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
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
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
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
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
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
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
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
试析苏联解体原因
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理解分析从根本上说,首先,在苏联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一直不高。
虽然发达的重工业和不断的军备竞赛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从而掩盖了这一现象。
但是这不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也因此导致了苏联人民的不满。
其次,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缺乏民主,干部阶层不可避免的日益产生官僚主义腐化,号称代表人民利益的党的干部群体,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人民利益对立的特权阶层。
当人民群众日益感受到特权阶层与自己根本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驰时,这种政治体制的衰败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了。
一、经济危机苏联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长期衰退的困境。
1.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
经过七十多年建设,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
2.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音响设备、录象机、摄象机等民用电子产品苏联几乎都不能生产。
而能够生产的民用产品则质量低劣,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苏联工业产品也只有18%达到国际标准,在国际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
3.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降低。
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材料为西方国家的2.5倍,能源消耗为西方国家的1.5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却只为西方的四分之一。
4.苏联农业长期落后,效率低下。
虽然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
八十年代初期,苏联农业中仅管理机关人员就多达300万人,超过了美国全体农业人口数量,但苏联农业连年歉收,被迫花掉本来就是稀缺资源的外汇进口粮食,每年花费七十多亿美元,经济上捉襟见肘。
5.石油市场暴跌使得苏联在石油收入掩盖下的经济衰退显露。
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七十年代已经丧失了潜力,但恰逢石油危机,石油储量丰富的苏联靠石油的大量出口缓解了经济衰退。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
论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是20世纪的重要事件之一,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对于这一事件的解读,历史学家们持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无论如何,苏联解体是有其原因的,下面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探究其背后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一直基于计划经济,即政府通过中央计划控制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模式常常引发效率低下、大量浪费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资源浪费。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通常会过度生产某些产品,而缺乏市场需求,导致过剩,造成浪费。
2.缺乏激励。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无需为利润而努力,而是被要求完成政府设置的生产任务。
这导致企业无动力提高效率和创新。
3.经济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下,政府不断向自身输送资源和资金,而不是支持创新和技术进步。
因此,苏联经济整体效率低下,这最终促使了国家的解体。
二、政治原因政治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政治腐败。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党一切”的政治模式。
然而,这种集权模式同时也为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大量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导致政治形象受到负面影响。
这样的情况,让人们对政府和体制的信心降低,进而动摇社会的稳定性。
2.民族矛盾。
苏联境内有很多地区拥有不同的民族组成,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一个民族的优越地位常常引起另外一个民族的抗议。
如在苏联最后几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间的冲突就剧增。
这些矛盾最终导致联邦解体。
3.执政党内部纷争。
执政党(苏共)内部存在强烈的不同派系,其中最著名的是斯大林派和赫鲁晓夫派。
不同派系之间的争斗差点引发内战。
尽管卡拉马伊宁等一些人很努力地想要稳定局势,但最终还是无法回避苏联解体这一结局。
三、社会原因苏联社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平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1.文化压抑。
经典文学、艺术和音乐的创作都受到过政治审查,不符合主义宣传的作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
如此严格的限制限制了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认同和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
苏联 解体 详解
苏联解体详解摘要:1.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2.苏联解体的过程3.苏联解体的影响正文:苏联解体是20 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本文将从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过程以及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详解。
一、苏联解体的背景与原因苏联解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苏联(俄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场国内革命,最终在1922 年成立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然而,在二战后,苏联逐渐走向了军备竞赛和冷战,导致国内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经济问题:长期的军备竞赛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导致苏联国内资源分配不均,使得民生、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苏联的整体发展。
2.政治问题: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一党制政治体制。
这种体制使得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政治生活缺乏活力,民众对政治的参与度低。
同时,权力腐败现象严重,政治体制逐渐失去了民心。
3.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是其政治稳定的隐患。
随着民族意识觉醒,各个民族纷纷要求独立或自治,民族矛盾不断加剧。
二、苏联解体的过程苏联解体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即“新思维”。
这一改革旨在解决苏联的经济、政治问题,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
然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2.1989 年,东欧剧变。
在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民主改革浪潮涌动,共产主义政权纷纷垮台。
这使得苏联的盟友国家纷纷倒戈,对苏联形成了巨大压力。
3.1991 年8 月,苏联发生“八一九事件”。
一些苏联共产党强硬派试图通过政变推翻戈尔巴乔夫政府,但政变仅持续了三天就宣告失败。
这次事件使得苏联政治体制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4.1991 年12 月25 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从此,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冷战的胜利方美国和北约的胜利,并且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剧变和解体深层次主要原因的系统分析
程恩富、丁军:苏联剧变和解体深层次主要原因的系统分析——兼评其他五个主要原因论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是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外各界对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但是,在众多原因何者为主要原因的问题上,即使在马克思主义知识界也没有达成共识。
今年正值苏联剧变和解体20周年,苏共走下执政舞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后果业已展示其全貌,很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客观剖析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从事现实社会主义运动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建设和巩固其执政地位尤为重要。
一、苏联剧变和解体的三大主要原因关于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原因,在大量的外文资料和研究成果中,我们主要筛选了四类:一是原苏共领导人的反省;二是独联体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力量的剖析;三是独联体国家学者的分析;四是西方国家和中国学者的研究。
笔者认为,苏联剧变、解体和苏共丧失执政地位,既有思想原因,又有组织原因,致命的政治性根本原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叛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一)思想原因:过度否定斯大林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引发了长期思想混乱,而僵化的思想理论和传统宣传教育体制和机制又难以及时有效地予以消除首先,赫鲁晓夫过度否定斯大林所引发的思想混乱。
“苏共二十大给苏维埃带来不能恢复元气的打击。
这是破坏苏联国家合法性的第一步。
”[1] “先前苏联官方千方百计使斯大林的思想和政策具有魅力,而苏共二十大以后,又尽可能地谴责、揭发斯大林。
转变太大,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
苏共二十大实际上引起社会思想的分裂,分成两个阵营:斯大林主义者和反斯大林主义者。
”[2]其中怀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群体,逐渐成为以后几十年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干部的骨干,迎合和支持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民主化”和“公开性”原则。
戈尔巴乔夫也承认赫鲁晓夫过度否定斯大林对他本人思想信仰的震撼。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
苏联解体原因简单概括简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禁锢、思想僵化,解体原因照抄照搬脱离本国国情;直接原因:政治领域中,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官僚主义盛行、严重脱离群众。
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得解决导致了苏联解体。
拓展:第一,苏共脱离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原因。
斯大林的残暴专制,赫鲁晓夫的全盘否定,勃烈日涅夫的腐败,戈尔巴乔夫的总统制和新思维等,无不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戈氏新思维,完全背叛了马克思主义,直接把苏联送上了解体的道路。
第二,搞军备竞赛拖垮苏联经济是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苏共乐于和北约搞军备竞赛,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最终影响和制约了苏联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引发国内各种矛盾和社会混乱,被叶利钦等人利用和煽动,是苏联最终解体的主要原因。
第三,戈氏政治体制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总统制从组织上削弱了苏共对国家和军队的领导,破坏了苏共的组织路线,让极端分子叶利钦摇身一变成了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俄罗斯的总统,为叶利钦蛊惑民众和反对苏共提供了权利和方便。
同时新思维破坏了苏共的思想路线,搞乱了苏共的思想,给苏联民众提供了反对苏共腐败的机会,成为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
第四,叶利钦倒戈和叛变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作为苏联最大加盟共和国总统,叶利钦的叛变和倒戈对苏联的解体是致命,在叶利钦煽动和带领下,苏联几个主要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而彻底抛弃了苏联和戈尔巴乔夫。
第五,西方的忽悠和插手是苏联解体不可忽视的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
美国及其西方通过叶利钦闹政变,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最终达到了他们解体超级对手苏联的目的。
苏联解体,主要是苏共内部出了问题,政治腐败、个人崇拜、经济困境、政改失败、民怨四起,让叶利钦和西方国家有机可乘,把苏联送上了被解体的道路,教训非常深刻!。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首先,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问题。
苏联的经济模式以计划经济为基础,政府对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
然而,这种计划经济模式在苏联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国家决策的集中化和缺乏市场机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浪费。
与此同时,苏联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上的过度投资导致了消费品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的基本需求。
经济发展的停滞和滞后使得苏联丧失了经济上面对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其次,政治问题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苏联的政权基于单一的党派领导,缺乏政治多元化和制约的机制。
这种集权的政治结构使得党派内部的权力斗争和腐败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苏联领导人的任免过于集中,导致领导层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威胁。
此外,由于缺乏政治,民主权利和人权问题在苏联社会中得不到充分保障,引发了民众的不满和不安。
第三,民族问题是苏联解体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苏联包含了多个不同民族和宗教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存在着历史上的矛盾和争议。
苏联政府在协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定的无力。
苏联虽然设立了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区,但其中的实际自治权往往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
这导致了一些民族群体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民族主义情绪的抬头使得苏联内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最后,国际因素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在1980年代,苏联和西方世界包括美国之间的冷战紧张局势逐渐缓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试图改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然而,苏联在经济发展、政治和民主化等方面的滞后,使得西方国家对苏联的诚信和日益缺乏信心。
奥斯陆和平协议的签署使得苏联的冷战地位受损,国际政治格局的重组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总结来说,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民族问题和国际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了苏联解体的发生。
这一历史事件对于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及启示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面红色的苏联国旗,在苍茫暮色中悄然降下。
这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已经终结从此不复存在了。
苏联的演变、解体是多种因素相互促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课题。
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探究,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原因1.政治因素。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造成了党政不分,缺乏民主,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及权力过于集中等弊端给苏联的政局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而长期改革不力也最终败坏了苏联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2.经济因素。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不发达国家里高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它在执政时期经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并未探索出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
这导致苏联经济建设一直没有搞好,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提高,导致人民对苏共产生信任危机,动摇了苏共执政的合法地位。
3.民族因素。
斯大林执政后长期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如不切实际地推行的“一体化”、“民族融合”等政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4.领袖人物的个人因素。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政治信仰的丧失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一个深层原因。
政治信仰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就是人民群众对苏联社会主义和苏共失去了政治信仰。
纵览社会主义苏联的政治历史,起初,人民对社会主义和苏共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他们不仅击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而且也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
但同时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在积聚和发展,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僵化,一些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人们的政治信仰体系不断瓦解,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开始失去信任,对苏共失去信心。
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促使了民众政治信仰的丧失:1.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丧失对政治信仰构成了直接威胁。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
居安思危——苏联解体、苏共垮台20年的思考李慎明1991年8月24日,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两项震惊世界的消息:一是‚苏共中央不得不采取自行解散这个艰难但又是唯一合理的决定‛;二是‚我不认为我本人今后还能够完成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责,我将辞去自己的所有职权‛。
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总统府圆屋顶上苏联国旗悄然落下,苏联自此成为‚过去时‛。
转眼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即将走过20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在此时节,思考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何在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各种观点杂陈纷争,目前有一种观点仍颇有影响力,即认为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果真如此?回答之前,不妨深入分析这个所谓的‚斯大林模式‛。
第一,不能把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与具体管理体制机制笼统地称为‚斯大林模式‛。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分为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两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有根本性的区别。
基本经济政治制度是管方向的,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国体;具体管理体制机制是在方向确定以后实现这一方向的具体办法,是解决‚如何为﹑怎么为‛的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政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列宁和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具体的管理体制机制基本上是符合苏联国情的,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但是,由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建设还没有经验,再加上斯大林某些理论观点和个人作风等原因,苏维埃政权的具体体制﹑运行机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比如,‚二战‛结束和战后恢复重建任务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对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发扬不够,法制不健全,甚至出现个人迷信现象。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有一定的历史联系,但不是根本的、必然的、直接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国际大事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论述。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体制问题苏联长期实行的单一党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权力高度集中,限制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政府官僚层面的腐败以及权力滥用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导致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2. 经济问题苏联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资源的过度集中和控制,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苏联的军备竞赛投资也占用了大量资源,加重了经济负担。
1980年代,世界原油价格的下跌也对苏联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3. 民族矛盾与地区分离主义苏联国内存在大量不同民族,而中央政府对民族问题的处理不当导致了矛盾的加深。
一些地区开始提出分离主义要求,希望摆脱苏联的控制。
此外,长期对外扩张的苏联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其的不信任和敌视。
4. 政治局势的变化1985年,苏联政府出现权力更迭,戈尔巴乔夫上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戈尔巴乔夫的政策试图改革苏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但却未能取得预期成效,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和动荡。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经济重组苏联解体后,原来的苏联共和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重组任务。
许多国家在过渡阶段遭受了经济下滑和通货膨胀等问题,但随后一些国家通过实行市场经济改革,逐渐增强了经济实力。
2. 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共和国独立出来,新的独立国家形成。
这使得原来的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急剧减弱,而其他大国如美国等则开始在这些地区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一些地区的分离主义问题也加剧了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
3. 民族冲突和战争苏联解体后,一些地区爆发了民族冲突和战争,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克里米亚危机、高加索地区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给相关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4. 国际关系的重构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姓名:专业:班级:学号:2010年10月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摘要:苏联解体是20 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而苏共腐败日益严重、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及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和其他国家影响等因素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苏联解体苏联模式原因体制矛盾苏联解体是20 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它不仅在苏联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个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达到世界第二,使西方国家寝食不安的强大联盟,一夜之间,却突然垮台,令人不解。
然而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对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
苏联的经济政治体制模式,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虽然经过经济方面的改革,但收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二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者,要求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统一的党,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首先,这种体制是高度集中而又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它的特点是一切权力归中央,中央以行政命令和统一计划管理经济,指挥生产。
企业没有自主权,实行单一公有制。
排斥商品、价值和市场经济,不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
苏共失败的原因
苏共失败的原因与教训一、原因1.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的长期积累,是苏共衰败的历史原因1936年,用苏联宪法的形式确立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在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确立下来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联合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对奠定反法谣斯战争的胜利的精神和物质基础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一模式所隐含的缺陷,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迸一步暴露出来,这对苏共本身和苏联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 改革的失误是导致苏共衰败、丧失执政地位的直接原因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苏联模式的积弊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历史原因。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严重失误,诱发了苏联社会潜伏的种种矛盾,使苏联社会陷入全面的危机,最终导致苏联丧失执政地位和苏联的解体,则是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现实、直接原因。
3. 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共衰败的外部原因苏共丧失执政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内因。
但是,外因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西方对苏联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以及东欧剧变对苏联的冲击是苏联丧失执政地位的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战略,是帝国主义国家制定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以经济、科技、军事优势为后盾,扩大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接触和交流,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内部演变,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剧变是苏共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只注重两种制度和平相处的一面,而不抓阶级斗争,最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加速和平演变的结果。
4. 苏共自身的蜕化变质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执政党——苏共蜕化变质、理论僵化、政治堕落,从本质上讲,苏共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目的、严重脱离人民群众、造成社会生产力严重落后于当代发展水平所致。
这一切都反映在苏联背离时代潮流、背离社会主义本质的保守落后的社会体制甚至对外战略上。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苏联的对外战略成了左右国内发展战略的杠杆,严重地危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历史事件解读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1. 政治原因苏联领导层的腐败和脱离群众是导致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战后的几十年间,苏联领导层权力高度集中,缺乏透明度和民主制度。
严格的政治控制和言论审查限制了个人自由和民主发展,在经济和政治上造成了严重扭曲。
此外,苏共内部的权力斗争和领导人的更替也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但改革的过程中却失去了统治的控制能力,导致了政权崩溃的局面。
2. 经济原因苏联经济体制的缺陷和经济效益的下降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均,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
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过度集中的决策制度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导致生产力的下降和物质短缺。
此外,军费开支的巨额支出也给苏联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冷战时期,苏联不得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衰退和负债累累的局面。
3. 民族矛盾和地区分离主义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纷争成为解体的一大因素。
苏联的民族政策未能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加剧了民族主义情绪。
某些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地区分离主义倾向,如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等地。
此外,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和干涉,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也给苏联本身带来了经济和军事上的沉重负担,削弱了苏联的实力和国际声誉。
二、苏联解体的后果1. 政治后果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形成了15个新的独立国家。
这导致了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地位的削弱,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冲突和民族问题。
例如,克里米亚危机和俄乌冲突等都是苏联解体后的政治后果。
2. 经济后果苏联解体后,各独立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挑战。
许多国家在转型经济体制时遇到了困难,出现了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接班人,继承了苏联庞大的经济体系,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转型。
试谈苏共败亡原因
试谈苏共败亡原因回顾苏联解体的历程,不难看出苏联解体是伴随着苏共执政地位的逐步丧失而发生的必然结果,而导致苏共败亡的内因主要是特权和腐败。
从特权来看,由于特权阶层窃取了国家政权,苏共因此而灭亡;从腐败来看,由于腐败使苏共不得人心,丧失执政基础而跨台。
特权和腐败都是苏共体制缺陷的产物,因此体制问题更具根本性。
标签:苏共败亡;特权阶层;腐败;体制问题江泽民指出:“苏联经过七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发生了剧变的悲剧,最后解体、垮台了,这是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和教训需要全面深刻地加以总结。
”①研究苏联为什么解体,首先要搞清楚苏共为什么垮台。
因为苏共是苏联的领导核心,苏共的命运决定着苏联的命运。
回顾苏联解体的历程,不难看出苏联解体是伴随着苏共执政地位的逐步丧失而发生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
像苏共演变这么重大的问题是内因和外因、近因和远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因更具决定性,导致苏共败亡的内因主要是特权和腐败。
一、特权阶层是苏共的掘墓人列宁时期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一个非常廉洁、清明的政党。
不仅列宁本人廉洁清明,其他苏联党政官员也是如此。
如在1918年内战时期,当时的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很难吃饱,粮食人民委员瞿鲁巴就因为饥饿而晕到在人民委员会的会议上,而他拥有调拨粮食的权力。
列宁晚年,出于需要,专家、红军军官、党政官员开始享受一些优待,诸如专家有较高的工资,干部在房租、旅行等方面享受各种减免优待,其子女享有免费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优先权。
当时这一做法仅仅是一种暂时的照顾政策,还不具有特权的性质。
斯大林时期苏共逐渐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特权制度,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一套特权。
30年代初期开始,专供少数人使用的内部食堂、商店、医院和休养所在国家机构中逐步建立起来。
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
1934年,苏联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距是30倍。
而到了1953年,苏联部长级的工资是11000卢布到14000卢布,而最低工资为250卢布,相差44倍至56倍。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苏联的解体有国内与国外的原因、党内党外的原因、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的原因、政治思想文化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各个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从苏联领导集团和特权阶层看苏联解体的原因苏共领导集团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列宁为核心,这个时期领导集团的成员们都具有强烈的共产主义信仰。
第二个时期以斯大林为核心,尽管他在一定程度上崇尚个人主义,消弱以及否定了领导集团的作用,但是他为共产主义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而第三个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淡薄的赫鲁晓夫为核心,他在告诫人们不要冒进的同时自己又将冒进思想推向极端,脱离当时苏联国情的将20年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目标。
他极端的否定了斯大林对于苏联巨大的贡献,在反对斯大林个人崇尚的同时又自己又在大搞个人崇尚。
他的盲目开垦土地、工业改组以及将强行分割党组织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削弱了党对人民的领导。
这些极端的措施已经逐步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苏联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可以说这个时期已经为苏共垮台、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祸根。
第四个时期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他结束了赫鲁晓夫时期那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纠正了苏共领导集团以一个人的思想为主的作风,推行了新经济体制改革,他是较有争议的一位领导人,有人说他缺乏理论知识,因循守旧。
满足现状,但是也有人认为恰是他的行事稳重使他领导的时期社会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经济也达到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正是在这一时期的后期,领导人在思想和行动上更为保守和僵化,他们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贪图享乐,阿谀奉承的风气滋长。
特权阶层逐步形成,他遵循的“干部队伍的稳定是成功的保障”。
最终发展到特殊干部的职务终身制。
正是在他干部政策的指导下苏共领导层的组成人员几乎长期原封不变,连任率大幅增加。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终身任职的老化的干部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使得领导层缺乏活力,并形成了特权阶层的核心力量。
正是这种领导干部终身制,是特权阶层队伍不断扩大。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启示
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经验启示本文导读:很多人认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基本上就两个原因,一是美国和平演变,二是戈尔巴乔夫的背叛。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这两个原因恰恰是所有原因中最表面、最浅层次的。
苏联和美国的斗争,或明或暗、或文或武,你死我活,世人皆知。
但为什么人家没败你败啦?是你自己有问题嘛。
毛泽东早就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在苏联解体的问题上,过多追究个人责任的做法并不可取。
恩格斯在总结1848年革命失败的教训时,也特别批驳了“领袖出卖”论。
苏联到戈尔巴乔夫手里已经积重难返。
二战中,苏联与英美是同盟国成员,是盟友,这对斯大林的心理产生过强烈冲击。
战争的一个最重要结果,是为苏联这个封闭的社会打开了窗口。
几百万苏联红军打出国境,来到欧洲,大开眼界。
我在俄国档案中看到许多普通战士的家书,有人说:匈牙利一个普通居民家里竟然有抽水马桶!有人说:捷克斯洛伐克的老百姓家里挂了个壁毯,这在原来俄国贵族家才有呀!更有意思的是,战功卓著的朱可夫元帅被斯大林撤职,真实原因当然是功高盖主,但档案中反映出来的罪名竟然是从占领区往家里运送红木家具。
与外部世界接触以后,苏联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自认为代表着人类前途的社会主义的现状还不如资本主义?我们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究竟在哪?党内领导层出现了一种要求变革的倾向。
在俄国档案里有一个材料,是1947年2月起草的苏共十九大党纲,提倡加大对农业和轻工业投资,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许多方面与后来的二十大报告十分相似。
赫鲁晓夫求变为何不深入,并很快被抛弃赫鲁晓夫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
他的目标有些朦胧,总体还是不错的,只是缺乏保障的措施。
公开批判斯大林是他没有政治智慧的表现。
1958年以后中苏分歧加剧并逐渐公开化,中国提出反对修正主义的口号对赫鲁晓夫是一种压力。
腹背受敌、内外交困,赫鲁晓夫下台是迟早的事。
他的变革不深入,当然还有党内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
“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是苏联剧变中两个关键性概念,兩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前者侧重于政权性质的改变,而后者则侧重于地缘政治的改变,不可混为一谈。
通过研究“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于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探究可以转变一个思路——既从事件的总体性上把握,又从这两个概念本身分别来挖掘原因。
苏联剧变是诸多因素“历史合力”的结果,究其根本原因,只有“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长期得不到纠正”具有“根源性”、“必然性”、“基础性”等特征。
苏联剧变并非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综合分析苏联剧变的历史因素,可以得到对于我国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不断深化改革的几点启示。
标签: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苏联剧变;根本原因;启示1991年12月25日是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当西方世界的人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时,莫斯科却异常寒冷。
晚上7时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色苏联国旗在纷飞的大雪中悄然落下,具有69年之久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了。
苏联解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宣告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冷战”就此结束,同时也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
苏联剧变虽然不能改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不可否认,它使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作为对历史的反动,它大大延缓了历史的进程。
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剧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终结”,共产主义必然失败和灭亡。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布热津斯基甚至断言:“到下世纪,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它的实践与信条将不再与人类的状况有什么关系……它将作为20世纪最反常的政治与理性畸形物载入史册。
”〔1〕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苏东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灭亡,它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起来。
”〔2〕因此,研究苏联剧变的原因问题,及时吸取其中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非常重要而又现实的意义。
谈苏联的解体
谈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由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的事件作为标志,为立国69年的苏联划上句号。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下面仅代表个人观点: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就体制而言,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
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
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
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放弃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改革过于急进。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有人比喻此时的苏联犹如一艘满载军火的航船,船体锈蚀,方向不明,运转缓慢,在茫茫大海中濒临下沉。
这就决定了戈尔巴乔夫受命之时,必须实行改革,以挽救这艘航船危亡的命运。
可是,这名“船长”很不称职,缺乏一个大国领导人应有的胆略和能力,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他仓促应对,在领导改革中出现种种失误和错误的导向,致使整个国家迷失方向,危机骤增,秩序失控。
苏联解体的四大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四大根本原因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也意味着苏联在与美国的对峙中完败。
那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1、经济因素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严重落后,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原因。
而苏联经济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结构和战略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2、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3、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是苏联解体的又一重要原因。
4、思想政策上的失败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导致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
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关于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当晚,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标志着冷战,两极格局结束。
至此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自我解散,苏联从现实和法律上不再存在,红色帝国轰然倒塌。
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叶利钦所领导的俄罗斯联邦继承苏联主要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苏联解体后,首都莫斯科成为最大加盟国俄罗斯联邦首都,分裂出15个国家(东斯拉夫三国、波罗的海三国、中亚五国、外高加索三国、摩尔多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原因
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是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事件,它们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国际因素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以下将从不同层面解析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
首先,政治原因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苏联的后期,政府腐败、官僚主义和领导层的低效管理导致了政权的信誉下降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苏联的中央集权体制使得政府无法迅速响应社会变革和民众需求,导致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疏离。
此外,苏联的政治体制也缺乏民主和透明度,人民对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权力的不满也是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其次,经济原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
苏联的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基础,国家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资源。
然而,计划经济的低效和缺乏竞争力使得苏联的经济难以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际经济的全球化,苏联的经济体制逐渐显露出其严重的弊端。
此外,苏联的经济体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造成了供应不足和经济稳定性的问题。
这些经济问题对苏联的国内稳定和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次,社会原因也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苏联的社会结构在经济和政治的冲击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稳定性。
苏联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区间的矛盾也对社会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苏联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体系也面临着严重的透支和负担问题,导致了人民对社会保障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国际因素也是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之一、冷战期间,苏
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和竞争对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压力。
苏
联在冷战中扩张的举措也导致了国内外压力的增加。
此外,苏联与东欧各
国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紧张,东欧革命的爆发进一步削弱了苏联对这些国家
的控制力。
而苏联领导人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决策也加速了苏联的衰落。
综上所述,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
和社会层面的内部因素,也有国际环境的外部因素。
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的问题、社会变革和人民对于政府的不满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都对苏联和
苏共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不可逆转的
结果。
这一历史事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教训,即政府应当注重人民的利益、建立民主和透明的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以
确保国家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