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60 学分:适应对象:继教院实验班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家畜组织学考核要求:考试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杨秀平主编.动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16.姚泰等.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w. j. germann, c.l. stanfield, principles of human physiology, pearson benjamin cummings, second edition. 2005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动物医学卓越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
动物生理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它运用数、理、化、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科学原理,来研究健康家畜在正常条件下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活动及其规律。
动物生理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实际和生产实践,它的任务,一方面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畜牧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最终任务是为发展畜牧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动物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生理活动及其规律必须认真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牢记,以达到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要求。
同时动物生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实验,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畜牧生产实践及兽医临床实践中能够加以运用。
三、学时与学分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学时1绪论62化学信使与内分泌83神经系统104肌肉生理35血液生理36心血管系统87呼吸系统48消化系统69泌尿系统610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311生殖系统3总学时60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⑴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兴奋性、刺激和反应、阈刺激、兴奋和抑制等概念;适应性;生殖。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动物生理学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原理。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介绍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 了解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2. 理解动物身体各个系统的生理机制;3. 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4.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动物生理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生理学概述a.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c. 动物生理学的历史发展和重要成果。
2. 神经生理学a.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b. 神经传导和突触传递;c. 神经系统的组织和功能;d. 感觉和运动的神经机制。
3. 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和功能;b.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c.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d. 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
4. 消化生理学a.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消化道的吸收和分解;c.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d. 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能量平衡。
5. 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b. 气体交换和呼吸过程;c.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d. 呼吸和体内酸碱平衡。
6. 代谢与能量生理学a. 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b. 营养物质的合成和降解;c.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关系;d. 生物节律和体温调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幻灯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内容的讲解和演示;2.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动物生理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动物生理学原理和研究方法的理解;4.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动物生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科研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讨论和实验操作等;2. 作业与报告:布置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考试:设置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
动物科学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总学时数:76学时理论学时:50学时实验学时:26学时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生理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另外,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生理学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动物生理机能的研究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机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生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三、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76学时,其中实验课26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动物的手术操作,生理实验仪器的使用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结果的讨论,并有针对性完成实验综述和实验论文。
实验性质:少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20%)大部分实验为综合性实验(80%)四、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五、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内容实验一 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试验目的原理:掌握RM6240系统的使用。
实验材料: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计算机实验方法: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的操作练习。
实验作业:熟练掌握RM624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的计算机操作。
实验二生理实验控制动物常用方法;生理手术;腓肠肌标本制作实验目的原理:掌握和了解生理实验控制动物常用方法及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兴奋过程及骨骼肌收缩特点。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0070学时:72(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24)学分:3.5适用专业: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医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动物生理学》课程,应使学生了解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动物机体的机能观点,了解不同进化水平、不同生活环境中各种动物生理机能的特点,特别是哺乳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规律;熟悉各器官、系统、各功能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调节方式;熟悉各器官、系统与内外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熟悉生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在课程教学中还要适当介绍与“三基”内容相关的、重要的具有启发性的国内外生理学新近展,并能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使学生对本学科的前沿有所了解。
同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创新思维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辨证地观察、分析和解决与生命现象有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动物体生理机能活动或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类和生命科学类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在学过一般基础课和动物学、动物组织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及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的任务是以哺乳动物器官生理学为主线,研究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动物生理学,了解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够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因此动物生理学课程在动物类和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枢纽位置。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动物生理学在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和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动物生产学、水产增养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免疫学、动物疾病学、动物繁殖的生产实习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动物生理学不仅要描述一个生命活动的现象,还要探讨该生命活动是如何发生、如何进展和如何终结的。
二、课程目标要求认识和了解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从整体和环境、器官和系统以及细胞和分子的研究水平来解释各种生理现象;从比较的观点掌握生理功能的调节和调控的活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有效地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保障动物体的健康和动物资源,特别是对濒危动物的保护,促进动物养殖业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动物生理学的概念、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概念。
熟悉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生理功能的调控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研究方法和学习目的。
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生理调控方式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及其相互调制作用。
1.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时)1.1.1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1.1.2 动物生理学的三个研究水平1.1.3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2 生理功能的调节及其调控(1学时)1.2.1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1.2.2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2.3 动物生理功能的控制系统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0学时)教学目标:掌握细胞跨膜物质转运的机制,由离子通道和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过程,生物电的种类、产生、特性、传导和传递机制及其与兴奋性之间的关系,骨骼肌收缩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熟悉细胞膜镶嵌蛋白的生理功能,膜物质转运和跨膜信号转导作用间的相互关系,可兴奋细胞的兴奋性、兴奋及其与离子通道的状态与通透性之间的关系。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前言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作为生命科学中的主干基础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动物生理学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除了研究动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外,还研究其与生产和经济性状紧密联系的生理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生理学也在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动物生理学与各学科,特别是临床兽医学关系十分密切,只有充分正确认识和理解动物体各种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才能区分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正确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在教学中,教师按照“坚持创新、注重实践、提高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培养目标,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针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需求、特定的限制”,以形态和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相统一,以进化和发展的观点来教授动物生理学,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物生理学基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动物体动物生理学教学总学时为60学时,其电理论讲授30学时,实验30学时。
教学组织与方法【教学组织】本课程在学部教务处和畜牧兽医学院统一组织下实施,任课教师按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度要求,成立教学小组,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1.备课:任课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要求,认真备课,分清主次,区别难易,合理分配时间,书写教案等,根据情况认真组织集体备课和试讲。
2.理论讲授:理论讲授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严格按大纲要求与进度进行讲授。
授课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层次分明,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应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
3.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多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4.自学与辅导: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教学内容的自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2024)
2024/1/29
3
动物生理学定义及研究范围
2024/1/29
动物生理学的定义
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及其规 律的科学,揭示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 及其调节机制的学科。
研究范围
包括细胞生理学、血液生理学、循环 生理学、呼吸生理学、消化生理学、 排泄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内分泌生 理学、生殖生理学等。
4
感觉器官与行为反应
动物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刺激,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如视觉 、听觉、嗅觉等。
内分泌系统与行为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动物的行为,如性激素、肾上腺激素等 对行为的影响。
学习与记忆
动物具有学习和记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改变行为模式,适应环境变 化。
27
生殖过程中生理变化及调控机制
01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翻译及其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
DNA复制、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1
03
动物组织类型及其特点
2024/1/29
12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覆盖于动物体表或衬于体内各种管腔的 内表面。
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可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三类,其中 被覆上皮最为常见。
2024/1/29
。
抗原和抗体
抗原的特性和种类,抗体的结构和功 能,抗原-抗体反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应答的启动、增强和抑制机制, 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 。
25
06
动物行为、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生理变化
2024/1/29
26
行为产生和影响因素分析
2024/1/29
神经调节机制
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密切相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 周神经系统的协同作用。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动物学领域中,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动物身体功能以及生命现象的变化。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整体架构和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动物的生理结构、功能和适应机制。
二、课程概述1. 课程目的: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了解动物生理学在动物行为、进化和环境适应中的作用;2.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生命科学及相关基础知识,包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解剖学等;3. 教学方法:以授课、实验、小组讨论和文献阅读为主要教学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 评估方式:考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
三、教学内容1. 动物细胞生理学a.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b. 膜通透性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 物质转运、离子平衡与细胞体积调节d. 细胞信号转导与细胞调控2. 动物生理调节a. 神经调节i. 神经元结构与功能ii. 神经传递与反射机制iii. 神经系统与行为b. 内分泌调节i. 内分泌系统结构与功能ii. 激素信号传递与调控iii. 激素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3. 动物运动生理学a.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b. 肌肉收缩与运动传导c. 运动能量代谢与耐力d. 运动适应性与训练效果4. 动物循环生理学a. 心脏结构与功能b. 血管系统与血液流动c. 氧气与二氧化碳运输d. 血液调节与体液平衡5. 动物呼吸生理学a. 呼吸器官与呼吸机制b. 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c. 呼吸适应与生物气候学6. 动物消化与营养a. 摄食与消化器官b. 消化过程与酶的作用c. 营养物质吸收与能量代谢d. 饮食习性与适应机制四、实验教学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2. 实验内容:a.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测定离子在细胞膜上的传递速率;b. 神经传导实验:观察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c. 肌肉收缩实验:测定肌肉收缩的力度与频率;d. 气体交换实验:观察氧气与二氧化碳在动物体内的运输过程;e. 消化酶活性实验:测定消化酶在不同pH值下的活性变化。
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1030105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2.适应专业:动物医学
3.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通过相应的实验与典型实验设计、验证、巩固和加强有关基本理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生理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2)初步掌握动物实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对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综合,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
(3)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正确使用仪器,初步掌握常用仪器操作方法,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测量、数据统计处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4.学分和学时
学时20学时。
5.主要仪器设备
手术器械、生物信号采集、计算机、处理系统、万能支架、电子天平、秒表、恒温水浴、电子称、血红蛋白测定管、微量移液器等。
6.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为10分,实验报告10分。
二、课程学时分配。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文
农业与生物学院
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艾晓杰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性质:本课程针对动物科学专业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也可
作为医学,药学,生物,环境等相关学科学生的选修课。
教学内容:以器官系统生理为主线,从血液,循环,呼吸,消化,
Course Type:Animal physiology is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ajors of animal science, medical science, pharmacy, biology, environment etc.
《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AN210
*学时 (Credit Hours)
64
*学分 (Credits)
3.5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动物生理学
Animal Physiology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physiology research. Further more, master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animal physiology can enhance students’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assure them of systemic and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knowledge, and is also important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查看:《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附2:湖南农业大学实验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总学时70,其中理论40学时、实验30学时学分:44.实验应开学期:2007秋季5.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动物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动物生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动物生理学实验是动物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专业更是主要实践环节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是动物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后续课为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家畜繁殖学等。
该课程不仅能强化理论课的教学,还具有独自的教育作用。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动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在课程学习和知识掌握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本生理指标测量方法2、掌握生理实验技能和生理手术基本操作技能3、了解电生理基本操作技能4、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5、知道生理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作初步尝试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式:考查,实验报告占20%、期中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0%。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动物生理学》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1 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22 减压神经放电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3 呼吸运动的调节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4 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5 红细胞脆性的测定、沉降率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红细胞凝集现象6 脊髓反射、反射弧分析、蛙血管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内血液流动观察、蛙心起搏点的观察7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阈刺激、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阈上刺激与最大刺激、骨骼肌单收缩的分析与复合收缩、期外收缩与代偿收缩8 心电图的描记、动脉血压间接法测量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29 离体肠段运动的描记验证性必做农科类 310 循环、呼吸、泌尿综合实验综合性必做农科类 511 不同抗心肌损伤注射液对蟾蜍综合性选做农科类10实验性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动医)12 雌激素对雌性动物的效应(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 513 雄激素对鸡冠发育的作用(动科)验证性选做农科类 5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实验一仪器使用与手术操作技术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095023B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类别:专业扩展选修课课程总学时:16课程周学时:3课程总学分:0.5开设实验项目数:5适用专业:生物检测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开课系部:生命科学系和生化实验中心二、实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一)实验目的《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是本科专业拓展课程《动物生理学》的实验部分,是本科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之一。
课程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实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生理现象或效应,可加深对动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为后续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和开展科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任务通过课堂教学等环节培养学生扎实的动物生理学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与意识,支撑专业学习成果中相应指标点的达成。
(三)实验要求主要以活体动物或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材料为研究对象,采取急性离体和在体实验的实验方法,主要利用急性分离、离体灌流等实验技术设计动物生理学的实验内容,用以验证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大部分实验是以学生自己设计、动手操作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动手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通过计算机对实验结果的处理、统计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内容、要求和所用设备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四种基本组织一、目的要求联系机能了解被覆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观察并了解结缔组织的共同特征,并联系机能了解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及分布;比较观察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结构特点;观察神经元的结构特点及尼氏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的形态结构;识别并比较观察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四种基本组织切片;各种血涂片;三、观察内容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的切片2.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切片3. 变移上皮切片4. 复层扁平上皮切片5.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的切片6. 软骨组织、骨组织的切片7. 各种血细胞与血小板的形态特征8.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肌纤维的纵横切片9. 脊髓横切片10. 有髓神经纤维纵横切片四、思考题1. 分别选择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各一种绘制切片图,并注明组织名称及具体结构名称。
2. 在何处可以找到尼氏体、神经原纤维?它们分别有何功能?实验二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与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一、目的要求学习蛙类动物单毁髓与双毁髓的方法;学习并掌握蛙类动物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
二、实验原理蛙或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及生理功能与温血动物近似,而且其离体组织需要的生活条件非常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
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最常用的对象,经常用来研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肌肉收缩的特点、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等。
三、实验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一套(金属探针1根,粗剪刀、眼科剪刀各1把,圆头镊子、眼科镊子各1把,玻璃分针2根),蛙板和玻璃板各1块,培养皿,滴管,废物缸、锌铜弓,丝线,棉花;任氏液。
四、实验步骤1. 双毁髓的方法;2. 剥制后肢标本;3. 分离两后肢;4. 分离坐骨神经;5. 游离腓肠肌;6. 分离股骨;7. 检验标本;8. 制备坐骨神经干标本;五、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1.熟悉蟾蜍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了解蟾蜍腿部的局部解剖及坐骨神经的走行。
2.避免损伤蟾蜍背部的腺体(尤其是眼后的大腺体),防止其分泌物溅入眼内或污染标本。
3.勿剪破蟾蜍内脏,并及时清洗手及用过的器械;已剥去皮肤的组织应避免接触蟾蜍皮肤或其他不洁物;以防标本被污染。
4.游离神经、肌肉时不可过度牵拉,应避免用手指、金属器械接触或夹持标本的神经肌肉部分,更不能用自来水冲洗标本。
5.制备过程中应经常向标本上滴任氏液,防止神经因干燥而失去正常兴奋性。
标本制成后须放在任氏液中浸泡数分钟,使标本兴奋性稳定。
6.移动制备好的标本时,先将游离的神经搭在腓肠肌上,再用双手分别提拿跟键和股骨断端,防止神经受力过重。
六、思考题1. 为什么要将制备好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放在自来水或蒸馏水中可否?为什么?2. 为什么锌铜弓接触坐骨神经会导致腓肠肌出现明显收缩?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七、结果与分析实验三反射时的测定、反射弧的分析及搔扒反射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反射时的方法,了解反射弧的组成;观察中枢抑制与交互抑制现象;了解脊髓反射的功能特性。
二、实验原理反射是对某一刺激无意识的应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从皮肤接受刺激至机体出现反应的时间为反射时。
反射时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所用的时间。
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缺损,原有的反射不再出现。
三、实验材料蟾蜍、常用手术器械、支架、蛙嘴夹、蛙板、蛙腿夹、小烧杯、小玻璃皿、滴管、小滤纸片、棉花、秒表、纱布、0.5%及1%H2SO4、任氏液、2%普鲁卡因四、实验步骤1. 取蟾蜍,毁脑髓,腹位固定于蛙板上。
剪开右侧股部皮肤,分离坐骨神经穿线备用。
2. 用蛙嘴夹夹住蟾蜍下颌,悬挂于支架上,将蟾蜍右后肢的最长趾浸入0.5% H2SO4中2-3mm,立即记下时间。
当出现屈反射时,则停止计时,此为屈反射时。
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刺激的皮肤并用纱布擦干。
重复测定屈反射时3次,求平均值。
用同样方法测定左后肢最长趾的反射时。
3. 用手术剪自右后肢最长趾基部环切皮肤,再用手术镊剥净长趾上的皮肤。
用硫酸刺激去皮的长趾,记录结果。
4. 改换右后肢有皮肤的趾,将其浸入硫酸溶液中,测定反射时,记录结果。
5. 取一浸有1%硫酸溶液的滤纸片,贴于蟾蜍右侧腹部,记录抓反射的反射时。
6. 用一棉条包住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在细棉条上滴几滴2%普鲁卡因后,记录加药时间,立即做步骤4,每隔2min重复步骤4,直至无反射出现,记录时间。
7. 立即重复步骤5。
每隔2min重复一次,直至擦或抓反射不再出现为止,记录加药至屈反射消失的时间及加药至擦或抓反射消失的时间,记录反射时的变化。
8. 将左侧后肢最长趾再次浸入0.5%硫酸中,记录反射时有无变化。
毁坏脊髓后再重复试验,记录结果。
五、注意事项1. 每次实验时,要使皮肤接触硫酸的面积不同,以保持相同的刺激强度。
2. 刺激后立即洗去硫酸,以免损伤皮肤。
六、思考题:1. 在这个实验中,你观察到的哪个现象表明中枢内存在着兴奋的扩散?2. 普鲁卡因麻醉坐骨神经后,为什么感觉技能丧失,运动技能后丧失?七、结果与分析实验四刺激强度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分析肌肉单收缩的过程;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观察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形式的改变。
二、实验原理肌肉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其收缩过程很短,可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张力换能器进行记录。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神经干时,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因为肌肉兴奋性的绝对不应期极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两次刺激越靠近,综合收缩的力量越大,收缩曲线的波峰也越高。
用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后一个收缩发生在前一个收缩的舒张期时,出现锯齿形曲线,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个收缩发生在前一个收缩的收缩期末期,收缩完全融合,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发生完全强直收缩时的最小刺激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三、实验材料牛蛙、常用手术器械、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蛙板、小玻璃皿、滴管、玻璃分针、小滤纸片、任氏液等。
四、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见实验二),放置任氏液中备用。
准备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将张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架台上,将导线连接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上。
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股骨残端插入肌槽固定孔内,神经搭在肌槽的刺激电极上。
将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刺激器的输出与肌槽刺激电极相连,腓肠肌肌腱上的线与张力换能器的金属片相连,线的位置应与水平面垂直,同时松紧适当。
2.实验项目(1)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中选择张力模板,刺激方式为单刺激;幅度范围为0~5V;幅度大小为0.01V;波宽为10ms;延时为0ms。
逐步向上调节幅度大小,观察刺激强度与收缩之间有何关系,找到使腓肠肌收缩最大时的刺激强度,此刺激为最适宜刺激。
(2)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①收缩总和:将刺激方式改为周期刺激,主周期为500ms,幅度大小为最适宜刺激强度,脉冲数为2,周期个数为1,间隔从200ms为单位递减,直到50ms左右,观察收缩曲线有何变化。
②强直收缩:将刺激方式改为周期刺激(或“串刺激”),主周期为1000ms,幅度大小为最适宜刺激强度,脉冲个数从5-20递增,每增加一个脉冲个数,刺激一次,观察收缩曲线有何变化。
五、注意事项1.经常向标本滴加任氏液,保持标本湿润。
2.标本和张力换能器之间的丝线的紧张度要适当。
3.刺激之后必须让标本休息一段时间(0.5~1)。
4.实验过程中标本的兴奋性会发生改变,因此必须抓紧时间进行实验。
六、思考题1.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单收缩过程中的潜伏期包括哪些生理过程?3.实验过程中标本的阈值是否会改变?为什么?七、结果与分析八、实验心得实验五心肌收缩特性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牛蛙心脏活动曲线的描记方法;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心脏兴奋性周期变化的规律以及心肌收缩的特点。
二、实验原理牛蛙的心肌与其他动物的心肌一样,其兴奋后具有较长的不应期。
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任何刺激均不能引起心肌兴奋与收缩;而在心肌舒张早期以后,正常节律性兴奋到达之前,给心脏适家一个阈上刺激就能引起一次提前出现的心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同理,期前收缩也有一个较长的不应期,因此,如果下一次正常的窦性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就不能引起心肌收缩。
因此,期前收缩之后即出现一个较长时间的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如果窦性心律过慢,当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时,(期前兴奋之后的)窦性兴奋才传到心室,则可引起心室一次新的收缩,而不会出现代偿间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