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学霸笔记之文言词汇注释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实词】1、贰①从属二主。

(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④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2、鄙(边境界封疆藩篱)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何许人,何处人)4、阙①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宫阙。

①què城楼,城阙。

①quē侵损,削减。

(本文:阙秦)①quē通“缺”5、微①没有。

(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细小,轻微。

(同现义)③衰败国势衰微。

④精微微言大义。

(成语)⑤微服暗访:乔装。

⑥卑贱,人微言轻。

(低微)《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⑦隐蔽,不显露,悄悄。

见微知著(成语)微访(暗中查访)6、敝①坏,破旧。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②谦词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目的,来,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⑤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高考规定110个文言实词解释资料

高考规定110个文言实词解释资料

高考规定110个文言实词解释1、安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吹雨打,我岿然不动安稳如山。

哪里/沛公安在?沛公在哪里呢?怎么/卮酒安足辞!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2、被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盖上了一层冰雪。

遭受/身被二十余创。

身体遭受二十多处创伤。

表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

妆梳之后,常被秋娘嫉妒。

同“披”,穿着/同舍生皆被绮绣。

住在一起的学生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3、倍量词,表示倍数/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打仗胜利所得到的土地比较,前者实际多了百倍。

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

靠着/右倍山陵。

右边靠着山陵。

4、本本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根本、根源/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一些人弄不清自己的本源。

草木的根/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砍伐树木不从它的根上砍,一定又会生长。

5、兵兵器/非兵不利,战不善。

不是兵器不锋利,不善于战斗。

士兵/兵四十万。

士兵有四十万。

军队/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一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军队才会派出。

战争、军事/兵者,国之大事。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情。

6、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前太守逵,察臣孝廉。

前太守逵考察并推荐臣为孝廉。

体谅/又恐汝不察吾衷。

又怕你不体谅我的苦衷。

考察/察今则可以知古。

考察现在的社会就可以明白古代的社会。

7、长年纪大/孰与君少长。

与你比,哪个年纪大?长处/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与陈涉比比长短和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那更不能相提并论了。

时间长/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这样,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很长。

歌行体,诗歌的一类/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此写了长句,作歌赠送他。

8、朝早晨/朝辞白帝彩云间。

早上离开白帝城,天上还飘着白云。

上朝、朝见/相如每朝时。

相如每次上朝时。

朝廷/入朝不趋。

进入朝廷不俯身快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

文言文中常用的102个常用词解释及出处1.鲜【xiǎn】:少、没有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李密《陈情表》2.逮【dài】:赶上、及、到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

——宋濂《阅江楼记》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刘安《嫦娥奔月》3.剧:厉害,很,非常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柳宗元《蝜蝂传》4.卒:最后,最终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诚: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6.盍、曷:何不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论语《李生论善学者》7.鳏:老年人没有妻子常以鳏旷多感,或谋新匹。

——李朝威《柳毅传》8.孤:少年丧父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欧阳修《泷冈阡表》9.亡:丢掉,丢失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吕不韦《人有亡斧者》10.俟:等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佚名《静女》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1.秩:古代官吏的俸禄交阯有橘,置长官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太平御览·果部·卷三》12.因:沿袭、承袭昔汉受天下于秦,因秦之制,而不害为汉。

——苏轼《永兴军秋试举人策问》13.岁:年,一年为一岁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庄子·逍遥游》14.何以:凭借什么—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15.孰若:与……相比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16.向使:假若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17.如何:怎么样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齐桓公伐楚盟屈完》18.奈何:为什么、怎么办?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19.若何:什么样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蕙披霜。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说明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内容为史传散文。

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

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

“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确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很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激励,嘉奖;②受到激励、嘉奖。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化感化教化。

5.按、案:巡察,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巡游;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快速。

②通“促”,督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知,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殊留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子公发生的事务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与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怪,指责;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处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因为。

22.多:赞扬,观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指责,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依据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驾驭。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解释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解释

高中语文120个文言文实词解释,!★爱①爱护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安①安全,安稳,安定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大雪越过南岭。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文言文注释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文言文注释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全五册文言文注释汇总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XXX以:因为贰:从属二主2.若使XXX见XXX:假如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犹:尚且4.XXX(答应了这件事)许:答应5.XXX既知亡矣既:已经6.越国以XXX:边邑。

这里用作动词7.焉用亡XXX邻焉:何用:介词,表原因倍:增加8.若舍XXX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9.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10、尝为XXX矣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11、XXX、瑕,朝济而夕设版焉XXX:答应给予济:渡河1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封:疆界。

这里用作动词。

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弱13、唯君图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用来透露表现一种否认的假定或前提15、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凭借敝:损伤16、失其所与与:交友,亲附17、以乱易整易:替代18、吾其还也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XXX《荆轲刺秦王》(一P18)1、进兵北略地略:掠夺,夺取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早晚,极言时间短暂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假如没有谒:请4、秦王购之千金购:重金收XXX5、愿足下更虑之更:改变6、XXX遇将军,可谓XXX:刻毒7、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8、XXX必喜而善XXX:好好地9、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把:握,抓住揕:刺10.燕国见陵之耻见:被陵:侵犯、欺侮11.偏袒扼腕而进偏袒:袒露一只臂膀1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心:搥胸,这里形容非常痛心13.以试人,血濡缕濡:浸湿,沾湿114.人不敢忤视忤:逆15.往而不反,竖子也竖子:对人的蔑称16.入不测之强秦不测:难以预感,透露表现凶恶17.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18.既祖,取XXX: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19.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20.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比:并、列给:供21.唯大王命之唯:“希望”的意思22.XXX奉XXX於期头函奉:两手捧着23.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谅解2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打开25.自引而起,绝袖引:指身子向上起26.剑长,操其室室:指剑鞘27.XXX还柱而走还:通“环”,绕2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忽然29.不得持尺兵尺兵:尺寸之兵,指各种兵器3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31.侍医XXX且以其所奉药囊提XXX:掷击32.XXX废,乃引其匕首提XXX:倒下引:举起33.被XXX:受创:伤34.XXX以骂XXX:坐在地上,两脚伸开,外形像箕。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高中常见120个文言实词详细解释
——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划分诸侯的山 河。
读音二:shèng (1)名词,一车四马的总称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然而秦国凭借着很小的一块土地,取得了拥有万乘兵车的国 势。
(2)量词,辆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信陵君窃符救赵》)
——就约请宾客,准备一百多辆兵车。 (3)数词,四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殽之战》)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 的秦王朝。
②披散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 (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 遭受过。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文言实词背诵版 高中部分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背诵版 高中部分文言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

【爱】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

【拜】误:拜见正:授予官职【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报】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

【鄙】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壁】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病】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

【除】误:免除正:(被)授职【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

【次】误:依次正:临时驻扎【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卒】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趣】误:高兴正:通“促”,赶快【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存】误:安置正:问候【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贷】误:借给正:宽恕【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逮】误:捉拿正:及,达到【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

【德】误:恩德正:感激【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常用词语集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常用词语集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常用词语集释第一类:官职变迁类1、贬降职《旧唐书·刘禹锡传》:“~连州刺史。

”2、谪被罚流放贬职《岳阳楼记》:“滕子京~守巴陵郡。

”3、徙调职《史记·淮阴侯列传》:“~齐王信为楚王。

”[辨]在调职的意义上,“迁”表示升官,“左迁”则表示降职。

“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在《史记》《汉书》中,这两字的区别尤为明显。

4、知主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政矣。

”5、判高职位或出任地方官《宋史·韩绮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相州。

”6、任担负、担任《史记·蒙恬传》:“恬~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7、授授给、给予《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朱轮军,即军中拜~。

”8、辟(bi)征召《晋书·谢安传》:“初~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当初受司徒府的征召,拜官为著作郎。

)9、举推荐、推举《左传·襄公三年》:“~其偏,不为党。

”(偏:指任副职的人)10、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史记·贾谊传》:“孝文帝说之,超~,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11、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臣洗马。

”(洗马,官名)12、提提拔《北史·魏收传》:“~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名行:名望和德行)13、坐因犯……罪或错误《汉书》:“群臣~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此外还有一些短语,也是与官职变迁有关,比如说“以荫补 +(某官名)”,意思是“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 +(某官名)”。

第二类:古今同形异义类卑鄙【今义】品性低劣。

【古义】卑,出身卑微,鄙,鄙陋.常用作谦词。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不过【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义】不超过。

如: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必【今义】事理或情理上不需要。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于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近十年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高频词附原句及翻译

近十年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高频词附原句及翻译

近十年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高频词附原句及翻译1.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新唐书·徐有功传》)误:按照。

正:追究、追查。

译文:徐有功特意为谋反的人开脱,论罪应当处死,请追查他。

2.府省为奏,敕报许之。

(《北齐书·袁聿修传》)误:报告。

正:回复、批复。

译文:府省为百姓上奏,皇上下诏同意了这件事。

3.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

(《资治通鉴·秦纪》)误:城墙。

正:营垒。

译文:(楚军)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营垒,杀死七名都尉。

4.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

(陆游《书巢记》)误:生病。

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的上面筑巢,这是避免灾害的巢。

5.师进,次于陉。

(《左传·僖公四年》)误:依次。

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临时驻扎在陉地。

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

(苏轼《留侯论》)误:完毕。

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7.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宋濂《大言》)误:高兴。

正:急忙。

译文:楚王急忙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8.存诸故人,请谢宾客。

(《史记·汲郑列传》)误:安置。

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和酬谢宾客。

9.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

(《宋史·薛奎列传》)误:借给。

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0.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

(《新序·杂事第一》)误:捉拿。

正:赶得上。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中没有人赶得上他。

11.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

(《新唐书·戴胄传》)误:上去。

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2.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

(《宋史·贾黄中传》)误:典籍。

正:主持。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持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高中文言文高频词

高中文言文高频词

1.司:掌管。

例如:命南正重以司天。

(《太史公自序》)2.典:①掌管。

例如:典掌机要。

(《颜氏家训》)司马氏世典周史。

(《太史公自序》)②典当,抵押。

3.徇:①巡行,攻占。

例如: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太史公自序》)②示众,对众宣誓。

例如:遂斩队长二人以徇。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高祖本纪》)4.害:妒忌。

例如: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

(《太史公自序》)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

(《高祖本纪》)5.摄shè,兼理。

例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

(《鲁周公世家》)禹登用,摄行天子之政。

(《夏本纪》)6.殛jí杀。

例如: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夏本纪》)7.行:兼代官职。

(唐宋指大官兼小官之事)例如: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欧阳修《泷冈阡表》)署:代理,暂任。

例如: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大将军府事。

(《三国志•诸葛亮传》)守:暂任某职。

(唐代以品级较低的人任职责较高的官为“守某官“)8.居:担任,当。

例如: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便居官。

(《夏本纪》)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后汉书•张衡传》)9.克:①能够。

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②完成。

例如:前恐跋胡,后恐疐zhì尾,三纳之而未克。

(《中山狼传》)③战胜,攻下。

例如:既克,公问其故。

(《左传》)④限定,约定。

例如:公乃与克日会战。

(《三国志•武帝纪》)10.笃:①忠诚,厚道。

例如:旦为孝子,笃仁。

(《鲁周公世家》)②病重。

例如:而刘病日笃。

(《陈情表》)③深厚。

例如:女勤俭,有顺德,琴瑟甚笃。

(《聊斋志异•红玉》)④十分,一心一意。

例如:子良笃好释氏。

(《神灭论》)11.翼:①翅膀。

②辅助,辅佐。

例如:以翼天子。

(《汉书•晁错传》)旦常辅翼武王。

(《鲁周公世家》)12.集:①群鸟停在树上,泛指停留。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解释与句子翻译(1)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解释与句子翻译(1)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解释与句子翻译(1)1、登进士第登:考取第:古代科举的等级译:考中进士科秋稼登,得粮三万斛登:丰收得:收获译:秋天粮食丰收,收获了三万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粮食2、钦宗诣金帅营诣:到前往译:钦宗前往金军将营3、其父见其志不可夺夺:改变译:他的父亲见他的志向不可改变4、独喜游学馆游:游历、游学译:只是喜欢在学管游学5、光世讫不行讫:最终最后译:光世最终没有执行6、为人木强木强:正直译:为人正直7、所俘获磔以示众磔:分尸(处死)译:所抓到的俘虏也都会枭首处死示众,8、(赵)立率残兵邀击邀:阻截译:赵立立刻率领残兵在后面阻截追杀9、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殄:消灭译:我终不能替国家消灭寇贼了10、(刘生)被酒失礼俎豆间被:醉酒译:刘生因喝醉酒在祭祀时失礼挥戈愈力,斩首无算,而(余)阙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受到译:但他更加用力地挥动长戈,斩首了无数敌人。

但是余阙身受十几处创伤。

(许)均被疾被:患、生译:许地百姓都患病了将军身被坚执锐被:披着、穿着译:将军亲自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兵器11、(侯)延广引亲信数骑驰出衙门引:率领驰:迅速、快速译:(侯)延广带领几个亲信骑马迅速冲出衙门12、(安)丙以家财即下流籴米数万石以振即:到、往籴:买米译:安丙用自家财产到下游买了几万石米来救济13、诏加一秩秩:官吏的品级、职位14、(吴)曦僭号建官僭:超越限度的译:吴曦僭越法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15、陈(吴)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便宜赏功状矫:假托诈称译: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6、女适他族适:嫁译:女儿嫁给其他姓氏人士17、雅諳姓氏谙:熟悉熟知雅非常译:非常熟悉姓氏18、俾里正谕民俾:使、令、让谕:告知译:让里正告诉村民19、无逋赋者逋:拖欠译:没有拖欠赋税的人20、自诡兴利诡:(贬义)说没有依据的话译:自己诡称为国谋利21、躬自钩考钩:探索、探究译:亲自审查勾考22、有乖时令乖:违背译:违背了时令23、(虞)汲挈家趋岭外挈:带领译:虞汲携全家去岭外24、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诡:违背与:赞扬译:对于那些违背经义的文章,即使文辞优美,也不赞许.25、张四维、时行相继柄政柄:执掌26、脱有警脱:如果译:假如发生警报27、吏莫敢绳绳:制裁、处罚28、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捐:抛弃译:现在你却一反中国人的习俗,丢弃衣冠巾带29、十七年,(萧惠)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尚:娶译: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30、剖断如流剖:辨明、分析译:分析、解决如同流水一般31、(帝)频遣使存问存;恤问、慰问32、灵运好臧否人物臧否评价人物好坏译:谢灵运喜欢评价人物好坏33、尽今月(贼)不首者,显露其身,籍没妻子显露:暴尸示众籍:登记译:这个月结束还不来自首的,当处以死刑暴尸示众,登记妻子和孩子户籍。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阅读注解及例句一、重点词。

1.是:这。

2.必:一定。

3.贷:①借出、借入;②宽容、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荷:担子,担负。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

例: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8.夙:①早晨;②平时。

9.咨:叹息。

10.苟:①如果;②随便。

11.执:捉拿。

12.邀:①迎接,拦截;②求取.13.游:①游玩,游览;②游历,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14.趣、趋:①快走②奔向,追求③通“促”,催促。

15.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 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作人质;②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③次序,按次序。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20.造:拜访。

21.宜:①应该,②合适。

22.诣:①到……去。

②拜访23.让:①谦让;②责备。

例:平原君让魏公子。

2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

同样用法的还有“宁” “顾”。

25.善:①交好;②善于。

26.绳:①准则,法度;②约束,制裁;③称赞。

27.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28.比:表示时间:①等到;②近来。

做动词:①勾结;②并列。

29.旨:要义。

例:旁通黄老之旨。

30.适:①刚刚;②如果;③到。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

31.且:①将要;②表并列。

32.识:①知道、记得。

例:汝识之乎②标记。

例:封识宛然。

33.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34.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35.对:回答或对话。

36.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37.工:①官吏②工匠;③精巧,擅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