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标准模板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储存品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玉米的储存品质, 指导玉米的储存和适时轮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549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250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9405- 粮油检验谷物及制品脂肪酸值测定仪器法3 术语和定义GB/T 250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色泽color玉米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3.2 气味odor玉米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气味。
3.3 蒸煮品评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将玉米制成玉米粉, 在规定条件下制作成窝头后, 对其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进行品评的试验, 结果用品尝评分值表示。
3.4 品尝评分值tasting assessment value窝头品评试验所得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各项评分值的总和。
4 储存品质分类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玉米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
5 储存品质指标玉米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
表1 玉米储存品质指标6 检验方法6.1 脂肪酸值检验: 按附录A执行。
6.2 色泽、气味评定: 按附录B的B.3执行。
6.3 品尝评分值检验: 按附录B执行7 检验规则7.1 一般规则按GB/T 5490- 执行。
玉米的储藏技术标准
玉米的储藏技术标准1.1玉米的储藏特性玉米又称包谷、苞米,籽粒由皮层、胚、胚乳三个部分构成。
突出的特点是籽粒胚大,胚部占整个籽粒体积的1/3,占籽粒质量的8%~15%。
玉米籽粒形态扁平,顶部较宽、厚,有的品种顶部饱满隆起,多数品种平坦,有的品种凹陷;基部较狭窄,胚部着生于籽粒基部。
玉米的籽粒表面较为平整,没有小麦籽粒那样的深沟槽。
玉米籽粒有多种颜色,常见的是黄色和白色。
玉米不耐高温储藏,在30℃左右时籽粒中酶的活力加强,呼吸旺盛,消耗干物质,增加水分,放出大量的热,加速品质劣变。
由于玉米胚部含有大量的脂肪,使其容易酸败,同时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也易受常见害虫如玉米象、大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谷盗、锈赤扁谷盗、麦蛾及印度谷蛾等害虫的危害,给安全储藏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1)原始水分高,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是北方,在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的果穗外有包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所以玉米原始水分一般较大,新收获的玉米水分在20.0%~35.0%,在秋收日照好、雨水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0%~22.0%。
玉米的成熟度往往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一,致使顶部籽粒往往是不成熟粒。
加之玉米含水量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
这类籽粒极易遭受虫霉侵害,有的则能在储藏期间受黄曲霉侵害而被污染带毒。
(2)胚部大,生理活性强玉米胚部大,含有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
试验表明,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的呼吸强度大8~11倍。
(3)胚的吸湿性强玉米的胚较之其他部位具有更大的吸湿性,玉米吸收和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
通常干燥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小于整个籽粒和胚乳,而潮湿玉米的胚部,其含水量则大于整个籽粒和胚乳。
(4)胚部脂肪含量高,易酸败玉米胚部富含脂肪,约占整个籽粒中脂肪含量的77%~89%,在储藏期间胚部易遭受虫霉侵害,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
玉米验收标准 (2)
玉米验收标准1. 引言玉米(学名:Zea mays L.)是全世界种植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和安全,确保农民和消费者的权益,制定了一套玉米验收标准。
2. 玉米外观要求玉米外观是玉米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主要包括玉米的颗粒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
下面是对玉米外观的具体要求:•颗粒大小均匀饱满,不应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颗粒;•颗粒形状应规整,不应出现畸形、短粒等情况;•颜色应呈现金黄色或浅黄色,不应出现发黑或发白的现象。
3. 玉米含水量要求玉米的含水量是衡量玉米储存和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适宜的含水量有助于防止霉菌的生长,保持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口感。
以下是玉米含水量的要求:•普通玉米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3%以下;•种子玉米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5%以下。
4. 玉米杂质要求玉米中的杂质包括不同种类的杂质,如石头、杂草种子等。
这些杂质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以下是对玉米杂质的要求:•石头、杂草种子等大颗粒杂质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3颗;•破碎颗粒、矮粒等小颗粒杂质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0颗。
5. 玉米霉菌毒素要求玉米霉菌毒素是玉米产生的一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以下是对玉米霉菌毒素的要求:•玉米霉菌毒素B1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微克;•玉米霉菌毒素B2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5微克;•玉米霉菌毒素G1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1微克;•玉米霉菌毒素G2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1微克。
6. 玉米重金属残留要求玉米重金属残留是指玉米中可能含有的有害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以下是对玉米重金属残留的要求:•铅(Pb)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2毫克;•镉(Cd)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05毫克;•汞(Hg)的含量应控制在每千克玉米中不超过0.02毫克。
7. 玉米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玉米的质量和安全,需要使用适当的检测方法对玉米进行检测。
玉米储藏技术规范
玉米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储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入仓过程管理、储藏期间技术措施、基本工艺、技术方案和粮情检测分析与品质检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储存在粮油仓房内的玉米的储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3-2007 玉米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GB/T 20570-2007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17913-2002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LS/T 1211-2008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LS 1212-2008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213-2008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GB/T XXXX-2008 低温储粮技术规程GB/T XXXX-2008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GB/T XXXX-2008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GB/T XXXX-2008 谷物冷却机应用技术规程GB/T XXXX-2008 粮食烘干机安全操作规程GB/T XXXX-2008 整仓干燥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水分safe moisture content在常规储藏条件下,粮食和油料能够在当地安全度夏而不发热、不霉变的最高水分含量。
3.2安全水分玉米safe moisture corn水分含量未超过安全水分的玉米。
3.3偏高水分玉米semi-safe moisture corn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差值≤1.0%以内的玉米。
3.4高水分玉米high moisture corn水分含量高于安全水分、差值>1.0%以上的玉米。
3.5储粮生态区域typical ecological areas of grain storage根据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生态和气候条件科学划分的储粮区域。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
玉米等级的区分,与容重、水分、杂质、不完善粒、霉变粒的关系玉米的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霉变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根据GB 1353-2018 玉米质量标准要求,为大家讲解下玉米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1.玉米容重(1)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标准,代替了过去的出粮率,是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就是一升玉米的重量,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表示空瘪的玉米少。
以东北玉米为例,由于玉米生长环境不同,辽宁、吉林比黑龙江、内蒙的玉米容重高,说明了玉米容重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2)玉米容重等级:一等玉米容重:≥720g/L二等玉米容重:≥690g/L三等玉米容重:≥660g/L四等玉米容重:≥630g/L五等玉米容重:≥600g/L等外玉米容重:<600g/L2. 玉米水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时刻影响着粮食籽粒的生理变化,如水分过高时,粮食容易发热霉变,进而导致品质劣变。
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8%之间,大多数是采用烘干塔烘干的方式快速降低到14.5%水分,容易造成籽粒空瘪、容重偏低的情况。
也有一部分采用晾干方式,晾干的玉米籽粒饱满,容重高。
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
3. 玉米杂质东北玉米大多数都是采用烘干塔烘干,装箱时也会进行除尘、筛选、去玉米皮,所以杂质较少,在0.5-1%之间,按照标准要求玉米杂质含量应当≤1%。
4. 玉米不完善粒(1)玉米不完善粒指的是有缺陷或受到损伤有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生霉粒,热损伤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快速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机械的操作,先烘干、然后仓储、筛选、装箱、出库等环节,会导致破碎粒增加。
(2)玉米不完善粒含量:一等玉米:≤4%二等玉米:≤6%三等玉米:≤8%四等玉米:≤10%五等玉米:≤15%5. 玉米霉变粒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质量:包括颜色、形状、粉尘和污垢等。
2. 气味:应无异味或有明显异味。
3.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玉米的水分含量不得高于14%。
4. 糊化度:玉米的糊化度要求在70%-90%的范围内,糊化度低于70%可以表示为口感硬,而高于90%则可能导致玉米流失淀粉和变得更加脆弱。
5. 硬度及密度:玉米的硬度和密度会直接影响其耐储存性和食用价值。
一般硬度指标数值越小越好,密度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6. 酸度和霉变指标:玉米的酸度和霉变指标是储存品质的重要指标。
酸度指标不得超过0.5%,霉变指标不得超过3%。
7. 饱和质量:饱和质量是指玉米内部的油脂含量,通常要求其不得超过2.5%。
最终的玉米储存品质评估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各个方面的指标,并量化出一个综合评定值,以便帮助农民和生产企业判断储存品质的好坏。
玉 米 储 存 品 质 判 定 规 则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储存品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在安全储存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玉米的储存品质,指导玉米的储存和适时出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490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T 5507 粮食、油料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法。
GB/T 250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3 术语和定义GB/T 2506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色泽 color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3.2 气味 odor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气味。
3.3 蒸煮品评 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玉米制成玉米粉,在规定条件下蒸煮成窝头后,对其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进行品评的试验,结果用品尝评分值表示。
3.4 品尝评分值 tasting assessment value窝头品评试验所得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各项评分值的总和。
4 储存品质分类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玉米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
5 储存品质指标玉米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
6 检验方法6.1 色泽、气味评定:按第B.3章执行。
6.2 脂肪酸值检验:按附录A执行。
6.3 品尝评分值检验:按附录B执行7 检验规则7.1 一般规则按GB/T 5490 执行。
7.2 抽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7.3 储存品质检验7.3.1 入库前,应逐批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入库的技术依据;入仓时,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取平均值作为该仓(垛、囤、货位)建立质量档案的原始技术依据。
冷冻玉米等级划分
冷冻玉米等级划分冷冻玉米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食品,可以在各种料理中使用。
为了保证冷冻玉米的质量,通常会对其进行等级划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冷冻玉米等级及其特点。
一级冷冻玉米:品质上乘,色泽鲜艳,颗粒饱满,无虫蚀或霉变。
一级冷冻玉米的籽粒大小均匀,口感鲜甜,营养丰富。
这种等级的冷冻玉米通常会在采摘后立即进行处理和冷冻,以保留最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二级冷冻玉米:品质良好,色泽鲜亮,颗粒饱满,偶有轻微的虫蚀或霉变。
二级冷冻玉米的籽粒大小不太均匀,口感稍逊于一级冷冻玉米,但仍然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这种等级的冷冻玉米通常会在采摘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处理和冷冻。
三级冷冻玉米:品质一般,色泽较暗,颗粒不够饱满,有明显的虫蚀或霉变。
三级冷冻玉米的籽粒大小不均匀,口感相对较差,但仍可用于一些加工食品。
这种等级的冷冻玉米通常会在采摘后的较长时间内进行处理和冷冻,或者是由于采摘时的不及时处理而导致品质下降。
根据冷冻玉米的等级划分,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选择适合的产品。
一级冷冻玉米在食用时口感鲜美,适合直接食用或制作各种菜肴;二级冷冻玉米适合制作冷冻玉米汤或其他料理;而三级冷冻玉米则适合加工成冷冻玉米粒等食品。
了解冷冻玉米的等级划分,对于选择优质的冷冻玉米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在购买时,消费者可以仔细观察包装上的标签,选择符合自己需求和口味的产品。
同时,在储存和烹饪时,也要注意保持冷冻玉米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冷冻玉米等级划分,是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的冷冻玉米产品。
通过了解不同等级的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选择适合的产品,享受美味的冷冻玉米料理。
国粮发(2000)143号储存判定规则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国粮发[200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各粮检机构:为加强粮油质检工作,及时掌握粮油储存品质变化情况,准确判定陈化粮油,适时推陈储新,现将修订后的《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原《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国粮[1991]148号)即行废止。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二〇〇〇年七月二十日《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1、范围本规则规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粮油品种的品质判定定义、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判定、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中央储备粮油、定购粮油、保护价收购粮油,其它性质的粮油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面标准被修订后,则引用修订后的新标准。
GB1350—86 稻谷GB1351—-86 小麦GB1352—86 大豆GB1353—86 玉米GB1354—86 大米GB1355—86 小麦粉GB1534—86 花生油GB1535—86 大豆油GB1536—86 菜籽油GB2716—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规则GB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511—85 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GB/T 5516—85 粮食粘度测定法(毛细管法)GB/T 5520—85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GB/T 5530—85 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10464—89 葵花籽油GB/T 14488.1—93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GB/T 14607—93 小麦粉干面筋测定法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GB/T 15684—1995 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3、定义3.1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宜存”规定的,可继续储存的粮油。
全株青贮玉米质量判定的四大标准
表3青贮玉米发酵指标判定表2青贮玉米感官判定全株玉米青贮是奶牛重要的口粮,约占奶牛日粮干物质的30%-40%。
一般来讲,优质的玉米青贮相对于劣质青贮可降低公斤奶成本0.2元/公斤(优质青贮含有较多的干物质、淀粉,更低的使用损耗等)。
如何评定一窖青贮好坏,我们需要关注哪些质量指标呢?本文结合前辈经验,特整理如下:1全株青贮玉米制作原理全株玉米青贮是将带有籽实的整株玉米通过机械切碎压实,经乳酸菌发酵产酸,当pH 值低于4.2时,其他微生物活性被抑制,达到能够长期保存营养价值的奶牛粗饲料。
整个青贮发酵过程一般分为好气性菌活动阶段、乳酸发酵阶段和青贮稳定阶段。
2全株青贮玉米营养特点全株青贮玉米制作简单、贮存容易、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可保持青绿多汁的特性,消化率高。
3全株青贮玉米质量判定结合笔者经验,我们一般需要从感官、发酵、营养和卫生指标四方面考评青贮质量。
3.1感官指标优质的青贮玉米可保持原有植株切碎后的状态,无味或有淡淡的芳香味。
3.2发酵指标判定青贮发酵的好坏直接影响青贮制作的优劣,可通过以下4项指标进行判定:3.3营养指标判定发酵指标决定了青贮的优劣,但由于青贮玉米表1不同粗饲料营养成分对比技术专题奶牛》2019年09期231青贮发酵原理青贮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活动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青贮过程是指在密封的状态下,为乳酸菌生长繁殖创造有利条件,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青贮原料中可溶性糖类变成乳酸,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可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青绿饲料的目的。
因此,青贮的成败,主要决定于乳酸发酵的程度。
刚刈割的青饲料中,带有各种细菌、霉菌、酵母等微生物,其中腐败菌最多,乳酸菌很少。
新鲜青饲料上腐败菌的数量,远远超过乳酸菌的数量。
青饲料如不及时青贮,在田间堆放2~3天后,腐败菌大量繁殖,每克青饲料中往往数亿以上。
因此,要想制作出高品质青贮饲料,必须具备两个因素:厌氧环境和酸性环境(高有机酸含量,低pH 值)。
(085)玉米验收标准
玉米验收标准一、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的定义、分类、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2.本标准适用于收购、贮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商品玉米。
二、分类根据玉米种皮颜色分为三类:1.黄玉米:种皮为黄色,并包括略带红色的黄色玉米。
2.白玉米:种皮为白色,并包括略带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白色玉米。
3.混合玉米:混入本类以外玉米超过5.0%的。
三、质量指标1. 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其质量指标见表1:2. 各类玉米以二等为中等玉米,低于三等的为等外玉米。
3. 上述容重指标只适用于水分含量在23%(含)以下的玉米。
4. 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四、检验方法1. 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T5490执行。
2. 扦样、分样按GB5491执行。
3. 容重检验按附录A执行。
4.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按GB/T5494执行。
5. 水分检验按GB/T5497执行。
玉米水分含量大于16.0%的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
6. 互混检验按GB/T5493执行。
7. 色泽、气味鉴定按GB/T5492执行。
五、包装、运输和贮存包装、运输和贮存按国有家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六、附加说明1. 容重粮食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以克/升(g/L)表示。
2.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包括下列几种:①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②病斑粒: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③破损粒:籽粒破损达体积五分之一(含)以上的颗粒。
④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表皮的颗粒。
⑤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⑥热损伤粒:受热后外表或胚显著变色和损伤的颗粒。
3. 杂质通过规定筛层和无使用价值的物质,包括下列几种:①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
②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杂质。
③有机杂质:无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杂质。
4. 色泽、气味一批玉米固有的综合色泽和气味。
七、凡违反以上规定之一者,视其情节轻重向公益基金会捐赠50-500元。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粮食局(已撤销),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0.07.20•【文号】国粮发[2000]143号•【施行日期】2000.07.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中对稻谷、玉米、小麦储存品质判定的相关规定已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执行<谷物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国家标准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1月26日实施日期:2007年1月26日)废止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的通知(国粮发[200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各粮检机构:为加强粮油质检工作,及时掌握粮油储存品质变化情况,准确判定陈化粮油,适时推陈储新,现将修订后的《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原《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国粮[1999]148号)即行废止。
国家粮食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7月20日《粮油储存品质判定规则》(试行)1、范围本规则规定了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粮油品种的品质判定定义、储存品质控制指标、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使用与判定、试验方法等要求。
本规则适用于中央储备粮油、定购粮油、保护价收购粮油,其它性质的粮油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下面标准被修订后,则引用修订后的新标准。
GB1350-86 稻谷GB1351--86 小麦GB1352-86 大豆GB1353-86 玉米GB1354-86 大米GB1355-86 小麦粉GB1534-86 花生油GB1535-86 大豆油GB1536--86 菜籽油GB2716-88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 5490--85 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规则GB5491-85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85 粮食、油料检验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GB/T 5511-85 粮食、油料检验粗蛋白质测定法GB/T 5516-85 粮食粘度测定法(毛细管法)GB/T 5520-85 粮食、油料检验种子发芽试验GB/T 5530-85 植物油脂检验酸价测定法GB/T 5538-1995 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10464-89 葵花籽油GB/T 14488.1-93 油料种籽含油量测定法GB/T 14607-93 小麦粉干面筋测定法GB/T 15682-1995 稻米蒸煮试验品质评定GB/T 15684-1995 谷物制品脂肪酸值测定法3、定义3.1宜存粮油:符合判定为“宜存”规定的,可继续储存的粮油。
玉米验收标准
玉米验收标准
玉米验收标准是指对玉米进行质量检验时需要符合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
以下是一般的玉米验收标准:
1. 外观:玉米籽粒应呈正常形状、色泽均匀、无异物、无霉变、无腐烂。
2.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玉米的重要指标,一般应控制在13%-1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含量会影响玉米的储存和加工。
3. 毛重:指玉米鲜穗的重量,要求符合相应的规定。
4. 颗粒含量:玉米籽粒的颗粒含量是指玉米鲜穗中籽粒的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一般要求在85%以上。
5. 淀粉含量:玉米中淀粉的含量是决定其加工价值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在65%以上。
6. 杂质含量:指玉米中除籽粒以外的杂物的含量,一般要求在1%以下。
7. 不完善颗粒含量:指玉米中破碎、变形、发芽、虫害等不完善颗粒的含量,一般要求在3%以下。
以上是一般的玉米验收标准,具体要根据地区、用途和质量要求等因素进行调整。
国标玉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
国标玉米安全储存水分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玉米质量安全标准》(GB/T 13690-2018),
玉米的安全储存水分标准如下:
1. 玉米的安全储存水分范围为13.5%~15.5%。
这意味着在
储存过程中,玉米的水分含量应保持在13.5%到15.5%之间。
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会导致玉米的质量下降或产生
安全隐患。
2. 在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玉米的水分含量,并采取相
应措施进行调整。
如果发现玉米的水分含量超过15.5%,应
采取降低水分含量的方法,如通风、晾晒等。
如果水分含
量低于13.5%,则需要进行适当的湿润处理,以防止玉米的
质量下降。
3. 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玉米受到雨水或其他水源的
浸泡,以防止水分含量超出安全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品种的玉米可能会有不同
的安全储存水分标准,具体的标准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和相关法规进行确定。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当
地的标准和要求来确定玉米的安全储存水分标准。
如何鉴别玉米质量
如何鉴别玉米质量作者:唐文富来源:《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3年第6期唐文富(吉安县畜牧兽医局,江西吉安 343100)1 质量标准衡量玉米质量的主要指标有:水份、杂质、霉变粒、容重、不完善粒、色泽、气味等。
1.1 水份含水量和温度决定玉米的储藏期限,水份12%~14%的玉米在0℃~30℃范围内安全储存时间均超120 d,长期储存的玉米水份应<14%。
1.2 杂质杂质应<1%。
杂质对玉米安全储存影响较大,由于杂质呼吸能力和吸湿性强,能增大粮食水份,使玉米在保管过程中容易发生虫霉。
1.3 霉变粒即霉变粒数占玉米抽检总粒数的比例,要求<2%,玉米表面有黑点或黑斑的叫霉变粒。
1.4 容重即每升玉米的质量,容重越大,说明籽粒饱满。
一等玉米≥710 g/L,二等玉米≥685 g/L,三等玉米≥660 g/L,<660 g/L为等外玉米。
1.5 不完善粒受到损伤尚有使用价值的玉米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碎粒、生芽粒和热损伤粒。
1.6 色泽正常玉米色黄或偏红。
1.7 气味正常的玉米有一股玉米清香味,无异味。
烘干玉米有一股烤玉米糊香味。
霉玉米有一股霉味,经过熏蒸杀虫后的玉米,有一股杀虫剂药味。
生虫变质的老玉米有一股氧化味。
2 质量等级(见表1)产地不同质量不同。
正常年份,东北内蒙古玉米容重最高。
通辽和赤峰玉米基本在二等以上,一等占到90%;吉林玉米70%以上为二等;黑龙江玉米质量一般,60%~70%能达三等;辽宁玉米50%能达二等;但玉米容重受年景影响较大;华北、山东和河北玉米基本在二等以上。
杂质:东北玉米普遍杂质少,一般<1%,河南、山东多数地方玉米除杂不干净,杂质偏多,河北石家庄一带玉米几乎无杂质。
不完善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易造成破碎普遍>5%:华北玉米多数在<2%。
3 感官判定方法3.1 观颜色,较好的玉米呈黄色且均匀一致,无杂色玉米。
3.2 随机抓一把玉米在手中,嗅其有无异味,目测饱满度、杂质、霉变的比例,可初步判断其质量。
玉米的品质判别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
玉米的品质判别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
玉米的品质判别
检查玉米的品质重点是检查玉的水分和是否霉变,判断玉米含水量可用“看”、“咬”、“掐”3种方法。玉米含水量高于15%不易保存,不可长期存放。
易变质程度
发霉的第一个征兆就是胚轴变黑,然后胚变色,最后整理玉米成烧焦状。
我国饲料用玉米国家标准规定
玉米感官性状应籽粒整齐、均匀;色泽呈黄色或白色,无发酵、霉变及异味异臭。水分含量~般地区不得超过14%。
玉米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
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注意事项:
①应注意锤式旋风磨的清理和散热。
②粉碎后的样品应尽可能在 24 小时内完成测定,若不能测完的,应将盛样的磨口瓶加
盖密封存放在冰箱中保存,并尽快安排测定。
(2)试样处理:称取制备好的试样约 10g,精确至 0.01g,于 250 mL 具塞磨口锥形瓶中,
并用移液管加入 50.0 mL 无水乙醇,置于往返式振荡器上振摇 30min,振荡频率为 100 次
(2)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 2 个月。
(3)溶液配制时间较长,浓度可能有变化时,应重新标定。
(4)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配制。
4.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 20.0 mL 已经标定好的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于 1000 mL 容量瓶中,用体积分数
将蒸好的窝头取出按参加品评人数将窝头切成小块分别放入各自的搪瓷碗品评的基本要求品评人员窝头品评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其色香味进行品尝以评定其品质优劣
玉米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
一、质量及储存品质检验流程 送检样品
质量检验
储存品质检验
色泽、气味 容 重
水分
大样杂质
小样杂质
色泽、气味 品尝评分值
不完善粒
脂肪酸值
为 95%的乙醇稀释定容至 1000 mL,存放于聚乙烯塑料瓶中。临用前稀释配制。
注意事项:
(1)稀释用 95%乙醇应事先调整为中性。
5.脂肪酸值检验
(1)试样制备:取混合均匀的样品 80g~100g,用锤式旋风磨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
通过 CQ16(相当于 40 目)筛的应达到 95%以上。粉碎样品(筛上、筛下全部筛分范围的样
饲料企业玉米接收、储存、使用管理制度
玉米接收、储存及使用管理制度1接收1.1水分:5~9月份、备货超过2个月使用量时≤14.5%,;其他季节≤15.0%,或根据季节、月使用量、库存量灵活调整提高或降低水分接收上限。
1.2其他指标:执行公司验收标准,任何一项不合格即拒收,重点关注生霉粒、赤霉病粒、霉菌毒素、容重、脂肪酸值、内外品质差别(主要是水分)。
1.3按验收标准分级存放。
1.4库存量建议:5~9月份不超过前三个月平均使用量的1倍,其他季节不超过2倍。
2室外堆放袋装玉米储存要求2.1按水分15.1~15.5%、14.6~15.0%、14.1~14.5%、≤14.0%分垛堆放。
2.2堆放量以200吨/垛为宜。
2.3不同水分玉米储存期限见附表。
3进筒仓玉米储存要求3.1水分≤14.5%的玉米才可进筒仓,当环境温度一周以上低于15℃时,水分在14.6~15.5%的玉米才可进筒仓。
3.2破碎粒≤6.5%,杂质≤1.5%,没有活虫的玉米才可进筒仓。
3.3筒仓玉米5~9月份做到1个月轮空1次,其他时间2个月轮空1次。
3.4玉米筒仓保持敞口状态。
(建议公司做防护栏)4日常监控4.1每周检查1次篷布、筒仓漏雨、渗水情况,以及玉米温度、气味、虫害,有详细记录。
当点与点温差超过5℃,点与外界超过5℃,冬季超过8℃时,应采取优先使用、通风、晾晒、除湿或倒仓等措施。
4.2雨后普查篷布、筒仓漏雨、渗水,雨后选择晴朗天气开垛通风晾晒除湿1次。
4.3玉米安全责任划分:QC保证进货符合验收标准及储存规定,谁卸货谁负责,QA和生产部保管员负责储存期间的日常监控工作。
4.4 QC负责进筒仓玉米的留样观察工作,样品保存期为该批玉米使用结束后1个月。
5使用5.1 QA负责制定玉米分类使用方案,做好使用记录。
5.2乳猪料使用的玉米尽量做到用现用现投。
5.3库存量附录1:不同水分玉米储存期限水分,%15.1~15.514.6~15.014.1~14.513.6~14.0≤13.5品质保障时间(天)袋装散装\筒仓77151530309090>90>90最长储存时间(天)袋装散装\筒仓77151530309090>90>90 附录2:不同水分玉米发热临界温度与预防处理粮温水分13142725152422162116171814181511发热霉变临界粮温30预防处理粮温27(实验表明:玉米水分13.5%,上限14.5%,日平均仓温26-30摄氏度,仓湿度81-88%,20天就会出现发热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储存品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储存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在安全水分和正常储存条件下玉米的储存品质,指导玉米的储存和适时轮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90-2010 粮油检验一般规则GB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5492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GB/T 5507 粮油检验粉类粗细度测定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 3696:1987,MOD)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3 术语和定义GB/T205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色泽 color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颜色和光泽。
3.2气味 odor在规定条件下的综合气味。
3.3蒸煮品质 cooking quality evaluation将玉米制成玉米粉,在规定条件下蒸煮成窝头后,对其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进行品评的试验,结果用品尝评分值表示。
3.4品尝评分值 tasting assessment value窝头品评试验所得的色泽、气味、外观结构、内部性状、滋味等各项评分值的总和。
4 储存品质分类按储存品质的优劣将玉米分为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三类。
5 储存指标玉米储存品质指标见表1。
表1 玉米储存品质指标6 检验方法6.1 色泽、气味评定按第B.4章执行。
6.2 脂肪酸值检验按附录A执行。
6.3 品尝评分值检验按附录B执行。
7 检验规则7.1 一般规则按 GB/T5490 执行。
7.2 抽样、分样按 GB 5491 执行。
7.3 储存品质检验7.3.1 入库前,应逐批次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入库的技术依据;入仓时,应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均值作为该仓(垛、囤、货位)建立质量档案的原始技术数据。
7.3.2 储存中,应定期、逐仓(垛、囤、货位)取样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作为质量档案记录和出库的技术依据。
8 判定规则8.1 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表1“宜存”规定的,判定为宜存玉米,适宜继续储存。
8.2 轻度不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均符合表1“轻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轻度不宜存玉米,应尽快安排出库。
8.3 重度不宜存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指标中,有一项符合表1“重度不宜存”规定的,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玉米,应立即安排出库。
因色泽、气味判定为重度不宜存的,还应报告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检验结果。
附录 A(规范性附录)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A.1 原理在一定温度条件下(15 ℃~25 ℃)用无水乙醇提取试样中的游离脂肪酸,氢氧化钾滴定中和提取液中游离脂肪酸等,以人的视觉感官判定滴定终点,或自动滴定仪自动判定滴定终点。
A.2 试剂除非另有规定,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A.2.1 无水乙醇。
A.2.2 95 %乙醇。
A.2.3 调节至中性的 95 %乙醇:量取 20 mL 95 %的乙醇(A.2.2),滴加5滴酚酞指示剂(A.2.5),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A.2.7)滴定至微红色,以 30 s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a);量取 500 mL体积分数为95 %的乙醇(A.2.2,准确加入Vb(Vb=25×Va)毫升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混合均匀备用。
A.2.4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将蒸馏水煮沸10 min左右,加盖冷却。
A.2.5 酚酞指示剂:称取1.0 g 酚酞溶于 100 mL 体积分数为 95%的乙醇中。
A.2.6 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0.5 mol/L。
按GB/T 601配制和标定,储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注: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在常温(15 ℃~25 ℃)下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
当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颜色变化等现象时,应重新配制和标定。
A.2.7 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0.01 mol/L。
准确移取10.0 mL氢氧化钾标准储备液(A.2.6)于500 mL 容量瓶中,用调至中性的95 %乙醇(A.2.3)稀释定容至刻度,混匀,存放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临用前稀释配制。
A.3 仪器和用具A.3.1 粉碎机:锤式旋风磨,具有风门可调和自清理功能,以避免样品残留和出样管堵塞。
在粉碎样品时,应避免磨膛发热。
A.3.2 电动粉筛:符合GB/T 5507要求。
A.3.3 天平:感量0.01 g。
A.3.4 具塞磨口锥形瓶:250 mL。
A.3.5 移液管:50.0 mL、25.0 mL。
A.3.6 振荡器:往返式,振荡频率为100 次/min。
A.3.7 短颈玻璃漏斗。
A.3.8 快速定性滤纸。
A.3.9 锥形瓶:150 mL。
A.3.10 量筒:50 mL。
A.3.11 微量滴定管:5 mL,最小刻度为0.02 mL;10 mL,最小刻度为0.05 mL。
根据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选用。
A.3.12 自动滴定仪:滴定速度:8 mL/min ~ 1 mL/min;搅拌速度:200 r/min;滴定时间:当样品脂肪酸值小于45 mg/100 g时,滴定时间小于1 min。
A.4 操作步骤A.4.1 试样制备取混合均匀的样品约 80 g ~100 g ,用锤式旋风磨(A.3.1)粉碎,粉碎后的样品一次通过 CQ16(相当于40目)筛的应达95%以上,粉碎样品(筛上、筛下的全部筛分范围样品)经充分混合后装入磨口瓶中备用。
注1:按GB/T 5507检验样品粉碎细度,粉碎样品只能选用锤式旋风磨。
一次粉碎达不到细度要求的,该锤式旋风磨不能使用。
注2:粉碎样品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合理调节风门大小,并控制进样量,防止和减少出料管留存样品,为避免出料管堵塞,减少磨膛发热,引起样品脂肪酸值的变化,每粉碎10个样品应将出料管拆下清理。
注3:样品制备好后,应立即进行游离脂肪酸提取,制备样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 h 。
A.4.2 试样处理称取制备好的试样约 10 g ,准确至 0.01g ,于250 mL 具塞磨口锥形瓶(A.3.4)中,并用移液管(A.3.5)加入50.0mL 无水乙醇(A.2.1),置往返式振荡器(A.3.6)上振摇30min 。
静置1min ~2min ,在玻璃漏斗(A.3.7)中放入折叠式滤纸(A.3.8)过滤。
弃去最初几滴滤液,收集滤液25mL 以上。
注:收集的滤液来不及测定时,应盖紧比色管瓶塞,放置于4 ℃~10 ℃条件下保存,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4 h 。
A.4.3 测定 A.4.3.1 试样A.4.3.1.1 视觉感官判定法用移液管(A.3.5)移取25.0 mL 滤液于150 mL 锥形瓶(A.3.9)中,加50 mL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A.2.4),滴加5滴酚酞指示剂(A.2.2)后,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A.2.7)滴定至呈微红色30 s 不消褪为止。
记下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V 1)。
注:滴定应在散射日光或日光型日光灯下对着光源方向进行;提取液颜色较深,滴定终点不易判定时,可用已加入提取液、去二氧化碳蒸馏水尚未滴定的锥形瓶作参照,当被滴定液颜色与参照相比有色差时,即可视为已到滴定终点。
A.4.3.1.2 自动滴定仪法用移液管(A.3.5)移取25.0 mL 滤液于滴定仪(A.3.12)的滴定杯中,加入50 mL 不含二氧化碳的蒸馏水(A.2.4),滴加5 滴酚酞指示剂(A.2.2)。
按滴定仪操作说明书将滴定杯放入滴定仪(A.3.12)中,用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A.2.4)自动滴定到终点,记录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1。
A.4.3.2 空白用25.0 mL 无水乙醇(A.2.1)代替25.0 mL 试样提取液进行空白测定,记录耗用的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 0。
注:提取、滴定过程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5 ℃~25 ℃。
A.5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A.5.1 结果计算脂肪酸值(A K )按式(A.1)计算:A K =100)100(10025501.56)(01⨯-⨯⨯⨯⨯-ωm c V V ................. (A.1) 式中:A K ——脂肪酸值,以中和100g 干物质试样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单位为毫克每100克(mg/100g );V 1 ——滴定试样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V 0 ——滴定空白液所耗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50 ——试样提取用无水乙醇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5 ——用于滴定的试样提取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00 ——换算为100g干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ω——100 g试样中含水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注1:用测定脂肪酸值的同一粉碎样品,按 GB/T5497中 105℃恒重法测定样品水分含量,计算脂肪酸值干基结果。
此水分含量结果不得作为样品水分含量结果报告。
注2:自动滴定仪可自动计算脂肪酸值。
A.5.2 结果表示每份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两个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符合重复性要求时,以其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不符合重复性要求时,按GB/T 5490-2010,11.2.2的规定处理。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5.3 结果转换如要将测定结果从以氢氧化钾表示转换为以氢氧化钠表示,可将A.5.1计算结果乘以0.7130。
A.6 重复性同一分析者对同一试样同时进行两次测定,脂肪酸值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超过 2 mg/100 g。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玉米品评试验方法B.1 原理对玉米样品直接评定其色泽、气味后,再将其制成玉米粉并过筛,在一定条件下蒸制成窝头,用感官品评窝头的色泽、气味、外观形状、内部性状、滋味等,结果以品尝评分值表示。
B.2 仪器与设备B.2.1 粉碎磨。
B.2.2 40目筛。
B.2.3 蒸锅:26 cm~28 cm 单屉铝(或不锈钢)锅。
B.2.4 搪瓷碗:白色。
B.2.5 量筒:50 mL。
B.2.6 天平:感量 0.01 g。
B.2.7 电炉:2 kW,或相同功率的电磁炉。
B.3 品评的基本要求B.3.1 品评人员玉米样品色泽、气味是依靠人的视觉和嗅觉器官对其进行评定,窝头品评是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其色、香、味进行品尝,以评定其品质优劣,因此要求品评人员具有较敏锐的感觉器官和鉴别能力,在开始进行品尝评定之前,应通过鉴别试验来挑选感官灵敏度较高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