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 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1、消费者广义消费者:指购置、使用各种产品与效劳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消费者:指购置、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效劳的个人与住户。
一般而言,消费者行为学所理解的“消费者〞是指狭义而言。
(还包括参与消费者购置过程和使用过程的所有人)2、消费者行为定义: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效劳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特点:〔1〕消费者行为既富有多样性,又很复杂〔2〕消费者行为富有共性〔3〕消费者行为具有引导性影响因素:〔1〕消费者决策过程〔2〕在因素〔3〕营销因素〔4〕外在因素3、消费者角色建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置*一产品或效劳的人。
影响者:器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置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决策者:在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作出局部或全部决定的人。
购置者:实际购置产品或效劳的人。
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效劳的人。
4、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因素〔具体见书17—20〕过程:〔1〕认知需求〔2〕收集信息〔3〕评价与选择〔4〕购置决策〔5〕购后评价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根底〔2〕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置决策〔4〕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6、现代消费者行为产生和开展一、萌芽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
他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广义的消费概念;1901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W.D.斯科特首次提出,要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广告宣传,同时期,美国明尼达大学心理学家H.盖尔出版了“广告心理学“。
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着重分析了个人和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心理与行为,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新研究领域;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经济生活“问世,阐述了广告和橱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920--1930年间,丹尼尔·斯塔奇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着重论述消费心理学在广告中的运用。
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决策。
3.有限型决策: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品牌之间做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4.名义型决策: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和品牌,该产品和品牌随之选择和购买的决策。
5.消费者动机:由于要满足这些特定的需要,因次决定了人们购买这种商品而不买另一种。
这种影响顾客选择某种商品的原因就叫购买动机,购买动机取决于顾客的要求和需要。
6.双趋冲突: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选择其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
7.双避冲突: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中之一是面临的冲突。
8.趋避冲突:消费者在趋某一目标是又想避开而造成的动机冲突。
9.认知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
10.购买知觉风险: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11.品牌个性:是指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传播以及在此基础上消费者对这些特性的感知。
12.自我概念: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知的总和。
13.情景:是指消费者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等。
二.简答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答: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知觉,学习与记忆,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答: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景、消费者保护。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1、消费•狭义理解:人们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包括一切与物质生产过程无关的一切消费活动,即生活消费。
广义理解:人们消耗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过程,可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类生产消费—直接生产过程中的消费,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消耗生活消费—消费的狭义理解•消费者行为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消费-生活消费2、消费者•狭义理解:直接消费产品〔生活资料〕的人,即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与狭义消费相对应广义理解:直接消费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人,即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与广义消费相对应•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生活资料的直接使用者,参与消费者选择过程、购置过程、使用过程、处置过程的所有人。
34本书侧重于营销管理学角度。
5、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论〔1〕二因素论:部因素(个人因素)、外部因素(环境因素)〔2〕三因素论:•外部环境因素:因素1:文化和亚文化(价值观、传统、、民族〕因素2:社会消费根底构造〔政策、消费根底设施、技术〕因素3:社会阶层〔年龄、地位、收入、职业、教育〕因素4:参照群体〔资格、接触类型和吸引力〕因素5:家庭〔构造、生命周期、决策模式〕•消费者在因素:因素6:知觉、学习、记忆、动机、情绪、态度、因素7:个性和自我概念因素8:世代和生活形态•市场营销因素:因素9:营销传播〔广告、促销、公关、消费者教育〕因素10:营销要素〔品牌、品质、效劳、情境〕〔3〕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四个层面: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个性和自我概念、年龄和生命周期、职业经济环境、生活方式〕、心理因素〔鼓励、知觉、学习、信念和态度〕6、消费者行为综合模型霍金斯模型阿塞尔模型:消费者行为反响所罗门模型:消费者行为轮盘彼得模型:消费者行为分析论7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五阶段模型问题认知--- 搜寻信息--- 评价备选方案--- 购置决策--- 购后评价七阶段模型需求确认--- 搜集资料--- 购置前评估--- 购置--- 使用---用后评估--- 处置8、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别影响因素直接因素:中国政策因素----因素1中国政策因素导致的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和消费环境的急速变化。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全
消费者行为学重点第一章导论1.消费者:(广义):购买、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狭义):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或服务的个人与住户。
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课堂笔记补充: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
)3.试述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四、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4.消费者决策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与心理因素有哪些:消费者资源;需要与动机;消费者知觉;学习与记忆;消费者态度;个性、自我概念与生活方式。
6.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哪些:文化;社会阶层;社会群体;家庭;情境;消费者保护政策与法律。
7.消费者行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1)萌芽时期(1930年以前)重点研究产品销售,而非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广泛用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社会学家凡勃伦《有闲阶级论》(1899)提出了炫耀性消费及其社会涵义。
1901年12月心理学家斯科特(W.D.Scott)在美西北大学作报告时指出,心理学可以在销售和广告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普兰(M.T.Copeland)于1923年提出将消费物品分为便利品、选购品和专门品的分类方法部分建立在对三个方面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之上。
(2)应用时期(1930-1960年)消费者行为动机研究、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1.环境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2.20世纪40-50年代消费者行为动机的研究* 1950年,梅森海尔(Mason Haire)主持速溶咖啡的研究*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关于动机研究成果*美学者盖斯特(L.Cuest)和布朗(George H.Brown)于50年代初开始研究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问题,以便找到促使消费者重复选择某一品牌的有效途径。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娱、购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学者们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沿袭了消费者行为学对消费者行为的界定,认为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构成:(1)消费者的行为(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旅游消费的特点: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2)旅游消费的体验性3)旅游消费的时效性4)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5)旅游消费的弹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旅游消费者行为具有复杂性2)旅游消费者行为受到旅游动机驱使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一)经济学(二)心理学(三)消费者行为学(四)社会学(五)人类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模式:最有代表性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以米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需要—动机—行为”模式:该模式以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以及行为构成旅游消费行为的周期。
“刺激—反应”模式: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刺激的反应。
当某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行为倾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两种范式: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 是营销决策和制订营销策略的基础2. 为旅游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政策制订提供依据3. 有助于旅游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 提供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二、旅游消费者感知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类别:根据感觉产生的刺激来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按照刺激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外部感觉分为视、听、嗅、味和触觉五类,其中,视觉是主导“视觉捕捉”(Visual Capture)。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一、填空1.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2.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需要是自我实现需要。
3.能感觉到的刺激物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反映。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7.“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典型的嗅觉感觉适应现象。
8.感受性与阈限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9.心理活动对于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称为注意。
10.知觉风险主要包括功能风险、资金风险、安全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
11.态度概念的核心是价值观。
12.“爱屋及乌”是经典条件反射。
13.在消费者市场上,消费者的购买活动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14.家庭生命周期可以一次划分为单身阶段、新婚阶段、满巢阶段、空巢阶段、和分解阶段。
15.家庭消费决策形式可分为丈夫控制式,妻子控制式,共同协商式,自主式。
16.家庭成员在购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有以下五种:首倡者、建议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17.划分社会阶层的常见的指标是教育,职业,收入。
18.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19.文化从内容上说,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20.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21.流行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模仿阶段、和经济阶段。
22.消费习俗的特点是长期性、社会性、非强制性和地域性。
23.时尚流行的传播方式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水平。
24.对新产品扩散起较大作用的传播渠道有广告、亲自观察和口碑。
25.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二、名词解释1.自尊需要:放社交需要得到满足后,人还希望自己有稳定的地位,有对名对利的欲望,要求个人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等。
2.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与极限的需要。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
消费者⾏为学复习知识点(附答案)第1章1、概念:消费者、消费者的三种状态、消费者⾏为消费者:进⾏消费的主体,即是指商品或劳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者。
消费者的三种状态:可分为现实消费者\潜在消费者\永不消费者。
消费者⾏为: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评价和处置商品的⼀系列活动中所产⽣的内在⼼理活动过程和外在⾏为过程的总和。
消费:2、消费者⾏为学发展经历了哪⼏个过程?每个过程有何特点?⼀)萌芽阶段(1930年以前)1899年凡勃伦出版《有闲阶级论》斯科特第⼀次提出消费⼼理学的问题。
1903年,出版了《⼴告论》盖尔出版了《⼴告⼼理学》闵斯特伯格出版了《⼯业⼼理学》重点研究产品销售,⽽⾮消费者的需求局限于理论阐述,未⼴泛⽤于营销活动,未引起普遍重视⼆)应⽤阶段(1930—1960)1960年,美国⼼理学会成⽴了消费者⼼理学分科学会,⼀般认为,这⼀学会的成⽴标志着消费⼼理学作为⼀门独⽴的学科从此诞⽣。
消费者⾏为动机研究(Haire速溶咖啡案例)消费者品牌忠诚研究(三)变⾰与发展阶段(1960—)消费者满意研究、发展商标资产的研究、建⽴长期顾客关系的研究、跨⽂化消费研究1.研究⾓度趋向多元化2.研究范围更具⼴泛性3.研究⽅法更加多样化4.研究地域更加普遍化第2章1、概念:投射法它是通过⼀些⽆结构性的,或经过经⼼设计的测验,引出被试者的反应,从中考察被试者所投射的⼈格⼼理特征的⼼理测验⽅法,主要⽤于探究消费者内⼼深处的真实想法,真实动机。
投射法具体⽅法有:·⾓⾊扮演法·罗夏墨渍测验·词组联想·句⼦或故事完成法·主题统觉法·第三⼈称法2、消费者⾏为有哪些研究⽅法?其适⽤范围跟优缺点⼀、调查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法、⾏为记录法三、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然实验法四、投射法五、案例研究法1、概念: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的适应性、知觉风险、⼼理定势感觉性:是指反映刺激物的感觉能⼒,感受性⽤感觉阈限来度量。
消费者行为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复习资料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怎样准确理解消费者、消费者心理及消费者行为的概念?消费者是指所有从事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活动的人。
消费者心理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心理活动。
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在消费心理的支配下,对商品、服务等消费对象加以选择、评价、购买和使用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2.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那些方面?A.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B.消费者的购买行为;C.消费者群体心理与行为;D.消费者心理、行为与社会环境;E.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3.如何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性质?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入手,特点有综合性、经济性、发展性、应用性等第二章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谈谈你对消费者行为的认识。
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以货币、信用或其他方式的支出而获得所需商品和劳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应与活动。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有那些?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生理需要、生理特征(外在特性如身高、体型、相貌、年龄、性别;内在特性)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的健全程度;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有那些?自然环境(地理区域、气候条件、理化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人口环境因素(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和分布、人口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构成)、社会群体环境因素(家庭、社会阶层、社会组织、参照群体)经济环境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因素、科技环境因素、文化环境因素第三章1.掌握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学习、联想、情绪、情感、意志。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注意是消费者在其接触范围内对刺激对象的关注程度。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学习是某种体验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是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变化信息,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在消费心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消费者行为学的内容
消费者行为学的主要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行为学:把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综合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门边缘学科。
2、消费者需要:指消费者心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3、态度:指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
4、生活方式: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在与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活动、兴趣和态度模式。
5、注意:指个体对展露于其感觉神经系统面前的刺激物做出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它实际上是对刺激物分配某种处理能力。
6、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
7、观察学习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图纳倡导的,是经由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现有的行为反应得以矫正,同时在此过程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8、个性: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9、顾客让渡价值:指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得到的实际价值。
它的一般表现为顾客购买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二、大题部分1、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有哪些?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决策导向研究法、体验导向研究法、行为影响研究法。
2、消费者需要的特点:动态性、层次性、冲突性3、注意的外部表现:选择性、可分割性、有限性。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识记材料对消费者的意义与作用;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学习的程度;学习时的情绪。
5、消费者意志过程的基本特征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有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6、性格的特征包括哪些?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7、学习的作用通过学习获得有关购买的信息;促进联想;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对购买的评价。
8、态度的构成要素认知成分、感情成分和行为成分三部分组成,9、改变消费者态度的营销策略有哪些?(1)改变认知成分。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知识点整理版
考试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冲动购物是一种与计划购物相对的购物方式。
冲动购物主要的核心应表达缺乏意志力的购买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①缺乏意志力的冲动性。
②强迫的冲动性。
参与:指人们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行为与其自身相关的重要结果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激发状态。
2、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中进行分析、评价、选择及表达购后感想的活动过程。
3、促销组合:就是把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直复营销等各种不同的促销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起来并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的促销目标。
4、晕轮效应:也成光环效应或印象扩散效应,是指人们在管擦事物时,由于事物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使他们产生了清晰、明显的知觉,由此掩盖了对该事物其他特征的知觉,从而产生了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印象。
5、公共关系:又称为公共关系,它是指企业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以达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商品销售的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促销活动。
6消费品:是指用来满足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产品。
通常可分为4类: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和非寻求品。
7、消费者:是指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与服务的人,即指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消费者购买行为由三部分组成:最终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和环境约束。
8、消费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运行要求所制定的旨在促使消费机制正常运行,保证社会消费活动顺利进行的各项方针、制度、规定以及具体措施的总和。
9、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地和大规模地上升的现象。
10、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中,通过学习获得的、用以指导消费者行为的信念、习惯以及价值观等的总和。
文化的特点:1、习得性:2、民族性:3、发展性:4、稳定性:5、交流性:11、象征:是由使用它的人赋予其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加在物质或事件之上的,它产生于并取决于使用它的人类。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选择:1、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 D.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2、需求层次理论是194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C)提出的。
A.波登 B.赫杰特齐 C.马斯洛 D.温得尔•斯密4、在广告上运用的词语,如““塞外茅台,宁城老窖”,体现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个原理?(A)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 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6、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单趋冲突8、动机研究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完形填空 B.选词填空 C.联想技术 D.构造技术9、你在购买牙膏、牙刷等生活必需品时的购买决策主要依据已往的经验和习惯,较少受广告宣传和时尚的影响,在购买过程中也很少受周围气氛、他人意见的影响,你的购买类型属于(A)A.习惯型 B.冲动型 C.疑虑型 D.理智型二、名词解释题1、消费者需要:消费者的需要是指消费者生理上的匮乏状态,即感到缺少些什么,从而想获得它们的状态。
2、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三、简答题1、张先生现在使用的是18寸电视机,希望拥有一台29寸的电视机且具有购买能力,此时消费者处于何种状态?影响该状态的因素有哪些?答:处于问题认知状态;影响因素有时间、环境的改变;产品获取;产品消费;个体差异2、产生知觉风险的原因有哪些?答:消费者购买的是新产品或对所要购买的产品以前没有体验;以往在同类产品的购买与消费中有过不愉快的经历;购买中机会成本的存在;因缺乏信息而对购买决定缺少信心;所购买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高。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重点1消费者就是购买与使用各种产品或服务的人。
具体地说, 消费者是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
2所谓消费者行为, 就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以与处置产品和服务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①消费者行为是受动机驱使的。
②消费者行为包含许多不同的角色。
③不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同。
④消费者行为是可以诱导的。
⑤消费者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营销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学习、价值观与态度与个性等消费者的心理因素, 还包括消费者的产品知识、职业与性别、经济状况、自我意识与生活方式。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文化因素、参照群体、社会阶层、家庭以与社会流行等。
其他环境因素包括购物环境因素、情境因素等。
营销因素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因素与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
与产品有关的因素包括产品定位、商标、商品命名、包装装潢等, 与产品营销组合有关的因素包括促销、广告、定价、企业公共关系等。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投射法。
投射法是用来测量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不愿或者不能披露的情感、动机或者态度, 是“根据无意识的动机作用来探询人的个性深蕴的方法”。
常用的投射法测试有很多, 例如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角色扮演法等。
例如, 在角色扮演法中, 实验者向被试描述某种情景, 然后让被试充当情景中的某一角色, 观察被试在该情景中的反应, 然后取得实验效果。
这是一种简介调查的方法, 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5购买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动机的取舍的过程, 就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6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需要确认、信息搜寻、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买后的行为。
这五个步骤代表了消费者从认识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到评估一项购买的总体过程。
此过程是研究如何做决策的指导原则。
消费者行为学 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一、名词解释题1、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
2、求廉动机:是指消费者以追求商品,服务的价格低廉为主导倾向的购买动机。
在求廉冬季的驱使下,消费者选择商品价格为第一考虑。
3、消费者满意:是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
它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
4、消费者需要:是指个体由于缺乏某种东西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状态。
它是消费行为的基础,没有需要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消费行为。
5、知觉风险: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消费前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二.判断题1、消费者行为学以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学科为基础。
(错)2、消费生活是人们获取和使用消费物品或服务的行为来构成的。
(错)3、本能是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与动力(Y )4、动因是促使消费者认识需求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Y )5、人的记忆系统包括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录。
(对)6、把”every good boy does fine”编码为”E,G,B,D,F”五个字母是精细性编码(错)7、复制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取信息,它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Y )8、新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一般先进入刺激辨别阶段,然后进入刺激泛发阶段(N)9、认知观点和行为主义观点属于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是(Y )10、情感总是指向一定的事物,没有任何对象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 Y )11、.认知理论把认知理解为情感处理的中心概念,主要解释对情感表现的知觉。
( N )12、给人以产品或品牌本身固有的形象,以便明显区别于其他产品或品牌是商品个性化可能性特点。
(√)13、个性的社会定义是认为个性应属于个体自身,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内在的结构。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第一章概述一、消费品和服务的分类(举例题)二、不同类型的购买行为角色(简答、判断、选择)角色类型角色描述倡议者首先提出或有意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影响者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购买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决策者是否购买,为何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做出部分或全部决定的人购买者实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人使用者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等人第二章消费者决策过程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评价与选择、购买、购后行为。
一、消费者决策类型的划分1、扩展型决策:对某类产品或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容易变换品牌。
特点:较为复杂的购买决策,一般是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间差异程度比较大,而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行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关心程度。
2、有限型决策者:当消费者认为备选品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介入程度不高,解决需求问题的时间比较短时,消费者所面临的大多属于有限型决策。
特点: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以及在他人影响下或在某种情绪影响下作的购买决策,很多可以归入有限型决策。
3、名义决策型: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产品或品牌。
名义型购买决策又分为忠诚型购买决策和习惯型购买决策。
忠诚型:对该品牌形成情感上的依赖,长期反复购买,为了减少购买风险。
习惯型:长期重复购买,他认定不同品牌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一旦遇到竞争品牌降价,消费者很快转换品牌,为了简化决策程序。
二、消费者问题的类型1.主动性问题:指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能够意识到的问题。
例如:家里的电视坏了,即使没人提醒也会主动找人修理的。
2.被动型问题:是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在别人提醒之后才可能意识到的问题。
三、问题认知过程概念:指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异,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消费者采取何种行动取决于两个因素:1.理想状态与感知的现实状态之间差距的大小或强度2.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为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消费者⾏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动的决策过程。
扩展型决策:是⼀种较为复杂的的购买决策,它⼀般是在消费者介⼊程度较⾼,品牌间差异程度⽐较⼤,⽽且消费者有较多时间进⾏斟酌的情况下所作的购买决策。
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起了⼀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形成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步搜集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名义型决策: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中马上浮现某个偏爱的品牌或产品,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和购买。
冲动性购买:消费者在进⼊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进⼊商店后基于突然或⼀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动。
问题认知: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与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需要采取进⼀步⾏动。
评价标准: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
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所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
联合分析法:消费者对具有相同属性但不同⽔平的⼀系列产品作出整体偏好评价,然后对数据进⾏分析,得出各种属性及各种⽔平的相对重要性。
编纂式规则:消费者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较,在该属性上得分最⾼的品牌将成为备选品牌。
连接式规则: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应达到的最低⽔平作出了规定,只有所有属性均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要求,该产品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即使产品在某些属性上的评价值很⾼,但只要某⼀项属性不符合最低要求,该产品仍将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
重点选择规则:这⼀标准通常定得较⾼,只有在⼀个或⼏个重要属性上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该品牌才会被作为选择对象。
按序排除规则:消费者先将各种产品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并为每⼀属性规定⼀个删除点或删除值。
补偿性选择规则亦称期望值选择规则:消费者将按各种属性的重要程度赋予每⼀属性以相应的权数,同时结合每⼀品牌在每⼀属性上的评价值,得出各个品牌的综合得分,得分最⾼者就是被选择的品牌。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详细版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0*2=20分)1. 连接式选择规则:在购买发生前,当消费者面临着大量备选方案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产品的每一个评价标准设置最低的可接受的表现水平,然后选择在所有标准上都超出了最低水平的方案。
---P412. 排除式规则:也称按序排除规则,它要求消费者首先对所有的评价标准按重要程度排序,并对每一标准设立切除点。
然后从最重要的属性开始对所有品牌进行考察,那些没有超过切除点的被排除在外。
---P423. 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既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也指一个人的内在真实自我。
---P984. 完型原则:是指即使在要素不全的情况下,消费者也有将刺激物发展成一幅完全画面或图景的趋势。
---P1525. 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又叫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体验。
它是一个有机的认知系统,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的感知和自我评价。
---P1766. 家庭: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P2467. 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消费者态度:是指在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所持有的评价观点和行为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这三个成分构成的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内在心理结构,在调节外界刺激和消费者的个体反应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
)---P1238. 近因效应:是指最后出现的刺激物会更容易被消费者记住,并在解释中被赋予更大的影响权重。
---P1539. 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辩证统一。
---P19610.人际传播:人际传播就是指信息及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消费者:在消费过程(购买前、中、后)产生需要或欲望,实施购买并处置产品的人、团体或者组织。
消费者行为学: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观念或体验所涉及的过程。
消费者行为研究属于行为科学范围。
消费者研究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前者有更大的范围和更早的历史,涵盖心理学、市场学、社会学、经济学和人类学多个学科领域。
理论基础:1.决策过程论:是消费者购买、消费和处置的决策过程。
2.体验论:是消费者的体验过程,往往是一种感性行为,在体验中购买、消费、处置。
3.刺激—反应论:是消费者对刺激的反应,从消费者与刺激的关系中去研究消费者行为。
4.平衡协调论:是消费者与营销者之间的互动行为,是双方均衡的结果。
基本学科特征:a.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b.研究方法多元化实证主义:强调研究的客观性,把消费者视为理性决策者.阐释主义:强调消费者个人经验的主观价值,行为受多重原因支配.c.研究和应用并重:现代营销管理强调“顾客导向”,为消费者行为应用提供了空间。
主要研究问题:(1)消费者特征辨析(Who)(2)消费者心理状态(What)(3)消费者行为状况(What)(4)如何解释消费者行为(核心问题)(Why)(5)如何影响及与消费者互动(How)Z时代的消费者:1.超前消费、冲动消费2.渴望个性化产品和定制服务3.国产品牌忠诚度提升4.具有研究型消费者特征,全渠道消费5.社交媒体对其消费决策影响大哪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1.观察和调研。
早期消费者研究主要方法,与营销调研类似。
2.因果模型。
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因果模型成为消费者行为和营销学研究主流,如问卷调查。
3.实验。
如实验室实验、田野实验、自然实验等。
4.大数据智能分析。
大数据分析是“让消费者自己告诉你”,从人找信息→信息找人。
A.实验室实验是消费者行为研究主流方法。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一)一、填空题1. 消费者行为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原则、科学性原则、_________原则、分析-综合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
2. 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_________、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
3. 消费者行为具有期望性、一致性、_________、不确定性、时代性、_________等特点。
4. 能力的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_________和表现时间差异三个方面。
5. 根据商品的购买方式可将消费品分类为简便拼、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1. 利用音乐.幽默,引起快感的视觉刺激等营销方法,这是根据( )A. 刺激的突出性B. 刺激的熟悉感C. 消费者专业性D. 消费者情绪2. 消费者购买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_____________的过程。
A. 购买心理B. 购买意志C. 购买行动D. 购买意向3. 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__________。
A. “意见领袖”B. “道德领袖”C. “精神领袖”D. “经济领导者”4. 消费者在购买某些高档商品是,可能会出现对所选的商品爱不释手,但另一方面又嫌商品的价格过高,这体现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哪种冲突?()A. 趋避冲突B. 双趋冲突C. 双避冲突D. 单趋冲突5. 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_____。
A. 确认B. 收集信息C. 备选产品评估D. 决定购买6. 人们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商家的营销战略及决定,那么商家能从消费者的哪三个方面来决定正确营销战略?()A.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调节或者自我控制B. 认知需要、承担风险、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C.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调节或者自我驾驭D. 认知需要、承受价格、自我掌控或者自我驾驭7. 消费者从包装物上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来源属于_________。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者行为学》复习资料1一、填空题1. 有些消费者比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地为他人提供信息,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营销者可以采用________的诉求方式来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
A、理性诉求B、情感诉求C、幽默诉求D、恐惧诉求2.参照群体对内部成员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具有哪些行为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A从众 B模仿 C暗示 D循环刺激心理3.消费者在选择、评价商品信息时,把商品所具有的非常好的与比较差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看待,以决定对该商品的偏爱程度,这种决策规则是_______________。
A.析取式决策规则 B.排除式决策规则 C.编撰式决策规则 D.补偿式决策规则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哪些阶段?2.传播的基本模型包括哪些要素?影响传播效果的信源有哪些特点?3.自我概念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4.从社会阶层方面看,消费者心理有哪些?营销者如何根据这些心理制定应对策略?5.贝克认为,消费者情境的构成主要包括哪五个方面?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意见领袖或舆论领袖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ABCD2.ABCD3.D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一般包括哪些阶段?暴露是感知营销刺激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注意阶段;第三阶段是理解阶段;然后是接受信息的接受阶段,最后阶段是保持阶段,是消费者把所接受的信息存入到记忆里的阶段,也叫记忆阶段。
2.传播的基本模型包括哪些要素?影响传播效果的信源有哪些特点?答:传播的基本模型包括:传递者/信源、信息、信道、受众和噪声。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娱、购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学者们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沿袭了消费者行为学对消费者行为的界定,认为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构成:(1)消费者的行为(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旅游消费的特点: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2)旅游消费的体验性3)旅游消费的时效性4)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5)旅游消费的弹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旅游消费者行为具有复杂性2)旅游消费者行为受到旅游动机驱使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一)经济学(二)心理学(三)消费者行为学(四)社会学(五)人类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模式:最有代表性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以米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需要—动机—行为”模式:该模式以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以及行为构成旅游消费行为的周期。
“刺激—反应”模式: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刺激的反应。
当某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行为倾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两种范式: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 是营销决策和制订营销策略的基础2. 为旅游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政策制订提供依据3. 有助于旅游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 提供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二、旅游消费者感知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类别:根据感觉产生的刺激来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按照刺激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外部感觉分为视、听、嗅、味和触觉五类,其中,视觉是主导“视觉捕捉”(Visual Cap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一、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娱、购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学者们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沿袭了消费者行为学对消费者行为的界定,认为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构成:(1)消费者的行为(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旅游消费的特点: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2)旅游消费的体验性3)旅游消费的时效性4)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5)旅游消费的弹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旅游消费者行为具有复杂性2)旅游消费者行为受到旅游动机驱使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一)经济学(二)心理学(三)消费者行为学(四)社会学(五)人类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模式:最有代表性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以米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需要—动机—行为”模式:该模式以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以及行为构成旅游消费行为的周期。
“刺激—反应”模式: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刺激的反应。
当某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行为倾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两种范式: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 是营销决策和制订营销策略的基础2. 为旅游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政策制订提供依据3. 有助于旅游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 提供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二、旅游消费者感知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类别:根据感觉产生的刺激来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按照刺激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外部感觉分为视、听、嗅、味和触觉五类,其中,视觉是主导“视觉捕捉”(Visual Capture)。
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特性:1)感受性2)适应性(乡村旅游) 3)交互作用性(心旷神怡)4)群体差异性(年龄/性别等)旅游消费者的知觉是旅游者人脑在旅游消费的全过程中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旅游消费者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整体性3)恒常性4)理解性知觉的选择性的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客观特点(2)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兴趣、动机、期望、知识经验等的影响。
知觉在组织整合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1)邻近原则(2)相似原则(3)封闭原则(4)连续原则旅游消费者感知的影响因素:客观因素1)感知对象的新颖性2)感知对象的刺激强度3)感知对象的出现频率4)感知对象的变化性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和动机3)情绪4)其他的个体因素个性、知识经验、价值观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指人们对一个目的地的信任、意见、印象以及期望的总和。
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要素的感知: 1)旅游吸引物 2)进入通道 3)接待设施与服务 4)辅助性服务 5)文化因子旅游消费者对旅游条件的感知:1)对旅游距离的感知:阻碍和促进2)对旅游风险的感知:功能/安全/资金/时间/社会/心理基于旅游消费者感知的营销策略:.1、品牌升级策略:消费驱动资源驱动竞争驱动2、广告策略:旅游广告是指由旅游目的地政府部门、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三、旅游消费者动机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可以通过旅游行为而获得满足的一些基本需要,尤其是精神性和社会性的需要。
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是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心理动因。
1)旅游消费者对旅游对象的感知2)符合消费者需要的旅游对象(旅游吸引物)3)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旅游消费者动机的特点:1)内隐性:是一种心理过程2)指向性:与个体行为密切相关 3)复杂、多重性:影响因素多,调节多样 4)共享性:同伴出游动机影响 5)学习性:学习和经验积累 6)动态性:生活经验的不断变化普洛格的旅游动机理论普洛格认为,旅游者人格是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在连续统的两端分别是“自我中心型”(Psychocentic)人格和“多中心型” (Allocentric)人格。
自我中心型人格将思想或注意力集中于生活琐事,他们在旅行模式上更趋保守,偏爱“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且经常多次重游;多中心型人格则具有冒险的精神,持有游览或发现新旅游目的地的动机,很少去同一个地方旅游两次。
丹恩的旅游动机理论丹恩(Dann,1977)将旅游动机分为两种力量:推力和拉力。
这就是旅游动机研究中广为引用的“推—拉”动机理论模型(push and pull theory)。
具体而言,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即旅游消费者“想做什么”;而拉力则指外部环境所产生的拉动,主要是指旅游目的地的属性,即旅游消费者“能做什么”。
克朗普顿(Crompton,1979)的研究支持了“推—拉”动机理论模型,并进一步将旅游动机分为七个方面:逃离、自我探索、放松、声望、回归、密切亲友联系和增加社会交往。
他将推力动机分为两种:新奇和教育。
麦金托什的旅游动机理论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1977;转引自:保继刚,楚义芳,2012)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逃避与寻求二维旅游动机理论与丹恩的旅游动机理论类似,艾泽欧—爱荷拉(IsoAhola,1982)提出的旅游动机模型包括两个方面因素:逃避(escaping element)和寻求(seeking element)。
“逃避”指离开日常环境的愿望,“寻求”指通过去相对照的环境旅游以获得内在的心理回报的愿望。
旅游消费者动机的影响因素1.内在因素即旅游消费者的个人因素,是影响旅游动机的首要和决定性因素。
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因素和心理因素:1)人口统计因素(1)性别、年龄;(2)国籍、职业、受教育程度(3)家庭结构和人口收入;(4)健康状况2)心理因素(1)个性特征;(2)态度;(3)情感;(4)价值观旅游动机的影响因素相当复杂,除了旅游消费者的个人因素外,还包括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
1)政治因素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社会文化对旅游动机的影响3)技术、经济对旅游动机的影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
基于内部因素的旅游动机激发可以归纳为“2W-2H”模式“去哪玩”(Where to play;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选择)“玩什么”(What to play;关于旅游活动、旅游项目选择)“怎么去”(How to plan;关于旅游信息查找、旅游线路安排)“怎么玩”(How to play;关于在目的地的实地消费)四、旅游消费者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主观体验。
情绪的产生原因(1)身体内外的刺激(2)主观的认识活动(3)个人的生理状态人的任何一种情绪、情感体验,都有一种与它相反的情绪、情感体验相对应。
在每一对性质相反的情绪、情感体验内,成为两极端的情绪、情感品质,就叫情绪、情感的两极性两极性的具体内容: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极对立、积极和消极的对立、紧张和轻松的对立、激动和平静的对立、强与弱的两极性旅游消费者的情绪、情感是旅游消费者在旅游全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旅游消费者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主观体验特点:(1)兴奋性与感染性(2)短暂多变性(3)稳定性与波动性并重(4)文饰性旅游消费者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旅游消费者的认知、归因方式情感营销是把旅游消费者个人情感差异和需求作为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战略的核心,通过借助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广告、情感口碑、情感设计等策略来实现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五、旅游消费者态度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定、持久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旅游消费者的态度是指旅游消费者在了解、接触、享受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过程中,对旅游体验本身、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心理反应与倾向。
态度的构成:(1)认知成分(2)情感成分(3)行为倾向成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认知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是态度的核心,行为倾向是态度的最终表现形式并影响了最终外显的行为。
态度的特性:(1)对象性(2)抗变性(3)内隐性旅游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因素1)旅游消费者态度—行为关系的影响因素(1)态度的强度(2)态度的特殊性水平(3)态度的可接近性(4)时间跨度(5)自主意识2)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的影响因素(1)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的类型在旅游目的地的态度上,旅游消费者比较常见的几种态度:①向往②期待③好奇④回避⑤抵制(2)影响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态度的因素①消费者个体本身的因素②消费者所处的外部环境③目的地改变旅游消费者态度的策略:1)更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提升旅游产品与服务质量2)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①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②地区定价策略③心理定价策略3)提升旅游消费者的活动参与度六、社会环境因素与旅游消费者行为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是指一群与消费者紧密相关,同时能对消费者的评估、期望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体。
(1)按照群体组成形式划分:正式参照群体与非正式参照群体(2)按照群体接触特性划分:成员群体和渴望群体(3)按照群体的影响性划分:正面的参照群体和负面的参照群体(4)按照隶属关系和影响划分为:交往群体、向往群体、否认群体和躲避群体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影响(1)在信息方面影响旅游消费者。
指参照群体成员的行为、观念、意见被个体作为有用的信息予以参考和仿效(2)在功利方面影响旅游消费者。
在规范方面(一定社会背景下,群体对其所属成员行为的合理期待——行为标准)对旅游消费者的影响(3)在价值表达方面影响旅游消费者。
指个体自觉遵循或内化参照群体所具有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在行为上与之保持一致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等级标准划分为在地位上彼此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社会阶层有特征:其一,同一阶层的人群具有类似的行为。
其二,社会阶层的地位有高低之分。
其三,社会阶层是职业、所得、教育等综合的结果。
其四,社会阶层的内涵会变动,而且个人亦会提升到较高阶层或下降到较低阶层。
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1)上等阶层、上中等阶层群体的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高阶层(上等阶层、上中等阶层)者是社会上最富有、最有权力、最具声望的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