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活动”与现象学的认识批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 -回复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现象学阐释-回复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现象学的重要阐释之一。
在这本著作中,黑格尔试图通过对思维和存在之间关系的探索,揭示精神发展的本质和目的。
现象学作为一种研究存在和体验的方法论,被黑格尔广泛应用于这本著作中,以阐释精神的现象和演化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现象学的基本理念。
现象学认为存在的东西并非是完全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实体,而是存在于我们的知觉和经验之中。
黑格尔通过这一理论,试图揭示精神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现象和经验来实现自己的演化。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从感性认识开始,阐明了对于个体来说,世界是通过感觉来表现的。
他认为个体通过感官器官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知觉和概念。
这些感觉和概念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接下来,黑格尔通过对辩证法的运用,揭示了精神的演化过程。
他认为,个体的感性认识只是精神发展的起点。
随着个体经历不断的思维活动和实践,他们逐渐融入社会和文化的共同体,形成了更高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现象学的意义在于揭示个体通过不同的现象和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演化过程。
个体通过观察和体验不同的现象,逐渐超越感性认识,实现了更高级的理性和自我意识。
现象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和解释,揭示精神发展的本质和目的。
最后,黑格尔的现象学阐释强调了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
在他看来,存在不仅是思维的对象,同时也是思维的基础。
个体通过对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地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因此,现象学不仅仅是对已有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对存在的思维和发展的思考。
总结起来,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是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其中现象学的阐释为我们理解精神的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通过对个体感性认识和意识形态的研究,黑格尔试图揭示思维和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
现象学作为一种研究存在和体验的方法论,为我们理解精神发展的本质和目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感性活动”与现象学的认识批判
对 于这个问题 , 格尔企图用理念论 的理性 主义加 以消解 , 黑 但无 法消解 , 叔本华 等唯意志论者试 图用非 理性加 以回避 , 但无从回避 。事实上 , 个 问题不 仅是包 含在 现象 学认识 这
批判 中的问题 , 而且也是 包含 在 分析哲 学语 言批判 中 的问
许仅仅是传统形 而上学 的延 伸。因为把当代哲 学和传 统哲 学 区分开 来的 , 首先 就是对 这个 “ 原初 性 问题 ” 的追 问 , 其 次才是对 这个 问题 的解 答 。同理 , 如果 马克思 的哲学 根本
本文探讨 的 中心问题 。笔者以马克思哲学 中的“ 感性 活动 ” 一重要 概念 为切 入 点 , 这 并与 胡塞 尔现 象学所谓 的“ 原初性 问 题” 即现 象学的认识批判 问题进行 了比较 性分析 , 出如 下结论 : 、 得 马克 思的“ 感性 活动” 理论 涉及 到 了现代 纯粹哲学探讨 的 那个有关认识批判 的原初性 问题 , 只不过这个 问题 在马克思哲 学 中处 于被 遮 蔽状 态 , 隐而不 显的 。基 于此 , 文 以胡 塞 是 本 尔现 象学基本 原理为参照 , 对马克 思的“ 感性活动” 理论在 纯粹 哲学论域 内所隐含 的认识批判 问题进行 了尝试 性揭 露。 关键词 : 感性 活动 ; 直观 唯物主义 ; 象学; 现 原初 性 问题 ; 现象
没有触 及到这个原初性 问题 , 至根本 就不 知道 这个 原初 甚 性 问题之 所在 . 那么 即便 我们 把 马克思 的理论 强 行拉 入 当 代纯粹哲 学的论域 中, 也没有丝毫 意义。 目前 , 克思主义 马 哲学界 出现 的所 谓 “ 以海解 马” “ 、 以西解 马” , 等 尽管 振振
能性 ?
然的思维和哲学 的思维 , 的区别是 “ 两种 生活和科学 中的 自
关于感性
感性在哲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由于在西方传统哲学中人的缺失导致西方传统哲学对“感性”的理解是外在的,是与人相分离的,“感性”或被抽象化为人的认识能力,或被直观为感性本体。
这种对“感性”的理解一直影响到今天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人们忽视感性问题,不从感性出发去理解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以感性作为自己哲学的逻辑起点,从而拉开了超越西方传统哲学的序幕。
在马克思哲学中,感性被赋予了生命意义,感性是人的生命感性,是人的生命活动。
感性是人的生命感性,是与人的生命本性内在联系的;感性是对人才有意义的;人的本性在人的生命感性活动中得以生成和完善:感性是超越于理性之上的,是包蕴、承载着理性的人的生命活动。
感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
在哲学史上,对感性的论述总是各由所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同的哲学家对感性有不同的解读。
在马克思哲学之前,大体可分为:感性经验(古希腊时期)、认识论层次的感性认识(以康德为认识论意义上感性的典型形式)、作为本体的生物直观的感性(费尔巴哈)。
哲学史上对感性的考察由来已久。
感性概念的明确提出始于古希腊时期,原义指感官所感觉到的。
古希腊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普罗泰戈拉、亚里士多德都将感性理解为感觉经验,主张感觉论,伊壁鸠鲁则以感觉主义作为根本的哲学主张。
西方近代哲学的经验论和唯理论虽然在对待感性的态度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在将感性归结为感觉经验上是共同的。
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经验是真理性知识的可靠保证;培根与霍布斯认为,感觉就是人的感官作用于对象而获得的经验材料。
洛克则认为有两类经验,即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前者是感觉经验,后者是反省经验。
第一性质的感觉观念有其对应的原形,而第二性质与第三性质的感觉观念则没有对应的原形,只是通过第一性质使人心产生这些观念的能力。
贝克莱认为,感官与本能是人类知识的第一原理,他通过感觉与观念取消了对象的实在性。
休谟认为,印象与观念作为对象和心灵表象,它们是统一的,印象与观念只有感觉强弱的区别。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综论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综论以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为背景,对其现象学的主要方法:本质还原与先验还原分别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具体阐述了二者的关联和过渡。
本文在对胡塞尔整体思想把握的基础上,试图对其现象学的方法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标签:本质直观;先验还原;悬搁;纯粹自我;意向性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他提出的现象学思想以及他运用的现象学方法,不仅为欧洲大陆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现象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且作为一种方法,现象学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胡塞尔一生追求“严格科学的哲学”的信念,这样一种笛卡尔式的理想。
他说,“人类文化的最高兴趣要求一种严格科学的哲学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的时代中的哲学革命要有理由,它就务必是被为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哲学设置基础这一目的所激发的。
”[1]他要求排除一切预先假设,使哲学成为一门明证性的、没有任何前提和假设的科学的哲学。
正是为了这一信仰,胡塞尔运用现象学的独特方法开辟了现象学领域。
本文主要参照倪梁康先生的《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及其主编的《胡塞尔选集》,拟就“本质直观”和”先验现象学还原”(简称“先验还原”)的方法做一简要的综述,并对现象学方法的这两个不同阶段的关联和过渡进行初步探究。
一、本质还原本质还原(eidetische Reduktion)是现象学用来排除经验事实,从而达到对本质的把握的一种方法。
胡塞尔的一生前、后期思想变化很大,但本质还原的方法(亦称范畴直观、本质直观、或观念直观),却是唯一一种贯穿在胡塞尔整个哲学生涯中的方法,从“描述心理学”的《逻辑研究》,到《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最后到《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本质直观(Wesensschau)的方法始终是胡塞尔哲学研究分析的坚实依据。
但我们还是不难看到,胡塞尔在其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对本质直观的理解的变化是很大的。
1.在《逻辑研究》阶段,胡塞尔就已经对近代哲学的传统做了突破。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诠释的基础—现象学方法的互通
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存在论诠释的基础—现象学方法的互通在亚里士多德那儿,真理首要的是通过现象,通过在人的生存体验中事物自我揭示而展现出来。
海德格尔在自己的哲学中接过了亚里士多德这一关于真理的观点①。
我们可以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方法在这一点上吸收了亚里士多德的方法的神髓。
方法论上的共通来自他们在实际的思想内容上的一致。
正是对人生存的实际性关注,才是他们在方法上相通的根源。
海德格尔正是在亚里士多德那儿发现了对生存现象源始的描述,而这是通向存在领会的出发点。
一、亚里士多德的现象学特征:对现象的‚拯救‛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有一段关于研究方法的论述,可以看作他对所有学科研究的共同要求:‚应当像对待其它论题一样,先摆出现象(phainomena),然后说明其中包含的问题。
‛(NE,1145b3)②无论是在伦理学、政治学这种实践哲学,还是在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乃至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探讨问题:首先摆出现象,然后对其中呈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亚里士多德对‚现象‛一再强调,并从现象自身揭示它所展示的真理。
‚现象‛一词在希腊语中是phainomenon。
根据《哲学史辞典》③,phainomenon是动词phainesthai(处于光照下,展示)的现在分词,原本主要是在口语中使用,而不是专门的哲学术语,表示‚自我展示‛,‚显现‛,‚表现‛,以及‚外观‛。
在阿那克萨格拉(Anaxagoras)那儿,现象表示‚隐藏的东西对外显现‛,在语义上和‚遮蔽起来的东西(Verborgen)‛相反。
柏拉图也把phainomena作为感觉给出的东西,只是其相反项不是隐藏的东西,而是真实的存在者(wahrhaftSeiende),他认为现象是人感知的对象,变化而不可靠,不能产生知识。
柏拉图以此说明,现象只是被感知的事物的特征,不是真实的存在,是和理智(Vernunft)认识的真实存在相反的东西。
只有在我们把现象的世界看成是彻底的假相的时候,哲学才开始。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这一主题下,我们首先需要概括介绍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现象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对现象的直接观察和描述,对事物本身的表象进行无偏见的描述和分析。
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不受任何预设或理论框架的干扰,只专注于事物本身的表像和表现。
现象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由爱德华·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提出和发展。
现象学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感知和认知活动是唯一的存在方式,并通过直觉和体验来捕捉事物的真实面貌。
在本文的后续部分,我们将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义,表现,和直觉等概念,以及现象学的方法论。
我们将深入解析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并探讨它在当代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意义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现象学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展开详细论述。
首先,通过介绍现象学的起源,我们将了解现象学在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包括意识、表现和解释等关键概念,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现象学的基本思想。
最后,我们将分析现象学的方法论,探讨现象学在研究和探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论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进而深入思考现象学在当代的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希望能够为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考。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讨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哲学思想流派。
通过对现象学的起源、核心概念和方法论进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建立起对现象学的整体认识,从而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文本中所提到的现象学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总结现象学的定义和关键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现象学在哲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探讨现象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总之,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不仅可以对现象学的定义和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可以深入思考现象学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当代哲学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参考和启示。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关于“感性活动”和“感性对象”的辨析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关于“感性活动”和“感性对象”的辨析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马克思本人的着作中,他用“感性活动”来表述其实践概念,其中的“感性”一词意味着直接性、现实性、对象性。
在他之前,费尔巴哈率先使用“感性”一词表达了自己对思辨哲学的颠覆意图。
这是由于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待间题,它们极为推崇理性,轻视感性的现实意义。
由此,费尔巴哈从存在论上赋予了感性以一种基础性的地位,试图将哲学带回到现实世界之中,无论其理论终局如何,他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启迪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马克思将人的活动视为“感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费尔巴哈的影响,这与后者将人视为“感性对象”看起来极为类似,但是仔细推敲起来,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根本差异,它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在哲学根基上的分野。
毋庸置疑,弄清“感性活动”与“感性对象”之间的区别,对于充分理解马克思所发动的哲学革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感性活动”与“感性对象”的不同,体现出了辩证思维方式与直观思维方式的差异。
“感性对象”体现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直观性。
在马克思之前,费尔巴哈已经意识到了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近代形而上学的根本缺陷,即抽象性。
他试图创立一种完全异于后者的新哲学,为了彻底与旧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其哲学的思维方式也完全异于黑格尔的,而采用了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他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①。
毫无疑问,这里所说的“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根据的肯定的东西”就是感性、现实,而“自称是绝对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就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与黑格尔不同的是,他将自己哲学的出发点置放在感性确定的事物上,以此来反对抽象的无人身的理性,这一点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及其意义马克思在确立自己的感性思想之前,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做了较高的评价,“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
从费尔巴哈起才开始了实证的人道主义的和自然主义的批判。
费尔巴哈的著作越不被宣扬,这些著作的影响就越扎实、深刻、广泛和持久;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
”[1]4在继承了费尔巴哈以及黑格尔合理思想来源的基础上,他的感性思想的体现以及确立绝大部分都是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李嘉图的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反对他站在资产阶级立场阐述的经济学原理的过程中阐述出来的。
实践作为人的一种感性的生命活动,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任何哲学的本质特征,要深刻理解实践观是怎么样在马克思哲学中确立起来的,只有深刻地挖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感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是《精神现象学》。
对于《1844年手稿》,我们也可以说,它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2]。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是如何体现出他的感性思想的呢?他的感性思想是如何超越以往哲学家思想的呢?感性思想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以及对他整个哲学基础的确立有着怎么样的意义?笔者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他的感性思想:一、马克思哲学的感性思想对费尔巴哈“感性观”的扬弃对黑格尔哲学巨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过程中,费尔巴哈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批判旧哲学那种纯理论化倾向,哲学走向感性的现实,他认为费尔巴哈是“惟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1]96费尔巴哈首次提出了把哲学根植于现实生活中,这一感性思想摆脱了之前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头脑中的逻辑推理,远离人们生活,堆积在书籍中的文字,满足于对整个外部世界的解释和文字游戏的习惯,对马克思哲学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感性第一性”与“感性的活动”的区别——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
㊃青年学者论坛㊃感性第一性 与 感性的活动 的区别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殷逸枫[内容提要] 感性 是把握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内在差异的重要概念㊂费尔巴哈以 感性 取代 理智 和 思维 在哲学中的基础和前提地位,实现了对近代思辨哲学的感性转向,并确立起 感性第一性 的思维范式㊂然而费尔巴哈却就此止步㊂马克思则在这一转向的基础上,将费尔巴哈哲学中感性主体和感性存在之间的 对象性关系 发展为 感性的活动 ,并将其作为哲学革命的理论起点,为建立起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㊂[关键词]感性;直观;感性第一性;感性的活动[作者简介]殷逸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㊂感性 在哲学中的基础和前提地位,是费尔巴哈哲学和马克思哲学的共同起点,但是缘何费尔巴哈走向抽象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恩格斯则通过 哲学革命 建立起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传统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哲学的 合理内核 (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哲学的 基本内核 (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之形成的简单拼凑式分析和理解,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乃至取消了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在关于唯物主义理解上的本质差异,损害了关于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的正确解读㊂因此,以 感性 作为切入点,厘清 感性 从没落到复兴的内在哲学理路,分析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在 感性 问题上的本质差异,对于我们区分费尔巴哈的 感性第一性 思维范式和马克思的 感性的活动 思维范式,彰显马克思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本真精神有重要意义㊂一㊁ 感性 的没落:从康德到黑格尔众所周知,哲学就是试图把握绝对, 哲学的历史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 [1]10㊂尽管 绝对 在人类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呈现为不同的内涵,然而 感性 或 感性存在 构成了绝对的重要方面,始终也是哲学家们加以思考并试图纳入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㊂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对感性尤为重视㊂601感性第一性 与 感性的活动 的区别 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康德将关于感性的考察置于对认识能力的批判性思考之中㊂面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遭遇的理论困境,即经验论将一切认识最终归结为某种内在的和外在的经验,因而招致对其所获知识是否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质疑,唯理论则坚信通过单纯的思维(纯粹理性)就能把握现实,但这需要以某些特定的基本假定为前提,如灵魂不死㊁世界有开端和上帝存在,等等,因而陷入 独断论的迷梦 之中㊂康德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法庭,检验纯粹理性认识的可能性,进而将形而上学从它的理论困境中解救出来,重新恢复其作为 一切科学的女王 的地位㊂[2]36-38在康德看来,感性是 通过我们被对象所刺激的方式来获得表象的这种能力(接受能力) ,直观则是知识 借以和对象发生直接关系,并且一切思维作为手段以之为目的的 ㊂[3]25感性作为意识形成过程的初级形态或初级阶段,对象经过它才被给予我们并由此形成感觉㊂在先天直观形式 时间和空间 的整理下,纷繁杂多的感觉作为质料呈现在感性意识中㊂但是,无论直观提升到何种清晰程度,正如康德所承认的: 我们的一切直观都是关于现象的表象;我们所直观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本身㊂ [3]42换言之,直观中物体的表象和有关自在对象本身的知识之间,有着天壤之别㊂可以看出,在康德哲学中,感性是我们受对象刺激而获得表象的能力,直观则是对感性形成的材料加以整理的先天形式或能力㊂我们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直观以其先天直观形式,对由感性所获得的纷繁复杂的表象材料加以整合,形成感性认识㊂的确,在认识层面,康德强调理性要想获得知识,必须结合感性所赋予的材料和内容,因此需要重视感性之于理性的作用和意义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感性以及由其产生的作为材料和内容的经验,在康德哲学中都是现实的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的思维形式或观念形式,并且这种作为思维形式或观念形式的感性或经验在认识过程中是受主体的先天直观形式所支配㊂换言之,无论是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还是感性或作为其结果的经验,它们在逻辑上都是由直观㊁知性或理性统治,因而处于从属地位㊂认识何以可能虽然在康德哲学中得到了解释,然而康德却将自在之物遗失于理性或认识之外㊂ 康德认为我们永远无法认识实在本身,因为我们只能在空间㊁时间和因果性的框架之内理解我们的经验㊂而空间㊁时间和因果性并非实在的组成部分,而是我们把握实在所必需的形式,因此我们永远无法认识不依赖于我们认识的事物㊂ [4]62在黑格尔看来,包括康德哲学在内的几乎所有现代哲学从一开始就预设了思维和存在㊁认识主体与被认识对象的差别, 围绕着这种对立(即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笔者注)的规定和效用旋转的是现代哲学的兴趣和关于真理及其知识的问题 [1]76-77,由此它们在认识论上始终遭受怀疑论的挑战和质疑㊂与这一认识进路不同,黑格尔主张 从意识向它自身显现的内部去考察意识 追溯一切可能的意识形式朝着真正的知识这一最终目标的发展 [4]64-65,达到对自在之物确定无疑的认识,从而弥补康德哲学的理论缺陷㊂在黑格尔哲学中,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是以感性确定性的形式呈现于意识之中㊂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作为对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的最初的或直接的意识形式,是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 只像它所呈现给我们那样,不加改变,并且不让在这种认识中夹杂有概念的把握㊂ [5]71尽管感性确定性包含的关于对象的具体内容使它显得好像是最丰富㊁最真实的知识,但是这种确定性在黑70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格尔看来所提供的却只是最抽象㊁最贫乏的真理,因为一方面它说的除了对象的存在之外别无所言,另一方面它所体现的意识仅仅只是一个纯自我㊂[5]71同时,由于它所把握的永远只是对象的特殊性,而没有以先天直观形式对其进行整理和分类,因此当我们试图以言语来表达我们所意谓的东西时,便会陷入以普遍的东西来意谓纯粹特殊的东西的矛盾之中, 所以要我们把我们所意谓的一个感性存在用语言说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㊂ [5]74-75因此,在黑格尔哲学中正是感性确定性自身的不完善,使得下一种意识形式 知觉 的出现成为必然㊂因为感性确定性是感性对象对意识的直接呈现,所以它关涉的必然包括简单的㊁直接存在着的东西或本质,即对象,和作为另一方的通过他物才存在的那种非本质的㊁间接的非自在存在,即自我㊂[5]73黑格尔承认,在最初,自我作为一种认识作用,是可以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但是对象作为自在存在则始终存在,因此,在认识和对象的关系上,对象是真实㊁本质㊂然而当对象同自我或认识在感性确定性中相结合时,对象和认识的关系 倒转 过来了㊂[5]75我们所言说的感性确定性不再是特殊的感性对象,而是被普遍化的感性对象的共相,因此不再是本质的㊁真实的东西,相反自我或认识成为真实的㊁本质的,因为对象存在乃是由于我知道它,感性的确定性诚然是从对象中驱逐走了,但是它却并不因此而被取消了,而乃仅仅是被迫使回到自我里去了㊂ [5]75无论是对象,还是自我,在黑格尔哲学中都是共相㊂[5]77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在黑格尔关于意识形式的最初阶段 感性确定性中,丧失了其绝对真理性和本质地位,不再是对象决定自我和认识,而是自我和认识是对象的绝对真理㊂黑格尔甚至反讽,将感官对象的实在作为真理性和确定性的人不如回到 最低级学派的智慧,回到那古代爱留西谷神和酒神的秘密 先学习吃饭和饮酒的秘密 ,因为他们都对感官事物的存在产生怀疑,并从事于否定感官事物的活动,这是整个自然界,包括动物在内,都在宣扬的 公开的秘密 ㊂[5]81康德以先验的理性能力作为统摄表象材料的前提和基础,世界是 我们的直观㊁我们的理智的一个作品或产物 [6]144,黑格尔则否定感性存在的真理性和确定性,将感性对象的共相而非感性对象本身作为感性确定性的真理性纳入思维之中,客体仅仅是 自己思想自己的思维的宾词 [6]114㊂无论是康德哲学,还是黑格尔哲学,在费尔巴哈看来都是一种唯心主义或有神论,只不过 康德的唯心主义还是一种有限制的唯心主义 建立在经验论基础上的唯心主义 或 受有神论束缚的唯心主义 [6]144-145,而黑格尔哲学则是 神学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 [6]115,因此, 近代哲学只是证明了理智的神性,只是将抽象的理智认作上帝的实体,绝对的实体 , 它本身只不过是溶化和转变为哲学的神学 ㊂[6]146批判近代思辨哲学的神学本质,以 感性 代替 理智 或 思维 的至上地位,是费尔巴哈哲学所作出的独特贡献㊂二㊁ 感性第一性 :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转向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哲学发展过程,是理性或精神逐渐统治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逐渐没落,甚至完全沦落为理性或思维所支配的过程㊂在康德哲学中,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受理智,尤其是先天直观形式的支配;在黑格尔哲学中思维则801感性第一性 与 感性的活动 的区别 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成为 一切自然事物和一切精神的真实普遍东西,思维就是统摄这一切事物的,并且是这一切事物的基础 [1]67,甚至作为感性存在的自然界也是一种理智,只不过是 僵化的理智 [1]66㊂可以说, 黑格尔的哲学是思辨的系统哲学的顶峰㊂ [6]60费尔巴哈洞察到整个近代哲学在处理感性时的矛盾,即一方面感性依赖于理念,只有理念才能给感性以价值和内容;另一方面思想必须是实在化的思想,它必须使自身成为感觉的对象,此时感性又是理性的真理㊂ 它既是主要的东西,同时又是次要的东西,既是本质,同时又是属性㊂ [6]165要想解决这对矛盾,费尔巴哈给出的方案是颠倒思辨哲学,重新确立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的主体地位,建立起 感性第一性 的新哲学㊂何谓 感性第一性 ?在费尔巴哈看来,就是 将实在事物,感性事物当成它自身的主体,只有给实在事物和感性事物以绝对独立的,神圣的,第一性的,不是从理念中派生出来的意义㊂ [6]165正是在哲学前提和出发点上的根本颠倒,费尔巴哈的新哲学才超越了整个近代以 逻辑在先 或 理念在先 为特征的旧哲学㊂首先,费尔巴哈破除了思辨哲学关于 感性 概念的误解,重新定义 感性 概念的丰富内涵㊂同康德和黑格尔一样,费尔巴哈将 感性 定义为对对象的反应,注意到它所具有的被动性或受动性, 在通过思维过程来规定对象以前,先就与对象发生感性的㊁也即受动的㊁领受的关系㊂ [7]14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费尔巴哈将 感性 规定为哲学的开端和判断事物存在的真理性㊁现实性的标准㊂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和源泉, 没有有限者,无限者是根本不能设想的㊂ [6]107同时,对象只有通过感觉,也即对我发生作用时才是真实意义上的存在,而不再是通过思维来确证其现实性, 感性的㊁个别的存在的实在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用我们的鲜血来打图章担保的真理㊂在感觉领域内,可以说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㊂ [6]68更为重要的是,或者最具特点的是,感性 在费尔巴哈哲学中蕴含着精神性的内涵, 普遍的官能就是理智,普遍的感性就是精神性, [6]183然而这种从 普遍的感性 到概念和一般 理性 ,仅仅依靠单独的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而是需要借助于你我相互的联系才能实现㊂这样,人与人的交往就成为真理性和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㊂[6]173一定意义上,这种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初步具有了社会关系维度的萌芽,只不过是以抽象的方式存在于作为类的人之中㊂其次,人不再是能思维的㊁作为思想家的人,而是感性的㊁现实的 受苦者 ㊂不同于康德将人作为理性存在者,黑格尔将人作为能思维的普遍物,从而区别于动物,费尔巴哈认为人之不同于动物在于感性,绝不只在于人有思维,思维只是人的感性本质的一个必然结果和属性而已㊂[6]182在费尔巴哈看来,人与动物一样,是一种普遍的㊁不受限制的㊁自由的实体,然而人的感性较之于动物的感性更具普遍性,即人的官能能超出特殊性的限制而达到独立的㊁理论的层面㊂因此,在感性范围之内就可以区分人和动物,而无须超出感性范围以外去区分㊂人之为感性存在者,是充满欲望的有限存在者,他的起源和生命的维持都归功于感性的自然界㊂同时,感性存在者由于其有限性,一方面将自己的本质置于团体之中,即人与人的统一之中;另一方面则异化出与有限性相对的作为类的完善性,并以宗教或君主的形式分别统治着天国和人间㊂由此,现实的㊁有限的人作为 受苦者 ,不仅遭受着欲望和恐惧的控制,而且受自己异化出来的宗教和君90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主的支配㊂再次,思维和存在不是在思维之中,而是在感性的人之中相统一㊂如黑格尔所言,思维和存在,以及思想和自在之物的对立,构成了整个近代哲学的兴趣之所在,以及为之旋转的中心㊂[1]64黑格尔试图在思维中解决这一对立问题㊂然而在费尔巴哈看来,黑格尔所做的尝试依然停留于黑格尔自己所言的近代哲学范围,因为 黑格尔的哲学并没有超出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矛盾㊂现象学中一开始所提出的存在,与实际的存在处在最直接的矛盾之中 ㊂[6]158换言之,黑格尔哲学始终没有解决理念是如何达至现实的㊁感性的实在领域的㊂在费尔巴哈看来,思维和存在的统一问题,只有在将人理解为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㊂[6]181此时,思维不是作为自为的主体,而是作为现实实体 人 的属性,思想才不脱离存在;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也不再是作为自在自为的思维的属性,它所达到的统一也就不再是单纯的形式的统一㊂思维如何达到客体和存在这个问题,只有在将思维和人分离开来,并独立成为主体时才成其为问题, 正如一个从身躯上砍下来的头脑之不能了解找到一个对象的道路一样,因为了解的手段,官能,已经失去了㊂ [6]182最后,历史只不过是宗教变迁的历史, 爱的宗教 是实现人类自由的途径和手段㊂在费尔巴哈看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现实的㊁感性的人,而不是能思维的抽象的理念人,他无法摆脱有限性和特殊性的束缚,始终受欲望和恐惧的奴役,因此宗教是感性的人所必然依赖和诉诸的对象,由此他推论出宗教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始终的㊂费尔巴哈把历史理解为 宗教的变迁史 [6]95,而非观念演进的历史㊂由于人所依赖的对象经历了从自然向精神的转变,宗教也就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精神宗教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人的依赖或异化逐渐加深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本质逐渐丧失的过程㊂要恢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自由,就必须将对上帝的爱颠倒为对人的爱,对上帝的信仰颠倒为对 爱 的信仰㊂ 对人的爱决不是派生的爱;它必须成为起源的爱㊂只有这样,爱才成为一种真正的㊁神圣的㊁可靠的威力㊂如果人的本质就是人所认为的至高本质,那么,在实践上,最高的和首要的原则,也必须是人对人的爱㊂ [7]315 爱的宗教 成为费尔巴哈解决尘世苦难和精神压迫的最终方案㊂费尔巴哈所建立的 未来哲学 ,是以 感性第一性 为核心的新哲学,它 将哲学从 僵死的精神 境界,重新引导到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精神境界,使它从美满的神圣的虚幻的精神乐园下降到多灾多难的现实人间 ㊂[6]120正如费尔巴哈断言,从抽象的理念重新回到感性事物, 人类才像在经历过东方梦想世界以后觉醒过来的希腊时代那样 , 回到那种对于感性事物即实际事物的未被歪曲的,客观的看法 ,也 正因为这样,人类才重新回到了自身 [6]174,即依据感性的直观所理解的感性的㊁现实的 人 ㊂三㊁ 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的 哲学革命同唯心主义体系彻底决裂,主张 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9]281,重新恢复起 感性 的权威,进而实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感性转向,这是费尔巴哈哲学的贡献㊂但是,在感性存在或感性事物这一基地上,费尔巴哈却戛然而止, 他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㊂ [9]296与之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坚持感性㊁对象㊁现实的011感性第一性 与 感性的活动 的区别 兼论马克思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第一性的同时, 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 [8]499,从而为他们实现哲学革命,创建起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㊂虽然如此,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革命所具有的重大指引作用不容忽视㊂费尔巴哈的 感性第一性 哲学对近代哲学神学性质的批判,以及对现实的人和自然的强调,与马克思恩格斯以 感性的活动 为基础和前提,逐步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㊂因此,厘清马克思哲学中的 感性的活动 的具体内涵和多重维度,对于我们廓清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本质区别,具有重要价值㊂首先,对感性不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而是从主体方面,当做实践去理解㊂费尔巴哈不满意于康德和黑格尔在考察感性时从抽象的思维出发,或者诉诸理智所具有先天直观形式,或者求助于感性确定性较之于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的真理性,他从对感性的直观出发,将 感性 规定为人对感性对象的被动反应㊂[8]501虽然感性中的人和人㊁人和对象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蕴含着 感性的活动 的萌芽,然而存在于直观之中的这种对象性关系仅仅是缺乏历史的抽象理论关系㊂因此,在费尔巴哈感性哲学中,他所直观到的自然界是人和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界,他所直观到的感性的人其实是现实的社会关系之外的人㊂马克思恩格斯则重新对 感性 加以颠倒,将关于对象的理解从客体转向主体,不是在抽象的思维中,而是在实践中去理解现实存在的人和自然界㊂更进一步,他们结合人类历史将感性㊁现实和对象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中的感性存在, 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㊁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㊂ [8]528因此, 感性 的两方面内容 感性存在和感性能力,不再作为抽象的自在存在或能力,而是具有丰富内容的社会历史的产物㊂其次,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㊂ [8]501 感性的人 在费尔巴哈哲学中的确是现实的㊁充满欲望㊁有限性和个别性的人,然而仅仅停留于感性直观,人也仍然只是抽象的作为类的概念,只是众多现实的个人的抽象,这从根本上乃是因为缺乏历史的㊁社会的视角,忽略了人的生活世界㊂尽管费尔巴哈也看到了人同对象之间的关系,认为 一个实体是什么,只有从它的对象中去认识,一个实体必须牵涉到的对象,不是别的东西,只是它自己的明显的本质㊂ [6]126甚至,他将这种对象性关系聚焦到劳动上,举例说明农夫的身份是由耕种土地显示,猎人的身份则是由打猎表明,等等㊂然而,历史和社会视角的缺乏使得人和对象的关系仅仅停留于抽象之中㊂正如恩格斯所言: 被反映为这个神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同样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又是一个思想上的形象㊂费尔巴哈在每一页上都宣扬感性,宣扬专心研究具体的东西㊁研究现实,可是这同一个费尔巴哈,一谈到人们之间纯粹的性关系以外的某种关系,就变成完全抽象的了㊂ [9]290从感性的活动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所理解的 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 , 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㊁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㊁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㊂ [8]524由此,人不再是抽象的感性的人,而是通过感性的活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㊂最后,历史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辩证发11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0年第4期展的历史,人的自由不再是通过观念的变革,而是由现实的革命来实现㊂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过程不是思维的演进史,也不是宗教的变迁史,而是具体表现为整体的五种生产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㊁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㊁生命的生产㊁生产关系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㊂[8]531-533因此,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不仅生产了作为感性之主体的人,而且生产了作为感性之对象的感性存在,更决定了人们把握感性存在的感性能力㊂这样,作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辩证发展的历史,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实现活动, 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 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㊁商业状况㊁农业状况㊁交往状况促成的[ ]㊂ [8]527同样面对现代市民社会中的苦难现实,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与费尔巴哈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费尔巴哈的斗争是以词句反对词句的斗争,人的解放只是从词句的奴役中获得解放,试图以 爱的宗教 取代基督教和思辨哲学来实现 人 的自由和解放;这在马克思看来, 人 的 解放 也并没有前进一步 ,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8]527,在阶级社会中,当交往形式不再适应生产力需要时,唯一的途径就是以现实的革命打碎旧的交往形式㊂简言之,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㊁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㊂ [8]544从康德㊁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感性存在或感性对象的考察经历了从客体形式 主体形式 客体形式 最终回到主体的过程㊂但是,直到马克思恩格斯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从实践出发,去考察感性对象及其本质,才真正实现了 看出事物的 真正本质 的高级的哲学直观 [8]528㊂同时,也正是从实践出发考察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才能真正洞悉历史发展的秘密,由此发现历史唯物主义㊂要言之, 感性 在费尔巴哈哲学中实现了从为思维所规定到现实的对象性关系的转变,然而 感性 真正实现向现实的回归,其关键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更进一步地以 对象性活动 取代 对象性关系 ,从而揭示出 感性 背后更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㊂因此,以 感性的活动 取代 感性第一性 ,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超越费尔巴哈哲学,创建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而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所在㊂参考文献[1][德]黑格尔.哲学全书㊃第一部分㊃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奥特弗里德㊃赫费.康德:生平㊁著作与影响[M].郑伊倩,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澳]彼得㊃辛格.黑格尔[M].张卜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㊁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6][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上海: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1959.[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编辑:王代月)211。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
《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精选6篇)《费尔巴哈提纲》读后感篇1费尔巴哈的《提纲》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
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
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
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
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
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
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
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
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
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论《精神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的辩证法
论《精神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的辩证法摘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意识的经验科学”,即对一般意识的发展经验的客观逻辑考察,它从“最初、最简单的精神现象、直接意识开始”,即以感性认知为初始阶段,但感性在黑格尔的考拆中并非纯粹直接的、个体的感性,而是自我否定运动着的感性,感性确定性自身历经辩证上升之途而显现为共相,共相成为感性的本质,感性确定性由此过渡到知性阶段。
因此感性辩证法构成了《精神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开端里对意识现象考察的核心点。
关键词: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共相;自否定;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1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20)11-0091-05(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52)马秀欢作者简介:马秀欢(1982—),女,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德国早期诠释学关键文本翻译与研究”(19ZDA268)子课题“英美学界德国早期诠释学研究”。
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从哲学层面来讲,感性认知,及其所确立起来的确定性存在意义,是世界成为一个可领会的、向着意义发生主体而开放的世界之开端,也是直接性意义上的开端。
不同的是,自然科学往往将这一起始性标刻为存在意义世界的始基,真实性逻辑的现实落脚点,而哲学或者有着绝对真理诉求的形而上学,则往往试图将感性确定性归拢为一种生发性的精神现象,而非绝对的直接性落脚点,它们会依循不同的精神活动方法论用种种精神活动形态去描摹感性发生活动。
一、黑格尔哲学及其精神现象学黑格尔作为西方哲学史中追求确定绝对真理的形而上学大师,达到了西方哲学史上自古希腊时代起的一个精神哲学巅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功地实现了绝对确定性逻辑阐释,被称作是理解西方哲学思想文明进而从事哲学式研究的一个至高标杆。
深刻预测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制定历史发展宏图前景的马克思,正是在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基本方法论的基础上,突破其精神思想的限定性形式,进而形成了辩证实践哲学,为人类的生产力解放运动及自由自在的本原人性诉求,提供了坚实深厚的真实确定性逻辑根基。
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
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在他的著作《现象学》中对感性确定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认识过程的起点。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从感性开始,通过感觉和直觉来寻找和接触客观世界。
感性确定性是对外部世界的首次直接感知和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有限的和片面的。
他认为感性确定性只是对客观现象的表面现象的感知,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黑格尔强调,感性确定性只能给出片面和相对的认识,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和哲学水平。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引导思维发展的重要一步。
尽管感性确定性有其局限性,但它仍然是认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黑格尔认为,通过感性确定性的阶段,人们可以积累经验,了解和认识自然和社会世界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真理,为进一步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提供了基础。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可以被辩证推进的。
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感性确定性被视为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阶段。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会引导人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反思,进而从中发展出更高级别的认识形式,如概念和理念。
对于黑格尔而言,感性确定性是认识过程中的“再生发展”的一个阶段。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是批判性的,他认为感性确定性是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其局限性使得它不能达到完全准确和全面的认识。
黑格尔也认为感性确定性是认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进一步思维发展和认识升华的起点。
通过辩证推进和超越感性确定性,人们可以逐渐获得更高级别的认识,实现真正的科学和哲学。
马克思的“感性”心理学思想论析
社会科学家2022年第05期【哲学与当今世界】收稿日期:2022-03-18基金项目:文章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心理范畴相关前沿问题研究》(16CZX0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李厚羿(1983-),广西桂林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秦雨欣(1997-),女,广西桂林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科研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心理。
马克思的“感性”心理学思想论析李厚羿1,秦雨欣2(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70;2.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摘要:作为对人类感觉能力的量度,感性概念揭示的是人的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倡导建立感性的科学,并希望能够研究人类感性的心理内容。
在马克思的理论构想中,感性是进行资本主义研究和现代人性分析的基础性范畴,它不是静止的抽象直观,而是人类自由自觉的对象性活动,社会关系能够彰显感情的现实本质,劳动异化却不断造成感觉的滞障缺失,而感官又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密切关联。
马克思开启了“感性”心理学研究的新方法,不仅体现在本质特征、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在对感性心理的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理解原则之中,这样的感性心理学必然是具有批判性、建构性和交互性的理论,并且不断实现着对现代心理学新的超越。
关键词:感性;心理学;批判;建构;交互中图分类号:B 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2)05-0068-06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是由感觉开始的,感觉给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持着有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研究人类感觉的诸多问题,但是长期以来人类的感性认识多被贬斥和低估,由于感觉的相对性,一些哲学家甚至否定知识的实在性,拒绝由感性去认识真理的各种可能性。
什么是现象学批评
什么是现象学批评
(1)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文论起源于乔治•布莱,他是两代日内瓦批评家之间的过渡性人物,明确倡导意识批评,并较为成功地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作品的存在与阅读活动。
(2)他主张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认识论:
①现象学的认识论:使作品中的意识因素和客观形式融为一体,客观形式既显示意识又遮蔽意识,因此批评应该从主体出发穿过客体再回到主体。
②笛卡尔式的认识论:使意识通过超越意识中反映的一切向自己显示自己。
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更高的层面。
③类似禅宗的认识论:使意识空无所有无所指向,意识只是纯意识而已。
这是文学作品中的最高层面。
布莱的前两种认识论都是现象学认识论,前者是胡塞尔早期的新实在论现象学认识论,而后者是胡塞尔后期的唯心主义现象学认识论。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的基本观点
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
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方法论方面,即通过回到原始的意识现象,描述和分析观念的构成过程,以此获得有关观念的规定性的实在性的明证。
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廓清传统哲学中那些概念的真实意义,从而重新说明传统哲学中的问题,并深入开展各个领域的研究。
第一讲是现象学还原的康德之路。
首先以康德的方式提出为何进行认识批判问题。
通过对自然的思维态度和哲学的思维态度的区分,胡塞尔揭示了对认识进行自然的素朴反思存在的矛盾及其导致的消极后果,进而提出认识论或真正的认识批判的双重任务,以及认识批判作为认识现象学所独有的哲学方法,即现象学的方法。
第二讲是现象学还原的笛卡尔之路。
借助笛卡尔的怀疑方法,确立了认识批判的第一出发点,并通过对两种内在和超越的区分,分析了认识的超越问题。
第三讲初步确立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
通过认识论的还原,排除一切超越之物,确立了现象学的地盘,即纯粹的现象——纯粹的我思,分析了纯粹的现象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第四讲主要阐述意识的意向性和明证性问题。
感性的名词解释
感性的名词解释感性的意思感性,是相对于理性的概念。
感性和理性,都属于意识的范畴,且为意识的性质。
感性,基于意识,是非参照性的意识。
非参照性,就是意识从虚无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无规则的。
感官知觉。
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并未深入思考而基本以第一印象来做判断的。
“感性”一词似乎只出现在现代的白话文,并且应该是个为了翻译一个哲学概念而创造出来的(仅仅是一个推断)。
这些词可见于康德对于知识的划分,将人的认识能力即传统的理性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
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感性”:“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感性,也就是纯粹感性。
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表象”。
感性作为一个哲学用语似乎太玄奥了,但作为文学用语就容易理解了。
参考余光中的《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运用:“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
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
“感性”写作是为了激发某种感性,而不是“知性”以传递知识为目的写作态度。
“感性的文字”则是那种感性写作,文字里充溢着某种感情的语言,有如涓涓细流微微道来,有如激情澎湃滚滚袭来。
感性造句欣赏(1)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康德(2) 心存感谢的人,灵魂不会虚妄;懂得感谢的人,感性世界充满阳光;学会感谢的人,心胸有海般宽广。
(3)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4) 灵魂是理性的,躯体是感性的。
灵魂是不朽的,躯体会随着时间而遍体鳞伤、千疮百孔。
(5) 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6)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
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7) 权威性跟人际关联的敏感性成反比,越有权威,越不用太在意人际关联。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
现象学与感性学的显现观比较——以张祥龙与泽尔的美学观为例蔡祥元【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35)2【摘要】张祥龙在胡塞尔现象学的基础上重新诠释了显现的发生机制,阐明它就是原本的美感体验。
这一以现象之显现为美的主张与泽尔的显现美学之间存在着呼应。
双方都主张原本的知觉体验中就包含美。
但是,与张祥龙接续、深化胡塞尔现象学不同,泽尔的显现美学传承的是鲍姆嘉登的感性学思想,他在阐发和论证显现观的时候诉诸了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麦克道尔的知觉观,反而刻意回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
因此,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参照背景,可以更清晰地分辨两种显现观的差异。
张祥龙顺着胡塞尔思路进行拓展,将概念化认知还原到前概念化的意向构成,并结合海德格尔的思想,将意向构成进一步还原为境域构成,悬置意向对象的认知功能,以此展示一种纯意向的构成之美。
泽尔与之不同,其显现之美来自概念化认知的自由活动,这种自由活动严格说来依然暗中依赖于概念化认知,只不过是它的一种无目的的应用。
泽尔理路的相关困难进一步体现在他的时间观中。
由于泽尔没有借助胡塞尔有关现在点与现前域的区分,其关于显现的当下性的刻画便经常陷入相互冲突的描述之中。
张祥龙的时间描述则充分吸收了胡塞尔的时间晕思想,对两种时间以及两种经验的差异做出了更为清晰的说明。
【总页数】9页(P56-64)【作者】蔡祥元【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69【相关文献】1.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美学观及对西方美学的拓展2.黑格尔的家庭观和中国家庭观之比较——读《精神现象学》札记(之一)3.盖格尔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4.接受美学与语用学在文学语言上的契合——以伊泽尔文学语言观为个例5.“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
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其对于感性确定性的认识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试析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探讨其在黑格尔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黑格尔认为感性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指出,人的认识起初是通过感性来认识外部世界的,感性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
感性确定性即是建立在对感性经验的认识之上,而感性经验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首要来源。
正是通过感性经验,人们才能认识到外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从而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感性确定性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对世界认识的起点和基础。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是历史和逻辑的发展。
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确定性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感性经验的描述和分析,而是通过历史和逻辑的发展,不断地超越和转化。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感性确定性是通过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转化和发展的。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需要不断地被历史和逻辑的发展所否定和超越,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是在历史和逻辑的发展中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的。
这也体现了黑格尔哲学中对历史和逻辑发展规律的高度重视和认识。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是个体和整体的统一。
在黑格尔看来,感性确定性不仅是个体对世界的认识,更是整体对世界的认识。
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个体和整体的统一,是个体在整体中获得世界认识的重要途径。
感性确定性不仅是个体感性经验的整合和概括,更是整体对世界认识的统一和集中。
在黑格尔哲学中,个体和整体的统一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对感性确定性的深刻认识。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认识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感性确定性是认识的起点和基础,是历史和逻辑的发展,是个体和整体的统一,是对世界实践的指导。
通过对感性确定性的深刻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结构,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发展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性活动”与现象学的认识批判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发布日期:2012-02-19发布:摘要:马克思哲学能否与以现象学为代表的现代“纯粹哲学”相融合,或说二者是否有着某种基本一致的问题视域,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问题。
笔者以马克思哲学中的“感性活动”这一重要概念为切入点,并与胡塞尔现象学所谓的“原初性问题”、即现象学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比较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涉及到了现代纯粹哲学探讨的那个有关认识批判的原初性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被遮蔽状态,是隐而不显的。
基于此。
本文以胡塞尔现象学基本原理为参照,对马克思的“感性活动”理论在纯粹哲学论域内所隐含的认识批判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揭露。
中国论文网/4/view-17317.htm关键词:感性活动;直观唯物主义;现象学;原初性问题;现象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想》一书中,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哲学思潮概括为四个:分析哲学、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进而又将这四个思潮归结为两个理论领域,一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社会理论”领域;一是由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为代表的“纯粹哲学”领域。
经过这样的归结,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即在社会理论方面,马克思的影响遍及各个领域,他的思想构成了该领域及其相关学科内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这个范围,要绕开马克思,是不可能产生好的社会理论的。
然而在所谓“纯粹哲学”领域,我们几乎看不到马克思的身影,或者说马克思基本上“不在场”。
这并不意味着“纯粹哲学”领域中的哲学家如罗素、维特根斯坦、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绝口不谈马克思的理论,乃指他们在创立和阐述自己的理论时,基本上不需要从马克思那里获取理论资源。
面对此种现象,我们必须严肃地、深入地思考如下问题: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是否具有归属于当代“纯粹哲学”论域的可能性?如何回答上述问题,则首先取决于这样一个问题,即马克思的哲学是否触及到了当代纯粹哲学所探讨的原初性理论问题?所谓原初性理论问题的“原初性”,即指该问题构成了当代纯粹哲学的理论起点。
毫无疑问,如果马克思的哲学理论根本没有遇到这个问题,那么马克思的哲学就不可能进入当代哲学论域之中,或者说在纯粹哲学方面,它或许仅仅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延伸。
因为把当代哲学和传统哲学区分开来的,首先就是对这个“原初性问题”的追问。
其次才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同理,如果马克思的哲学根本没有触及到这个原初性问题,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原初性问题之所在,那么即便我们把马克思的理论强行拉入当代纯粹哲学的论域中,也没有丝毫意义。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出现的所谓“以海解马”、“以西解马”等,尽管振振有词、不乏深入之见,但总归说来都是一种“无根性的”思考,因为普遍缺乏对那个“原初性问题”的清醒意识,还不能够从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中延伸出解决该问题的独特思路,马克思的哲学就依然外在于当代纯粹哲学的论域,无论如何论证,其结果依然是:这个领域不需要马克思。
鉴于上述理解,本文所要做的工作是试图回答两个问题:马克思的哲学是否会遇到作为当代纯粹哲学理论起点的“原初性问题”?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是否可以延伸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独特思路?一、马克思是否遇到纯粹哲学的原初性问题1907年胡塞尔在哥廷根大学执教时曾对现象学的进程和思路进行了梳理,他说:“认识批判的方法是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是一般的本质学说,关于认识本质的科学也包含在其中。
”他明确地区分了关于认识的两种思维。
即自然的思维和哲学的思维,两种的区别是“生活和科学中的自然的思维对认识的可能性的问题是漠不关心的――而哲学的思维则取决于对认识可能性问题的态度。
”而有关认识的可能性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人是如何能够确信自己与自在的事物一致,如何能够‘切中’这些事物?自在事物同我们思维活动和那些给它们以规则的逻辑规律是一种什么关系?”或者进一步说:认识如何能够超越自身,它如何能够切中在意识框架内无法找到的存在?应当说,这个问题就是作为当代纯粹哲学理论起点的那个“原初性问题”。
很明显,这也是康德哲学遗留给后代哲人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黑格尔企图用理念论的理性主义加以消解。
但无法消解,叔本华等唯意志论者试图用非理性加以回避。
但无从回避。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仅是包含在现象学认识批判中的问题,而且也是包含在分析哲学语言批判中的问题。
如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描述了两个对称系统,即由事实构成的本体论系统和由命题构成的逻辑系统,并把两个系统的关系理解为“图象”与“实在”(或“事实”)的关系,或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提出“命题是实在的逻辑图象”这一命题。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一个命题就是关于一件事实的图象。
并且命题只有具备一定的逻辑结构才能成为事实的图象,图象的逻辑结构必须与实在的结构有共同之处,才能描绘实在。
这样一来,问题就产生了,作为命题的图象如何能够与作为事实的实在吻合?用现象学的话说,命题如何能够“切中”实在?维特根斯坦径直宣称命题与实在或语言与世界之间具有逻辑同构关系,因而语言能够描述世界并且也确实成功地描述了世界(如科学)。
但同时,他又认为语言与世界的逻辑同构性本身又是不可被陈述的,或者说不能被直接论证,而只能自身显示。
因此。
他不得不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清楚明白地说,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当保持沉默。
”马克思的哲学遇到这个问题了吗?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
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处于被遮蔽的状态。
是隐而不见的,需要我们通过理论探究使这个问题显现出来。
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自己的哲学,最关键的理论契机,不是同唯心主义的彻底决裂――这个工作早在他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已经基本完成了――而是对“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这个“直观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总称。
他指出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共同缺陷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问题在于,马克思所言称的这种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到底是指什么?本文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来自于马克思对“感性世界”这个概念的理解。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展开了这个论题。
他指出:“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在前一种情况下,在对感觉世界的直观中,他不可避免地碰到与它的意识和感觉相矛盾的东西,这些东西破坏他所假定的感性世界一切部分的和谐,特别是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为了消灭这个障碍,他不得不求助于某种二重的直观,这种直观介于仅仅看到‘眼前’的东西的普通直观和看出物的‘真正本质’的高级的哲学直观之间。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
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很明显,马克思认为直观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就在于把“感性世界”混同于“自在世界”。
认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感性世界”是以其自身为根据的自在的实体。
在这里,重要的是马克思提出来的“感性世界”理论。
他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离开人而独立的“自在世界”,而是把“感性世界”理解为“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历史的产物”,“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等等,因为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当然,马克思没有否认自在世界的存在,但他认为这个外部的自在世界对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曾指出,外在于人的或脱离人而独立的自然界不过是一种“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性的、非感性的、只是在思想上的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即是说,现实的、感性的存在物,必然是对于人来说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而人(我)则构成了这种存在物的他物或它的对象,即另一个现实。
如果设想脱离人独立存在的自然界,那么这种自然界就既不是对象,也没有对象,因而不可能是现实的、感性的存在物,只能是思想上抽象出来的东西。
可以设想这种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但是,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于人来说也是无”。
或者说,“它是无意义的,或者只具有应被扬弃的外在性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为代表的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继续陈述这个观点,他说:“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而这一切当然不适用于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
但是,这种区别只有在人被看作是某种与自然界不同的东西时才有意义。
”显然,马克思强调哲学的思考应当立足于“感性世界”而非“自在世界”,因为自在世界。
即那个独立于人、不依赖于人的自然界,由于它脱离了人的感性活动。
就只能表现为思想上没有任何具体规定的抽象物。
对“感性世界”的理解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或直观唯物主义的基本区别。
如果说,康德取消了认识自在世界的可能性,那么马克思则是取消了认识自在世界的必要性。
然而,问题也就随之产生:究竟为什么认识“自在世界”是没有必要的或没有意义的?我们能否认识自在世界?一旦我们确认认识的基础是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那么我们关于客体的知识能否被确认为是对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自在世界”或“自在对象”本身的认识?我们能否以及如何确证我们关于客体的认识是与客体本身相一致的。
用纯粹哲学的话语来说,就是认识如何能够“切中”在意识框架内无法找到的存在?人是如何能够确信自己与自在事物一致,如何能够“切中”这些事物子或者,命题、图象、语言如何能够与实在、事实、世界相一致?毋庸置疑,这正是作为当代纯粹哲学理论起点的原初性问题,只不过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哲学中是隐含着的。
二、“感性活动”与解答原初问题的可能思路毋庸置疑,“原初性问题”属于认识论问题。
它表明,本题论问题必须依靠认识论来澄明。
因此,现象学的认识批判引领了几乎一个世纪西方纯粹哲学的发展。
但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放弃了纯粹哲学的思考。
亦即,他没有把他创立的“感性世界”理论在认识论上加以完成。
这很可能是因为马克思通过强调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确定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变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从而有意地放弃了传统哲学的论域,更重视对现实社会做出批判性的考察。
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没有在认识论上完成这个本体论原则,这样就直接导致了马克思在现代纯粹哲学领域中的“不在场”。
更为严重的是,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几乎完全忽视了马克思的感性世界理论。
更没有意识到这个理论在认识论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当他们企图在所谓“原理教科书”中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问题时,其理论观点总体上没有超出旧唯物主义或直观唯物主义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