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知识简介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该病毒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而传播。
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和传播,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知识,供大家参考:1. 保持个人卫生:- 时常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特殊是在接触动物、处理食物或者使用洗手间之后。
- 使用纸巾或者肘部遮嘴:当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以防止病毒传播。
2. 避免蚊虫叮咬:- 使用蚊帐:在睡觉时使用蚊帐,特殊是在疫情高发地区。
- 穿长袖和长裤:尽量穿长袖和长裤,减少暴露在蚊虫叮咬的机会。
- 使用驱蚊剂:使用含有驱蚊成份的产品,如驱蚊液、驱蚊喷雾等。
3.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 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者体液,如尿液、唾液等。
- 避免共用个人用品:不共用刀具、针头、牙刷等个人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
4. 加强环境卫生:- 清洁环境: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消毒常用物品和表面。
- 控制蚊虫繁殖:清除积水,避免蚊子繁殖的场所。
5.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疾病防控部门的建议,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6. 提高健康意识:- 加强健康教育: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密切关注疫情:及时关注当地卫生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并按照指导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措施和知识仅供参考,如果您身处疫情高发地区或者有相关疑问,请及时咨询当地卫生部门或者医疗机构,以获取准确的预防和控制信息。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一个共同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参预,共同努力,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
06
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知识拓展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与登革热的 鉴别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在发热期会出现“三痛征 ”和“三红征”,而登革热患者不会。另外 ,登革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会增高,而流行 性出血热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会减少。
流行性出血热与钩端螺旋 体病的鉴别
钩端螺旋体病常表现为发热、酸痛、全身软 、眼红、腿痛、淋巴结肿大,有明显的腓肠 肌疼痛,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 度增高或正常。而流行性出血热会出现“三 痛征”和“三红征”,且有球结膜水肿、充
分布情况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其中亚洲地区的发病率最高。在我 国,流行性出血热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其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 源。
流行因素与传播途径
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包括家鼠和野鼠。此外 ,猪、犬等动物也可能是传染源之一。
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病毒经由宿主的唾液、尿、 粪等排泄物污染环境后,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 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消化道传播
汉坦病毒可经消化道传播,如感染 者排泄物污染食物和水源后,易感 者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可感染 。
接触传播
汉坦病毒可经直接接触传播,如易 感者与感染者直接接触时,病毒可 通过皮肤、黏膜等处传播。
病毒的致病机制
病毒感染与增殖
汉坦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在局部淋巴结增殖,然后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引 起广泛性的病理损伤。
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对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至关重要,包括保持居住环境卫生、清理垃圾、避免老鼠滋生等措施 。
疫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疫情监测
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包括临床病 例监测、实验室检测等方面,及时发现 并确诊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1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一、传染源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的病原是汉坦病毒,黑线姬鼠是汉坦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人类主要通过与宿主动物或其排泄物(尿、粪)/分泌物(唾液)接触(即气溶胶进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粘膜及螨媒叮咬)而受感染。
三、临床表现
出血热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典型病例具有三大特征: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病程依次分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重症患者则表现高热、中毒症状重,往往有前2期或3期重叠,来势迅猛,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
轻型病例或非典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中毒症状轻,无低血压及明显的少尿期,可仅有发热期和多尿期,或仅有发热期,热退后症状消失,需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才能确诊。
应当注意与特殊临床类型病例,如急腹症型、急性胃肠炎型、脑膜脑炎型、肺炎型、大出血型,及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鉴别。
四、如何预防
尽量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接触传染。
1、整治环境卫生,投放毒饵,堵塞鼠洞,防止野鼠进家;
2、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唾液)接触;
3、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和饮料等;
4、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在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带口罩、帽子和手套等。
1 / 1。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本病典型表现有:
1.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胃肠道症状、胸闷、全身关节痛等;
2.充血、出血和外渗体征: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重者球结膜突出如水泡称为“鱼泡眼”。软腭部充血和有出血点,腋下、胸背部皮肤有出血,形如搔抓样和条痕样,重症患者可有浆膜腔积液、腔道出血、脑水肿等神志改变。
4、心脏损害: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
5、肝损害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
6、胸腔积液和肺不张以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3、肺水肿是本病常见的合并症,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主要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大汗淋漓,阵发性咳嗽伴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双肺布满对称性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两肺蝶形片状模糊阴影,晚期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8、高渗性非酮症昏迷。少数患者检查血糖明显升高,常大于22.9~33.6mmol/L,血钠>145mmol/L,尿酮阴性,血浆渗透压>350mmol/L。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使肺间质大量渗液,此外肺内微小血管的血栓形成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均能促成ARDS。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30~40次/min。早期没有明显发绀和肺部啰音,中期可出现发绀,肺都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干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侧斑点状或片状阴影,肺野外带阴影浓,而边缘薄,呈毛玻璃样。常见于休克期和少尿期。常于发病第2~6天内因呼吸窘迫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它主要是通过被鼠咬伤或进食被老鼠排泄物(屎、尿)污染的食物等途径而感染。
典型表现为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
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
因此,大面积投放鼠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采取以防鼠灭鼠及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抓好人间和鼠间的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疫情。
1、开展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消除鼠类栖息活动的隐蔽场所,在居民区及其周围地区采取大面积投放鼠药等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从而控制和消除传染源。
2、村民应搞好室内卫生,室内保持整洁,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
3、为了杜绝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4、村民在野外或田间劳作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工作。
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消毒包扎。
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减少受感染的危险。
5、加强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死鼠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灭螨防螨: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重发病村,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灭螨,同时要保持居室干燥、通风和一般卫生。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情重、病死率高,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季和秋冬季为流行高峰,潜伏期最短4天、最长60天,一般为7~14天。
一、传染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1、呼吸道:带病毒鼠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灰尘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而感染。
2、接触传播:接触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而感染。
3、消化道:食用带病毒鼠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鼠体表螨类吸入带病毒鼠的血后叮咬人引起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普遍易感,农村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发病最多。
四、临床表现发病初期:发热38℃以上,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出血:口内软腭、咽部及眼睛球结膜出血,腋下、胸背部皮下出血,形如搔抓样。
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有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严重者可并发尿毒症、肾功能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脑水肿等,可导致死亡。
现在多见不典型病例,发热38℃以下,初期症状酷似感冒,皮肤黏膜可有散在出血点,发热期可直接进入多尿期。
五、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1、接种出血热疫苗。
接种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见效最快、最安全、最实用的防控措施。
2、防鼠、灭鼠。
野外作业时要注意防鼠,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用鼠药或鼠夹灭鼠;接触死老鼠时应戴手套;死老鼠应深埋焚烧。
3、管理好食品。
食物要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老鼠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剩饭菜必须加热后食用;餐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
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消灭鼠孳生地;打扫卫生时带口罩、帽子和手套,防止吸入带毒尘埃等。
六、治疗原则“三早一就”,即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彩用液体疗法和对症治疗,早期可采用抗病毒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病者常常出现内出血和器官损伤的症状,极度危险。
本文将介绍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病因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是由四种病毒引起的,分别为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丝绸病毒和拉萨热病毒。
其中,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是最致命的病毒,其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头痛、肌肉疼痛等。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呕吐物、粪便等。
2.食用未熟或未健康的野生动物,如果蝠等。
3.接触被感染物体污染的物品或表面。
症状
患者在感染后通常会有以下一些症状:
1.高热和寒战。
2.咳嗽和喉咙疼痛。
3.腹泻和呕吐。
4.皮肤和眼球内出血。
5.疼痛和肌肉疲劳。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防治措施
以下是预防和防治流行性出血热的措施:
1.食用熟食,避免食用未熟或未健康的野生动物。
2.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和使用肥皂等清洁用品。
3.避免与患者接触或感染物污染的物品和表面接触。
4.保持室内通风、清洁卫生。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范,才能够防止疫情的扩散和流行。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增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知。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流行性出血热(EVD)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其症状包括高热、出血、呕吐和腹泻等。
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预防知识:1. 了解病毒传播途径: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是预防传播的关键。
2. 高度重视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至关重要。
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可能被感染的物体或场所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
3.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埃博拉病毒最初是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人类的。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特别是猴子、果蝠、猪等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
4. 安全处理尸体:埃博拉病毒可以在死者的尸体中存活一段时间。
安全处理尸体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尸体应由专业人员处理,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5. 避免接触感染者:如果你身边有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应避免接触他们的体液和分泌物。
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并且在接触他们时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6. 接种疫苗:目前已经有埃博拉病毒疫苗可供使用。
如果你生活在高风险地区,或者计划前往高风险地区,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7. 加强社区教育:通过加强社区教育,提高公众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提供准确的信息,消除谣言和误解。
8. 支持卫生设施和卫生工作者:加强卫生设施和卫生工作者的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对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安全处理尸体,接种疫苗,加强社区教育,支持卫生设施和卫生工作者。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流行性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热、出血和器官损害。
常见的流行性出血热包括埃博拉出血热、拉沙热、丙型肝炎等。
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感染,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预防知识。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经常洗手:用肥皂和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接触过动物或者可能受到感染的物品后。
- 避免接触污染物: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等可能携带病毒的物品。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感染的物品时,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避免与病毒携带者接触:-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与灵长类动物、果蝠等易感染病毒的动物接触。
- 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避免与已经感染的人接触其血液、体液或用具。
3. 定期消毒和清洁环境:- 使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常接触的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
- 定期清洁和消毒卫生设施,如厕所、浴室等。
4. 注意食品安全:- 食用熟食:确保肉类、海鲜等食物煮熟煮透,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食物。
- 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动物产品: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动物血液、内脏等。
- 注意食品卫生:保持食品加工和储存的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5.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卫生部门的建议,接种相关的疫苗,如丙型肝炎疫苗等。
- 定期接种疫苗,保持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注意旅行安全:- 了解目的地的疫情:在旅行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信息,特别是是否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病例报告。
- 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物品,如血液、体液等。
- 遵循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7. 加强社区宣传和教育:- 提供流行性出血热的相关知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社区居民普及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知识。
-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鼓励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消毒等。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发病初期有发热、浑身酸痛、极度疲乏的感觉,可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以及面部、颈部、上胸部皮肤有出血点,皮肤颜色变红(即三红),或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重的病人面部像喝醉酒一样。
该病流行范围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我市为流行性出血热老疫区。
每年的冬春季发病有季节性高峰,该病只要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完全可以痊愈。
二、流行性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人群可以通过接触病鼠的排泄物、进食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和水、吸入病鼠排泄物污染的灰尘等途径而感染。
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也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无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该病,但青壮年、农民因接触机会较多而发病较多。
三、怎样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关键措施是灭鼠防鼠,减少与鼠类接触的机会,才能避免感染发病。
可采用投鼠药、布鼠夹、堵鼠洞等办法进行灭鼠。
同时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存好家中的粮食及食物,防止鼠类污染。
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院内的杂草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在野外留宿,不坐卧草地或柴草堆,对破损伤口及时进行消毒包扎处理。
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是预防出血热最有效、最经济、最直接的手段,注射疫苗最好在流行前(10-12月份)14-30天完成,接种人群以15-60岁最为合适。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莱州市疾控中心。
流行性出血热知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知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老鼠和螨类。
该病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目前认为有以下途径可引起出血热传播:1、呼吸道。
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尘埃和后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感染。
2、消化道。
进食含出血热病毒的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水,经口腔粘膜及胃肠粘膜感染。
3、接触传播。
被鼠咬伤、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
4、母婴传播。
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
接种对象:16-60岁的高危人群。
作用及用途: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型和型身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免疫力。
用于预防型和型身综合征出血热。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因疫苗含有氢氧化铝佐剂,少数人在注射后局部可出现硬结、轻度肿胀和疼痛,一般在1-3天内自行消退。
禁忌:(1)发热、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者。
(2)患过敏性疾病、对抗生素或生物制品有过敏史者。
(3)哺乳期、妊娠期妇女。
最新流行性出血热知识培训
流行性出血热知识培训流行性出血热,又称称肾综合症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危害较大,是国家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和欧洲棕背平。
我国有67种脊椎动物自然感染HV,主要是野栖的黑线姬鼠和以家栖为主的褐家鼠。
其它动物猫、狗、家兔等,感染后可从尿粪及唾液中排毒,但在流行中的意义,尚需研究。
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及唾液、尿、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1.接触感染由带毒动物咬伤或感染性的鼠排泄物直接接触皮肤伤口使病毒感染人。
2.呼吸道传播以鼠排泄物尘埃形成的气溶胶吸入而受染。
3.消化道感染经受染鼠排泄物直接污染食物吃后受到感染。
最近有报告在实验动物进行经口喂以带EHFV的食物感染成功的例据。
4.螨媒传播我国已查见革螨人工感染后一定时间内可在体内查到病毒,并可经卵传代,从恙螨也可分离到EHFV,因此螨类在本病毒对宿主动物传播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5.垂直传播我校曾报告从孕妇EHF病人流行的死胎肺、肝、肾中查见EHFV抗原,并分离到病毒,及在胎儿上述器官组织查见符合EHF 感染引起的病理改变,均表明EHFV可经人胎盘垂直传播。
沈阳军区医研所,在自然界捕捉的带毒怀孕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中可发现有类似垂直传播现象。
三、人群易感性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
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热、出血和器官损害。
为了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和感染,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预防知识和措施。
1. 了解病毒传播途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体表分泌物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排泄物、呕吐物、尸体等传播。
此外,蚊虫叮咬也是一种传播途径。
2.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措施。
包括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避免用同一物品共用、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其排泄物等。
3. 注意食品安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可以通过食品传播,因此要注意食品的安全。
包括避免生食或未煮熟的动物产品,尤其是野生动物;避免食用不洁净的水果和蔬菜;避免食用不洁净的水源等。
4. 防蚊措施:蚊虫叮咬是流行性出血热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蚊措施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蚊帐、蚊香、电蚊拍等防蚊工具,穿长袖衣物和长裤,避免蚊虫叮咬。
5.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也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洁居住环境,避免积水,清理垃圾,杀灭蚊虫等。
6. 接种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根据疫情和个人情况,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7. 提高健康意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感染。
总结起来,预防流行性出血热需要加强个人卫生、注意食品安全、防蚊措施、加强环境卫生、接种疫苗以及提高健康意识。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流行性出血热讲课课件
中期症状
低血压休克期
由于血管内血浆大量外渗至皮下、脾、肝等内脏器官,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全身微 循环障碍。此时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病人出现口渴、尿少、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肢端 青紫等表现。
充血出血期
由于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出现管壁通透性增强,表现为全身皮肤、孔窍多处 小片出血,并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由于该病的传染性,可引起社会恐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02 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症状
早期症状
发热
突然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持 续时间不等,一般1~2周,少数可达 数月。
头痛
全头痛或前额痛,少数为枕、顶、颞 部疼痛。
眼眶痛
眼球胀痛、结膜充血和水肿等。
醉酒样面容和全身不适
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 有酒醉样貌。
同时,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全球威 胁。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可以共同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防 控水平,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实验室诊断
通过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或病毒抗原进行确诊。常用方法包 括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胶体金法等。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 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 平衡,加强营养支持。
对症治疗
针对高热、出血和肾脏损 害等症状进行治疗。如使 用退热药、止血药和利尿 剂等。
抗病毒治疗
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 物进行治疗,但需在发病 早期使用。
流行性出血热与流感、登革热等疾病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鉴别诊断 。
流行性出血热的历史与现状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随着全球 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流行 性出血热主要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流行。
最新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精品课件)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流行性出血热,又称称肾综合症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流行范围广的特点。
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类主要症状,全身酸痛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部、颈部、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腋下和胸背部皮肤有出血点。
五期临床过程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与恢复期。
病情严重者因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
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易发生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老鼠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出血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染给人:1、由带病毒的老鼠传染给人:(1)老鼠咬伤人皮肤或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了人破伤的皮肤或粘膜;(2)人食用了被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食物;(3)老鼠的尿、粪便、唾液污染的尘土扬起时,被人吸入呼吸道。
2、寄生在老鼠身上或洞中的螨虫叮咬人。
3、母婴垂直传播.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发病主要为青壮年农民,其次为青年学生.出血热流行的小高峰为每年的5—7月,大高峰为10月一次年1月.出血热的预防控制措施:1、接种疫苗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在流行季节前,接种出血热疫苗。
接种程序是每人全程接种3针次,即接种第1针后1 4天接种第2针,半年至一年加强接种第3针。
2、防鼠、灭鼠是防止感染该病的关键。
住宅区周围定期用药物等灭鼠,农作物粮食储存应防止被老鼠污染.野外活动时注意不要被老鼠咬伤,野外作业的住地要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减少鼠、螨栖息和接触感染.3、管理好食品。
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要乱倒;食物放在老鼠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应煮沸消毒等。
4、搞好环境卫生。
室内外垃圾及时清理,杂物堆放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孳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尘埃;清除草丛等。
5、及时就诊.不明原因发热(39-40~C)、曾接触过老鼠、吃过被鼠咬伤的食物、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应及时到综合医院就诊,就地治疗。
内科-流行性出血热
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包 括针对病毒复制、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治疗策略。
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死亡率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漏 诊。
完善诊疗规范
制定更加完善的流行性出血热诊疗规范,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 地进行治疗。
加强患者管理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社区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 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流行性出血热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诊断 延误。
疫情监测与预警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监测和预警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 缺乏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等,以降低感染 风险。
心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焦虑与恐惧情绪的评估
01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恐惧程度,以及对治疗和预后的期望。
心理干预措施
02
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
等,以缓解不良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
03
向患者传授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等,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 合分析,确定诊断。具体包括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等症 状,以及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等实验室指标。
诊断流程
首先收集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信息,然后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 室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和诊断标准进行综合分析,作出 诊断。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疫苗接种政策及推广
疫苗接种计划
制定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疫苗接种计划,明确接种对象、接种时间 和接种地点。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知识1.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为3—12%。
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但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到病例数的90%以上。
我国的科学家历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发现有流行性出血热的疫源地。
我国除青海、新疆外,其余省市和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
从流行型看,华北以家鼠型为主,东北以姬鼠型为主。
姬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流行高峰季节在冬季,家鼠型HFRS疫区,以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流行高峰季节主要在春季,混合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具有春、冬两个流行高峰,近两年来春、冬峰特别明显,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形成混合型疫区。
2. 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1)呼吸的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3.流行性出血热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偏的易感性。
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农民发病占90%,但在家鼠型疫区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
另外,近年来我国一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
4.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潜伏期为4—46日,一般7—14日,以2周多见。
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知识讲座第8期)
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一、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念: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二、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
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五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一)发热期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
发病后体温急骤上升,一般在39~40℃之间,热型以弛张型为多,少数呈稽留型或不规则型,颜面及眼眶区有明显充血,似酒醉貌。
上胸部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软腭、腋下可见散在针头大小的出血点,有时呈条索状或抓痕样。
肋椎角有叩痛。
束臂试验阳性。
本期一般持续5~6天。
(二)低血压期一般于病程第4~6天出现,也可出现于发热期。
轻者血压略有波动,持续时间短。
重者血压骤然下降,甚至不能测出。
休克时(除晚期者外)患者的皮肤一般潮红,温暖,出汗多,口渴,呕吐加重,尿量减少。
可有烦躁不安、谵语、摸空等,重者有狂躁、精神错乱等。
脉搏细速,可出现奔马律或心力衰竭。
本期一般持续1~3天。
(三)少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5~7天。
此期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出血显著。
患者有口渴、呃逆、顽固性呕吐、腹痛、谵语、幻觉、抽搐、鼻衄、呕血、便血、咯血、尿血等,皮肤、粘膜出血点增多。
血压大多升高,脉压增大。
肋椎角叩痛显著。
尿量明显减少。
24小时少于400ml,或甚至发生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50ml),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尿毒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
由于尿少或尿闭,加上血浆等液体的大量回吸收,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
并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本期一般持续1~4天。
(四)多尿期多出现于病程第10~12天。
由于循环血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逐渐修复,但再吸收功能仍差;加上少尿期在体内储留的尿素等代谢产物的排泄,构成渗透性利尿的物质基础,故出现多尿和夜尿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出血热知识简介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流行性出血热。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病原学】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HFRSV)属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现统称汉坦病毒(HV)。
本病毒为有膜RNA病毒。
其血清型主要有2种:Ⅰ型是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 HTNV),病毒分离来自韩国的黑线姬鼠,主要宿主动物是姬鼠,又称野鼠型,病情属重型。
Ⅱ型是汉城病毒(Seoul virus SEOV),病毒分离来自韩国汉城褐家鼠和日本实验室大鼠,主要宿主动物是褐家鼠,又称家鼠型,病情属中型。
本病毒对脂溶剂敏感,乙醚、氯仿、丙酮、苯、氟化碳,去氧胆酸盐等均可灭活。
一般消毒剂及戊二醛也可灭活。
在pH5.0以下,温度60℃1小时,紫外线照射30分钟可使之灭活。
【流行病学】
(一)流行分布
本病流行较广,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原苏联等。
我国于30年代初开始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二)传染源
鼠类是主要传染源。
黑线姬鼠是亚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欧洲棕背鼠是欧洲地区的主要传染源。
在国内农村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和褐家鼠。
东北林区的主要传染源是大林姬鼠。
城市的主要传染源是褐家鼠,实验动物室的主要传染源是大白鼠。
此外,黄胸鼠、小家鼠、巢鼠、普通田鼠等亦可为本病的传染源。
(三)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迄今还未完全阐明。
可能有以下2种。
1.虫媒传播
日本学者在40年代观察到寄生在黑线姬鼠身上的优势寄生虫革螨有叮咬吸血能力,将革螨制成悬液,注射人体,可产生典型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故提出革螨是传播本病的媒介之一。
近年来已从革螨体内分离到本病毒,并证实病毒可在螨体内经卵传代,成为储存宿主之一。
革螨通过叮咬吸血可在鼠间传播,也是鼠——人之间传播本病的途径之一。
2.动物源传播
近年来国外研究证实通过带毒的鼠排泄物可传播本病,已引起重视。
(1)呼吸道传播:黑线姬鼠感染后第10天,其唾液、尿和粪便开始有病毒排出,尿排毒时间可长达1年以上。
带毒的排泄物可污染尘埃,人经呼吸道吸入后可引起发病。
(2)消化道传播:摄入被鼠排泄物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发病者已有报道,也有进同一食物而引起人大批发病的事例。
病毒可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发病。
(3)接触传播:由感染鼠的排泄物或病员血标本污染破损皮肤、黏膜而感染引起发病的报道已引起重视,但此种感染机会毕竟较少,不能作为主要传播途径。
(四)易感性
人类对本病毒并非普遍易感,感染后发病与否与感染病毒的型别有关。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发病者极少见。
近年研究,观察到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后仅少数人发病,多数人呈隐性感染状态,家鼠型隐性感染率比野鼠型较高。
发病后血清抗体在2周可达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五)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有一定的地区性,病例多呈散发性,也有局部地区暴发,多发生在集体居住的工棚及野营帐蓬中。
国内疫区有河湖低洼地、林间湿草地和水网稻田等处,以前者为最多。
感染与人群的活动、职业等有一定关系。
我国流行季节有双峰和单峰2种类型。
双峰型系指春夏季(5~6月)有一小峰,秋冬季(10~12月)有一流行高峰。
单峰型只有秋冬一个高峰。
野鼠型以秋冬季为多,家鼠型以春季为多。
除季节性流行外,一年四季均可散发。
野鼠型和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均有流行周期性,即数年出现1次流行高峰。
流行高峰与主要宿主动物带毒率指数增高有关。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9天,一般为2周。
约10%~20%的患者有前驱症状,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胃肠道功能失调。
临床上可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5期,但也有交叉重叠。
此病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腰痛、腹泻等。
【预后】
本病的病死率一般在5%~10%左右,重型病人的病死率仍较高。
主要死亡原因是休克、尿毒症、肺水肿、出血(主要是脑出血和肺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