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第二章
《思修》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A、思想道德B、道德素质C、理想信念D、人生价值2、理想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B、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C、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
D、与现实有很大差距,毫无实现可能的种未来想象3、以下关于理想表述错误的是( C )A、理想带有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然带有特定阶级的烙印。
B、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C、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理想必然可以实现。
D、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4、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 D )的内容。
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政治理想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自动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以下关于理想、幻想、空想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理想是个人对幻想空想的改进B、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知识渊博的人具有崇高的理想,而空想幻想则源于无知7、一般来说,( B )有盲目和科学之分。
盲目的信仰就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等的迷信和狂热崇拜,科学的信仰则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A、理想B、信仰C、信念D、意志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
大一下期思修复习资料(2)
2018大一下期思修复习资料1.人生观的定义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3.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只有深刻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准确把握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的道路。
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
为实现人生目的,人们会注重培养能力、磨练意志、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2))(3)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上有时会一帆风顺,有时会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正确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或是投机钻营、违法犯罪、或是虚度人生、放纵人生,或是悲观消沉、厌世轻生。
(4)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首先在于奉献,从而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
错误的人生目的则会使人把人生价值理解为向社会或他人进行索取,从而把追逐个人私利视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而漠视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义务与责任。
5.*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思修 第二章 爱国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把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认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爱祖国灿烂的文化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爱自己的国家每个人都应认识到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名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名言做人最大的事情是爱国。
¡ª孙中山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也。
¡ª鲁迅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ª毛泽东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可耻。
¡ª邓小平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越洋对话金晶:最厉害的时候三、四个人来抢金晶语•“当时那是我的自然反应,其实所有爱国的人,在那个时刻都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第二章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第二章一、认识人对人的信任和友情的影响在大一的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了2023版教材的第二章节,重点探讨了人对人的信任和友情的影响。
这一章节主要从社会交往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信任和友情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该章节的重点归纳。
1. 信任的定义和作用•信任是指相信他人言行真实可靠,愿意依赖他人,并愿意为他人的利益付出代价的一种心理状态。
•信任对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减少交往成本,提高合作效率。
2. 影响信任的因素•个人特点:包括诚实、公平、善良、宽容等个人品质,以及个体在交往中的信任态度。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以及他人在交往中的信任表现。
3. 友情的定义和特点•友情是一种纯粹而无私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
•友情具有持久性、互利性和亲密性的特点,能够带来情感支持、帮助和安全感。
4. 友情对个体的意义•友情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认同和归属感。
•友情还能够促进个体的成长发展,通过与朋友的交流、学习和互动,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5. 友情对社会的意义•友情有助于社会的凝聚和稳定,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与团结。
•友情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友情网络的建立和扩展,人们能够互相学习、分享资源,促进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二、信任与友情的培养和维护在第二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信任和友情的重要性,还学习到了一些培养和维护信任与友情的方法和技巧。
1. 培养信任的方法•坦诚和诚实:与他人交往时保持真实和诚实,避免说谎和隐瞒。
•公平和正义:在交往中尽量维护公平和正义,遵守约定和承诺。
•信守承诺:遵守自己的承诺,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合作与协调:乐于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达成目标。
2. 维护友情的方法•沟通和表达:与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倾听和理解:倾听朋友的想法和困扰,理解和支持朋友的选择和决定。
思修 第二章(一)
【案例故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呢”的道理,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2016习近平在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
谈会上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案例故事】坚守信念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
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进了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寺庙里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当时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特别大,所以他经常吃饭时端起碗,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时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以至于看书时也无法集中精力.怎么办呢?他想出了办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锅稀粥,等冷凝结成粥块以后,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饭各吃两块.而下饭的菜呢,更加简单,仅切一点咸菜就行了。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里刻苦读书,他懂得了很多道理,长了不少知识.为了开阔眼界,增长更多的知识,他不远千里来到应天府,进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学舍,拜著名学者戚同文为师.因为范仲淹很穷,经常吃不上饭,刚开始还能喝点稀粥,后来稀粥也没了,每当太阳落山时,他才胡乱吃点东西,可是他从来没有为吃饭这个问题而分心,而是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了.他为自己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在严寒的冬夜里,每当他学习感到疲倦时,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学习环境虽然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范仲淹就这样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后来终于取得成就,成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思修 第二章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联,时
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 础和依托,它们都共同体现了爱国 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并形成了博大 精深,内容丰富的中 华民族精神,在当代, 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 表现是许多方面的, 比如长征精\延安精 神\雷锋精神\焦裕 禄精神\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改革精神 \创新精神等等.
• 在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爱国 主义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态 度,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链条 中,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去进 行评价,尊重历史,不苛求古 人,既充分肯定历史上的爱国 人物、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 爱国行为,又看到这些人物、 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历史局限 性,从爱国主义的丰富表现中, 升华出爱国主义的普遍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基础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思想和行
为原则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动力源泉
1. 事实材料的证明: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壮丽
历史画卷
2. 理论证明:从中西两大文明起点的差异谈中
国重整体、重大局、求和谐的思维方式。说 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至上已凝结在中华民 族的制度和行为规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
产党就不能发展中国”这同样是一个真 理。 从历史、现实、未来三方面论证。
三方面论证
历 史 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
现 实
改革开放28年中国共产党的治国业绩的评价
未 来
共产党领导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历史走了一个“马鞍型”。中国不是从来就落后的,既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 • • 第一,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第二,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第三,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第四,爱自己的国家。
思修第二章必背内容
思修第二章必背内容(划线部分重点背)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必背重点1.爱国主义的内涵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4.做忠诚的爱国者重点内容梳理1.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有不同的内涵)。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主义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
(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后,爱国主义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对待祖国的感情,既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差异的方面,甚至有对立的方面。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第二,团结统一精神。
这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第三,爱好和平精神。
第四,勤劳勇敢精神。
大一思修第二章知识点
大一思修第二章知识点1. 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的第二章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知识点。
这些概念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2. 世界观的概念和种类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全面观点。
它反映了人们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认识。
世界观分为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心主义世界观两种。
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根源和基础,而唯心主义世界观则认为意识、精神或神秘力量是世界的本质。
3. 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处理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和规范。
它是指导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要求。
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包括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辩证性原则。
方法论要求我们通过实践来对事物进行认识,并提倡全面、多角度地去研究和思考问题。
4.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方式的学科。
它从认识的起源和本质、认识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人类认识的问题。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客观性观点和主体性观点。
客观性观点认为客观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主体性观点则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主观反映的结果。
5.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规律。
6.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和取舍。
真理和价值是密切相关的,真理的探求和实践活动是为了实现人类的价值目标。
7. 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精神是指人们追求真理、求实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科学方法是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实践活动和认识探索。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实践和创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8. 思维方法与逻辑思维思维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具体的推理方式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
逻辑思维是一种运用逻辑规则和原则进行推理和分析的思维方法。
思修第二章答案
思修第二章答案思修第二章主要探讨了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强调了辩证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本章回答了关于辩证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辩证法。
一、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总结,是一种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方法。
辩证法关注事物的矛盾和发展,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斗争。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相互矛盾的因素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的,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向前进化、变化和发展的。
二、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论包括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
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存在。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存在,它具有永恒性、无限性和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的发展性和矛盾性。
物质的发展是源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矛盾的存在促使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基础。
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在,人类的思维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和发展的,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必须以物质为基础。
三、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范畴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范畴是矛盾、对立统一和斗争。
1.矛盾矛盾是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的两个对立面。
矛盾不仅存在于各个事物的内部,也存在于不同事物之间。
矛盾是事物发展和运动的动力。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世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2.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基本法则。
对立是矛盾的表现形式,统一是矛盾的根本属性。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矛盾的对立面,而没有对立面就没有事物的存在。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3.斗争斗争是对立面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和斗争的过程。
斗争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形式,是事物矛盾发展的主要方式。
斗争是通过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四、辩证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辩证法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正确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事物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一思修各章节知识点
大一思修各章节知识点大一思修课程主要涉及的章节有:人生的境界、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智慧、人生的美好、人生的时空、人生的未来和人生的境界。
第一章:人生的境界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了人生的境界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以及对社会和他人的认识和评价的总体表现。
人生的境界受到外在环境、个人经验、自我认知以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学习者将学到如何提高自我境界,如何认识和反思自己的境界,并探讨人生的本质问题。
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这一章主要介绍人生的价值是人类对于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评价和判断,涉及到人的内在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生的终极价值等方面。
学习者将学习到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三章:人生的智慧这一章主要讨论人生智慧的概念、特点以及获取智慧的途径和方法。
智慧是指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问题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思考能力和处事能力。
学习者将学习到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智慧,如何学会正确的思考和决策,并了解到智慧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四章:人生的美好这一章主要探讨人生的美好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的幸福、快乐、美丽和美好的追求和体验。
学习者将了解到不同的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解,学习到如何在生活中追求和创造美好,以及如何对美好进行感受和评价。
第五章:人生的时空这一章主要介绍人生时空的概念和特点,涉及到时间的概念、人生的阶段、人生的周期以及人生的意义等方面。
学习者将了解到时间对于人生的影响和作用,明确自己在人生时空中的位置和责任,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人生的未来这一章主要讨论人生的未来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和追求,以及对未来发展和变化的预期和设想。
学习者将学习到如何进行人生规划和目标设定,并了解到个人的努力和选择对于人生未来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第七章:人生的境界这一章主要是对全书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人生境界的重要性和提出对人生境界的要求。
《思修》第二章第一节
民族团结和睦是我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高利益 和神圣职责。统一是我国 历史发展的主流。但是, 台湾当局却不顾两岸人民 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 试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 去,这是违背社会发展潮 流的,不符合两岸人民的 利益与发展需要,是不得 人心注定要失败的。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 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在我国被称 为“国魂” “民 魄”,是中华民族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 精神支柱。
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
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
久的国家。
——黑格尔
自孔子以来,埃及、 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 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 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 存下来了。 --罗素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 民族团结的纽带
千百年的历史经验已铭刻在中 华儿女的心中:什么时候团结统 一,国家就强盛安宁;什么时候 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
黑火药-唐末
造纸术--汉 蔡伦
司南--黄帝 时期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世界科学成就中,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 1500年止,世界最重要的发明创造有54项,其中中国就有31项。 而由英国人李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发现,在十六世纪 以前,中国人仅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就有一百余项 之多,从而证实了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伟大创造。
中华民族历史,每个时期都涌现出许多灿烂的的文化。
* 爱 祖 国 的 灿 烂 文 化
文化传统作为人民群众意识的载体,被 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 续的精神基因。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 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 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人们的心联系在一起。
思修第2章学霸笔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官方笔记
一、章节思维导图
二、知识点
1.理想和信念概念【选择】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 的态度。 2、理想信念的特点【选择,简答】: 思想性和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和共同性。
①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②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 ③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9、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简答】 ①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②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20、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实的问题【选择】: 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和现的问题:长期、曲折、艰巨; 正确看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以理想来否定现实、不要以现实来否 定理想【走出两个误区】。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一)2024
大一思修各章必考重点梳理,开卷建议打印(一)引言概述:大一思修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大一思修各章节的必考重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学习。
建议同学们将本文打印出来,作为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
正文:一、第一章:思修概述1.思想道德基本理论的概念和内涵2.思修的特点和任务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4.思修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目标二、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具体实践4.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方法和途径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三、第三章:崇德修身1.德与道之间的关系2.崇德修身的重要性和意义3.崇德修身的基本要求和方法4.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5.大学生崇德修身的特殊困惑和解决途径四、第四章:情感教育1.情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目标2.大学生情感教育的重点和方法3.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的途径4.大学生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5.情感教育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和意义五、第五章:责任教育1.责任的概念和内涵2.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点和任务3.培养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4.大学生责任教育中的问题和挑战5.责任教育对大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总结:通过对大一思修各章节的必考重点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同时,我们也能够了解到大学生在思修课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打印本文作为开卷考试的参考资料,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备考和学习思修课程,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
大一思修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第二章的主题是“价值与人的幸福”,本章主要探讨了人的价值与幸福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幸福。
一、人的价值与幸福的关系人的价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而人的幸福则是指个体在心理和生活上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人的价值与幸福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只有在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人要不断努力,培养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并将其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
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在工作、学习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从而实现了个体的价值。
而当个体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之后,也将得到他人的认可和社会的尊重,这种认可和尊重将进一步带来个体的幸福感。
二、实现人的幸福的途径1. 价值实现的方法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个体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接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通过这样的努力,个体才能在社会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2. 社交关系的建立一个人的幸福感也与其社交关系的良好与否密切相关。
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给个体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从而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因此,个体要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帮助和支持。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建立起互信和互助的关系,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3. 追求内心的满足幸福感不仅仅来自外在的因素,还来自人内心的满足。
一个内心富足的人,会更加容易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因此,个体要注重内心的培养,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快乐的情绪。
同时,个体也需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从而增强自己的幸福感。
三、价值实现需注意的问题在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以避免误入歧途。
首先,个体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要盲从于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其次,个体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要遵守社会的规则和法律,不能以任何形式的违法违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思修第二章理想
——黑格尔 《小逻辑》
.
人类有哪些理想:理想的类型
.
从主体上划 分
理 从性质上
想 划分
的
类
从层次上
型
划分
从时序上划 分
.
个人理想 社会理想 科学理想 非科学理想 崇高理想 一般理想
从内容上划 分
长远理想 近期理想
职业理想 道德理想 社会理想 生活理想
.
1. 理想使“人”成为人,昭示人的奋斗 目标
理想是人特有的一种能 力,这种能力把人和动 物区别开来,并把人从 动物提升为人。
人不仅能够想象,不仅 能够想象得合理,而且
.
还能够凭借理性指导下
2.理想使人类生活充满希望,提供前 进动力
理想不仅使人与动物区 别开来,不仅引导人们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提 升自我,而且改变了人 类生活。
而给理想一点时间,给心灵一些空 间的人越来越少了。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已经进入到了 缺少理想与梦想的时代。或者我们 正处于灯塔熄灭或没有灯塔的时代。
.
理想:假、大、空吗? 高、大、上吗?
.
大学生成长的第一课 选择安逸,还是守护激情
追求理想,还是随波逐流?
.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 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最丰富的一段。可以说,人生的理想追求、成败得失大部分 都体现在职业生活中。 职业理想的特点:一是具有差异性。 二是具有发展性。 三是具有时代性。
.
(2)社会理想的历史追求
西方社会 • 柏拉图: “理想国” • 闵采尔 :“千年王国” • 莫尔 : “乌托邦” • 康帕内拉 :“太阳城” • 马布利: “完美共和国” • 圣西门: 空想社会主义 • 马克思: 共产主义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一第二章知识点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一第二章知识点第二章:思想道德与法治一、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存在和人类社会生活规律认识和评价的主观反映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稳定发展所应当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1.思想道德的基本要素(1)思想道德的主要内容:人的思想和行为。
(2)思想道德的作用:是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的产物,能够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3)思想道德的形成:源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
狭义上的思想道德是指个人的独立自主、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活动。
(4)思想道德的特点:差异性、相对性、历史性、发展性。
2.思想道德的基本规范(1)社会道德规范: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准则。
(2)职业道德规范:特指从事其中一种职业的人在进行职业行为时所必须遵循的一套规范。
(3)学术道德规范:指在科学研究中所需要遵循的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
3.思想道德的涵养方法(1)文化熏陶:通过学习和阅读,培养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2)经验感悟:通过实践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培养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3)良好环境:通过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
(4)行为规范:遵守社会、职业和学术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法律法律是指由国家机构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由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1.法律的基本概念(1)法律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规范和权利义务的约束关系。
(2)法律的任务和职能: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保护人权和促进社会发展。
(3)法律的特点: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公正性、合理性。
2.法律的形式(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
(2)法律: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3)行政法规: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4)地方性法规:由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文件。
思修-第二章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重点提示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作为自己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
爱自已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最主要的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人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已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已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具体的国家相联系的。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贡献力量。
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景仰。
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
思修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23第二章答案解析
第二章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国家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所处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1.经济基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
其中,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主导作用。
2.政治方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集中制。
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民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3.文化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高人民综合素质,推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1.经济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
这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2.政治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要加强党的领导,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3.文化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要加强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低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
2.人民群众素质相对较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相对较低,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建设来提高素质。
3.社会矛盾多样化: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矛盾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既有经济领域的矛盾,也有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道路:1.历史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重要阶段,是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的必经之路。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
大一思修复习资料第一章:介绍思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本章将简要介绍思修课程的背景、目标和重要性。
1.1 背景背景涵盖了思修课程的发展背景与产生原因。
它将讨论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推动思修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1.2 目标本节将明确大一思修课程的教育目标。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法律素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等。
1.3 重要性思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节将阐述思修课程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章:思修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法律基础等方面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
2.1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是思修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节将系统地介绍伦理道德知识,包括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等。
2.2 法律基础法律基础是思修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将介绍法律基础方面的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的重要性。
第三章:思修课程学习方法本章将提供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学习思修课程。
3.1 阅读教材思修课程通常有相关的教材,学生应认真阅读教材,理解其中的概念和知识点。
3.2 参与课堂讨论思修课程通常有课堂讨论环节,学生应积极参与,发表个人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3.3 多观看新闻和评论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各类新闻和评论,有助于学生对思修课程中的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4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习效果,互相讨论问题,分享知识和观点。
第四章:思修课程评估本章将介绍思修课程的评估方式和准则,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评估自己在思修课程上的学习成绩。
4.1 平时表现评估思修课程通常会有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评估方式,学生应认真完成并按时提交作业。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一第二章知识点
思想道德与法治大一第二章知识点第二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理想信念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的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的特征:1.超越性: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2.实践性:作为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3.时代性: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信念的涵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饶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念的特征:1.执着性:信念因其执着性而为信念;2.支撑性:信念是一个人经受实践考验而始终坚守理想的精神力量;3.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同时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
人们常把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3.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4.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在精神生活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5.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也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 教学重点 ]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与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与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教学难点 ]
1 .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的一致性。
2 .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不要弘扬爱国主义以及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不等于政治、文化一体化?
3 . 如何弘扬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千百年来,爱国主义就象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
它动员和鼓舞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巨大力量。
以“ 八荣八耻” 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放在首位,可见热爱祖国的极端重要性。
正是在爱国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够历尽沧桑,排除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国之行,做一个坚定、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可从以下几点来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 、爱国主义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 1 )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现为一种爱国情感。
( 2 )爱国主义情感表现在对自己祖国灿烂文明的热爱。
( 3 )爱国情感表现在对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的憎恶义愤之情。
2 、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规范
3 、爱国主义是一种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受到人们的褒奖和敬仰。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我们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1 、热爱祖国、矢志不移
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兴起,爱国主义就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突出新的时代特征。
这主要表现在: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我们就要树立以下观念。
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但作为中华儿女,不管你身在哪里,也不管你政治立场和你的信仰如何,都应当以自己的方式来报效祖国。
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被评为“ 两弹一星”的功臣钱学森,既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心系祖国发展的赤子。
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某些国家打着经济全球化的旗子来推行他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别有用心的伤害他国的主权和尊严。
当今世界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企图用一种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去同化他国,统一世界,是根本行不通,只会危害到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我们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其成员所认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遵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心理素质、理想信念和性格特征的总和。
相对于其他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的体现,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的总和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 、团结统一。
3 、爱好和平。
4 、勤劳勇敢。
5 、自强不息。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一致,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并自觉担负起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神圣职责。
2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国家的利益所在。
3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在历史上合合分分,分分合合,但主流、主导的趋势是联合是统一。
学过中国历史的都知道,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至清朝的康熙皇帝等,正是符合各族人民的统一意志并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才为国家的统一创造了不朽的业绩。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历史基础。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海峡两岸仍然被人为地分割着,“台独”势力依然十分猖獗。
我们要坚持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争取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
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的口号是在 19 世纪的末叶,即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期间提出的。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是时代的要求,人心之所向。
一切爱国的、要求祖国独立和民族自由的人们,都强烈地感到“振兴中华”的必要性和神圣性。
事实上,许多志士仁人,也正是在“振兴中华”的崇高信念的驱使下,纷纷投身到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中。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努力做到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1 、立报国之志——志存高远,矢志报国。
2 、增建国之才——掌握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
3 、践爱国之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思考题:
1.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2. 新时期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
3.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4. 联系浙江精神(大禹精神)谈谈大学生应当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 联系实际谈谈,新时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