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第一讲
环境保护概论(新)
① 保护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② 防止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③ 保护人类免受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 改善环境质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平衡
10:10:04
三、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研究领域
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科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伦理学、环境规划学、
环境经济学等
基础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数学、环境物理学等
马世骏生态学五大规律
A. 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互生规律 B. 相互补偿和相互协调的共生规律 C. 物质循环的再生规律 D. 相互适应与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 E. 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的平衡规律
10:10:04
陈昌笃生态学六大规律
A. 物物相关律 B. 相生相克律 C. 能流物复律 D. 负载有额律 E. 协调稳定律 F. 时空有宜律
一、基本概念 二、生态演替及其规律 三、生态破坏及其表现形式
10:10:04
一、基本概念
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 态系统内部各组成成分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的动态平衡状态。
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恢复力、反馈力 生态阈值:指生态系统最大自我调节能力。
问题
影响生态阈值的因素…?
10:10:04
10:10:04
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的哮喘病事件 日本的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的骨痛病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腊肤运河事件
10:10:04
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
1. 人类对资源环境价值认识不足;
3. 表现形式
① 结构缺损:一级结构缺失或二级结构改变 ② 功能紊乱:能量传递和信息反馈受阻、物质循环中断
环境保护概论PPT教学课件
1.2 环境问题
1.2.1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
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
1.2.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环境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2)环境问题的恶化阶段(工业革命至20世
菜畦、石井栏、
不必说:
皂荚树、桑椹
静物
夏秋的
美丽
景物
也不必说: 鸣蝉、黄蜂、
叫天子
动物
单是……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就有…… 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美女蛇的故事: 增添神秘色彩
冬天有趣的 拍雪人
游戏:
捕鸟:扫、支、撒、系、牵、看、拉
三味书屋
过渡 留恋、
方正、质朴、
博学
恭敬
对 不回答我的 环境 严肃 老 问题
作者简介:
我国伟大的 :
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 著作有杂 文、小说、散文、 诗歌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
__《_朝_花_夕__拾_》___.
作者简介:
我国现代 文学史上的 “泰山北 斗”。 (文学泰斗)
给加底线的词注音
确凿 缠络 鼎沸 敛
菜畦 渊博 秕谷
蟋蟀 倜傥 攒成
阅读训练
我 的 乐 园
百 草 园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水利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固体废物治理与利用 核工业环境工程
1.4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就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与方 法,协调人类核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 是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 总称。它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 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的内容。
环境保护概论第01章 概论-1
气体状态污染物
❖硫氧化物:主要有SO2和H2S。S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热过程。H2S主要是 细菌活动产生的。
❖氮氧化物:主要污染大气的氮氧化物是NO、NO2。主要来自 各种窑炉、机动车和柴油机的排气,其次是硝酸生产、硝化 过程、炸药及金属表面处理等过程。
❖碳氧化物:CO和CO2。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
臭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F i g ur e 1 . Ind i v i du a l R e s p o n s e t o O zo n e Exp os u re (after Kul l e , e t al , Am . R ev.)
-5 0
5 10 15 20
25 0.1
30
0.15
0.2
O zon e C once n trat ion (ppm )
30min即死亡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10-6) 1 5
10—15 50 80
100—150 250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闻到臭味 闻到强臭味 10min眼、鼻受到刺激 1min内人呼吸困难 3min感到胸痛、恶心 在30—60min内死亡 很快死亡
% Re du cti on in FEV1
全球气候
实验
第五、六章 颗粒 物控制 第七~十一章 气 态污染物控制
第一章 概述 第三章 气象 第四章 排放 模式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论
内容简介
概括性介绍了大气污染的基本常识
学习注掌握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类型、大气自 净作用等基本概念
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污染控制技术的主 要内容
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
环保概论绪论PPT课件
一、环境问题 二、环境保护
一、环境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
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 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 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 两个不同的概念
环境问题: 由自然力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
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客观存在的问题都属环境问题.由自然 力引起的称第一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 称第二环境问题.不仅包括环境污染,还包括生 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3.“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八大公害事件 1.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 2.1948年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3.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4.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5.1944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6.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 7.1955年富山骨痛病事件 8.1953年水俣病事件
(1)环境污染
污染物
• 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
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
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干扰
• 人类活动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
类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能量产生,是物理问题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规律及环境保护知识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程。
开设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范围及其危害;了解环境保护的内容和基本任务;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环保意识。
我国第一次环保会议所确定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第一章环境概论与环境问题第一节环境概论(一)概念环境是指围绕人类社会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二)分类1、按主体来分:以人为主体;以生物为主体2、按范围大小来分: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球环境3、按环境要素来分: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旅游环境等)二、环境要素(一)概念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二)特点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环境的整体大于环境诸要素的个体之和4、环境诸要素具有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特点三、环境系统(一)概念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总和称为环境系统。
(二)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前者着眼于环境整体,而后者则着眼于生物彼此之间及生物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系统从地球形成以后就存在,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出现后的环境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人类出现后的环境系统。
四、环境质量(一)概念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二)环境质量的价值1、人类健康生存的需要2、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3、人类生活条件改善和提高的需要4、维持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需要可以将环境质量的价值至少概括为:“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种价值。
五、环境保护(一)概念所谓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健康地发展,使环境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劳动和生活,以及自然生物的生存。
环境保护概论教案
环境保护概论(gàilùn)教案环境保护(huánjìng bǎohù)概论教案第一章绪论(xùlùn)第一节环境(huánjìng)概述一、环境(huánjìng)的概念:环境指的是作用于人类这一客体的所有外界(wàijiè)事物,即对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人类(rénlèi)的生存环境的分类: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2)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二)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对水量的影响(2)对水质的影响(三)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使生产者有机体与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
三、地理环境的概念: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水、土、气、生物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多级自然系统。
地质(dìzhì)环境的概念:地质环境主要指的是自地表而下的坚硬地壳层,即岩石圈。
环境问题的概念:所谓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huó dòng)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第二节环境(huánjìng)问题一、当前人类面临全球性和广域性的环境(huánjìng)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如: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的酸雨(suān yǔ)污染、淡水资源的枯竭及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如: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正在加速、森林面积锐减等;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
环境保护概论完整版
3、北京市垃圾处理现状
(二)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城市垃圾的分类
2、物资回收
3、热能回收
编辑版pppt
30
城市垃圾
能源
焚烧 热分解
物资
分选技术 堆肥法
电力、沼气 燃烧油、气 纸、金属、玻璃
肥料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模式
(三)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填埋 2、堆肥 3、焚烧 (四)北京市垃圾处理对策 1、减量化 2、无害化 3、资源化 4、产业化 (五)两种典型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 1、白色污染 2、废旧电池
1、改进热能利用技术,提高发电站效率
2、开发和利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能源
3、废热的利用
4、城市及区域绿化
编辑版pppt
38
第七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污染 二、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土壤污染的治理
编辑版pppt
39
一、土壤污染 (一)土壤及其组成 (二)土壤污染物及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1、土壤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病微生物 2、土壤自然净化过程 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物理化学过程、 生物过程
编辑版pppt
15
二、水体污染及水体自净作用
(一)水体污染(定义、分类) (二)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1.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
质污染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造成感官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减少鱼类活动的空间;
藻类分解的有害物质伤害水生生物;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严重影响鱼类生存
编辑版pppt
32
第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六
噪声污染及防治
环境噪声的危害 噪声污染控制
第一章概述《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魏振枢、杨永杰主
第一章 绪论
+5〕日本水俣病事件:图片 +1954年,甲基汞 +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图片 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 +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8年,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 +8〕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米糠油中混入了多氯联苯
19
第一章 绪论
+ 温室效应、臭氧层耗竭、酸雨、淡水资 源危机、大气污染、能源短缺、森林资 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垃圾围城、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 危险废弃物的越境转移等。
21
第一章 绪论
+ 人类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 如制冷剂氟氯烃类化合物、 氮氧化物,受到紫外线的 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 很强的原子,与臭氧层的 臭氧(O3)作用,使其变 成氧分子(O2),这种作 用连锁般地发生,臭氧迅 速耗减,使臭氧层遭到破 坏。
22
第一章 绪论
+ 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 水称为酸雨。
20
第一章 绪论
+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通过对长波辐射的吸 收而阻止地表热能耗散,从而导致地表 温度增高的现象。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 氟氯烃、一氧化二氮、低空臭氧等。 由于这些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 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 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造 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化对环境影响主要包括 +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6
第一章 绪论
+ 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
教材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 课件
• 一、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
• • • • •
• 二、生态学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 • • • •
(一)生物监测及生物评价 (二)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三)制定生态规划方案 (四)发展生态农业 (五)生态工业
生态学所揭示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物物相关 2.能流物复 3.负载有额 4.协调稳定 5.协同进化
• 三、环境科学的特点
• 1.综合性 • 2.人类所处地位的特殊性 • 3.学科形成的独特性
• 四、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发展是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 (二)环境科学的分科 • 环境科学按其性质和作用划分为三部分: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及环境
学。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成分,一类是非生物成分。 (一)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各种环境要素,包括温度、光照、大气、水、土壤、气候、 各种矿物质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质等。
•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四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
• • • • • • • • • • •
中国的环境保护起步虽然较晚但成就突出,具有自己 的特色。从1973年至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中国环保事业的起步(1973~1978年)
二、改革开放时期环保事业的发展(1979~1992年) 三、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中国环境保护(1992年以后)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持续、生态持续和社会持续三方面内容,其中生态
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重要保证条件,社会持续是发展的目的。
环境保护概论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1.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要确定一个主体才能说明环境的概念?答:环境是指作用在“人”这一中心客体的一切外界事物和力量的总和。
环境总是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的变化而变化,中心事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通过信息、物质和能量进行联系与交换。
2.按照环境要素可以把环境分为几类?环境的功能特性有哪些?答可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
环境的功能特性如下:①整体性与区域性;②变动性与稳定性;③资源性和价值性。
3.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就是生物圈。
F生物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T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态。
F4.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状况,分析城市环境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
答:城市的组成:一般认为,凡是10万人以上人口,住房、工商业、行政、文化等建筑物占50%以上面积,具有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和车辆来往频繁的人类集居区域,就是城市。
功能:在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城市作为贸易、金融、交通、信息的中心,使世界经济系统逐步演变为城市化系统。
特征:①是非农业人都集中区域;②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③是由多种建筑物组成的物质设施综合体。
5.下面的环境问题中主要由人为原因所致的有哪些?并加以简单分析。
城市地下水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
T 由于无计划过度开采某些内陆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地方甲状腺肿。
T某些地区出现的氟骨病。
T中国某些山区多发性的泥石流灾害。
F 由自然力引起的。
6.某一个地区哪种元素分布异常,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碘7.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8.根据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状况,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谈谈你对城市化问题的看法。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答:①原生环境问题;②次生环境问题10.简述历史上环境问题发展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到启示?答:①远古时期,人类是自然的奴隶。
②农业文明时期,自然是人仿效的榜样。
③近代工业革命时期,人类是自然的“主人”近代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火力发电、电池、电灯等的发明和应用,使生产力大为提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巨大的进步,使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得以兴起,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环境保护概论
环境保护概论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4)第三章大气污染及其控制技术 (6)第四章水污染及防治 (7)第五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9)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10)第七章土壤污染及防治 (11)第八章矿区开采生态环境破坏及防治 (12)第九章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 (12)第十章环境监测 (13)第十一章环境质量评价 (13)第十二章环境管理 (14)第十三章环境规划 (16)第一章绪论1、环境:是指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场所,尤其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1)环境的外延是不断扩大的。
(2)环境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环境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2、环境的分类:(1)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气象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生物环境。
(2)社会环境:聚落环境(院落环境、村落环境、城市环境)生产环境(车间环境)交通环境:(公路和铁路、航运环境)文化环境3、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人均年径流量排世界第88位。
我国水资源短有两种:一是资源型短缺;二是污染型短缺。
4、环境问题:指人类各种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活动和健康产生影响的所有问题。
5、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耗损;(3)生物多样性减少;(4)空气严重污染;(5)酸雨的危害;(6)土壤流失和土地沙漠化;(7)森林资源锐减;(8)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供应不足。
6、中国的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严重、(2)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3)土地退化及沙尘暴肆虐、(4)水资源持续短缺与水污染明显加重、(5)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与日俱增、(6)地下水位下降严重、(7)农村环境污染。
7、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食物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与防治;其他污染与防治。
环境保护概论第一讲.ppt
社会环境
地质环境 地理环境 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生物环境
聚落环境
政治环境
文化环境
……
院落环境 村落环境 城市环境
3. 环境的特性:
整体性:环境中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关系。
区域性:由于纬度和经度的差异,导致了地球热量
和水分在各个自然环境的分布不同,形成了陆地生 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垂直地带性分布和水平地 带性分布的特点 。
另一种是次生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原 因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成为第二环境问题。
第一讲
环境知识基础及当代环境问题
二一、当环代 境环 知境 识问 基题础
(一)全球环境问题
2019/11/22
11
1. 环境问题回顾:
原始社至18世纪60年代: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盲目 滥用资源,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渔牧、造成森林、 草原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和沙漠化等。(局部性、短期性、个别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指生物的个体、
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 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丰富程度,
包括两方面:1)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2)生态学 方面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遗传多样性——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
2019/11/22
• 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 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 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 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 被称为“温室气体”。
16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暖化的危害
• 地球表面温度增加 • 海平面上升 • 全球气候转变 • 农业减产 • 动物大迁徙和物种灭绝 • 海洋生态的影响 • 伤害人体抗病能力
环境保护概论讲义[1]
样性减少、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
环境保护概论讲义[1]
(二) 国内的环境问题 1999、2000、2001年我国的环境状况 五、 环境科学 1、 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的
科学 2、 环境科学的特点: 综合性、特殊性、独特性
环境保护概论讲义[1]
环境保护概论讲义[1]
¨ 1992年6月,李鹏出席了UNCED的首脑会议, 并在联合国安理会5大国中率先签署了《气候 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2个公 约。
¨ 自1979年以来,中国签署了一系列环境公约和 协议,主要有:《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 议》、《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 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危 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修 订本)》、《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 样性公约》、《荒漠化公约》等。同时,中国 同包括日本在内的1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的环 境合作协定或备忘录。
3、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A、 探索全球范围内自然环境演化的规 律 B、 探索全球范围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 存关系 C、 协调人类的生产、消费活动同生态 要求之间的关系 D、 探索区域污染综合防治的途径
4、 环境科学的分科
环境保护概论讲义[1]
第二节、环境问题的对策-环境保护
一、 环境保护的概念、内容和任务: ¨ 环境保护概念的发展 ¨ 环境保护的内容与基本任务 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3年在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将
¨ 暖层 ¨ 散逸层 二、大气的组成 ¨ 干洁空气 ¨ 水气 ¨ 悬浮微粒
第二节、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一、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52年、死亡4000)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的哮喘病事件 日本的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的骨痛病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腊肤运河事件
2.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提供食物、药物、燃料、建筑与家具材料、及 其他生活、生产原料。 2)间接价值 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即生物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以及生态系统在发展变化 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的一种持续、稳定、高效舒 适的服务功能。 3)潜在价值 生物有很多可供人类去发现但尚未发现的用途、 规律,方法,并运用于现代科技中。
第一讲
环境知识基础及当代环境问题
一、环境知识基础
2012-9-13
4
1. 环境(environment)的概念:
基本概念——指中心事物(或研究对象)有关的
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中心物不同,环境的概念也 随之不同。
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
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3. 环境的特性:
滞后性 :自然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其产生的影
响往往是潜在的、滞后的。
脆弱性:环境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具有
一定的脆弱性。
资源性 :指环境要素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
缺少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4. 环境问题:
定义
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分类
一种是原生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于自然力引起 的。也成为第一环境问题; (请举出10种) 另一种是次生环境问题,它主要是由于人为的原 因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成为第二环境问题。
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危害
主要原因
1.砍伐林木、采集薪材 2.开垦林地、大规模放牧 3.空气污染
影响和危害 1.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2.产生气候异常 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4.加剧水土侵蚀、减少水源涵养, 加剧洪涝灾害
6)土地荒漠化
定义: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各种因素、 导致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 土地发生退化,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 甚至基本丧失。 现状:荒漠化面积以每年5~7万km2的速度扩大, 到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全球受荒漠 化影响的国家110多个,约10亿人。
一九六七年,美国俄亥俄河 上的跨河大桥倒塌 ,死亡人 数高达46名,调查发现与酸 雨侵蚀大桥有关。
酸雨污染
什么是酸雨? 一般未被污染的雨水,pH值呈弱
酸性(pH=5.65)。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 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 (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 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 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 为酸雨,故pH值低于5.6
2012-9-13 16
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全球暖化的危害
• • 地球表面温度增加 海平面上升
•
•
全球气候转变
农业减产
•
•
动物大迁徙和物种灭绝
海洋生态的影响
•
伤害人体抗病能力
2012-9-13
18
京都议定书
•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
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
人为物质
酸雨的分布
当前,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是西北欧
、北美和中国。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
最早发现酸雨,并引起注意的地区。在20世纪70
年代,西北欧的降水pH值曾降至4.0,还向海洋
和东欧方面不断扩展,北美的东部降水pH已降至
4.5,中国、日本、亚非区国家降水pH值也在下 降。
酸雨的危害 • 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 酸雨对建筑物的影响
• 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 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
图为叶子受酸雨为害的情形 右图为显微镜观察叶子内部的组织
4)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 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 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 程度。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3个层次: 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圈内生境(指生物的个体、
环 境 保 护 概论
林锦眉
主要讲授内容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环境知识基础及当代环境问题 生态学基本知识 环境与资源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监测与评价科学出版社 吴彩斌 雷恒毅 宁 平 《环境保护概论》 中国电力出版社 文博 魏双燕 《环境保护概论》 化学工业出版社 魏振枢 杨永杰
用化肥、化石燃料燃烧等,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
• •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
•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
•
•
对材料的影响
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
3) 酸雨污染
在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代初期,北欧国 家瑞典和挪威的渔 业突然无故减产, 经研究之后,发现 与酸雨有关。
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
1.生境丧失和破碎化——大面积森林受到采伐、火烧和 农垦,草地遭受过度放牧和垦殖, 2.过度捕猎和采集活动,使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 3.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面积土地,破坏了 大量天然植被,并造成大面积污染; 4.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大大改变了原有的生态 系统,使原生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 5.无控制的旅游,对一些尚未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生态 系统受到破坏; 6.土壤、水和空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特别是对相对封 闭的水生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影响; 7.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形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较大 变化,使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可能改变生物群落的 边界。
1930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 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 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 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 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 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 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 件。
第一讲
环境知识基础及当代环境问题
一、环境知识基础 二、当代环境问题
(一)全球环境问题
2012-9-13 11
1. 环境问题回顾:
原始社至18世纪60年代:随着人口自然增长,盲目 滥用资源,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渔牧、造成森林、 草原破坏而导致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和沙漠化等。(局部性、短期性、个别性)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中:工业“三废”—20世纪 50~60年代形成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次环境问题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 氟氯碳(氟利昂--CFCs)和哈龙的存在是臭氧层遭
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氟利昂主要用于致冷剂、发
泡剂、清洗剂以及火箭使用的推进器等,而哈龙 则是高效灭火剂。 • 许多氮氧化物也像CFCs一样破坏平流层中臭氧 层,其中氧化亚氮(N2O)引人关注。N2O的光解 和氧化作用可以形成NO,NO再与O3 反应形成 NO2和O2,从而使O3分解。N2O的人为来源是施
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 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丰富程度,
包括两方面:1)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2)生态学 方面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 遗传多样性——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内、单个物种内以及 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
• • • • • • • • • • 一、温室效应 二、臭氧层破坏 三、酸雨的形成与蔓延 四、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五、森林减少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淡水资源危机 九、海洋污染 十、固体废弃物污染
1)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什么是温室效应?
• 大气中的水汽、臭氧、二 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 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 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 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 从而使大气增温。 • 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 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 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 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 被称为“温室气体”。
「酸雨」,其正确的名称应为「酸性沉降」,它 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
酸雨污染
酸雨污染的来源
自然物质 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硫化物及悬浮固体 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硫化氢,动植 物分解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 藻释放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 工业化后,燃料大量使用,燃烧过程 中产生CO2、 HCl、SO2、NOX及悬浮固 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 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主要原因 1、风力作用下的; 2、流水作用下的; 3、物理和化学作用 4、工矿开发
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 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 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 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生效。
• 限排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
我国《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是指影响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产、 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 环境的分类:
一是按主体进行分类,可分为人类环境和生物 环境。
二是按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空间环境、 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 三是按要素进行分类,(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 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 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可以划分为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