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审美文化[上]

合集下载

美学原理课程平时作业

美学原理课程平时作业

美学原理作业第一次作业(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2.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3.摹仿说“摹仿说”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的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源因。

4.劳动起源说把劳动看作文学发生的原因,以劳动为中心,并结合其它因素来说明文学起源的过程。

这一理论是对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的一种综合,因而比后者包含更多的合理性。

二、问答题1.为什么审美发生是“多元决定”的?审美发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感知信号的渠道是多元的,接受评价的角度是多元的,社会参与的结构也是多元的,一般只要涉及对审美发生影响的方面都不是单一角度的,这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和侧面来进行探索。

至于各门原始艺术形式的出现,更是难以归结为某种单一的原因。

因此,在审美发生与美的起源这样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问题上,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恐怕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探讨审美发生和审美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①考古学方法。

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

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

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

审美文化大众文化审美

审美文化大众文化审美

审美文化大众文化审美一、寻根溯源: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转向美学研究的审美文化路向与大众文化的审美化生存是当前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在1793-1795年间撰写的《美育书简》中首次出现。

席勒从自己的现代性启蒙理想和美学思想体系出发,将“审美文化”列为与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形态。

他认为,在审美文化中,人以美的形象为感受对象,并以自由想象的方式与之游戏,从而使人摆脱了对自然物的实在需要,也摆脱了道德或政治原则的强制性,进入想象力对形式的自由游戏状态中。

总之,席勒是把“审美文化”作为实现人类理想文化的基本途径,并认为“审美文化”将会把人类文化带入最高理想境界,这也就是席勒所谓的“审美王国”。

在《美育书简》的最后,席勒清醒地申明:作为一种需要,“美的国度”存在于每个优美的心灵中;作为一种成就,它只存在于少数精英的圈子中[1]。

稍后的英国文艺家阿诺德以“美的文化”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席勒式“审美文化”的理想原则与精英意识。

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则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正式定名为“审美文化”[2],成为较早使用“审美文化”概念的另外一人[3];而阿多诺、克拉考尔、洛文塔尔、布尔迪厄、伊格尔顿等现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在其论著中也对“审美文化”多有涉及,只不过语义变得较为复杂了。

西方学者谈“审美文化”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往往将美学的研究置于整个文化发展的序列中,其特定历史内涵虽然经历了从乐观主义到悲观主义的现代性视点转换,却始终未曾抛却理想原则和精英意识。

中国大陆学界和文化艺术界真正瞩目和重视“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金亚娜等学者对前苏联美学的译介,其语义也经历了从理想到现实、从观念到生活的语境速变:引进之初是理想主义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审美文化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文化乌托邦,道德清教主义意味浓郁;市场经济的影响日隆,全球化趋势日甚一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泛化地使用审美文化概念,把这个始于特定内涵的概念,泛指为所有人类审美-艺术活动的总称,甚至延伸至审美化的日常生活领域;从世纪之交开始,不少人甚至明确地直接将当代“审美文化”等同于“大众文化”,使得审美文化的语义日趋复杂化,语境框定成为学术探讨和思想对话的必要前提,“审美文化”概念就像“现代性”概念一样呈现出强烈的语义自反性和巨大的思想包容性。

田川流《艺术美学》

田川流《艺术美学》

田川流《艺术美学》田川流,1953年8月出生,山东菏泽人,1982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原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现为艺术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西艺术学院外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教学名师,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艺术学”学科负责人,山东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文化艺术管理”学科带头人。

兼任全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艺术美学》简介在丰富、多元和缤纷的艺术长河中,艺术美学仍是年轻的,不仅有许多已经出现和活跃在人们艺术活动中的课题尚未得到科学的阐释,而且正在进行中的艺术活动亦呈现出更为复杂和多元的态势,更多的课题将有待于得到科学的回答。

我们既面临着大量在艺术发展史上人们未能理清和存在较多歧义的问题,诸如一个多世纪以来困扰人们的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审美心理、艺术掌握的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和交流等,都是尚未得到科学和全面阐释的课题。

同时,一些富有中国传统美学特色的课题,如艺术意象、艺术意境等,也有待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而在当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更多更新的课题,如艺术生产、艺术科技、艺术传播、艺术经济等,也具有很高的理论难度,亟待进入艺术美学的理论体系,予以分析和研究。

艺术美学的研究尽管已有久远的历史,但作为科学和完善的理论体系的建设,还是初步的和稚嫩的,尚待更多的学人在这一领域付出更大的努力。

《艺术美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由艺术文化学院院长田川流所著。

全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艺术活动与审美文化,艺术掌握与审美创造,艺术意象与审美情境,艺术意境与审美超越,艺术形态与审美样式等。

目录绪论第一章艺术活动与审美文化第一节艺术活动的审美内涵第二节艺术活动系统第三节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艺术主客体与审美规律第一节艺术客体第二节艺术主体第三节审美关系第四节审美规律与艺术规律第三章艺术掌握与审美创造第一节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第二节艺术思维及其特征第三节艺术生产第四章艺术体验与审美意识第一节艺术体验是特殊的审美意识第二节艺术体验的过程第三节艺术体验的层次第四节艺术体验的基本特征第五节艺术体验的本体性构成第五章艺术意象与审美情境第一节艺术意象的美学内涵第二节艺术意象的生成和延展第三节艺术意象的形态和类型第四节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第六章艺术形式与审美建构第一节艺术形式的内涵第二节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第三节艺术形式的审美规律第四节艺术形式的审美意义第七章艺术意境与审美超越第一节意境范畴的生成和衍变第二节艺术意境的内涵与基本构成第三节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第四节意境与典型第八章艺术美范畴与审美类型第一节优美与壮美第二节悲剧、崇高与荒诞第三节喜剧、丑与滑稽第九章艺术价值与审美理想第一节艺术的审美价值第二节艺术准艺术非艺术第三节雅与俗第四节民族的与艺术的第十章艺术形态与审美样式第十一章艺术交流与审美实现后记欢迎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资料仅供参考!!!资料仅供参考!!!。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

大学美育教学内容学大美育——《大学美育》教学大纲本课程为大学本科各专业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美育的意义、任务和途径,从而初步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培养高尚、健康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发展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提高在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进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包括: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美是什么等。

其中,美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它是人的基本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和重要地位。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美育的任务,了解美育的实施。

在研究本课程时,学生需要了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就是要培养做人的基本素质,使青年一代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高校美育的首要任务,是要教育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审美观。

同时,高校美育的实施包括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校园环境的美化和文明校园建设等。

在了解美育的任务和实施后,学生需要掌握美是什么。

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代表性观点有:美是理念,美是主观观念,美是事物的属性,美是关系,美是生活。

这些观点对于认识美的本质有一定的意义和局限性。

实际上,美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这指的是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思想、情感等本质力量,在人类的实践对象和人类创造的产品上体现出来。

第十一章:艺术审美(二)本章介绍了艺术的分类及其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

艺术可以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

每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欣赏方法,需要通过研究和实践来掌握。

第十二章:大学生与美育本章介绍了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青年群体,需要通过美育来使自己对美的追求自觉化、深刻化和系统化。

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具有浪漫、易变、独特、强烈的特征,需要通过审美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

关于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的论文社会文化论文在现代社会,审美文化发生了分化,形成了精英审美文化和大众审美文化两种不同的形态,并出现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冲突。

这些问题都与现代性以及审美现代性有关。

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在古典社会,也存在着民间的通俗审美文化与上层社会的高雅审美文化之分。

但在现代社会,借助市场经济的推动,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之间的分化远远超出了古典的形式,他们各自极端地发挥了自己的社会功能。

可以说,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分化是现代性的产物。

现代性是一种世俗性,既包括理性层面,体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包括感性层面,体现为一种感性的解放。

审美作为超越的文化,与现代性既有相通的一面,又有相对立的一面。

审美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以超理性的形式对现代性的批判,就产生精英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写通俗文化相结合,以感性化的方式对现代性(理性)的消解,就产生大众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不同于大众审美文化,它是以精英知识阶层为主体的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纯文学、高雅艺术,以及其他高雅审美文化。

精英审美文化继承了古典社会贵族审美文化的传统,保持人的超世俗的精神追求。

精英审美文化以其超越性和自由的品格,反叛现代性,批判现代性,企图解决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困扰。

精英审美文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超世俗性。

它超越现实生活,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和高远的形上思考,引导人体悟生存的真义。

第二,反叛性。

它自觉地批判现代性,抗议人的异化,与传统意识形态决裂,从而凸显自由的品格。

第三,精英化。

满足一部分知识阶层等少数精神贵族的精神需求,拒斥商业化、大众化、功利性,追求个体性、艺术性,趋向精致化。

第四,非理性主义。

抵制理性统治,诉诸非理性,以反抗理性来争取精神的解放。

第五,经典性。

以其高雅、超越品质,传为经典,具有永恒价值。

精英审美文化所体现的审美现代性,本质上是一种反现代性,这是由审美对现实的超越性决定的。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概说孙波摘要:何为“审美文化”?何为“当代审美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都有其理论的和现实的依据,都对“审美文化”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并有了完整统一的共识。

从追溯“美学”学科的渊源开始,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各个层面(古、今,中、西乃至全世界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行为的等)呈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因子的社会感性文化。

”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应用理性的思维,从整个文化大背境中,从它的实际使。

“当代审美文化”则应具有特殊的时代内涵,而当代性则是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美学; 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当代性美学作为传统与经典的表征,在当代无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受制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倾向的无节制泛滥,人们的审美观受审美现实的引导发生了无法逆转的变化。

“美学”(德文Asthetik,英文Aesthetics)一词是1750年首次由德国哲学家鲍姆伽通提出,并看作一门独立学科。

这门学科是用以命名一门研究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新学科,和过去只研究理性认识的哲学学科有了区别。

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学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门新学科”。

[1] 鲍姆伽通的《美学》发表在1750年,足见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一门新学科,是比较晚近的事。

但这并不等于说,“美学”的历史只是从鲍姆伽通时代才开始的,“美学”一词使用的范围也绝不限于1750年以后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

正如朱光潜所说“人类自从有了历史,就有了文艺;有了文艺,也就有了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简介:孙波(1981-),女,贵州省安顺市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初鲍姆伽通就给它命名为“埃斯特惕克”(Aesthetic)。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现在,我们开始讲授中国审美文化史的第二段,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这部分一共有五章,即简史本教材的第五章到第九章。

第五章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第六章东汉时代的“崇实”趣尚第七章魏晋之际的“自我超越”第八章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第九章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这五章大致涉及的五个历史阶段,一是秦与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三是三国至西晋时期,四是东晋至南朝宋、齐时期,五是南朝梁陈和北朝后期。

这五章准备分三次讲(第五章,第六七章,第八九章)。

今天讲第五章。

第五章: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㈠解题:所谓秦汉之际,指的是从秦代到西汉这段历史时期。

为什么把这两个时期放在一起?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大一统”,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时的趋势就是要合,把分散的列国合成一个大帝国。

中间虽经历了秦汉异代,楚汉之争,但最终仍归于一统。

秦,完成了“并天下”,汉,实现了“大一统”。

大一统,并不只意味着中央集权,还意味着疆域的广大,文化的合流,人口的众多,国势的强盛,这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所以,这时的审美文化精神也是向外的,扩张的,大气的,总之就是以大为美。

于是,呈现出的便是大美气象。

注意,这个“大美”不同于上一讲庄子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美”,那个“大美”更应该称“真之美”,天工的作品,就是大自然,就是天然。

这里所谓“大美气象”,说的是人工所创造的以大为美的作品以及内里所蕴含的高远张大的精神和情怀。

这样,所谓“大美”,具体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表象层面上说,它表现为审美文化活动或“作品”的场面之大、规模之巨、力度之强、数量之众、造像之高、形势之伟、地域之阔、物色之繁,以及节奏之铿锵、动作之奔放、色彩之强烈、音声之亢扬、语辞之华丽、描述之铺张、气魄之恢弘、情势之雄壮等等,都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显然,这是一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

二是从意蕴层面说,那种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大美”,又内在地凝结着秦汉时代特有的审美文化意识和理想,彰显着那个时代人们渴望向外开拓、探问进取、占有万物、征服世界的高远情怀。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美与文化的关系》姓名:于潜专业:汉语言文学审美与文化的关系于潜【摘要】“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这种潜流在近处很难发现,只有在高处、远处才能领略大概,就像一条倔强的山脊线连成的天际线。

使我们知道天地之大,天地之限,领略那永恒的生命文化仪式。

要寻得潜流,就要做减法,减法更重要,也更艰难。

减而见筋,减而显神,减而得脉,大胆取舍是一种心理高度,更是品鉴高度,需要锐利斧钺开山劈路。

”文章以——余秋雨《中国文脉》为例,浅析文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一、“审美文化”概念的提出“审美文化”是中国学者提出的美学范畴,它最早出现在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中。

《现代美学体系》作为新时期以来较早成形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构筑了一个包含八个分支学科的理论框架,即审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哲学。

其中审美社会学依作者的说法旨在“研究审美活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它吸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围绕审美文化进行社会学的研究。

”[[1]]就是说,作者将审美文化视为审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而这一点,在该书的第五章“审美文化”中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对于“审美文化”的概念,该书是这样界定的:文化作为大系统无所不包,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子系统便是审美文化。

所谓审美文化,就是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审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详细点说,审美文化是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的。

第一是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包括各种艺术作品,具有审美属性的其他人工产品,如衣饰、建筑、日用工艺品等,经过人力加工的自然景观,以及传播、保存这些审美物化产品的社会设施,诸如美术馆、影剧院等等。

第二是审美活动的观念体系,也就是一个社会的审美意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等。

第三是人的审美行为方式,也就是狭义的审美活动。

第八章西方服装历史上的审美风格

第八章西方服装历史上的审美风格

古希腊风格与拜占庭风格的对比:
裁剪技法 古希腊 不需要裁剪、缝制
造型风格 宽松、呆板掩盖肉体
拜占庭
十字形裁剪
简洁、自由符合人体体型
通过服装的宽博、呆板的造型,将身体掩盖起来,通过否定身体及其欲望,来否定 人的独立性的存在,将灵魂对身体的压制、上帝对人的规定,在服装中体现出来。
拜占庭服装的神性奢华之美中所包含的审美心理:
玛丽莲梦露
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富有魅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流行文化,依然影响着当今的服饰流行,尤其是大批量的规格 化成衣制作。 例如:一些印有调侃的文字、漫画、国旗等图案的T恤以及丝绸、皮革、牛仔等 多种风格面料混和的服装。
波普风格的服装
欧普艺术风格 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继波普艺术之后,在西欧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格流派。 欧普艺术是运用几何形象制造出各种光学效应以引起人们视觉上的错视觉,是一种 抽象的艺术,也成为“视觉效应艺术” 在设计理念上,欧普艺术风格的服装设计利用视觉变幻来造成一种幻景
现代设计中哥特式风格的特点 1、色彩。黑色、暗色或者深红色 2、发色。黑色、漂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 3、妆容。黑白化妆,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细眉 4、面料,网状面料、皮革、橡胶、乳胶、束腰 5、款领带或带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6、配饰。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角星。这是异教徒 关于火、土地、空气、水、灵魂的符号。铁链、铁钉等
男装革新没有女装彻底,但是也有所改变,去掉了夸张的蕾丝边、切口装饰以及 强调身上肌肉感的各种填充物,在男装设计上不再追求款式上的大变化,而是在 领型、肩型以及纽扣、口袋等细节处进行风格变化。
2、简约与典雅的竞相发展 崇尚简单、追求自然,又强调内在的品质和优雅的品味,主张将艺术还原为最简单 的状态。 20世纪90年代,简约作为国际服装流行中的一种重要风格,在设计上对轮廓、结构 面料及工艺的把握均有极高的要求。 常用设计手法:在满足服装基本穿着功能的基础上,设计师通过“减法”去除不必要的 装饰,使服装更加简洁、优雅。

国开名词解释审美文化简答

国开名词解释审美文化简答

国开名词解释审美文化简答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

它尤其指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

进步的、符合社会和历史发展取向的人类活动,也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

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来达到一种最高境界。

第三种文化形态,体现了文化积累与量变的过程,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高级形态。

人类审美动机与需要的产生,符合文化进化与人类生存本性的规定性、必然性,它与人类其它行为方式一样,也是人的一种较为高级的生存本能和适应性行为。

人类强化和拓展自己的审美行为,创造和发展审美文化,根本的动机也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其对人类最直接的功用,便体现在能够促使个体把自身的生存从日常功利性、工具性行为的限定与束缚中解脱出来,上升到一种独立、自觉的境况,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内在完善与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类的活动性质与状态,对人类的物质实践和社会理性活动进行必要的补偿与调节。

从人类早期非自觉性的审美,到当今时代对审美文化的自觉追求,无疑深刻地表明了,审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审美现象史和审美发生学的问题,而且代表了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和文明现象,客观地标志着人类文化的整体性进化。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原则、精神和价值导向,审美文化把传统上偏于理性规范和群体认同的文化,逐步改变为感性体验和自由选择的文化,把对立改变为融合,把限定转化为共享,使其成为一种人人都可以接近并参与的文化形态。

而这种总体性特征,在当代人类文化进程中表现得尤为迫切与突出。

面对文化困境的日益增多,从康德、席勒、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到列菲伏尔(H.Lefebvre)和赫勒(A.Heller)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许多思想家都纷纷试图通过对审美实践和艺术创造行为的自觉倡导,来努力抵御文化的异化现象、维护人类文化困境中的理想和精神,从而揭示了人类审美文化实践对于守护人文精神、完善个体生存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他。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
明朝王德章曾口占一绝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
多在别人家。寄语老妻休聒噪,后园踏雪看梅花。”
更有人撰联云:“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
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
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 自己的境界。
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
(má )呢(ní )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 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一个大学生把这六字大明 咒写成英文“allmoneygiveme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 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
寻找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是你
中国文化概论
————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绪论
第一节 琴棋书画——此中有真意
第二节 器以藏礼

——中国青铜器、玉器、瓷器艺术的 文化精神


审美文化”是一切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的文化,
包括艺术、工艺、建筑、礼仪、风俗等领域。所谓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颐都作绝妙词"(袁枚《遣兴 》)
王羲之(303—379),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
人。博采众长,兼纳道教云篆即道符,成妍美流便的 行书新体,又备精诸体,尤以正行为最,攀上了古今 书法的顶峰,被誉为“书圣”。 。《兰亭集序》乃败 笔所书,为天下第一行书(图片宋冯承素摩《兰亭序 》、孔侍中帖、丧乱帖) ,兰亭也因此而成为中国古 代四大名亭之一。
审美在其本源处,同人的生命处境和灵魂归宿息息相
关,它超越了生理欲望、知性活动和功利目的,为人 的生存寻求意义。

第八章 桂林审美文化特质与旅游发展模式的重构

第八章 桂林审美文化特质与旅游发展模式的重构

第八章桂林审美文化特质与旅游发展模式的重构桂林—漓江流域以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观光旅游是桂林旅游的精粹。

桂林和漓江旅游开发的成功,得益于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美景,而桂林旅游的丰厚审美文化底蕴的深度激扬,有赖于突破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

制约桂林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旅游人数较多,而游客逗留时间不长,旅游综合效益欠佳。

对于国内外的旅游者来说,来了一趟桂林,领略了漓江两岸秀丽的风光,心灵得到一次自然美的熏陶,固然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但是,当今旅游发展向立体化方向转化,自然风光仅仅是旅游的一个方面,游客还需要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需要加深对不同区域民族文化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这样的旅游才是高层次高质量的。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旅游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旅游热点层出不穷,后来居上的现象屡见不鲜,桂林旅游实际上已经面临许多强劲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国内外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深入调查桂北地区特别是漓江流域潜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全面省思桂林旅游模式转型的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桂北审美文化资源在新世纪桂林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一向紧迫的任务。

一、人文资源价值的重估旅游既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因此,旅游必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发展变化。

目前国际上出现的会议旅游、工商业务旅游和购物旅游的大量增加,说明旅游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但不论旅游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不外乎是有关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两大类活动。

而从当前国内外旅游演化的总体趋势来看,人们在旅游中日益重视和强调精神活动的一面。

其内容基本上包括两方面即求知和审美。

在旅游当中,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风景名胜的感观享受,而且还希望学习到新东西,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增长自己的见识。

当观赏自然风光时,人们想了解地形地貌的成因,关于此地的优美传说、其风景的独到之处等等。

当游览历史古迹时,人们便很想知道有关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典故等。

单纯的游山玩水让游客感到索然无味,倒是种种地理、历史、人文的知识让景物变得生动感人,引起游客的兴致。

第八章 人的审美

第八章  人的审美

②审美的“基本法则”主要来自审美实践经 验的总结 美的“基本法则”是指从各个艺术部类中抽 象出来的美的基本要素,最终来源于自然。 ③社会交往、分工与协作是人类的审美文化 得以积累、交流、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和 基本形式。
2.审美的内在机制 审美作为人的一种特性,同其他特性一样, 它的发生有主体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为内在根据。 凡是正常的人都有生存的欲望和需求,都有喜怒 哀乐等各种情感和意志,都有感觉和思维能力, 都会产生幻想和理想,都祈求幸福,都希望表现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等,这是审美意识和审美活动 得以发生的一些内在的生理和心理要素,审美就 是在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度 复杂的特殊心理和行为方式。
3.审美与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都带有 阶级性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审美中的民族性、 人民性和 阶级性的关系 (中国 的实际)
三、审美理想和审美教育
1、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也称为美的理想、美学理想,是人们憧憬 和追求的社会理想、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审美理想的内涵: ①应该把社会全面进步,人人都能享受人类所创造 的全部审美文化成果,作为审美理想的首要内容。 ②应该把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素质和能 力,都能自由发挥自己的审美个性,作为审美理想的另 一项基本内容。
④美的规律:
对美的认识,人们总是把美等同于直接引起美感的 某种东西。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丰富, 美的事物逐渐多起来了,人们就开始对引起美感的事 物进行分析,从中抽象出某个属性,或概括出某种共 同的属性,把它看作美,并据此进行美的创造。
随着对美的认识的深入, 在探讨美的本质的 同时, 人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具有 不同的价值体系、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的 人们, 能够共同欣赏、认识、创造美, 又为 什么会有非常不同的甚至相反的审美意识 和审美活动? 这就涉及美的规律问题。

审美文化 东晋南朝的心灵震荡越

审美文化  东晋南朝的心灵震荡越

脍炙人口的诗句: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充满生机、情趣、韵味的物色景 致中,空灵、闲静、冲淡、和悦的 审美心境。
从陶渊明田园诗发展到谢灵运 山水诗,中国文学史一个重大事件, 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发展中一个里程 碑。
反映从“自我超越”到“心灵 感荡”的主题转换轨迹。也是社会 思想语境从“玄”到“佛”的变迁 轨迹的一种艺术呼应和折射。
“将穷山水迩,永绝赏心悟”;
“含情尚劳爱,如何离赏心”。
欣赏自己的心情、神意、欢畅自由, “物我俱一” 的“心灵感荡”
山水景物不是“起兴”手段、 人格象征、内心苦闷的慰藉物,而 是自由观赏、把玩、品味的审美意 象:“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喜”; “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
与自然一见如故、心心相属,情 感的沟通和交流,玩耍性的审美嬉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贵我贱物”主题,浓烈的自 傲、自足、自得、自乐情愫, “自我超越意识”的觉醒。
陶渊明像 [明]王仲玉
回归大自然,在素朴淳真的 田园生活中,真正体味到生命 超越的意义,享受人生的快乐 和自由:
中国 审美 文化史
制作者:许丙泉 (新闻传播学院)
制作日期:2008年2月18日
第八章 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
钟嵘《诗品》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 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凡此种种,感荡心 灵”。魏晋之际 “自我超越”后,拓展主体精神的 “心灵 感荡”时代。是佛学取代玄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语境因素。
顾恺之 “才绝、画绝、痴绝”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中阅读)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中阅读)

中国审美文化简史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

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

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

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

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的,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

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

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极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

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中国审美文化史论文

中国审美文化史论文

中国审美文化史环境13-1 孙一公1321010142史前部落早期,常见的是生殖崇拜以及图腾崇拜。

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认为祖先是物,自己的女祖先感应了某种物之灵而孕,形成了母系氏族。

氏族以鸟鱼蛙等作为图腾,譬如殷商以殷鸟为图腾。

彩陶绘饰壁画等大抵代表了当时发生的氏族间战争、吞并、通婚等事件。

所以在彩陶绘饰中,占据整个彩陶文化中心画面的是鱼蛙鸟等图腾象征。

而后男权崛起,男性也在远古遗留下的图案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个时期,是文化的孕育,“从无意到比较有意,从粗糙到大致精美”,“美”在中华大地上破土而出。

这一时期的审美可以说是启蒙与萌芽。

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随着技术的发展迎来鼎盛时期。

然而二者风格迥异:殷人尊神,商器则外观狰狞,并不拘泥于实际,充溢神秘气息;周人尚礼,周器则平和素雅,内蕴铭文,朴实厚重。

商周的审美是“崇上”的,是对神鬼礼乐的尊崇。

秦汉时期,中华民族走向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一统”。

有人认为:“用理性的、宏观的眼光来审视整个中国审美文化,就会发现,如果将先秦时代视为审美文化发展的“自发”阶段( 以“艺术”尚未同“非艺术”分别开来为标识) ,而将魏晋以降视为其发展的“自觉”阶段( 以艺术开始走向独立为标志) 的话,那么,秦汉时代恰好可以看作中国审美文化由“自发”向“自觉”过渡转化的一条历史长廊。

”可以说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景观”可谓规模宏大、数量繁多而又种类齐全。

而大体上,不只是秦兵马俑、霍去病墓前巨石群雕、“马踏飞隼”青铜造型、汉画像石、画像砖之类的实物,汉乐舞、汉大赋、秦小篆和汉隶书也蕴含着“大美”。

这不只是外在上感性直观的恢宏壮阔大气磅礴,更意蕴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世界万物探索征服的伟大信念与崇高情怀。

魏晋士人讲究风度,注重自我超越。

个体对伦常、礼法、俗归、功业等外在的价值疏淡,开始回归于自我、人性、真情、自然。

“各人自我的觉醒”“任诞行状”,“自我张扬”,“越理任性”,“姿性率真”。

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

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

叙事学的文化研究与审美文化研究伴随着文化研究的浪潮,叙事学也经历了文化研究或“文化叙事学”的历程。

“文化叙事学”的构想尽管不无合理性,却并没有产生有效的研究成果,仅在叙事学的“文化分析”与“文化与历史叙事学”中得到了回应。

这里提出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并就其研究对象、方法、角度以及学科关系等方面做了探讨。

它力图摆脱传统经典叙事学所关注的纯粹形式层面的研究,将形式与语境、历史、文化、审美判断和审美价值意义等多方面的要素关联起来,在叙事学的基点上,强调对对象的审美研究和价值判断,既关注对传统优秀中外叙事作品的研究,也充分关注当代各类叙事作品的研究,从而展现叙事学研究的当代性。

谭君强(1945—),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云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文艺学、比较文学;陈芳(1983—),女,云南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文艺学。

(云南昆明650091)在新学科的发展与新研究方向的拓展中,将原有学科、学科分支的研究与其他的研究相互结合而形成新的研究方向的情况,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并不罕见。

叙事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也体现出这样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现象。

叙事学家雅恩曾经评论说,今天的叙事学“是叙事学+X的研究模式”,这里的“X”无论是女性主义还是性别研究,是文化研究还是后殖民研究,在他看来“都很有研究价值”[1](P16)。

这一说法不仅对叙事学有效,对许多其他新学科与新研究方向的发展也同样有效。

本文所提出的叙事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试图将叙事学与“审美文化”连接起来,希望在叙事学研究中作一个新的拓展,将叙事学与相关的研究作一个有益的交集,从而在已有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研究方向,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一、关于“审美文化”伴随着文化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审美文化”这一美学概念曾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学界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至今这一概念仍受到关注。

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审美文化”加以探讨,发表了大量颇有价值的意见,对美学、文化研究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也产生了颇为有益的借鉴意义。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沟通的艺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沟通的艺术》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100分)有效的沟通可以打动人,可以避免尴尬,促进彼此理解。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20分)按照沟通方向可分为:垂直沟通和水平沟通,也称作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

A.错B.对2【多选题】(20分)按照信息传递方式,沟通可分为:()和()A.纵向沟通B.单向传递C.横向沟通D.双向沟通3【单选题】(20分)沟通过程的七大要素包括传送者、接收者、渠道、()、编码与译码、噪音、反馈A.原因B.背景C.目的D.意义4【判断题】(20分)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无非就是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可以畅所欲言的环境。

A.错B.对5【判断题】(20分)在雅各布逊提出的语言沟通六要素基础上,王一川教授提出审美沟通七要素: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审美文本、审美语境、审美符码、审美媒介、审美文化。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20分)本节中提到的三种有效表达方式包括:信息要()、()、()。

A.直接B.及时C.有激励性D.间接2【单选题】(20分)如果你不想让你的信息伤害到你的听众,就一定要甩掉一些坏习惯,如恶毒的评语、挖苦的语言、()、威胁的语言等。

A.肯定性表扬B.否定性表扬C.否定性比较D.肯定性比较3【判断题】(20分)为了加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我们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1.准确用词2.注意说话的通顺性3.用简洁的词语表达意思4.明确说话的目的A.错B.对4【判断题】(20分)幽默大概分为自嘲式的幽默、调侃式的幽默、比喻式的幽默、对抗式的幽默四种类型。

A.对B.错5【单选题】(20分)巧妙说服的第七点(间接说服)里提到了三种批评的技巧,改否定句式为疑问句、把批评者由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和()。

A.改自我批评为批评他人B.改批评为表扬+J12C.改批评为自我批评D.直接不批评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20分)3.1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穿着装饰等传达信息和情感来对非语言沟通中的非语言因素进行了分类讲解。

美学学习方法

美学学习方法

第二节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一、为什么学习美学为什么要学习美学?简而言之,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当代人在呼唤着美学,在发展着美学,在把美学变成一门与人类幸福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人类产生美感的根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自觉地按照美感产生的规律追求美、创造美。

每天都在说话的我们,并不会意识到我们在说着“散文”;每天都在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我们,也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与美学的密切关系。

学习美学之后,能够增强追求美、创造美的自觉性。

第二,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与伦理观、真理观一起构成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审美观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

审美观直接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

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胸怀崇高的审美理想,明辨美丑善恶的界限,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学习美学,掌握审美活动规律,能够提高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

2 2参见顾建华主编:《美育新编》,14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3转引自钱学森等著:《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3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二、怎样学习美学美学的精髓是关于美的一系列观念和理论,它们高度概括了关于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的内涵和规律。

但美学同时也是一门建立在人类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是一门与每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密切相关的科学。

因此,学习美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

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

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实践体现在众多方面:从每天的着装、发式到说话、做事的方式,从家居饮食到工作学习,从收看电影、电视到欣赏音乐、画展,从具体小事到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念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最后,当代审美文化的第三种形态是精英文化。如果 说权力以体制的运作对文化发生影响而形成主导文化,而 资本以市场运作对文化发生影响而形成大众文化,那么, 在这个比较的意义上说,坚守审美文化自身的自律性,既 反对把审美和政治混同,又抗拒市场交换和资本的压力, 就是另一种文化形态,它更多地体现为知识和趣味的高雅 化,审美的自律性优秀标准。它既没有主导文化那种强有 力的体制支持,又缺乏大众文化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力量, 它似乎是一种弱文化(从比较的意义上看),必然面临着被 “边缘化”的命运。[大众文化挑战精英文化?] 审美文化逐渐转化为一种大众文化和全球文化,形成了 多元化并存的结构,在新世纪,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 众文化的力量对比将产生重大变化,大众文化将回成为中 国当代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冲击力、最具规模的一股势 力。传统的审美文化的类型和游戏规则将会随着社会的变 革步步瓦解。[郭沫若书毛泽东《沁园春· 雪》]
至于精英文化,其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则相对地处于一 种较为均衡的状态,意义和意指的符号之间有一种比较复 杂的张力,使得其文化产品的内在构成上具有较高的审美 品质。与主导文化的意义方式相比,其意义不那么强烈地 突现和超越能指;与大众文化产品相比,其能指的构成不 是对意义的弱化,而是出自意义表达的内在需要。在这个 比较角度上看,主导文化是一种倾向于道德实践理性的文 化,大众文化是一种倾向于感性欲望的文化,而精英文化 则比较倾向于审美表现理性。主导文化以现实原则为游戏 规则,大众文化以快乐原则为依据,精英文化则处于中间 状态。[F4]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3、审美文化心理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关系
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 、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 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大众的审美需求的形成受 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大众 选择接受环境(如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 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 断地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眼界也不断 地开阔,其需要也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满 足,这样大众必然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和追求。
文化无所不包……
文化是指一个社群的“社会继承”,包括整个 物质的人工制品 (工具,武器,房屋,工作,仪式, 政府办公以及再生产的场所,艺术品等),也包括各 种精神产品(符号,思想,信仰,审美知觉,价值等 各种系统),还包括一个民族在特定生活条件下以及 代代相传的不断发展的各种活动中所创造的特殊行 为方式(制度,集团,仪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2、审美需要(需求) 人的需要可以区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是最 基本的,它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后者为人的精神 収展提供条件,它包含认知、伦理、审美和社会交往的需 要。随着物质需要满足程度的提高,精神需要将越来越重 要,但是它的满足比物质需要的满足困难得多。因为精神 生产只有摆脱了外在的强制和名利的追逐才能取得自由而 富有成效的収展,并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人的审美需要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人的审美需要随着社会的収展而提高 ,物质生产的収展,日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激活了 人们新的审美需求。物质生产的収展,促使商品更新换代 ,也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审美要求提供了条件。特别是 在高科技、高生产力、高消费的现代社会,人们对经济领 域中商品的审美需求的提高更为明显。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左图为观众挤 兑F4狮城演唱会, 右图为观看展览 《领袖家风》(毛 泽东遗物展)]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其次,经济的収展必然会反过来对政治和文化造成影 响,并促成大众审美文化的流行。一方面体现在它直接导 致了资本对文化的压力和诱惑,进而形成大众文化;另一 方面,又为文化自身从传统的一元的中心化状态中分离出 来创造了可能。这种大众文化和历史上左翼文化运动所倡 导的大众文化不同,也迥异于传统社会中的通俗文化或民 间文化。它是文化的市场化和媒介化以及教育大众化的产 物。大众文化和主导文化在许多方面有着根本的不同,前 者以商业价值为目标,与市场的文化运作方式联系紧密, 它不可避免地服务于资本增值的使命,并以流行时尚的 方式进行意义的生产和广泛传播。这 与主导文化那种强调伦理价值和政治 导向优先的文化目标,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说主导文化主要依赖于体制因素 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则主要依赖于 市场。
精英文化比较倾向于审美表现理性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另一方面,三种文化之间的分立、妥协、互渗和互动也十分明显。主 导文化作为一种体制的文化,对其他文化显然具有一种优势,但其政 治动员和伦理说教的工具性质,往往削弱了其作品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所以它有必要向大众文化借鉴;同理,精英艺术作为边缘化的少数人 的‚奢侈品‛,不大可能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于是,一些人也开始学 习大众文化的运作方式,搞精英艺术的商业演出,或尝试着把阳春白 雪以下里巴人的形式来演出,等等,不一而足。[铁道部、文化部组织 的‚京九文化列车‛为老区人民送去欢乐]而大众文化,本来具有明显 的商业性质和拜物特征,但在体制的压力和道德舆论的压力下,也会 以‚主旋律‛或合于‚主旋律‛的方式运作,以压制其畸趣和交换关 系的根性。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现实中,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三种 文化之间不同的声音和运作,另一方面,我们也强调了三者的互动关 系。这里,一个更加深刻的问题,有时会以非常隐蔽的方式显现出来, 那就是现代文化中权力、资本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转换。这样的转换不 仅发生在文化生产的领域,同时也出现在文化消费的领域。这是三种 文化深层结构之间的一种隐蔽的联系和转换。比如,权力对文化的制 约可以以资本的方式出现,反之,资本对文化的干预既可以转化为权 力的形式,也可能转变为知识的形式。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三种形态的 内在交换问题,以及相互的妥协和互动,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三种文化的特征
从意义构成的方式上看,主导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各有独 特的符号生产觃则。 首先,在能指和所指的关系问题上,主导文化的特征倾向于所指 压倒能指,意义的重心逼迫能指退至次要地位。这就构成了两者不 相平衡关系。这种不平衡使得主导文化的产品往往以宏大的气魄和 崇高的精神震撼力征服受众,其意义的密集和单义性往往使得作品 能指的变化较小。而大众文化在这方面和主导文化相似,能指和所 指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不过不平衡的双方正好相反,是能指压 倒了所指。所谓能指压倒所指,意思是说,在大众文化产品中,意 义被相对地虚化、弱化甚至同质化了。不同的大众文化产品却“复 制”着相同的趣味和主题,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超出了内容上的必然 需要。符号的能指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为时尚的象征。能指的变化有 时恰恰不是为了意义的需要,而是掩盖意义的不足和缺失。这样便 导致了大众艺术中常见的能指游离于所指的状冴。
第八章 审美文化 第八章 审美文化
史鸿文
史鸿文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节审美文化的概念一、文化与审美文化[下图为国家文化网图标]
1、文化的概念 第 八 章 审 美 文 化
文化这个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范畴,它无边无际。举 凡人类的一切活动和产物,都有理由归之于文化的名下。从总体上看, 文化有两种基本的界定方式,一种是宏观的整体的规定,另一种是从 比较具体的角度做出的较微观的界说。前一种大多是哲学家们喜欢采 用的方法,而后一种则是一些具体学科的专家习惯的做法。考古学认 为文化是考古记载中那些可辨识的物质方面;人类学强调文化是一种 特定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认同感;社会学则以为,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共 享某个地区和语言的群体生活的‚蓝图‛……等等。其实,这样的说 法固然有其特定的道理,但这类从具体学科的角度来透视文化的做法 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相比之下,那种综合性的界说或许具有更大的包 容性。
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自然天然生成,没有仸何外在的原 因进行创造,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形成,自然而然存在,自然而然収 展。文化是经过人的手,经过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以后形成的人的 创造物。文化初创的时候,物质的形式和精神的内涵混冥一片。一 切由人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只是后来由于历史 的进步,人类物质生产的収展逐渐形成了物质和精神的分工,形成 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才有了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但 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収展过程中间往往是相互交错, 辩证収展的。没有哪项人的创造物可以视为纯粹的物质文化,因为 人创造出来的对象里面,已经包含着人的精神的内容,包括人的情 感、思想等各种各样的本质力量。因此在漫长的历史収展中,没有 纯而又纯的物质文化,也没有纯而又纯的精神文化。纯而又纯的精 神文化只能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一旦成为文化,它需要借助于一定 的物质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哪怕是我们称乊为音乐的作品,这样最 为虚幻的艺术作品,最为纯粹的精神文化,也是依赖于一定的物质 条件和形式的。
■〓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三峡、 北京航天城、郑州等地演出实况。]〓■
第三节
审美文化心理与审美需求
一、审美文化心理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关系
1、审美文化心理
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 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 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 价值标准等等。
[下图为电影海报,右图为歌星 与追星族]
‚当代审美文化‛是一个特指概念,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 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 形态,这是一种带有浓厚商业色彩的、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 文化。人们习惯上把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化‛,其实并不贴切, 因为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 生产者、制作者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 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在文化上不具主 动性和支配权。另外,使用‚大众文化‛这个概念也容易引起混淆。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 代都市之中以及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 其人数众多,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已不同于往常所说 的‚工农大众‛。因此,该书不赞同将当代审美文化称为‚大众文 化‛。 当代审美文化不同于以往任何文化形态的地方有两点,一是经济 动机上升为支配文化行为的主导力量;二是现代科技改变了文化的内 在构成和运作方式。这两点决定了当代审美文化的两大基本矛盾:经 济冲动与文化冲动的相互对立,科技含量与人文含量的相互抗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