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历史评价《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清朝初年吴乔:“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清朝纪晓岚《四库总目提要》“《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
有实属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
有失去本题者,‘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
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
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
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
”清朝贺裳《载酒园诗话》“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
”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曾感叹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当代古典诗词作家苏缨、毛晓雯著有《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
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而终于无处堪用其情,便只觉得世界辜负了自己。
这话对李商隐而言,没有半分矫情,毕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世界当真辜负了他。
后世影响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
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锦瑟》古诗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诗简介《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
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五十弦,一说一男一女对坐弹两张琴;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
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翻译/译文《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一般为二十五弦。
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一说二十五弦的古瑟琴弦断成两半,即为五十弦)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注释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Word版含答案
李商隐诗两首1.把握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能有感情地背诵这两首诗,并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3.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1.查阅资料,了解李商隐的生平、作品的风格特色和这两首诗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2.深入品味领悟,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讨论、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4.拓展阅读,进一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1.把握诗歌的旨意,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了解诗人创作的艺术风格。
2.鉴赏诗歌蕴含的寓意,了解诗歌倒叙的叙事特点。
3.熟读成诵。
1.引导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读懂诗意,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按照“阅读——掌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3.引导学生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锦瑟》的意旨隐藏很深,历来众说纷纭。
对此诗的欣赏重在体味诗的朦胧意境,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技巧。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极真切地写出了兵荒马乱的情状,在多方对照和咏叹中,讽刺了玄宗荒淫致乱的行为和为保全自己而牺牲贵妃的不义之举。
此诗讽意深而用笔细,在众多咏马嵬的诗歌中,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属别开生面之作。
李商隐(约812—约858),晚唐诗人。
因受“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其诗构思新巧,辞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古人评其诗为“深情缅邈”“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
1.《锦瑟》此诗为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病故前回忆人生往事之作。
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诗人晚年回首往事,有感于世路坎坷,遗恨重重。
诗中寄寓了诗人浓重的悲慨和郁愤。
2.《马嵬(其二)》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今陕西兴平),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历史评价《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清朝初年吴乔:“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清朝纪晓岚《四库总目提要》“《无题》之中,有确有寄托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
有实属狎邪者,‘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
有失去本题者,‘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
有与《无题》相连,误合为一者,‘幽人不倦赏’之类是也。
其摘首二字为题,如《碧城》《锦瑟》诸篇,亦同此例。
一概以美人香草解之,殊乖本旨。
”清朝贺裳《载酒园诗话》“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
”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曾感叹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当代古典诗词作家苏缨、毛晓雯著有《多情却被无情恼:李商隐诗传》。
“多情却被无情恼”,东坡这一句词若孤立来看,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
多情者本已易于自伤,况欲于无情的世界里寻觅情的归所,而终于无处堪用其情,便只觉得世界辜负了自己。
这话对李商隐而言,没有半分矫情,毕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世界当真辜负了他。
后世影响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
李商隐《蝉》赏析:咏蝉寄情
李商隐《蝉》赏析:咏蝉寄情李商隐的《蝉》是一首五言律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咏蝉诗中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蝉李商隐〔唐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2、注释以:由于。
薄宦:官职卑微。
高难饱:古人认为蝉居高树,吮吸清露为生,高处露水少,所以难以饱腹。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第五》:“秋蝉登高树饮清露,随风㧑挠,长吟悲鸣。
”高:即指高处,树之顶端。
同时,“高”字也含有高洁的意思。
“徒劳”句:蝉终日悲鸣诉说“高难饱”的怨恨,却得不到同情,故云“徒劳”,其声白费。
徒劳:白白费力,白费劲。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
费:徒然。
五更(gēng)::指天快亮时。
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
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疏:稀少。
碧:绿。
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
梗,指树木的枝条。
泛:漂浮。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
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
芜:荒草。
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烦君:劳你。
君,此处指蝉。
相警:警我,向我警诫。
相,指代副词,偏指一方,此指代第一人称“我”。
警,警醒,提醒。
亦:也。
举家清:全家清贫。
举:全。
清:清贫,清高。
三、创作背景李商隐生当晚唐时期,一生经历由唐宪宗至唐宣宗六朝,正值牛李党争相当激化之时。
李商隐初依牛党,后改投李党,一直在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挣扎,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李商隐(813年-858年),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誉为“千古绝艳之才子”。
他的诗歌以豪放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而闻名于世。
李商隐的诗作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对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以下是对李商隐的评价,从其才华、作品主题和表达技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李商隐被普遍认为是唐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
他的天赋超群,其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商隐的才华可见于他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的诗作用典雅的措辞来描写复杂的情感,同时使用了富有音乐感的韵律和修辞。
这种才华使得他的诗歌真实而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的情感和思想。
其次,李商隐的诗作主题涉及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
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爱情、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在爱情的主题中,他表达了对爱情的痛苦和无奈,描绘了爱情的荣光和苦难。
他的作品中也涉及到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展现了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阶级的批判。
此外,他的诗作也涉及到了对自然和岁月流转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最后,李商隐的诗作表达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达技巧。
他的诗歌充满了音乐性和对语言的精致把握,同时兼具了神秘感和超凡脱俗的情调。
他的作品采用了巧妙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的隐喻,通过形容细腻而富有诗意的图像来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他的诗作的意境丰富而深远,既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可以引发人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深入思考。
总之,李商隐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唐代诗人,他的诗作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对人生深刻的思考而受到广泛赞誉。
他的诗作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主题,以巧妙的表达技巧和精确的语言来描绘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迷人而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见。
李商隐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评价李商隐的诗
评价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在风格、意境和情感表达上都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备受推崇和赞赏。
以下是对李商隐的诗作进行评价的一些观点:
1、风格华丽而雄浑:李商隐的诗风辞章优美华丽,行文流畅。
他擅长运用文笔繁复而不失简练,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2、感情丰富而细腻:李商隐的诗作展示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
他对于爱情、离别、人生苦辣等主题都有深入的思考和深情的抒发,使诗作充满了情感的张力。
3、意境纵横交错:李商隐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将现实与理想交织在一起,使其诗作具有丰富的意境和想象力。
他能够通过一些细枝末节展现出大大的情感冲击力。
4、诗歌形式多样化:李商隐尝试并创造了多种诗歌形式,包括长篇叙事诗、七绝、五言绝句等,其中以五言绝句最为出色,使他的诗歌更加丰富多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李商隐的诗作以其华丽的风格、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李商隐被誉为唐代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之一,其诗歌作品是唐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他的诗歌表现了爱情、离别、孤独、无奈等内心感受,展现了人类情感的无限深度和广度,使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真谛和爱情的真谛。
李商隐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也被广泛传颂于世,成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首先,李商隐诗歌的艺术价值令人注目。
他的诗歌以清新、细腻、严谨著称,抒发了无限深情和哀婉的思想,常常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
例如,他的《夜泊牛渚怀古》描写了江南渔村的孤独、寂静和美丽,而《浪淘沙·北岛》则对大自然的波澜壮阔和无限辽阔展现出真正的美感。
此外,他的诗歌还常常注重细节和特写,神秘、超现实、以及凄婉的音乐感,在诗歌史上这种风格无疑成为了独树一帜的代表。
其次,李商隐是一位精通语言的大师。
他的诗歌含义深沉,透过词句浓厚的情境,深度又纯粹。
同时,他幽微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技巧,能让读者顿悟生命的无限深度,影响了后世的多位文学家。
比如他的《锦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及其含蓄委婉,悲凉至极,动人心弦,受到了古今中外许多读者的好评。
此外,他的诗歌还注意生命和自然的共振,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让人感悟到生命的闪耀点滴。
最后,可谓李商隐诗歌表现了唐代文化的最高峰。
这种表现先是在诗歌方面,从李白和杜甫的时代到李商隐的时代,唐诗社会繁华而美丽的初步形态,跃然纸上,带来了文学上更为多彩的风貌。
进一步的,李商隐的作品揭示了文化、历史与政治的矛盾和对立,文化与自身的客观条件,以及政治更多的依赖和控制等社会现实问题,甚至直接或间接的奠定了唐代社会文化、政策与价值观之根基。
总之,李商隐的诗歌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鲜明贡献,不仅在当时达到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影响跨越时代,饱含了人类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引领着文学发展的方向。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商隐的诗歌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诗歌特点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
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
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暗示色彩,有一种朦胧美。
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
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
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
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
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艳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奇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
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
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以《锦瑟》看李商隐的诗歌特点李商隐《锦瑟》主题是什么呢?主要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清代杜诏、杜庭珠《唐诗叩弹集》评语:诗以锦瑟起兴,“无端”二字便有自讶自怜之意,此锦瑟之弦遂五十耶?瑟之柱如其弦,而人之年已历历如其柱矣,即孔北海所谓五十之年忽忽至也。
庄生梦醒,化蝶无踪,望帝不归,啼鹃长托,以比华年之难再也。
感激而明珠欲泪,绸缪而暖玉生烟,华年之情尔尔。
不但今日追忆无从,而在当日已成虚负,故曰“惘然”。
持自伤说的何焯也认为“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
”史载,李商隐为没落贵族后裔,父早亡,幼时“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依之亲”。
少有文名,十七岁即被“牛僧孺派”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僚。
二十五岁中进士,次年入“李德裕派”王茂元幕中为书记,并娶其女儿为妻,从此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进退失据,痛苦不堪。
后来牛党得势,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作相,李商隐屡启陈情,令狐绹均置之不理。
备受压抑的李商隐只能漂泊四方、依人作幕,年仅45岁便郁郁而终。
《锦瑟》实际上是李商隐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
诗歌的首联是内容的总起,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五十弦,《史记·封禅书》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首联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颔联与颈联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是全诗的核心,而理解这个核心的关键又是对四个典故的解读。
如果我们打乱一下四个典故的顺序,会发现其间贯穿着一条线索,那是诗人一生之坎坷路:胸怀大志-力显才华-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也可喻指年轻时的梦想,理想。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李商隐(813年-约835年),字义山,号玉溪,晚号玉溪居士,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歌以婉约清新、豪放自由闻名。
李商隐的诗在当时已被高度赞誉,并且对后世的文学影响深远。
以下是关于李商隐的评价:首先,李商隐的诗歌作品展示了他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他对于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复杂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他的诗歌既有清新婉约的作品,如《玉泉子·健峰欲举千重雪》;又有豪放绝伦的诗作,如《无题·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无论是哲思抑或诗意,都表现出了他的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情感生动的个人体验。
其次,李商隐的诗歌语言优美,富于意象。
他擅长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能够将抽象的思想和感受通过形象的描绘具象化,使诗歌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例如,他在《无题·登忆秦娥宫遗址》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废墟之下的寂寞悲凉与历史传奇联结在一起,以表达对逝去的辉煌和苍凉的怀念之情。
此外,李商隐的诗歌思想内涵丰富多样,既有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他对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认识,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思熟虑和对人性的关注。
他关注社会现实,抒发自己对乱世的忧虑和无奈,如《无题·遥见江头杨柳青》描绘了苍凉曲折的社会景象。
同时,他的诗作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如《无题·雁阵》和《无题·夜雪》。
最后,李商隐的诗歌风格独特,开创了唐代中期的新型诗风。
他兼收并蓄,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
他的诗歌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运用了大量的韵律和格律,如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等,赋予了诗歌更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他对诗歌结构和韵律的关注,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重要的范本和启示。
综上所述,李商隐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情感、语言、思想和艺术创新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必背与拓展诗词精讲:《夜雨寄北》《泊秦淮》《观书有感》
必背与拓展诗词精讲:《夜雨寄北》《泊秦淮》《观书有感》文史轶事李商隐活得有多艰难,你造吗?从“牛李党争”说起牛李党争,通常是指唐代统治后期(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争斗。
斗争从唐宪宗时期开始,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持续时间将近40年,最终以牛党获胜结束。
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之叹。
牛李党争是唐朝末年宦官专权、唐朝腐败衰落的集中表现,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
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风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
史学界大体上认为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
再看,李商隐生命中的两位“贵人”恩师令狐楚:令狐楚是骈体文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其子弟交游。
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
李商隐也对令狐楚非常感激。
岳父王茂元: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
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部)作了王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将女儿嫁给了他,这桩婚姻将李商隐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尴尬处境下的李商隐:人生是大写的艰难!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而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
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去牛就李”!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令狐楚的背叛,李商隐很快为此付出了代价。
婚后与妻子王氏恩爱情笃,却给仕途带来厄运,致使终生处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说不清,道不明,受尽夹板气。
虽苦苦挣扎,也无法摆脱人际关系这张无形的罗网,致使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哭李商隐》)。
知人论世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
论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论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成就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是晚唐杰出的是人,他字义山,号玉溪生,另还有一字号樊南生。
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取得进士头衔,历经了晚唐那种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三朝的黄昏时期,这个时候唐朝已经是末期了,政治上腐败,宦官专权,牛李两派党政激烈,排挤倾轧很激烈的时期。
李商隐先是依靠牛派而考取了进士,结果娶妻却是李派王茂元的女儿,所以夹杂在两派之间常常会让他左右为难,而且现实之中也证明他脚踩两条船总是处处受到排挤,一生为寄人篱下,有才无处施展,“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李商隐虽然试图不顺,但是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却是无与伦比,唐代是诗歌繁盛的时代,既是在社会如此黑暗的时候,李商隐的诗歌创作就如出淤泥的莲花一般赢得了喝彩。
①历来后世对于李商隐诗歌的评价都是极高的,清代刘熙载曾用“李樊南深情绵邈”进行说明,来概括他的诗风。
而李商隐赢得瞩目最多的还应当是其以《无题》为题的抒情诗,这些诗歌音韵和谐、典雅华丽而又充满着伤感的美学风格,是李商隐诗中最能代表其风格的创作。
李商隐的无题诗歌主要分为五律、七绝、七律等几种类型,按照首句为名可以进行以下归纳:五律一共有四首,分别是“近知名阿侯”“含情春日宛晚”“照梁初有情”“幽人不倦赏”;七绝一共有七首,分别是“白道萦回入暮霞”“闻道阊门萼绿华”“户外重阴黯不开”“紫府仙人号宝灯”“寿阳公主嫁时妆”“长眉画了绣帘开”“待得郎来月已低”等等;七律则是一共有八首,分别是“飒飒东风细雨来”“昨夜风尘昨夜风”“万里风波一叶舟”“来是空言去绝踪”“重帏深下莫愁堂”“何处哀筝随急管”“凤尾香罗薄几重”“相见时难别也难”等等。
一独特而又深邃的创作主题李商隐无题诗最大的特征意义的含混,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理解都是行得通的,整个诗歌往往具有了多义性。
正如梁启超在介绍自己在阅读李商隐诗歌的体验的时候所说:“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释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
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颇得风人之旨的评价
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颇得风人之旨的评价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以其纵情奔放、语言优美的风格著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四库全书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文献辑录类书籍,对李商隐诗歌作品进行评价的《四库全书总目》,也为人们提供了对他作品的专业评价。
本文将从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出发,探讨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以及对后世诗坛的影响。
在《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关键词,如“风人之旨”、“题解”、“批点”等。
这些词语表明了四库全书对李商隐诗歌的高度评价和重视程度。
首先,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言简意赅、精准凝练,称其诗歌颇得“风人之旨”。
这表明李商隐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喜爱。
李商隐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能够在文字间传递出强烈的情感和思想。
四库全书总目对他的评价意味着他的诗歌在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四库全书总目》中所提到的“题解”和“批点”揭示出四库全书对李商隐诗歌的深入研究和评论,这也体现了四库全书的权威性和全面性。
四库全书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文献辑录类书籍,涵盖了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批评可以被视为权威。
对李商隐诗歌的“题解”和“批点”提供了对其作品的详细分析和评价,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商隐的诗歌。
李商隐的诗歌作品以其清新脱俗、感伤细腻的情感表达而闻名。
他对自然景物、爱情、社会现实等主题的描绘独具一格,同时也以浓烈的个人情感贯穿其中。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字字珠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他善于以极富意境的笔触描绘空灵的景物,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人类情感的内涵。
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历史上也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后世文人的楷模和向往的对象。
总结起来,四库全书总目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是高度肯定的。
它既称赞了李商隐诗歌颇得“风人之旨”,又提供了对其诗歌的详细解读和批评。
对李商隐的评价
对李商隐的评价李商隐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以其精湛的诗艺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作多以婉约派为主,善于表达人生的苦短和人情世故。
他的诗歌作品多涉及爱情、别离、人生哲理等主题,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境打动着读者。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的艺术天赋和写作才华。
他对象描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诗歌的处理方式使他的诗作极具艺术性。
他善于运用押韵、节律及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他的作品具有音韵之美和形象之美。
他的诗作多以五言、七言绝句的形式呈现,透露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个人的心境和情感,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共鸣,让人赞叹不已。
其次,李商隐的作品中常常体现出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对爱情的细腻描绘。
他凭借对人性的敏锐触觉,将一些复杂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娓娓道来。
他常常以别离为主题,通过描写离别的痛苦和惆怅,表达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思考。
他的作品中也经常涉及到爱情的甜蜜与痛苦,他用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将人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得艺术化,让读者领略到爱情的酸甜苦辣。
此外,李商隐的诗作经常运用典故和隐喻,使其作品更具深意。
他不仅善于叙事,还擅长托物言志。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历史人物或典故的形象,他巧妙地将这些形象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表达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他的作品中还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比拟,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这些典故和隐喻为他的作品增添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使其作品更富有内涵和魅力。
综上所述,李商隐是一位具有卓越才华和独特风格的诗人。
他的作品凭借其艺术性、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隐喻的运用而广受赞誉。
他通过对离别、爱情等主题的描绘,以及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让读者感受到他细腻而深刻的情感表达。
他的诗歌作品至今被广泛传诵和赏析,不仅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艺术遗产,也让读者感悟到诗歌的力量和人生的真谛。
李商隐的诗歌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闪烁的一颗明珠,不断激发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李商隐诗歌语言风格
李商隐诗歌语言风格《李商隐诗歌:文字里的深情密码》说起李商隐的诗啊,那风格可太独特了,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次挖掘都有新发现。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诗词分享会,大家就聊到了李商隐。
有个朋友说,读李商隐的诗就像在迷雾里找路,似懂非懂,但又被深深吸引。
就拿他那首《锦瑟》来说吧,“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开头读起来,感觉像是在对着一把锦瑟发呆,可为啥是五十弦呢?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接着往下读,“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哎呀,一下子就像掉进了一个奇幻的梦境里。
他把典故用得那叫一个巧妙,像庄生梦蝶、望帝啼鹃,这些故事被他揉进诗里,就好像给平淡的文字施了魔法,变得神秘而富有韵味。
我自己有一回在一个古旧的庭院里闲逛,那庭院里有几株桃花,正开得绚烂。
当时我就突然想起李商隐的“桃花乱落如红雨”。
他这形容可太妙了,桃花飘落就像下了一场红色的雨,简单几个字,把桃花飘落的那种凄美、那种绚烂到极致后的凋零感都写出来了。
不像有些诗人写桃花,只是说桃花开得美,他却能看到背后的那种无常和伤感,这就是李商隐的厉害之处。
他写诗还特别擅长用一些很细腻的情感表达。
比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这写的是离别之情,可他不是简单地说舍不得分开,而是把那种见面的艰难和分别的痛苦,跟春天将尽、百花凋谢联系在一起。
好像这两人的离别,就像春天走了,美好的东西都消逝了一样。
我曾经有过一段异地恋,每次分别的时候,就特别能体会这种感觉。
看着周围的景色,都好像变得黯淡无光,就像诗里说的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的诗歌语言风格,就像是用精美的丝线编织出来的一幅画,画面里有深情、有梦幻、有无奈、有凄美。
他的文字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不管是对爱情的渴望、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还是对人生境遇的喟叹,都藏在那些看似华丽却又饱含深情的诗句里。
每次读他的诗,就像是在跟一个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的古人对话,从他的诗句里,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能感受到千百年前的那些爱恨情仇,这大概就是李商隐诗歌独特魅力的所在吧,让人读了就忘不了,还总想反复品味其中的滋味。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锦瑟》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李商隐,晚唐诗坛的创作主将,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歌成就直追盛唐大家,代表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准。
李商隐的诗歌构思奇特,想象丰富,风格�丽,某些无题诗和爱情诗更是显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其中的一些名篇却又写得异常隐晦迷离,让人难以揣摩其创作主旨。
因此,金代的诗歌评论家元好问曾经发出“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的感慨。
而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一诗就集中体现出其诗隐晦迷离的艺术特点,关于《锦瑟》一诗创作主旨的探究,几乎成为文坛的一个永恒话题。
一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观点的几点商榷意见历代学者和评论家们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创作主旨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等几种观点。
虽然各种观点皆有自己的论证,但笔者总觉得不够全面和准确,都有一些可待商榷之处。
持咏物说者,仅凭诗名《锦瑟》和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就简单地推断为该诗乃咏物诗,显然比较武断。
根据全诗所表现出的充沛情感和迷离意境,这绝不是一首咏物诗所能解释的,因此咏物说显得非常苍白。
持悼亡说者,根据古人对断弦之说的理解(古代男子的妻子先夫君而去世,该男子即被称之为“断弦”),认为古瑟本为二十五根弦,而此诗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则表明作者写这首诗是悼念自己的亡妻王氏。
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该诗的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似与悼亡之说有所冲突。
既然李商隐如此深刻地爱着并怀念着自己的亡妻,为何会有“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感慨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持爱情说者,以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出发,认为此诗是李商隐怀念昔日恋人所作。
但细品此诗,发现该诗绝非爱情诗所能简单定位的,此诗所发散出的深沉生命之思在颔联和颈联中有充分的体现。
李商隐诗词风格中“隐”与“秀”的和谐统一
李商隐诗词风格中“隐”与“秀”的和谐统一李商隐诗词风格中“隐”与“秀”的和谐统一李商隐的诗歌,给读者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关于李商隐诗歌的特点大家了解多少呢?李商隐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卓著的诗人,《唐诗品汇总序》中曾用“隐僻”二字来概括李商隐诗歌的风格。
何为隐,何为僻?隐,就是含隐蓄秀;僻,就是奥僻幽邃。
历来李商隐诗歌之僻为人贬,但是他的隐却广为人赞。
而含隐蓄秀,又简称隐秀。
这一隐秀特征将李商隐诗歌的品位提升到众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一、关于“隐秀”风格的定义“隐秀”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隐”,什么又是“秀”呢?所谓“隐”就是要求文学作品,不仅要从形象本身可以直接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传达的思想、表现的感情,而且要有从形象间联想出来的意义,也就是借助于形象的暗示、象征等作用而体现出来的意义。
前一重意义是艺术形象本身自然流露出来的,后一重意义则是和不同的读者的不同的体会相联系的,所以也常常是不确定的,而且有他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这种丰富性与灵活性主要借助于诗歌的比兴、象征、讽喻、寄托等手法体现出来,由于这种手法的运用,诗作便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而意象的不确定以及意象间难以捉摸的跳跃性又使诗歌的丰富性大大加强。
“秀”也不是指一般的描绘客观事物,而是要使客观事物的面貌非常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就像亲眼目睹一般,并且应该对现实物象进行艺术加工,在意境的创造上要自然和人工结合,不能不加修饰,也不能不要苦思,而要由苦思、精思而进入极难极险的境界,以求得奇句。
也就是说自然要与人工结合,通过苦心锤炼达到妙造自然的境地。
“隐”与“秀”的和谐统一其实也就是神韵和形态的和谐统一,掩去的是形态,映出的是神韵,在不动声色之中显现出无限的诗韵。
这两方面相互交融统一,使诗歌的意趣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亦真亦幻,从而变化无穷,含义丰富,而耐人寻味。
二、李商隐诗歌的“隐秀”特征及其具体表现李商隐在吸收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将“隐秀”诗风发挥到了极至,从《锦瑟》中我们就可以体味出“隐”与“秀”紧密结合所带给人的想象与震撼: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对李商隐诗歌的评价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情感丰富、意境深邃而著称于世。
在古代,人们对他的诗作都持有很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品情感饱满
李商隐的诗歌情感饱满,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感受和体验。
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自己的爱情、离别、思乡之情,抒发了甚至是当时社会上无法表达的情感,这使得他的作品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二、意境深邃
李商隐的诗歌在意境上也很出色,常常描绘出一些凄美、浪漫、抒情的场景和景致,把诗歌的意义深刻而细腻地表现出来,给人一种意境深邃、意蕴丰富的感觉。
三、语言精练
李商隐运用的语言简练、表达精准,他的诗歌常常在简洁之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极大地降低了诗歌的表达难度,同时也增加了人们阅读体验的乐趣。
四、艺术韵味浓郁
李商隐的诗歌常常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等,这种艺术技巧的运用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富有节奏感、韵味、内涵。
五、文学价值高
李商隐的诗歌被认为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作品风格介于唐诗的“豪放”和“婉约”之间,既有豪爽奔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细腻的表述,综合了唐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元素。
总的来说,古代对李商隐的诗歌评价一直非常高。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自己特有的情感和体验,而且对于唐代文学的发展也具有很
重要的影响。
直到今天,他的作品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成为唐代文学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国粹和文化传统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