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
高考总复习: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发展的概念;5.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6.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关注热点: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我国各项改革步入深水期二、知识清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参考答案:① 制约 ②意志 ③条件 ④主导地位 ⑤决定 ⑥最优目标 ⑦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⑧有序性 ⑨综合 概念: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①____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②____为转移 多样性: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③____为转移特点 世界是 普遍 联系的 相互区别:整体居于④____,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 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影响整体,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⑤____作用;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坚持整体 与部分的 统一 树立全局观念,实现 整体的⑥______; 重视部分的作用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⑦____系统优化方法的内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⑧____;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用⑨____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掌握系 统优化 的方法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①人的认识 ②新事物 ③旧事物 ④生命力⑤性质 ⑥必要准备 ⑦量的积累 ⑧质变三、考点聚焦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引言1.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是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种哲学方法,它最早见于老子和庄子的著作,然后由后来的人们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仅要看到它们的联系,还要看到它们发展的变化。
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2 为什么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停地前进,这是事物的本性。
唯物辩证法将联系和发展作为自己的总特征。
二、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1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生与死、冷与热、上与下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到对方。
这种联系贯穿于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普遍性和客观性。
2.2 事物联系的特点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事物之间既存在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对立性,又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没有什么是孤立的,任何事物都受其他事物的影响。
人们不能脱离这种联系而片面地看待事物。
2.3 我对联系的理解在我看来,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思维的认识。
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从事物的联系入手,逐步深入了解其本质。
联系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三、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3.1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无处不在的。
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生命的起源、社会的变革等,都是事物发展的表现。
3.2 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它不是简单的随机变化,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的。
事物的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有其周期性和不可逆转性等规律。
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
最新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4)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其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2.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的前提是( )A.事物之间的区别B.事物的相互过渡C.事物的相互依存D.事物的相互转化3.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这种情况主要说明,联系是( )A.客观的B.普遍的C.复杂多样的D.关系范畴4.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 )A.联系B.发展C.矛盾D.质变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
肯定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依照唯物辩证法,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其中,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在本题中,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新旧事物之间转换的意思,体现了发展的实质的哲理。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最近几年的考试中经常会有以名人名言或诗句命制的题目,很多考生一见到这样的题目就会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找不到解题头绪。
其实,答这类题的时候并不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通常可以通过找关键词和核心词的方法,快速解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联系的含义作为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C.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发展
D.社会意识就是对自然界的正确反映
课堂练习
2. 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因为某些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 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产量降低,抗病 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
想一想Biblioteka 东方朔的论辩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忆一忆:
联系
构 成
物质
承担者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静止
变化发展
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引起 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 是发展 的
人类生产工具发展历史:
石 器 (原始) 青铜器 (奴隶) 铁 器 (封建)
(3)题中的观点看到了变化和发展的联系,但没有看 到两者的区别
课堂练习
1.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 划》,把湿地保护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人们在 严峻的事实面前,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 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从破坏自然到保护自然的新 理念正在形成。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方法论:
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自然界是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含义
正确理解发展 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 标准
(三个是否 克服三种错误标准)
7.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 发展,变就是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的东西。
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者产生的根据不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的地位和作用不同。
统一表现在:二者互相依存,互相渗透,在一定的条件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过渡。
三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它的总特征,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是讲发展的,五大范畴都是讲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相
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 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互 二者的地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在事物的存 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 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相互依赖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
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第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 体的功能具有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 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 化的方案。
考点4:系统优化的方法
3、要求——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①在解决问题时: 第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第三,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在认识事物时: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着
判断: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答案:2错,1、3正确
解析(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 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2)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 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 的真实联系。
• (2013·新课标Ⅰ卷·23题)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 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 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 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 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成
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 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 新意识
•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讲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特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和永恒发展)。
本期知识点主要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在这一知识点中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系统: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着。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下面我们列举几道这部分知识点涉及到的历年真题,以便同学们理解理论内容。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答: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
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2.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答: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同时也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统一体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
马克思(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3.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4.事物之间的联系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5.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
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从事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往往是因为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了间接联系。
6.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分别使用这三个范畴时,它们各有侧重。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变化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具体内容的改变,包括事物的性质、数量、位置、结构、形态等方面的改变;发展是指事物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鲜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简答)答: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②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④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7.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简答)答: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中心的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1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两种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五大范畴”‘三个基本观点’三大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五大范畴:是对事物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是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表现,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和形式存在于统一体中,不可分割。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内部联系和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现象是外在的、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丰富的、生动的,而本质则是内在的、一般的、深沉的、单纯的。
但是二者又是统一的,没有脱离本质的现象也没有脱离现象的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露和表现,现象背后隐藏着事物的本质,二者不可分割。
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界限和范围内,原因和结果具有确定的界限和先后次序,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既不能混淆也不能颠倒。
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归纳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归纳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仅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毕竟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同时,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规律的客观性也决定了人们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所以事物的联系自然也多种多样。
归根到底,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联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于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事物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联系的多样性与事物所处的条件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全面具体地分析各种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是我们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如何理解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诸对范畴(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内容与形式、必然与偶然,可能性与现实性等),无一不是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本质街,因而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仅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而且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种要素、部分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自存的。
事物联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客观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图画.”总之,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一总特征。
第二,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紧密不可分的.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
联系是运动,发展的前提,而联系也体现为运动、发展本身。
哪里有事物的联系,哪里就有运动与发展。
从空间时间的视角看,联系有空间上的横向联系,也有时间上的纵向联系,纵向联系就是发展。
总之,发展的观点也是客观事物存在状况的科学反映,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总特征。
第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诸对范畴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展开和具体化。
从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从理论形态上看,是一系列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方面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性质。
总之,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根本观点。
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于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树立辩证地、全面地观察问题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3
电 子 管 计 算 机
晶 体 管 计 算 机
集 成 电 路 计 算 机
第 1代 第 2代 第 3代 第 4代 第 5代
代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 路是曲折的和迂回的
主要原因:一是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一个周期, 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4、质量互变规律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 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 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
• (1)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3、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首先从量变开 始,量变达到临界点就转化为质变,质 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 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 的量变的相互转化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 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 状态; 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 性的统一。
• • • • • • •
★必然性和偶然性 1.内涵: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不避可 免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
纯粹的必然性。
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
4.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 明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充满必胜信心; 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有克 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唯物辩证法的含义;二、唯物辩证法的内容;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四、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世界的普遍联系;(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唯物辩证法的含义唯物辩证法主要提问的就是世界以什么状态存有的问题。
其主要就是马克思在稀释和抨击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构成的。
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理论都属德国古典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就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辨析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马克思一个人的哲学,是继承了前人的理论而产生的,其理论来源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二、唯物辩证法的内容辩证法主要包括两大特征(事物的状态)三大规律(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五对范畴(事物的表现形式)。
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一)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矛盾。
(二)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地位: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征(1)普遍性。
(2)客观性。
(3)多样性。
(4)条件性。
(5)系统性。
3、用联系的观点看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含义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至高级,由旧有物质至崭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世界就是永恒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1)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总趋势。
许昌学院马克思基本原理网络题库判断题(含答案)
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错)3、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4、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内在根据。
(√ )5、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总结和概括,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不断开辟认识发展的新道路。
√6、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的总汇。
(错)7、费尔巴哈哲学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8、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9、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0、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错)13、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14、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错)15、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错)1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17、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18、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区分的标准不在于产生时间的新旧,而在于是否符合历史必然性。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表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中灭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战略思想。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就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思维和存有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相同提问,哲学可以分割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就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就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是物质世界的主观贾启允。
物质同意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恒定,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同意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性集中体现在意识能动地反映和创造世界。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规律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律这一范畴阐明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平衡的联系。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1)联系的内涵和特点联系就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关系就是以宣称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度。
联系具备一系列的特点: 1联系具备客观性; 2联系具备普遍性; 3联系具备多样性。
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发展的实质1发展就是行进下降的运动,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有事物的覆灭。
a.新事物就是指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备远大前途的东西;b.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a.新事物存有代莱结构和功能,能够适应环境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b.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c.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整体与部分,又称全局与局部,就是一对广为采用的辩证法范畴。
整体与部分的存有就是互为条件的,整体就是由部分共同组成的,没部分便没整体。
2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3必然性和偶然性就是阐明客观事物出现、发展、覆灭相同趋势的范畴。
必然性: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必须出现、确认持守的趋势。
偶然性:并非确定发生,可以出现,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或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变。
a.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b.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c.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4可能性和现实性就是阐明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
a.可能性就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就是涵盖在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
b.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5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6内容和形式就是阐明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整体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a.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b.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c.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是联系和发展的实质;2它就是横跨各个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就是认知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就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a.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b.逻辑矛盾就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由于违背形式逻辑规则所导致的自相矛盾。
c.实事求是矛盾则就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
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结、相互制约的原理,建议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矛盾中把握住同一,从同一中把握住矛盾。
这就是实事求是重新认识的实质所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并使自己赢得发展;矛盾双方可以相互汲取有助于自身的因素而获得发展;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变而获得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导致事物的质变;斗争使得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变,同时实现事物的量变。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人与自然做为矛盾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彰显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a.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就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变化的根据;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有于一切事物中,存有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即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存有。
宣称矛盾的普遍性就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具体内容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存有其特点。
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 (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1质就是一事物沦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就是由事物内部矛盾的特殊性所同意的。
质和事物的存有就是轻易同一的。
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整体表现出的,属性就是一物和他物在相互联系中整体表现出的质。
重新认识质就是重新认识和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重新认识质,就可以区别事物。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认识量是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
3度就是事物维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重新认识度就可以清楚地把握住事物的质,重新认识度必须掌控适当原则。
(2)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1由于任何事物都就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整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运动状态。
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
b.量变就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脱胎换骨。
c.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显然标志就是事物的变化与否远远超过了度。
2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就是: a.质变就是量变的必要准备工作。
b.量变就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和量变就是相互扩散的。
d.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三、唯物辩证法就是重新认识世界和改建世界的显然方法唯物辩证法与“四个”战略思想:1、彰显了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思想。
2、辩证法要求我们用整体的、的观点看问题。
“四个”贯彻了看问题的方法。
3、“四个”也就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