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第一章投影法和点、线、平面的投影
两个空间的点,发生重影的条件: 两对坐标值相等,一对坐标值不相等.
Xa = Xc Za = Zc Ya > Yc
a'(c') Yc
Za/Zc C A
c" a"
c Ya
a Xa/Xc
a'(c') Za/Zc
(三)两点的相对位置
如图1-8所示,两个点的投影沿左右、前后、上下三个方向 所反映的坐标差,即这两个点对应投影面W、V、H的距离差, 能反映两点的相对位置;反之,若已知两点的相对位置和其中 一点的投影,也能作出另一点的投影。
两点的相对位置
A(XA,YA,ZA) 和 B(XB,YB,ZB) 两点的相对位置: 如:b’→ a’ : a’(△X=Xa-Xb ,△Z =Za-Zb )
投影法分为两类: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称平行光源)
二、中心投影法
如图所示,点 S(投射中心)射 出过A点射线,在 投影面 P形成 a点的投影图案, 该方法称为:
中心投影法。
三、平行投影法
如图所示,投射线(由平行光源)平行投射,在投影面P形 成的投影图案,称为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
正投影法:投影线(平行光源)垂至于投影面的投影法
例: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
c●
k
a
b d
a
d
先作正面投影
k c●
b
⒊ 两直线交叉
b′
c′
a′ X
a
V
d′
c′
O
a′
AC
d
a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第一章答案
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1 点的投影∙∙∙∙∙∙∙∙∙∙∙∙∙∙∙∙∙∙∙∙∙∙∙∙∙∙∙∙∙∙∙∙∙∙∙∙∙∙∙∙∙∙∙∙∙∙∙∙∙∙∙∙∙∙∙∙∙∙∙∙∙∙∙∙第24~24页习题1.2 直线的投影∙∙∙∙∙∙∙∙∙∙∙∙∙∙∙∙∙∙∙∙∙∙∙∙∙∙∙∙∙∙∙∙∙∙∙∙∙∙∙∙∙∙∙∙∙∙∙∙∙∙∙∙∙∙∙∙∙∙∙∙∙第25~27页习题1.3 平面的投影∙∙∙∙∙∙∙∙∙∙∙∙∙∙∙∙∙∙∙∙∙∙∙∙∙∙∙∙∙∙∙∙∙∙∙∙∙∙∙∙∙∙∙∙∙∙∙∙∙∙∙∙∙∙∙∙∙∙∙∙第28~29页习题1.4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相对关系∙∙∙∙∙∙∙∙∙∙∙∙∙∙∙∙∙∙∙∙∙∙∙第30~32页习题1234题号:题号:56789101112131415题号:161718192021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1.5 换面法∙∙∙∙∙∙∙∙∙∙∙∙∙∙∙∙∙∙∙∙∙∙∙∙∙∙∙∙∙∙∙∙∙∙∙∙∙∙∙∙∙∙∙∙∙∙∙∙∙∙∙∙∙∙∙∙∙∙∙∙∙∙∙∙∙∙第33~35页习题1.6 旋转法∙∙∙∙∙∙∙∙∙∙∙∙∙∙∙∙∙∙∙∙∙∙∙∙∙∙∙∙∙∙∙∙∙∙∙∙∙∙∙∙∙∙∙∙∙∙∙∙∙∙∙∙∙∙∙∙∙∙∙∙∙∙∙∙∙∙∙∙第36~36页习题1.7 投影变换综合题∙∙∙∙∙∙∙∙∙∙∙∙∙∙∙∙∙∙∙∙∙∙∙∙∙∙∙∙∙∙∙∙∙∙∙∙∙∙∙∙∙∙∙∙∙∙∙∙∙∙∙∙第37~37页习题点、直线、平面的投影题号:404142434445464748495051题号:525354555657题号:58596061621. 已知A、B、C三点的直观图,画出它们的投影图,并将各点的坐标值填入表中。
2. 已知A、B、C各点对投影面的距离,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和直观图。
3. 已知点A的坐标(40,15,0),画出其三面投影并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a)点B ——在点A右面20mm,前面15mm,上面20mm;(b)点C ——在点A左面10mm,后面15mm,上面15mm。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关系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4、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关系
主视图——物体的左右和上下关系 左视图——物体的上下和前后关系 侧视图——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关系
5、三视图的作图步骤 (1)作投影轴及450辅助线 (2)从主视图入手,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原则作三视图 (3)擦除投影轴、450辅助线及其它作图辅助线
正面V与水平面 H的交线——OX轴
侧面W与水平面 H的交线——OY轴
三条轴线交点为原点O
正面V与侧面W的交线——OZ轴
2、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的组成:主视图(尽量反映物体的主要特征)、俯视图、左视图
三个视图均在一个平面上,三个视图的相对位置不能变动
画视图时,投影面的边框和投影轴不必画出
三个视图的名称不必标注
(4)检查无误后加粗轮廓
例题1:习题集P7 §2-2 点的投影
一、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三面投影均在一个平面上,均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二、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V 、H、 W面相当于坐标面 投影轴OX 、 OY、 OZ相当于X 、 Y、 Z 轴 原点O相当于坐标原点O 第一分角内的点,其坐标植均为正 每一个投影均能反映点的两个坐标植 例题2:已知点A(20,10,20),求作其三面投影
(2)在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与投影轴平行且反映实长(“实形 性”);
3、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 一般位置直线:同时倾斜于三个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特点:(1)三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且其与投影轴的夹角都不反映直线 对投影面的真实倾角;
(2)三面投影的长度都短于实长 ; (练习及总结) 例题6:已知水平线AB的端点A的投影,直线与V面夹角为300,AB长12mm且B在A 的右前方,求做直线AB的三面投影。 三、点与直线
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1
二,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V
1 两投影面体系(two view system)的建立
X
ⅡⅠ Ⅲ
O
◆正面投影面(vertical projection plane) Ⅳ H
(简称正面或V面)
◆水平投影面(horizontal projection
plane) (简称水平面或H面)
两投影面体系
◆投影轴(projection axis)
b
YH
OZ轴相交于bz,延长后量
取b" bz=15,得点b"。
特殊位置点的投影
(1)在投影面上的点
1A. 点点在的一空个间坐向标后为移零动y,=0 2其. 点投的影该有面何投变影化与其?本身
重合 A a 3. 另两个a、a在投影轴上
V a当当●≡VVAAA面面点点上上移移YY动动==00到到
Z
a
如何根据点的二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三.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及可见性
作业
T3-1,2,3,4
a
●
●
X
Y
O
a●
A a ●
Y a Z
●
X
a
●
≡
ax
°b' O
H
°b≡ B
X a●
O
(2)在投影轴上的点
1. 点的两坐标为零 y=0 ;z=0
a ●
●a
2. 两个投影与轴重合 A a a
3. 另一个投影 a 在原点上
a点向下移动到OX 轴上,反映点的空间
位置有何变化?
Z=0;Y=0;A点 在投影轴上。
Z
V
a'
az
b'
四川大学机械制图课件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 实形性
A
C
D
B
E
a
c
b
d
H
e
当线段或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2. 积聚性
A
C
D
B
E
c
a(b)
e
d
H
当线段或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点或线段。
3. 类似性
C A
D B
E
a
b
c
d
e H
当线段或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变短或变小。
1.1 点的投影
1.1.1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1.1.2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1.1.3 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第1章 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求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1.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1.6 平面的投影
返回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1.1 投影法概念 1.1.2 投影法的分类 1.1.3 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1.1.1 投影法的概念
例1 把一般位置直线AB变为H1投影面平行线
a
b
XV H
a
b
a1
b1
2. 将投影面平行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V
a1
b a
X
B
A
b
a
a1
b1
XV
H
a
b
H
a
b
3. 将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b a
a2 b2 B
A b
a H
b1
V1
a1
X1
将一般位置直线变为投影面垂直线
画法几何:第二讲__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例7:已知线段DE、FG的两个投影d’e’//f’g’, de//fg,判断空间两线段是否平行。
Z
d'
d''
f'
f''
e'
e''
g'
X O
d g
g'' YW
f e
结论:空间两 直线不平行。
YH
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
对于一般位置直线,若两直线的两个同面 投影互相平行,即可判定该两直线在空间必定 相互平行。
b
ac
H
例6:已知直线AB和点K的投影,判断点K是否属于线 段AB
解法1 a' k'
Z a'' k''
b' X
O
a
k b
H
b'' YW
结论:K AB
解法2
X
a' k'
b' O
a k0
k
b0
b
结论:K AB
三、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平行二直线 相交二直线 交叉二直线(异面)
1. 平行二直线
A
C
空间两直线
Y
a’
a’’
X
O
YW
a YH
例1:已知点A的正面与侧面投影,求点A的水平投影。
Y
a’
a’’
X
O
YW
a YH
3. 点的投影与坐标
Z a’
V a'
aZ
y
zA
a''
、X
aX
xO W
ya
第一章 投影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点与直线一、已知各点的空间位置,画出其投影图(尺寸由立体图量取,并取整)。
知识点:点的投影规律1、1、点的投影规律(一般点、投影轴上点、投影面内点)——高平齐(Z);长对正(X);宽相等(Y)(相对原点)。
2、2、立体图的画法(轴向测量;轴向平行作图法——各线都分别平行于轴线)3、3、答案见下图:二、已知点的一个投影和下列条件,求其余两个投影。
(1)(1) A点与V面的距离为20mm。
(2) B点在A点的左方10mm。
知识点:1、点的投影规律(一般点、投影轴上点、投影面内点)——高平齐(Z);长对正(X);宽相等(Y)(相对原点)。
2、立体图的画法(轴向测量;轴向平行作图法——各线都分别平行于轴线)3、答案见下图:三、已知点A(35、20、20),B(15、0、25),求作它们的投影图。
答案见下图:四、已知各点的两个投影,求作出第三投影。
答案见下图:五、判断下列各点的相对位置。
知识点:点的相对位置(X—大左小右;Y—大前小后;Z—大上小下);坐标的量取。
答案见下图:六、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10mm,下方15mm,前方10mm;点C在点D的正前方10mm,作出点B和点C的三面投影。
答案见下图:七、已知A点(10,10,15);点B距离投投影面W、V、H分别为20、15、5;点C在点A左方10,前方10,上方5,作出A、B、C的三面投影。
答案见下图:距离相等,点B的三个坐标值有什么关系,作出点B的各投影。
知识点:1、点的投影规律:高平齐(Z );长对正(X );宽相等(Y )(相对原点)——点到H 、V 、W 面的距离分别为:Z 、Y 、X 。
2、若点B 到H 、V 、W 面的距离相等,则:Z b =Y b =X b 。
2、答案见下图:九、判断下列各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画出三面投影。
答案见下图:个解)。
答案见下图:十一、求线段AB的实长及其与H、V面的倾角α、β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倾角及线段实长。
投影法概念.点的投影
点、直线和平面>> 点>>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 点1.1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1.1.1 两投影面体系的建立两投影面体系由互相垂直相交的两个投影面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一个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以H表示,另一个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以V表示。
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以OX表示。
水平投影面H与正立投影面V将空间分为四个部分,称为四个分角,即第一分角、第二分角、第三分角、第四分角。
(1) 投影如图2所示,空间点A处于第一分角,按正投影法将点A向正面和水平面投射,即由点A向正面作垂线,得垂足a′,则a′称为空间点A的正面投影;由点A向水平面作垂线,得垂足a ,则a称为空间点A的水平投影。
画出点A的正面投射线Aa′和水平投射线Aa所确定的平面Aaa′与V、H面的交线a′a x和aa x 。
图2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2) 注写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点的水平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b、c…;点的正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加一撇表示,如a′、b′、c′…。
(3) 投影面展开为了把空间点A的两个投影表示在一个平面上,保持V面不动,将H 面的前半部分绕OX轴向下旋转90°、后半部分绕OX轴向上旋转90°与V面重合。
则得到点A的两面投影图。
(4) 擦去边界,得到点的两面投影图投影面可以看作是没有边界的平面,故符号V、H及投影面的边界线都不需画出。
1.1.3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a) (b)图3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1) 一点的水平投影和正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在图3(a)中,点A的正面投射线Aa′和水平投射线Aa所确定的平面Aaa′垂直于V 和H平面。
根据初等几何知识,若三个平面互相垂直,其交线必互相垂直,所以有aa x⊥a′a x、aa x⊥OX和a′a x⊥OX。
当a随H面旋转重合于V面时,aa x⊥OX的关系不变。
第1章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1.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均从一点发出的投影法称为 中心投影法。 发出投射线的点即是投射中心。
采用中心投影法绘制图形的特点:
⑴ 立体感强 —— 在建筑设计 领域通常用中心投影绘制建筑物的 透视图。
⑵ 度量性差 —— 投影的大小 随着物体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2.平行投影法
安徽科技学院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三视图的形成
1、建立三投影体系
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组成三 个投影面,即正面(V表示)、 水平面(H表示)、侧面(W表 示)。三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 OX轴是V和H面交线,OY轴是H和W 面交线,OZ轴是V和W面交线,三 轴交于O点。
2、三视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放在三维体系 当中,向三面投影,得到 三视图。
安徽科技学院
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透视图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轴测图
多面正投影图、正轴 测图、等高线图
安徽科技学院
(透视图)
(等高线图)
(轴测图)
(多面正投影图)
安徽科技学院
三、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性质
(1)平行性:如果空间直线平行,则它们的投影仍然互相平行。
(2)从属性:几何元素的空间从属关系在投影中不会发生改变; 从属于直线的点的投影必定落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属于 面的点和线的投影必定落在平面的同面投影上。
2、三视图的形成
主视图:正立面(V)投影 俯视图:水平面(H)投影 左视图:侧立面(W)投影
三视图需要展平在同一平面上(H面下转90°,W面右转 90°)。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1、位置关系
以主视图为准,俯视 图在它的正下方,左 视图在它的正右侧, 位置固定,不必标注。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法和点、线、面的投影-1.1 投影的基本知识&1.2 点的投影
a
Y
点A在点B的: 左边、前边、 上边。
X坐标大的在左边;Y坐标大的在前边;Z坐 坐标大的在左边; 坐标大的在前边; 标大的在上边。 标大的在上边。
Z V
a' A a' a" B b a H a XA- XB b' O Y b Y ZA- ZB b" Z a'' b" YA- YB
X
O b'
W
X
Y
a′● ′ ax a●
az
●
a″ ″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点的相应坐标
Z V
Bb' b" b'
Z b''
X
b
c'
D d,d'
O
d" c"
W
X
b c'
d' d c
O d"
c" YW
H
Cc
YH
Y
面上, 点在 面上, 点在 点在H面上 点在OX轴上 轴上。 Β点在V面上, C点在 面上, D点在 轴上。 点在 面上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过空间点A 作投影面P 过空间点A,作投影面P的正 投射线与投影面P交于a 点,a’即 投射线与投影面P交于a’点,a 即 为点A 面上的投影。 为点A在P面上的投影。 点在一个投影面上 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 间位置。 间位置。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
A
●
P
●
a′ ′
P B1 B2
●
B3
●
●
b′ ′
●
采用多面投影。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例2-1 已知点A的正面投影a′和侧面投影a″,点B的正面投影b′和水平投 影b,如图2-11(a)所示,分别求其第三面投影。
图2-11 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平行线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倾斜。 (1)投影面平行线在其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它与投影轴 的夹角,分别反映直线对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夹角。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投影面垂直线 投影面垂直线与一个投影面垂直,与另外两个投影面平行。 (1)投影面垂直线在其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 (2)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且反映实长。 3)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因此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不反映 实长,投影与投影轴之间的夹角也不反映直线与投影面之间的倾角 。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是三个投影都是倾斜于投影轴的直线,其长度小 于实长。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另一投影面的距离,即 a′aX=a″aYW=Aa,也即空间点A到H面的距离;aaX=a″aZ=Aa′,也即空间点 A到V面的距离;a′aZ=aaYH=Aa″,也即空间点A到W面的距离。
为了表示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即aaX=a″aZ,可自O点作45°角平分线,aaYH、a″aYW的延长线必与这条 辅助线交于一点,如图2-10(c)所示。
工程制图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一、点的投影
点是立体上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一般体现为棱线和棱线的交点,如图2-10(a) 所示的点A。
根据投影关系,主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正面投影;俯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 水平投影;左视图上的a″称为点A的侧面投影,如图2-10(b)所示。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第一章点线面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1.投影面垂直线
(2) 正垂线
总目录
一、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点击看投影图
§1.1 投影的基本 知识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一、各种直线投影 二、直线实长倾角 三、直线上的点 四、直线的迹点 五、直线相对位置
点;当平行图形平行于投射方向S 时,其投影为 直线。
§1.1 投影的基本 知识
一、投影法基本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类
三、平行投影的性质
四、形体三面投影图
7.真实性
三、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总目录
♦当线段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射反映实长 ♦当平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形
总目录
4. 简比不变
三、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直线上三个点的简单比是平行投影的不变量。 即AC:BC = ac:bc
§1.1 投影的基本 知识
一、投影法基本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类
三、平行投影的性质
四、形体三面投影图
5. 相仿性
三、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1.1 投影的基本 知识
一、投影法基本概念
二、投影法的分类
三、平行投影的性质
四、形体三面投影图
四、形体的三面投影图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1.1 投影的基本知识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总目录
(a) 结构不同的两形体在同一投 影面上的投影相同,这表明,一 个投影面不能表达立体的结构和 形状。
第一章 投影基础
熟悉几种常见的投影图;
理解正投影法的特性; 熟练掌握三面正投影图的画法。
请课后预习教材1.3-1.5有关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相关知识
REC
REC
REC
第三节 常用的投影法和投影图
多面正投影图
轴测投影图 透视投影图 标高投影图
REC
1、多面正投影图
特点:容易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便,工 程上得到广泛使用;但直观性不强,须经过一定的读图训练才能看懂。
REC
2、轴测投影图
特点:立体感强;度量性差, 作图较烦,表达不如正投影严 谨,常用作辅助图样。
REC
REC
REC
四、三视图的画法
投影轴和投影连线——细实线 可见轮廓线——粗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中粗虚线
利用“宽相等”的原 则可采用45°斜线法、 45°分角线法和圆弧 法作图。
REC
REC
五、三视图画法分解步骤
REC
REC
REC
练习:请画出形体的三面正投影图/三视图。
REC
本章小结:
REC
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 物体的三面投影与物体的关系
左右方向的尺寸称为长
前后方向的尺寸称为宽
上下方向的尺寸称为高
REC
2)“三等”关系:
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具有相同的长度; 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具有相同的高度; 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具有相同的宽度。
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REC
3、透视投影图
特点:立体感强,作图复杂,度量性差, 一般用作工程图的辅助图样。
REC
REC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正平线 c′d′=CD
Z
X
Y
O
V
W
H
f
e
α
β
α
β
f '
e'
X
Z
YH
YW
O
α
β
F
E
e"
f"
侧平线 e″f″=EF
ef∥OYH、 e′f′∥OZ 都不反映实长
e″f″与OYW和OZ的夹角α、β等于EF对H、V面倾角
f"
e"
X轴——V与H面的交线,代表长度方向; Y轴——H与W面的交线,代表宽度方向; Z轴——V与W面的交线,代表高度方向; 三根投影轴互相垂直,其交点称为原点O。
Y
X
O
V
Z
W
1. 三投影面体系和点的三面投影
三视图及其 投影规律
俯视方向
左视方向
f '
e'
e
f
Z
X
Y
O
H
V
W
A
B
a'
b'
a(b)
a'
b'
YW
X
Z
YH
O
a"
b"
b"
a"
a(b)
a′b′= a″b″=AB,且 a′b′⊥OX、a″b″⊥OYW
铅垂线:水平投影 a(b)积聚一点
Z
X
Y
O
H
V
W
c'( d')
C
D
d
c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提示:已知两个视图,要补画其他视图 时,首先应根据已知视图中对应线框的投影 想象其立体图,然后再根据立体图,并结合 投影关系补画其他视图。在想象立体图时, 可从反映该特征最明显的视图入手,忽略图 中的虚线和部分线条想象其基础形体,然后 再考虑其他图线产生的原由。
补画某个视图时,为了防止出现错误,一 定要按该物体的形成过程绘制,切记不要看 到棱边就画,想画哪就画哪。
机械制图
1 点的投影
无论点在空间处于什 么位置,其三面投影仍然 遵守“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1
空间点对于由V、H和W平面组成的投影体系有以下三种位置关系:
当点的x、y、z坐标均不为零时,点的三面投影均落在投影面内,如图下中A点的投影。
当点的x、y、z坐标有一个为零时,空间点在投影面上,其两个投影落在投影轴上。
水平线
正平线
侧平线
若将投影面平 行线与V、H、W面 的夹角定义为α、β 和γ,则该直线和与 其平行的投影面的 夹角为0°,和其他两 个投影面的夹角在 其平行的投影面上 反映真实大小。
3.一般位置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和三个投影面均处于倾斜位置,其三个投影均与
2 投影轴倾斜,且投影线段的长小于空间线段的实长,从投影图上也
不能直接反映出空间直线和投影平面的夹角,如下图所示。
3 平面的投影
空间平面对投影面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和倾斜(一般位置)。
3
1.投影面平行面
水平面
正平面
侧平面
若空间平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 则必垂直于其他两个投影面,这样 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平行于 V、H、W投影面的平面分别称为 正平面、水平面和侧平面。投影面 平行面在与其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 影反映实形,在其他两个投影面上 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且平行于 相应的投影轴,如右表所示。
01投影与制图基本知识
c
b
1)过a(或b)任作一直线aB1(或bB1) ; 2)在aB1上取C1,使aC1∶C1B1=1∶2; 3)连接B1、b;
b
4)过C1作C1c∥B1b,与ab交于c ; 5)过c作X轴的垂线与a′b′交于c 。 则c 、c′即所求分点C 的投影。
B1
分析:分点C 的投影,必在AB 线段的同面投影上,且
(投射中心) 投射线 A B a C 物体 投影 c
b
投影面P
图1.1 投影法
4
1.1.2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 正投影法 工程图形通常为正投影,简称投影。后面章节所提及的投 影,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正投影。
C s A B c a P b P a b B A C s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c
a)斜投影法
点的投影规律
12
4.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 空间点及其投影点可用相应的坐标值来表示。若 将空间点用三个坐标值来表示,如点A(x,y,z),则其各 面投影点可以分别用两个坐标值来确定,即: H面→a(x,y) V面→a'(x,z) W面a″→(y,z) (2)点到投影面的距离等于相应的坐标值。即:A点到 W面的距离为x,到V面的距离为y,到H面的距离为z。 (3)点的坐标值反映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即: x坐标反映左右位置关系,x值大的在左,小的在右; y坐标反映前后位置关系,y值大的在前,小的在后; z坐标反映上下位置关系,z值大的在上,小的在下。
23
三、直线上取点
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面投影必定也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 且点分直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分直线段投影长度之比。反之,若 点的各面投影均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并遵循点的投影规律,则 点在直线上。
机械制图课件-投影理论基础知识
2.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
直线相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
V
直线相 对 于投 W 影面的位置可 归结 为几类?
H
直线对三投影面均倾斜
—
一般位置线 18
直线相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
V
V
W
W
H V
H
//V 正平线
H
水/平/H线
W
直线 // 某一投影面
投影面平行线
//W 侧平线
19
直线相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
V
V
W
W
H V
H
V 正垂线
H
H 铅垂线
W
直线 某一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线
W 侧垂线
20
归纳 直线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
一般位置线
投影面平行线 水平线: ∥H面 正平线: ∥V面 侧平线: ∥W面
投影面垂直线 铅垂线: H面 正垂线: V面 侧垂线: W面
特殊位置直线
21
一般位置线 对H、V、W面均倾斜的直线
b'
b"
a' b
a
a"
15
1.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直线相对投影面的位置
BA
B
A
A
B
b
b
a
ab a
P
平行 垂直 倾斜
16
1. 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
BA
B
A
A
B
b
b
a
ab a
P
AB∥P — 投影反映实长 ab = AB AB P — 投影积聚成一点 a b
(积聚性) AB P — 投影 ab = AB Cos 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在工程图样中,为了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广泛采用投影的方法。
本章介绍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如何在平面上表示空间几何要素(点、直线和平面)的方法。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就会在地面或墙壁上产生一个物体的影子。
人们根据这一自然物理现象,创造了用投影来表达物体形状的方法,即:光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这种现象就叫投影(projection)。
这种确定空间几何元素和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projection method)。
投影法通常分为中心投影法(perspective projection method)和平行投影法(parallel projection method)两种。
1.1.1 中心投影法如图1-1所示,设一平面P(投影面)与光源S(投影中心)之间,有一个△ABC(被投影物)。
经投影中心S分别向△ABC顶点A、B、C各引一直线SA、SB、SC(称为投射线),并与投影面P交于a、b、c三点。
则a、b、c三点就是空间A、B、C三点在P平面上的投影,△abc就是空间△ABC在P平面上的投影。
图1-1 中心投影法这种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的投影中心位于有限远处,该投影法得到的投影图形称为中心投影。
由于中心投影法得到的物体投影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有关,如果改变物体(△ABC)与投影中心(S)的距离,投影(△abc)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即不能反映空间物体的实际大小。
因此,中心投影法通常不用于绘制机械图样,而用于建筑物的外观透视图等。
1.1.2 平行投影法如图1-2所示,若将投影中心S沿一不平行于投影面的方向移到无穷远处,则所有投射线将趋于相互平行。
这种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的投影中心位于无穷远处,该投影法得到的投影图形称为平行投影。
投射线的方向称为投影方向。
由于平行投影法中,平行移动空间物体,即改变物体与投影面的距离时,它的投影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平行投影法按照投射线与投影面倾角的不同又分为正投影法(Orthogonal method)和斜投影法(Oblique projection method)两种:当投影方向(即投射线的方向)垂直于投影面时称为正投影法,如图1-2(a)所示;当投影方向倾斜于投影面时称为斜投影法,如图1-2(b)所示。
正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正投影,斜投影法得到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a)正投影法(b)斜投影法图1-2 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是机械图样绘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本教材后续章节中提及的投影,若无特殊说明,均指正投影。
1.2 点的投影点(point)是构成形体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一切几何形体都可看作是点的集合。
点的投影(point projection)是线(line)、面(surface)、体(body)的投影基础。
1.2.1 点的单面投影如图1-3所示,已知投影面P和空间点A,过点A作P平面的垂线(投射线),得唯一投影a。
反之,若已知点的投影a,就不能唯一确定A点的空间位置。
也就是说,点的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即:单面投影不具有“可逆性”。
因此,常将几何形体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或三个投影面之间,然后向这些投影面作投影,形成多面正投影。
图1-3点的单面投影及其空间位置关系1.2.2 点的两面投影如图1-4(a)所示,设置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为投影面(projection plane),其中一个是正立投影面(vertical projection plane)用V表示,另一个是水平投影面(horizontal projection plane)用H表示,V面和H面组成两投影面体系。
两投影面的交线为投影轴(projection axis)用OX 表示。
H a aX VOa'Xa'Oa x a x(a) 立体图(b) 投影面展开后(c) 投影图图1-4 点在V、H两面体系中的投影在两面投影体系中,设一空间点A,从A点分别向H面、V面作垂线(投射线),其垂足分别是点A的水平投影a和正面投影a'。
由于Aa'⊥V、Aa⊥H,故投射面Aaa'⊥OX轴并交于点a X,因此,a'a X⊥OX、aa X⊥OX。
如图1-4(a)中A点投影a、a'分别在H面、V面上,要把两个投影表示在一个平面上,按照国家制图标准规定:V面不动,将H面绕OX轴、按图1-4(a)中所示箭头的方向,自前向下旋转90°与V面重合,如图1-4(b)所示,称为点的两面投影图。
由于投影面是无限的,故在投影图上通常不画出它的边框线,这样便得到如图1-4(c)所示的点的两面投影图。
从图1-4(a)和图1-4(c),根据立体几何知识,可以知道平面Aaa X a'为一矩形,展开后aa'形成一条投影连线并与OX轴交于点a X,且aa'⊥OX轴。
同时,a'a X=Aa,反映点A到H面的距离;aa X=Aa',反映点A到V面的距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规定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点的水平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如a),点的正面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并在右上角加一撇表示(如a')。
(1)点的水平投影与正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 轴,即:aa '⊥OX ;(2)点的正面投影到OX 轴的距离等于点到H 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OX 轴的距离等于点到V 面的距离,即:a 'a X =Aa ,aa X =Aa '。
1.2.3 点的三面投影虽然点的两面投影已能确定该点的位置,但为了更清楚地图示某些几何形体,在两投影面体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与V 面、H 面都垂直的侧立投影面(profile projection plane ), 用W 表示,如图1-5(a)所示。
三个投影面之间两两相交产生三条交线,即三条投影轴OX 、OY 、OZ ,它们相互垂直并交于O 点,形成三投影面体系。
HX XaV a'Y H a YH O a YW Y WZWa" aX a a' O Za" a x a z a YH Y Ha YW Y W(a) 立体图 (b) 投影面展开后 (c) 投影图图1-5 点在V 、H 、W 三面体系中的投影如图1-5(a)所示:从A 向W 面作垂线(投射线),垂足即为A 点的侧面投影,记作a "。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规定点的侧面(W 面)投影用空间点的相应小写字母右上角加两撇表示。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条投射线每两条可以确定一个投射面,即平面Aaa '、Aaa "、Aa 'a ",它们分别与三投影轴OX 、OY 、OZ 交于点a X 、a Y 、a Z 。
为了将三个投影a 、a '、a "表示在一个平面上,参照两面投影体系,根据国家制图标准规定:V 面不动,H 面、W 面按图1-5(a)中箭头所示方向分别绕OX 轴自前向下旋转90°、绕OZ 轴自前向右旋转90°。
这样,H 面、W 面与V 面就重合成一个平面。
这里投影轴OY 被分成Y H 、Y W 两支,随H 面旋转的OY 轴用OY H 表示,随W 面旋转的OY 轴用OY W 表示,且OY 轴上的a Y 点也相应地用a YH 、a YW 表示,如图1-5(b)。
与两面投影体系一样,投影图上不画边框线,得到空间点A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图,如图1-5(c)。
在投影图中,OY 轴上的点a Y 因展开而分成a YH 、a YW 。
为了方便作图,可以过O 点作一条45°的辅助线,aa YH 、a "a YW 的延长线必与该辅助线相交于一点。
从图1-5(a)和图1-5(c),同样,根据立体几何知识,可知:展开后a 'a "形成一条投影连线并与OZ 轴交于点a Z ,且a 'a "⊥OZ 轴。
同时,a 'a X =a "a YW =Aa ,反映点A 到H 面的距离;a 'a Z =aa YH =Aa ",反映点A 到W 面的距离;a "a Z =aa X =Aa ',反映点A 到V 面的距离。
(1)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即:aa '⊥OX ,a 'a "⊥OZ ;(2)点的投影到相应投影轴的距离等于点到相应投影面的距离,即:a 'a X =a "a YW =Aa ,a 'a Z =aa YH =Aa ",a "a Z =aa X =Aa '。
利用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只要知道空间一点的任意两个投影,就能求出该点的第三面投影(简称为二求三)。
1.2.4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如图1-6(a),若将三投影面当作三个坐标平面,三投影轴当作三坐标轴,三轴的交点O 作为坐标原点,则三投影面体系便是一个笛卡儿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此,空间点A 到三个投影面的距离,也就是A 点的三个直角坐标X 、Y 、Z 。
即,点的投影与坐标有如下关系:点A 到W 面的距离Aa "=a 'a Z =aa YH =Oa X =X A ; 点A 到V 面的距离Aa '=a "a Z =aa X =Oa y =Y A ; 点A 到H 面的距离Aa =a 'a X =a "a YW =Oa X =Z A 。
由此可见,若已知A 点的投影(a 、a '、a "),即可确定该点的坐标,也就是确定了该点的空间位置,反之亦然。
从图1-6(b)可知,点的每个投影包含点的两个坐标,点的任意两个投影包含了点的三个坐标,所以,根据点的任意两个投影,也可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YH X W(a) 立体图 (b) 投影图图1-6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例】 已知A 点的直角坐标为(15,10,20),求点A 的三面投影(图样中的尺寸单位为mm 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
〖解〗 步骤如下:(1)作相互垂直的两条细直线为投影轴,并且过原点O 作一条45°辅助线平分∠Y H OY W 。
依据X A = Oa X ,沿OX 轴取Oa X =15mm ,得到点a X ,如图1-7(a);(2)过点a X 作OX 轴的垂线,在此垂线上,依据Y A =Oa y ,从a X 向上取a X a '=20mm ,得到点A 的正面投影a ';依据Z A =Oa X ,从a X 向下取a X a =10mm ,得到点A 的水平投影a ,如图1-7(b);(3)现已知点A 的两面投影a '、a ,可求第三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