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秋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因为:(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
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一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
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教学过程:(1)关于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用边讲述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实验室上课。
课上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如果无实验室条件,在教室上课,课前教师可事先做好1~2台观察酵母菌的示范镜。
这样学生通过对酵母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酵母菌建立感性认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解释植物水分散失的主要原因。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7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7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会查阅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③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设计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什么是生态系统。
②学生设计: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一个可以长时间维持下去的生态系统。
①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生态系统的概念,注意纠正表达不准确的地方②教师假设:假设给你一大片土地,你可以设计你周围的环境及各种生物,那么你要怎样设计才能使你生活的生态系统维持下去?生态系统的类型①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和收集的资料说出各种生态系统。
②学生看各种生态系统的影片,通过影片让学生来认识所看到的各种生态系统。
①教师引导:你认为生物圈中有哪些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①我爱我家。
学生分组扮演各种生态系统,以口头作文的形式把各自的生态系统表述出来(组内先交流,然后向其他组同学介绍)。
②团结协作:大部分的生态系统学生比较了解,但有一些生态系统有的同学不大熟悉,这时让学生提出一个他不熟悉的生态系统,由其他的同学帮助他,给他介绍一些通过查阅资料所获得的有关这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作用,使学生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知识,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③学生详细介绍几种熟悉的生态系统,其他生态系统的详细资料由学生课下查阅完成。
①教师帮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家”。
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同时要鼓励其他同学进行帮助,不全面的由教师来引导和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7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以下是漂亮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7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生态系统的概念①通过观察家庭水族箱,分析问题,寻找答案。
②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①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实例,如家庭水族箱。
②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朗读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生态系统的组成①学生进行资料分析(教材提供的资料),找出生态系统的组成,并且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分组扮演动物、植物、细菌和非生物,并寻找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教师引导:下面大家分析一下书中的资料,看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扮演角色,并且帮助他们寻找其中的关系。
食物链和食物网①把较近一段时间所吃的食物,通过一系列箭头连接成食物网,观察自己在食物网中的位置。
②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分析动物、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②教师播放一段录像,其中有动物和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学生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分析了解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营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流动。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并且讨论:a、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b、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环保教育学生观看课件,讨论分析环保意义。
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15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1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染色体的大变化,2、描述生物的生长现象与细胞数目的增多,体积增大有关。
3、说出染色体的大致变化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1、3电教手段:投影(幻灯片)实验教具:显微镜、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玻片标本教学过程:[回顾]1、播放幻灯片: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是什么?[问题情境]播放投影:参天大树,一头老牛T:参天大树是由一粒种子长大的,一头老牛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那么生物体为什么会由小到大呢?S:自由发言,小组讨论T:(总结)是由于生物体的细胞的数目增多和体积的增大。
[新研究]细胞的分裂(板书)T: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是怎样增多的S:(讨论)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就是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导致细胞数目增多。
T:我们来看看细胞的分裂过程[观察]P34T:请同学们阅读该部分的目的、器材,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的玻片标本。
[指导]T:1、正确使用显微镜。
2、目镜用16X,物镜用10X。
3、移动载玻片,找到细胞分裂的区域。
4、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大致变化。
5、在实验册上大致画出细胞分裂过程中1—2个典型的图像。
6、小组对照(前后两组),看谁能找到书中的图4—1上a、b、c三个细胞。
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秋七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年版本修改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课前预习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它分为和。
2.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生物因素是指3.如果有一天太阳突然消失,地球上首先死亡的将是绿色植物,这是由于光合作用需要。
4.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
5什么事生物圈?6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页,完成下列各项:.试完善下面的循环图,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课前各小组都收集了很多鼠妇,你们从哪里收集到的?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让同学们说说当时发现鼠妇的情景,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是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设置对照实验,能够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所研究的变量引起的。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中,研究的变量是。
根据对照实验的要求,各小组讨论探究方案,进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探究。
实验过程中要记录探究结果。
.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得出结论”探究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阅读课本页,完成下列问题:.生物因素是指。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关系,此外还有关系、关系等,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之间会争夺;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个体之间能够,从而组成一个“家庭式”的整体。
三、反馈练习、鼠妇的生活环境是 ( ).水中.干燥的陆生环境.潮湿的陆生环境.土壤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相互影响,毫无作用.相互影响,毫无影响.毫无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属于 ( ).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森林可保持水土.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蚯蚓疏松土壤教后反思生物学贴近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学生知识储备还不够,还不具备完善的生物科学探究的技能时,要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逐步引导,渐出真知,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达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本节课基本上达到了以上的教学目的,但教学是一门学无止尽的艺术,如果你有更好的教学方法,还望大家不令赐教,我将虚心采纳,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力争做新时期合格的一名教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9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9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学习目的1、观看变形虫的形态构造和运动方式。
2、描述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的根本构造和单位重点1、观看变形虫。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
难点制作变形虫装片,观看变形虫。
学习方法观看法,试验法。
说明分析法,读书指导法学习过程学问链结1、植物细胞的根本构造?2、动物细胞的根本构造?3、动植物细胞的异同?自主学习活动1:观看变形虫目标:1、观看变形虫的形态构造;2、观看变形虫的运动及其摄取食物的活动;3、学会使用显微镜高倍物镜观看细胞。
争论:1、变形虫运动时,它的细胞形态如何变化?2、变形虫摄取食物时,它的细胞发生怎样变化?3、变形虫的.形态变化与细胞的哪些构造有关?活动2:细胞的生命活动分析:1、变形虫是怎样运动的?2、变形虫运动需要什么条件?3、变形虫运动需要能量,变形虫是怎样获得能量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构造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养分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看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拟,连续培育观看力量和思维力量。
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连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1.细菌构造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学问,由于:(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构造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构造进展比拟,找出它们在细胞构造上的一样点及显著区分,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
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根底。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认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2.1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
2.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属、科、目、纲、门、界等。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细胞的发现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的重要性。
3.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活动4.1 人体生理活动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
4.2 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系统教学目标:学习人体主要生理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了解各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人体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认识不同生物的生殖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如胚胎发育、生长发育等,了解生物发育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生物的发育过程和规律。
5.3 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遗传物质等,认识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初一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初一生物上册全册教案课程简介初一生物上册是生物学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和其它生物,为以后的高中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生命、生物、细胞等;2.独立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3.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原理,如基因、DNA、突变和自然选择、人类进化的历程等;4.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史和生态环境的变化;5.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安排第一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生物学的定义、生命的特征、生物的分类、细胞学说等基本概念。
•学习内容:1.生物学的定义和历史2.生命的基本特征3.生物的分类4.细胞学说第二章细胞结构与功能•学习目标:熟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细胞的代谢过程等知识。
•学习内容:1.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3.细胞的代谢过程第三章遗传与进化•学习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如基因、DNA的结构和功能、突变等,以及进化的基本原理,如选择和适应。
•学习内容:1.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结构与功能2.分子生物学基础3.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4.人类进化的历程第四章生态与环境•学习目标:了解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史、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等知识。
•学习内容:1.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史2.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分类3.生态平衡与生态危机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问答、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感受生命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将由老师平时观察、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评定。
同时也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积极参与教学评价过程。
教学资源为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我们将提供以下资源:•优秀教学视频•丰富的练习题集•多样化的实验操作指南•精心编写的电子学习资料总结初一生物上册旨在通过生命科学的知识、实验和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进学生逐渐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认识和解决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9篇)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教学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结构是它们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对于今后学习生物学知识至关重要。
在课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集一些绿色开花植物(要教育学生注意保护花草树木),观察、辨认植物体的器官。
利用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组织构成器官,利用自己身体说出系统的概念。
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学过的细胞和组织的有关知识以及这节课学的器官和系统,进行知识整合,描述植物体和动物的结构层次。
可以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人们吃的植物性食物分别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以及我们平时见到的植物具有哪些器官,在课堂上进行表达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在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产和生活问题,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和珍爱生命的观点。
教学重点:绿色开花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器官和系统的概念的归纳总结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番茄、开水及解剖刀(或水果刀),课前生物兴趣小组采集的绿色开花植物标本,常见的一些蔬菜或水果等。
教学程序:一、情景激疑1、呈现一座高楼大厦,及建筑工地的场景,创设问题情境:①构成高楼大厦的基本单位什么?②砖瓦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形成了高楼大厦?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认识到建筑工人按照图纸设计把砖有规律的砌成一个个房间,逐渐盖成高楼大厦。
教师启发学生,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是不是细胞简单的堆积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从而引入课题。
二、温故而知新:学习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组织小组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细胞分裂能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能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化能形成组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5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分析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表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美丽、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进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开了因学问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
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表达了面对全体学生,以学生进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拟熟识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拟活泼,奇怪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
但他们对新学校的详细状况仍旧较生疏,师生间存在肯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承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依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到达激发学生喜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加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当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公平的课堂气氛,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
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适宜的课堂纪律规章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加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承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进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协作。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临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依据学生素养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番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展争论,争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
同时要特别重视如何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索,踊跃发言,争论时声音不宜过大,别人发言时其他人仔细倾听,学会敬重他人,同时指出这也是猎取学问的途径之一。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优秀19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优秀19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组织的概念,能概述构成人体的组织是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能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学生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装片。
4、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能描述人体的。
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逐步对人体形成完整认识。
难点:学生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难以理解(因这是一个微观的动态过程,学生由于缺乏感性知识,认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复习导入:动物和人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评价并引导:动物和人都由许多细胞构成,但亿万个细胞简单地堆在一起是不能成为生物体的,所以,它有严格的结构。
它们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呢?分化: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此过程叫细胞分化。
大屏幕展示肌肉组织的形成,然后将该组织放大展示肌细胞,再将肌细胞放大展示肌纤维。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解答分化的原因。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
脑、胃、心脏等是器官。
问:为何胃、脑、心脏均是由四种组织构成?皮肤也是一种器官人体有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人体是统一的整体哪些器官系统在起作用呢?评价并总结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小结人体的结构层次。
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的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四种组织永久切片,进一步理解组织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小结并对同学们寄以希望:世界上有很多奥秘在等待着我们去探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1教学过程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请问:绿色植物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提问:很好。
请同学们阅读书123页第二自然段,并分组讨论:有机物是怎样构成细胞和植物体的?(板书)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学生分组讨论、回答:1.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脂类细胞核的主要成分--DNA这几种物质都是有机物。
2.从器官水平看:通过前面有关章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种子中含有有机物。
另外,我们吃萝卜吃的是“根”;吃甘蔗吃的是“茎”;吃白菜吃的是“叶”;吃苹果吃的是“果实”。
这说明:植物的根、茎、叶、果实中也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讲述:实际上,包括“花”在内,植物的所有器官都含有“有机物”,以上我们讨论了有机物是怎样构建植物体的。
那么,为什么又说“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实验”种子呼吸时放热,四人小组认真观察。
提问:1.甲暖水瓶的温度为什么高出很多?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教师将问题用幻灯片展示出来。
)学生思考。
讲述:种子萌发时,它所含有的有机物发生了分解,释放出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提问:请四人小组设计另外一种验证能量变化的实验,并做出相应的解释。
学生举例:点燃枝条烘烤玻片上的水,水分蒸发。
说明:枝条中含有的有机物在燃烧中释放出了能量,使水分蒸发。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2.2 组织、器官和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第三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植物体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植物体。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教学目标: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2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过程和吸收过程。
第五章:生物能进行呼吸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5.2 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1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内容:排泄的定义、途径及重要性。
6.2 排泄的主要废物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主要废物。
教学内容:排泄废物(如尿液、二氧化碳等)的成分和排出过程。
第七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 应激性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应激性的概念。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简洁版优秀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简洁版优秀5篇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并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内采集标本、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学生整理资料和调查报告,关注藻类、蕨类、种子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
4、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探究能力、分析比较综合等多种能力。
5、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1、藻类植物、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
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
3、通过比较几种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向学生渗透生物进化的观点。
教学难点:1、淡水藻类植物——水绵的观察以及藻类和蕨类植物的孢子生殖。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内采集标本、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水陆环境及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的录像、几种藻类植物标本和图片、蕨类植物的用途的录像,有孢子囊的铁线蕨或其他有孢子囊的蕨类植物标本。
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水绵、显微镜、载玻片、镊子、滴管等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种子植物有关种子萌发和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录像;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其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的课件;动态展示桃的桃的果实(完整)纵向剖开(展示种子)的课件。
学生:1、生物兴趣小组采集一些蕨类和淡水藻类的实物,增加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
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绿色植物有关的资料。
2、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3、参与调查校园内的种子植物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简洁版篇2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秋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2013年秋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田冬梅第一单元认识生命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第一周第1节课)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初中生物的第一章第一节,教学意在从情感上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通过对非生物与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1.知识:(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举例说出生物的多样性。
(2)列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3)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难点:(1)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2)遗传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2.充分、正确地利用各种图片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激发学生兴趣。
五、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课前的资料查阅和课上的参与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和讨论,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也通过提问和思考,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本课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展示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通过交流生物多样性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1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态平衡的概念和维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2.教学难点:生态平衡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
回忆之前两节课学习了两个实验《光对鼠妇的影响》、《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都是说明了什么原理?(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环境。
)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把这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章第四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
先在书本上找出生态系统的概念,P22,画出概念。
怎么样的环境才算是一个生态系统呢?那么我们的课室算不算一个生态系统?比较一个农田、一个森林与我们的课室的区别,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那生态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生态系统里面有无数条食物链,食物链交错又成了食物网。
我们小学的时候学习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看一下书本是怎么样对这两个概念下定义的?P24。
让学生读出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并举例。
草兔狼。
(强调箭头应指向捕食者)。
那在森林中这几种生物还有跟其他生物有联系吗?(昆虫吃草,老鼠吃草,老虎吃兔,狼吃鹿…)强调每条食物链的连接箭头都是指向捕食者。
并简单介绍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简单介绍各营养级。
课件图示几种生物,让学生自行连接成食物链,看哪个小组连成的食物链最多,最准确。
根据食物链的连接讲解处于食物链的不同位置的生物介绍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说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结合生活阅历及试验观看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3.运用对比试验法设计井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学会掌握试验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展科学方法的训练。
4.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重点难点:1.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试验中设置对比试验的训练及试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教学设计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问题的提出方案一:描述课前培育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4人小组合作,结合生活阅历,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方案二:观看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CAI课件),4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提出探究的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引导学生进展描述,相互沟通,在此根底上提出问题并确定问题。
播放录像(或CAI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方案一:4人小组合作,阅读并参照课本上供应的资料,结合生活阅历,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可能需要相宜的温度、肯定的水分和充分的空气(有的组还提出阳光、土壤、肥料等),并思索如何检验假设。
方案二:观看教师的`试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指导看书,鼓舞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展分析、排解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演示、启发学生调动阅历储藏,进展大胆假设。
3.制定规划方案一:参照课本的试验方案,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规划,在小组内争论并修订规划。
明确操作步骤,做好试验分工,确定组长,争论内容记录员,试验主操作人,观看记录员。
然后小组之间进展沟通,进一步修订、完善试验探究规划。
推想试验结果。
方案二:参照课本的试验方案,围绕教师的指导提纲,4人小组合作制定探究规划。
明确操作步骤和留意事项,做好试验分工,确定组长,争论内容记录员,试验主操作人,观看记录员。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15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15篇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15篇良好的教学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源。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①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②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点和难点①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②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案,4人小组在实验小组长带领下做实验。
方案二:各实验小组组内交流课前设计的实验方案,然后讨论、完善,最后确定本组的实验方案,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实验。
方案三:为提高效率,全班分成4个大组,每个大组仍以4人为一实验小组,在老师指导下实验。
指导学生实验,并提示注意事项。
参与小组讨论,对学生的大胆设计予以肯定,并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二、分析实验结果方案一:各实验小组就老师出示的讨论提纲讨论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方案二:各实验小组先组内分析实验成功与否的原因,然后各组公布自己实验的过程,产生的结果,再组间互相交流分析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方案三:4个大组各派代表公布自己的实验过程、结果。
然后①前二组间进行对比,后二组间进行对比,看看同一种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不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②第2组和第4组进行对比,看看使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相同,其结果是否一样,并分析原因。
启发学生找到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每个实验步骤中包含的科学原理。
总结出“绿色植物在光下都能制造有机物”这一结论。
三、光和作用的意义方案一: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看书自学,了解光合作用意义。
方案二:在老师提示下,根据日常生活举例说明光合作用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在经济上的意义。
2.通过对铁线蕨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通过了解蕨类植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及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比较,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也是学生树立生物体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观点的基础;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由于有真根,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决定了它比藻类植物、苔藓植物都高等,植株也比苔藓植物高大。
但又由于它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还远不如绿色开花植物发达、受精过程还离不开水,同时又决定了它仍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比绿色开花植物低等。
所以铁线蕨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应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2.难点分析:铁线蕨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学生第一次接触孢子囊、孢子、原叶体等名词,绝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未亲眼见过,会感到比较难理解。
而且对铁线蕨植物体上不直接生出雌雄性生殖器官,却是先产生孢子,由孢子萌发形成的原叶体上长出雌雄性生殖器官,与葫芦藓植株上直接生有雌雄性生殖器官有所不同,学生会感到更难理解,加上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较大困难,所以铁线蕨的生殖过程应确定为本节的难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秋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田冬梅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第一周第1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初中生物的第一章第一节,教学意在从情感上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通过对非生物与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举例说出生物的多样性。
(2)列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
(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3)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3)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难点:
(1)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
(2)遗传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2.充分、正确地利用各种图片进行教学,增强直观性和激发学生兴趣。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课前的资料查阅和课上的参与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和讨论,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也通过提问和思考,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六、学情分析:
本课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展示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通过交流生物多样性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交流和讨论中让学生获得生物基本特征的知识,能够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培养学生喜欢生命、爱护动物的行为,认识到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打下铺垫。
七、教学过程:
1. 教师导入,先引导同学们读看一下前言《走进生命的世界》,再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2.教师板画出一地形图,师生共同感知生物分布的范围,并总结出生物圈的概念。
大气圈的下层:大气层下层的对流层
水圈的全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
岩石圈的上层:地球表面的土壤层
3.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展示生物的图片让学生领略到生物世界的五彩缤纷,再结合课本第8页文字,使学生认识到物种的多样性。
4.展示不同品种的菊花和犬等生物的图片,通过讨论和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的多样性。
5. 师生再共同回顾课前的学生展示,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也不同,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三大类。
这三大类生态系统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与物种的多样性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统称为生物的多样性。
7.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机器人、珊瑚标本”等,请学生讨论它们是不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教师强调生物的概念。
8.请同学们想想我们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
9.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进而总结出生物必须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10.学生思考:生命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应激性②生长③繁殖④新陈代谢
11. 教师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1)能进行呼吸;
(2)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有遗传和变异;
(4)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5)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
八、课堂练习: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是_____、_____、______。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
3.“有许多动植物是濒危生物,我们应该关爱和保护,而路边的小草等生物就不需要关
爱和保护。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4.生物具有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等。
5. 课本12页的思考与练习。
6.下面的资料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生命现象?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长着一种“极雨花”,其花瓣对湿度很敏感,当空气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花瓣萎缩,将花蕊包起来,预示天要下雨;而花瓣展开时,则预示不会下雨。
我国广西有棵青冈树,晴天时叶呈深绿色,要下雨时,树叶则由绿变红。
还有些植物能指示空气污染程度。
答: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九、板书设计:
第二章生命的世界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
物种多样性
一、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应激性
生长
二、生物的特征繁殖
新陈代谢
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