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二十四式连环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何为二十四式连环手
连环手亦称连环散招,每一手都有一个主要技击手法,并辅以其他攻防手法,构成一个组合。

二十四式连环手(散招)即由二十四个小组合构成。

各手均有独特的攻防含意,手法之间具有“形同意不同”之妙,练习者必须掌握各手的实际用法,方可悟得真谛。

二十四手组合之间,也可以互相串联练习,其方法是:前一组完成后,接下一组时,必须有一“引手式”进行连接。

演练者可以一贯到底地进行二十四手连环练习。

二十四手分为前八手、中八手和后八手,各有专名和拳谱可循。

一、前八手
①抖铃手。

②冲拳。

③摔拍踏。

④双引手。

⑤红脸照镜。

⑥指挑拍。

⑦掸手。

⑧抹袖。

二、中八手
⑨劈山炮。

⑩掳手炮。

⑨贯耳锤。

⑥劈砸锤。

⑩鹞子串林。

⑩王鬼探头。

⑩劈拳。

⑩匕首拳。

三、后八手
⑥吊袋。

⑩群捉。

⑩黄龙探爪。

⑩退步八门。

③魁星点斗。

②靠山。

③金龙合口。

③白猿献桃。

第二节二十四式连环手详解
现就每一手(连招)分述如下(插图中的实线表示右手、右脚动作路线,虚线表示左手、左脚动作路线)。

预备势动作
练习者右脚直立,左脚前点,右手前伸做引手,左手握单凤眼拳置于腹间,目前视(图3 -1)。

图3-1
一、前八手
(一)第一手连招:抖铃手连手
【歌诀】
抖铃根源拳星串,顺肩钻拳跟步进。

连发三拳拳拳紧,踏掌速跟右中奉。

【解义】
“抖铃根源拳星串”意为:第一手名称抖铃手,又日中拳,也有人称为钻拳。

中拳是通臂拳术的基本拳法,有通臂“根源”之说。

此拳击打时要求似流星一般疾快。

“顺肩钻拳跟步进”意为:钻拳要通肩顺膊,跟步要顺势而行,以步催拳。

“连发三拳拳拳紧”意为:一拳紧似一拳,一拳密似一拳,不能怠慢。

“踏掌速跟右中拳”
意为:三拳连发之后,速撤身抽回右拳,左掌使出踏掌,紧跟一右中拳。

【要领】
1.左踏掌
重心前移至左脚,左手由后向前做踏掌,同时右脚提膝,护于裆前,右手亦同时收撤至腰间。

目前视,左手尖对准鼻尖。

(图3 -2)
2.上步右钻拳
左手收撤回腰间,右腿向前落下,右手向前做钻拳,重心微微降低,身体前探(图3 -3)。

3.上步右钻拳
右手回撤,左脚跟进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前跨出一步。

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再做钻拳,左手同时回撤,目视前方,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3 -4)。

4.跟步右钻拳
右手回撤,左脚向前跟进一步,左手辅以向前摆动,右脚向前跨出一步。

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同时回撤,目前视,身体重心高度不变(图3 -5)。

5.右刁手
身体向右回转后坐,右手变掌向后做刁掠拖带动作,同时右脚后撤半步,左脚不动,向后回
坐。

目前视,左手护于腹右下侧(图3 -6)。

6.提膝左踏掌
左手由后向前抡踏掌,同时抬右脚提膝护裆。

右手先向前引后收回至腰间。

目前视敌面,重心升高(图3—7)。

7.弓步右钻拳
右腿下落,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冲打,左手回收至腰间,左脚微微跟一小步,成前弓后绷之式,身体要拧侧(图3-8)。

【要求】
(1)钻拳动作要平、要直;
(2)踏掌动作伸探要充分;
(3)提膝要扣脚,紧护裆身;
(4)弓步钻拳向前跨步要大、要拉开。

【用法】
踏掌问路探虚实,中拳速出打鸠尾。

连钻两拳紧跟进,刁手踏掌击面门。

(二)第二手连招:冲拳连手
【歌诀】
冲拳挂打左右边,两腿挪移巧连环。

拍踏一掌探得够,急打中拳不留情。

【解义】
“冲拳挂打左右边”意为:一手握拳弯曲挂领,一手握拳照直平打,左右开弓换式连打。

“两腿挪移巧连环”意为:两腿跟步交换要步步相连,挪移敏捷,转换灵活之意。

“拍踏一掌探得够”意为:拍踏掌法要充分探臂伸肩,伸长够远。

“急打中拳不留情”意为:拍踏掌后,右手要握透骨拳(手型)向前照直打出,用力充分。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9)。

1.右挂左冲拳
右脚向前迈步,右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左手握平拳向前直冲打,左脚微跟一小步,重心降低(图3 -10)。

2.左挂右冲拳
左脚向前迈一步,左手回撤,屈肘格挂,置于耳旁,右手握平拳向前直冲打,右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3 -11)。

3.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回收至腰间,右手向前做拍踏掌,力在全掌心,左脚微跟一步,重心降低(图3 -12)。

4.弓步右钻拳
重心降低,右脚向前跨出半步。

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做钻拳(钻拳即中拳),左手回收至腰间。

右脚在前做半蹲弓势,左脚在后要挺直。

目前视(图3-13)。

【要求】(1)挂肘要以尺骨、桡骨中段做旋转拧动,要带有柔化之力,不可硬碰敌手。

(2)冲拳劲要松长,透达于背,要区别于形意拳中的动作。

(3)拍踏掌要探长够远。

【用法】屈肘挂格打冲拳,暗用捻力防敌拳。

冲拳直捣章门穴,踏敌面钻拳又进。

(三)第三手连招:摔掏踏连手【歌诀】捽拍踏法紧跟连,看吾掌指功夫力,扭腰切胯掌打去,敌拳一来中拳破。

【解义】“捽拍踏法紧跟连”意为:右手摔打,左手拍穿,右手复又使踏掌,为掌掌相连之意。

“看吾掌指功夫力”意为:捽、拍、踏三手,每一掌法都是进中破敌,无一落空之意。

“扭腰切胯掌打去”意为:在走动换势中,腰部要做到扭腰切胯,掌打出去才有力。

“敌拳一来中拳破”意为:中拳乃通臂拳术之根基,守可用中拳,攻也用中拳,破敌还用中拳。

【要领】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14)。

1.右摔掌
右手向胸前回引,从嘴前伸掌摔出。

同时,左手前引划一小圈后,收护于胯间,左脚向前跨出半步,左脚微跟一步,目平视(图3 -15)。

2.左穿拍掌(提膝)
右手回撤至腰间,右脚抬起提膝,左手向前平穿拍,力先达于指尖,后达于掌心(图3 -16)。

3.提膝踏掌
左手回撤至腰间,右脚落下站定,左脚抬起提膝,右手向前伸掌做踏掌,力达掌心(图3 -17)。

4.左拍踏掌
右手回收至腰间,左脚落下,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手用掌前做拍踏掌,身体向右拧转,两腿弯曲、交拧(图3 -18)。

5.弓步右钻拳
左手回收至腰间,右脚向前跨出,成右弓箭步,右手同时向前做右钻拳(图3 -19)。

【要求】
(1)摔掌力点在掌背。

(2)摔掌向回引手时,要含胸凹肚,摔掌时用腰背弹力。

【用法】
摔掌迎面似炸雷,敌拳中来拍掌伸。

踏掌从上盖百会,中拳又进妙归跟。

(四)第四手连招:双引手连手
【歌诀】
左右翻手是双引,圈手勾挂我必胜,
晃手钻身进一掌,坐腰蹲身打中拳。

【解义】
“左右翻手是双引”意为:左右手用手背翻打,向前探引,使劲力“丢”于掌背之上(即劲力达到手掌背)。

“圈手勾挂我必胜”意为:圈手勾挂是刁掠敌手之法,刁掠之后急跟引手,必着敌身。

“晃手钻身进一掌”意为:手在胸前一晃做圈手引手后,复进一探踏掌之意。

“坐腰蹲身打中拳”意为:中拳劲力“弹”出去后,立即要有臀部向后下垂坐之意,使劲力表现出具有浸透力的“弹劲”。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起势(图3 -20)。

1.上步圈手左引手
右手向左向右划圈,掌心向上,力达掌轮,回旋至腰间翻掌,掌心向下,同时,左脚向前移动一步,左手掌心向下,先向右,然后向左划圆平圈抹,力达掌轮(图3 -21)。

脚不动。

右手再向前向左划圈,握拳收于腹前。

左手同时向左划圈,然后向前引手,握单凤眼拳,使掌背弹力(图3 -22)。

2.圈手上步右引手
右手向左向右,手心向下,力达掌轮,划圈回抹,左手同时向右划圈,然后手心向下回搂至腰侧(图3 -23)。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向前向右划圈,握单凤眼拳,回划至腰间,再向前做引手,掌背用力。

同时左手向左、向前、向右划圈,然后握拳收于腹前(图3 - 24)。

3.跳提膝左踏掌
右脚向上蹬跳,左脚同时向上摆动,右手向后变掌甩扒,左手先向后,然后变掌向前直臂抡动,做盖踏掌法,力达满掌。

在盖踏掌之时,左右腿在空中交换腿,右提膝在上,左腿屈曲收于右腿之下(图3—25)。

4.弓步右钻拳
左脚落地,并向前蹬动,右脚落地,在左脚的蹬动推送下,向前跨出成弓步。

同时,左手回收于腰间,以掌护腹,右手向前做钻拳,力达中指之中节(图3 -26)。

【要求】
(1)圈手划圈要圆,以前小臂领动,手指尽力划远。

(2)引手力达掌背,使弹劲,要伸肩。

(3)身腰要灵活,配合手法运动。

(4)跳提膝踏掌,空中要提膝,脚要扣护于裆前,盖掌要努力前探,腰背之力要放发充分。

【用法】
手急眼快身灵活,是因掌练引手动。

引手专指印堂去,圈手中拳配合行。

(五)第五手连招:红脸照镜连手
【歌诀】
红脸照镜朝里钻,抡晃妙法护左右,
上下翻飞似纺车,踏掌蹲身又一拳。

【解义】
“红脸照镜朝里钻”意为:两手向前抡踏钻进之意。

“抡晃妙法护左右”意为:抡晃之中护住两边之耳侧,既能防守又有进攻。

“上下翻飞似纺车”意为:两手左右抡晃,与向前踏打之法,要取快速翻飞之意,抡动如纺车飞转,令人眼花缭乱,以掩虚就实。

“踏掌蹲身又一拳”意为:踏掌后,速蹲身成半马步出击冲拳之意。

【要领】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27)。

1.左抡摔劈
右手向后直臂引领抡动,右手向下向后垂下并展胸,挺腰。

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做好前劈臂准备(图3 -28)。

左手向前、向远、向下抡劈,力达小臂和掌轮,右手同时向上屈肘晃起,手掌护于脸左旁,掌心向外。

双脚同时在劈臂、拧身右转时,屈膝成交叉步(图3 -29)。

2.右踏掌
左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左手回收于髋侧旁,右手向前探伸做踏掌,力达掌根,右腿站立,微屈(图3 -30)。

3.右抡摔劈
左脚落地,成高弓势,左手前穿伸,力在指尖,右手向后摆动引体(图3-31)。

右手由后向前,向下抡劈,手臂要直,力达小臂、掌轮,左手屈肘回护于脸之右侧。

右腿跟步屈膝,随身体向左拧转,成交叉步(图3 -32)。

4.上步摔掌踏掌
左手向后摆动,掌心向后,右手向下向胸回掏,此时要含胸拢背,手心向下,屈肘松腕,为捽掌做准备(图3-33)。

身体重心微微升起,右手掌背向前,向远划弧摔掌而出,身体前倾,目直视(图3 -34)。

右手向后回收撤于腰间,左手向前、向远、直臂抡踏掌而出,力在满掌。

同时,右脚抬起提膝,护于裆前(图3—35)。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37)。

1.上步挑掌
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右手回收变掌,护于裆前,左手变掌,向前上方以大拇指一侧向上领挑掌,大拇指不可竖直(图3 -38)。

2.拍踏掌
重心降低,成高半马势,左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力发于掌根,右肘向后微微撑张,配合拍踏之发力(图3 -39)。

3.上步挑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成高弓步势,左手回带收于小腹前,护住裆身,同时右手向上前方以大拇指一侧向上挑掌,眼视上方(图3 -40)。

4.拍踏掌
身体重心下降,成高半马势,右手由上向下做拍踏掌,掌心向下,力达掌根,左肘微向后撑张(图3-41)。

5.提膝前踏掌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升高,右脚提起成提膝势,右手回带收于腰间,左手先向后屈肘引动。

然后向前伸探,抖臂挺肘,待肘关节变直的时刻,掌腕抖动,做踏掌。

目斜视前上方(图3 -42)。

6.半马步中拳
右脚前落,重心下降,蹲身成半马势,左手回带收于腰间,右手同时变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

目平视(图3 -43)。

【要求】
(1)挑掌要注意伸肩、探膀,力发于大拇指一侧。

(2)拍踏掌注意坐腰、沉肩、坠肘,方能发出劲力。

(3)钻拳要平直、脆快。

【用法】
敌拳进来我挑肩,乘势又指百会前。

敌拳攻吾小肚来,先拍后钻妙无边。

(七)第七手连招:掸手连手
【歌诀】
掩面形似猫洗脸,穿踏一手就见拳。

【解义】
“掸手甩去不一般”意为:掸手若用法得当,时机抓得准确,即可发挥一拳制敌之功效。

“斜身抖腕打耳边”意为:掸手手法在进招时,要斜身侧体,指向对手之耳门处,用甩抖之力击打。

“掩面形似猫洗脸”意为:掸手前的带环手掩面要如同“猫洗脸”一般,防住敌之手击打。

“穿踏一手就见拳”意为:甩掸之后做一踏手法,紧跟又是一中拳平打。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44)。

1.掩面势
左脚跨前一步,右手变掌,由左向右屈肘在身前方划一小圈,左手变掌,掌心向下、向后摆动,身体重心降低(图3—45)。

身体高度保持不变,右手向右划弧,回收护于裆前,左手由后向前划弧,至正前方时,屈肘立掌,收掩至右面侧,掌心向外,身体同时向右拧转(图3 -46)。

2.左掸手
右脚向前移一小步,左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掌背,同时,右手收护于腰间,目前视(图3 -47)。

3.掩面势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身体高度不变,右手向前向左划弧,力达于满掌之中,然后屈肘立掌护掩于左侧面。

同时左手掌心向下,向左划弧,回收护于裆前(图3 - 48)。

4.掸手
左脚向前移动一小步,右手用掌背向前挺肘横掸,力达于掌背,同时左手收护于腰间。

目前视(图3 -49)。

5.提膝踏掌
右脚向上提起成提膝势,身体重心升高直立,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由后向前抡踏掌,向前探踏(图3-50)。

6.半马步中拳
右脚向前跨落,身体重心降低,蹲身成半马步势,左手回收护于腰间,右手向前握透骨拳平直冲打(图3 - 51)。

【要求】
(1)掩面势要含胸、合臂、身体尽量缩小,充分表现“缩、小、绵、软、巧”的通背特点。

(2)掸手努力抖臂、抖腕,使弹力于掌背之上,身体要前探,拧侧。

【用法】
掸手练得臂松长,颊车穴去敌难防。

掩面手法护自身,中拳补进敌命丧。

(八)第八手连招:抹袖连手
【歌诀】
抹袖吞吐又开合,晃摇肩膀活又圆。

捋搂磕碰圈敌手,进身伸掌一拳中。

【解义】
“抹袖吞吐又开合”意为:抹袖手法要随身体吞吐含放而运动,切忌动手不动身,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晃摇肩膀活又圆”意为;晃肩摇膀是通背基础,要求活、顺、柔、长、圆、化。

“捋搂磕碰圈敌手”意为:捋袖的捋搂动作,是专门用来格开敌之进攻手的。

“进身伸掌一拳中”意为:进身伸掌即为上步踏掌,一拳中既是一拳击中,又是打中拳之意。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52)。

1.右抹
左脚向前移动一步,重心降低,蹲身含胸;右手在体前由左向右、手心向下做划圈抹动。

同时,左手由右向左、向后,手心向下,亦做划圈抹动;身体前探,目前视(图3—53)。

2.左拍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重心高度不变,右手回收护于腰胯旁,手心斜对身体。

同时左手由后向前穿手,至体前时探膀、伸肘,手掌向前伸拍,成拍掌势(图3 -54)。

3.左捋搂
右手由右向前、往回做捋带,同时左手由前上方向下做搂扒,身体微向后坐,目下视(图3 -55)。

4.左拍踏掌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左脚随之跟步。

同时,右手手心向下,向后摆动,左手由前向后、再向前做拍踏掌(图3 -56)。

5.半马步中拳
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随后亦向前迈进一步,速蹲身成半马步,同时,左手回收于腰腹间,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图3—57)。

【要求】
(1)抹手时要力达于两手之掌轮,并注意肩活肘顺。

(2)拍掌关键在于伸肩、伸肘,拍击时向前伸够。

(3)捋搂动作要借腿腰之力,含胸拔背、裹肘沉坠。

【用法】
敌击打来使抹捋,直对天突戮踏去。

捋搂踏掌又对胸,方见吾之中拳凶。

一、中八手
(一)第九手连招:劈山炮连手
【歌诀】
劈山炸雷接挑穿,挑穿带拿连手串。

拧腰抡臂步法粘,麒麟步式发中拳。

【解义】
“劈山炸雷接挑穿”意为:劈山手法要力似炸雷崩山,紧接着用挑穿带拿手法。

“挑穿带拿连手串”意为:四种动作要连贯性地一次完成,不可分割。

“拧腰抡臂步法粘”意为;抡臂时要以腰带臂,步法要沉稳、踏实。

“麒麒步式发中拳”意为:用麒麟步的灵活步法,蹲身发击一中拳。

【要领】
(二)第十手连招:掳手炮连手
【歌诀】
掼打山林掳手炮,左右开弓照直奔。

起弹踢腿伸掌进,降低自身中拳跟。

【解义】
“掼打山林掳手炮”意为:“山林”即头部左右之太阳穴,又名山林穴。

“炮”即拳之意,此法为击打敌头之太阳穴的用法。

“左右开弓照直奔”意为:左刁掠后做右掼打,右刁掠后做左掼打,均照太阳穴奔去。

“起弹踢腿伸掌进”意为:掼打之后即速起平弹踢腿,同时伸探一掌。

“降低自身中拳跟”意为:弹腿伸掌后,速降低身体重心,做麒麟步钻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67)。

1.左刁掠
左脚向右侧绕跨一步,重心降低。

同时,右手掌心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腋下,左手变掌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向前平抹。

至前方时,手向左做刁掠(图3 -68)。

2.右掼打
右脚向前绕跨一步,右手变尖拳屈肘举至耳旁,左手立掌,掌轮对前(图3 -69)。

重心下降成右弓步,右拳向前平直掼打而出,左手回收于右肩胸处(图3 -70)。

3.右刁掠
右脚回收向左绕一小步,同时左掌先向左再向右划圈至裆前,右手变掌在体前向左划圈,做右刁掠手(图3 - 71)。

4.左掼打
左向前跨出成弓步,右手回收至左腋下,左手变尖拳向前平直打出(图3 -72)。

5.穿手弹腿
右脚向前跨进一步,重心升高。

同时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拳变掌下按(图3 - 73)。

左手回收于腰间,右手平直穿出,力点在指尖,左脚向前做平弹腿,力点在脚背(图3 -74)。

6.麒麟步中拳
左脚向前落下,蹲身成麒麟步。

同时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变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图3 - 75)。

【要求】
(1)刁掠手法要圆活,着力表现手腕的刁拿之劲。

(2)掼打动作的力点要表达于四指之中节,并要探伸够远。

【用法】
刁绕缠腕见掳手,掼打尖拳谓日炮。

戳打他人太阳穴,穿手弹腿跟裆走。

(三)第十一手连招:贯耳捶连手
【歌诀】
打后脑使贯耳捶,穿手击胸单凤掌。

穿弹踢腿进一步,中拳发出对正中。

【解义】
“打后脑使贯耳捶”意为:用拳向敌人后脑海打去,“捶”字代表拳之意。

“穿手击胸单凤掌”意为:用穿手直对敌之胸前击去,单凤掌为此掌名称。

“穿弹踢腿进一步”意为:贯耳捶打后,做穿手弹腿,速又落脚进步接下动。

“中拳发出对正中”意为:中拳者即发拳要中平、正中。

中拳发拳方法是,手握透骨拳平直向前打出。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76)。

1.绕步穿手
左脚向右前方绕行一步,右手变掌向左划圈后回收于左腹侧,同时左手变掌,手心向下,由左向右向斜前方穿绕(图3—77)。

2.掼拳
右脚向前绕跨一步,左手变半握拳回捋带于腹前方。

右手同时变拳做弧形摆动掼拳,力达拳面(图3 -78)。

3.绕步穿手
右脚向左前方绕行一步,右拳变掌收回腰间,左手变掌向前平穿,目斜前下视(图3 -79)。

右手绕向左再向前平穿而出,左手回收于右腹侧,目视右指前上方(图3 -80)。

左脚向前绕跨一步,成高骑马势。

同时右手变半拳向回带至腹斜前,左手变拳做弧形横摆动掼拳,力达拳面(图3 - 81)。

5.穿手弹腿
身体左转,右脚跟上一步,左拳变掌收回腰间。

同时,右拳变掌平直做穿手,左脚提起做平弹腿(图3 -82)。

左脚向前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变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图3 -83)。

【要求】
(1)穿手要平、直,力达于指尖,掌不能过挺。

(2)掼拳要借上步、拧身、摆劈之合力。

【用法】
绕步穿刁化敌劲,闪展挪移敌侧近。

敌脑中我抡掼锤,弹腿穿手中拳疾。

(四)第十二手连招:劈砸拳
左右劈砸轮番进,绕撤闪展身裹紧。

掠手习腕侧打去,中拳一点劲超群。

【解义】
“左右劈砸轮番进”意为:劈砸即劈砸锤。

此法是左右势,打了左边打右边,轮番进攻,步步紧跟,法法紧逼。

“绕撤闪展身裹紧”意为:在做劈砸锤前的绕撤步时要做出闪展,并要在手法的配合下,裹紧身体,护住自身要害。

“掠手刁腕侧打去”意为:用手先刁掠住敌之进攻手,然后再斜打出劈砸锤。

“中拳一点劲超群”意为:劲力充足无比。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 84)。

1.抡劈刁拿
右脚向右侧绕一步,右手变掌收回腰侧,左手变掌随身体右转动时下垂于腹前(图3 -85)。

左脚向右前方绕行一步,左手由右向左直劈抡动,与肩平时做刁拿动作,右手同时握拳后摆(图3 -86)。

2.右劈砸锤
右脚向前跨进一步,成弓步势,左手右旋掌心向上,右手直臂由后向前抡砸,与左手相碰,左手护于右肘之下端(图3—87)。

3.抡劈刁拿
右脚向左侧绕行一步,右手变掌向后、向前直臂抡动,与肩平之时做刁拿手,同时左手变拳向后摆动(图3 -88)。

(五)第十三手连招:鹞子穿林连手
【歌决】
鹤子穿林斜身钻,先刁后扬隐身窜。

顺水推舟抬腿去,穿手护裆中拳取。

【解义】.
“鹞子穿林斜身钻”意为:在进招过招时身体要象小鸟一般灵活。

鹞子穿林是此法之名称,取其象形之意。

“先刁后扬隐身窜”意为:此法要先用一手刁住敌人,另一手再扬击敌胸肋,身体要隐蔽。

“顺水推舟抬腿去”意为:扬掌时同时做踢腿。

“穿手护裆中拳取”意为:“一是穿手,二是提膝护自己裆身,三是打麒麟步中拳。

【要领】
预备势:同抖铃手之势(图3 -92)。

1.鹞子穿林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变掌回收于腰旁,左手变掌向前平穿(图3 -93)。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仰掌向前穿动至身前方向左旋臂,变成掌心向右外侧成刁拿手型,同时左手回按于腹前(图3—94)。

右手向后刁掠回带置于头旁,左手向前横推力在全掌。

同时左脚向前搓跳一步,右脚前弹踢,脚尖离地不超过1尺(图3—95)。

2.提膝穿手
右脚落下,左脚提起成提膝势,左手向后甩拍,右手向前平直伸穿(图3 -96)。

3.麒麟步中拳
左脚落下,蹲身成麒麟步,右手回收于腰间,左手变透骨拳向前冲打(图3—97)。

【要求】
(1)搓跳即脚稍离地面,向前使脆力跳动,要短促、快速,离地不可高。

(2)刁带、推掌、弹腿、搓跳四个动作要同时完成,身体要向前微微俯钻。

【用法】
刁扣带手支敌腕,搓步横推齐踢腿。

踢准迎面三里穴,中拳复进敌命歇。

(六)第十四手连招:王鬼探头连手
【歌诀】
王鬼探头踢七寸,抡劈步法紧相随,
踢腿专打胫腓骨,中拳紧追敌受罪。

【解义】
“王鬼探头踢七寸”意为:踢腿脚以距离地面;七寸为度,由于腿起得低,因此有神速不可预测的功用,所以称为“王鬼探头”。

“抡劈步法紧相随”意为:在抡劈时,步法要配合运动,紧紧相随。

“踢腿专打胫腓骨”意为:踢七寸低腿要照准胫腓骨(也称迎面骨)直接踢去。

“中拳紧迫敌受罪”意为:踢出七寸腿后,中拳要连连追打,不给对方以喘息机会。

【要领】
回复
9楼
2013-06-18 18:46
举报|
精武贝贝
小吧主
预备势:同抖铃之势(图3 -98)。

1.穿拍
右脚向前迈进一步,右手回收按于腰间,左手变掌平直穿拍向前(图3 -99)。

2.抡劈
左脚向前一步,右手直臂由后向前、向下抡劈,置于右脚前,左手同时屈肘回护于右肩处,眼下视(图3 -100)。

3.踩腿推掌
右手收于腰间,掌心向上。

左手横推出,力在全掌,身体同时向右拧转,右脚提起以脚内侧向上,横踩而出(图3 -101)。

4.跟步中拳
右脚向前跨落,左脚跟一小步,左手收回腰间,右手握透骨拳向前平直冲打(图3 -102)。

5.麒麟步中拳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蹲身成麒麟步,右手收于腰间,左手握拳向前冲打(图3—103)。

【要求】
(1)横踩腿力在脚心之处,左膝微屈配合动作。

(2)横推掌要拧腰、切胯、向前伸推。

【用法】
探拍问路莫冒进,敌拳攻来我抡劈。

砸准敌臂曲池穴,随后两招齐头进。

横推敌肋踢迎面,跟步中拳鸠尾取。

(七)第十五手连招:劈拳连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