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90d6a52d380eb62946d9e.png)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5b48642cc58bd63186bdd1.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篇一: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实验序号:一实验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一、实验目的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
生理学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
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
生理学实验仪器一般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节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教师提出生理学实验的要求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实验方法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简单讲解用途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实验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规则?答: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生理学实验要求: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中,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认真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整理实验台面,处理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检查实验设备及器械,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生理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
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实,不允许编造数据,认真分析总结实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方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生理学实验报告3握力与肌电、骨骼肌电与收缩时相关系
![生理学实验报告3握力与肌电、骨骼肌电与收缩时相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57f465377232f60ddcca11c.png)
4/6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9、进行实验内容三时所需的刺激强度比进行实验内容二时要大,可能是由于在实验过 程中标本的活性降低的缘故。
【注意事项】 1、在制备神经肌肉标本的过程中,要不断滴加任氏液,以防标本干燥,丧失正常生理 活性。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好后需在任氏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标本兴奋性必 须良好,经常滴加少量任氏液以保持湿润。 2、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捏神经或夹伤神经肌肉。 3、如果肌肉在未给予刺激时出现痉挛,是由于漏电等原因引起,需检查仪器接地是否 良好。 4、不进行正式记录时,电子刺激器输出端应断开,以免不必要的,频繁的刺激。另外 应注意刺激器的两个输出端不要碰在一起。 5、实验过程中保持换能器与标本连线的张力不变且连线应垂直。 6、当刺激神经无肌肉反应时,可直接刺激肌肉。原因是神经与肌肉接点容易受到内外 环境的影响而丧失其兴奋性。 7、注意扫描速度适中,给予刺激时能得到完整的单收缩曲线。 8、双针形露丝电级接触肌肉时应注意位臵和紧密程度,不要影响收缩幅度的记录,同 时要能导出电信号。 9、注意电信号记录通道与肌肉收缩记录通道扫描速度一致。
【思考题】 1、 从刺激开始至肌电出现,标本内部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1)兴奋在坐骨神经干上产生和传导:神经干受到阈上刺激,受刺激部位产生动作 点位,沿神经干不衰减的传递到支配腓肠肌纤维的运动神经末梢。 (2)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当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前膜终末时,在极短时间内,数 百个突出小泡破裂,释放出 Ach,经过突出间隙扩散至终膜,于其上胆碱结合引起受体 蛋白质构型改变,继而终膜对 Na+等离子的通透性改变,导致终膜去极化,即产生终板 电位 (3)肌细胞兴奋产生:终板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扩布到终板膜周围肌细胞膜,使这些 肌细胞发生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生理科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生理科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d021553186bceb19e8bb9c.png)
第二周:镇痛和缺氧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基本与吗啡相同,主要是激动阿片μ受体而发挥镇痛、镇静、欣快、呼吸抑制等作用。
罗通定为延胡索乙素,即消旋四氢巴马汀的左旋体[3]。
后者是罂粟科职务延胡索等块茎中具有镇痛作用的生物碱。
罗通定具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无关,也无明显的成瘾性。
其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增加与痛觉有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达,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并由此产生明显的镇静、催眠、安定和镇痛作用;但过量可导致帕金森病。
哌替啶,又称度冷丁(Dolantin)是一类麻醉性镇痛药,为人工合成品,是吗啡的代用品,较吗啡的成瘾性轻。
与吗啡相似,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镇痛效力约比吗啡弱10倍,持续时间也比吗啡短。
罗通定(Rotundine)则是一类非麻醉性镇痛药,其结构为四氢巴马汀,镇痛作用比dolantin弱,但无成瘾性。
Rotundine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亦增加与痛觉有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达,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产生镇痛作用。
Rotundine的镇痛作用与脑内阿片受体无直接关系,属间接调节,故其强度不如Dolantin。
氯丙嗪主要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这是其抗精神作用的机制,也能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碱受体,药理作用广泛。
氯丙嗪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但能影响发热机体的体温,而且还能影响正常体温。
氯丙嗪对体温的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环境温度越低其降温作用越明显,与物理降温同时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本实验证实,氯丙嗪和低温共同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动物的总耗氧率,从而降低基础代谢率,延长动物在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这也是临床上对于病情极其危重的病人,采取氯丙嗪加低温的冬眠疗法的原理。
氯丙嗪能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具有神经安定作用,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在动物试验中易诱导入睡;同时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能影响正常体温,使机体体温能随外界环境温度降低而降低在乏氧性缺氧中,小鼠的呼吸频率在5min、10min时都无显著变化,而在15min时呼吸频率显著下降。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 3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 3](https://img.taocdn.com/s3/m/f802c38fe53a580216fcfe28.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3(Ⅰ)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Ⅱ)家兔离体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征顾昕 2002302060 生物技术日期04/06/03目的要求1.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3.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4.了解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征。
基本原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既可使生高的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及观察其作用。
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
即由动脉插管与压力传感器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导系统,将动脉插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并由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
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
但消化管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
这些特性可维持消化管内一定的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在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将离体组织器官置于模拟体内环境的溶液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
本实验以台氏液作灌输液,在体外观察及记录哺乳动物离体肠段的一般生理特性。
动物与器材家兔、兔手术台、麦氏浴槽、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4~6把)、眼科剪、支架、烧瓶夹、酒精灯(电炉)或恒温平滑肌槽、烧杯(500mL3个,100mL1个)、双凹夹、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三通管、动脉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压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二联球、温度计(2支)、台氏液、保护电极、照明灯、纱布、棉球、丝线、注射器(1ml、5ml、20ml)、生理盐水、4%柠檬酸钠、20%~25%氨基甲酸乙酯、肝素(200U/ml)、肾上腺素(1:5000)、乙酰胆碱(1:10000)、阿托品针剂(1支)等。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83a9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a.png)
2、阐述血液中O2、CO2、H+浓度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答:(1)P CO2的影响 CO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但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比外周化学感受器强得多。
CO2在呼吸调节中经常起到最重要的化学刺激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当吸入气中CO2的含量增加时,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将使肺泡气P CO2、动脉血P CO2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呼吸增强效应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达到高峰,肺通气量增加。
通过肺通气的增大可以增加CO2的清除,肺泡气和动脉血P CO2可维持接近正常水平。
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呈现压抑和麻醉效应。
(2)PH的影响动脉血H+浓度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H+浓度降低,呼吸受到抑制。
H+浓度对呼吸的调节也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的高。
但是,H+通过血脑屏障的速度慢,限制了它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
脑脊液中的H+才是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最有效刺激。
(3)P O2的影响吸入气P O2降低时,肺泡气、动脉血P O2都随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
动脉血P O2对正常呼吸的调节作用不大,仅在特殊情况下低O2刺激才有重要意义。
如严重肺气肿、肺心病,因肺换气障碍,可导致低O2和CO2滞留。
长时间CO2滞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的刺激作用发生适应,而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O2刺激适应很慢,这时低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的主要刺激。
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但是低O2可以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而兴奋呼吸中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低O2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
在严重低O2时,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已不足以克服低O2对中枢的抑制作用,终将导致呼吸障碍。
在低O2时吸入纯O2,由于解除了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低O2刺激,会引起呼吸暂停,临床上给O2治疗时应予注意。
血液中O2、CO2、H+浓度的改变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往往是一种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其余一两种因素相继改变或存在几种因素的同时改变,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可因相互总和而加大,也可因相互抵消而减弱。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
![动物生理学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a4a2e189eb172ded63b7b0.png)
第1章绪论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包括外源性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和内源性调节(1)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解。
信息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经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的突触,将信息传递到靶细胞。
特点:迅速而精确,持续时间短,作用部位局限(2)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特异性的化学物质(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解机体的新陈代谢,这种调解成为体液调解。
特点:效应出现缓慢,持续时间长,作用部位较广泛。
激素的作用具有选择性。
(3)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称为自身调节。
如:组织代谢产物增加所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环的变化。
其是作用精确的自身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的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的调节过程)。
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
例如:当动脉(受控部分)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抑制心血管中枢(控制部分)的活动,使血压下降;相反,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增强心血管中枢的活动,使血压升高,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的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的生理调节过程)。
生理意义在于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中枢(控制部分)发动排尿后,由于尿液刺激了后尿道(受控部分)的感受器,受控部分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第2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通讯1、细胞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特征。
答:①单纯扩散: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动物生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
![动物生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3b22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b.png)
动物生理学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8题,每题1分,共78分)1.下列增加滤过分数的因素是A、入球小动脉阻力不变,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大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肾小囊内压升高D、肾血流量增加E、入球小动脉阻力增大正确答案:A2.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在出血早期,血小板释放一种抗纤溶酶的活性物质,又称______,它能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使纤维蛋白不发生溶解,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A、血小板第三因子B、血小板第七因子C、血小板第一因子D、血小板第六因子正确答案:D4.哺乳动物血红蛋白包含的金属元素是A、锌B、铜C、铁D、锰正确答案:C5.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r—氨基丁酸D、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6.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导致小肠的A、紧张性和蠕动几乎不受影响B、紧张性和蠕动加强C、紧张性和蠕动减弱D、紧张和蠕动消失正确答案:C7.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B、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C、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合成D、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E、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正确答案:D8.内呼吸是指A、气体在血液中运输B、肺换气以后的呼吸环节C、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正确答案:C9.肾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A、血细胞比容增大B、血中胶体渗透压升高C、血中H+浓度升高D、细胞外液量增加E、血钾浓度升高正确答案:D10.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形式是A、传导散热B、对流散热C、辐射散热D、蒸发散热正确答案:D11.可使肺顺应性增加的情况是A、气道阻力减小B、肺弹性阻力增加C、气道阻力增加D、肺弹性阻力减小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正确答案:D12.草酸钾的抗凝机制是A、增强血浆抗凝血酶的活性B、去除血浆Ca2+C、抑制凝血酶活性D、中和酸性凝血物质E、增强纤溶酶活性正确答案:B13.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正确答案:C14.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红细胞不凝,此人血型为A、A型B、B型C、AB型D、O型E、无法判断正确答案:C15.性成熟期乳腺发育主要是由于A、生长激素的作用B、雌激素的作用C、雌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D、催产素与催乳素的作用E、雌激素、孕激素与催产素的作用正确答案:B16.下列哪项是脊髓的内脏反射A、屈肌反射B、肌紧张C、排尿反射D、腱反射正确答案:C17.促进间质细胞分泌睾酮的激素是A、双氢睾酮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黄体生成素D、雄烯二酮E、促卵泡激素正确答案:C18.二氧化碳分压从高到低的顺序一般为A、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B、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C、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D、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正确答案:A19.下列中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信号是A、终板电位B、突触后电位C、感受器电位D、动作电位正确答案:D20.小肠对糖的选择性吸收,表现在各种单糖吸收速度不同,吸收最快的是A、半乳糖B、糖C、甘露醇D、木糖E、核糖正确答案:A21.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A、K+内流B、Na+内流C、Ca2+内流D、Ca2+与K+内流正确答案:C22.剧烈运动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肾小管毛细血管压增高D、肾小球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正确答案:D23.关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下述错误的是A、长期服用皮质醇可使ACTH分泌增多B、ACTH是糖皮质激素的促激素C、应激反应中,糖皮质分泌增多D、糖皮质激素在午夜间分泌最低E、糖皮质激素参与应激反应正确答案:A24.主动脉瓣关闭见于A、等容舒张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快速射血期开始时D、等容收缩期开始时正确答案:A25.体液调节的基本方式不包括A、旁分泌B、自分泌C、神经分泌D、神经反射正确答案:D26.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变动范围为A、±5%B、±10~15%C、±20%~30%D、±20%正确答案:B2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A、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B、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C、胆碱酯酶活性降低D、胆碱酯酶活性升高正确答案:C28.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较低B、心肌的兴奋性较低C、心肌的传导速度较慢D、房室结传导延搁正确答案:C29.氧分压最高的是A、组织液B、动脉血C、静脉血D、新鲜空气正确答案:D30.下列关于糖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糖的比例最大B、等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糖释放的能量最多C、肝糖元能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D、糖的消化产物葡萄糖可以糖元形式储存起来E、肌糖元作为能源储备,有应急的功用正确答案:B31.肺换气的动力为A、大气压与肺泡气见的压力差B、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C、大气压与血液的气体分压差D、呼吸肌的舒缩活动E、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正确答案:B32.腺垂体释放的促性腺激素是A、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B、孕激素与黄体生成素C、雌激素与孕激素D、雌激素与卵泡刺激素E、雌激素与抑制素正确答案:A33.平静呼吸时,在哪一时段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A、吸气末B、吸气初C、呼气初D、呼气末正确答案:B34.胃容受性扩张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胃的吸收B、减慢胃的排空C、扩大胃的容量D、搅拌、推进食物正确答案:C35.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重要物质是A、盐酸B、肠激酶C、胰蛋白酶原本身D、糜蛋白酶正确答案:B36.下列对甲状旁腺素生理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促进溶骨过程,动员骨入血B、促进肾小管重吸收Ca2+C、抑制肾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D、间接促进肠道吸收Ca2+E、降低血钙,升高血磷正确答案:E37.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B、是一种以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C、食糜对肠黏膜的刺激使分节运动增多D、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E、是小肠所特有的正确答案:D38.全血的黏滞性大小取决于A、白细胞数量B、血小板数量C、红细胞数量D、血浆蛋白浓度正确答案:C39.下列哪项不是血浆总渗透压的特点A、近似于0.5%NaCl的渗透压B、相当于300毫渗透压单位C、主要由Na+和Cl-所形成D、近似5%葡萄糖的渗透压正确答案:A40.具有血管内血液和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的血管是A、肺动脉B、微静脉C、真毛细血管D、毛细血管正确答案:C41.下列哪种酶与肾小管重吸收HCO3-和分泌H+有关A、脱羧酶B、碳酸酐酶C、羧化酶D、转氨酶E、过氧化酶正确答案:B42.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参考信息B、反馈信息C、干拢D、控制信息E、偏差信息正确答案:B43.胸膜腔内压等于A、大气压+肺回缩力B、大气压-非弹性阻力C、大气压+肺内压D、肺内压-肺回缩力正确答案:D44.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时意味着A、功能性无效腔增大B、解剖无效腔增大C、呼吸膜通透性增高D、肺弹性阻力增大正确答案:C45.下列对激素描述中错误的是A、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不足也可出现疾病B、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相当稳定C、在血液中含量极微但却有高度生物活性D、激素过多或过少可出现疾病E、激素本身可给靶细胞提供能量正确答案:E46.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肌肉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等长收缩+等张收缩D、单收缩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47.主动重吸收Cl-的部位是A、近曲小管B、髓袢降支C、髓袢升支D、远曲小管E、集合管正确答案:C48.瘤胃内的微生物可合成A、维生素DB、维生素B12C、维生素ED、维生素A正确答案:B49.胃酸分泌减少时,促胰液素的分泌A、不变B、先减少,后增多C、增多D、减少正确答案:D50.对于灵长类,排卵一般发生在A、分泌期的第14日B、月经周期的第28天C、月经周期的第14天D、增殖期的第3日E、月经来潮之前正确答案:C51.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A、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B、膜内电位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C、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D、膜内外K+的净外流为零E、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正确答案:D5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因素是A、促胃液素B、脂肪酸C、蛋白质分解产物D、盐酸正确答案:D53.睾丸支持细胞的功能是A、对生殖细胞起营养和支持作用B、形成“血睾屏障”C、可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D、为生殖细胞发育提供理想的微环境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54.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A、脊休克B、肢体痉挛性麻痹C、去大脑僵直D、去皮质僵直正确答案:C55.头期胃液分泌的特点是A、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尤其低B、酸度低,胃蛋白酶含量尤其高C、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均高D、酸度及胃蛋白酶含量均低E、分泌量很少,消化力很低正确答案:C56.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A、皮质醇B、肾上腺素C、性激素D、盐皮质激素E、醛固酮正确答案:B57.下列哪种消化液中无消化酶A、胃液B、唾液C、胰液D、胆汁正确答案:D58.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A、泵转运B、载体中介易化扩散C、吞饮D、继发性主动转运正确答案:D59.心动周期中,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A、心房收缩期末B、等容舒张期末C、减慢充盈期末D、快速充盈期末正确答案:A6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特征的的是A、传递延搁B、兴奋可总和C、易疲劳D、单向传递正确答案:B61.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A、Cl-B、Na+C、HClD、内因子正确答案:C62.以下有关对神经系统机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接收贮存、分析综合、处理发送信息的功能B、大脑皮质是人类产生和进行思维活动的高级器官C、是动物体唯一的机能调节系统D、能迅速对体内外各种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正确答案:C63.下列中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是A、注射抗利尿激素B、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液C、注射大量肾上腺素D、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E、肾交感神经兴奋正确答案:D64.能水解蛋白质的消化液是A、胃液和胰液B、唾液和胰液C、唾液和胃液D、胰液和胆汁正确答案:A65.关于尿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任何情况下尿液渗透压均较血浆高B、尿液的pH与摄食情况无关C、正常动物尿液可检测出少量葡萄糖D、正常动物尿液不能检测出蛋白质和红细胞正确答案:D66.促进腺泡发育的主要是A、雌激素B、孕激素C、催产激素D、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E、催乳激素正确答案:D67.感受细胞能将刺激转变为A、机械信号B、化学信号C、电信号D、物理信号正确答案:C68.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保钠排钾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抗利尿激素C、醛固酮D、盐皮质激素正确答案:C69.排卵前合成雌激素的部位是A、子宫内膜细胞B、卵巢内膜细胞C、黄体细胞D、颗粒细胞与内膜细胞E、卵巢颗粒细胞正确答案:D70.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神经释放的递质为A、肾上腺素B、儿茶酚胺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正确答案:D71.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A、肺B、汗腺C、消化道D、肾E、皮肤正确答案:E72.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是指A、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C、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正确答案:B73.下列关于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切断迷走神经后,吸气和呼气都延长、加深B、具有防御性呼吸反射C、肺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D、不存在本体感受器正确答案:D74.肾产生NH3主要来源于A、γ-氨基丁酸B、尿酸C、谷氨酰胺D、谷氨酸E、甘氨酸正确答案:C75.阴部神经兴奋时A、尿道外括约肌松弛B、尿道内括约肌收缩C、尿道内括约肌松弛D、逼尿肌收缩E、尿道外括约肌收缩正确答案:E76.在运动终板处A、产生终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B、终板膜不产生动作电位C、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D、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不是化学依从性通道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77.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B、气体分子质量的大小C、气体的分压差D、呼吸膜对气体的通透性正确答案:C78.下列凝血因子中,非蛋白质因子是A、FⅩB、FⅡC、FⅣD、FⅠ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22题,每题1分,共22分)1.静水压差是驱动肾小球形成滤液的机制之一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体液绝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FⅫ与破损血管内壁的胶原纤维一经接触,即被激活成FⅫa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恒温动物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动物生理学实验_2
![动物生理学实验_2](https://img.taocdn.com/s3/m/0862fa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a.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1.1 反射弧分析 (1)1.2 去一侧小脑动物观察 (2)1.3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 (4)2.1 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6)2.2 刺激强度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12)2.3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测定 (17)3.1 呼吸运动的调节 (20)3.2 胸内压测定 (22)3.3 血压计的使用 (23)4.1 胃肠运动的观察 (25)4.2 小肠吸收与渗透压的关系 (27)4.3 心电图描记 (29)5 动物血压的测定 (31)1.1 反射弧分析a实验目标学会用蛙作反射弧分析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脊蛙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组成以及反射弧的完整性与反射活动的关系;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称为反射。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均不能实现。
实验用品蛙或蟾蜍、蛙类解剖器材一套、铁支架和双凹夹、肌夹、小烧杯、培养皿、滤纸片、药用棉球、0.5%和1.0%H2SO4溶液等。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1.制备脊蛙用粗剪刀横向伸入口腔,在鼓膜后缘剪去颅脑部,用棉球压迫创面止血。
用肌夹将蛙下颌夹住,挂在铁支架上(实验图-1)。
2.检查右侧屈腿反射待蛙四肢松软后,用盛在培养皿中的0.5%H2SO4溶液刺激蛙右后肢足趾皮肤,观察有无屈腿反射,然后用小烧杯盛清水洗去足趾上的硫酸溶液。
3.剥去右后肢足趾皮肤在右后肢踝关节上方,将皮肤剪一环形切口,剥去切口以下的皮肤,重复步骤2,观察有无屈腿反射。
4.检查左侧屈腿反射用0.5%H2SO4溶液刺激左后肢足趾皮肤,观察有无屈腿反射。
5.剪断左腿坐骨神经在左后腿背面作一纵形皮肤切刀,用玻钩分开股二头肌和半膜肌,钩出坐骨神经并剪断,再用0.5%H2SO4溶液刺激该腿足趾皮肤,观察有无屈腿反射。
6.检查搔扒反射用1%H2SO4溶液浸泡的滤纸片贴在蛙胸腹部皮肤上,观察有无搔扒反射出现。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928ac1eb91a37f1115cfe.png)
动物生理学部分习题答案1、试述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方式和特点。
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②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③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2、比较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运输、继发性主动运输有何异同。
相同点:都需要依靠特殊膜蛋白质;不同点:易化扩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顺电-化学梯度进行、具有选择性、饱和性和竞争性。
而原发性主动运输与继发性主动运输都要消耗能量且逆电-化学梯度进行,但原发性主动运输能量由直接分解ATP 来提供而继发性主动运输的能量则由间接分解ATP来提供。
3、简述峰电位、动作电位、阈电位;静息电位与极化状态;动作电位与除极化、反极化状态、复极化、超极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它们对细胞兴奋性的影响。
峰电位是动作电位的快速除极化和快速复极化所形成的一个短促尖锐的脉冲样变化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当刺激后,其细胞膜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迅速而短暂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
阈电位则是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
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极化状态是静息电位下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的状态除极化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小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反极化状态是细胞膜由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变为内正外负的极性反转过程复极化位去极化后再向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超极化则是膜内外电位差向大于静息电位值的方向变化的过程4、简述Ach是如何通过化学门控通道进行跨膜信号传导的。
5、讲述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过程和主要路径。
传导过程主要包括:①受体识别配体并与之结合②激活与受体耦联的G蛋白③激活G蛋白效应器④产生第二信使⑤激活或抑制依赖第二信使的蛋白质酶或通道主要路径有:①受体——G蛋白——AC信号传导途径②受体——G蛋白——PLC信号传导途径③受体——G蛋白——离子通道途径6、试述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Ca2+在肌肉收缩程中起何作用?肌肉收缩过程:肌膜动作电位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Ca2+进入肌浆→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横桥摆动→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肌肉舒张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后→肌膜电位复极化→终池膜对Ca2+通透性↓肌浆网膜Ca2+泵激活→肌浆网膜[Ca2+]↓→原肌凝蛋白复盖的横桥结合位点→Ca2+与肌钙蛋白解离→骨骼肌舒张7、试述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含义及生理意义。
生理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生理学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fc06b5dd88d0d233d46a3d.png)
6骨骼肌收缩的总和与强直收缩1、分析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与机制。
条件: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
机制:若后一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绝对不应期内,则不会有动作电位产生,所以不会产生二次收缩的任何反应,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相对不应期内,会产生一次较弱的二次兴奋,致使终池释放较多的Ca+从而产生一次较强的肌肉收缩。
2、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与机制。
当一串刺激作用于肌肉时,若后一刺激落入前一刺激的舒张期内,则会使肌肉再一次收缩后,还未完全舒张就发生另一次收缩,此谓不完全强直收缩。
后一次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时,也可能是后几次刺激)落入前一次刺激的收缩期内,则前后的刺激产生的收缩发生融合,使得肌肉的收缩力显著增大并持续表现为收缩状态,从而产生强直收缩。
3、何为临界融合刺激频率?指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与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的分界频率。
4、本实验表明骨骼肌的那些生理特性?试说明其生理意义?答:当骨骼肌在收到足够靠近的刺激时会发生收缩的融合。
若为一串刺激,如果频率足够高则会发生强直收缩。
当肌肉发生强直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度会显著增加,而且能在不破坏肌肉生理功能的前提下持续一段时间。
这就为机体的持续运动,以及持续发力并保持一种用力姿态提供了实现的前提。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记录与观察1、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图形为什么不是“全或无”的?一条神经干中有无数条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的直径和长度不同,膜特性也不完全一样,故兴奋性不同、阈值各异,而本实验记录到的双相动作电位是神经干中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复合表现。
故神经干没有确定的阈值。
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不会有“全或无”的特征。
2、你测量出来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为什么与细胞内记录的不一样。
同一题,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是许多条神经纤维的复合电位表现,因此与单个细胞内记录的不同。
3、神经干的动作电位为什么是双相的?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损伤标本后,为什么动作电位变为单相?单相(上相)的动作电位形状与双相(有下相)有何不同?为什么?因为动作电位是由两电极的电位差计算出的。
动物生理学习题答案
![动物生理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0a6174b9d528ea80c77937.png)
第一章机体的基本生理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1] D [1.002] D [1.003] E [1.004] C [1.005] E [1.006] C [1.007] B [1.008] C [1.009] C [1.010]B [1.011]C [1.012]D [1.013] C [1.014] C [1.015] C [1.016] C [1.017]E [1.018] E [1.019] C [1.020] E [1.021] B [1.022] D [1.023] D [1.024] A [1.025] E [1.026] C [1.027] D [1.028] D [1.029] E [1.030]D [1.031] A [1.032] B [1.033]E [1.034] E [1.035] E [1.036] D [1.037] A [1.038] A [1.039] C [1.040]E [1.041] E [1.042] C [1.043] B [1.044] D [1.045] B [1.046] C [1.047] B [1.048] D[1.049] E [1.050] C [1.051] A [1.052] B [1.053] E [1.054] D [1.055] D [1.056] A [1.057] C [1.058]D [1.059] D [1.060] B [1.061] E二、判断正误题[1.001] 错神经或肌肉等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应的过程及其表现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1.002] 错类固醇激素是脂溶性物质,但不能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内,已经证明类固醇激素进入细胞内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帮助来完成的。
[1.003] 错一般来说,阈下刺激所引起的细胞膜去极化不能达到阈电位水平。
但局部电位是可以总合而产生动作电位的。
如果使用连续刺激或同时使用多个阈下刺激时,局部电位可通过时间和空间总合叠加起来,当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则可以产生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
动物生理学(附答案)
![动物生理学(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87184a336c1eb91a375df8.png)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2011一、名词解释1. 静息电位: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2. 条件反射:指动物机体在出生后为适应个体所处的环境而逐渐建立的反射3.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3.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4.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而反射性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
5. 主动运输:指细胞通过某种耗能过程,将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6. 受体: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某些特殊分子,能识别特定的化学物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
7.应激反应:有害刺激引起的机体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称应激反应8.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能传递信息的活性物质。
9. 兴奋—收缩耦联:骨骼肌接受神经冲动引起收缩时,以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中介过程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10. 窦性节律:由窦房结发出冲动引起的心搏节律11.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原有静息电位基础上膜两侧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并可向周围扩布的电位波动12.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3. 精子获能: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历一系列变化而获得使卵子受精的能力,称为精子获能14. 物理消化:经过咀嚼和胃肠运动,使饲料磨碎并与消化液混合成食糜,向消化道后段推送的过程15. 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促垂体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垂体门脉的初级毛细血管网相接,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从这里释放入血液,再沿门脉血管到达腺垂体,形成次级毛细血管网。
16. 等热范围: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保持在生理最低水平时的环境温度。
17. 特异投射系统:从机体各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由固定的感觉传导路,集中到达丘脑的一定神经核(嗅觉除外),由此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各感觉区,产生特定的感觉,这种传导系统称特异性传导系统。
生理学实验报告
![生理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270e8005087632311212db.png)
生医2012秋生理学实验报告指导教师:实验员:学号:联系方式:实验一骨骼肌的观察及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目标要求】1.掌握蛙类动物单毁髓的实验方法。
2.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干标本的制备方法。
3.学习肌肉收缩的记录方法。
4.观察与分析肌肉单收缩的三个时相,分析骨骼肌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
其离体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学实验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永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与舒张期。
肌肉收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
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
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枢纽,由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完成的。
【材料与器械】蟾蜍或蛙,蛙类手术器械(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冠剪、毁髓针、玻璃针、固定针),蛙板,玻璃板,锌铜弓,小烧杯,滴管,纱布,细棉线,任氏液。
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或其他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
【实验步骤】1.双毁髓的方法一手握蟾蜍,食指按压头部前端,拇指压住躯干背部,令其背部向上,头向前俯;另一手持毁髓针在左右耳后腺之间,背部的凹陷处将毁髓针垂直刺入,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搅动以捣毁脑组织,此时的动物为单毁髓动物。
彻底捣毁脊髓时,可见蟾蜍后肢突然蹬直,然后瘫软。
如动物仍表现四肢肌肉紧张或活动自如,表明未毁坏脊髓,必须重新毁髓。
2.剥制后肢标本将双毁髓的蟾蜍背面向上放在蛙板上,一手持手术镊轻轻提起两前肢之间背部的皮肤,另一手持手术剪横向剪开皮肤,暴露脊柱。
动物生理学答案
![动物生理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9336888762caaedd33d42f.png)
5.简述兴奋突触传递的机理答: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通道开放,突触间隙液中的Ca++顺浓度差扩散进入膜内,促使突触小泡释放某种兴奋性化学递质(如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
引起突触后膜对Na+、K+、CI-的通透性增大,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增大,使Na+快速内流,引起去极化,产生兴奋突触后电位(EPSP)。
单个EPSP 一般不足以激发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只有在许多兴奋突触同时产生EPSP,或单个EPSP相继产生一连串EPSP时,突触后膜才把许多EPSP总和起来,达到所需的阈电位,便可触发突触后神经元的轴丘首先激发产生动作电位,并沿轴突传导,使整个突触后神经元进入兴奋状态。
五.论述题1.简述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答:草食动物的消化酶主要来自微生物,植物本身的酶也可促进草食动物饲草的消化。
草食动物包括单胃动物、复胃动物和一些家禽。
微生物的消化主要在反刍动物的瘤、网胃、单胃以及草食动物的大肠中进行,草食动物的消化特点是:反刍、嗳气,食管沟的作用,瘤网胃运动和微生物消化,通常瘤胃内容物的含水量占84-94%,内容物上方积聚气体,内容物的上层多为粗饲料,下层为液体,饲料中70-85%是可消化的干物质,粗纤维占50%,消化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CO2、NH3以及合成菌体蛋白和B族维生素可被机体所利用,草食动物进行消化的前提条件是:(1)丰富的养料和充足的水分(2)渗透压与血浆相等(3)适宜的温度通常为38-41℃(4)高度厌氧(5)pH值一般维持在5.5-7.5之间(6)食糜不断后劲。
2.简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调节?答: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一)对代谢的影响1.生热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使体内某些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多,细胞内氧化速率增加,提高有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T3比T4活性强3~5倍。
2.对糖代谢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小肠对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吸收,从而升高血糖。
动物生理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动物生理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7106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0.png)
动物生理学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全身小动脉收缩,属于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正确答案:C2、在内髓集合管通透性较高的物质是A、尿素B、葡萄糖C、NaClD、氨基酸E、CaCl2正确答案:A3、凝血FⅧ的作用是A、使FⅨa对FⅩ的激活加快B、使FⅡa对FⅠ的激活加快C、激活FⅨD、使FⅩ对FⅡ激活加快正确答案:A4、血中含量最高的甲状腺激素是A、二碘甲腺原氨酸B、一碘甲腺原氨酸C、三碘甲腺原氨酸D、四碘甲腺原氨酸E、反三碘甲腺原氨酸正确答案:D5、交感神经兴奋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A、滤过膜通透性降低B、肾血流量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正确答案:B6、释放组织胺的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单核-巨噬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E7、关于负反馈的叙述,错误的是A、维持稳态B、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C、闭环系统D、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无关正确答案:D8、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中A、不含血细胞B、钾离子含量高C、钠离子含量高D、蛋白含量低正确答案:D9、小肠的运动形式不包括A、容受性舒张B、分节运动C、摆动D、蠕动正确答案:A10、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的特点是A、重吸收物质种类极少B、等渗性重吸收C、受ADH及醛固酮调节D、重吸收量少E、高渗性重吸收正确答案:B11、交感神经节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主要靠A、单胺氧化酶破坏B、弥散入血C、神经末梢再摄取D、CONT破坏正确答案:C1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最重要因子是A、雌激素B、雄激素C、红细胞释放因子D、促红细胞生成素正确答案:D13、骨骼肌中的收缩蛋白质是指(肌动和肌球)A、肌动蛋白和肌钙蛋白B、肌钙蛋白C、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D、原肌球蛋白正确答案:C14、维持精子生成与成熟的激素是A、抑制素B、雌二醇C、松弛素D、雄激素E、黄体生成素正确答案:D15、抗凝血液离心后,上层是A、血清B、血细胞C、血浆D、血凝块正确答案:C16、分泌内因子的是A、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B、幽门黏膜中G细胞C、主细胞D、壁细胞正确答案:D17、95%在回肠重吸收的物质是A、肠激酶B、HClC、内因子D、胆盐E、胰蛋白酶正确答案:D18、微循环的组成中,具有保证回心血量和调节体温功能的是A、通毛细血管B、动静脉吻合支C、微静脉D、前括约肌正确答案:B19、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入胞作用B、主动转运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正确答案:D20、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K+B、Na+C、Cl-D、Ca2+正确答案:A21、快速充盈期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正确答案:B22、瘤胃生态环境中少见的微生物是B、贫毛虫C、全毛虫D、需氧细菌E、真菌正确答案:D23、吸气时胸膜腔内的压力变化是A、负压增大B、压力等于大气压C、负压减小D、负压消失正确答案:A24、实验研究中,常用下列哪项的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指标A、食道B、血液C、口腔D、小肠E、肝脏正确答案:A25、分娩过程属于A、正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C、负反馈调节D、自身调节正确答案:A26、催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A、青春期B、妊娠早期C、妊娠后期D、分娩后E、以上各期正确答案:D27、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A、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也丰富B、水分少,酶的含量少C、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的含量丰富D、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正确答案:C28、内环境是指A、机体的生活环境B、细胞内液C、胃肠道内D、机体深部E、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正确答案:E29、下列与血流阻力无关的是A、血液黏滞性B、血管口径C、血管长度D、血流量正确答案:D30、在中等程度后负荷时,肌肉开始缩短后即表现为(等张收缩)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等长收缩+等张收缩D、单收缩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1、血小板含有与凝血有关的血小板因子,其中以血小板磷脂或称_________最为重要A、血小板第六因子B、血小板第三因子C、血小板第一因子D、血小板第七因子正确答案:B32、只保留脊髓的动物(脊动物)不能完成的是A、屈肌反射B、翻正反射C、搔扒反射D、排尿反射正确答案:B33、下列哪些情况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A、心肌后负荷增加B、心舒末期容积增加C、乙酰胆碱分泌增加D、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正确答案:B34、心电图反映的是A、心脏的静息电位B、心脏与体表之间的电位差C、心脏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D、体表不同部位之间的电位差正确答案:C35、在不同血管段,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集的是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B、微静脉C、微动脉D、大动脉正确答案:C36、产生降钙素的内分泌腺是A、肾上腺皮质B、甲状腺C、肾上腺髓质D、胰岛E、甲状旁腺正确答案:B37、催化肾小管分泌H+的酶是A、碳酸酐酶B、磷酸化酶C、羟化酶D、过氧化物酶E、脱羧酶正确答案:A38、心交感神经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多巴胺E、γ-氨基丁酸正确答案:B39、平静呼吸时,在哪一时段肺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A、呼气末B、吸气初C、呼气初D、吸气末正确答案:B40、雄性动物的主要生殖器官为A、睾丸B、附睾C、阴茎D、精囊E、前列腺正确答案:A41、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进入肺内的部分新鲜空气未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气体量成为A、肺活量B、无效腔C、解剖无效腔D、肺泡无效腔E、功能余气量正确答案:D42、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刺激神经观察肌肉收缩实验中,其原因是(兴奋传递能力)A、神经传导的动作电位幅度越来越小B、肌细胞三联管结构的兴奋-收缩耦联能力越来越弱C、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能力越来越弱D、神经传导动作电位的频率越来越低E、肌纤维疲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越来越弱正确答案:C43、箭毒可与之结合而其阻断作用的受体是N2A、N1受体B、α受体C、β受体D、M受体E、N2受体正确答案:E44、消化道内,与蛋白质消化无关的酶是A、羧基肽酶B、糜蛋白酶C、胰淀粉酶D、胰蛋白酶正确答案:C45、胃黏膜屏障的作用是A、防止胃蛋白酶消化胃黏膜B、防止Cl-由胃腔侵入黏膜C、防止Ca2+从黏膜向胃肠弥散D、防止H+由胃腔侵入黏膜E、防止Na+从黏膜向胃肠弥散正确答案:D46、具有保胎作用的是A、雌激素B、睾酮C、孕激素D、雌激素和孕激素E、雄激素正确答案:C47、下列关于平静吸气与平静呼气的比较,正确的是A、肺内压相等B、肺顺应性相等C、气道阻力相等D、胸内压相等E、潮气量相等正确答案:E48、动物在寒冷环境中主要依靠下列哪种方法来增加热量A、寒战性产热B、非寒战性产热C、温度刺激性肌紧张D、肝脏代谢亢进正确答案:A49、γ-运动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是A、引起梭外肌收缩B、引起梭内肌舒张C、调节肌梭的敏感性D、直接兴奋α-神经元正确答案:C50、胰液缺乏时,哪种物质的消化吸收一般不受影响A、蛋白质B、糖类C、维生素D、脂肪正确答案:B51、催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A、青春期B、妊娠早期C、妊娠后期D、分娩后E、以上各期正确答案:D52、第二心音产生于A、心室舒张期B、快速射血期C、心房收缩期D、心室等容收缩期正确答案:A53、阈电位是指A、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正确答案:A54、哪项pH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活动最适宜A、6.0~7.0B、2.0~3.0C、12.0~13.0D、4.0~5.0E、8.0~9.0正确答案:A55、下述哪项不是终板电位的特点(反极化)A、不是“全或无”的B、成电紧张性扩布C、可以总和D、能形成反极化E、无不应期正确答案:D56、运动神经纤维末稍释放ACh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作用C、主动转运D、出胞正确答案:D57、肾脏重吸收原尿中葡萄糖的主要部位是A、远球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袢升支细段D、近球小管E、集合管正确答案:D58、在麻醉家兔的实验中,动物进行气管插管,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可能出现的现象A、夹闭侧窦神经传入活动增加B、平均动脉压升高C、外周血管舒张D、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升高E、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降低正确答案:B59、细胞产生兴奋后,可以接受阈下刺激而引起第二次兴奋的阶段是A、绝对不应期B、低常期C、相对不应期D、超常期E、有效不应期正确答案:D60、下列激素能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是A、抑胃肽B、去甲肾上腺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E、皮质醇正确答案:B61、室旁核主要产生哪种激素A、抗利尿激素B、生长激素C、促黑激素D、催乳素E、催产素正确答案:E62、下列哪一项不是突触传递的特征A、有时间延搁B、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C、可以总和D、单向传递正确答案:B63、血氧饱和度是指A、血氧容量占血氧含量的百分比B、血氧含量占容量的百分比C、溶解氧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比D、以上全错正确答案:B64、缩胆囊素能引起胰腺分泌A、酶多、碳酸氢钠与水较少B、酶水、碳酸氢钠与水较多C、酶、碳酸氢钠与水同样多D、酶与碳酸氢钠均多、水少E、碳酸氢钠多、水少正确答案:A65、关于微循环直捷通路,正确的是A、管径较毛细血管较细B、不进行物质交换C、血流速度较慢D、在骨骼肌组织中较少见E、经常处于开放状态正确答案:E66、产生肾上腺素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B、肾上腺髓质C、甲状旁腺D、交感神经末梢E、肾上腺皮质正确答案:B67、下列有关中枢抑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也可以扩散和集中B、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C、抑制也可以总和D、中枢抑制的产生不需外来的刺激正确答案:D68、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A、缓冲pHB、运输O2和CO2C、运输激素D、运输Fe2+正确答案:B69、母猪性成熟的年龄为A、8~12 个月B、16~18个月C、8~10 个月D、5~8个月E、12~18个月正确答案:D70、影响胃排空速度的因素包括A、胃内食物的性质B、胃内食物的量C、胃内容物的pHD、肠抑胃素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71、细菌所致的发热是由于A、调定点上移B、体温调节功能障碍C、冷敏神经元阈值升高D、热敏神经元阈值降低正确答案:A72、血液在()中流速最快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正确答案:A73、肺换气的动力为A、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B、大气压与肺泡气见的压力差C、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D、呼吸肌的舒缩活动E、大气压与血液的气体分压差正确答案:A74、胸内负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吸气肌收缩B、气道阻力C、肺回缩力D、肺泡表面张力正确答案:C75、下列不能使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有A、阈上刺激B、阈下刺激C、阈刺激D、阈下刺激的总和正确答案:B76、基础代谢率在哪种情况下可降低A、情绪变化B、年龄增长C、进食食物D、寒冷环境正确答案:B77、在血液中停留2~3 d后能穿过毛细血管迁移入组织中,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的是A、嗜碱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正确答案:D78、关于消化道运动作用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B、向消化道远端推送食物C、使食物大分子水解成小分子D、磨碎食物正确答案:C79、下列有关雌激素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肝脏合成一些蛋白质B、刺激乳腺导管和结蹄组织增生C、促进代谢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D、促进肌肉蛋白质合成E、加强钙盐沉着正确答案:D80、下列对激素描述中错误的是A、激素本身可给靶细胞提供能量B、在血液中含量极微但却有高度生物活性C、激素过多或过少可出现疾病D、正常情况下在血液中浓度相当稳定E、与激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不足也可出现疾病正确答案:A81、在气温接近或超过体温时,马属动物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A、对流B、传导C、辐射D、蒸发E、热喘正确答案:D82、单个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A、正常时可接受一个以上运动神经元支配B、具有膜内负于膜外的静息电位C、电兴奋可通过纵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部D、细胞内不储存Ca2+E、以上都正确正确答案:B83、测定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功能余气量B、用力呼气量C、通气/血流比值D、肺活量E、潮气量正确答案:B84、在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A、心房收缩期B、充盈期C、等容收缩期D、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正确答案:B85、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降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促进肾的保钠排钾作用C、使血管收缩,产生升压作用D、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E、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正确答案:D86、犬,3岁,雄性,主诉发病2周,精神沉郁、脉搏微弱,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细胞压积为20%,说明该犬A、红细胞数减少B、血红蛋白含量升高C、血细胞比容升高D、白细胞数减少E、血小板减少正确答案:A87、下列关于常乳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动物的常乳均含有水、蛋白质和酶B、各种动物的常乳均含有脂肪、糖和无机盐C、乳中的酶类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D、乳中的糖类有乳糖和葡萄糖等E、乳中的蛋白质有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等正确答案:E88、幼犬,生长迟缓、反应迟钝且呆滞,与该病症有关的下丘脑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甲状腺激素E、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正确答案:C89、可兴奋细胞包括A、神经细胞、腺细胞B、神经细胞、肌细胞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D、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正确答案:C90、胰液中不含A、胰蛋白酶原B、淀粉酶和脂肪酶C、肠致活酶D、糜蛋白酶原正确答案:C91、快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时可出现A、肾球囊囊内压升高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C、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正确答案:D92、肾上腺皮质的作用不包括A、分泌盐皮质激素B、分泌糖皮质激素C、分泌肾上腺素D、分泌微量性激素正确答案:C93、在肺水肿,肺充血等病理情况下,呼吸浅快的主要原因是激发了A、加压反射B、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活动C、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活动D、大脑皮质的活动E、肺牵张反射正确答案:B94、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与催产素B、生产激素与催产素C、生长激素与催乳素D、催乳素与催产素E、抗利尿激素与催乳素正确答案:C95、关于胰岛素对代谢的调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B、促进糖异生C、促进蛋白质的合成D、促进脂肪合成与贮存E、促进糖原合成正确答案:B96、胃容受性扩张的主要作用是A、扩大胃的容量B、搅拌、推进食物C、促进胃的吸收D、减慢胃的排空正确答案:A97、全血的黏滞性大小取决于A、白细胞数量B、血浆蛋白浓度C、血小板数量D、红细胞数量正确答案:D98、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A、造血干细胞B、幼红细胞C、粒细胞D、原红细胞正确答案:A99、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起源于A、纵行肌层B、Cajal间质细胞C、环形肌层D、浆膜层E、黏膜层正确答案:B100、收缩压主要反映A、循环血量多少B、每搏输出量多少C、动脉管壁弹性大小D、外周阻力大小E、心肌传导速度快慢正确答案:B。
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
![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df265dbe23482fb4da4c0a.png)
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1、毁坏脑颅 ----单毁随。
保持静止,麻醉蟾蜍,减少痛苦。
2、脑颅+脊髓----双毁随。
排除中枢神经对腓肠肌的m影响。
3、完整的标本:坐骨神经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4、任氏液的作用:它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等等。
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保持内环境稳态,相当于机体中的组织液。
5、注意事项:@用锌铜弓刺激时神经干要悬空,切勿接触其他物体。
@如果神经干结扎不好,通电断电时会引起腓肠肌收缩,需要重新结扎。
@剥过皮的保本不可和皮肤,赃物接触6、如何保持机能正常:1、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2、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实验三四:骨骼肌单收缩和收缩特性1定义: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最适刺激强度有了阈刺激也就是刺激导致的电位变化已经达到了阈电位,这样就会有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形成局部电位因为骨骼肌收缩是许多神经纤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多,多支配的骨骼肌肌纤维也会随之增多,收缩增强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
标志单一细胞兴奋性大小的刺激指标一般常用阈值即强度阈值表示,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单一细胞的兴奋性是恒定的,但是不同细胞的兴奋性并不相同。
因此,对于多细胞的组织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并非“全或无”的关系。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多细胞组织,当单个方波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或腓肠肌时,如果刺激强度太小,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的收缩,这时引起的肌肉收缩称阈收缩(只有兴奋性高的肌纤维收缩)。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6e77f452d380eb62946def.png)
动物生理学实验指导教案动物生理学研究性实验的程序与基本要求《动物生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而且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许多理论都来自科学实验结果。
因此,在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动物生理学》理论的学习和一定的实验基本技术操作训练及经典性实验实践之后,进一步进行有关的《动物生理学》研究性实验的基本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实验设计、探索性实验过程,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综合实验结果的能力;通过撰写研究性论文使学生学会用逻辑性语言表达研究结果的能力;为今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一实验技术与实验仪器一、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教学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其动手能力,并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和严密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实验课程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能学科实验方法的更新和发展方向,启发学生在机能学科实验研究中的创新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习动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的要求1.做好实验前理论与操作准备(1)熟悉相关理论知识,以明确相关实验的设计目的、实验原理以及正确的实验结果。
(2)预习实验教材中拟进行的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与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要点、注意事项等。
2.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1)实验中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
实验小组各成员合理分工并密切合作,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与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的问题的能力。
(2)仔细、耐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记录。
主动联系理论思考、分析实验结果和各种实验现象。
认真总结实验成败原因。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3)所进行的实验结果均应完整记录。
整理分析其结果后书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的记录方法与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1.实验结果表示方法(1)图形表示法:实验结果如以图形记录在实验仪器上的,可通过输出设备打印,再附在实验报告上。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
![动物生理学复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e15b2267ec102de2bd89d1.png)
本科生理学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2.稳态(homeostasis)3.刺激(stimulus)4.兴奋性(excitability)5.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6.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7.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二、问答题1. 体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是什么?2. 简述生理学研究的方法。
3. 试述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4.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2. 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 gated ion channel)3. 兴奋性(excitability)4. 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5. 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6. 局部电流(local current)7. 兴奋-收缩藕联(excitation-contraction coupling)二、问答题1. 试述Na+-K+泵的本质、作用及生理意义。
2. 什么是静息电位?其产生机制如何?3. 试述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4. 简述细胞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
5. 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不同。
6. 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第2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 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2.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3. 生理止血(hemostasis)4. 造血诱导微环境(hematopoietic inductive microenvironment)二、问答题1. 血浆和血清有哪些不同?2. 何谓血液凝固?它包括哪些主要步骤?3. 何谓造血干细胞?它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特征?第3章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1. 最大复极电位(maximal repolarization potential)2. 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3. 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4. 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5. 正常起搏点(normal pacemaker)6.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7. 心音(heart sound)8.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9.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10. 心指数(cardiac index)11.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12.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二、问答题1. 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功能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篇一:动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实验序号:一实验名称:动物生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一、实验目的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是生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通过书写实验报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实验原理生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的学科,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理论知识的依据与来源。
生理学实验方法一般可分为离体实验法和在体实验法两类。
在体实验法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种。
生理学实验仪器一般由刺激系统、探测系统、信号调节系统和记录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手术器械: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毁髓针、止血钳、玻璃分针等2、生理仪器:生物信息采集系统、刺激器、示波器、传感器、肌槽、蛙心夹等3、试剂:任氏液、台氏液、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教师提出生理学实验的要求2、讲解生理学的常规实验方法3、展示生理学仪器和器械,并简单讲解用途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何地?生理学实验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规则?答:生理学实验的重要性在于学习生理学的实验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生理学实验要求: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实验中,认真听讲,按要求进行各项实验操作,仔细认真求实的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后,整理实验台面,处理实验废弃物和实验动物,检查实验设备及器械,认真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2、生理学实验报告的一般格式、内容和要求是什么?答:格式与内容参照楚雄师院化生系化学与生命科学实验室实验报告的标准格式内容。
填写实验报告要求数据真实,不允许编造数据,认真分析总结实验中的问题。
3、举例5种常用手术器械的名称、持握方法和用途。
4、举例3种生理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主要用途。
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实验序号:二实验名称:神经与肌肉的生理活动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两栖类动物神经肌肉标本制备技术2、掌握肌肉收缩种类及其刺激条件3、学习电刺激器、生理信号放大器和计算机处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4、观察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基本波形,并了解其产生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原理1、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刺激腓肠肌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不同反应。
当刺激强度过小时,不引起肌肉发生收缩反应,此时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当全部肌纤维同时收缩时,则出现最大的收缩反应。
这时,即使再增大刺激强度,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不再随之加大。
可以引起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2、肌组织对于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发生—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
单收缩的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潜伏朗、收缩期和舒张期。
3、两个同等强度的阈上刺激,相继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如果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的时程,肌肉则出现两个分离的单收缩;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时程而大于不应期,则出现两个收缩反应的重叠,称为收缩的总和。
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于标本时,则出现多个收缩反应的叠加,此为强直收缩。
当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舒张期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收缩发生在前一收缩的收缩期时,各自的收缩则完全融合,肌肉出现持续的收缩状态,此为完全强直收缩。
4、神经干在受到有效刺激后,可以产生动作电位,标志着神经发生兴奋。
如果在神经干另一端引导传来的兴奋冲动,可以引导出双相的动作电位,如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将神经麻醉或损坏,则引导出的动作电位即为单相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是以“全或无”方式发生的。
坐骨神经干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组成的,所以,神经干的动作电位是复合动作电位。
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值在一定刺激强度下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实验材料:蛙2、实验仪器:手术器械、玻璃管、固定针、锌铜弓、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双凹夹、示波器、电子刺激器、微电极放大器、解剖显微镜、神经屏蔽盒(兼肌槽)、蛙板、支架、培养皿或不锈钢盘、污物缸、滴管、纱布、棉线3、实验试剂:任氏液;3mKcl溶液。
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毁髓剥皮分离后肢分离神经游离腓肠肌分离股骨头铜锌弓检验标本活性。
2、坐骨缝匠肌标本制备:毁髓剥制后肢标本剪断梨状肌金额坐骨神经分离缝匠肌及其神经铜锌弓检验标本活性。
3、如图连接标本和电极、张力传感器,连接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刺激肌肉,记录收缩曲线。
4、刺激坐骨神经,记录曲线。
5、将神经肌肉标本置于神经屏蔽盒中,再连接计算机,刺激神经,记录曲线。
6、取另一条蛙腿,分离并结扎坐骨神经,游离并结扎缝匠肌,制成坐骨神经风匠肌标本。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刺激强度与骨骼肌收缩反应的关系2、骨骼肌单收缩分析3、骨骼肌收缩的总合4、坐骨神经-腓肠肌强直收缩曲线5、神经干双向动作电位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剥去皮肤的后肢能用自来水冲洗吗?为什么?答:不能,低渗透压可能导致标本脱水和活性丧失。
2、如何保持标本在实验过程中机能的稳定性?答:制作标本动作迅速准确;常用任氏液湿润标本;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和时间。
3、根据实验结果阐述骨骼肌的生理特性。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同组人:实验日期:年月日室温:大气压:实验序号:三实验名称:动物常用采血方法及血细胞计数一、实验目的1、掌握动物的几种常用采血方法2、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倍数的等渗盐水稀释后,置于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内,计数一定容积溶液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然后再推算出1mm3或1L血液内的各种细胞数。
三、主要仪器、试剂、材料及装置图1、实验材料:家鸽、小鼠、家兔2、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37℃水浴、毛细采血管、血球计数板、滴管、小试管、注射器、手术剪、酒精棉球、污物缸3、实验试剂:(1)红细胞稀释液:nacl0.5g;naso42.5g;hgcl20.25g;蒸馏水定容至100ml。
(2)白细胞稀释液:冰醋酸2.0ml;1%龙胆紫(或1%美兰)1ml,蒸馏水定容至100ml。
(3)血小板稀释液:尿素10-13g;柠檬酸钠0.5g;40%甲醛溶液0.1ml,蒸馏水定容至100ml。
四、实验步骤、现象及记录1、动物的几种采血方法介绍与实践:心脏采血法、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法、鼠尾静脉采血法、翼根静脉采血法2、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上述采血法采到的血液,分别用不同的稀释液稀释后,在显微镜下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家兔红细胞数约为5.7×106/mm3,白细胞数约为9.0×103/mm3,血小板数约为2.8×105/mm3。
小鼠红细胞数约为9.3×106/mm3,白细胞数约为8.0×103/mm3,血小板数约为2.0×105/mm3。
家鸽红细胞数约为3.2×106/mm3,白细胞数约为2.1×103/mm3,血小板数约为6.0×103/mm3。
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列举5种动物采血方法。
心脏采血法、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法、鼠尾静脉采血法、翼根静脉采血法、狗后肢静脉采血2、简述各种血细胞的基本功能。
3、在操作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家兔红细胞数约为5.7×106/mm3,白细胞数约为9.0×103/mm3,血小板数约为2.8×105/mm3。
小鼠红细胞数约为9.3×106/mm3,白细胞数约为8.0×103/mm3,血小板数约为2.0×105/mm3。
家鸽红细胞数约为3.2×106/mm3,白细胞数约为2.1×103/mm3,血小板数约为6.0×103/mm3。
六、实验讨论及思考题解答1、列举5种动物采血方法。
心脏采血法、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法、鼠尾静脉采血法、翼根静脉采血法、狗后肢静脉采血2、简述各种血细胞的基本功能。
3、在操作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篇二:动物生理学实验思考题实验二:坐骨神经标本的制作1、毁坏脑颅----单毁随。
保持静止,麻醉蟾蜍,减少痛苦。
2、脑颅+脊髓----双毁随。
排除中枢神经对腓肠肌的m影响。
3、完整的标本:坐骨神经脊柱骨+坐骨神经+腓肠肌+股骨头或胫腓骨头4、任氏液的作用:它包括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和磷酸二氢根等等。
维持其正常生理机能,维持细胞渗透压稳定,保持内环境稳态,相当于机体中的组织液。
5、注意事项:@用锌铜弓刺激时神经干要悬空,切勿接触其他物体。
@如果神经干结扎不好,通电断电时会引起腓肠肌收缩,需要重新结扎。
@剥过皮的保本不可和皮肤,赃物接触6、如何保持机能正常:1、金属器械不要碰及、损伤神经或腓肠肌2、保持湿润,常加任氏液,最好先泡一会.实验三四:骨骼肌单收缩和收缩特性1定义:阈强度或阈刺激,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最适刺激强度有了阈刺激也就是刺激导致的电位变化已经达到了阈电位,这样就会有动作电位的产生,从而形成局部电位因为骨骼肌收缩是许多神经纤维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刺激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兴奋的神经纤维增多,多支配的骨骼肌肌纤维也会随之增多,收缩增强活的神经肌肉组织具有兴奋性,能接受刺激发生兴奋反应。
标志单一细胞兴奋性大小的刺激指标一般常用阈值即强度阈值表示,阈值是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达到这种强度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单一细胞的兴奋性是恒定的,但是不同细胞的兴奋性并不相同。
因此,对于多细胞的组织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并非“全或无”的关系。
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多细胞组织,当单个方波电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或腓肠肌时,如果刺激强度太小,则不能引起肌肉收缩,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阈值时,才能引起肌肉发生最微弱的收缩,这时引起的肌肉收缩称阈收缩(只有兴奋性高的肌纤维收缩)。
以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也相应增大,这种刺激强度超过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刺激。
当刺激强度增大到某一数值时,肌肉出现最大收缩反应。
如再继续增大刺激强度,肌肉的收缩幅度不再增大。
这种能使肌肉发生最大收缩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最适强度,具有最适强度的刺激称为最大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