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心理学

合集下载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心理学是作用于一切学科的科学,这一点早已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对外语教学而言,历史上各种流派的教学法,从来都是以当时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总是受到一定心理学流派的影响。

第一节心理学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影响及其演变一、早期的机械主义和联想主义在外语教学法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直接法,则以冯特(WilhelmWundt)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在《语言》一书中断言:“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最强有力的感觉又是由音响表象所引起的。

”直接法提出以模仿为主,理论无须先行,直接联系,口语为基础等主张的基本点就在于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

主要点也在于强调培养语感,强调直觉。

帕默(H.E.Palmer)是直接法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深感语言教学理论中心理学规律的重要,很重视学习者年龄、个性、动机、知识背景和过去学习语言的经验等诸多方面,并坚信学习语言最适宜的是导致形成“自动化”习惯和不自觉地使用语言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导致形成概念和系统思维的学习过程。

在《The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语言学习原理)》一书中,帕默曾就形成习惯问题写道:“语言学习象所有与科学不同的其他艺术一样,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熟练地理解语言结构是通过把语言学习视为科学去研究理论获得的,而熟练地使用语言则只能是完善地形成习惯的结果。

没有一个外语词或词组可以在我们能够自动化使用、不经自觉分析而理解意义、毫无犹豫和自觉综合地表达之前,就被‘领会’或掌握”。

斯威特(Sweet)则根据当时的联想主义来解释语言学习。

他曾提到:“语法的功能是……总结我们用以理解和说我们自己的语言及所学外语的联想。

”斯威特强调重复和记忆的必要性。

帕默和斯威特一样都赞同外语学习的联想主义心理学。

二、巴甫洛夫学说40年代至60年代在苏联等一些国家外语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自觉对比法,无疑是在巴甫洛夫学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自考11500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自考11500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自考11500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翻译法以心理学上的机械主义为理论基础。

2.直接法以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3.帕默是直接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4.自觉对比法是在巴普洛夫学说基础上建立的。

基础是以别里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为理论。

5.别里亚耶夫所著《外语教学心理学概论》主张从自觉学习外语→直觉掌握外语。

6.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7.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控制思维过程的三条联想规律:接近率、相似率、对比率。

8.在交际活动中有三个主要因素:1.说话者2.听话者3.信息系统9.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

10.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

11.三种掌握外语言语技能:领会式掌握、复用式掌握和活用式掌握。

12.早在1861年,布罗卡就发现左脑额下回和言语表达有关,是词的运动表象中枢。

13.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

先天素质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14.言语产生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和执行这两个步骤。

15.通常既按记忆内容可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多种.16.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人的一切记忆都从识记开始。

识记按其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经过主观努力,还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7.根据识记材料之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还可区分为意理识记和机械识记。

18.在识别言语的语音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非常短暂的三个阶段,这就是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19.有三种表征,称为记忆代码,可用以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

这便是语言的(言语的)、表象的和运动的代码,其中最重要的代码是语言。

20.情节记忆记录个人的某些经验和情节。

语义记忆则储存概念和规则。

21.短时记忆倾向于保持逐词内容,而长时记忆则倾向于保持意义。

22.恢复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一种是再认,另一种是重现。

23.句子有两类特征,即逐字逐句表征(表层形式)和命题表征(意义)。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一、引言外语教学心理学是指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以促进外语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外语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和应用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发展历程外语教学心理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是行为主义阶段,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外界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强调语言学习的机械性。

随后逐渐转向认知心理学阶段,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信息加工过程。

而现今的阶段则是社会文化心理学阶段,强调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三、主要研究内容1.学习动机:外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外语教学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动机水平和动机变化等,以帮助教师设计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

2.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使用的对学习任务进行处理和解决的方式和方法。

外语教学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选择、使用效果和培养策略等,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对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外语教学心理学研究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形成、变化和影响因素等,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四、应用意义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首先,了解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对学习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和了解,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

其次,研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可以帮助教师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再次,外语教学心理学也对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有一定影响。

通过了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个体差异,教材编写者可以制定更符合学习者需求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教学评价也可以更细致全面地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因素,以促进教与学的有效衔接。

五、结论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外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是外语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外语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指导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外语障碍,进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有效地提升外语水平。

因此,外语教学心理学在外语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外语教学心理学对外语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进行深入研究。

外语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有学习动机、语言学习的过程、情绪、学习记忆等,总归来说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心理问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分析学习者的心理活动,提出自主学习的理论,从某种角度上给出外语学习者最佳的学习策略和科学的行为模式,使他们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外语学习。

其次,外语教学心理学是指导外语教师在教学中避免外语障碍的有效工具。

比如,外语教学心理学指出,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安全、情感化的师生关系,通过调整自己的课堂设定,改变学习者感受到的童辩,以消除其学习压力,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另外,外语教师还应遵从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心态,以有利的态度去帮助他们实现学习的目标。

最后,外语教学心理学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有效地提升外语水平。

外语教学心理学提出学习者应该利用内在动力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并且通过调节外语学习自信心,使他们在困难中克服困难,不断实现学习的目标和进步。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
外语教学心理学是学科教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为科学地设计外语教学、使学与教的效率最优化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

这门学科的研究始于中世纪欧洲各国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教学。

到19世纪末实验心理学建立和20世纪中心理语言学兴起,才真正进入科学研究阶段。

在理论上,西方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听说习惯形成说和认知规范学习论。

前者把语言的掌握和运用,理解为机械重复刺激、反应,以形成习惯的过程,主张听、说先于读、写,以句型操练作为基本教学手段,否认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可利用性。

掌握外语教学心理有助于制定外语教学的原则、基本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制。

外语教学心理的研究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部分。

宏观研究包括外语学习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学原理和原则;微观研究包括外语教学中学生掌握外语语音、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

外语教学心理学以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里语言学和试验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传播理论的发展和外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探索外语教与学的客观规律,以期有助于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本书共十五章。

第一章为绪论;第二、三章介绍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心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提供有关背景知识;第五、六、七、八章对外语的感知、理解、表达、记忆进行了必要的心里分析,揭示相关
的过程和特点;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就外语词汇教学、语音、语法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分别围绕某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扼要的心里分析。

第十四、十五章介绍了学习者的心里状态和个别差异,以及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外语教学心理学教学的启示及影响论文(共3篇)

外语教学心理学教学的启示及影响论文(共3篇)

第1篇:教学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外语教学心理学从属于教学心理学,教学心理学(InstructionalPsychology)概念是由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RobertM.Gagner)等人在1969年提出的,至今教学心理学已发展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最具活力的研究领域。

它的许多理论和研究成果备受教学理论界的关注,对教学科学的发展产生着日益巨大的作用,1978年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格莱塞(RobertGlaser)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进展》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最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诞生。

教学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尚处于理论形成和体系建构过程中,"教学心理学"至今尚无统一的界说。

美国当代心理学带头人罗波特.格莱塞(Robert.Glaser)提出的定义具有代表性。

根据他的定义,教学心理学是研究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获得以及如何设计并安排学习条件来发展这种知识和技能的科学。

我国心理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学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教学前景中教和学双方有关知识掌握与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心理学、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有关问题;第二部分论述了心理学与外语能力(听、说、读、写)的关系以及具体外语教学方法;第三部分分析讨论了心理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外语学习者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消除这些心理障碍的一些方法,同时也提出了外语老师应具备的素质和合格标准。

一、心理学理论与外语教学(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外语教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观华生(J.B.Waston)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集中条件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联结)而形成的。

作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是刺激的反应行为,是条件反射。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1. 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其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

请列举至少三个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并简要说明它们是如何影响学习效果的。

2. 描述动机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解释如何通过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动机。

3. 根据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解释学习者如何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促进语言学习。

4. 描述焦虑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讨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管理学习焦虑。

5. 阐述自我效能感对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提高学习者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6. 描述元认知策略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元认知策略的例子。

7. 根据Ausubel的认知结构理论,解释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

8. 讨论情感过滤假说,并说明教师如何通过减少情感过滤来提高语言输入的效果。

9. 描述学习风格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讨论教师如何识别并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10. 阐述合作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并设计一个合作学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心理学_复习提纲

外语教学心理学_复习提纲

外语教学心理学复习提纲名词解释:1.动机P336如果说学习目的是学习要获得的结果,动机则是促进目的的动因。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2.记忆P185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类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复用P77在心理学上指记忆中再现某种材料,也就是在没有言语输入的情况下主动地再现材料。

复用的特点是再现过去感知并掌握过的某种语言材料。

4.社会学习理论P23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就企图给行为矫正原理和认识心理学作出更为平衡的综合。

采纳行为主义的塑造原理,而且与注意做中学相比,更主张人类进行的大量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的熟练反应,然后再努力模仿示范者的反应才完成的。

5.前摄抑制P209-210出现在旧的记忆取代新的记忆的过程。

后摄抑制:出现在新的记忆取代旧的记忆的过程。

6.随意注意P330指具有一定的目的,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达成的。

不随意注意:指没有特定目的,不需要经过意志努力达成后随意注意:是随意注意发展的结果,虽可不经意志努力实现,却与预先确定的目的相联系。

7.态度p334指个人对外在事物、活动或个人思想行为的一种向与背,是与否的倾向性。

8.词汇检索p124人脑中存在类似于词典的内部词汇,在记忆中寻找和提取这些词汇的信息称为词汇的检索。

9.智商p344指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

10.图式p3011.技能p7112.语言教学归纳法p24613.感觉记忆p188感知停止后瞬间即逝的记忆,是将进入的新信息保存到其类型被认知的系统。

14.知识p7015.语感p87-8816.气质p34617.命题p205-20618.同化p30调节19.再现(重现、回忆)p19320.意理识记p18621.即时记忆广度p18922.情感p33223.遗忘干扰说p20924.习得p825.词汇的习得p22626.内部言语p5327.词素p4828.引发行为p22应答行为29.第一信号p82第二信号30.分析性阅读p291综合性阅读p29231.有意识记p186无意识记简答题:1.习得活动一般分为哪几类?p2702.什么是词的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举例说明。

外语教学心理学课件

外语教学心理学课件

2021/3/10
讲解:XX
2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的理论
优点:让所有学生都掌握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在国内外的教育界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掌握学习理论自从传入我国以来,被改 造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教学法,对我国中小学各 学科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足:因为要让所有学生都掌握教学内容,需要花费大 量的时间(教材分配,测试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反 复测试等)。
其基本要求是:教师首先把教材有计划地分成一 系列的较小的单元,给每一个单元都确定相应的 教学目标,并把单元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单 元与单元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这样能使学生的 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然后,编制与单元内 容相对应的形成性测验,从而帮助学生找出容易 犯错和学生没有理解的部分,并规定掌握标准, 以确定学生在该单元学习上应该达到的程度。
2.《外语教育心理学》,张庆宗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3.《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张庆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年;
4.《外语教学心理学》,朱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5.《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秦晓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9年;
6.《教育心理学》,莫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021/3/10
讲解:XX
11
一 行为主义理论
1.基本观点: 所有学习,不管是语言或者是非语言,都是通过相
同的强化过程和习惯的形成而产生的,学习者是通过 他周围说话者和积极巩固对他们正确的重复和模仿而 接受语言输入的; 刺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语言是一种人类 行为,而不是一种思维现象(否定认知)。这种行为 是通过习惯的养成而学会的,因此语言的发展被描述 成一系列习惯的习得。

外语教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外语教学心理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对外语教学心理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外语教学心理学方面的心得体会。

一、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1.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认可和鼓励,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这样,学生会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友谊。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更加放松,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教学效果1. 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2. 运用记忆心理学原理记忆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教师可以运用记忆心理学原理,如重复、联想、故事法等,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外语学习的重要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1. 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外语教学心理学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 朱纯

第一章心理学与外语教学❖第一节心理学在外语教学领域的影响及其演变:❖一、早期的机械主义与联想主义(1)机械主义&翻译法a.机械主义的主要观点:一切语言源自一种语言,各种语言的语法,词汇所表达的概念是相同的,只存在发音和书写形式上的不同。

→b.外语教学的翻译法:以机械对比和对译为主的教学法–例子:哑巴英语(2)联想主义&直接法a. 联想主义有关观点:ⅰ. 一切知识始于感觉,较高水平的复杂概念,则由感觉并通过联想过程获得。

ⅱ. 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最强有力的感觉又是由音响表象所引起的—冯特。

→b.外语教学的直接法:ⅰ. 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设计外语教学过程:以模仿为主,无需先有理论,直接联系,口语为基础;强调培养语感,强调直觉。

--例子:少儿英语学习节目,课堂话剧表演,图片展示,外国文化物品展示等。

ⅱ. 直接法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帕默:1.意识到教学理论中心理学规律的重要性,很重视学习者年龄、个性、动机、知识背景和过去学习语言的经验等诸多方面;2.坚信学习语言最适宜的是导致形成“自动化”习惯和不自觉地使用语言的学习过程。

斯威特:1. 学习语言的心理学基础就是联想规律。

2. 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形成联想的过程。

当我们学习自己的语言时,我们建立词、句和思想、行动、事件的联想。

3. 语法的功能是……总结我们用以理解和说我们自己的语言及所学外语的联想。

4. 强调重复和记忆的必要性。

❖二、巴甫洛夫学说(1)巴甫洛夫学说&自觉对比法a.巴甫洛夫学说主要理论: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暂时联系,两个信号系统,强化,动力定型,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理论等→b.自觉对比法(依靠本族语原则):认为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外语)只有在旧的第二系统(母语)基础上才能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

因此,主张进行语言对比以充分利用“正迁移”,预防“负迁移”。

(2)*自觉实践法理论基础:别里亚耶夫的理论—主张从自觉学外语到直觉掌握外语。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练习题
外语教学心理学是研究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
习需求和心理状态,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下面是一些外语教学
心理学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1. 请简述外语教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什么是学习者的认知?请列举几个与外语学习相关的认知活动。

3. 情感在外语学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4. 动机是外语学习的重要驱动力,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并分享你在学
习外语过程中的动机是什么。

5. 请简要介绍外语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学理论,并说明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6. 外语教学心理学强调个体差异对学习的影响,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并分享你在与他人学习外语时遇到的个体差异。

7. 请结合自身经验,谈谈在外语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并提出应对策略。

8. 你认为外语教学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有哪些应用价值?请举例说明。

9. 请思考并描述一种适合不同年龄段学习者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策略。

10. 你认为外语教学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请阐述你的观点。

以上是一些外语教学心理学的练习题,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外语教学心理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专业领域,对于学习
者来说也是一门有益的学科,通过了解自己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等方面,能够
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二章 学习理论的发展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二章 学习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
• 一、格式塔理论 • 整体比它各部分的总和多。 • 他们的工作是从研究似动现象的知觉试验开始的,在对知觉的
实验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关于学习性质的一般理论。 • 认为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都是一些整个的"形","式样",即"
格式塔"(Gestalt),人的心理对环境提出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这 种组织或完形作用就是学习,也就是说,一种填补"缺陷"的活动 就是学习. 在他们看来,学习是由于"完形"的出现,即突 然地理 解,亦即"顿悟",因此格式塔的学习理论又称为"顿悟说".
Gestalt(格式塔)
Gestalt(格式塔)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
• 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 • 白鼠学习方位的迷宫实验 • 迷宫有一个出发点、一个食物箱和三条长度不等的从出发
点到达食物箱的通道。实验开始时,将白鼠置于出发点, 然后让它们自由地在迷宫内探索。一段时间后,检验它们 的学习结果。检验时,再将它们置于出发点,并对各通道 做一些处理,观察它们的行为。结果是,若三条通道畅通, 白鼠选择第一条通道到达食物箱;若A处堵塞,白鼠选择 第二条通道;若B处堵塞,白鼠选择第三条通道。
第三节 社会学习理论及其他
• 二、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 • 信息加工模式 • 影响人类学习的条件的五种主要范畴是:智力技能,认知策
略,语言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 • 八种学习的基本形式: • 1 .信号学习 2 .刺激—— 反应学习 3 .形成连锁 4 .言语联
想 5 .多重辨别 6 .概念学习 7 .规则学习 8 .解决问题
第二节 认知学习理论
• 四、认知理论的新发展 • 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 •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受现代语言学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与心理学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外语教学与心理学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 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外语教学与心理学外语教学的心理学问题概述外语教学除涉及本族语教学要涉及的某些心理学问题外,还要涉及另一些心理学问题,如:已掌握的本族语言对外语学习的正负迁移问题,学习外语的环境条件问题,学生开始学习外语的较好时期问题,个别差异问题,等等。

本族语对学习外语的影响学生学习外语一般是在本族语已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的,所以必然会受本族语言的影响。

如何利用它的正迁移并克服其干扰,是外语教学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例如,学过汉语拼音的儿童,在学英语、俄语等外语字母或日语假名时,较易掌握拼音方法;但对外形近似的字母又会产生混淆。

汉语中的音素与外语有相似也有区别,初学者难于分化。

汉语词汇的意义范围有与外语一致的,又有相近而又不一致的,前者有正迁移作用,后者则会引起互译困难。

具有汉语语法基本知识较易于了解某些外语的语法现象(如句子成分等),但也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地用汉语语法硬套外语语法,影响外语语法特点的掌握。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本族语言进行,也可用外国语进行。

儿童掌握本族语的过程是和思维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而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与思维的关系却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初学外语时,往往通过本族语的中介作用(心译活动)才能与思维联系起来。

随着学习的进步,外语与思维才逐渐发生直接联系。

一般说来,外语同(或词组)与概念之间较早建立直接联系,然后是简单的句子与判断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才可能达到完全用外语进行思维的水平。

有人对90名外语师范学院的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在学科教学条件下需6~13年才能达到用外语思维的水平。

而如果学生处于以外语作交际手段的环境中(如与外侨混居或旅居国外),则1~2年就能达到用外语思维的水平。

这表明实践对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也表明排除对本族语依赖及其显著的与隐蔽的干扰对加速掌握外语的作用。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五章、第六章(1)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五章、第六章(1)

第五章外语的感知一、名词解释1、感知:感觉和知觉的合称。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主观反映,是知识的泉源,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

知觉是分析器对外界事物、现象的整体进行的直接反应,是脑形成整体性映像的认识过程。

2、音长:指一个语音发音所用时间的长度。

3、音色:指嗓音音质的特点,即基本频率和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能彼此区别开来的特殊品质。

4、共振蜂:在每个语音声谱中都有少数具有最大振幅的陪音,就是共振蜂。

5、重音:是多音节词中某一音节或句中某词发音响度较大的现象。

6、视敏度:视觉辨认客体或符号细节的敏锐程度。

7、语调:即音调变化所构成的旋律模式。

8、节奏:即话语中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音响运动模式。

9、峰端削波:即削减高振幅的变化。

10、视野:一般由一个约180度的水平弧和约60度的垂直弧组成,包括周遭和中央视觉以及视觉中的深度。

11、视觉幅度:也称周遭幅度,即一次注视所看到的量。

12、认知幅度:一次注视所认知和理解词的数量。

13、言语动觉:是由发音器官中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内各种动觉感受器和传入神经将信息返转入大脑皮层第二、第三额回所产生的感觉。

二、单选题1、一般言语知觉不涉及的感觉是( D )A听觉 B视觉 C动觉 D触觉2、语言的音高由声音的( A )决定A频率 B强度 C振动形式 D音质3、对言语听觉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韵律因素,下面不包括在其中的是( D )A语调 B重音 C节奏 D频率三、填空题1、言语理解的基本任务:对所感知的言语信号进行(解码)而揭示其思想内容。

2、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言语的思想内容被(理解),而思想的语言外壳被(感知)。

3、如果从讲话的语气和修辞方面分析,音调不仅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而且音的高低实际可以伴生许多含义。

这是因为由声音高低变化可以构成不同的旋律模式即(语调)。

4、句子的重音亦称(逻辑重音),对每种语言都同样重要。

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突出了不同的意义。

外语教育心理学

外语教育心理学

填空1 行为主义心理学:40年美国兴起的听说法,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公式:刺激—反应(S-R)2 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现代加工理论的影响。

功能法的出发点就是要在交际活动过程中表达意念。

3 外语教学心理学作为分科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无疑应以普通心理学一般原理为基础。

4 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心理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位德国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人的学习心理试验。

这就是艾宾浩斯,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通过实验绘制的遗忘曲线。

而处于对立面的格式塔心理学和较新的信息加工理论,则属于理性主义的学习理论。

5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通过对动物的研究,他还提出了“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理论。

6 格思里的接近条件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沃森。

7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他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另一是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则没有已知刺激,而是由有机体本身发出的,因而操作性行为亦称自发性行为。

8 格式塔理论:整体比它部分的总和多。

他们的工作是从研究似动现象的知觉试验开始的,它的基本公式可表达为:有些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别元素的行为决定的,但部分过程本身则是由整体的内在性质决定。

9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他认为行为的最初原因是由五种自变量组成的:环境刺激(S),生理内驱力(P) ,遗传(H),过去的训练(T),年龄(A)。

10 行为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特点是借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活动,运用计算机运转程序的形式来进行理论描述。

11 人类的观察学习涉及两种表征系统,一是形象的,二是言语的。

12 心理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首先是人言语活动,亦即个人运用如何在心理上成为可能的问题。

13 语言的结构:1)音素:语言的最小结构单位是音素,是说本族语言者能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

2)词素:词素是语音最小的意义单位。

3)词:词是用构成句子或话语的最小单位,必须至少由一个自由词素组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语教学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外语教学、外语心理学----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因此总而言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历史上各种流派的教学法,从来都是以当时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总是受到一定心理学流派的影响.教学法----从传统上说,教学法只指教学的艺术和实践而言;但因为对儿童和成人的学习程序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对教育目的和学校课程不断地进行分析探讨,它现在还包括「教学的科学」这个概念。

课程一般可概括地分为语言、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数学与美术5类。

各类课程在学生的学习程序与方法上具有相同的要求,但每个领域各有其独具的发展方式。

外语----第一节心理学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的影响及其演变一,早期的机械主义和联想主义17,18 世纪机械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时空观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承认物质第一性,这是唯物主义的.但认为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这又是机械的或形而上学的.机械主义认为一切语言起源于一种语言,各种语言的语法是共同的,词汇所表达的概念也一样,差别只在于发音和书写形式不同。

翻译法是以心理学上的机械主义为理论基础.经验主义----经验主义(Empiricism)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

经验主义诞生于古希腊。

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

联想主义;1690年,约翰?洛克(John Locke,公元1632-1704年)在《人类理智论》(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驳斥了笛卡儿的天赋观念。

洛克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同一块白板(“clean slate”),心灵从经验中获得有关推理和知识的所有原料。

经验主义者联想主义认为,一切知识始于感觉,较高水平的复杂观念,则由感觉并通过联想过程获得.一种由简单概念的联合可构成复杂概念的机械主义观点,占据着统治地位.可以说冯特( WilhelmWundt) 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语言》一书中断言:"语言心理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思维,而是感觉,……最强有力的感觉又是由音响表象所引起的.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是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威廉?冯特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後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

威廉?冯特认为,心理与生理是互相关联的。

帕默(H.E.Palmer)坚信,学习语言最适宜的是形成"自动化"习惯和不自觉地使用语言的学习过程。

在《 ThePrinciples of Language Study(语言学习原理)》一书中,帕默写道: "语言学习象所有与科学不同的其他艺术一样,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熟练地理解语言结构是通过把语言学习视为科学去研究理论获得的。

斯威特( Sweet)则根据当时的联想主义来解释语言学习.他曾提到: "实际学习语言的心理学基础,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重要的联想规律. 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就是形成联想的过程.当我们学习自己的语言时,我们建立词,句和思想,行动,事件的联想." "语法的功能是……总结我们用以理解和说我们自己的语言及所学外语的联想." 斯威特强调重复和记忆的必要性. (帕默)"直接法提出以模仿为主,理论无须先行,直接联系,口语为基础等主张的基本点就在于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主要点也在于强调培养语感,强调直觉.直接法----直接法的主要教学原则和特点:1.直接联系的原则:直接法中最基本的东西是建立语言与外界经验相联系。

也就是说,在外语教学中,使每一个词语同它所代表的事物或意义直接联系,不经过母语翻译。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尽快丢掉“心译”这条拐棍直接用外语思维。

2.以口语为基础的原则,口语教学是入门阶段的主要手段和目的。

3.句本位原则:教外语从句子入手,以句子为单位,整句进,整句出。

这样,既学到了单词,又学到了语法。

从句子入手并不意味着忽视单词和语音教学,直接法十分重视句子中的单词和语音教学。

4.以模仿为主的原则:通过各种模仿手段重复所学的句子,养成习惯,达到自动化地步二、巴甫洛夫学说40 年代至60年代、苏联等一些国家巴甫洛夫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在心理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其中关于形成条件反射建立暂时联系的理论,关于两个信号系统的理论,关于强化的理论,关于动力定型的理论,关于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的规律等等研究成果,早已在教学上广泛应用.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

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

自觉对比法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外语)只有在旧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母语)基础上才能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 自觉对比法认为原有的第二信号系统一旦建立,便有强大的保守作用,对新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建立能产生迁移, 也能产生干扰.主张充分利用"正迁移",而预防干扰,预防的办法就是进行两种语言对比。

别里亚耶夫所著《外语教学心理学概论》主张从自觉学习外语到直觉掌握外语.认为外语同本族语一样,同思维直接联系.从而提出要培养外语思维,并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言语熟练.列昂季耶夫提出"言语活动"论,使自觉实践法突出了"交际性"原则,从而为自觉实践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巴甫洛夫学说的巨大影响,特别明显地反映在行为主义的发展上. 行为主义首先是抓住了条件反射构成自己的基础部分.三,行为主义心理学4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渊源于巴甫洛夫学说.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沃森 (J.B.Walson)侧重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公式:刺激-反应(S-R).斯金纳(B.F.Skinner)把重点放在操作行为上,认为强化是条件作用的规律,归结为:刺激-反应-强化.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的仪器——斯金纳箱。

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重视机械性训练,强调重复和模仿, 排斥或限制母语以建立直接联系.50 年代,法国视听法或情景法,在直接法和听说法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情景的视觉感受方面.视听法一般说来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把外语学习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但强调图象和声音刺激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认为通过视听觉理解语言材料是以整体结构形式实现的.格式塔理论的公式是,"有些整体的行为不是由个别元素的行为决定的,但部分过程本身则是由整体的内在性质决定的",确认知觉本身显示出一种整体性. 因此,视听法倡导者们还主张用整体结构的方法教词汇,并要求学生整体地领会语句的意思50 年代,美国听说法(结构主义、行为主义)里弗斯(Wilga M .Rivers)的《心理学家与外语教师》一书,对听说法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基础进行了批判的分析,就以下四项基本的心理学假设和附加于第一项假设的三点推论,逐一展开了讨论:假设 1.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机械的形成习惯的过程. 推论 1:习惯通过强化来巩固. 推论2: 外语习惯有赖于作出正确反应而不是出错来最有效地形成. 推论 3:语言是"行为",而……行为只能通过引导学习者进行行为活动.假设2.如果外语材料的呈示是先用口语后用笔语,就能更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假设 3.类推较分析能为外语学习提供更好的基础.假设 4. 一种语言的词汇对说该语言者所具有的意义,只能在触及说该语言人民的文化的基础上学到.奥斯古德( Osgood) (1916—1991),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学习迁移模型。

莫勒(Mowrer) 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学习理论的研究,运用统一的学习理论解释了心理分析现象。

四,认知心理学与心理语言学60 年代、认知法,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受现代语言学和信息加工理论的影响.反过来,按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反对行为主义的 S-R 公式,提出 S→(AT)→R 公式,意思是:一定的刺激 S 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中,才能对刺激 S 作出反应 R.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

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布鲁纳的"基本结构"理论和"发现法"对认知法的发展也颇有影响.基本结构即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知识,有助于迁移并促进各科学习."发现学习"即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对象的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应予学习的规则,原理.正是在唯理主义基础上发展了与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听说习惯理论截然不同的认知学习理论. 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争论中,杰罗姆?布鲁纳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