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合集下载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

【 2 】 古代 哲人 的“ 天人 合一 ” 的观念 给人 们 以深刻 启 示 , 是 要 求 人克 制 自己个 人欲 望 使 自己 的言行 合 乎 道德 人 作 为万 物 之灵 ,既 要顺 应 自然之 道 ,与 天地 万 物 规 范做 “ 仁 ”人 。【 4 J 整个 五德之 中 “ 仁 ”居 于首位 ,

( 三 )仁 礼道 义

中国传统 文化的基本精神
古代 圣贤 认为 道德伦 理 为做人 之 根本 ,并将 仁 、
义 、礼 、智 、信 作 为道 德 伦 理之 总 纲 。仁 者 爱也 ,
具 体体 现 为孝 悌 、忠信 、恭敬 、智 、 勇 、宽 、敏 、 季 羡 林 先 生指 出 : “ ‘ 天 人 合 一 就 是 人 与大 惠 、让 、俭 、贞 、温 良等 等 。仁 与 义相 联 。“ 仁, 人 自然 的合 一 ”, “ 人 与大 自然 应 ‘ 合为 贵 ’” 。合 心 也 ;义 , 人 路也 ” 。这 就是 说 “ 仁 ”是人心 之所 向,
中国传统文化 的滋养中寻觅人生智慧 ,提 高人文素养;不断加 强修身,完善 自 我人格,升华人生
价值 。
[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人 文素质教育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9 4 7 7 . 2 0 1 3 . 0 2 . 0 2 4 [ 中图分 类号 ] G6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 章编号 ]1 6 7 3 — 9 4 7 7 ( 2 0 1 3 ) 0 2 — 0 0 7 8 . 0 4 2 0 世 纪 以来 ,科 学 技 术 的进 步 虽然 给 人 们 带来 经 典著 作 《 中庸 》 中 说 : “ 致 中和 ,天 地 位 焉 ,万 了 巨大 的财 富和利 益 ,但 也 带来 了人们 的精神 迷惘 : 物育 焉 。 ”它表 明儒 家之 和谐 理论— — 生命 的 和谐 ,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首先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大学课程中的文化类课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机会,但这远远不够。

我们可以主动参加一些传统文化讲座、讨论会,或者加入一些文化社团,通过这些途径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为后续的传承和弘扬奠定基础。

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内容。

其中,儒家文化的“仁爱”、“孝道”、“人伦”等概念,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自然至道”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的“慈悲”、“智慧”等信仰,都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并弘扬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这些精神养分,将其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在与人相处时注重仁爱和孝顺,尊重他人的人伦关系;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坚持自然至道的生活态度,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实践中践行慈悲和智慧,通过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和积极参与公益等方式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封闭和僵化,而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例如,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化创意设计中,创造出符合现代审美和文化需求的作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触到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修复,确保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儒家的仁义礼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儒家的仁义礼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儒家的仁义礼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极其宝贵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儒家文化的仁、义、礼中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

充分利用儒家的仁义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儒家仁义礼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正确处理自我与人、自我与物、自我与己的关系上。

因此,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可从实现大学生人生自我超越、人性自我完善、人格自我塑造三个方面入手。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极其宝贵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儒家文化的仁义礼中体现着现代社会积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取向,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

充分利用儒家的仁义礼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儒家的‘t仁”与大学生的人生自我超越自我与人的关系实际是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是大学生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大学生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超越。

儒家的“仁”从伦理学的角度。

说明人是如何超越自我的道理。

(一)仁:实现自我超越的行为方式。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基本思想就是“仁爱天下”,就是要通过“仁”的方式,营造和谐的氛围,使人们用仁爱的胸怀和仁爱的行为去共同实现充满爱心的社会,共同达到充满爱意的人生理想。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爱天下的根本。

在《论语·雍也》篇中,子贡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哪仅仅是仁啊,简直达到圣人境界了,即使是尧舜也难以做到啊。

孔子进一步阐述了仁的根本,那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与他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爱天下的原则。

试分析当代综合性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试分析当代综合性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据冯契 主编的 《 哲学 大辞典 》, “ 人文 ”这个 组合词语 见 《 易 》 周
程 ,就 是 偶 尔 有 一 门 人 文 类 课 程 ,也 被认 为 是 一 种 放 松 或者 消 遣 ,
“ 明以止 ,人 文也 。”在 这里 我们似 乎可 以将人 文理解 为与人相 学 生这样认 为 ,部 分老师 也这样 认 为。所 以,要 改变这种 现状 ,要 文 关的所有 事情 ;近代 西方对 于人文精 神 的广泛提 倡和 呼吁应该 是在 对综 合性大 学生作人 文精 神的培 养 ,首先 就要对 课程作 以改 变和设 文艺 复兴 及 以后 ,文艺 复 兴最 初是 针 对 限制 神 权而 尊重 人 权 开展 计 。当然 .课 程并 不单单 是指我 们在 教学计划 中安排 的教学 内容 , 的 ,呼吁对人 的尊重 和关怀 ,这也 归属于人 文精 神 的范 畴 ,我们 也 而是 指 “ 在学 校的指 导下 学生获得 的全部 经验 ,或从学校文化 中的 可以看作 是西 方对于人 文精 神的提倡 。所谓 人文精 神就 是指人 之为 全部 习得 ” 。 当然 ,课 程它本 身也处在 发展变化之 中 ,无永 恒之课
为 ,特别是这 种精神 和行为在 综合性 大学生 身上 的培养 。那么 现在 设计 已不复存 在 ,学科 、社 会和学 生 已经成 为课程设 计必须考虑 的
的综合性 大学生 到底存 在着怎样 的人 文精 神方面 的问题呢?


的影 响 ;反之 ,合理 的课程设 计必 须符合这 三者 的要 求 ,符合 它们 当代大学生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需 要掌握 的知识 特别是人 文方 的发展规律 .特别 是符合 学生 的发展 规律 。因为学生 既是课程 的设
人 的 文化 精 神 。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递人文精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传递人文精神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人文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然而,尽管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而辽阔的土地上,我们的传统文化却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冲击下,许多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正在逐渐模糊。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我们有责任去弘扬和传承。

首先,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诗词、书法、绘画、戏曲、音乐等等。

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和情感体验,也展示了我们的智慧和勤劳。

例如,传统戏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此外,传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也是传达情感和表现审美的独特方式,它们记录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其次,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重视人的内心修养和情感体验。

例如,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伦理观念,强调人的仁爱和中庸之道。

这些观念对于塑造一个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良好互动至关重要。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倡导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理念。

这些价值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和传递这些人文精神,我们可以培养起新一代民众的正确价值观和文化意识。

然而,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并不容易。

当前,我们面临着由于现代科技和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和传统习俗的逐渐流失。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电视、游戏和社交网络等现代科技的魅力,而忽视传统文化的魅力。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首先,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纳入课程体系中,让学生从小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方面。

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以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

一、了解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概念。

文化素养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修养以及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它包括对传统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认识。

而人文精神则是指人们对于人类价值观、人类尊严和人际关系的关注和理解,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1. 提供多元文化教育学校应该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包括拓宽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特色。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文化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2. 引导阅读名著经典学校图书馆应提供丰富的名著经典,老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如《红楼梦》、《小王子》等,这些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智慧,有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3. 培养艺术修养学校应该注重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教育的培养。

通过音乐鉴赏、绘画创作、舞蹈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对美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4. 加强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学校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包括传统音乐、戏剧、书法等,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1. 引导正面人际关系学校应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友善、包容、合作的人际关系。

老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交技巧。

2. 培养公民意识学校要加强公民教育,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传统文化底蕴对大学教育的熏陶

传统文化底蕴对大学教育的熏陶

传统文化底蕴对大学教育的熏陶大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培养者,在大学教育中传统文化底蕴的熏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文精神、道德伦理、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四个方面来分析传统文化底蕴对大学教育的熏陶。

一、人文精神的熏陶传统文化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内在修养。

大学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传承传统文化的人道主义思想。

传统文化强调仁爱、礼义、孝道等伦理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至关重要。

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指引。

二、道德伦理的熏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等伦理观念,教导人们要关爱他人,尊重长辈,以及遵循社会公德。

大学教育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三、思维方式的熏陶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传统文化注重思辨思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思想,强调平衡和谐,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

大学教育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理性思考和全面思维。

四、审美情趣的熏陶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对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以及传统建筑、园林等物质文化遗产,都孕育着丰富的审美情趣。

大学教育应该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传统文化底蕴对大学教育的熏陶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和修养。

大学教育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大学教育中获得全面的人文教育。

只有通过传统文化底蕴的熏陶,大学生才能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操、批判性思维和审美情趣,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传统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传统人文精神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Ab ta t Ho t n e r t &T d c t n a d h ma i d c t n i e y i o tn r b e i sr c w o it g a e S e u a i n u nt e u ai sv r mp ra tp o lm n o y o
Tr diina m a t piis a to lHu niy S rt
ZHANG n — a Yi g k i
( c o l f Hu nt s n a , h n U iest f T c n lg Wu a , bi4 0 7 ) S h o ma i e d L w Wu a nvri o eh oo y, h n Hee,3 0 0 o i a y
传 统 人 文精 神 与 大 学 生 人 文素 质 培 养
张应 凯
( 武汉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 , 湖北 武 汉 4 0 7 ) 30 0
摘妻 人 文教 育与科技 教育 如何相互 融合 , 目前我 国高校面I 是 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人 文精神是大
学生人 文素质 教育 的重要 土壤基 质 , 对大学生加强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 厚植大学生的人文底蕴 , 是适应
c l g s a d u i e ste f i a Ch n s r d to a u a i p rti t e i p r a t o r e o u a iy o l e n n v r iiso n . i e et a i n l m n t s ii s h e Ch i h y m o tn u c f m nt s h q a iy d c to f r n v r i s u e t . S r n t e i g u n t q a i e u a i n o u i e st u l e u a i n o u i e st t y t dn s t e g h n n h ma iy u l y d c to f r n v r iy t s u e t n a i g a s l o n a i n o h r n u a u l is f r s u e t sS r ca o me tt e t d n sa d l y n o i f u d t n i e e th m n q ai e o t d n s i O c u i lt e h d o n t d m a d o h a e tc li a in i o e n s ce y e n sf r t e t l n u tv t n m d r o it . o Ke r s h m a it u l y;Ch n s r d to a u a i p rt n e e t h ma u l i s y wo d u nsy q ai t i e e t a i n lh m n t s ii ;i h r n u n q a i e i y t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对学术思想、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影响。

传统文化为教育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为教育大学生找到了鲜活的载体。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至关重要。

文章主要写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以及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对策。

标签:传统文化;大学生;教育意义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1.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精神思想上的积极引导作用,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我国传统的文化进行全面的继承,而且也能够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发展起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即是其中丰富文化底蕴的一部分,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应及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合理地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開拓出思想教育的新形势。

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想要实现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学校应该大力地宣传传统文化,不断地改善教育体系中的规范和政策,多开展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让大学生参与进去,身临其境地感受我们国家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2.人文素养方面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的素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包括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全的人格特质、以人为本的责任意识、优雅的行为习惯等[2]。

人文素养比较高的大学生有礼貌、有内涵、有知识、抗压能力强。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教会了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向先贤们汲取经验教训,拓宽自己的知识区域。

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能够有先例可以借鉴,快速地解决问题。

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等。

3.人格教育方面教育是整个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任何一种教育都应以铸造完美人格为责任。

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Th du a i n o l g t d n s e E c t fCol eS u e t o e
YU n mei Yo g
( h oil c ne eatet A k n ece C lg , na g 20 0 S a ni hn ) TeSc i c pr n, na gTahr oee A k n7 5 0 , ha x,C i a Se D m s’ l a
是人 文精神 不断确立和发展 的过程。如果不对 当今大 学生人 文精神进行培 养 的话 ,未来的他 们将成 为迷惘 的一代。如何培 养大学生的人 文精 神 ,树立大学生的人文理想刻不容缓。 关键词 :大学生 ;人 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 类号 :G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4 (0 6)0 0 7 0 6 0 9— 2 X 2 0 2— 0 6— 4
精神?都是值得探讨 的问题。当然人文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 ,但是这并不等于只向大学生传授某 些人文知识 , 使其掌握某方面的技能 。就如同一些学校把素质教育 的衡量标准作 了这样 的误解一样 : 给大学生开设多少 门人文学科课程 ,大学生修得多少学分等。这些教育内容方法当然是必要 的,但是 修完了人文学科的课程,获得了若干人文学科的知识并不等于完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要使人文 教育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素质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还是必须将人文知识转化为 自身内在的人文精神。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文精 神的 内涵
2 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实现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培育 品 1
学兼优人才 的重任。人文素质是我国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 ,因为它是中华 民族传统文化的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支柱,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探讨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包括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等方面。

而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在追求自我完善、关注人类命运、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品质,它包括了人文关怀、道德修养、文化传承等方面。

这两种精神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涵。

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往往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素质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有效的培养路径和方法,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和未来的社会栋梁,他们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他们是科技进步的推动者,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更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当代大学生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他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掌握着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他们将科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无论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还是新材料等领域,都活跃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影,他们的创新成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当代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

他们不仅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更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中,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人文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人文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物欲膨胀、精神衰退的不良现象。

一些人被经济利益驱使,丢弃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一些有违传统文化中真善美品德的不良现象弱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造成了社会公德的萎缩和社会风气的鄙俗,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面临着危机和挑战。

为此,本文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重建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明了解决方法和路径。

标签: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氛围方式活动典型做法当前,许多学生不了解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精神,淡漠人生价值观,丧失前进动力。

要想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回文化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就应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入手,点亮传统文化教育之灯,扬起人文精神培养之帆,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

为了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结合学校教育实践对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彰显人文精神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与大家共勉。

我们知道,人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

在这四个要素中,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

学校素质教育应以提高道德素质为根本,以提高文化素质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人为本,培养人民群众的人文精神,学校在此方面尤其要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用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教育学生,指导学生,提升学生。

面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知识欠缺、素养偏低、对传统文化认知模糊等现状,学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教育的针对性,强化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同时,进一步创新教师课堂教改理念,加强传统文化专业知识,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育人教书新水平。

为落实好上级文件精神,提高教育效果,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从学校实际出发,营造良好氛围,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

论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论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论传统人文精神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摘要:当今社会是追求和谐呼唤人文的,只有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对现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大学生加强传统人文精神素质教育,借以厚植大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和谐全面的社会建设人才,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人文底蕴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

”因此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才能培养和谐的人。

当今社会是追求和谐呼唤人文的,所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文素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内涵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来实现的,中华民族是悠久的礼仪之邦,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整个现代社会出现了信仰危机、精神空虚、世风日下的时候,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不可推卸地担当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以儒家的“仁学”精神为典型代表。

儒家思想凭借它对人的生存世界、意义世界和可能世界的关怀,从道德伦理出发,成己成物,仁民爱物,并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内尽心性,外穷天道,融合了现实世界的生命智慧和百姓日用之学。

它是礼乐文明的根据,价值观念是非的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艺术审美的尺度,由是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精神。

儒家“仁学”认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亦”(《论语·述而》),其中的“仁”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是人的本质规定,即人之所以成为人而与禽兽相区别的一种本质,它凸显的是人的主体性,特别是道德的自主性。

仁学价值观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等为主要内涵,这些观念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尊重和理解以及人格尊严平等,所以儒家仁学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接相处之道,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的普遍和谐之道,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感通。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

会 的关 系中树立整体意识、服务意识、大局 意识 。 3 .“ 诚信 为本、言行一致 ”培养大学生 为人处事最基本 的价值准则 诚 实守信是为人立命的根本 , 是构建社 会 良好风 尚最基本 的道德规范。 在传统文化 中 ,朱熹认为 :“ 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 理之本然也” 。孑 L 子 日: “ 人而无信 , 不知其 可也 ” 。墨子主张: “ 诚信者 ,天下之结也” 。 周敦 颐在 《 通 书・诚下 》中提 出 “ 诚, 五常 之本 ,百行 之原也” 。可见 ,古人对诚信是 多么的看重 。然而 ,正是古人视为生命 的优 良 传 统—诚信 , 在我们 当今社会却成 为一种 奇缺资源: 社会上 , 食 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 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 各种诈骗新招曾出 不穷 ,让我们 防不胜 防。在校园中。功利主 义色彩覆盖着大学生们学 习动机 、 择业动机 和入党动机 , 使我们 的大学生变得 日 益 “ 现 实” 。基 于此 ,我们就应通过传统文 化中那 些圣 贤 的言行来 激励大 学生做 一个诚实 守 信的人 。

统文化未来发展持消极态度 。 可见, 挖掘传 统文化 中有关素质培养 的精华 ,以加强大学 生人 文素 质的提 升是 中国高等、中国传 统文化 在大 学生人 文素 质 培 养 中的价值 体现
1 . “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培养大学生 奋发进取 的人生态度 “ 天行健 ,君子以 自强不息 , 地势坤 , 君 子以厚德载物 。 ”其意是 天体运动健动不 己 ,“ 地”哺育万物包孕 万物 ,人们应该仿 效天地之美德 ,刚健有 为 , 奋发进取。孔子 日 :“ 三 军可 夺帅 也 ,匹夫 不可 夺 志也 ” , “ 发愤 忘食 ,乐 以忘忧 ,不知 老之将 至 ” 。 《 史记 ・太史公 自 序 》中记载 :“ 西伯 拘而 演《 周易 》 ; 仲尼厄而作 《 春秋 》 ; 屈原放逐 , 乃赋 《 离骚 》 ,左丘失明 。 厥有 《 国语 》 ;孙 子腆脚 , 《 兵法 》 修列 ; 不韦迁蜀 , 世传 《 吕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

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时代赋予的使命。

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怎样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成为了大学生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培养、社会关怀、公益行动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大学生使命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教育培养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也是传承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培养的阶段,应该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是学科知识。

大学课程设置中要注入适当的人文内容,让学生在各自专业领域中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哲学、文学、历史等。

其次是思维方式。

要倡导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人文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解决。

最后是全人教育。

大学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实自己的非学科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社会关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大学生要发挥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作用,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出人文精神的价值。

首先是关心老人。

大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所学技能,开展志愿活动,为老年人提供社区服务,陪伴他们度过晚年。

其次是关心留守儿童。

大学生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志愿者团队,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协会,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健康,与他们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最后是关心弱势群体。

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帮助,为残疾人和失学儿童捐赠物资,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通过这些社会关怀和帮助,大学生不仅能够弘扬人文精神,也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公益行动公益行动是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是参与环保行动。

大学生可以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出行、减少塑料污染、垃圾分类等环境保护行动,加入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人文精神

大学教育方法:培养人文精神大学教育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一个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文化、文明、价值、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和追求,它强调人的精神、情感、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人文精神的培养方法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环境。

大学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讲座、论坛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同时,大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学生从艺术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开展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大学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化设置,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该开设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大学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和项目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和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

大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情感交流、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

同时,大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二、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意义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人文精神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2.推动社会进步培养人文精神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环境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大学生爱国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爱国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大学生爱国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其爱国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作为年轻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承担着培养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国家建设者和传承者的重任。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爱国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爱国教育的重要性爱国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他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爱国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奋发向前的动力,推动他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是指热爱人类,尊重人类的内在价值,关注人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

大学生要具备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个体价值,关心社会问题,培养人情味和人道主义精神。

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爱心和担当的人才。

三、大学生爱国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实施措施1. 加强课堂教育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人文修养,可以在各类课堂中加入相关的教学内容。

比如在历史、政治、文化等课程中,通过讲授先进的爱国人物事迹和优秀的人文作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和情感认同。

2. 组织实践活动大学可以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文化艺术活动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祖国的美好,增强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3. 建设学生组织学校可以建设各类学生组织,如学生社团、学生会等,让学生在组织中学习理论知识,并参与志愿者服务、文化活动等实践项目。

通过参与组织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责任心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4. 加强师生交流为了促进大学生爱国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学校应加强师生交流。

老师可以开展讲座、座谈会等形式的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与老师的互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人文意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精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精神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精神摘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如何在培养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无疑是提升文学素养乃至人文精神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教育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一、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素养在我国,我们把“五四”以前大量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文学作品称为古典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的作品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厚重的历史积淀可以浸润我们的心灵,培育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宣扬的真、善、美可以内化为我们心中的道德力量,让人获得审美享受和人生的启迪。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古典文学素养的培养开始。

什么是古典文学素养呢?古典文学素养属于文学素养的一种,可以认为古典文学素养除了对古代文学常识和语言文字的积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做一个内化的调整,使之上升到文学的审美情趣与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高度。

二、用传统文化培育人文精神(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中国古典文学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的积累和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力。

中华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培养,所谓“孝悌为本、德育为先”,与当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不谋而合,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比比皆是: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信条,清代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号召,皆是胸怀祖国、热爱集体的不朽诗篇;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主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信诚则大信立”,则在伦理道德层面教会我们尊老爱幼、团结友善、诚实守信……由此可见,中华优秀古典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即是弘扬民族精神。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一、培养文化兴趣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要从培养对文化的兴趣开始。

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对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各种文化相关的知识。

可以通过开设文化课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二、多元化的文化体验学生应该有机会进行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历史遗迹等地方,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文化的魅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演讲等形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文化形式。

三、阅读与写作的培养阅读与写作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和阅读材料。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写作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四、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同时,志愿服务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体现爱心和奉献精神。

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在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和力量。

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七、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培养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

学校应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与外国学生和文化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八、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结构不合理 , 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 、 优 良传统 了解 中国传 统文 化 ,它是 人类 文 明演 化 而汇 集成 的一种 反 映 民族 偏窄 , 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 是 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 、 观念形 甚 少 ; 在 能力 层 面上 , 有 些 大学 生 口头 和文 字 表 达 能力 、 动 手 态的总体表征 , 传统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为 内核 , 还 能力 、 心理承受能力 、 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 , 甚至存在一
摘 要: 传 统 文 化是 中华 民族 集 体 智 慧 的结 晶 , 其璀 璨 的 光 彩 、 辉 煌 的成 就 深 深地 影 响 着 一代 叉一 代 的 华夏 儿 女, 因此 , 当前各高校在人 才培养 中要 重视 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并积极吸收其精髓, 以促进 当代
大学生人 文 精神 的提 升 。
2 0 1 5 年 6 期
高 教 学 刊 J o u r n  ̄o f Hi g h e r E d u c a i t o n
思 政 探 索
传 统文化背 景下 当代 大学 生人文精 神 的培 养
王 胜 晓
( 郑 州财 经学院 文化与传播系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0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内 核
们 的人 文精 神严 重失 衡 , 这 是不 争 的事 实 , 具 体 表现 在 三个 方
中华 民族 在 漫长 的历 史 发展 进 程 中 ,创 造 出博 大精 深 的 面 : 知识 、 能 力 和修养 , 在知 识 层面 上 , 主 要表 现 为人 文知 识 面
的精 神 家 园 ” , 在 这 一思 想 的指 引下 , 理 清 传 统 文化 在 当代 大 的贫瘠与荒芜 , 不少人成为现代文明的奴隶 , 丧失 了 自我 , 迷
学生 人 文精 神培 养 中的作 用是 非 常重要 的。

失 了方 向。在忙 碌 的生 活 中 , 在 冷 漠 的功 利化 人 际关 系前 , 他
随着经 济 的快 速发 展 ,当前社 会对 大学 生 的期 望和 要求 越 来 越高 , 不仅 要求他 们 具备 较 高 的职业 道 德 素质 、 掌握 过硬
二、 当代大 学 生人 文精 神 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 E t 益完善 , 在公平 、 效率 、 自立 的经济原
的专业技能 、 具备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 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 则 影 响下 , 大学 生 人文精 神 也展 现 出新 的 时代精 神 , 他们 不再 较高的人文素养。 十七届六 中全会提出“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 依赖、 自 抑, 而是勇于承担压力 , 也积极的挑战机遇 , 以独立的
他 们 打破 旧有 的 、 封 闭 的 思 维模 式 , 用 全球 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是发 自我 去竞 争 进取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是建设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 化的眼光看待世界 , 富有创造潜质 , 也具有超越现实的开拓精
家园的重要支撑 。 ” 并进一步指出“ 文化是民族 的血脉 , 是人民 神 。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 当代大学生仍摆脱不了精神世界
关键词 : 传统文化 ; 人文精神; 培养
中图分 类号 : C 9 6 1 文献标 示 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6 — 0 o 0 x( 2 0 1 5 ) 0 6 — 0 0 8 9 — 0 2
Ab s t r a c t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i S t h e c r y s t ll a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l l e c t i v e wi s d o m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n a t i o n .i t s t h e b il r l i a n c e o f b ig r h t a n d b il r l i a n t a c h i e v e me n t s d e e p l y a f f e c t s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 ft a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c h i l d r e n ,t h e r e - f o r e .t h e c u r r e n t v a io r u s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i n p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g s h o u l d a t t a c h g r e a t i mp o r t a n c e t o t h e i mp o t r a n t r o l e o f t r a _ —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c a r r y f o r wa r d t h e e x c e l l e n t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h u r e a n d a c t i v e l y a b s o r b t h e e s s e n c e .s o a s t o p r o mo t e t h e c o n t e mp o r a r y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h u ma n i s t i c s p i it r . Ke y wo r d s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 ;t h e h u ma n i s t i c s p i it r ;c u l t i v a t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