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答题模板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答题模板

一、导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这些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优势。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 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其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 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

它有利于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概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

它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自治机关的组织和职权、民族自治条例的制定等内容。

3.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可以保证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更好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它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尽快地发展,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昌盛;它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保证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加强边疆建设和巩固国防。

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 概念: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城乡基层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主要包括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0.31•【文号】•【施行日期】2019.10.3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综合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践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

中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的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

通过实践的检验,政治制度在逐步发展中凸显出对国家治理有效的特点。

2. 符合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文化传统、历史经验等因素,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政治制度在保持政治稳定的同时,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 人民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这些成就为政治制度的成功提供了坚实基础。

4. 灵活机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它不仅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层次的制度创新,还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5. 制度优势: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问题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表现出了较强的制度优势。

通过政治稳定、决策效率高、资源配置灵活等方面的优势,中国
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总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不断适应时代要求,凝聚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具备灵活性、适应性和制度优势,因而自信能够成功地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政治生活》、《科学社会主义》特邀审读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 沙健孙《政治生活》教材的开篇部分说:“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由此可见,正确地分析国家政权的实质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于我们讲好《政治生活》是特别重要的。

下面,我想就我国人民政权的创建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供教师参考。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

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所作出的答案就是: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的时间里,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不辞千辛万苦,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

因为当时的中国只面临着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国侵略者的屈服,已经宣告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破产,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

所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态度,是十分热烈、十分认真、十分虔诚的。

毛泽东说过,在当时,学了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即所谓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

⑵康有为就曾乐观地预言:以中国之广土众民,又有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可资借鉴,必定“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By 沙健孙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By 沙健孙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沙健孙
“一切政治活动 政治生活”教材 的开篇部分说: 都是围绕着国家 政权展开的, 政权展开的,政 治的核心问题是 国家政权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面临的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
1
一种方案是先由北 一种方案 洋军阀、后由国民 党统治集团代表的, 他们主张实行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的专 政,使中国继续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道路。
有没有一般的民主、抽象的民主? 有没有一般的民主、抽象的民主? 要不要区分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 主义类型的宪法? 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们应当牢记邓小平讲过的: 我们应当牢记邓小平讲过的: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
总起来说:
评价政治体制, 关键看三条: 评价政治体制,“关键看三条: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 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 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 展”。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在坚持和 发扬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的前提下, 革除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使我国社会主 义政治制度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改革的总的目的是什么呢? 改革的总的目的是什么呢? “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 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 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1页)
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 ,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和共产党在 全国的执政地位的确立,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全国的执政地位的确立,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简答题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简答题

1.1、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含义。

答:制度是规范、法度的意思,政治制度则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而采取的统治方式、统治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性质、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为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维护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维持社会政治实体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

从狭义的角度,也可以将政治制度理解为政治统治的性质和政治统治的形式的总和,即国体和政体的统一。

1.2.为什么说在社会各项制度中,经济制度起根本的决定作用?答:(1)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构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制度。

(2)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二者性质上是一致的,不一致就要产生矛盾和冲突。

1.3.简述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

答:思想文化制度对政治制度的作用也是很大的,思想文化制度主要体现在居于指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

(1)思想文化意识对政治制度主要起导向作用,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文化意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2)意识形态以及传统对政治制度及由政治制度决定的决策活动、实施活动有重要作用。

(3)思想文化意识中的核心内容——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更紧密,也更直接。

1.4.简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3)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当代中国行政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4)当代中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

1.5.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什么?答:(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浅谈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解决方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异常迅猛,国家实力大大加强,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但贪污腐化、贫富严重不均、资源浪费巨大、“三公”消费等问题日益凸现,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各种反对势力借机蠢蠢欲动,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各种不安定的潜流已经越聚越多,已有势不可挡之势。

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不等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建成完全合格的社会主义,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断创造和积累条件,不断对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具体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兴利除弊的改革,不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一)经济发展的代价非常惨重我们取得今天的成绩让世界侧目。

然而,国富而民不强,民心思富、仇富而不得,则起民怨。

领导干部贪污腐化、高高在上,与民离心,隔离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信赖和依赖,共产党的威信逐步减弱;只讲发展,一味蛮干,各种资源浪费巨大,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等。

我们花费的是我们子孙的财富和资源,我们是用损害共产党的威信换来的发展。

(二)官员法治意识淡薄,人治观念浓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对于当前加强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社会管理中,存在很多违反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问题。

例如:当前社会法治建设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具体而言是一些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权本位”、“官本位”现象严重。

在干部任用中,主要领导的意志就是圣旨。

裙带关系、利益关系在干部任用中比比皆是,造成贪污腐化现象日益严重,民怨沸腾。

(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权力过分集中于党,党的权力往往又集中在第一把手身上,形成一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制领导现象。

由此而来的特权、腐败现象以及领导干部终身制。

可以说,党政不分、党财不分、党军不分、党法不分是执政党难以摆脱官僚腐败纠缠的原因。

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无比优越性。

但凡事都存在两面性,毕竟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

所以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之完美。

我们就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例,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民主选举产生,集中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

根据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得出选举人民代表不是一个人的权力而是大家即人民群众的权力。

然而事与愿违,很多情况下,人民只是成为了当权者的傀儡,像木偶一样的被操纵在腐败政治的舞台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我们根本素未蒙面,更别提进行深入了解和相互信赖。

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不然,按照逻辑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民”的外延被无限的缩小,直至缩小到那些官员所能控制的程度,就这样,很多代表在本质上“被代表”了。

2007年著名影星兼人大代表巩俐曾提案“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网友们将其批为“小学生作文”。

但是我觉得她才是真正会写的人,让我们来看看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语文课本上都是什么,“这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的……”,“改革开放的春风……”。

很明显的来说小学生作文就是套用格式,而提案、总结报告什么的都是套用公式。

一上来不管对三个代表是怎样理解的,甚至有的都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东西,但是只要是党员就必须写上这么一句“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更有甚者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你写的这篇文章从开头到结尾出去吹牛拍马是真的,还有什么是真的。

所以说巩俐是最会写的。

但这种会写也只是相对于那些阿谀奉承毫无用处的代表而言的,我们要的也绝对不是这种代表。

鄙人觉得得要想改变这种代表不代民的现象,一场深入体制内部的改革无可避免。

但是要想改革,我们首先得推翻权贵资产者集团这一大山,先来解释一下权贵资产者集团,它是特殊利益集团中已经形成的一个经济上腐败、政治上霸道的权势集团,他们事实上是一种官僚利益集团。

优品课件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优品课件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政治生活》教材的开篇部分说:“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由此可见,正确地分析国家政权的实质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于我们讲好《政治生活》是特别重要的。

下面,我想就我国人民政权的创建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供教师参考。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

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所作出的答案就是: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的时间里,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不辞千辛万苦,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

因为当时的中国只面临着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国侵略者的屈服,已经宣告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破产,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

所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态度,是十分热烈、十分认真、十分虔诚的。

毛泽东说过,在当时,学了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即所谓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

⑵康有为就曾乐观地预言:以中国之广土众民,又有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可资借鉴,必定“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问题在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得很多,但成效却甚少。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重难点分析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重难点分析

我国的国家制度上重难点分析1. 引言国家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安排,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安排。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国家制度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的国家制度上的重难点。

2. 政治制度上的重难点2.1.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平衡我国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但也允许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治权。

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现权力的合理分配与运行,是我国政治制度上的重要难点。

过度的中央集权可能导致地方政府无法有效地处理本地事务,而地方政府的过度自治可能导致政府失去了对全国统一政策的执行能力。

因此,如何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2.2.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结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国家制度的核心。

然而,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结合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何在维护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实现广泛的人民民主参与,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和民意的表达,是一个需要充分考虑的难题。

在实际操作中,党的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等机制被用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些机制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经济制度上的重难点3.1.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协调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私有制经济。

如何平衡和协调公有制经济与私有制经济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制度上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任务。

如何通过改革和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私有产权,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良性互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3.2.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国家。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先进,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对落后。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经济制度上的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正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等战略,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政治制度原则、制度稳定性以及维护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和稳定性。

政治制度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保持政治制度原则性的根本保证。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坚持这条道路,是保持政治制度原则性的关键。

3.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途径。

这一制度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这一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5.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

坚持法治原则,就是要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制度稳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体制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这一体制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政治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政治制度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现象:(一)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二)十六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继续完善经济领域立法,着力加强社会领域立法,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

逐步扩大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继续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制定和修改法律达62件,特别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产权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预计到2008年初我国现行法律将达到230件左右。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各级政府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从2003年到今年6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交法律议案29部、制定或修订行政法规122件。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减少,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决策进一步实现科学化民主化。

有超过70%的市县政府出台了规范行政决策的专门规定。

政府行政审批项目中央一级共取消和调整1806项,省级政府取消和调整2.2万多项,均超过原项目的一半以上。

管理方式正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依靠法律手段的转变。

分析:(一)原因: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二)对策: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感悟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感悟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感悟
尊敬的用户,您好!
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我很乐意为您提供一些信息。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大陆实
践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

这一制度和实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而形成的。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注重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推进改革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和平与合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最后,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着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
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基本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其强调的是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以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出。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思考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制度性缺陷导致制度短缺、制度虚置的问题十分突出。

制度性缺陷既包括制度规范本身的疏漏和缺失,也包括制度安排的不合理和不科学。

政治体制存在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的缺陷和不足,将导致制度设计的预期效应与实际效应难以一致。

现代政治制度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蕴含的政治原理具有一定的周延性和普适性,例如权责的一致、监督制约关系的平衡等等,现代民主理论已经发展出一整套规则成熟、程序严密的制度体系,如果存在制度疏漏和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大厦纵然美轮美奂,却难以抵挡风雨的侵袭。

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度短缺,表现为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滞后,“程序法”缺乏,“实体法”亦不完备,制度设计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是制度虚置,繁多复杂的制度规范因为前提设计的缺陷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例如我们虽然已经建立了网络状的监督监察制度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却无法遏制当前十分严峻的腐败现象,无法保障公共权力的规范有序运行。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只有不断完善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积极稳妥的推挤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兴利除弊,建设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民主政治,使人民更好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中,实行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步与不足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步与
不足
参考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取
得了巨大的进步。

中国实现了对全民的普遍政治参与,努力实现人人平等享受权利的愿望,建立了多部门参与和民主协商的决策系统,通过民意测验来决定政策,向民众进行合理的政策解释和聆听,并为政策结果负责任。

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政府,其民主政治体制均有所改进和完善,使民众能够有效地表达、行使、保护自身的各项权利和利益。

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立法体系,地方自治的空间有限,法律的权威性不足。

其次,国家在有些领域尚未实施民主制度,而是采取继续实行传统的寡头式统治机制。

第三,民主政治尚未成为一种有效的制度,而是停留在讨论和议论阶段,未能使科学发展观引领决策。

第四,大多数公民尚未具备相应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有效行动能力,他们既不了解民主政治的理念,又能力不足以更好地实践民主。

因此,无论是要完善立法,推进区域自治,实行民主法治,还是培养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都必须重新审视现行的体制,完善它们,扩大民主政治的发展空间。

如此,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才能持续推进,使全民拥有更多参与权,更广泛地享受权利和利益。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TRS_AUToADD_1231460659480{mARGIN-ToP:0px;mARGIN-Bo TTom:0px}#TRS_AUToADD_1231460659480P{mARGIN-ToP: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31460659480TD{mAR 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314606 5948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 ADD_123146065948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 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 :"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 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 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 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07713 031730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 -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 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7713031730LI .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 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7713031730DIV.msoNo 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 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7713031730DIV.Section1{pa ge:Section1}《政治生活》教材的开篇部分说:“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为什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为什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为什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了全球重要的经济大国。

同时,国家也在政治制度上做出了重大的选择,选择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关于为什么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因。

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从古代开始就有着强烈的集体主义和共同体意识。

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共同利益优先”、“个体价值相对而言较小”和“社会团结”的思想相契合,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中更容易引发共鸣。

二、遏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带来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逐渐在中国崛起。

然而,资本主义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带来诸多问题,例如气候变化和贫富差距的加剧等。

因此,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放任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贫富差距、更多的社会不公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可以通过限制资本主义的不利影响,并在国家层面制定政策来保护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民和工人阶层。

三、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制定政策自1949年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关键力量。

在这个政治制度下,共产党拥有绝对的权力,可以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政策。

共产党可以更好地掌握国家的资源,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解决国家面临的各种问题。

四、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需要选择适合自身国情和实际情况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一种平民方便的方式来解决国家内部问题。

综上所述,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所致。

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对这种政治制度的选择产生了影响,此外,政治制度也是为了遏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带来的风险和政策制定方便而选择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党国一体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这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在中国,党
的领导是统治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中心。

党的领导

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民民主是基层民主、中央民主、政治民主、法治民
主相结合的综合体。

人民的参与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社会
主义法治的保障。

2.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


中国,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的科学的基础,是人民民主的规
范的保障,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依法治国是国
家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
最终目标。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领导的科
学的最终目标,是人民民主的规范的最终目标,是依法治国
的最终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国家
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和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武器。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现实逻辑体现在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几个方面,是中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发展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几个问题《政治生活》、《科学社会主义》特邀审读专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沙健孙《政治生活》教材的开篇部分说:“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由此可见,正确地分析国家政权的实质和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于我们讲好《政治生活》是特别重要的。

下面,我想就我国人民政权的创建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等问题谈一点看法,供教师参考。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反对外国的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如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臻于繁荣富强的境地?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反复思考的主要问题。

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所作出的答案就是: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走资本主义的道路。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的时间里,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不辞千辛万苦,努力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的真理。

因为当时的中国只面临着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即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中国封建王朝对于外国侵略者的屈服,已经宣告了中国封建主义的破产,宣告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团结御侮的有效武器。

所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那时的外国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

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

”“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⑴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他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态度,是十分热烈、十分认真、十分虔诚的。

毛泽东说过,在当时,学了这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即所谓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

⑵康有为就曾乐观地预言:以中国之广土众民,又有日本学习西方的经验可资借鉴,必定“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问题在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得很多,但成效却甚少。

太平天国革命遭到了中外反动派的联合绞杀,洪秀全本人殉难,《资政新篇》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无从实行。

戊戌变法,有如昙花一现,仅只百日,即告失败。

光绪皇帝被幽囚,康有为、梁启超被迫亡命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死难。

除了保留一个京师大学堂以外,所有的革新措施都一风吹了。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代之而起的是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依然存在,“民国”不过是一块虚有其名的招牌而已。

孙中山本人就沉痛地说过,清朝被推倒之后,“官僚之流毒日益加盛,破坏虽成功,建设上却一点没有尽力”,“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这场革命也流产了。

这就是说,先进的中国人在近八十年的时间里为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维新和革命所进行的斗争,统统是以失败而告结束的。

这个基本的事实,理所当然地激起了人们对于资产阶级政治方案的有效性的极大怀疑。

这种怀疑论,成了人们探索挽救中国危亡的新途径的推动力量,为人们尔后接受社会主义准备了土壤。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社会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这个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而对中国人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它确实使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中国人民产生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这个革命打开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视野,使他们开始把自己的目光从欧美转向俄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转向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不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也还是面临三种可供选择的建国方案。

一种方案是先由北洋军阀、后由国民党统治集团代表的,他们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一种方案是由某些中间党派的领导人物或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的,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一种方案是由共产党代表的,他们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这三种方案在中国人民长时期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反复的检验。

其结果是:第一种方案由于根本违背中国人民的利益,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它的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也没有得到中国人民的赞同,就连原本持有这种主张的人们,除极少数走向反动外,多数也在实际斗争中同共产党站在了一条战线,并且最终承认了共产党建国方案的正确;只有共产党的方案,逐步地赢得了全国人民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真诚拥护。

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呢?首先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

对于它们来说,一个政治上不独立、经济上受它们控制的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半殖民地中国,乃是一个极其广大的倾销商品的市场,一个理想的资本输出的对象,廉价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地。

如果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它们在中国的这类殖民主义利益将会随之丧失,而且它们还将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这是它们所不能容许的。

毛泽东说过:“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

历来中国革命的失败,都是被帝国主义绞杀的,无数革命的先烈,为此而抱终天之恨。

”⑶这是完全符合事实的。

其次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阶级。

它没有能力领导人民为创建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它们所经营的,主要是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得很不充分。

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于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这种软弱的地位,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不能不表现出软弱的态度。

它一方面有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一方面又害怕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

它由于对外国垄断资本有相当的依赖性而不敢彻底反帝,由于同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密切而不敢彻底反封建,它尤其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

如果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派虽然没有进行广泛的人民动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还是举起了武装斗争的旗帜,那么,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们中的多数连这点勇气也消失了。

他们企图通过“改良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纯粹是一种幻想。

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由于自身社会基础极其狭窄,由于自身的残暴和贪婪,是极度脱离人民,因而也就是十分虚弱的。

它既不能容忍、更经受不住任何的民主改革。

它根本不可能对人民关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要求作出原则性的让步。

由于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和其他民主力量的共同努力,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通过五项决议之后胜利闭幕。

按照政协协议,中央政权将实行议会制、内阁制(这种体制比较接近于英国和法国的政治制度),这对于蒋介石的独裁政体是一种否定;中央应与地方分权,地方实行自治,省长民选,省可制定省宪,这为解放区政权的存在提供了一种保障。

按照这个协议去做,也将会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设若干有利的条件。

但是,国民党从来就没有准备去履行这些协议。

相反,在政协会后不到10个月,它就将政协协议彻底撕毁了。

这样一来,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机会也终于丧失。

中国人民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人民革命的路,走人民民主专政的路,走经由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路。

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提出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协会议,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从8月份开始,他们纷纷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建立新政协、筹备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工作。

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55人联合发表政治声明,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为将革命进行到底、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毛泽东说:“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⑷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由此可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和共产党在全国的执政地位的确立,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人民革命胜利以后所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被称做人民民主制度。

就国体(即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来说,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来说,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政党制度来说,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国家结构形式来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及在这种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种制度,是历史地形成的,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进行选择的结果。

这种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它使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成了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它保护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产力;它保证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与以往封建社会的专制制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工具,而是保护广大人民的机关。

正因为如此,与旧政治制度比较,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我们必须坚持这种基本制度。

既然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发展和改革的。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并非一开始就是完善的。

它的一些具体制度和一些制度的具体环节上还存在着若干缺陷和弊端。

例如,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便使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所作的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报告,系统地论述了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