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重难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一单元-整理和复习(完美打印版)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出示小黑板。
4.第19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
5.第20题,让学生完成后观察发现规律。
【板块三】
要求学生仔细读题,认真计算。应用题答句要正确完整。
教
二、多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8分钟)
A :1.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补充。
2.集体汇报。
3.制表。
4.画图。
B:应用题练习。
1.完成第16题。
请三位同学板书,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2.学生在探究本上练习,并说说面积和周长公式是怎样的?
3.完成第17题。
4.完成第18题。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完成第15题。
3.学生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完成后全班交流并批改好。
4.完成第19题。
完成后学生口答。
5.完成第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三、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2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上的相关练习。
【板块一】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板块二】
A:1.提问:关于面积,你已知知道了些什么?在小组和同学说一说.
师提醒学生: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C: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2.判断。 (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一定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 ) (2)偶数加1一定得到奇数。 ( ) (3)3的倍数的个数比2的倍数的个数少。 ( ) (4)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这个数一定不是3的倍数。 ( ) (5)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 ) (6)一个数是6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2和3的倍数。 ( )
О知识达标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14 23 39 35 48 2 20 34 43 1
(1)奇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在1~20中,既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有( ),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有(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的是( ),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有( ),既不是质 数也不是合数的是( )。 (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它们之间相差( )。
3.判断。
(1)1是奇数,也是质数。 ( )
分析 求符合要求的最小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最小应是1;个位上的数 较容易判断,可通过5,2的倍数的特征来确定,这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 应是0;3的倍数需要这个三位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有十位 上的数可由此特征确定,要满足这个三位数最小的条件,十位上的数 应是2.
解答 这个三位数最小是120。
提示 同时考虑5,2和3的倍数的特征和“最小三位数”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知识点二】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只需要看这个数除了1和它本 身两个因数外,是否还有其他因数。如果没有,这个数就是 质数;如果有,这个数就是合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
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1教学内容:教材第29~30页“分数除法(三)”。
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1.能够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能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1.出示课外活动情况图问:从图中,你们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2.引入并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引导学生逐一解答提出的问题。
3.重点引导:跳绳的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4.引导观察,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1.指导完成P29的试一试的1,2题。
2.你能根据方程_×1/5=30编一道应用题吗?3.请你想一个问题情景,遍一道分数应用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1.引导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预习整理前面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分数除法(三)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参加活动总人数×2/9=跳绳的人数解:设操场有_人参加活动。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册教案2教学目标:1、体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小数四则混合(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利用学过的小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探讨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够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一)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与练习(一)学习内容:讲义25-26页相关习题学习目标:一、系统整理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一步明白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彼此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方式。
二、通过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自主整主动学习的意识,体验探讨乐趣,培育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提高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进程:一、温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一、先在小组里说说各类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进程,再整理出来。
二、、小组交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进程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二、知识检测一、﹝1﹞、4.6m2=()dm2 3200cm2=()dm2﹝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是1.6m,它的面积是()m2,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m2。
﹝4﹞、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别离是6cm和8cm,斜边长10cm,那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
﹝6﹞、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dm,它的边长是()dm,面积是()dm2。
二、判定以下说法是不是正确。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必然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必然完全相同,()(4)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三、练习与应用:一、完成讲义第1题这四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二、完成讲义第2题3、一面用纸做成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底是12厘米,高是20厘米。
做10面如此的小旗,至少需要这种纸多少平方厘米?4、在书上完成第4题五、独立完成第5题,小组交流 六、有一块梯形蔬菜地,上底长13米,下底长27米,高12.5米,若是每平方米蔬菜收入3.2元,这块菜地的总收入是多少元?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与练习(一)教案教学设计整理与练习(一)学习内容:讲义25-26页相关习题学习目标:一、系统整理已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进一步明白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彼此联系,渗透转化思想方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卷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卷第一部分重难点练习例1:看图回答问题。
(1)小强这次进城购书共用了( )小时。
(2)小强这次进城购书共行了( )千米。
(3)去的途中,小强休息了( )小时。
(4)回家的路上,小强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练习1:下面记录的是李奶奶用炉子烧开水的时间与温度的变化情况。
如果炉火不熄灭,那么水烧开的时间大约缩短( )分钟。
练习2:欣欣周日骑自行车到12千米外的风景区郊游,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欣欣在风景区玩了多长时间?(2)如果一直不休息,那么欣欣多长时间可到达风景区?(3)求欣欣返回时的平均速度。
例2:小刚、小强两人比赛投篮,共投篮10次,每次投10个球,每次投中的个数如下图。
(1)小刚、小强共有( )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
(2)小强平均每次投中( )个球。
(3)从趋势看,( )的投篮成绩更有提高的潜力。
练习3:下图是从同一车站发出的两车的运行情况。
(1)1号车在( )~( )的时间段内速度较快,2号车在( )~( )的时间段内速度较慢。
(2)1号车和2号车大约在( )时( )分第一次相遇。
(3)2号车出发( )小时后,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差最多。
(4)1号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2号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练习4:甲、乙两名同学进行120米滑雪比赛,乙让甲先滑10秒,他们两人滑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甲滑完全程比乙多用( )秒。
(2)乙滑行的速度一直不变,他每秒滑行约( )米。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甲在最后50秒内平均每秒滑行多少米?练习:5星期天,小畅从家里出发去1500米外的少年宫学画画,她刚走不久,妈妈发现小畅忘记带画笔,于是就去追小畅。
下面的图像表示两人行走的时间和路程。
妈妈出发后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小畅?第二部分易错题及期末精选例1:下面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①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正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0比任何的负数都大。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字母公式:S = a h2.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字母公式:S = a h÷23.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 (a + b ) h÷24.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5.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分割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7.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进率:10 10 10 10008.面积单位: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hm)。
测量和计算大面积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km)。
1平方千米(km)=1000000平方米(m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公顷(hm2)平方千米(km2)进率:100 100 10000 1009.重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进率:1000 100010.容积单位:毫升(mL)升(L)进率1000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2.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5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5篇)五年级教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某一课题而编写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指导材料。
教案的编写需要理清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以下是一些教学专家给出的方法和建议。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
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
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
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一、任务呈现。
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
二、自主学习。
教师巡视学习情况。
三、展示交流。
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
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481216202428----4的倍数。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24-----4和6的公倍数。
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3、再次强调4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
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
4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
4、最近是哪一天?12。
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5、集合图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问:和前面的图有什么不同?中间的部分表示什么?(重合的、公共的)。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八、教学反思
我认真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教学中针 对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 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 学有所获的空间。
(3)回答并讨论。
教师:显然,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容易知道两人一共要用的钱数应该是
两人分别所花钱数之和,即4.75+3.4=( ),我们可以像计算整数加法那
样列竖式。那么,怎么用竖式计算呢?
学生甲:我把小数点对齐算。
学生乙:我把末尾对齐再算。
教师:哪一种算法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 (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讨论。 (因为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教师: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时只要把小 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教师指名让学生叙述答案。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
五、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 教法是情境教学法、目标导学法、以读代讲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合 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1)引入。 星期天,小明、小丽和小芳一起到文具商店购买文具,小明买1个讲义夹用 4.75元,小丽买1本笔记本用3.4元,小芳买1支水彩笔用2.65元。 (教师出示教材情景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经典易错题重点题整理【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基本知识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也就是说整数被分成了三类:负数、0、正数。
0是负数和正数的分界线,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相对应的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友情提醒】在看温度计上的温度时,一定要看清楚每一小格是多少度,有时一小格表示2度,有时一小格表示1度。
【经典例题】下面4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A.-1.5B.-2C.+3D.1.6☆☆☆最接近0的数不是挑其中最大的数,而是看哪个数在数轴上和“0”最接近,应该选“A”。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基本知识点】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
这里的“底×高”是指对应的“底”和“高”。
因为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不同长度的高,分别对应两条不同长度的底,所以,在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楚对应关系。
例如:如图所示,底BC(或AD)与高AF是对应的,底CD(或AB)与高CE是对应的。
而底BC(或AD)与高CE、底CD(或AB)与高AF是根本没有关系的。
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注意:这里一定要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来拼,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都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只能保证面积相等,而面积相等又有无数种情形。
另外,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
也就是说如果将AB看作底,那么BC就是高;如果将BC看作底,那么AB就是高。
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其实,我们只要知道梯形的两底的和就可以了,不一定非得要分别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数据才可以求面积。
例如:用50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一块菜地(如图所示),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我们将50-15=35(米),“35米”便是两底之和。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
学习目标
在进一步理解负数、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运算的过程中,深化概念的理解,强
1
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用字母表示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发展学生的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公式,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运用面积公 式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及空间观念。
2.5a-4b 表示( D )。
A. 买西红柿和黄瓜共付多少元
B. 西红柿比黄瓜重多少千克
C. 每千克黄瓜比每千克西红柿贵多少元
D. 买黄瓜比西红柿少付多少元
【分析】 买西红柿和黄瓜共付多少元 ?列式为:2.5a+4b 西红柿比黄瓜重多少千克?列式为:a-b 每千克黄瓜比每千克西红柿贵多少元?列式为:4-2.5
典型例题
判断题:
例12.一辆汽车最高载重量是3.5吨,有11吨的货物需要用汽车运走,至少运3次。(×___)
【分析】 11÷3.5 ≈ 3.14 (次) 所以,3次运不完,至少运4次。
典型例题
例13.某地打固定电话每次前三分钟内(包括3分钟)收费0.22元,超过3分钟的部分, 每分钟收费0.11元,(不足一分钟按1分钟计算)小明一次通话9分49秒,应付多少 钱? 【分析】9分49秒按照10分钟来算。
典型例题
判断题: 例7.两个三角形,底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________)
【分析】
1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 2(底×高),底相等,高也相等,则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典型例题
判断题: 例8. 3.9和3.9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________)
【分析】 3.9的计数单位是0.1; 3.90的计数单位是0.01; 3.9和3.90大小相等,但计数单位不同。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学习重点、章节练习及解析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简易方程》一、知识点(一)方程的定义及性质1.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二)列方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先弄清题意,找出未知量,并用字母表示;(2)要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求出答案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4)应用学过的公式、数量关系式或者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等量关系。
二、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面式子中,()是方程.A.x+3B.4÷5=0.8C.0.8y+1=7D.10-x>22.下面各式中,()不是方程.A.3x+5x+1=8+1B.2.8+5x=12.8C.3.4x=0D.2x+4<243.a-b=4,7-x=5,5x>6,7y=35,67+a=77这几个式子中有()个方程.A.2B.3C.44.小亮比小强大2岁,比小花小4岁,如果小强是m岁,小花是()岁.A.m-2B.m+2C.m+4D.m+65.爸爸今年x岁,比舅舅大a岁,舅舅今年()岁.A.x+a B.x-a C.a-x6.与方程3x+8=68的解相同的是()A.12x=360B.8+2x=68C.15x=320-x7.方程3x=36的解与下面()的解相同.A.x+12=12B.12÷x=1C.2x+3=248.比x的3倍多1的数是4,列方程是()A.3x-1=4B.3-x=4C.3x+1=49.下面的x的值中,()是方程3x+5=20的解A.x=5B.x=6C.x=710.根据x+4.5=9判断下面()成立.A.x+4.5-5=9+4.5B.(x+4.5)×2=9×3 C.x+4.5-4.5=9-4.5(二)填空题11.一本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18页,看了B天,还剩下页没有看.12.甲数是a,比乙数多5,乙数是.13.小明今年a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大b岁,爸爸今年岁.14.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填写序号)①x+5=40②20-10x③7a=14④160÷8=20⑤9x>80⑥5a⑦(n-2)×180=540等式有方程有.15.已知0.6x+8=20,那么5x-9=.16.按要求在横线上列方程.(1)5与b的和是24.(2)3个y的和是60.17.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方程的解都是x=10x+=91x-=8.9x=5.1x÷=4(三)计算18.直接写出计算结果.x×3=3a+7a= 2.3t-1.3t=x+5.7x=m×m=0.84-0.4=9.6÷0.6=12.5×80=8.48÷0.8=1÷0.01×9.2=19.解方程.3x-48=72 5.9x-2.4x=7x÷2.6=0.84x-6=284x-2x=482x÷9=2520.三个连续整数的和是63,最小数为a,求这三个数.(列方程解答)三、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A、x+3,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B、4÷5=0.8,只是等式,不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C、0.8y+1=7,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D、10-x>2,虽然含有未知数,但它是不等式,也不是方程.2.【答案】D【解析】A、3x+5x+1=8+1,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B、2.8+5x=12.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C、3.4x=0,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D、2x+4<24,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3.【答案】C【解析】这几个式子中方程有:a-b=4,7-x=5,7y=35,67+a=77,共4个;故选:C.4.【答案】D【解析】m+2+4=m+6(岁).答:小花是(m+6)岁.故选:D.5.【答案】B【解析】舅舅比爸爸小a岁,所以用爸爸的年龄减a就是舅舅的年龄.舅舅今年(x-a)岁.6.【答案】C【解析】3x+8=68解:3x+8-8=68-83x=603x÷3=60÷3x=20A.把x=20代入12x=360,左边=12×20=240,右边=360,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B.把x=20代入8+2x=68,左边=8+2×20=8+40=48,右边=68,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C.把x=20代入15x=320-x,左边=15×20=300,右边=320-20=300,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相同7.【答案】B【解析】3x=36解:3x÷3=36÷3x=12A.把x=12代入x+12=12,左边=12+12=24,右边=12,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B.把x=12代入12÷x=1,左边=12÷12=1,右边=1,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C.把x=12代入2x+3=24,左边=2×12+3=27,右边=24,左边≠右边,所以它们的解不同。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重难点 — 精品.doc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复习重难点1人。
从学习习惯和兴趣方面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好,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复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和笔算;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行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6、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材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卷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重难点及易错题整理卷第一部分重难点练习例1:看图回答问题。
(1)小强这次进城购书共用了( )小时。
(2)小强这次进城购书共行了( )千米。
(3)去的途中,小强休息了( )小时。
(4)回家的路上,小强平均每小时行( )千米。
练习1:下面记录的是李奶奶用炉子烧开水的时间与温度的变化情况。
如果炉火不熄灭,那么水烧开的时间大约缩短( )分钟。
练习2:欣欣周目骑自行车到12千米外的风景区郊游,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
(1)欣欣在风景区玩了多长时间?(2)如果一直不休息,那么欣欣多长时间可到达风景区?(3)求欣欣返回时的平均速度。
例2:小刚、小强两人比赛投篮,共投篮10次,每次投10个球,每次投中的个数如下图。
(1)小刚、小强共有( )次投中的个数一样多。
(2)小强平均每次投中( )个球。
(3)从趋势看,( )的投篮成绩更有提高的潜力。
练习3:下图是从同一车站发出的两车的运行情况。
(1)1号车在( )~( )的时间段内速度较快,2号车在( )~( )的时间段内速度较慢。
(2)1号车和2号车大约在( )时( )分第一次相遇。
(3)2号车出发( )小时后,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差最多。
(4)1号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2号车平均每小时行驶( )千米。
练习4:甲、乙两名同学进行120米滑雪比赛,乙让甲先滑10秒,他们两人滑行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甲滑完全程比乙多用( )秒。
(2)乙滑行的速度一直不变,他每秒滑行约( )米。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3)甲在最后50秒内平均每秒滑行多少米?练习5:星期天,小畅从家里出发去1500米外的少年宫学画画,她刚走不久,妈妈发现小畅忘记带画笔,于是就去追小畅。
下面的图像表示两人行走的时间和路程。
妈妈出发后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小畅?第二部分易错题及期末试题一:易错题解读下面是两支篮球队4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单位:分)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球队173809296球队290979487根据统计数据,制作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负数的初步认识重难点整理卷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重难点整理卷重难点练习类型一:温度计上的正、负数。
例1:在下图中的温度计上表示出相应的温度。
季度一二三四平均气温/℃-10 15 20-5练习1:先写出左边两支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在右边两支温度计上表示出相应的温度。
练习2:在温度计上表示下面的温度。
练习3:沙漠里一天当中的温差非常大,下表列出了几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温度。
时间凌晨1时上午8时下午1时晚6时温度-15℃-11℃55℃15℃类型二: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例2:五年级某班数学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96分,其中四名同学的成绩如下:李明98分,张兰91分,丁军99分,陈玲100分。
请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他们的分数与平均分相差 的部分。
练习4:张大妈收稻谷,她把64千克/担记作+4千克,那么59千克/担记作( )。
练习5:A 、B 、C 三人做仰卧起坐的平均成绩为8个,A 的成绩为9个,B 的成绩为10个,C 的成绩为5个。
用正、负数分别表示他们的成绩与平均成绩相差的部分。
练习6:小虎家上半年的用水情况为:一月份15吨,二月份20吨,三月份18吨,四月份14吨,五月份16吨,六月份19吨。
(1)算出他们家上半年平均每月用水的吨数。
(2)如果把平均每月用水的吨数作为标准,超过平均用水量用正数表示,不足平均用水量用负数表示,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例3:一只蚂蚁从数轴上某点出发,先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这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3,那么起点表示的数是多少姓名 李明 张兰 丁军 陈玲 相差/分姓名 A B C 相差/个 一月份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练习7:在月球表面,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的温度下降到零下183℃,则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的差)是多少摄氏度?练习8:红太阳公司采用了一种加密的记账方式,例如收入500元时,记作+260元,收入180 元时,记作-60元。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知识点汇总
五小数乘法和除法一、小数乘整数1.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每千克西瓜0.8元,求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列式为0.8×3。
计算:0.8×3=方法一:0.8×3=2.4(元)方法二:8×3=24(角)24角=2.4元0.8×3=2.4(元)方法三:0.8×3=2.4(元)2.方法总结。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易错提示: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整数要与小数的末尾对齐,而不是相同数位对齐。
易错题:15.24×5=7.62错因分析:此题错在先去掉积末尾的0,再点小数点。
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积末尾的0。
答案:15.24×5=76.2例:2.35×3=乘数中有两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
二、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5.04×10=50.4,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5.04×100=504,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5.04×100=5040,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三位。
2.任意写几个小数,分别乘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4.05×10=40.5 4.05×100=405 4.05×1000=40503.规律总结。
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4.运用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重点提示:小数点向右移动时,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应添0补足。
化的规律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0.351千克=( )克0.351×1000=351(克) 0.351千克=351克把千克转化成克,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或者直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二课时:正负数的应用教学重点: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正、负数的认识,提高应用正、负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的能力。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二课时: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三课时: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重点: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推导公式过程中梯形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时:认识公顷教学重点:认识1公顷,会进行平方米和公顷的单位转换。
教学难点: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第五课时:认识平方千米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1平方千米,知道公顷和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第六课时: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组合图形的组合及分解方法。
第七课时: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含义。
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了解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以及相应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并会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能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大小比较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教学重点:掌握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会把一个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在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意义。
第六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重点: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小数的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的原因。
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究,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第二课时: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第三课时: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掌握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在计算器上按出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第五单元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推导,积的小数位数的确定。
第二课时:小数乘整数中的规律教学重点:掌握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归纳小数点位置的右移引起大小变化的规律。
第三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运用。
第四课时:一个数除以10、100、100……的计算规律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规律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以及位数不够时的口算方法。
第五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初步掌握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探索小数乘小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第六课时:小数乘小数教学重点:积里小数点的位置;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难点:理解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含义。
第七课时: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运用求近似值过程中的连续进位。
第八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正确写出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的竖式。
第九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2)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时,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除数的小数位数少于除数位数时的计算处理方法。
第十课时:商的近似值(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的方法的理解、运用。
第十一课时:商的近似值(2)教学重点:掌握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选择合适的取值方法。
第十二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重点:掌握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方法,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第一课时:复式统计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会用复式统计表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信息。
第二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绘制统计图。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列举教学重点:掌握运用列举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教学难点:能运用列举得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重点: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主动、自觉地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一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简单的数量关系、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初步形成符号意识。
第二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能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
第三课时: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化简含有字母式子的方法。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第一课时:等式与方程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了解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事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并能够解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等式的性质的探索,运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第三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熟练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第四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学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能够熟练且正确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五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教学重点:能熟练找出问题中相等关系的量,根据其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两步解的方程。
教学难点:体会转化思想,能正确地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第六课时: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究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能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七课时: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行程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补】蒜叶的生长教学重点蒜叶生长的实验与统计教学难点正确地收集数据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难点: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第三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探索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第四课时:质数和合数教学重点:认识质数、合数及其判断标准,并能进行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质数与合数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判断,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五课时:分解质因数教学重点:掌握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因数和质因数,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第六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正确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第七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重点: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难点:探究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等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说出分数的意义。
第二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重点: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感受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第三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确定单位“1”的量,探索、运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第四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学会判断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难点:探索真分数和假分数区别与联系的过程。
第五课时: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重点: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