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旧蟋蟀 呢喃到而今

合集下载

从固守到介入消费时代的经典教育

从固守到介入消费时代的经典教育

每一位有理智的教育者都能强烈地感受到这样一个现实:凭借着强大商业资本的运作以及当代媒体的推波助澜,受西方流行与时尚文化影响,以突出的娱乐性、消遣性和刺激性为特征的消费文化,正在以铺天盖地之势向我们的生活席卷而来,并且以越来越讲究的外观形象和装潢改变着人们的欣赏口味,在获得人们青睐的同时,也在不断消解着人们的理想、精神等人生欲求。

而与此同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曾经维系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几千年人格精神的经典文化似乎正在遭受冷遇,以无可奈何之势,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挤压到了文化的边缘。

无疑,当下的中国已经陷入一场深度的经典文化危机之中。

在这场空前的危机中,作为教育者应当充分认识经典文化的时代意义,自觉承担起经典文化教育的重任,巩固和加强年轻一代与文化母体的血肉联系,汲取东方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在消费文化时代保留其文化根性,保持其东方文化品格,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正因为如此,一些有远见的学者为了挽救经典文化的颓败,发出了儿童“读经”的倡导,希翼以此恢复经典文化的至尊地位,重拾经典文化昔日的荣光。

更有甚者,已经从儒家经典中耙梳出十多册、洋洋洒洒近二十万言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并精心设计了胎教、学龄前、小学三阶段的诵读计划。

应该说,这些举措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对改善经典文化处境,减缓经典文化的边缘化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其忧心恳切之状,令人动容。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把经典文化复兴的美好希望寄托在儿童“读经”运动上,其结果只能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经典文化教育不能以并无多少心理学依据的儿童记忆力强,成年人记忆力不强为理由,认为“蒙学教育就是背诵教育”,从而强迫儿童记诵大量的文化经典。

经典文化教育离不开文化经典的阅读,但不等于文化经典的阅读,尤其不等于文化经典的背诵。

那种以为只要背诵几种经典选本,就是进行经典文化教育的简单做法,暴露出了当下的一部分教育者文化创造力衰退和自身虚弱的本质,是教育者丧失了“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精神,“自己生病,却要孩子吃药”的一种表现。

辛弃疾经典诗词大全

辛弃疾经典诗词大全

⾟弃疾经典诗词⼤全⾟弃疾经典诗词⼤全 ⾟弃疾诗词精选(⼀) 满江红(和卢国华) 汉节东南,看驷马、光华周道。

须信是、七闽还有,福星来到。

庭草⾃⽣⼼意⾜,榕阴不动秋光好。

问不知、何处着君侯,蓬莱岛。

还⾃笑,⼈今⽼。

空有恨,萦怀抱。

记江湖⼗载,厌持旌纛。

_落我材⽆所⽤,易除殆类⽆根潦。

但欲搜、好语谢新词,羞琼报。

满江红(和传岩叟⾹⽉韵) 半⼭佳句,最好是、吹⾹隔屋。

⼜还怪、冰霜侧畔,蜂⼉成簇。

更把⾹来薰了⽉,却教影去斜侵⽵。

似神清、⾻冷住西湖,何由俗。

根⽼⼤,穿坤轴。

枝夭袅,蟠龙斛。

快酒兵长俊,诗坛⾼筑。

⼀再⼈来风味恶,两三杯后花缘熟。

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满江红(星赵晋⾂敷⽂) ⽼⼦平⽣,原⾃有、⾦盘华屋。

还⼜要、万间寒⼠,眼前突兀。

⼀舸归来轻叶,两翁相对清如鹄。

道如今、吾亦爱吾庐,多松菊。

⼈道是,荒年⾕。

还⼜似,丰年⽟。

甚等闲却为,鲈鱼归速。

野鹤溪边留杖屦,⾏⼈墙外听丝⽵。

问近来、风⽉⼏遍诗,三千轴。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敷⽂韵)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绿。

世上⽆⼈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物伴君时,多栽⽵。

风采妙,凝冰⽟。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物,⼀夔应⾜。

⼈似秋鸿⽆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陪歌,阳春曲。

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铁马,⽓吞万⾥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三年,望中犹记,烽⽕扬州路。

可堪回⾸,佛狸祠下,⼀⽚神鸦社⿎。

凭谁问,廉颇⽼矣,尚能饭否。

归朝欢(丁卯岁寄题眉⼭李参政⽯林) 见说岷峨千古雪。

都作岷峨⼭上⽯。

君家右史⽼泉公,千⾦费尽勤收拾。

⼀堂真⽯室。

空庭更与添突兀。

记当时,长编笔砚,⽇⽇云烟湿。

野⽼时逢⼭⿁泣。

谁夜持⼭去难觅。

有⼈依样⼊明光,⽟阶之下岩岩⽴。

琅玕⽆数碧。

风流不数平原物。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②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博山:在江西广丰县西南约二十余里,远望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②“平生”句,指作者一生走遍中国南北。

他生长于北方沦陷区,少年时曾两次去燕山一带观察地形(见他的《进美芹十论札子》),后南归宋,在南方又了多年地方官,足迹遍于江南。

此句概括这种经历。

【译文】饥饿的老鼠不断绕着床铺奔突,蝙蝠围着孤灯翻来复去地飞舞。

从松林里刮来阵阵冷风,风夹带急雨吹打着茅屋。

窗间的破纸在风里沙沙作响,好像自个儿将什么言语倾吐。

我一生走遍了塞北江南,全为了抗金大业早日实现。

不料如今只好退职闲居,已接近白发苍颜的老年。

在这秋夜里我从布被中醒来,眼中看到的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集评】清·许昂霄:“后段有老骥伏枥之概。

”(《词综偶评》)清·陈廷焯:“数语写景逼真,不减昌黎《山寺》诗。

语奇情至。

”(《云韶集》卷五)又:“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

结更悲壮精警,读稼轩词胜读魏武诗也。

”(《词则》)现代·刘永济:“此词有‘烈士暮年,壮心未己’之概。

前半阕从眼前景物,写出凄寂难堪之境,因而引起心情中之矛盾。

盖抱有热烈之志之人不能堪此种境界也。

后半阕即写因此种境界而引起之感慨。

辛本先在北后归南,故曰‘平生塞北江南’。

此词作于辛年近五十岁时,故曰‘白发苍颜’。

言外有年岁已老,志业未成之意。

‘布被’二句,为一梦初醒时之感觉,即此‘眼前万里江山’六字,已大足表现辛弃疾无时忘却祖国江山。

而此‘万里江山’,乃在凄寂之境中倏现‘眼前’,其情之悲愤如何,读者不难想象。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赏析】此词为闲居上饶期间游广丰博山时所作。

作者以夜晚山寺凄凉荒寂之境映衬内心悲慨抑郁的情绪,表达了忧患君国、至老不已的“烈士暮年”胸怀。

西园旧蟋蟀呢喃到而今

西园旧蟋蟀呢喃到而今

几 天 实 在 是 爱 不 释 手 ,便 做 了惟 一 但长年累月 , 渐生 亲近 渐成 习惯 , 风 雪 过 , 笑 酒 杯 空 ” 洒 脱 , 至 有 便 一 的 甚 的 一 回 “ 贼 ” 把 书 藏 在 衣 服 里 带 自然而然 ,这爱好这情愫 便沉积并 “ 雅 , 鲲鹏如展凌烟志 , 扫却乾坤几帝王” 回了家 。 我于是照葫芦面瓢 , 模仿着 流 淌 在 A己 的廊 脉 里 了 。
维普资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思 想祝t
■●目■■日 ii {: i”
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 中 ,往往有一种 情愫如影随行。于我 , 乃是对国学 的痴迷与
力行 。
西 园 旧蟋 蟀
记 得 很 小 的 时 候 ,就 听 父 亲 讲 包 公 铡
美 的故事 , 薛 贵 、 丁 山 、 讲 薛 樊梨 花的故
当 代 知 识 分 子 不 仅 要 抛 弃 板 着 面 新 的 阐释 和转 化 ,让 经 典 文 化 走 向
1 0
( 者 单 位 : 皋 高 等 师 范 学校 ) 作 如
责 任 编 辑/ 耀 红 黄
目 月 年 号 o o
维普资讯
悬曩视t
”; :潮—|■—国 l ;
字 吸 引 ,上 面 还 有 好 像 是 郭 沫 若 翻 对 我也 许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气廊贲 释放诗情 : 不仅有“ 去雁绝情 天带雨 , 译 的 白话 文 , 同样 }神 人 化 。 看 了 张 , { J 我 也许是从众跟风后 的叶公 好龙 ,
回潮打岸 浪留痕 ” 的伤感 , 也有“ 千愁
的生活 , 体力劳动下是心灵 的放 松和洗礼。
在那贫瘠 的年代过足 了书瘾 的确是一个人
难 得 的 际 遇 ,而 对 我 最 难 得 的是 打 下 了较

蟋蟀来闲情至

蟋蟀来闲情至

昆虫 记 》中有 言 , “ 蟋蟀 的声音可 以与蝉 对 于蟋 蟀 的鸣唱 ,朋友 还给 出了另外一 个 作 《
版本 的说法 。蟋蟀在 院 ,叫的是 “ 拆拆洗 洗 ,
的清澈 的呜 叫相 抗衡 ,并且 没有后者粗 糙 的声
简直 就是一 曲动物之中的 ‘ 欢乐颂 一’ 。 洗洗 做做 ”,即在提醒它 的各位 听众们快把 去 音”, “
更像 是一位坦 然 自得 的隐者 ,这一 点有 《 昆虫 记 》中的一 首好诗 为证 : “ 蟋蟀藏 匿着 ,淋不
至于谁 才是真正 的原创者 ,这种 口口相传 的民 到雨 ,用冷静 的 眼睛看 着 ,发 出歌声。风暴 的 间说 法短时间 内恐怕是很难考证 出结果 的。
威 严与它毫不 相关 ,狂 风暴雨从 它的身边无碍
年 的棉衣拿将 出来拆 洗一下 ,然 后做成新 的棉
衣 以应对 隆冬 的到来 。况且 ,天气去 了燥热 ,
此外 ,蝉 非居高枝 不 鸣 ,也颇有些 功利之 心和卖弄之嫌 ,而建巢 穴于地下 土 中的蟋蟀 则
正是做 此事 的好时光 。 问此版 本的 出处 ,朋友说 源 自她 的祖母 ,
人用心灵去倾 听。“ 凉夜清秋半 , 空庭 皓月 圆。 ”

脉 脉推 荐
课 外 阅读 T e e n a g e r s 2 0 1 5 / 1 2下
“ 七 月在野 ,八 月在 宇 ,九月在 户 ,十 月 忧虑”正是蟋蟀最让人羡慕和敬佩的地方 。
蟋蟀入我床下 。”“ 明月皎夜光 , 促织鸣东壁 。 ”
蟋 蟀来 了,天地 之间就是 最好 的唱台 ,唱
《 诗经 》、《 古诗十九首 》中都有 蟋蟀们 的存 在 , 台上 的曲子虽然 稍显单调 ,但终究有薄 凉喜悦

辛弃疾经典诗词大全

辛弃疾经典诗词大全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声声慢(送上饶黄倅职满赴调)
东南形胜,人物风流,白头见君恨晚。便觉君家叔度,去人未远。长怜士元骥足,道直须、别驾方展。问个里,待怎么销杀,胸中万卷。
况有星辰剑履,是传家合在,玉皇香案。零落新诗,我欠可人消遣。留君再三不住,便直饶、万家泪眼。怎抵得,这眉间、黄色一点。
马上三年,醉帽吟鞭,锦囊诗卷长留。怅溪山旧管,风月新收。明便关河杳杳,去应日月悠悠。笑千遍索价,未抵蒲萄,五斗凉州。
停云老子,有酒盈尊,琴书端可消忧。浑未办、倾身一饱,淅米矛头。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吴牛。晚天凉也,月明谁伴,吹笛南楼。
洞仙歌(所居丢山为仙人舞袖形)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
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蝶恋花
(送佑之弟)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锦帐春(席上和叔高韵)
春色难留,酒杯常浅。把旧恨、新愁相间。五更风,千里梦,看飞红几片。这般庭院。
几许风流,几般娇懒。问相见、何如不见。燕飞忙,莺语乱。恨重帘不卷。翠屏平远。
夜游宫(苦俗客)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吴文英《浪淘沙 灯火雨中船》原文、译文与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吴文英《浪淘沙 灯火雨中船》原文、译文与赏析

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吴文英灯火雨中船。

客思绵绵。

离亭春草又秋烟。

似与轻鸥盟未了,来去年年。

往事一潸然。

莫过西园。

凌波香断绿苔钱。

燕子不知春事改,时立秋千。

【译文】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因客居他乡而愁思绵绵。

船外春草掩映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

天空中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

回想往事不禁泪流满面,不要再经过西园。

当年佳人微步西园,扬起香怨,如今一去不返,香尘三断,地上长满绿苔。

燕子不知道春事已改,不时伫立在秋千。

【注释】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

离亭:道旁供人歇息的亭子。

鸥盟:与鸥为盟,指隐居江湖。

潸(shn)然:流泪的样子。

凌(líng)波:喻美人步履的飘逸。

香断:指所恋亡故。

绿苔(tái)钱:即青苔。

【创作背景】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这首词是吴文英为悼念杭州亡妾而作的,吴文英漂泊中重到临安(今杭州),寻访故园旧居,追忆当年的情人。

【赏析】这首词上片写“客思”。

词人善于以景写情,将情语与景语相勾连。

“灯火雨中船”一句先带进词人身处的独特环境中:雨中灯火明灭的小船里,坐着因客居他乡而思绪万千的主人公;船外岸上,那春草掩映着的离亭,由于雨丝的笼罩,仿佛是处在了一重秋烟里。

天空中飞着的轻盈展翅的鸥鹭,似乎是与主人公订下山盟海誓的故人,年年总能相遇。

然而这一切带给主人公的,决不是旅行的欢愉。

下片便从追忆往事写起。

“往事一清然”。

虽然情缘未尽,往事难忘,但情人已逝去,令人思念伤怀。

“莫过西园”,是因为不忍念起旧事,触景伤情,故意劝阻自己“莫过”。

西园,是吴文英与情人寓居的地方,也是当年分别的地方。

吴文英在词中多处提到“西园”,如《莺啼序·咏荷》:“残蝉度曲,唱彻西远,也感红怨翠”。

古诗鉴赏专题之怀古诗讲与练(高考复习指导)

古诗鉴赏专题之怀古诗讲与练(高考复习指导)

古诗鉴赏专题之怀古诗讲与练(高考复习指导)【一】怀古诗概说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特点:⒈形式上: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如《咏荆轲》;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金陵怀古》。

2.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思古人:项羽、诸葛亮、周瑜、西施、王昭君、岳飞忆其事:国事兴衰、战事成败、人事悲喜抒己志:仰慕、怨愤、讽刺、警戒、勉励3.写法上,怀古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4.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三】、解题指导1、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历史人物和典故2、透过史实,揣摩诗人所吟咏之情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类比对比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3)、分析写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借古讽今、用典、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对比、反衬……【四】.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㈠怀人伤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西园 诗词

西园 诗词

西园诗词
嘿,朋友!你可知道那神秘而迷人的西园?对我来说,西园就像是
一幅诗意的画卷,缓缓在眼前展开。

想想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西园的花丛间,露珠闪耀着光芒,难道不像璀璨的宝石吗?就像“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描绘的那
般美妙。

我漫步其中,微风轻拂着脸庞,那感觉,仿佛是大自然温柔
的抚摸。

在西园里,有个小亭子,每次我走到那里,都会想起古人“醉翁之
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那种洒脱。

我常常坐在亭中,听着鸟儿
欢快的歌声,思绪也跟着飘远。

这鸟儿的歌声,难道不比那舞台上的
歌唱家更动人吗?
还有那弯弯的小径,铺满了落叶,走在上面,“沙沙”作响。

这不就
像是诗人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再现吗?
我觉得啊,西园就是诗词的化身,每一处景色都能在诗词中找到对
应的美妙描述。

它是心灵的栖息地,让人沉醉,让人留恋。

你难道不
想来感受一下这独特的魅力吗?。

黄景仁《竹眠词》

黄景仁《竹眠词》

黄景仁《竹眠词》黄景仁:[公元一七四九年至一七八三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

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

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

四岁丧父,家贫力学。

十六岁参加常州府童子试获第一名秀才。

然“生于盛世运偏消”,时乖命蹇,落拓平生,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

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竹眠词》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减字木兰花八首]一肩行李,依旧租船来咏史。

四顾无人,君忆玄晖我忆君。

○江山如此,博得青莲心肯死。

怀古悠然,雁叫芦花水拍天。

千年风叶,四面秋声声摵摵。

窈窈冥冥,如此林岚大有人。

○一株枯树,是我十年吟断处。

展卷沉吟,触起闻鸡五夜心。

露浓烟重,一阵衣香何处送。

倚遍回廊,九曲栏杆九曲肠。

○去年今夕,木犀花底曾相识。

此夜花前,只有清光似去年。

相思谁说,水晶帘外朦胧月。

憎煞婵娟,偏对楼头作意圆。

○绮窗人静,露寒今夜无人问。

廿四桥头,一曲箫声何处楼。

乱山无数,试问春归归底处?天际鹅毛,一发钱塘暮雨潮。

○雨来江市,黯黯半天云挂地。

白鹭飞还,片片轻舟尽落帆。

雨颠风驶,催得梅如金弹子。

小摘吴娘,未忍沾牙只嗅香。

○懊侬情绪,怕唱方回肠断句。

半晌徘徊,闻道湖州刺使来。

彩云成队,众里横波偏不奈。

昨夜窗前,掩袖迴灯剧可怜。

○新词解读,谁道吴儿心似木。

笑杀儿曹,只爱当筵脱锦袍。

芰房含雨,冷落相怜心最苦。

纸阁薰炉,一幅春风鬓影图。

○别筵易醉,酒绿灯红都是泪。

雪压鞭梢,回指胡同第七条。

[忆余杭]录曲红槛欹断沼,拨刺游鳞窥梦悄。

披衣四听砉无声,长夜可怜清。

○愁中心似阑中月,一片模糊难摆脱。

冷风吹越入云端,连月不教看。

[大有]破帽尖风,逗窗斜月,耐十分、秋枕寒悄。

数征期、重阳节候将到。

夜长自拥芦花被,共四壁、冷蛩都觉。

几处水上楼台,一天雁声笼罩。

○狂踪迹,空自笑。

洚水任漂流,土人争诮。

来往江潭,回首惊魂堪吊。

闻说故园霜菊,疏篱畔、数枝斜靠。

还忆煞、岁岁花前,个人清妙。

[丑奴儿慢]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

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

斗蟋蟀的古代儿童诗

斗蟋蟀的古代儿童诗

斗蟋蟀的古诗分享《观斗蟋蟀有感》宋·顾逢徼虫亦可伤,何事苦争强。

百胜终归死,一秋空自忙。

吟残庭际月,冷怯草根霜。

不入儿童手,谁能较短长。

《蟋蟀》明代·黄衷露下清秋韵正哀,斗场元在画堂开。

眼前军国成何事,且博红妆一笑来。

《蟋蟀》先秦·佚名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九辩》先秦·宋玉澹容与而独倚兮,蟋蟀鸣此西堂。

心怵惕而震荡兮,何所忧之多方。

《蟋蟀》唐代·齐己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秋兴》宋代·陆游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

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

《蟋蟀诗》罗隐·唐代顽飔毙芳,吹愁夕长。

屑戍有动,歌离吊梦。

如诉如言,绪引虚宽。

周隙伺榻,繁咽夤缘。

范睡蝉老,冠峨緌好。

不冠不緌,尔奚以悲。

蚊蚋有毒,食人肌肉。

苍蝇多端,黑白偷安。

尔也出处,物兮莫累。

坏舍啼衰,虚堂泣曙。

勿徇喧哗,鼠岂无牙。

勿学萋菲,垣亦有耳。

危条槁飞,抽恨咿咿。

别帐缸冷,柔魂不定。

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与子伫立,裴回思多。

《古诗十九首》之十二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客思》贾岛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

《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坐》白居易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

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

曙傍窗间至,秋从簟上生。

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翻译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翻译

《喜迁莺·福山萧寺岁除》的翻译
原文:
江亭年暮。

趁飞雁、又听,数声柔艪。

蓝尾杯单,胶牙饧澹,重省旧时羁旅。

雪舞野梅篱落,寒拥渔家门户。

晚风峭,作初番花讯⑺,春还知否。

何处?围艳冶、红烛画堂,博簺良宵午。

谁念行人,愁先芳草,轻送年华如羽。

自剔短檠不睡,空索彩桃新句。

便归好,料鹅黄,已染西池千缕。

翻译:
在除夕暮色中,我来到江边小亭闲坐。

眼望大雁南飞,耳闻橹声喑哑,一片孤寂难忍。

元旦即到,随乡入俗,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但现在旅居瓜泾萧寺,所以即使饮蓝尾酒,食胶牙饧,也是形单影孤,食之淡而无味。

从江亭内眺望远近景色,见雪花已在野梅树与乡民篱笆之间飘飞,想这雪天严寒,贫穷的打渔人家将怎么过?晚风料峭,花信风起,春姑娘是否已知道了这个讯息,动身而来?
抬头远望不知什么人家把灯光烧得通明,并传过来一阵阵嘈杂声。

这可能是富贵人家的男女在艳红翠绿丛中围聚赌博吧,所以忘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地疯玩。

有谁知道我这个羁旅在外的行人,心中的愁绪长得比春草还快?懊丧啊!自己这么多年来真是虚度年华一事无成啊,大好时光像飞箭似的白白流失了。

夜深更静,孤眠难睡,索兴起床剔亮灯芯,即在这除夕夜搜肠刮肚地填写了这首辞旧迎新的词。


使我回到了苏州西园的居所,料想也要等到池畔的柳树已吐出嫩芽的时候。

关于蟋蟀的现在诗歌

关于蟋蟀的现在诗歌

关于蟋蟀的古诗
1. 《齐天乐·蟋蟀》
- 作者:宋·姜夔
- 原文:(节选)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2. 《蟋蟀》
- 作者:宋·白玉蟾
- 原文: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3. 《蟋蟀》
- 作者:宋·李四维
- 原文:山郭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4. 《试院初闻蟋》
- 作者:宋·华镇
- 原文:窗前落尽梧桐叶,床下新闻蟋蟀声。

瘦骨不禁秋气重,夜深虚幌梦魂清。

5. 《十六字令·蟋蟀》
- 作者:宋·陈珍瑶
- 原文:听。

窗外寒虫彻夜鸣。

6. 《转应曲·蟋蟀》
- 作者:清·吴绮
- 原文:蟋蟀,蟋蟀。

啼向兰闺声急。

7. 《观斗蟋蟀有感》
- 作者:宋·顾逢
- 原文:徼虫亦可伤,何事苦争强。

百胜终归死,一秋空自忙。

8. 《秋园咏物·蟋蟀》
- 作者:宋·薛循祖
- 原文:怪尔知时节,逢时辄自鸣。

空阶一夜响,短榻几人惊。

9. 《闻砧并蟋蟀》
- 作者:明·李裕
- 原文:清夜萧条玉漏沉,谁家月下捣寒砧。

数声到枕心应碎,况复阶前蟋蟀吟。

10. 《小重山》
- 作者:南宋·岳飞
- 原文:(节选)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关于蟋蟀 诗歌

关于蟋蟀 诗歌

关于蟋蟀的诗歌蟋蟀【元】善住西风吹蟋蟀,切切动哀音。

易入愁人耳,难惊懒妇心。

寒灯孤馆外,秋雨古城阴。

听极无由寐,终宵费苦吟。

蟋蟀【唐】齐己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

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

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

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蟋蟀【宋】郭印秋虫推尔杰,风韵太粗生。

衰草年年恨,寒砧夜夜声。

轴闲催妇织,衣薄念夫征。

谁谓心如石,攲眠不挂情。

蟋蟀【明】黄衷露下清秋韵正哀,斗场元在画堂开。

眼前军国成何事,且博红妆一笑来。

【明】陶安蟋蟀傍吾语,秋寒声更圆。

萧萧风露下,切切客窗前。

催得鸣机织,惊回警枕眠。

扬须频吐气,无乃甚便便。

蟋蟀【明】黄渊蟋蟀繁秋思,鸣音切动人。

来因贫士宅,一托岁寒身。

芳草歇还绿,华颠矩不春。

风霜满天地,吾亦欲烟墐。

蟋蟀【清】吴德旋蟋蟀将在堂,君子尚行役。

行役无归期,愁思向谁说。

明月上帘来,光流玉镜台。

含情属明月,莫更入罗帷。

蟋蟀【清】汪士铎出世迫秋色,感时多苦音。

户庭今夜冷,刀尺故园心。

谁是授餐者,因之戒斗深。

呼镫方觅汝,露草莫微吟。

【清】李四维山郭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蟋蟀【清】鲁一同岂有声难定,缘知听未真。

苦将阶下意,说与梦中人。

风露初侵夜,星河欲向晨。

玉墀他日好,亦未称间身。

蟋蟀【宋】白玉蟾白发秋来又几茎,萍蓬湖海困平生。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

蟋蟀【宋】刘敞七月鸣在野,八月鸣在宇。

九月登我堂,十月入床下。

滔滔岁方晏,促促声亦苦。

悲秋不悲己,终夜如独语。

时俗有新声,谁能一听汝。

【宋】白玉蟾秋暮何聊饮不多,素空皓月舞傞傞。

也知落叶风前拍,似应寒蛩砌下歌。

写蟋蟀的诗

写蟋蟀的诗

写蟋蟀的诗
《蟋蟀》- 杜甫(唐)
促织何须羡,哀蝉底用名。

穷通更相类,得失本来并。

《夜闻蟋蟀》- 白居易(唐)
秋虫声不去,夜夜伴人愁。

到晓将啼歇,因吟壁上秋。

《促织》- 贾岛(唐)
促织声声欲断肠,断肠声里忆平阳。

灯光如豆寒中暖,细草摇风暗里香。

《初闻蟋蟀》- 欧阳修(宋)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一叶报初秋。

墙边日暮闲相叫,应是为身新得留。

《蟋蟀吟》- 杨万里(宋)
秋虫声正恼人眠,叶底鸣蛙闹若烟。

辛苦一生何所为,徒闻蟋蟀话丰年。

《听蟋蟀声》- 陆游(宋)
微雨初收渐露晴,风高月暗夜峥嵘。

听君底事凄凉甚,正作愁时听蟋蟀声。

《促织行》- 王安石(宋)
一闻促织声,心知难遣责。

寻声暗中来,无时无刻息。

欲将疏网挂,捕取声相及。

已挂复来鸣,如穷反更急。

《秋夜听蟋蟀》- 洪适(宋)
秋夜渐转寒,蟋蟀鸣我床。

独坐对明烛,默默思故乡。

清梦不可成,坐见露华凉。

《促织》- 蒲松龄(清)
青帐一灯微,夜色冷如水。

促织何处鸣?孤枕难成寐。

《秋思》- 龚自珍(清)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阔秋思难为长。

寒蝉凄切草虫鸣,独坐空山思故乡。

秋天的诗句——《西塍废园》.doc

秋天的诗句——《西塍废园》.doc

秋天的诗句——《西塍废园》《西塍废园》原文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西塍废园》作者简介周密(3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隐居不仕。

自号四水潜夫。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西塍废园》原文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西塍废园》作者简介周密(3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隐居不仕。

自号四水潜夫。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西塍废园》原文吟蛩鸣蜩引兴长,玉簪花落野塘香。

园翁莫把秋荷折,留与游鱼盖夕阳。

《西塍废园》作者简介周密(3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

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隐居不仕。

自号四水潜夫。

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

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时代的转化,借助于适应时代审美精神的文化样式,才能获得新的生命。

这种对经典文化的阐释和转化不是给这些经典以精美的外包装,来迎合消费文化的流行与时尚,它需要文化教育者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语)的挥洒自如,变“诘屈聱牙”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变“与时隔绝”为会通中外、出入古今,“从已往旧有中蕴孕”“发酵出新生命”(钱穆《新时代与新学术》),改变文化经典的旧貌,彰显经典文化的亲和力和创造力,自觉回应时代,才能为时代所接纳,实现其时代精神建构的伟大价值。

不仅如此,经典文化教育还需要对经典文化传播者进行形象塑造,重构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

当代知识分子不仅要抛弃板着面孔、抱残守缺、懦弱无能的陈腐形象,还要能在权势、金钱、名利面前保持应有的清高和操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横渠四句》)的“入世”精神和博大胸怀,在消费文化大潮中站稳自己的阵脚,保持其知识分子应有的文化活力,直面“假”“丑”“恶”,行使其文化批判及建设职能,参与社会生活,关怀芸芸众生,以“身教”带动“言教”,彰显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发挥其文化景观和榜样示范作用,为经典文化的传扬鸣锣开道。

显而易见,经典文化教育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经典文化溯其渊源,进行重新的阐释和转化,让经典文化走向生活,“介入”人心,促进经典文化的普及。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社会开展文化原典的阅读和学习,逐步深入经典文化的殿堂,融汇经典文化与时代生活,让经典文化取得与消费文化平等的对话地位,发挥其调节人生的功能和作用,重建社会生活,才能在经典文化“自救”的同时,重振经典文化。

这是一项“寂寞”的事业。

要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文化使命,我们不能逞一时之能,图一时之快,寄希望于所谓的“热点效应”“轰动效应”,其结果只能是“乱轰轰,你方唱罢我登场”,转瞬间成为过眼云烟,在消费文化大潮中,很快为新的流行和时尚所淘汰。

(作者单位:如皋高等师范学校)责任编辑/黄耀红6年月号思想视域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往往有一种情愫如影随行。

于我,乃是对国学的痴迷与力行。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讲包公铡美的故事,讲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的故事,听朴质的村民在田头眉飞色舞地侃三国、说水浒。

也许,山里人不知道什么王侯将相,但他们却一定知道李白杜甫,他们的孩子也一定会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民间所蕴涵的深厚文化传统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为一个人注入着原汁原味的华夏文化基因。

而这种传统是源远流长、无处不在的。

由于家里穷,读小学时我和哥哥便到供销社的采购门市打包,也就是到废品店装废品。

当时扫“四旧”,废品店真还成了“图书馆”,平常看不到的买不起的书,在那里却称得上是“琳琅满目”,记得仅语文教科书就有十来个版本。

如鱼得水的我,一个猛子扎了进去,畅游其中。

有书籍滋润繁闷的生活,体力劳动下是心灵的放松和洗礼。

在那贫瘠的年代过足了书瘾的确是一个人难得的际遇,而对我最难得的是打下了较扎实的国学基础,并从此与国学结缘。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本《李贺诗选》,马上被其中瑰丽神秘的气质、豪迈大气的文刘秋泉西园旧蟋蟀呢喃到而今2001210字吸引,上面还有好像是郭沫若翻译的白话文,同样出神入化。

我看了几天实在是爱不释手,便做了惟一的一回“雅贼”,把书藏在衣服里带回了家。

我于是照葫芦画瓢,模仿着开始写诗。

现在来看当年的所谓作品,真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但这就是国学渐渐融入一个少年生命的鲜活过程。

我想,一定有许多的孩子有着与我相同或者相仿的体验和经历。

后来又批所谓现代大儒,我懵懵懂懂不断看了载有儒家法家文章的《活页文选》,后又在什么地方读了庄子的《逍遥游》,慢慢地对古文有了语感,作文时就开始尝试着引用古文的名句或套用古文的句式。

记得我就读的衡东一中曾大张旗鼓地搞了一次全校文言实词虚词比赛,凭借平常的积累,我获得了第一名。

这时候在大学读中文系的哥哥又带回一本宋词选,我利用假期抄了整整一大本,并把大部分作品读得滚瓜烂熟,尤其对每首词后优美的赏析喜欢异常。

以后,每当读到古人的佳作名篇时,我就会自然而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快感。

高考时,虽然其他学科也不错,但我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我“一心一意”进行着古诗词的创作。

每逢星期天,我一早便带上两三个馒头卷子独自上山写诗,有时也结伴而行。

“同怀少年登高志,来看逍遥万里天”,真是惬意啊!尤其是“风随雁阵高高荡,人在岩尖渐渐狂”,就好像找到了独立寒秋的感觉。

“独立云麓雁徘徊,一线摩天任剪裁。

细雨长风知我意,联翩相约过江来。

”更多的是自由挥洒着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灵感。

我记得当时写过一首五言小诗《漫步》,前两句是“小道弯弯去,前途岂在心”,没想到湖湘名宿虞逸夫先生看后大加褒奖,认为有陶谢之风。

这让我明白了作诗的许多道理。

听他的弟子讲,年已九旬的他还对此记忆犹新。

是啊,刚开始,一切对我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气血贲张,也许是从众跟风后的叶公好龙,但长年累月,便渐生亲近渐成习惯,自然而然,这爱好这情愫便沉积并流淌在自己的血脉里了。

十三四年前,正在《湖南教育》杂志做综合版编辑的我,由于工作需要接手语文编辑。

当时我感到很唐突,因为虽然教过几年书,但我却从没上过中小学的讲台,我能干好新的工作吗?编辑部的老主任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一个好的语文编辑不只应该是一个教书匠,更应该具有的是深厚的国学涵养和独特的文化眼光。

前者是术,后者才是道啊。

”从此,“道和术”的问题就时常在我脑海萦绕。

现在,每当我看到我们的孩子,在厚厚的练习册上匍匐而行时,我就想问: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难道可以通过不停地做题获得吗?诗文真是值得你相伴而行的忠实朋友,可以在乌云压城时,使你不至于沉沦,也可以在寂寞的关口,让你涌起情感的洪波和思想的日月之行。

十年前,我从《湖南教育》辞职,负责《语文报》在湖南的发行。

生活方式如此突然的变化使我始料不及,幸好,我有诗文为伴,便把单调孤寂或者灿烂潇洒的所有日子统统谱成了如歌岁月。

于是,我常常是“居繁偏爱野,谷底并峰头”,在大自然中“双耳远随雏鸠唤”,欣赏着“松老一枝湿,柴横十里干”的美妙意境。

于是,我把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化做诗的吟唱:“小雨初收轻送晴,春沙渐暖风一程。

前身本是山水客,淡看繁花绿里行。

”“今夜月如雪,凉我心头热。

我愿如此月,解得天下热!”我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向往,用诗把那些美妙的一瞬记录下来:“诗文入酒随云起,鸟禽在树待花开。

”“望天辨云彩,腾伏确如海。

绚美金灿灿,亮白雪皑皑。

雄奇虽有伦,虚幻却无骸。

前人不误我,倏瞬俱已改。

”在需要倾诉,需要张狂的时候,我便在对自我的涵泳中释放诗情:不仅有“去雁绝情天带雨,回潮打岸浪留痕”的伤感,也有“千愁风雪过,一笑酒杯空”的洒脱,甚至有“鲲鹏如展凌烟志,扫却乾坤几帝王”的狂放!“山深好避暑,雨大思还家。

”现在我又重回《湖南教育》杂志,担任语文教师专版的编辑,更有了以诗文会友的绝佳平台。

“放眼半山且裹足,止酒三年再举杯。

”我有了新的体验,新的激情。

“万物当归草,一生学堂坡。

”这是同学聚首的慨叹。

“万里云天万里路,一夜江河一夜心。

”“万里多楼阁,千秋一长空。

”这是对友谊的渴望与赞礼。

朋友们也喜欢我的诗,常常往来应和,不亦乐乎。

我曾写作一首《七律农家乐》“红尘厌倦慕桃源,曲径农家度片闲。

满地菜畴灵透眼,一丛桂树香无言。

蜻蜓寻伴柳丝下,老友酌杯茅屋前。

入耳蚊吟浑不觉,醒来残月在林间。

”被友人制成屏风挂在书房里,甚至还被直接引入到已出版长篇小说中。

湖南写作学会会长,也是我大学时辅导员的陈果安教授在看了我的诗作后,一向对学生要求甚严的他极为赞许,认为这很有意义。

或许,我所做的如同萤火虫的光亮微不足道,但我深信,国学的再度辉煌是指日可待的。

我一直以为,物质化的世界少不了精神的营养,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与这个民族本身共兴衰共存亡的,所以弘扬国学本是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

我期待这样说,国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爱好而存在,更希望它就是生活本身;不仅仅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或愉悦自我身心而存在,更应该就是人与人精神交融与民族文化辉煌的载体。

“秋山浮暮云,痴心两处寻。

风凉花不语,人来梦也真。

月才三更白,露已十分深。

西园旧蟋蟀,呢喃到而今。

”我愿做一只西园的蟋蟀,默默地为华夏国学不断地呢喃。

责任编辑/黄耀红6年月号思想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