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证分析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市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高,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人均收入低。
2.城乡基础设施不平衡。
城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3.城乡社会保障不平衡。
城市居民享有较高的社会保障待遇,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低。
二、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1.城市化进程过快。
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化负担过重,城市资源环境受到极大压力。
2.城乡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3.农民工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工资保障等问题。
4.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中找工作难度较大,导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
三、政策建议1.加强城乡规划。
应制定科学的城乡规划,做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工作。
2.加强农民工保障。
应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工作和生活条件。
3.加强农村人才培养。
应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4.加强城乡协调发展。
应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支持和管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布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总之,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和繁荣。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要 : 目前 针 对 城 乡一 体 化 发 展 水 平进 行 测 评 已成
为 国内学界 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对既有相关研 究成果进行 了述评 ,在界 定城 乡一体化 内涵和 厘清其主要特性 的基础
上 ,依 据 相 应 的 原 则 ,从 空 间 、人 口、 经 济 、 社 会 、 生 活
体 化研 究 进入 一个新 的阶段 ,许 多学者 不再 局 限于城
关 键 词 :城 乡一 体 化 ;指 标 体 系 ;综合 评 价
取 和构 建测 度城 乡一体 化水 平 的指标 体 系是 必须解 决 的
关键 问题 。
1 城 乡一体 化评 价 的研 究进 展
从 既有 研 究 来 看 ,对 城 乡一 体 化 测 量 指标 的选 取 方法基 本 分为两 类 。一 类是将城 乡一体 化看作 城镇 与 乡
度作 出判断 ,其 中空 间联 系分 为 自然 基础 、城 镇体 系 、 基 础 设 施 等3 个 子 系统 , a 9 个 因子 ,功能 联 系分 为 经济 发 展 、社 会联 系、环 境 条件 等3 个子 系统 和 1 3 个 因子 。
作者 简介
陈俊峰 ,安徽 大 学社 会 与政 治学 院社 会 学 系主 任 ,副教授 ,社
村在经 济 、社会 、 文化 、生态 、空 间等 多领 域 、多层 次
的相 互融合 并趋 于 一体 的过程 ,为; 隹确 地测 度城 乡一体 化水平 ,需要 对各领 域进 行指 标设 计并 构建 比较 全面 的 评价 指 标 体 系 。其 中杨 荣南 ( 1 9 9 7)的研 究较 早 且 具 有代 表性 ,他 从经 济、 人 口、社会 、生 活 、环境 生态 等 五 个维 度 ,选 取 了2 4 个 二 级指 标 进 行 测评 。顾 益 康 等 ( 2 0 0 4)以城 乡一 体 化 的发 展 度 、 差异 度 和协 调 度 为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反思及矫正建议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反思及矫正建议摘要: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经历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到城乡分割发展理论、再到近年来注重城乡融合的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
城乡融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已被实践证明。
我国目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和政策,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一些主要思想流派的影响,缺乏从城乡融合层面的理论反思。
立足于现实国情,必须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的理论的指导地位,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我国城乡关系和统筹城乡发展模式,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从科学发展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三个方面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学界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开展了诸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并相应地对现实实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统筹城乡发展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任重道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比较,对城乡统筹的现实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溯源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观察到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分离已发展成为尖锐的城乡对立,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遂提出“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①。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这一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分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前瞻性地提出未来社会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城乡融合,“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②。
城乡社会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1 )主体 是政 府.城 乡社会 统筹 是 政府 的重 要职 能和 主要 任务 之 一.政府 拥有 人力 、物力 、财力 、 息 、 信 权力 等 丰富 的资源 , 有其 他 主体无 与伦 比的优越 性 . 具 2 )社会 事业 的范 围很 广 ,主要 包 括教 育 、文 化 、卫 生 、居 民生 活 、社 会 保 障 等 , 是 城 乡社 会 统 筹 的 也
20 0 9年 4月
A p . 2 09 r 0
文章 编 号 :0 0—5 7 ( 0 9 0 10 4 1 2 0 ) 2—0 6 0 1—0 6
城 乡 社 会 统 筹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实 证 分 析
— —
以 重 庆 市 为 例
申丽娟 , 吴 江
西 南 大 学 政 治 与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重 庆 4 0 1 0 75
客体 .
收 稿 日期 :2 0 0 8—1 2—0 9
作 者 简 介 : 申丽 娟 ( 9 6 ) 女 ,河 南 新 密 人 ,西 南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主要 从 事 区域 经 济 学 研 究 18 一 ,
通 讯 作 者 :吴 江 ,教 授 ,硕 士 生 导 师 .
6 2
西 南师 范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投稿 网址 ht :/ b jt S . n tp 消除城 乡二 元结 构 ,促进 城乡协 调发 展 ; 最终 目标 是建设 全 面小康 社 会 , 建社 会 主义 构
和谐社 会.
4 )主要涉及 两 个方 面 :一方 面要 照顾和 保护好 城市 居 民的既 得社会 利益 ,另一方 面要 增加 对农村 社会
第3 4卷 第 2期
Vo .3 No 2 1 4 .
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走向完善。
然而,在现实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社会保障缺乏公平性、参保人员遭遇不公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以便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
一、现状分析1. 各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差异较大在我国,各省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建设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既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也为其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服务。
而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财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可能无法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导致了不同地区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均。
2. 养老保障存在结构性问题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结构性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于人均收入较高的城镇地区,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养老保障工作远远滞后于城镇地区。
此外,现行的养老保障体系也存在一些流失和挥霍的问题,使得养老保障工作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3. 社保统筹尚存在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各层级的衔接和协同尚未完善。
例如,社保统筹的范围和深度存在诸多差异,导致了一些参保人员在不同的地区之间遭遇权益不公的问题。
此外,各个层级的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使得一些监管和管理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二、未来发展方向1. 推进“大数据+智能化”的社会保障管理目前,全球范围内,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
在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我们可以充分应用这些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社会保障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将有助于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保障力度在未来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保障力度。
主要包括推进农村养老保障等各项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农村保险的作用,以及加强对农村地区参保人员的教育和宣传等方面。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研究报告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研究报告概述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发展的不断加速,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本报告将重点研究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章:问题分析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中,存在着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大、社会保障待遇差距大、制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这些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完善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是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未能完善的一个主要问题。
城市居民的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则相对较低。
这导致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享受的待遇明显较少。
第三章: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也存在较大差距。
城市居民在养老金、医疗保障、失业保险等方面享受较多福利,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平等。
第四章:制度设计不合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设计也存在问题。
首先,城乡差异性较大,但现行体制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差异,导致农村居民的待遇和城市居民相比较少。
其次,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而农村居民则缺少相应的保障。
第五章:改进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为了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可以通过拓宽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土地和资源改革、加强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途径,以实现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缩小。
第六章:平等化社会保障待遇为了减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需要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的平等化。
可以通过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待遇的标准、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宣传和监督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
第七章:改进制度设计为了改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与城乡差异相符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需要加强政府扶贫政策的制定,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
第八章: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中,需要加强城乡社会统筹。
可以建立跨地区的社会保障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统筹与协调,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协同发展。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
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
为了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我们需要对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现状1.城乡发展不平衡。
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聚集,而农村经济相对滞后,贫困、落后地区仍然存在。
2.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
城市基础设施比农村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也有差距,城市居民享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而农村居民则面临服务不足的局面。
3.城乡就业不平衡。
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而农村就业相对单一,收入水平低,农民工问题仍然存在。
二、问题1.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2.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
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
3.城乡就业不平衡问题。
应加强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吸引和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三、政策建议1.优化城乡发展格局。
加强城乡协调发展规划,注重农村经济发展,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财力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力。
3.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4.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支持,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推行农民工就业与城市社会保险等政策衔接。
总之,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要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与分析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对居民提供的一种基本保障,旨在保障其生活安稳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得以满足。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悠久,但在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本文将对中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1. 养老保险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现收现付”的运行方式。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由中央统筹和地方参与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
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缴纳人员的负担、养老金计算方式不同等原因,养老金标准大幅度参差不齐,收支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对于现有收支问题的解决方案还需不断探讨和提出。
2. 医疗保险我国医疗保险实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覆盖居民的城市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已经达到98%以上,实现了全民基本医疗保障。
但是,医疗保险的报销标准和报销比例差异较大,尤其是在新接入地区,大病保险的风险保障有待完善。
3. 失业保险我国失业保险建立于1986年,是劳动者在失业期间的一种基本保障。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企业职保失业保险和城乡居民失业保险制度。
虽然失业人数逐年递减,但是,由于一些违法用工和白领失业等导致的失业人数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4. 工伤保险我国工伤保险由企业承担,是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伤害和职业病的一种保险。
虽然工伤保险的赔付标准和流程确立清晰,但很多企业依然不能及时赔偿职工的医疗和生活费用,存在劳动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问题。
5. 生育保险我国的生育保险是指在生育期间,为产妇和其新生儿提供一种基本保障。
虽然生育保险已经得到普及,但由于机构、流程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不规范,剥夺了一部分有需求的劳动者的福利。
1. 制度整合不同步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整合不同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都是由不同的机构管理且缴费标准不同,会给群众带来很多烦恼和不便。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展开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解释了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概念及现状,然后分析了现存问题和挑战,并探讨了改革与措施。
接着,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启示,同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通过此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了解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和问题,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参考,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概念、现状、问题、挑战、改革、措施、发展趋势、案例分析、启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社会保险是指政府以法定的方式,通过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对全体劳动者和其他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始于1951年的《全民健康保险暂行条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内的五大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是指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在社会保险制度下的权责关系和资源分配关系。
研究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背景在于,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在不同地区和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制度执行不完善等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社会保险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深入研究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概念、现状、问题和挑战,探讨改革与措施,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和案例分析,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和完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中国社会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研究对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价值。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制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加强统筹层次的研究,为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统筹城乡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
( ) 二 指标体 系构建及 确 定权 重
统 筹城 乡 的评 价 指标 体 系与 实证 分 析
付 兆刚
( 黑龙江科技学 院, 哈尔滨 10 2 ) 50 7
[ 摘
分析。
要]以统筹城 乡经济社会发展 的指标选择 的提 出为背景 , 对统筹城 乡的评价 体 系进行 了构建, 用 利
层次分析法确定 了各个指标的权 重, 并且应 用 19- 2 0 9 9 0 7年度的数据对我 国的统筹城 乡发展 程度进行 了实证 [ 关键词 ]统筹城 乡; 指标体 系; 实证分析
二 、 国统 筹城 乡经济社 会发展 的实证 分析 我
如果将 统 筹 城 乡经 济 社 会 发 展 视 为 一 个 系
统, 那么可 以将 统 筹城 乡 的程 度 解 析 为最 基本 的 几个 子 系统 和 多个 二 级 子 系统 , 后再 根 据需 要 然 将 多个 二级子 系 统细 分 为 三级 或 四级 子 系 统 , 按 照系统层 次性要 求选择 最能反 映其特 征 又具有 数
d n t g u b n—r r 1 iai r a n u a. Ke r s: O—o d n tn r a y wo d C r i d i g u b n—r r l i d x s se ; mp r a n l ssn u a ;n e y tm e i c la ay iig i
据可 获得性 的 指标 。选 择 的 指标 主 要包 括 : 1 ()
子 系统 (I层 指 标 ) 。统 筹 城 乡经 济社 会 发 展 可 以被 解析为最 基本 的两 个 子系统 , “ 程 ” 既 过 指标 子 系统 和“ 结果 ” 标子 系统 。其 中 , 过 程 ” 指 “ 指标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框架,优化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平衡配置,将有助于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通过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制度,促进城乡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获得感。
只有不断加强城乡统筹,实现民生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坚持,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梦想,促进国家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民生保障制度, 政策框架, 公共服务, 农村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服务, 教育资源, 城乡共同发展, 投入, 完善制度1. 引言1.1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构建全面的城乡统筹发展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的民生福祉。
城市发达、乡村落后的现象,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必要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城乡统筹发展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城乡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繁荣稳定的局面,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建立健全的统筹城乡发展政策框架,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障人民的民生福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2 民生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民生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在于确保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促进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瓶颈。
建立健全的民生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民生保障制度可以帮助城乡居民解决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可以促进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和共享,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可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减少城乡差距的拉大,促进各地区人民共同富裕。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张献政1 边 恕1,2 摘 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经过不断变迁发展,目前虽已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相对健全完善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相对贫困和脱贫后易返贫,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养老供给服务矛盾突出,法定养老金制度不统一,地区政策与待遇差异大等问题。
对此,本文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农村扶贫;农村养老服务;养老金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制度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以集体经济积累为主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从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中期,国家财政对农村农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农村社会保障(如社会救助、养老金和医疗卫生)的投入却较少。
该时期农村社会保障是建立在集体经济积累基础上的低成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核心是动员群众,依靠集体积累为社区成员提供低成本、基础、广泛的社会保障。
该阶段初期,农村贫困群体主要依靠“生产自救,节俭渡荒,群众互助,必要的政府救济为辅”的社会救济方式。
农业合作逐步完成后,农村集体组织承担了提供社会救助、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部分责任,是政府实施社会救济的有益补充。
从农业合作后期开始,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逐步形成,保证了老年人、孤儿和残障人士的日常必需品,对儿童进行了教育,并且老人可以在死后被安葬。
在医疗卫生方面,在促进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农民筹集资金经营医疗站和互助医疗费用。
此后,我国大力推广农村合作医疗,采取以村为单位的形式,由集体经济投资或群众筹集资金,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卫生所或医疗站,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二)较低国家财政投入的农村社会保障与城乡二元差异格局从1980年中期到21世纪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主要依靠集体经济模式过渡到了国家财政投入低,集体经济的作用低的保障模式。
由于当时国家财政承受能力有限,对五保户的扶持主要依靠农民的集体分担,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较大。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研究社会保险作为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然而,关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问题仍然受到广泛。
本文将探讨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相关问题,以期为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是指在不同行政区域范围内,社会保险基金的统筹管理和使用由哪个层次的国家机关或组织来负责实施。
目前,中国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主要分为省级统筹、市级统筹、县级统筹和乡级统筹。
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险政策和实践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导致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也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导致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政策差异较大。
例如,不同地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的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给跨地区参保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统筹层次过低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降低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不同社会保险项目之间存在制度交叉重复和责任分配不公的问题。
例如,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之间、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之间的责任分配不够明确,导致参保人员的权益受到影响。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的覆盖面较窄,无法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的需求。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现省级统筹甚至全国统筹。
通过加强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调控能力,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险政策差异,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的社会保险服务。
优化不同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责任分配和保障机制。
对于存在制度交叉重复的部分,应明确各项目的责任范围和保障目标,避免参保人员因制度模糊而受到权益影响。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需求,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项目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措施,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各级政府和社会监督力量应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和监管,防止基金被挪用或滥用。
应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的社 会 保 障 法 律 体 系 。 三 、 国社 会 保 障 急 需解 决 的 问题 我
( ) 老 保 险 一 养 力 争 将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的 覆 盖 率 提 高 ,首 先 解 决 两 个 政
( ) 一 国家 对社 会 保 障 的 投 入 虽 然在 逐 年 增 长 , 依 然 偏 低 但
器 具 配 置标 准 等 政 策 体 系 为支 撑 的工 伤 保 险 政策 、 理标 准 。 管 扩 展 工 伤 补偿 与工 伤 预 防 、 伤 康 复 相 结 合 的新 途 径 , 强 工 伤 预 工 加
民 大 学 出版 社 ,0 2 20 . [] 3 韩俊 江 . 会 保 障制 度 国 际借 鉴 研 究 【 社 M 春 : 东北 师 范 人 学 出版 社 ,0 7 20 .
重 点 解 决 我 国 养 老 保 险 可 持 续 发 展 问 题 ,改 革 基本 养 老保 险计 发办法 , 寻求 解 决 基 本养 老保 险基 金 缺 V的 有 效途 径 。 筹研 究 I 统
一
事 业 与 经 济 、 会 协 调 发 展 。通 过 推 进 社 会 福 利 社 会 化 , 步形 社 逐 成 以 固家 、 体 举 办 的老 年 社 会 福 利 机 构 为 骨 干 , 集 以社 会 力 量举 办 的老 年 社 会 福 利 机 构 为 新增 长点 ,以 社 区 老年 人 福 利 服 务 为 依托 , 以居 家 养 老 为 基 础 的老 年 人 社 会 服务 体 系 。
不 足 即 是 造成 医 院 长期 用 药 养 医 等 不 良现 象 的 重要 原 因 ;在 公 共 卫 生 福 利 资 源 的 分 配 中 ,0 8 %分 配 给 城 市 ,广 大 农 村 仅 占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今天我们来谈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1. 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
在社会保险方面,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等。
在社会救助方面,包括供养、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等。
在医疗卫生方面,则包括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
2. 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程度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程度已经相对较广,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较广,但是还有一些农村居民、自由职业者等群体没有参保。
特困人员救助的覆盖面比较广,但是救助标准较低,存在一定的问题。
3. 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来源社会保障体系的经费来源主要有由国家财政拨款、社会保险费、地方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
但是由于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费用的支付压力也不断加大。
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1. 社会保险制度的深化改革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面,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社保制度的改革,推出个人账户制度,促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投资,扩大社保基金的来源渠道和运作方式等。
2.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方面,将扩大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的覆盖面,提高特困人员救助的标准等。
3. 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水平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服务方面,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比如实施“互联网+社保”服务、推广社保卡服务等。
4. 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经费的来源在社会保障经费的来源方面,将通过加强财税改革、推进非税收入体系建设以及探索新的社保经费来源等多种方式加强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结语总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是仍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改善。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 博 士硕 士 论坛
我 统 城 发 的 证 究 国 筹 乡 展 实 研
以四 川省 成都 市为例
o;让坤 F I  ̄
摘 要: 目前 , 国统 筹城 乡发 展 正 处 于“ 一五 规 划 ” “ 我 十 与 十二 五规 划” 过渡衔接 的关键时期, 总结其历史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在 阐述统 筹 城 乡发 展 实证 研 究动 态的 基 础 上 , 成 都 市 为例 。 用 实证 分析 方 法 以 运 与主成分分析法 , 借助于 S S P S软件 , 对成都 市 1 9个区县五年 来统 筹城 乡发展 水 平 进行 了量 化评 估 及 横 向 与纵 向 的音j , 出其 发 展 特 点及 基 l 得 析 本 趋 势 , 提 出新 的 发展 思路 与政 策 建议 。 这 对于今 后 全 面深 化 各 领 域 并 的 改 革创 新 、 最终 实现 “ 工农 互 促 进 、 乡共 繁 荣 ” 城 的城 乡一 体 化 的 意 义
一
济统筹发展 、 社会统筹发展 、 民生活统筹发展及设施环境统筹发展。 人 在 每个子系统精选的指标 中, 既要有反映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的指标 , 又要 有反映城乡发展差异的系数指标。 22 以 0 0年为达标年 , 探讨 了部分指标 选择的原因及各指标 的目标值, 并设计出统筹城 乡发展定量评价的差异 系数 和 测算 方 法 。 五是杨振宁(0 8评析 了现有学者的基于截面数据建立的综合评价 20 ) 指标体系 , 认为对截面数据 的分析有利于进行样本 间的差异 比较 , 但时 问序列数据在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上具有截面数据无法 比拟的优势 。 现有 的指标体系在应用于时间序列数据时难 以获得所需的数据 ,可操作性 差 。为 反 映统 筹 城 乡发 展 的 规 律 , 立 了一 套 基 于 时 间序 列 数 据 的统 筹 建 城 乡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统筹城 乡发展规律 。 以上学者们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并结 合具体案例对统筹城 乡发展水平加以量化, 分别从各个角度阐述了统筹 城乡发展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 对于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都具有重要
社会保障研究:统筹城乡养老保障的理论与政策分析——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
实行了城乡居 民养老补贴制度 。目前, 初步建立 了以城乡老年居 民社会养老补贴
为兜底 ( 非缴费型福利 ) ,以养老保 险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养老
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退休养老制度为主体 ,以被征地农 民基本生活 保障制度为辅助 的基本养老保 障制度体系框架 。 江苏省没有 出台专 门针对农 民工的养老保险 ( 或综合保险 ) 办法 , 但个别地 区出台了一些 “ 土政策 ” 。如连云港 市实行 了本地 的农 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吴江
一
是待遇标准不一。高的,达到 2 0元 ,低 的只有 3 。 0 0元
二是享受条件有别 。有 的无条件享受 ,到龄 即可 ,有 的则有条件 限制 ,如苏
州市区规定必须在 2 0 年户籍制度改革前取得户籍满 2 年的才能享受 , 03 O 而苏州
辖下常熟市则规定只要户籍在本地农村即可 ,也有的市按年龄对 7 O岁以上与 以
,
究 有 利 于 集 中力 量
,
,
深 入 剖析 统筹 城 乡 养 老 保障 方 面 的 问题
,
。
而 充分
、
系统 总
结 分 析 江 苏 省 统 筹 城 乡 养 老 保 障 工 作 的成 效 重 点研 究 江 苏 省城 乡养 老 保 障 制度
及 运 行现 状
,
并 进 行 对 比研 究 从 而 总 结统 筹城 乡养老 保障 的有 益 做 法 和 成 功 经
( )城镇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 2
江苏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执行 国家和省有 关规定 。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
,
。
且 该 省 内部 也 有 经 济 相 对 欠 发 达 的北 部 和 经 济
,
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城乡统筹(最终稿)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题目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城乡统筹姓名李伟磊教育层次本科学号 1044001210623 省级电大广东电大专业行政管理分校中山电大指导老师高明鸣教学点(按实际情况填写)目录社会保障视角下的城乡统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 (4)(一)社会保障二元分治直接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严重滞后 (4)(二)社会保障二元分治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5)(三)非农产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7)二、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意义 (7)(一)历史必要性 (8)(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9)(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 (9)三、如何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 (10)(一)立法先行、完善系法律基础 (10)(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11)(三)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改善社保“短板” (12)(四)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13)(五)建立完善社保管理机构、加强管理 (13)(六)加强宣传增强国民社保意识 (14)参考文献: (16)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具有其必然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这是党和政府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我们采取反哺式的策略,根据不同社会保障项目的性质和特征,明确政府责任,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同时也彰显出我国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现状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是指用于统计、分析和评估社会保障领域各项指标和数据的系统性指标体系。
它涉及到社会保障的所有方面,包括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和多个层面的数据,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保障对象。
这种全面性的统计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可以为政府决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的数据采集和报告机制相对完善,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的数据信息。
在数据采集方面,各级统计部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渠道和信息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各地区、各部门的社会保障数据。
在数据报告方面,各级统计部门定期发布社会保障统计年报和各类统计数据报告,向社会公开社会保障领域的数据情况。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改善和拓展,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整合。
还加强了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提高了数据利用的效果和价值。
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待提高。
由于社会保障领域牵涉到多个部门和机构,数据的统计标准和方法有所不同,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待提高。
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还不够,对于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利用还不够广泛,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保障数据的获取和利用存在一定的障碍。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数据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统计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挖掘,通过挖掘数据潜力,为社会保障政策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促进社会保障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利用,建立社会保障数据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和利用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收入等级下移率指标是(4)式的简单算术平均值,反映了除最低收入组以外其他 各收入组居民平均的降组可能性,计算公式为: 0.25 × [∑j=1,…,4 ∑k= j+1, j+2, …, k ( Pjk ) ] j=1,…,4 (5)
与“下移率”相对应的是“上移率” ,即某一收入组居民收入水平上升到更高组的概率, “收入等级上移率”的计算公式为: ∑k=1, 2, …, j-1 ( Pjk ) j=2,…,5 (6)
直观上不难看出,加权平均移动率(或平均五等分组流动率)的上升意味着收入变动性 的上升,不流动率(或惯性率)和亚惯性率的上升则意味着收入变动性的下降。 根据表 2 计算得到的 1990-1995 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性的三个指标数值分别为: 加 权平均移动率(或平均五等分组流动率)1.06,不流动率(或惯性率)0.33, 亚惯性率 0.71。 根据表 3 计算得到的 1998-2002 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性的三个指标数值分别为: 加权平 均移动率 0.70,不流动率 0.48,亚惯性率 0.87。这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性总体上 呈现出下降趋势。 表 3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迁移矩阵(1998-2002) 2002 1998 I II I 0.60 0.26 II 0.25 0.39
② ①
1
1995 I I 1990** II III IV V 0.44 0.28 0.19 0.08 0.02 II 0.22 0.26 0.24 0.21 0.07 III 0.18 0.20 0.23 0.25 0.14 IV 0.12 0.16 0.21 0.25 0.27 V 0.05 0.10 0.14* 0.22 0.50
资料来源:根据表 2、表 3 以及 Khor 和 Pencavel(2006)提供数据计算得到 表 4 列出了中国 1990-1995 年、 1998-2002 年城镇居民以及美国 1993-1998 年工人的 “ (平 均)收入等级下(上)移率” 。从下移率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中收入最高和次高的两组,出 现收入将到更低收入组的概率分别下降了 15 和 10 个百分点, 说明我国城镇高收入阶层的收
3
入来源更加稳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中间收入组的下移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中 低收入组城镇居民的收入等级下移率上升了 2 个百分点。从上移率来看,次高组、中间收入 组、 中下收入组和最低组的收入水平进入更高收入组的概率均出现了下降。 如果再考虑到中 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的不流动率分别由 0.25 和 0.50 上升到 0.39 和 0.67, 则可以认为我 国城镇中低收入群体摆脱较低地位的困难程度更大了。 从中美对比来看,最高收入组的下移率已经由 1990-1995 年的显著高于美国 1993-1998 年水平, 降低到 1998-2002 年与美国 1993-1998 年水平无显著差异的程度, 表明在我国城镇 地区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高收入群体。 次高组、 中间收入组和中下收入组的下移率均高于 美国,支持了我国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尚未形成的观点(杨宜勇和顾严,2006) 。 表 5 最低收入组迁移情况国际比较 迁移概率 不流动率 P55 亚惯性率 P54 P53+P52+P51 迁移概率 不流动率 P55 亚惯性率 P54 P53+P52+P51 丹麦 0.44 0.28 0.28 瑞典 0.49 0.26 0.25 芬兰 0.39 0.27 0.34 英国 0.41 0.32 0.27 法国 0.50 0.29 0.21 美国 0.52 0.29 0.19 德国 0.45 0.28 0.27 中国
②
(一)收入迁移矩阵和收入变动性综合指标 如果将研究单位(例如城镇居民)按照收入高低划分为数量相等的五个组,即通常所讲 的按五等份分组,收入水平从高到低的五个组分别为 I、II、III、IV、V(或 1、2、3、4、 5) 。收入迁移矩阵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 表 1 收入迁移矩阵基本形式 Ti I I T0 II III IV V P11 P21 P31 P41 P51 II P12 P22 P32 P42 P52 III P13 P23 P33 P43 P53 IV P14 P24 P34 P44 P54 V P15 P25 P35 P45 P55
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证分析 ①
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充分解放城乡生产力、构建惠及 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从实证 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性和农村居民收入动态变化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 析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底线公平理论和相关证据来支 持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性与城镇社会保障的作用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收入变动性或流动性(Income Mobility)的研究已经取代收入差 距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成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的考察重点和热点。 收入变动性研 究就是利用相关方法对不同年份居民收入位置的动态变化加以测量和分析 (尹恒、 李实和邓 曲恒, 2006) 。 这类研究采取的主要技术路径是计算所谓收入迁移矩阵或收入转换矩阵 (Khor 和Pencavel,2006) 。
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证分析
杨宜勇,顾严
摘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我国城镇 居民收入变动性的特点表明, 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存在较高的收入等级下降风险, 在城镇完善 社会保障体系的必需的。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非凸性特征, 农村中低收入群 体面临着贫困陷阱的威胁, 农村社会更加迫切地需要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统 筹具有积极的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 实施这一战略举措可以促进底线公平, 兼顾公 平和效率。 关键词: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底线公平;收入变动性;收入变化非凸性 Integrating Rural and Urban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n Empirical Approach YANG Yi-yong,GU Yan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is one of the necessary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come mobility analysi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shows that risks of degrading to lower income groups are high. This argues improving the urba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Meanwhile, the non-convexity of rural income dynamics reveals that there is poverty trap and the protec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rural China is even more urging. Furthermore, both growth and equality effects of integrating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are positive, so that the Baseline Equality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rural and urban areas; social security; Baseline Equality; income mobility; non-convexity of income dynamics (1963-) ,男,湖北宜都人,国家发改委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杨宜勇, 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Email:yangyiyong@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世纪城时雨园 11-1-1C(100097) ,男,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博士研究生,研究 顾严(1982-) 方向为宏观经济管理。 “建立我国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73027)
2
III 0.08 0.22
IV 0.04 0.10
V 0.02 0.04
III IV V
0.07 0.03 0.02
0.27 0.07 0.02
0.33 0.27 0.07
0.24 0.39 0.21
0.10 0006) 。 (二)收入等级下移率和社会保障 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讲, 计算上述三个指标已经足以反映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性, 并得出 一些有益的政策性评论。然而,从社会保障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任一组居民向收 入水平更低的组迁移的可能性。在此我们试提出“收入等级下移率”和“平均收入等级下移 率”两个指标。 收入等级下移率指标衡量的是在基期处于某一组 (第 j 组) 的居民从所在组下降到报告 期的更低收入组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k= j+1, j+2, …, k ( Pjk ) j=1,…,4 (4)
“平均收入等级上移率”的计算公式为: 0.25 × [∑j=2,…,5 ∑k= 1, 2, …, j-1 ( Pjk ) ] j=2,…,5 (7)
表 4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迁移分解及与美国比较 收入组 I II III IV V 平均 中国 1990-1995 下移率 0.56 0.46 0.34 0.22 — 0.395 上移率 — 0.28 0.43 0.53 0.50 0.435 中国 1998-2002 下移率 0.41 0.36 0.34 0.24 — 0.3375 上移率 — 0.26 0.34 0.37 0.43 0.35 美国 1993-1998 下移率 0.41 0.29 0.23 0.20 — 0.2825 上移率 — 0.29 0.36 0.32 0.30 0.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