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诗歌的抒情特点——以虚构类和历史类意象为中心的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商隐诗歌的抒情特点——以虚构类和历史类意象为中心的探究

摘要: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中交替使用虚构类意象和历史类意象,虚拟了诗人

的具体体验、规避了现实生活和当下社会、中和了情感表达。呈现出委婉朦胧、

旨趣遥深的总体抒情特点。从而于心灵辟一处净土挥洒神思、裸露性灵,在诗歌

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获得自由,来调节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衡感。

关键词:李商隐意象抒情

一、李商隐其人其世及其诗风

李商隐幼年生活孤贫,一边悬头苦读,以求他日蟾宫折桂,一边佣书贩春,

以维持一家生计:商隐幼能为文,青年时期在诗歌创作方面己经崭露头角。但是

他一生仕途蹭蹬,除了在秘书省和蜀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官之外,长期辗转幕僚,才识卓绝但苦陷党争,困顿不己。命运于他本身就是一把无形的沉重的锁,商隐

也曾做过一些尝试,试图解锁沉重的命运,他年轻时曾学仙玉阳山,但是学道生

活对他创作的影响更大一些,道教中的神仙世界与故事、人物丰富了他的诗歌选材,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抒情特点,后来商隐也将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但

他的身心并未因之获得释放与自由,作为一个自然人与社会人,无论他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这把锁,所幸良好的文学修养与能力使他尚可借诗陈情,于心灵辟一

处净土挥洒神思、裸露性灵,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境界中获得自由,来调节他在现

实生活中的失衡感。

李商隐生活的晚唐时代,王朝迭变、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朋党倾轧、土地

兼并、战乱频仍、民生凋敝、国势衰颓,元和中兴的希望不过是县花一现,连盛

唐繁华尽兴的余音都难以捕捉了,呈现出来的是王朝颠覆之前群魔乱舞的景象。

同大多数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士人一样,李商隐被赋予了一种以忧济为己任的政

治责任感,加上他与皇室微渺的宗亲关系,使他在渴望从政的同时也怀有一种家

族责任感,怀有匡扶唐室、欲回天地的宏愿。但是在朋党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他,只能借诗歌来一舒胸怀、发表见解了,终其一生,李商隐的天下只能是纸上天下,创作后期,他更多地将写作视角转向个人,注重对自己心灵世界的书写与表达。

在这样的人生历程、社会环境和文学风尚的背景之下,李商隐只能将他的胸

怀抱负、无尽愁思深深敛于心中,而后兜兜转转地倾吐在自己的诗歌作品里。彩

笔曲描胸中意,文字半裹涩文心,所以他的诗歌含蓄邈渺,沉博隐秀,甚至有些

诗歌带有深曲晦涩的味道。

二、李商隐诗歌的意象选择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建元素之一,指诗歌中有意味的具体形象,熔铸着作者

的主观情意,是感性意蕴的理性呈现。大部分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选取意象时,会倾向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李商隐也不例外,

他使用的意象大部分是客观物象,但立象的目的是尽意,由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和

创作心理,在表达一些难以言传、无法明示的感情时,客观物象已经无法满足情

感表达的需要了,所以李商隐在选择意象时转向一些超现实的、避开现实的意象

来委婉地表达情感。前文在介绍商隐其人的时候已经提到他在诗歌艺术中寻求自

由的意图,当然,李商隐的内心情感是自由的,但是他对自由情感的表达形式是

委婉的、有节制的,所以呈现出来的诗歌对作者本人来说,己经完成了对自由精

神的追求,但对读者来说,并无法直面李商隐的情感,而是需要透过这些朦胧的

意象来探寻和触摸作者的感情与自由的心灵。李商隐选择的超现实的、避开现实

的意象主要包括两类:虚构类意象和历史类意象。

虚构类意象指前人或诗人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虚

构出的事物,包含人物类和其他类两种,人物类有泛指人物和特指人物两种,泛

指人物包括“仙”、“神”“鬼”、“妖” 等,特指人物有嫦娥、青女、星娥、麻姑、神女、萼绿华、杜兰香等。其他类有瑶池、天阶、太清、混沌、青鸟、蓬莱、仙岛、蓬山、彩凤、青雀、玉免、桂树等,多为道教中的地点场景和事物。

历史类意象主要指唐以前存在的一些人物形象,根据情感表达的需要,李商

隐主要选择了帝王类和悲剧俊杰类两种历史类意象。帝王类意象多为昏庸无能的

君主,悲剧俊杰类意象有贾谊、屈原等,共同特点是空有报国之才却没有真正得

到重用。

李商隐诗作中涉及虚构类意象和历史类意象的诗歌有《钧天》《月夕》、《霜月》、《嫦娥》、《重过圣女祠》、《海客》、《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

秀才听雨后梦作》、《富平少侯》、《陈后宫》,《汉宫词》、《茂陵》、《汉宫》、《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瑶池》、《贾生》等。从吟咏题材来看,李商

隐的诗歌可以大致分为政治和咏史诗、咏物和抒怀诗、感情诗、酬赠诗四类,

他主要在政治和咏史诗、感情诗两大类中选择运用这两类意象。从创作分期来看,李商隐的诗歌创作经历了初露风格个性时期、由关注现实政治转向着重抒写个体

性灵时期、迷离感伤诗风成熟期三个阶段,他主要在后两个创作时期选择运用这

两类意象。

三、李商隐诗歌的抒情特点

由于选择了虚构类和历史类意象,李商隐诗歌的抒情总体呈现出委婉朦胧、

旨趣遥深的特点,首先,虚构类意象的使用将具体的情感体验虚拟化,使李商隐

的诗歌具有了委婉朦胧、旨趣遙深的抒情特点。以《嫦娥》为例:前两句描写孤

寂的环境,室内环境由云母屏风和幽暗的烛影构成,一个“深”字突出了环境的

幽寂与昏暗,室外环境主要是广阔沉落的星河,整体环境格调偏向灰暗,后两句

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叙事背景,写叙事主人公嫦娥偷吃灵药成仙,因为独居月宫、孤寂清冷、终霄寂寞感到懊悔。对主人公心境的描写令整首诗变得迷茫朦胧,诗

歌饱含着作者的身世之感、仕途之悲、悼亡之痛和孤寂之慨。诗人的感情十分复杂,在表达的时候选取了“嫦娥”这一虚构类意象,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神话人

物身上,将自己的处境遭遇通过对仙境的描写体现出来,诗人设身处地地瑞测具

有虚拟特征的意象“嫦娥”的心理,同时将自身处境和人生感受也虚拟化了,诗

人与意象是一体的,他从与自己具有相似性的意象中寻求生命共感,使多重感情

的表达产生了节制与虚拟的效果,亦此亦彼,呈现出委婉朦胧、旨趣遥深的抒情

特点。同样《霜月》的情感基调是凄楚伤痛寒冷的,这种情感与诗人幼年丧父、

家境贫苦、仕途坎坷、党争迫害等生活际遇相关,但是诗人对情感的表达依旧是

节制与虚拟的,诗歌描写深秋的霜华月色:寒蝉寂灭,长空雁啼,登楼远眺,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