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传统文化第1--4单元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
2.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传统乐器、传统戏剧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中国传统乐器:古筝、二胡等。
3.中国传统戏剧:京剧、评剧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和描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特点。
2.难点:学习和演奏传统乐器。
四、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教学PPT。
2.传统乐器示范视频或录音。
3.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资源。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1.利用幻灯片或教学PPT,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2.分别介绍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重要活动。
3.带领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和体验。
4.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作文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第二课时:学习中国传统乐器1.向学生展示古筝和二胡的图片,并简要介绍这两种传统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播放传统乐器的演奏示范视频或录音,让学生感受传统乐器的美妙音色。
3.分组演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给定时间内自由使用一些简单乐器或众声合唱,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4.引导学生讨论各种传统乐器的不同之处,并鼓励学生尝试学习和演奏其中一种传统乐器。
第三课时:探索中国传统戏剧1.以京剧和评剧为例,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播放相关传统戏剧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魅力。
3.分组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戏剧中的经典场景进行表演,并进行同学评议。
4.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之间的差异,并讨论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六、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学生课后提交的作业和小组表演的评议意见。
3.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第四周教案
2、全班交流、拓展:
(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练习背诵本课原文。
这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总结收获。
对于完不成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课后可自主学习。
作业
设计
必做:诵读本课两遍
选做:背会两段内容
板书设计
《敏以求之》
博学研思
贾思勰养羊
资料卡
《农政全书》
讨论:想一想下列情境中的人物行为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时间久了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1、该怎么做?要不要问问别人?
这么难做,要不咱们别做了。
2、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3、小红,你看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
我已经试过了,不可能再有其他解法了。
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行为?如果是你你该如何做。
对自己的学习成长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引导学生说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虚心请教,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尽情表现,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的设计发挥小组合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内容。
通过图片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不虚心向别人学习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开
放
式
延
伸
四、课堂小结,拓展与延伸。
1、一起回顾一下本课的内容,看看你能掌握多少?能否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能否熟读成诵。
2、可以自己搜集几个类似的事例并制作成卡片。
3、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家里,能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学习方法。
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 全册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声佳境”“艺术乐园”。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不如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齐鲁书社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四单元仁者之爱
第四单元“爱”既是无私的, 也是广大的。
我们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 给予朋友, 也能把这种爱给予不认识的人, 甚至是反目的人,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孟子说:“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心胸宽广、心底有爱的人呢?本单元从“仁者之爱”人手,安排了四个方面的主题活动, 鼓励学生在诵读经典中明白道理, 并广泛应用于实践, 从而培养仁爱之心。
本单元设计的四个主题活动, 引导学生从爱物、爱人、心怀天下、安于仁道以及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等不同角度感受仁者之爱。
主题一, “仁民爱物”,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悟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 进而爱惜万物,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主题二, “仁者爱人”, 让学生通过经典了解仁者之爱就是充满慈爱之心, 满怀爱意, 使学生能够具有主动关心他人的意识。
主题三, “仁者安仁”, 让学生感受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的处世态皮, 开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仁德之心对于自身、他人、社会的积极作用。
主题四, “天下归仁”, 介绍了古人自觉自发地克制自己的欲望、规范自己行为的品格, 使学生在诵读经典、阅读故事中反思生活中的自己, 进而懂得克制自己言行的重要性。
本单元以“仁爱”为核心, 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安排了四个方面的主题活动。
教学过程中, 可以考虑开展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 将对经典的学习落实到学习实践中。
1.汲取传统文化精髓, 与当代生活接轨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重要的载体,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诵读和学习优秀的典籍, 在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同时也应当着眼于学生未来将要参与的社会生活, 用传统文化的精神来指导学生未来的生活。
在单元活动中, 教材围绕主题安排了相关的现代故事, 如关于钱学森的《我要回去报效我的祖国》的故事, 《环保雨伞》《九天揽月》以及“可降解材料”的资料补充, 都在试图将经典中心怀祖国、福泽他人的仁德之心与我们当代社会生活2.实施多元评价, 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 也可以通过课后的反思、调查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及行为方式, 多元的教学评价能够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和交流。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第4单元 传统文化鉴赏:多难的中华大地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逃到江 南,在临安即位。当政者只求苟且偏安,大肆歌舞享乐。这首诗就是 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这首诗就是作者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 旅舍墙壁上,是一首古代的“墙头诗”,疑原无题,此题为后人所加。
5.三国混战
6.西晋八王之乱 7.隋末农民起义 8.安史之乱
9.宋辽、宋金民族战争 10.宋元战争
11.元末农民起义
12.明末农民战争
13.郑成功收复台湾 14.三藩之乱
15.19.辛亥革命 20.北伐战争 21.中原大战
22.五次反围剿
23.长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谈感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秦末农民战争 2.七国之乱
3.西汉武帝伐匈奴 4.黄巾起义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 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 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 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阴山。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五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历史名人、名胜古迹、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如建筑、绘画、书法、戏曲)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材分析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本中经典古诗文,能默写出重要的名言名句。
2.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所学诗文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内涵,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针对所学诗文中作者的观点进行讨论,能结合现实生活谈出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明确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
4.能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断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5.能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当地某一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能谈出自己对该历史文化名人的看法;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历史文化名人,写出自己喜爱的理由并提出自己的奋斗目标。
6.能根据学习内容写读书笔记,能根据实地考察所得写出考察简报,能根据有关资料编辑班级或校内报刊等。
7.继续学习传统文明礼仪,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个人修养。
8.能自主搜集名胜古迹和传统民俗的相关资料,能向同学介绍某一名胜古迹或传统民俗的有关知识,能结合实际体验谈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9.能根据所学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将自己搜集和整理的优秀作品介绍给同学;能自主开展经典诗文朗诵会、传统文化考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摄影展等活动。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名言等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游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成语故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成语。
教学内容:成语接龙、成语典故讲解、成语游戏等。
2.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知识,经典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历史人物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历史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教学内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品质精神、名言警句等。
4. 第四单元: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
教学内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来历、习俗、相关诗词等。
5. 第五单元:中国传统艺术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形式,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教学内容:书法、绘画、戏曲、民间艺术等的基本知识,经典艺术作品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成语、典故、名言等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学会运用成语,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成语、典故、名言等传统文化的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3. 游戏法:通过成语接龙、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4. 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传统文化》1
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谁说这群小鸟儿的生命微不足道?宇宙万 物都有血有肉的皮,是一样的生命,没有孰轻 孰重的道理。
我劝你们不要打枝头上的鸟儿,幼鸟还在 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弄不好一石数命啊!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 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 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 中不愿回家。
与花鸟有关的诗句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王令《送春》 •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白居易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与鸟有关的成语
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笼中之鸟:比喻受困而不自由的人,也比喻易于擒拿的敌人。 卵覆鸟飞: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
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
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鸟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人墨客 在花鸟之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 通过仔细的观察,铸成了不朽的 名篇佳作。
让我们用心去观察花鸟, 一起享受花鸟之情吧。
与花有关的成语
含苞欲放:指花骨朵将开而未开,形容花苞还在叶片里,很快就 要开放出来,常用来形容少女。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眼花缭乱:缭乱,纷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争奇斗艳:互相争斗,以新奇艳丽来取悦于他人。 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百花生日: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有趣的汉字单元教学课件ppt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汉字的演变
学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传说:仓颉造字
传说黄帝命仓颉造字。仓颉接受任务后,整天冥思苦想, 半年了,还没有进展。冬天到了,外面下了大雪,仓颉想 去打猎,顺便放松一下。一路上,看到山鸡、小鹿跑过, 雪地上留下一排排脚印。仓颉发现,他们的脚印都不同, 突然来了灵感。画山鸡的脚印就代表山鸡,画鹿的脚印, 不就是鹿吗。如果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把它的形象特
第六单元 15 自相矛盾 16 田忌赛马 17 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18 威尼斯的小艇 19 牧场之国 20* 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1 杨氏之子 22 手指 23* 童年的发现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
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看图,谈感受:
休
旦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世界上最古 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 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 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仓颉
二、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 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 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 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 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 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授课
综合性学习:遨游 汉字王国
方法探究 简单介绍汉字,引出活动计划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汉字真有趣
通过学生猜字谜,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 等资料,了解字形演变为形声字及过程等活动,感悟汉字的有趣。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勇且有义共2课时
第一单元:浩然之气第3课:勇且有义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勇且有义教学目标:1、能熟读3段文字,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2、结合故事理解勇且有义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实践。
教学重、难点:1、能熟读3段文字,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2、结合故事理解勇且有义的含义,并能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实践。
教学方法:讲解法、朗读法教学准备:文本朗读教学过程:一、学习第3课《勇且有义》。
1、学习【读典明理】,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4、跟读、合作读、齐读、自己读、有感情地读。
四、学习【学文立志】1、自读故事《勇敢的宗悫》2、读完故事,想一想宗悫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他少年时所讲的"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为少年的远大志向,成为激励人们立志奋进的不朽名言。
他胸怀大志,努力奋斗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历代的有志之士都以他为榜样。
“乘风破浪”也便成为一句名言,而使用到今天。
3、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4、带着对勇且有义的理解,再读文本,加深理解。
五、学习【忆事思辨】1、看图思考:下列情景中的同学行为有什么问题?为什么?2、讨论交流(1)遇到难题,要先试着自己来解决,实在没有办法再请教别人。
更不能直接看别人的答案。
(2)天太黑,也不能总让妈妈陪着睡,要学着独立。
(3)不做危险的事情,不能因为要逞强就盲目跟着做危险的事。
板书设计:勇且有义----勇敢的宗悫教后小结:第3课:《勇且有义》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勇且有义教学目标:1、能熟读3段文字,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梳理(1-4单元)
易错点:文中的象征事物及其意义的对应。
提示:文为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正确理解,拓展像梁启超一样为祖国做贡献的优秀人物。
《圆明园的毁灭》
知识点:反衬手法、过渡句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圆明园的毁灭……不可估量的损失)
关注家乡变化,将对家乡浓浓的爱和深切的期望表达出来。
学习顿号的用法
用法: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则用顿号。
1.关注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重点。 2.建立整体思维,充分发挥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快乐读书吧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3.注重对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训练,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目标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重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
借物喻人
知识点:理解文章中心句、仿写(注意仿写主体的贴近性)。
难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相亲们美好品质的赞美。
重点:集中注意力,不停、不回读。
易错点:“隔”字的正确写法
本单元习作参考
知识点:“将”“相”“和”的意思、反问句、成语理解运用
难点:结合描写方法,体会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国家利益)。
本单元要点
知识点:能从人物描写中体会人物形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册单元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全册单元梳理第一单元:人与自然第1课《草原》- 主题:描绘草原美景,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
第2课《丝绸之路》- 主题: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开放与包容。
第3课《白杨》- 主题:通过描绘白杨树,表现人的品格和精神。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科学第4课《鲸》- 主题:介绍鲸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 重点:了解鲸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5课《风向袋》- 主题:学习制作风向袋,观察风向,体会生活中的科学。
- 重点:掌握制作风向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6课《景泰蓝》- 主题:介绍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重点:了解景泰蓝的历史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单元:历史与文化第7课《长城》- 主题: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重点:了解长城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第8课《赵州桥》- 主题:介绍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展现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辉煌。
- 重点: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9课《都江堰》- 主题:介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和现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重点:了解都江堰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四单元:故事与传说第10课《草船借箭》- 主题:通过讲述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智慧与勇敢。
-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11课《景阳冈》- 主题:讲述武松在景阳冈打虎的故事,展现英勇正义的品质。
-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第12课《猴王出世》- 主题:讲述孙悟空出世的故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重点:了解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第13课《自己的花》- 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立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5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梳理
5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梳理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第一课:中华文明本课通过介绍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伟大与灿烂。
教师先通过简单生动的图片、地图等教具导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然后再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以及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基本情况。
最后,通过学生的课外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懂得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先辈们的智慧与劳动才是中华文明的真正源泉。
第二课:尧舜禹的故事——仁爱之道本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学生介绍了尧、舜、禹三位伟大的古代帝王。
他们自律宽容、忠诚正直、仁爱和善,一生都在忧国忧民,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
他们的故事,既启迪了学生争做一个像尧舜禹一样德高力通的好人,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课:二十四孝之三辅传奇通过介绍二十四孝中的“三辅传奇”,教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勉和孝顺精神,激励学生向榜样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价值观,做孝顺的孩子,做富有爱心的人。
第四课:国粹之花——京剧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发源流变,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通过课文阅读和课外学习,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第五课:中华书法之美本课通过对中国书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起源与发展,并通过欣赏篆、隶、楷、草四种字体,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法,领会书法的艺术魅力,并激发对书法的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第六课:绝代风华——江南水乡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中国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域特点,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七课:赤子之心——国人之美通过课文的学习,并结合家乡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从而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亲切感,懂得立足家乡,立足自己。
部编版-5年级上册-第4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 (2)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含山县东关学校刘加林、盛泽云、金善宏骄人祖先灿烂文化——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的编写依据主要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此外,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丁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二)教材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它不仅是历史的结晶,而且有着鲜活的生命。
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深刻地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介绍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而自豪。
本单元的编写依据主要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此外,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本单元共三课,分别以文字、科技和美德为中心,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
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四单元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第八课《美丽文字民族瑰宝》2第九课《古代科技耀我中华》3第十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单元逻辑结构图(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民族瑰宝汉字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古代科技及科技巨人的了解知之甚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耳濡目染,知道一些,但对于自强不息、立己达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解和践行还有待提高。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 1 课《声律启蒙》(一)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教学过程:一、简介《声律启蒙》。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 、学生看早教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 、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 1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 2 )同桌互读。
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 )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 、小组交流。
4 、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 、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知识链接:第 2 页六、拓展活动:第 2 页七、课外延伸: 1 、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 、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 、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 2 课《声律启蒙》(二)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
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
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
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 、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 、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 、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1 、学生认真跟读。
2 、学生自读。
( 1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浩然之气》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浩然之气1.动心忍性教材分析:此课是五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单元《浩然之气》的第一课,《动心忍性》意思是使内心惊动,使性格坚韧。
有三段小古文和学文立志、忆事思辨、博学研思、学以致用几个环节组成。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结合注释理解原文意思,理解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3.读故事“卧薪尝胆”和“仲尼厄而作《春秋》”,理解动心忍性的道理。
4.通过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热爱传统文化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背诵原文,理解古文所蕴含的道理。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论语了解不够,让学生多查资料,多种途径了解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受到热爱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会吃苦,在困境中发愤图强。
课时:1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孔子孟子等的至理名言会使我们深受教育。
你们知道的古人名言有哪些?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发言交流。
看来同学们学到了不少古诗词,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吧。
二、读典明理1、学生自读原文。
A.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指名读,订正读音。
“省”读xing 。
“曾”同“增”,这里读“zeng”。
3、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4、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译文理解古文意思。
A司马牛问怎样才是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就叫君子了吗?”孔子说:“内心反省而不内疚,那还有什么可忧虑和恐惧的呢?B 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2)全班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谈话揭示课题: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
3.以形象的对联入手,初识对联。
(1)抽学生读:“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
前面的几句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把我们眼睛的最基本的特征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同学能很快猜出他说的是眼睛。
②“中间一颗黑葡萄”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方法,它叫做“比喻”。就是把一样东西比做另一样东西,把眼睛比做葡萄。当然两者必须有相似之处,就像眼睛和葡萄他们的形状是一样的,而眼睛是黑的,黑葡萄的颜色也是黑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也模仿它的样子来造句子,运用一下比喻手法。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2.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1.学生交流在课前搜集的对联。
2.教师出示搜集的对联让学生朗读,进行拓展迁移。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0课谜语
教学目标
1.通过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猜谜的兴趣,寓教于乐。
2.了解谜语的组成、特点及类别。
3.了解谜语的发展过程、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
教学重点
及难点
了解谜语的发展,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
校本课程教案
课程内容:传统文化
年级:五年级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一单元蒙书诵读(一)声律启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声律启蒙》的相关知识,对押韵有初步认识。
2.基本懂得文意,初步了解其中典故的内容。
3.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节选的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4.学生在诵读、感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2.说说谚语、歇后语的特点
3.读好歇后语,首先得会读
(1)指名逐条练读。
(2)齐读。
4.如果带着一定的感情去读,就会读出味来
(1)引路:芝麻开花--------节节高
A.怎样才能读好呢?自己试着练读。
B.谁来带着感情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C.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条歇后语
(2)自由练读:带着感情去读,读出那种味来
(2)全班交流、互猜谜语。
7.作业:搜集自己喜欢的谜语10则,写在读书笔记上。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11课谚语与歇后语
教学目标
1.了解谚语与歇后语的来历、组成部分。
2.认识、积累谚语与歇后语。
3.体会谚语与歇后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的浓厚兴趣
2.形成运用歇后语的意识和能力
“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生: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
(2)对联必须具备的特点: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三、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教学方法
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对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谜语》(板书课题)。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谜语?
2.学生交流。谜语:是暗示文字、事物,让人猜测后知道答案的隐语。
3.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谜语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
2.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
第三单元魅力汉语第9课对联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诵读、积累对联。
2.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二)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背诵古诗,积累古诗的知识。
2.通过学生熟读古诗、合作探究等过程,结合教师的指导,了解诗意,并熟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把握诗歌鉴赏方法及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第二单元诗词诵读(一)(一)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多读多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语言的积累,还可以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在一次感受一下吧!
二、出示歇后语、谚语,朗读指导,感受语言的特点
1.谁来说一说,我们这次的语言属于什么呢?(提示:谚语、歇后语)
二、交流搜集的对联
1.小组交流搜集的对联。
2.体会联的特点。
(1)对联中有一些特殊的词语,如:四字词、三字词分别体会含义。
“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
2、根据注释,小组交流一起理解含义。
楼:阁:户:窗:巨海:长江:泽:
岌岌:淙淙:故国:他邦:
3、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4、尝试背诵。
五、课外延伸:对对子游戏:
地球上有美丽神奇的自然现象,漂亮多变的花草树木,可爱有趣的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他们。我们还把他们编成了有趣的对子。对对子很有趣,也很简单,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今天我们也来对对子。
③“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同学们是用什么瞧的呢?对了,是用眼睛,所以这句话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大家发现了吗?
④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谜语。这个谜语和上面那个很像,谁能做做小老师来分析一下?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把小提示找出来了吗?大家再来互相观察一下。
6.交流搜集的谜语。
(1)小组内互相猜谜语。
2.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欣赏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1.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2.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3.赏读记诵。让学生进行听、看、品、读一体的欣赏活动。可组织学生聆听古诗配乐的朗读配音,同时结合插图,渲染出诗中的情景。在品味的基础上,让学生尽情地读古诗,把他们获得的感受和体验,通过语音表情和动作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最后达到独立背诵。
4.古诗赏析
5.小结。
课时备课
授课题目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
2.大部分学生能背诵节选的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