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消化道综合征。
【护理常规】1.饮食指导腹泻患儿除严重呕吐者暂禁食4~6h(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面条等,少食多餐。
2.纠正水电解紊乱和酸碱失衡口服补液、静脉补液。
(1)口服补液: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有明显腹胀、休克、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并发症者及新生儿不宜口服补液。
(2)用于中、重度脱水或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根据不同的脱水程度和性质,结合患儿年龄、营养状况、自身调节功能,决定补液的总量、种类和输液速度。
3.控制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4.维持皮肤完整性注意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及臀部,用柔软棉布吸干,外涂鞣酸软膏保护皮肤。
女婴儿应注意会阴部的清洁,预防上行性尿路感染。
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布或橡胶布,每次排便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洗局部皮肤,保持干燥。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
(2)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患儿多饮水、擦干汗液、及时更换衣服。
(3)密切观察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表现。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加强体能锻炼,适当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气候变化,防止过冷或过热,尤其婴幼儿腹部要避免受凉。
2.饮食指导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患病期添加辅食。
3.用药指导指导家长避免随意使用抗生素。
4.康复指导指导家长做好手卫生,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小儿腹泻如何预防和护理(专业文档)
小儿腹泻如何预防和护理(专业文档)1、按时添加辅食,但不能同时添加几种辅食。
2、鼓励母乳喂养,尤以生后4~6个月和第一个夏季3、注意饮食卫生和水源、餐具的清洁,并作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4、食欲不振或在发热初期,减少奶和其它食物入量,改为口服补液盐配成饮料。
5、夏季避免继奶、过食或食用富于脂肪的食物,同时少穿衣服、注意居室通风。
6、及时治疗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肠道外感染。
7、防止感染性腹泻的病菌传染:(1)严重消毒病房,隔离患者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烟熏、用新消毒表面消毒再、紫外线照射。
(2)注射相关疫苗8、加强宣传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家居护理1、补充丢失的水分腹泻开始时,多为轻度脱水。
轻度脱水症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时要少,颜色发黄,并且烦躁、爱哭。
2、保证营养的摄入,同时调整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日至少进食6次。
孩子吃些,如米汤、糖盐开水母乳喂养的婴儿继续吃母乳,但母亲饮食含脂量要低。
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的婴儿,按平时量喝奶。
6个月以上已经添加离乳食品的婴儿,宜给予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特别是注意肛门和会阴部的清洁,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
用柔软清洁的棉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
对于病孩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
4、严密观察病情发展,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就医。
(1)在家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发烧,出现频繁的大量水样便,便中带血,呕吐、口渴加剧,不能正常进食进水,补液后尿仍很少等症状。
(2)烦躁不安加重,囟门和眼窝出现凹陷,哭时眼泪少,口干舌燥,用手捏起大腿内侧的皮肤然后马上松手时,皮肤皱褶变平的时间超过2秒。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主要是指对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其护理常规:1.儿童感冒:对于婴幼儿感冒,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对于幼儿,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教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感冒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
同时,可以适量使用退热药物和清鼻剂,但要遵医嘱使用。
2.儿童腹泻:腹泻时主要依据病情进行饮食调整,如避免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并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要保持儿童肛周清洁,注意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3.儿童伤害:在儿童活泼好动的阶段,经常会发生摔伤或其他外伤,为此,家长需保持房间的安全卫生,防止跌倒等事故的发生。
对于儿童的伤口处理,首先要及时止血,并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最后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
4.儿童支气管哮喘:对于儿童的哮喘护理,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发作期,要及时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哮喘症状。
在稳定期,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
5.儿童中耳炎:对于儿童中耳炎,要保持鼻腔通畅,避免鼻塞。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对于有耳鸣、耳闷等症状的儿童,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除了以上常见疾病,还有其他一些老少皆宜的儿科常见疾病,如儿童疱疹、水痘、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量增加营养摄入,定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复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特殊生理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不完善,使他们对各类疾病的易感性较高。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卫生意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腹部不适、腹泻现象,对于家长和护理人员来说,采取正确的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1.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腹泻会导致儿童失去较多的水分和体液,因此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非常重要。
可以给孩子饮用开水、温开水、果汁、电解质溶液等,特别是在高温天气或者剧烈运动后,应该增加水分摄入量。
2.饮食调整:腹泻时,应避免给孩子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尽量选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
比如米粥、面条、软煮蛋、馒头、面包等。
少量多餐,以免增加肠道负担。
3.注意消毒:腹泻是由于肠道感染引起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孩子使用的餐具和玩具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染。
4.观察大便情况:要经常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包括颜色、质地、次数等。
如果发现大便有明显变化,比如出现血便、黏液便等,应及时就医。
5.家庭环境的整洁:要保持孩子生活环境的整洁,及时清洗、晾晒被褥和衣物,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
6.避免频繁用药:对于腹泻症状较轻的孩子,不需要频繁使用药物。
如果孩子症状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应该及时就医。
7.适当休息:腹泻会导致孩子身体虚弱,因此要保证适当的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8.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腹泻症状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9.定期复诊:对于腹泻症状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孩子,应该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以便掌握病情进展和调整治疗方案。
10.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在护理小儿腹泻过程中,家长要与医务人员积极合作,按照医嘱给孩子进行护理,及时向医务人员汇报病情变化。
医院儿科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婴幼儿腹泻护理常规【一般概念】婴幼儿腹泻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腹泻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好发年龄2岁以下婴幼儿。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
主要是与感染、饮食及气候因素有关。
临床分为轻型和重型。
轻型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恶心或呕吐。
每日大便次数可达10次左右。
大便呈“蛋花样”,重型表现为起病急,严重腹泻、呕吐,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伴有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一、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按消化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严格饮食管理,保证足够的水分及盐类,轻型腹泻停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和脂肪类食物,重型腹泻应禁食,一般不禁水。
若有严重呕吐及腹胀者,适当控制饮水量,由静脉补充。
3、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严格执行补液计划,掌握补液速度及补液原则。
4、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呕吐物及粪便管理。
5、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炎,如有鹅口疮可用1%—2%碳酸钠溶液清洗。
三、病情观察1、注意呕吐、腹泻的次数、质量及性状。
2、观察体温变化。
3、注意有无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若出现呼吸深快、精神萎靡、口唇樱红、血PH及CO2CP下降时,应及时协助处理。
4、观察有无低血钾表现,若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下降、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等情况,应及时协助处理。
5、观察神志、精神、皮肤弹性、前囟、眼眶有无凹陷及尿量等表现,以判断脱水程度。
四、臀部护理勤换尿布,便后及时用温水清洗臀部,拭干,尿布宜柔软,吸水后用鞣酸软膏外涂。
五、健康教育1、合理喂养,避免夏季断奶。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患儿饭前便后洗手。
3、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止受凉或过热。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精神状态。
3.观察大便、次数、量。
4.观察患儿脱水症状。
5.臀部皮肤护理。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排泄异常——腹泻: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与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有关。
5.潜在并发症——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腹泻患者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
2.注意餐饮食具的消毒,注意手卫生。
3.观察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气味、量。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采集标本及
时,尽量采集黏液脓血。
4.观察患儿病情,准确判断脱水性质及程度。
5.监测体温,及时更换汗湿衣物,注意体液补充。
6.加强臀部皮肤护理。
便后温水洗净皮肤,尿布选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棉纸品。
及时更换。
健康教育:
1、向家属讲解腹泻疾病相关知识,解除焦虑。
2、合理喂养。
正确添加辅食。
向家长讲解饮食调整的意义和方法。
3、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避免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活动。
3、饮食护理
(1)严重呕吐患儿,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后尽早恢复喂养。
(2)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其日常饮食,避免酸、辣、硬、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停喂牛奶和辅食,4-6小时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遵循由少到多,少量多餐的原则。
4、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神志、精神及面色。
(2)观无脱水、皮肤粘膜的弹性,有无休克先兆等症状。
(3)观察腹痛程度、腹泻和小便的次数、量、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补液,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
(2)遵医嘱给予止泻合剂注射。
6、对症护理
(1)高热护理。
(2)腹胀:腹部热敷或行肛管排气。
(3)呕吐护理。
(4)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发生红臀时涂鞋酸软膏或鱼肝油保护皮肤。
7、健康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
小孩拉肚子的护理要点
小孩拉肚子的护理要点
1、适当增减衣物。
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孩子腹部受凉。
在炎热的夏季应多给孩子喂水,避免饮食过量或食有用脂肪多的食物。
最好给孩子经常进行温水浴。
2、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
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3、避免交叉感染。
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
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4、合理应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小白钻,出口德国,医护级母婴专业护理品牌纸尿裤!
0 真菌、0 残留、干爽超国标125 倍、国际6 大认证!
与您一同,持续关注儿童健康!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育儿小技巧,请关注小白钻。
医院儿科小儿腹泻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儿科小儿腹泻患者护理常规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以前者更为多见。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半数。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的发病率最高。
一、病因(一)易感因素1.消化系统的特点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及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较多,在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时,易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
2.机体防御功能较差血液中免疫球蛋白、胃肠道SlgA及胃内酸度均较低,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差。
3•人工喂养由于不能从母乳中得到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成分,加上食物和食具极易污染,故人工喂养儿的肠道感染发病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二)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
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其次是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细菌感染(不包括这一传染病)以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为主,其次是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和弯曲菌等。
真菌和寄生虫也可引起急慢性肠炎。
3.肠道外感染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作用使消化功能紊乱,故当患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泌尿道、皮肤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伴有腹泻。
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有时可同时感染肠道。
(三)喂养不当不正确的喂养方法、食物的性质、量及气候的突然改变等因素可引起腹泻。
二、发病机制1.感染性腹泻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消化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而进入消化道。
当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大量的微生物侵袭并产生毒力时可引起腹泻;同时,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肠腔内的糖类消化不完全并被肠道内细菌分解,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进一步造成水和电解质的丧失而加重腹泻。
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包括肠毒性肠炎、侵袭性肠炎。
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不产生肠毒素及侵袭力,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2,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以人工喂养的患儿为主。
幼儿园小宝宝腹泻护理方案
幼儿园小宝宝腹泻护理方案
幼儿园小宝宝腹泻护理方案
腹泻是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幼儿园这种集体环境中更易传播。
对于幼儿园小宝宝腹泻护理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预防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幼儿园要做好环境卫生,每天对教室和卫生间进行消毒清洁。
幼儿课间活动时指导孩子勤洗手,尤其是上厕所之后。
每日监测幼儿的大便情况,发现孩子出现腹泻症状,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并及时隔离感染源,减少传染风险。
二、饮食调理
腹泻会引起人体脱水,应给幼儿多喝开水或糖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
在饮食方面,孩子的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以适量给予米汤、粥、馒头、面条等。
禁止孩子食用油腻油炸、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等。
三、药物治疗
对于幼儿园小宝宝腹泻,药物治疗是较好的一种方法。
可以使用嘉宁(口服液)、肠宝(颗粒)、妇科消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剂量
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幼儿体重和病情而定。
但是,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四、护理细节
宝宝出现腹泻后,要及时更换尿布和内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
皮肤感染。
家长需要多给孩子按摩腹部,并按时按照医生的指示给孩
子进行口服、肛注药物等治疗。
同时,让孩子多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
最后,希望幼儿园能够加强对小宝宝腹泻的预防和护理,让幼儿能够
健康快乐的成长。
简述小儿腹泻的主要护理问题
简述小儿腹泻的主要护理问题
小儿腹泻的主要护理问题
1. 正确给予饮食:患儿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尽量保证摄入营养全面,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饭、鸡肉、鱼肉等;
2. 注意调节水、电解质的摄入:患儿由于腹泻会出现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损失,需要及时补充,保证患儿的水、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儿钙剂、镁剂等辅助药物。
3. 加强体温调节:患儿的体温容易变化,及时采取温度调节措施,尤其是婴儿小儿,注意保暖,及时调整衣物是很重要的。
4. 保持卫生:进行及时适当的清洗消毒,使用消毒剂消毒杀菌,保持患儿的卫生,避免细菌进入患儿的身体;
5. 定期进行检查:定期检查患儿的体重、体温、体液、血液,以及胸部X光,结合医生的指导及时作出诊断。
- 1 -。
简述对腹泻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内容
简述对腹泻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内容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对于患儿及其家长来说,掌握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腹泻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内容简述。
一、腹泻的成因及预防1.成因:腹泻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
2.预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变质食物;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均衡;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
二、腹泻患儿的家庭护理1.观察病情: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如大便次数、性状、颜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
2.饮食调理:腹泻期间,患儿应进食易消化、低脂肪、低纤维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3.保持水分:腹泻会导致患儿脱水,家长应确保患儿充分饮水,可适量给予口服补液盐。
4.保暖:保持患儿腹部温暖,避免受凉,加重病情。
5.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利于病情恢复。
三、药物治疗1.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仅当确诊为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口服补液盐:用于预防或纠正脱水,按照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
3.药物对症治疗:如止泻药、吸附剂等,根据患儿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健康教育1.增强家长对腹泻的认识,了解腹泻的成因、预防及家庭护理方法。
2.教育家长正确处理患儿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家庭卫生管理。
4.定期参加儿童健康体检,提高抵抗力。
总结:腹泻患儿及其家长应掌握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家庭护理,合理使用药物治疗,以减轻患儿痛苦,促进病情恢复。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是指婴幼儿腹泻症状,多由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等引起。
中医认为,小儿泄泻是脾胃虚弱和湿热困脾所致,因此中医护理常规应主要针对补益脾胃和清热利湿。
以下是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1. 调整饮食:给予婴幼儿易消化且不刺激的食物,如米汤、稀饭、面条、土豆等。
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
2. 给予适量的温开水:保持婴幼儿水分的摄入,防止脱水。
3. 清理干净: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肛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4. 使用中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为主要方向。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苍术、半夏、厚朴等。
5. 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体力尽快恢复。
6. 避免感染传播:婴幼儿泄泻是可以传染的,亲人和保育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婴
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病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胃肠道感染引起者床旁隔离。
3、按医嘱调整饮食,不得随意增加或改换食物。
口服补液盐(ORS 液)者争取家属密切配合治疗。
4、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油保护,严防臀红。
如已发生臀红,可涂10%鞣酸软膏。
皲裂或糜烂者应用暴露疗法,必要时可涂以消毒的植物油类后再用灯烤,使之干燥。
灯烤时须防烫伤。
5、食后清洁口腔,如发现鹅口疮,可按医嘱涂制霉菌素甘油、1%甲紫、冰硼散或其他药物。
6、记录呕吐、大便和小便次数、量和性状,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注意补液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并及时报告医师。
7、输液时按时完成预定的液量,防止停滴、漏出,切忌滴速不合要求。
静脉给钾、钙时,应按要求稀释,滴速不可过快。
输液过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是指婴幼儿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排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且伴有腹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中医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注意饮食调理:在小儿泄泻期间,需优化饮食结构,避免食用刺激性、油腻和难消化的食物,如辛辣、生冷、油炸食品等。
可以选择一些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面条、稀饭、面包、蔬菜汤等。
同时,饮食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大量进食。
2.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小儿泄泻期间,会大量失水和电解质,容易引发脱水等问题。
因此,需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量的清水或口服补液盐水。
可以选择含有盐和糖的口服补液盐水,或者自制淡盐水(一升水中加入适量食盐和少量糖)。
3. 保持室内环境适宜:小儿泄泻期间,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环境温度适宜。
可以适度增加室内湿度,避免过于干燥。
同时,要保持卫生清洁,定期更换被褥和衣物。
4. 避免长时间压迫腹部:小儿泄泻期间,避免长时间压迫腹部,可采取侧卧姿势或半坐卧位。
5. 心理护理:小儿泄泻期间,孩子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疼痛,需要家长的关心和安慰。
在护理过程中,要温柔对待孩子,保持耐心,给予足够的安抚和关爱。
6. 注意个人卫生:小儿泄泻期间,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洗手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为常规的中医护理方法,如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是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或喂养不当而致病。
6月-2岁患儿多见,夏秋季节发病较高。
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详细了解喂养史;注意有无不洁饮食史和食物过敏史,询问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性状及量2.身体状况:评估脱水程度和性质,检查肛周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3.心理社会情况:家长心理状态,评估患儿家庭居住条件,经济状况。
二、主要护理问题1.腹泻与感染、喂养不当有关、胃肠功能紊乱等有关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致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刺激臀部皮肤有关5.营养失调:低于集体需要量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6.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喂养知识及相关护理知识三、护理措施1.隔离: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督促患儿家属加强患儿手卫生2.饮食: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按医嘱禁食者,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禁食。
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由淡到浓,由稀到稠,逐渐增加。
3.观察病情: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并记录粪便的次数,性质和水分的多少,发现粪便性状改变,如腥臭、有粘液、脓血时,立即送粪便常规检查并做培养;观察患儿有无腹痛、呕吐情况,观察有无脱水、酸中毒情况,注意有无低钾低钙表现,及时与医师联系。
6.皮肤护理:嘱家属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预防红臀。
局部可涂紫草药保护皮肤。
8.用药护理: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口服补液”。
静脉补液时,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按医嘱及需要量调整速度。
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量包括补液量及饮食量,准确记录尿量、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次数。
四、健康指导1.宣传母乳喂养优点,指导合理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
2.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小儿腹泻的护理
常见护理诊断
1.腹泻 2. 2.体液不足 3.体温过高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预期目标
1.患儿排便次数减少至正常 2.患儿腹泻、呕吐症状好转,皮肤弹性改善 3.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4.患儿住院期间皮肤保持正常
护理措施
1.严格消毒隔离,严防感染传播 2.根据病情,补充液体 3.严密观察病情 4.调整饮食 5.臀部护理 6.健康教育
护理评价
1.患儿入院后体温及大便何时恢复正常 2.脱水是否得到纠正 3.皮肤是否保持完好
婴儿腹泻护理常规
婴儿腹泻护理常规
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了解人工喂养患儿用何种乳品、冲调方法、喂养次数及量,了解添加辅食及断奶的情况。
2、注意腹泻开始的时间,观察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等。
评估有无发热、呕吐、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3、评估肛门周围皮肤有无发红、发炎和破损。
4、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
【护理措施】
1、床旁隔离,卧床休息。
2、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尿量等,观察面色、神志、皮肤、黏膜、前囟、眼窝、皮肤弹性、周围循环等情况,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禁止进不易消化的脂肪类食物。
腹泻严重者禁食6~8小时,腹泻好转后,逐渐恢复饮食。
4、注意个人卫生,管理好粪便及呕吐物,以免交叉感染。
5、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6、正确执行静脉输液,经常巡视,保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
【健康指导】
1、加强新法育儿知识宣传,做到合理喂养。
鼓励母乳喂养。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避免夏季断奶。
2、注意保持食物新鲜、清洁,食具严格消毒,避免肠道感染。
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3、加强体格锻炼,适当户外活动。
衣着合适,避免感冒,夏季多饮水。
小儿泄泻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游戏疗法:通过游戏和玩耍, 转移小儿的注意力,提高其情 绪状态
家庭指导
家庭指导
卫生教育:向家属传授适当的 卫生知识,防止病情的传播和 复发
饮食指导:指导家属合理安排 小儿的饮食,预防再次发生泄 泻
家庭指导
接种建议:提醒家属及时接种相关 疫苗,预防病情加重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护理措施
喂养技巧:喂养时注意姿势, 避免小儿呛咳或窒息
病情观察:观察小儿的泄泻情 况,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通知 医生
护理措施
皮肤护理:保持小儿的臀部及周围 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皮肤糜烂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温暖关怀:用温暖的语言和动 作安慰小儿,增加其安全感
陪伴安抚:提供陪伴,给予小 儿适当的安抚,减轻其焦虑和 恐惧
小儿泄泻病人 的护理
目录 护理概述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家庭指导
护理概述
护理概述
护理目标:促进小儿泄泻病人的康 复和健康恢复 地点安排:提供洁净、安静、温暖 的环境
护理概述
床位安排:选择宽敞、通风、 阳光充足的病房
饮食安排:提供易于消化、营 养丰富的饮食
护理措施
护措施
体温观察:定时测量小儿的体 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饮食管理:根据医嘱,进行适 当的饮食调整,保证水分和营 养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主要是大便次数和大便性质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是两个高峰期。
小儿腹泻应及时护理治疗,注意了解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 腹泻的护理
1.1. 评估相关因素,去除病因。
腹泻常见原因是饮食不当及肠内感染,应停止食用可能被污染的食物以及可能引起消化不良及过敏的食物。
感染引起的腹泻可按医嘱用抗感染的药物。
1.2.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1.3. 做好消毒隔离,与其他患儿分室居住。
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
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体液不足的护理
2.1. 防止体液继续丢失通过调整饮食和按医嘱用药控制感染;呕
吐重者可按医嘱应用止吐药。
2.2. 按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
2.2.1. 口服0RS液适用于轻、中度脱水而无严重呕吐者。
累积损失量按轻度脱水50m1/kg、中度脱水80~100m1/kg喂服,于4~6h喂完;继续损失量根据排便次数和量而定。
一般每1~2min喂5ml(约l
小勺),稍大的患儿可以用杯子少量多次饮用。
若呕吐,可停10min再喂,每2~3min喂5ml.注意事项:①服用0RS液期间应让患儿照常饮水,防止高钠血症的发生;②如患儿眼睑出现水肿,应停止服用ORS液,改用白开水;③新生儿或心、肾功能不全,休克及明显腹胀者不宜应用0RS 液。
2.2.2.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的患儿。
①定量:补液总量包括三部分,即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每日
生理需要量。
以上三部分合计液量,在禁食情况下,入院第一天应供给液体总量为:中度脱水120~150m1/kg;重度脱水150~180m1/kg。
上
述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
②定性(输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低渗性脱水用2/3张溶液;等渗性脱水用1/2张溶液;高渗性脱水用1/3或1/5张溶液。
③定速(输液速度):要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确定。
重度脱水伴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首先迅速滴入或直接静脉推注等张含钠液,以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然后再继续输入液体。
低渗性脱水时输液速度应稍快,高渗性脱水时速度宜稍慢。
一般累积损失量(约为补液总量的1/2)应于8~12h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1/kg.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则在补充累积损失量以后的12~16h内均匀滴入,滴速为每小时5m1/kg。
在补液过程中还要随时根据患儿病情的变化调节输液速度。
④注意事项:
a.输液速度过快易发生心力衰竭及肺水肿,速度过慢脱水不能及时纠正。
b.补液中应密切观察患儿前囟、皮肤弹性、眼窝凹陷情况及尿量,若补液合理,3~4h应排尿,表明血容量恢复。
若24h患儿皮肤弹性及眼窝凹陷恢复,说明脱水已纠正。
若尿量多而脱水未纠正,表明输入的液体中葡萄糖液比例过高;若输液后出现眼睑水肿,说明电解质溶液比例过高。
c.及时观察静脉输液是否通畅,局部有无渗液、红肿。
d.准确记录第一次排尿时间、24h出入量,根据患儿基本情况,调整液体入量及速度。
3. 营养不足的护理
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日常饮食,暂停添加辅食;重型腹泻按医嘱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尽早恢复喂养。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可停喂牛奶和辅食,4~6h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注意由少量逐渐增多、少量多餐,可等量米汤、水稀释牛奶、米粥或面条。
病毒性肠炎患儿有双糖酶缺乏,改为豆制代乳品或发酵乳。
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每天加餐一次,共2周,可赶上正常
生长水平。
营养不良、慢性腹泻恢复期需更长时间。
4. 预防皮肤受损的护理
选用清洁、柔软的尿布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注意及时更换,每次
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预防
臀红。
局部发红有渗出或有潜在溃疡者,可采用烤灯、理疗促使创面干
燥愈合。
5.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
5.1. 补液后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肌张力及腱反射等变化,注意有
无低钾血症或低钙血症的表现;遵医嘱及时采血做电解质分析。
5.2. 根据医嘱及时补充钾、钙、镁等电解质。
输液后有尿时即可开
始静脉补钾,氯化钾的浓度不超过0.3%,滴速不宜过快,严禁静脉推注,以免引起心跳骤停。
若补液中出现抽搐,可静脉缓慢注射钙剂,时
间不得少于10min。
镁剂需深部肌肉注射。
6. 代谢性酸中毒的护理
密切观察酸中毒的症状和体征,遵医嘱采集动脉血、补充碱性溶液。
7. 对症处理
7.1. 眼部护理重度脱水患儿泪液减少,结膜干燥,昏迷病人眼睑
不能闭合,角膜暴露容易受伤引起感染。
可用生理盐水浸润角膜,点眼
药膏,眼罩覆盖。
7.2. 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过高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衣被,多饮水,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7.3. 腹痛护理可轻轻按摩患儿腹部做好腹部保暖或热敷,转移患儿注意力,严重者可遵医嘱应用解痉、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