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2)
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一、引言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养老问题的主要挑战1. 充足的养老金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来源,然而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而养老金支出增加。
其次,由于长寿和医疗进步,退休期限也在不断延长,使得个人需要领取更多年限的养老金。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增加劳动力参与率、延迟退休年龄、改革养老金制度等。
2. 健康照料和医疗服务随着年龄增长,个体健康状况可能变差,并对医疗服务有更高需求。
然而,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不足或无法提供适当的健康照料和医疗服务。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和管理,鼓励私人和公共部门的合作,并推广预防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3. 社会融入和心理健康许多老年人存在社会融入问题和心理健康困扰。
他们可能面临失去工作、家庭成员或朋友离世等问题,导致孤独感增加和心理健康状态下降。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普及老年人培训项目、提供娱乐活动以增加社交机会等。
4. 长期护理需求随着寿命延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服务,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老人。
然而,很多地区缺乏适宜的长期护理设施和专业人员。
因此,在政府层面应加大对长期护理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保障质量。
三、养老问题的应对对策1. 提高养老金水平为了解决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劳动力参与率,鼓励年长者继续工作;延迟退休年龄,使退休时间缩短;改革养老金制度,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以提高回报率。
2.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健康照料和医疗需求,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资源的投入,并改善卫生基础设施。
同时,推广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社区养老 论文 10篇
社区养老论文10篇【篇一】[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等进行梳理,并分析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
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
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文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养老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养老现状的问题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1. 养老基础设施不完备目前,我国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很多老年人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医疗保障、娱乐活动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导致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2. 养老服务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服务质量不稳定、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都比较单一,这也导致了老年人的不满意,对养老机构的信任度不高。
3. 养老金不足由于我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一些老年人退休后难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部分中西部地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难以面对生活的各种支出。
4. 养老模式单一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家庭为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家庭养老仍是主流,但家庭养老存在着照顾较为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子女需要远走他乡的时候。
5. 老年人心理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些老年人存在着孤独、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不足,在精神上需要更多的关心。
建议1. 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包括中高端养老设施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公寓、养老社区等。
也可以推广一些养老护理设备,如助行器、助听器等,这些设备既可以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2. 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于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确保服务质量稳定,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打造良好的养老服务品牌,让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高品质服务。
3. 加大养老金投入加大养老金的投入力度,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让老年人能够更加安心地度过晚年。
同时,也可以推广商业养老保险,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从而增加养老投入。
4. 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除了家庭养老模式,政府可以鼓励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敬老院等多种养老模式的发展,让老年人有更加多样的选择。
社区养老 论文 10篇
社区养老论文10篇【篇一】[提要]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发展方向、制约因素等进行梳理,并分析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老龄化;研究综述一、引言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从2000年开始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虽然进入的时间比较晚,但是老龄化的增长速度却快于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这使得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养老服务业就是其中重要的方面。
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以及机构养老的严重缺乏,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模式,它能够有效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成为重要的且符合农村老人需求的养老模式。
2014年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社区服务机构共有31.1万个,覆盖率达到45.5%;其中仅社区服务中心就有23,088个,比上年增加了4,074个。
而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仅有10.9万个。
随着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近几年学术界也对此进行了许多的研究。
二、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社区养老已发展成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承认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如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弥补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还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王莹、王雪、曹煜玲)。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强调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势上,如果仅仅将社区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依托”来定位,就固化了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排除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社区中的地位,使得很多老人在社区中无法享受到机构式的专业化养老服务。
因此,魏娅(2012)指出社区养老服务急需创新,需要突破对社区的原有定位,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格局,使老年人在社区中不仅能够享受到家庭式的养老服务,而且能够拥有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资源。
三、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研究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学术界存在争议较多无外乎社区养老应该是纯福利性的还是应当以福利性和盈利性相结合两个方面。
关于养老申论大作文
关于养老申论大作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紧迫的议题。
我认为,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养老政策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提高退休金水平、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加强对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监管。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社会应该提倡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除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可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建立老年人俱乐部、养老社区等,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交环境。
此外,社会还可以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发挥自己的余热和智慧。
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可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和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最后,个人也应该主动关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储蓄和消费习惯,提前为养老做好准备。
此外,个人还可以参加相关的养老保险,为自己的养老提供保障。
同时,个人还应该注重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通过健身、休闲等方式延缓老龄化进程。
综上所述,解决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发力。
政府应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社会应提倡多元化的养老模式,
个人则需要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养老问题,为老年人创造一个美好的晚年生活。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
浅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现状论文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养老问题日益明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论文篇1:《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比例的上升,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愈发加重,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指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四大困境: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医疗保障不完善、情感寄托缺失等,并提出应从倡导家庭养老传统、制定专门养老计划、完善新农合、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组织等四个方面妥善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城市化一、问题提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剧,超出预期状况。
2009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总人口的12.5%。
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达到4.37亿,占总人口30%以上,三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
此外,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老龄化程度城乡倒置情况,我国农村老龄化程度远高于城市。
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0%以上,保守估计达到1.2亿,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预计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农村留守老人成为一个特殊弱势群体。
加之我国长期执行计划生育,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年生活难以得到保障。
显然,这个问题仅依靠农村地区自行解决是不现实的,应当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入手,全面统筹考虑,争取在现有资源配置下,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困境(一)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千百年以来的传统思维,家庭式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村养老的不二选择。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日益显现。
社区养老的申论作文
社区养老的申论作文社区养老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已经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社区养老的模式是指将老年人安置在社区内,由社区提供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社区养老模式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社区养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近距离的照料和关爱。
老年人可以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保持日常的联系,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其次,社区养老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医疗保健、饮食、健身等方面的需求,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全面的养老服务。
此外,社区养老还可以扩大就业机会,提高社区的整体服务水平。
虽然社区养老模式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社区的养老机构设施陈旧,服务人员素质低下,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其次,社区养老的经费来源不稳定。
社区养老机构的运营需要资金支持,但是目前政府的投入还不够,导致社区养老的发展受到限制。
另外,社区养老也面临着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需要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激励措施来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养老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养老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需要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监督,确保服务水平达到标准。
其次,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引入市场机制,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综上所述,社区养老模式是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虽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社区养老模式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为社区养老事业贡献力量,为每位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如床位紧缺、护理质量不高等,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探讨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善现状。
二、养老服务问题1. 床位紧缺导致难以入院由于我国床位数量与日俱增的长者人口需求不匹配,导致很多需要内外照料的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入住养老院的机会。
这种现象尤其在大城市更为突出。
2. 护理质量参差不齐养老院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水平和技能有限。
部分养老院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无法聘请足够专业护理人员,导致院内护理质量低下。
此外,在一些私营养老院中也存在利益主义倾向,忽略了对居民个体需求的关注。
3. 养老服务设施滞后现今很多传统养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为拥挤,缺乏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娱乐设施。
这些不适宜的条件给老年人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积极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机会。
4. 养老服务费用高昂养老院收费较高,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退休人员而言,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目前,我国在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方面没有专门针对退休老人提供优惠政策,缺乏资金补贴使得养老服务变得异常昂贵。
三、改善养老服务的对策1. 加大床位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养老院建设。
提高床位数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注重将新建养老院分布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均衡资源配置。
2. 提高护理人员培训及待遇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提升。
同时要加强督导力度,确保护理人员按规范提供合格的服务。
为了解决护理员短缺问题,政府可以推动相关学校培训更多专业技能人员,并通过形成良好的职业环境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3. 更新养老院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应增加投入,提升现有养老院设施与服务质量。
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对于现存养老院需要改善的方面进行监督和指导,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一步促进养老设施的更新。
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
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当前,我国已迈入了老龄化国家的行列,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大踏步迈进了新的养老产业市场,养老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篇1浅谈社会福利院代养老人流失问题我国的机构养老主要兴起于建国后。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解决人口日益老化的问题,由民政系统牵头,陆续开办了包括养老院等在内的多项社会福利事业。
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民办养老机构涌现,成为政府养老机构的补充。
近年来,选择进入机构养老的老人逐渐增多,主要原因一是可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是可避免因代沟冲突。
三是能减轻老人家务劳动的压力。
四是能消除孤独感。
五是能受到健康护理等专业化的服务。
这些都是家庭养老难以比拟的。
然而选择这种养老方式的老年人口比例较低。
主要以孤寡老人、空巢老人、被子女遗弃的老人为多。
如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3%的老人愿意进养老院养老。
原因在于:一是受传统观念影响,使老人和子女认为送老人入养老院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是对家庭和所熟悉环境的留恋。
在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能通过家庭成员间的血缘亲情得到充分的满足。
同时,熟悉的生活环境使老年人能保持自己的社交生活。
因此,多数老年人口不愿意到养老机构中养老,更愿意在家庭中养老。
三是机构照顾容易给受照顾的老年人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后遗症,如自我照顾能力被削减,对专业人员的依赖性,与家庭社区接触少,自我形象变得衰弱等。
四是由于资金有限,我国当前城市的养老设施,存在数量不足,规模不适应需要、收费较高,服务单一化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需要。
青海省XX社会福利院是民政厅直属的公办福利机构,在主要面向社会“三无”人员,福利农场养老人群、孤儿、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面向社会招收自费代养老人。
2005年开始招收自费代养老人,至2012年共招收自费代养老人18名,占总服务对象的23.5%(总服务对象为75人)数据显示,自费代养老人已经占据了较大的服务比例。
关于养老的申论作文
关于养老的申论作文
养老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议题。
人们普遍担忧养老金不足、养老制度不完善以及老年人独居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和完善现有的养老制度。
首先,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养老金的投入。
养老金对于老年人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进步的迅速推进,养老金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政府应该增加对养老金的投入,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和灵活的养老服务体系。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的困难,如疾病护理、起居照料等。
我们应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提供各种生活上的援助。
同时,我们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例如通过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再次,我们还应该倡导建立一个亲情和社区共建的养老体系。
老年人晚年的幸福和快乐不仅仅依靠物质条件的保障,更需要亲情和社区的支持和陪伴。
社会的各个群体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陪伴,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交和交流的机会。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老年人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各类社区活动,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我们还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工作。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通常比较脆弱,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定期进行体检和
健康评估,提前发现和预防各类疾病。
总之,养老问题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以及每个个体共同努力。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老年人的关心和支持,才能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和健康。
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论文
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论文一、引言二、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压力增加2. 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3. 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三、应对养老现状问题的建议1. 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a)推进全民参保制度改革,实行个人账户制度b)提高社会统筹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和支持力度2. 多元化发展养老服务供给形式a) 开展家庭护理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b) 发展专业化机构化敬老院等长期照护设施四、结语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结构变动,面临一个日益严峻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快速上升的老年人口。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迅速步入“超级晚期”的特殊历史时期,这意味着我们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解决多劳模式下承担过重负担经济成本;如果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如何营造出生活品质优雅、富有尊严的老年阶段。
鉴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 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压力增加随着我国少子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长寿社会到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迅速老龄化进程。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2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
这意味着养老服务压力持续攀升,并对家庭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
2. 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积累与投资回报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目前针对农民工群体和自营职工等特殊人群缺乏适当政策支持。
3. 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与快速上升的退休人数相比之下,相对的并没有足够多质量合格、服务完善的养老机构和专业化人才。
现存敬老院普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而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形式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
应对养老现状问题的建议1. 加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为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个人账户制度不够完善问题,改革全民参保制度,并推行个人账户制度十分必要。
此外,政府也应加大对特殊群体(如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的关注与支持力度。
养老申论范文
养老申论范文
首先,养老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
与解决。
政府应当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
高养老金水平,延长退休年龄,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社
会应当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倡
导尊重老年人的传统美德。
个人在年轻时应当做好养老规划,提早
储蓄养老金,注重身体健康,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次,养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性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
老金支出逐渐增加,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需要通过多
种途径来解决养老经济问题。
一方面,可以通过延迟退休、提高养
老金缴费比例等方式来增加养老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养老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促进养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再者,养老问题也是一个文化性问题。
中国自古就有“养天地,养人,人养而后能养天地”的观念,强调了养老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加强
养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倡导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提倡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严和幸福。
同时,
也需要加强对养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养老问题,树立正确的养老观念,提高养老意识。
总的来说,养老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需要政府、社
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建
立起健全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尊严和幸福。
希望我们能够在养老问题上取得更多的进展,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养老问题愈加凸显。
但是,当前我国养老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城乡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本文将从多方面分析当前养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有所启示。
一、基础养老金问题当前,我国基础养老金体系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基础养老金水平过低。
我国基础养老金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的日常生活,但是目前基础养老金的待遇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二是城乡差异。
城市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相对于农村退休人员,普遍要高出许多,不公平性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逐步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
目前我国养老金中需要公共财政投入,政府在此方面应在多方面进行投入,同时增加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二是普遍化基础养老金制度,消除城乡差异,保障所有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二、养老服务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在医疗保健、社会化养老服务、养老院建设等方面,供给还十分不足。
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政府对养老服务供给的投入并不充分,还有一些地区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全没有建起来,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向市场化、社会化方向转型。
这可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推动;二是通过发放治理性建设资金,鼓励加快医院建设和相关资源配置等,提供更为便利和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
三、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养老保险制度普及水平不够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深化于我国老年人求助养老医疗护理花费的大多数情况是来自个人私人储备,而养老保险制度只承担了一部分的保障,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更多的钱来支付护理的花费。
此外,保险制度对于年龄大、病情重、护理时间长的老人,保险理赔的金额还不足以满足他们需要。
养老公平申论作文
养老公平申论作文
养老公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方面,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养老公平的不足和不完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养老公平。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养老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相同的养老待遇。
同时,政府还应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增加养老金的缴纳。
这样可以提高养老金的总量,从而保障养老待遇的公平性。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助。
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一些弱势群体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照顾。
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扶助,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养老待遇。
此外,社会各界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再次,个人应该积极参与养老规划和储备。
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养老计划,并进行相应的储备。
个人可以通过参加养老保险、购买商业保险、投资理财等方式,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养老金收入,也可以减轻社会养老保障的压力,实现养老公平。
综上所述,要实现养老公平,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养老政策,社会需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助,个人需要积极参与养
老规划和储备。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养老公平,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2)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篇3谈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的逐步加重,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对未来的养老模式上,家庭养老还有社会养老这两种养老模式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下面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在的实际讲述一下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模式,对比两者的优势与缺点,以期待这两者能有机结合,真正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年人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关键词:养老模式社会养老家庭养老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全球的趋势,不仅我国是这样,别的国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已有60多个国家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行列,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6亿多,已经是严重的老龄化社会了。
因此每个国家都对自己国家的养老问题做了深刻的思考,制定了适合自己国家的一个养老的制度和方案。
对于我国来说,这个思考更是需要全方面的。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现在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经济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比那些发达的国家,我国现在是属于“未富先老”的一个实际的状态。
要在这种发展的态势下,继续解决好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保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社会的稳定,可以说对比那些发达来说,我国现阶段是矛盾重重的,要在这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解决好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无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同时我国的国情,农村人口占相当一大部分,现在的好多城市都是从农村这样发展而来的,好多人目前的生活保障都不是很容易,更不用说以后的养老了,这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这群人的扶持力度,切实的解决人们目前需要的问题。
还有因为上个世纪的前半叶,我国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控制了人口增长率的同时,也必然会增加这个人口老龄化的比率,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
因此在这些形势下,要如何周全的解决我国人口的老龄话问题,目前呼声最大的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形式。
二、家庭养老1、什么是家庭养老家庭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做为载体,通过家庭成员代际的这种经济转移,来实现对老人的一种经济供养模式。
是一种自然实现和自然完成保障的过程。
也是我国传统观念下的一种普遍的养老模式。
2、家庭养老的优势1)这种家庭养老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反映着我国淳朴的民俗风情。
父母养育了儿女,这是父母的义务,同样,做为儿女,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必须照顾好父母,这也是做为儿女应该尽的义务。
并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当作一个优秀的传统,从小教育孩子,要把这当作自己的道德准则。
2)、能给老人带来最大的精神慰藉随着岁数的增大,老年人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空虚,和精神上的寂寞,他们需要亲人的陪伴,也喜欢这种几世同堂,热闹愉快的氛围。
家庭养老给老人所带来的这种心理的慰藉和归属感,是所有其他养老都不可比拟的。
并且家庭养老也给社会节省了很多成本,降低了国家对这方面的投入。
3、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均寿命不断增长,死亡率也是逐年降低的一个形势,现在很多的老人都能活到80岁左右。
但是另一方面,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倡导一对夫妻只要一个孩子,这样的后果就是会形成很多的“四二一”式家庭。
就是一个家庭有四位老人、一对年轻的夫妇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模式。
这时两个孩子要供养至少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
这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压力的,特别是老人本身如果没有社会保险做依托,没有任何的收入来源的话,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设想四位老人中,如果有两位一起生病住院,光陪护就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以前家里孩子多,能轮流看护,现在就只能两个孩子来回的照顾,如果孩子再小,离不开母亲,你可想而知,这时做为儿女,还有孩子父母的这份无奈,和力不从心。
针对我国大部分家庭结构的这个特点,也迫切的需要社会养老参与进来,解决这个很现实的问题,缓解年轻一代的经济和心理的压力。
同时现在社会还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有些家庭都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孩子在外打拼,挣钱,老人独自在家,生活起居都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我们也看到很多关于空巢老人死亡好久才被发觉的报道,因此在这方面上,单纯的家庭养老也达不到让老人安享晚年,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的,也需要社会养老来辅助。
三、社会养老1、什么是社会养老社会养老这种服务体系,是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这种服务体系面向所有的老年人,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的照顾,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一些紧急的救援。
并且要社会养老正常的运行,必须有一定的相配套的建筑设施,组织人才和与之相匹配的运行机制、服务标准和监管制度。
这样才能顾保障社会养老的全面实施。
2、社会养老的现状我国的社会养老,近年来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一些五保、三无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为一些高龄、独居和空巢的老人提供了很多的人性化服务,免费提供生活的服务,定期送菜,送生活必备品,定期为老人做体检,也定期对这些老人进行走访关怀。
首先解决老年人在吃饭、睡觉、穿衣、购物、医疗方面面临的实际问题。
同时国家还考虑到我国现在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的一个特点,从老年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诸多问题。
比如建立专门的养老机构,如组建敬老院,福利院或专门的托老所等,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
还组建了一些有代表性和专业性的老年服务机构,像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的文艺社团、老年体协这些,来解决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空虚,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文娱、体育、学习与保健方面的服务。
三、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要真正解决我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把这两种养老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解决养老问题,实现老年人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在目前我国经济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详细的人口普查工作,切实了解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年龄,有无肢体障碍,有无自理能力,是否空巢,平时有哪些疾病等)都做一下详细的记录,同时也要对其子女的基本情况,做一下详细的了解,收入的基本情况,工作的时间保障等。
可以根据这些做具体的调理。
对于一些子女低收入,家里老年人多的这种情况,可以以家庭养老为主,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相当于国家给老人的儿女一定的补贴,来减轻社会养老的一些负担,这样国家省心,老人们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对于那些高收入,子女没有时间的家庭,要以社会养老为主,可以适当的收取一些照顾的费用,以便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减轻一些国家的负担。
当然我们还要建立完备的养老保障制度,并且多方引入资金,来健全养老设施,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加强管理,杜绝现在社会养老中的一些不合理,不完备的现象,力图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真正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1]于红梅对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思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34卷2期[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 [J]2000年3期社会养老问题的论文篇4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摘要: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两次变迁,第一次是传统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和曲折发展三个阶段,为新农保的出现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次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且目前我国仍然在这方面不断总结教训,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
通过对两次制度变迁的总结与评述,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与政策实施效果,挖掘两次变迁的发展特点、存在的缺陷与需要完善的方面,为我国新农保的不断完善提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社会保障;发展对策回顾六十年来(1956―2016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曲折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发展初期我国仅仅将农村养老保险作为政治的附属物,直到1986年“沙洲会议”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
六年之后,1992年民政部颁布《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现在普遍称之为传统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试点和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
由于传统养老保险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凸显,1998年以后传统养老保险进入整顿规范时期,参保人数逐年降低,最终于2002年被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取代,即十六大以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式步入正轨。
一、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及评述1.萌芽阶段(1956―198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家庭养老为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
1952年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农民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稳固了家庭保障的实力。
虽然在这一时期尚未出台有关农村社会养老的政策措施,农村养老以传统的家庭保障为主要形式,政府对于农村养老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撑,但其仍然对这一问题思考颇多,结合各方面因素为农村养老寻找突破点。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实践操作中起到了潜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其中便包括农村养老保障。
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有所强调的问题:“农业生产合作社对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社员,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给以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的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安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依靠。
”文中提到的五方面保障,即为此后众所周知的“五保”。
一部分无劳动力的农民开始享受到来自国家的福利政策,我国农村养老开始了以“家庭保障为主,五保制度并行”的保障模式,同时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固化。
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在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被家庭经济所取代。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给农村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变革:商品经济在农村发展起来、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均成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重要原因。
2.探索时期(1986―1992年)。
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逐渐缩小,“五保户”再次回到家庭之中,但此时的农村家庭已与往日大不相同――家庭结构大大缩小、家庭价值观念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社会中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冲突与矛盾,为了缓解农村家庭的养老负担,我国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
1986年10月沙洲会议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任务;1987年对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在全国蔓延开来,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1 000多个经济条件较好的县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
截至1989年底,800多个乡镇建立起以乡镇、村为单位的养老保障制度。
这一阶段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中反映出的问题更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