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
为了确保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工作的有效衔接,建立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一、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关系院前急救是指事故、急病等突发情况下,急诊护理人员到达患者现场,在不影响患者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进行生命体征稳定、初步诊断、预处理等工作。
而院内抢救是指急诊医生对重症抢救的一种行动,需要对患者进行复杂的治疗,包括内科、外科、麻醉等多方面的技术应用。
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院前急救可以抢救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在院内抢救时获取更长的时间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院前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是院内抢救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建立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的原则1.人性化原则:尊重患者和家属的选择和权益,保护其隐私和人权。
2.规范化原则: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环节具有规律性和可操作性。
3.科学化原则:利用现代医疗技术,提升急救、抢救的效率和安全性,保证医疗质量。
4.整合化原则:整合急救、抢救资源,建立相对完备的配套体系和保障机制,综合应对各种医疗需求和人性化服务。
5.协同化原则:医护人员要协同工作,相互配合,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患者伤亡。
三、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流程1.院前急救:发生急救事件,急救人员迅速出发,到达现场,实施初步处理,稳定患者病情。
同时,针对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的医疗手段,给予医疗护理。
2.院内抢救:急救人员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指导急救队员提供必要的护理和处理。
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和急救手段不同,组织相应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资源。
3.医院管理:医院应及时分析各种急救和抢救情况,总结及时反馈,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医院管理方还可以加强与院前急救人员和急救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的提升。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衔接制度为了更好地赢得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使病人尽早的得到有效、连续的救治,做好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特制定本制度。
1、信息互通出诊时危重症病人病情及时向急诊科汇报,院前院内信息互通。
信息(预报信息):危重病人的“拟诊”、生命体征、病情、正在给予的急救措施等方式:(1)有线通信:固定电话。
(2)无线通信:手机(通话、短信)。
2、病人转送与安置病人送达医院急诊科时的快捷、准确、正确转运安置到必要位置,并实行进一步救治等医疗护理操作。
(1)相关人员:急诊科的接诊护士、医生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交接、抢救等工作。
(2)院内转送工具保证:急诊科的护士将担架车、推床、轮椅等转送工具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3)院前院内通道的畅通保证:包括救护车停靠车位、急诊科的急诊绿色通道、必要的特别通道的准备,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前交接。
流程可为:救护车急诊科抢救室/手术室或相关诊疗科室。
3、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指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出诊医生将病人病情与急诊科接班人员交接。
(1)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给予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病情交接。
(2)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预报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预报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4、病情交接方式:(1)口头交接:仅以口头方式就患者病情病史等进行告知(应仅限于紧急危重病人交接)。
(2)书面交接:以书面形式就病人病情病史,已做急救处置等情况告知接收协作医院的接诊医护人员,交接单为两联形式,并双方签字。
内容:日期、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生命体征、输液及治疗、各种管路、简要病史、体格检查、途中病情变化情况、救治措施及用药情况、治疗效果、交接时情况等。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确定允许接纹后,立邮通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收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案例一
某大型城市急救中心与多家医院建立联动机制,通 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院前院内实时信息共享,缩短救 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案例二
某乡村地区通过普及急救知识,培训乡村医生,加 强与县级以上医院的合作,实现了乡村急救医疗的 无缝衔接,降低了农村地区的急救死亡率。
效果评估与数据分析
数据统计
根据多地实践案例的数据统计,实施无缝衔接后,救治时间平均缩短了20%,患 者30天生存率提高了10%。
电子病历共享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院前急救人员能够迅速获取患者的既往病史和 用药情况,为院内救治提供重要参考。
远程会诊
在复杂或疑难病例中,通讯技术可实现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专家的远 程会诊,共同制定救治方案。
标准化操作流程
统一救治流程
制定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确保患者在不同救治阶段的顺利转接。
救治时间节点管理
设定明确的救治时间节点,如患者转运时间、初步诊断时间等,以 确保救治过程的高效和及时。
救治质量监控
建立院前院内救治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评估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和救 治效果,持续改进和优化流程。
人员培训与协作
1 2
联合培训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人员与院内医疗团队的联合培 训,提高双方在救治技术和协作能力方面的水平 。
THANKS
感谢观看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汇报人: 2023-11-22
目录
•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衔接策略 • 无缝衔接的实践案例与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与技术创新
01
急救医疗体系概述
Chapter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定义与重要性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患发生意外或突发疾病时,由专业医疗人员在到达医院前,在现场或转 运过程中进行的紧急医疗救护。院前急救能够有效稳定病患病情,防止病情恶化,为后续院 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院前急救 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一、院前急救:1. 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3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 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危重病人,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 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 120中心-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 1. 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2. 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
四. 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1.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当值班医、护人员接到急、危重病人入院通知时,应立即做好抢救准备,检查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2. 为了保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对“急救绿色通道”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再补办医疗相关的手续。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确定允许接纹后,立邮通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收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标准版)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计委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3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危重病人,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120指挥中心-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
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并通过120急救中心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进行患者转运工作。
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抢救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入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1、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2、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内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病人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病人和病情交接。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本流程。
第一条院前急救(一)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3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合理的救治处理措施。
(二)急危重患者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及途中的搬运过程中,做好急救、处理及监护,并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三)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第二条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一)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患者病情通报; 120中心-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二)患者转送与安置:危重患者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的医生、护士等有关人员,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三)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患者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ICU/CCU/导管室/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第三条患者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患者交接:指急危重症患者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患者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一)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二)院前工作要求:确定生命体征,按院前急救规范进行必要处理,并作出“拟诊”,做好到院交接准备→到达急诊科→正确、迅速地将患者转至院内(推)床上→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和病情交接。
第四条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一)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诊(分诊)人员,随时到急诊科大门前迎接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工作流程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院前急救机构与院内急救系统组成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并承担相就的功能:①院前急救②医院急诊急救③院内病房的救护。
从发挥总体的急救功能方面来看,三方面紧密配合,构成了一个急救链,作为整个急救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窗口,是社会安全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急诊医学的首要和重要环节,其技术与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急诊服务的最终效果。
1. 120救护车出诊快捷(白天小于5分钟,夜间小于10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 呼救受理与调度、咨询指导、联络指挥(包括记录患者必要信息、按原则和程序分流调度、必要的技术指导与精神支持、必要的联络/上传下达/协调指挥等)。
3.现场急救(指在患者发病/呼救场所,按医疗原则、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救治措施)。
4. 搬运途中救护(指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5.其他(指完成单次急救任务后的一系列工作)。
二、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与互助互补:1.通信、调度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120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1)①通信调度: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接收医院科室预报,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②病人转送与安置:病人送达医院急科时的快捷、准备、正确转运与安置必要位置,并实行进一步救治等医疗护理操作③病情交接:院前急救医生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④器材、设备交接。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XX县人民医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计委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院前急救:(一)120救护车出诊快捷(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实行一系列必要、合理的救治处理措施。
(二)在急救现场转运患者的搬运过程中,严密监护急、危重患者,采取必要的急救处理措施,并将路途中的风险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
(三)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有序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一)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患者病情通报;120中心-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二)患者转送与安置: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危重患者病情,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应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
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并通过120急救中心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进行患者转运工作。
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及签字。
(三)保证院内通道的通畅: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患者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患者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患者交接:指急危重症患者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患者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一)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研究
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研究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研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重视急救医疗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重要的医疗保障机构之一,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重要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重要性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是指在急救医疗全过程中,从前院到院内各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并且在急救医疗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协调机制,从而促进急救效果的提高和救治质量的提升。
这种衔接方式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提高急救效率,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及时、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1.1 缩短转运时间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
传统的急救医疗模式中,患者往往需要在前院进行等待,然后再转入院内接受医疗服务,这样的转运过程往往会耗费较长的时间,而且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在急救医疗全过程中实现无缝衔接,可以直接将患者送入院内接受医疗服务,这样就能够大大缩短患者的转运时间,并且减少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1.2 提高急救效率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救效率。
通过无缝衔接的方式,患者能够快速进入医疗机构接受急救服务,医生和护士也能够更迅速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救治。
此外,无缝衔接的方式还能够更好地协调医疗资源的调配和利用,从而提高急救效果。
1.3 提升救治质量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可以提升救治质量。
在无缝衔接的模式中,患者能够快速进入医疗机构接受专业的急救服务,医生和护士也能够更快地进行科学的救治。
此外,无缝衔接还能够更好地协调各个医疗科室的资源,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现状目前,急救医疗院前院内无缝衔接在全国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一些地区已经开始探索和实践无缝衔接的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流程
第一步:院前急救
1. 接到120求救电话,护士边接听边登记,同时指导家属紧急必要地现场处理,立即通
知出诊医生,司机一起于5分钟之内以最快地速度出车,二线护士接电话。
2. 出诊医生与护士对病人进行初步检查与处理,协助家属一起将病人抬送到救护车上,
全程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3. 重危特殊患者出诊护士需要在途中打电话给鉴别导诊台或急诊科,以便做好有关准
备。
鉴别护士要通知有关人员做好抢救准备,如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总值班,急诊护士做好抢救准备,如做好洗胃,除颤,插管准备等。
鉴别护士推车到大门口迎候病人。
第二步:院内急诊绿色通道
1. 救护车到达医院大门,由出诊医生,出诊护士,司机,鉴别护士等一起主动抬送病人
(无论有无家属)。
如系危重患者,急诊护士医生须到场一起协助。
2. 一般病人运送至各专科诊室,由出诊护士与医生分别与鉴别护士与急诊医生交接班,
有鉴别护士全程护送检查或住院。
鉴别护士先通知检查,住院科室做好准备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
急救护士顶替鉴别护士岗位分诊。
3. 如系重症患者需先到抢救或洗胃室洗胃,由出诊护士与急诊护士交接班,所有治疗,
护送检查住院由急诊护士负责。
如需检查住院,先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班。
4. 需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地病人由医生开具手写处方与检查单,并在处方,化验单,检查
单,住院证上盖急诊章,危重病人挂号,交费,检查,药品领取,办手续凭此章优先。
5. 病人如果暂住留观室,由留观护士全面负责。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的“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院前急救:1. 120救护车出诊快捷(白天小于5分钟,夜间小于10分钟),院前急救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 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中的监护、急救、处理,急危重病人,途中向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 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院前院内紧密联系与交接、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的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1.保证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 120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到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必要准备。
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联系并通过120急救站转运患者;急诊科在初步了解患者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120急救站进行患者转运工作。
急诊科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3.院内通道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必要的备用特别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抢救室-(ICU/CCU/手术室)-留观室/住院病房。
三.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急救病人交接:指急危重症病人经院前急救送达医院后,院前医生将病人病情病史等与医院接收人员交接。
按院前与院内不同情况和要求分为如下两方面:1. 院内工作要求:接到急救信息/得知急救车到达-准备推床并接诊、(按信息)进行相应的院内抢救准备。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系统机构与院内急救系统组成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承担着:①院前急救;②医院急诊科急救;③院内ICU的救护。
从而构成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一个急救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在急救工作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彼此必须有效、有机衔接。
二、院前急救其过程包括:1.目击者或患者求救呼叫行为。
2.120急救指挥中心受理求救呼叫并调度、指导、指挥急救作为。
3.医疗急救人员现场急救。
4.急救车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
5.院前院内密切联系并交接、协同抢救。
6.其他(指完成急救任务后的一系列工作)。
三、院前院内紧密联系,急救一体化院前院内在急救功能上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链式连接,表现在如下方面:1.通信调度院前院内信息互通;急救病人病情通报;院外急救小组-急救中心/救护车-医院的“三方通话”;2.病人转送与安置院内接诊人员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院内转送工具如担架(车)、推床、轮椅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院内通道通畅:包括急诊科的急救绿色通道、备用通道、电梯等设备通畅,以便在救护车到达时用于病人的院内转送。
通常流程为:救护车-急诊科/室-抢救室-(ICU/CCU/手术室)-留观室/(急诊或住院部等)病房。
3.病人的院前院内交接。
4.器材、设备交接。
四、完善院前院内急救链的有关因素影响院前院内急救链结构与功能完善的因素很多,主要是:1.急诊医疗服务人员综合技术素质水平与急救医疗相关设备条件。
2.院前和院内急救医疗的组织管理与综合协调、指挥。
谈院前急救及与院内治疗的无缝隙链接
谈院前急救及与院内治疗的无缝隙链接张参军;王博;张丽娟;谈君;武将;李源文【摘要】从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特点、任务、原则4方面探讨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隙链接的意义.提出畅通的"急救绿色通道"是无缝隙链接急救的基础,伤病员的现场施救、途中救护到院内抢救、手术住院治疗等连续性的无缝隙链接急救方式,可为抢救伤病员赢得时间,可大大缩短伤员获得确定性治疗的时间,可更好地保障突发事件意外情况下危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This article probed the significance of seamless link between pfe-hospital first aid and hospital treament,fiom the 4 aspects of pre-hospital firstaid:importance,features,tasks,principles. Proposed that the smooth "first aid green channel"was the basis of seamless link emergency,the seamless link emergency style,such as the on-site rescue of the sick and worunded,ambulance en route to the hospital emergencytreatment,surgey and other hospital treatment,can win the prime time to rescue the wounded and sick,can greatly shorten the time of the wounded receiving certainty treatment and better protect the lives of sick and wounded incritical emergency accident cases.【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1(024)007【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无缝隙连接;重要性【作者】张参军;王博;张丽娟;谈君;武将;李源文【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急诊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97急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从非典以后,上至中央、下到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对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应急机制的重视,同时也加快了紧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步伐,并逐步形成了“院前急救-急诊科处置-I C U抢救-院内急诊手术”的完整急救链。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的工作流程
附件1: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
救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抢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院各相关部门做好了必要准备。
3、医疗机构间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患者时,应提前与急诊科或调度室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救组转运患者;急诊科与调度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患者伤病情、相关专业床位情况确定允许接收后,立即通知院前急救组进行患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救组在接收此类患者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接,如目前病情与转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措施等情况,同时做好登记。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确定允许接纹后,立邮通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收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课件.doc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处理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处理,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处理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通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置: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开启,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确定允许接纹后,立邮通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收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处理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包括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
工苏卫牛事,管理}2010年第1期(第21卷总第113期
?
应急管理?
淮安市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
何南江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突发事件的
挑战.2003年初,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球
23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l2月,印度洋地震海啸
造成数百万人受灾,近30万人死亡.2008年初,我
国南方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等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这些突发事件对人类的生命和健
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
巨大威胁.
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
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切实维护群
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组织制定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建设,不断加
强和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提高了应
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SS),由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科和院内ICU三
个部分组成,急诊科是该体系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是院前急救的后盾和指导者,从发挥总
体的急救功能方面看,三者的急救链方面相互配合,
以院前院内之间最为关键和薄弱,两者密不可分.
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将大大减少患者送达院
内等待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
1院前急救概念
院前急救概念是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目
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和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本文指专业急救机构配备专业医务人员,通讯,急救设备,在病人
到达医院前进行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活动.
2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是对症处理,抢救生命,减
轻伤病员痛苦,减少及预防加重伤情和并发症,正确而迅速地把伤病员转移转送到医院,须分秒必争,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可能降低①淮安市急救中心淮安市223200
伤残率和死亡率.
3我省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连接的现状
3.1院前院内急救严重脱节目前,我省急诊医疗
体系存在的问题就是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衔接环节严重断链.院前急救是指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护车出现场进行的医疗救治,而院内急救就是指医院急诊科的救治.现今,我省的院前急救和院
内急救分别是相对独立医疗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急救病人过程中也是相对独立的,两者仅限于表面上和形式上的连接,而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隙连接.
3.2交接病人大都以口头交接为主院前急救医
生将病人送到急诊室后,院前急救医生与急诊室医生对病人病情,现场处置情况多以口头交接为主,虽然对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抢救和治疗有院前急救病历,但内容都比较简单,在病历项目,书
写等方面都不能做到院前急救系统的统一规范.
3.3患者病急与否都先送急诊室目前,我省急诊
医疗体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ICU和手术室之间大多没有建立起一站式的"绿色通道"抢救机制,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患者送到医院后都首先要到急诊室检查后,才可以进行分诊,或进入ICU或进人手
术室,或到某个专科病区住院,而不能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就能判断要进入哪个科室治疗.
3.4前后方无法沟通诊断信息在院前急救现场,
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在车内对患者进行的判断抢救治疗过程快速传递给医院急诊室,从而为患者进一步进行院内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而医院也无法将床位动态以及急诊室有经验的或专科医生对诊断,抢救治疗的意见等信息及时反馈给院前急救人员.目前我省仅部分急救中心与医院急救室,采用无线联网终端——LED显示屏,提前预告急诊室伤病员的年龄,性别,致病原因, 主要症状,执行急救任务的救护车牌号等信息.
?
100?
4无缝隙连接的对策
要解决这种断链,必须建立急诊医疗体系院前
和院内急救的"无缝隙连接"的绿色通道机制,做到院前与院内急救真正的无缝隙连接.一般认为院前与院内无缝隙连接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无缝隙连接;急救技术的元缝隙连接;最佳抢救路径的无缝隙连接;器材,设备使用的无缝隙连接;院前与院内
医生,病人交接的无缝隙连接;急救人员培训的无缝隙连接,共同参与科学研究的无缝隙连接等.
4.1信息的无缝隙连接所谓信息的无缝隙连接,
首先要建立指挥调度人员,现场急救人员和医院急诊科的三方通话机制.病人拨打120呼救后,120
急救医生在对患者进入院前抢救时,救护车上的生命监测仪则自动将患者的心电图,脉搏,血氧,血压, 呼吸等监测图形和数据,实时传输到根据患者病情要转诊的医院急诊室的联网电脑上.急诊室医生在病人未到急诊室前实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遇有疑难病症时,也可以通过电脑或PDA在线指导120 医生在院前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同时,院
内医护人员做好手术或ICU准备,让生命危急的病人免于急诊室分诊的麻烦,直接接受手术或特护,节省时间挽救生命.
4.2急救技术的无缝隙连接在院前急救中,每1
辆救护车就是一个急救单元,每个急救单元只有1 名医生,1名护士,在抢救特别急危重或专科病人时,医护人员常显得力不从心,技术和设备都不能满足急救需求,这样就需要院内有经验的医生或专科医生,通过网络在线指导120医生在院前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从而实现急救技术共享,达到院前院内急救技术的无缝隙连接,提高急救质量.
4.3最佳抢救路径的无缝隙连接目前,无论是什
么类型的患者送到医院后都首先要到急诊室检查后,才可以进行分诊,这种路径对一般急诊病人是可以的,而对那些特别急危重或需专科医生救治的患20lO年第l期(第2l卷总第l1
者极为不利,不能使患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这就需要急诊医疗体系的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ICU和手术室之间建立起一站式的"绿色通道"抢救机制,从而达到最佳抢救路径的无缝隙连
接,提高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4.4器材,设备使用的无缝隙连接许多伤病员在
急救过程中要使用器材或设备,由于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分别是相对独立医疗机构的组成部分,医疗器材或设备分属于两个单位,伤病员到达院内后,院前使用的器材或设备就需从患者身上撤下来,这样做对患者的救治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骨折患者使用的充气夹板,如果到急诊室就立即取下,会造成患者的痛苦或二次损伤,我们如果建立院前与院内器材,设备互换机制,就能实现患者在器材,设备使用上的无缝隙连接,减轻患者痛苦或二次损伤.
4.5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的无缝隙连接院前急
救医生将病人送到医院急诊室后,院前急救医生与院内急诊室医生对患者病情,现场处置情况多以口头交接为主,要做到院前与院内医生交接的无缝隙连接,院前急救医生必须将患者的必要病史信息,现场处置情况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交接,签收. 以免发生责权不清,产生纠纷.
4.6共同参与科学研究的无缝隙连接急诊医学
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学科,院前急救又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一个重点的首要环节,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密不可分,在急诊医学的研究上也是如此. 如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研究方面,就需要院前院内通力合作,把院前急救第一时间的资料与院内后续救治的资料结合起来加以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因素, 研究出的成果又用于指导院前和院内急救工作,从而实现院前院内共同参与科学研究的无缝隙连接. (收稿日期2009—09—03)
?
本文编校程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