体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的标准。
•企业业绩评价标准包括企业管理结果评价标准和企业管理过程评价标准这两大类。
管理过程评价标准体系如下表所示。
•7、评价方法•是业绩评价的具体手段。
•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都是企业总体业绩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财务业绩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表现的表象、结果和有形资产的积累;非财务业绩则是通过经营管理系统获得的内因,即过程(业务流程)和无形资产的积累,对企业整体长远的盛衰成败关系极大,可以说非财务业绩是最本质的东西。
•国际通行的做法是以财务评价为主,以非财务评价为辅。
8、评价报告•业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业绩评价来改进管理,这体现在业绩评价的结果上。
开展业绩评价后要出具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应包括评价的时间、范围、内容、结论、意见和建议等方面。
评价报告是业绩评价结果的载体,是业绩评价中所有重要要素的综合反映,它最终证明着评价客体的业绩。
•(三)业绩评价的负面作用•业绩考评会加强工作紧张程度,给员工压力;•会导致上下级关系恶化;•同事关系恶化;•大量财务数据操纵:产生预算余宽;操纵预算执行结果;阻碍业绩持续改进。
二、责任中心及其评价方法•(一)责任中心•1、责任中心的概念•指按企业管理体制和实行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有明确责任范围、有相应的权力并能自己进行控制的单位。
它由一个主管人员负责,承担规定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力。
•划分责任中心的原则是:•(1)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能独立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
•(2)拥有一定的管理和控制责任范围内有关经营活动的权力。
•(3)能制订明确的目标,并具有达到目标的能力。
•(4)在经营活动中,能独立地执行和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
2、责任中心的类型•责任中心根据不同的责任范围,一般可分为¡°成本中心¡±(又称¡°费用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1)成本/费用中心•即该责任中心仅能够控制其所发生的成本或费用。
成本中心与费用中心的区别在于,成本中心的活动可以形成一定的物质成果;而费用中心主要是那些为企业提供特定的专业性服务的部门,一般不会形成可以货币计量的物质成果,公司的人事部门、会计部门等都是较典型的费用中心。
•成本中心可分为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必须是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的责任中心。
标准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的标准成本。
•费用中心,适用于那些产出物不能用财务指标来衡量,或者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密切关系的单位。
通常,使用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
•另一种分类是基本成本中心和复合成本中心。
•前者没有下属成本中心,如一个工段是一个成本中心,后者有若干个下属成本中心。
基本成本中心对其可控成本向上一级责任中心负责。
•对成本中心考核的主要内容是:•责任成本。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不同。
•归集对象:责任成本的归集对象是责任中心,而产品成本归集的对象是产品;•归集原则:责任成本按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归集,产品成本按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进行归集;•计算原则:责任成本的归集以可控性为原则,产品成本的归集以合理合法为原则;•核算目的:责任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控制和降低各耗费水平,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降低各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成本中心是能对其可控成本产生影响,对不可控成本的发生无能为力。
因此,基本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就是其可控成本。
复合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其可控成本与其下属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
(2)利润中心•每一个利润中心同时也是成本中心,不同点在于利润中心除了要发生成本、费用支出外,还会形成独立的收入,它不但能够控制所发生的成本,而且能够控制所产生的收入。
通常用来考核利润中心经营业绩的指标是经营利润,也就是说考核利润中心产出所形成的货币收入的同时,还要考核与形成这些收入相配比的成本、费用支出。
利润中心适用于那些具有独立收入来源、生产经营自主权较大的单位。
•利润中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假设的。
自然的利润中心一般是企业内部独立单位,如分公司、分厂等。
它可以直接与外部市场发生业务上的联系,销售其最终产品和半成品或提供劳务,既有收入,又有成本,可以计算利润,将其完成的利润和责任预算中的预计利润对比,评价和考核其工作业绩。
•人为的利润中心一般不与外部市场发生业务上联系,只对企业其他单位提供半成品和劳务,如各生产车间、运输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