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检测方法(花色素苷)

合集下载

原花青素、花青素与花色苷

原花青素、花青素与花色苷

原花青素(OPC)、花青素(VMA)与花色苷区别一:结构不同花青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类黄酮化合物,由苯基丙酸类合成路径和类黄酮合成途径生成。

原花青素是黄烷-3-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缩合而成的聚多酚类化合物,通常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这两类原花青素单体组成。

区别二:存在的物质不同原花青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壳、籽中,比如葡萄籽、苹果皮、松树皮、银杏叶、黑米种皮中;但是近年来,发现黑果枸杞是自然界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植物。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如蓝莓、樱桃、草莓、葡萄、黑豆、紫薯等水果和蔬菜中,其中以紫红色的矢车菊色素,橘红色的天竺葵色素,及蓝紫色的飞燕草色素等三种为自然界常见。

区别三:功效不同虽然花青素与原花青素都有抗氧化去除自由基的作用,但是原花青素抗氧化的作用比花青素要大得多。

OPC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和对人体微循环具有特殊改善的双重功效,以高效、高生物利用而著称。

数据表明,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清除氧离子的能力,其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率可高达91.5%。

区别四:颜色不同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除绿色外,花瓣及果实表现出来的颜色都是花青素作用的结果。

影响花青素呈色的因子包括花青素的构造、pH值、共色作用等。

原花青素高度提纯粉末为红棕色。

它根据浸泡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

当溶液为酸性时,呈紫色;溶液为碱性时,呈蓝色。

区别五:物质转化原花青素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可产生花青素,所以叫“原花青素”。

但是花青素不能转化成原花青素,此过程不能逆转。

花色苷是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植物中,花青素多以花色苷的形式存在。

ph示差法花青素 计算问题

ph示差法花青素 计算问题

ph示差法花青素计算问题
Ph示差法是一种测定花青素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花青素在不同pH
值下的颜色变化来计算花青素的浓度。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些实验材料,包括含有花青素的样品、缓冲液(通常为pH 和pH 的磷酸盐缓冲液)、以及标准的花青素溶液。

实验步骤如下:
1. 将样品与pH 的缓冲液混合,用分光光度计在595nm处测定吸光度A1。

2. 将样品与pH 的缓冲液混合,再次测定吸光度A2。

3. 将标准花青素溶液与pH 的缓冲液混合,测定吸光度A3。

4. 将标准花青素溶液与pH 的缓冲液混合,测定吸光度A4。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花青素的浓度:
花青素浓度(mg/L)= [(A3×V3) - (A4×V3)] / [(A1×V1) - (A2×V1)] × [(V2/V1) - 1] / V3
其中,A1、A2、A3和A4分别是样品在pH 和pH 缓冲液中以及标准花青素溶液在pH 和pH 缓冲液中的吸光度。

V1和V2分别是样品和标准花青素溶液的体积,V3是缓冲液的体积。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另外,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花青素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植物和食品中的花青素含量。

花青素是一类常见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因此对其含量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意义。

以下为50条关于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的详细描述:1.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紫、蓝、红等颜色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朵、果实和叶子中。

2. 花青素的主要类型包括花色素苷、原花青素和异花青素等,它们在植物中起着色素和抗氧化作用。

3. 花青素检测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4.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行测定,通过比色法或比浊法来测定花青素的含量。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花青素成分来计算含量。

6. 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进行测定,通过记录花青素分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其含量。

7. 花青素检测常用的标准曲线方法是通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样品吸光度的测定值来计算含量。

8.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酸碱水提取、超声波提取等,不同样品可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9. 有机溶剂提取是利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将花青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提取物。

10. 酸碱水提取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将花青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可以有效保留花青素的天然结构。

11.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功率促使样品中的花青素溶解在有机溶剂或水中,提高了提取效率。

12. 花青素的测定结果可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3. 在花青素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样品中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干扰检查和修正。

14. 花青素检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植物的品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天然色素的应用价值。

15. 花青素检测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在果汁、酒类、饮料等产品中进行质量控制。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花青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它具有良好的色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安全、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花青素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花青素的主要原料是植物中的花青苷,可以从紫色或蓝色植物中提取获得。

这些植物包括紫菜、蓝莓、黑莓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筛选、清洗等预处理工作,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度。

2. 溶剂提取:将经过预处理的原料与适当的溶剂(如乙醇、甲醇等)混合,进行溶剂提取。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花青苷从植物中分离出来,得到溶剂中的花青素溶液。

3. 浓缩和分离:将花青素溶液进行浓缩,使其浓度增加。

随后,通过蒸馏、萃取等方法,将其它杂质和溶剂从花青素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花青素提取物。

4. 结晶和干燥:将花青素提取物进行结晶处理,使其形成结晶体。

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花青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结晶后,将花青素进行干燥,去除结晶体中的残余水分,得到稳定的花青素产品。

5. 精制和包装:对花青素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规格和质量标准。

然后,将花青素产品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在整个生产工艺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高品质的原料,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确保花青素的质量和纯度。

2. 溶剂选择和提取条件:选择适当的溶剂,并控制提取条件,使得溶剂提取过程高效、稳定。

3. 结晶和干燥条件:控制结晶和干燥的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花青素的纯度和稳定性。

4. 精制和包装过程:注意处理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控制,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花青素的生产工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花青素的生产工艺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

花青素的提取_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_孙建霞

花青素的提取_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_孙建霞

2008年第34卷第8期(总第248期)111花青素的提取、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孙建霞,张 燕,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 要 花青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现已发现其具有多种功能。

有关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报道很多,文中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花青素(anthocyanins)又称花色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

花青素的结构母核是2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属于类黄酮化合物。

自然界已知的花青素有22大类,食品中重要的有6类,即矢车菊色素(cyanindin,Cy)、天竺葵色素(pelar gonidin,Pg)、飞燕草色素(delphin 2idin,Dp)、芍药色素(peonidin,Pn)、牵牛色素(petu 2nidin,Pt)和锦葵色素(malvidin,Mv)[1],其结构如图1所示。

它们在植物可食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0%、12%、12%、12%、7%和7%。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花、果实、茎、叶、根器官的细胞液中,分布于27个科,72个属的植物中[2]。

其中尤以葡萄皮、阿龙尼亚苦味果、黑醋栗、草莓、树莓、越橘等含量最为丰富。

图1 食品中几种重要的花青素结构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廖小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11),国家/十一五0支撑计划(2006BAD27B03),国家863计划(2007AA100405)资助 收稿日期:2008-04-24,改回日期:2008-06-13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极少见,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rhamnose)、半乳糖(ga 2lact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等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花青素,花青素中的糖苷基和羟基还可以与一个或几个分子的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和脂肪酸通过酯键形成酰基化的花青素[1]。

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安徽农业大学 12青年农场主班)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

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

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

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 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

将过柱的溶液以HCl: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

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

此时,用20ml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

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新鲜紫甘蓝15%乙醇、60%乙醇+1%HCl混合液、弄HCl、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l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3、实验步骤●配制60%+1%HCl混合液与15%乙醇溶液备用●称取100.0g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l混合液300ml(浸提剂),同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所得固液混合物用8层纱布过滤,取一点滤液备用,剩余滤液1:5加水稀释得色素原液●将备用滤液再用滤纸过滤,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并作标准曲线。

花青素和花色素苷

花青素和花色素苷

花青素和花色素苷
花青素和花色素苷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的水溶性色素,也被称为花色素苷。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效:
- 抗氧化功效: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的氧化剂,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的功效,可防止细胞衰老及癌症的发生。

- 保持健康的视力:花青素能促进视网膜中视紫质的合成,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睫状肌僵硬,保持正常的眼压,减轻眼睛疲劳,有助防止近视、干眼、白内障及其它眼部疾病的发生。

-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花青素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诱导作用。

此外,花青素还是形成花瓣颜色的主要来源,现在亦用来从各种植物中提取以达到需要的植物颜色。

1 花青素层析纯化及组分鉴定

1 花青素层析纯化及组分鉴定

THE END
花青素的层析纯化方法
• 1.4 凝胶过滤柱层析 • 凝胶过滤柱层析是根据被分离物质分子大小不同来进行分 离。其特点为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无需有机溶剂,回收 率高,层析柱可反复使用。对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分子质量 相近的物质,则无法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完全分离纯化。 • 1.5 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 • 离子交换树脂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其 特点为处理量大,应用范围广,回收率高,价格便宜,但 是操作参数多,影响因素复杂。
花青素的层析纯化方法
• 2 纸层析法 • 纸层析法是一类以滤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其特点为操 作简单,分离效率高,所需仪器设备价廉,应用范围 广,但不适于挥发性物质分离,且定性、定量不便。
花青素的层析纯化方法
• 3 薄层层析 • 薄层层析又叫薄层色谱,它兼备了柱层析和纸层析的 优点,适用于少量样品分离,可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 附层加厚加大达到精制样品目的,此法特别适用于挥 发性小和高温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 质。
花青素的层析纯化方法
• 1.1 大孔树脂柱层析 • 预处理后的大孔树脂对花青素具有吸附作用,经洗脱与回收, 能将花青素中杂质去除,从而达到纯化精制目的。该方法易于 控制,操作简单,并且树脂洗脱后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但 由于对被吸附物选择性不强,提取物纯度不高。 • 1.2 硅胶柱层析 • 根据混合物中不同成分在硅胶柱中吸附保留时间不同,可依次 被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该技术热 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提取物纯度高,安全性好。 • 1.3 聚酰胺柱层析 • 聚酰胺是一类纤维树脂,主要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其 特点为灵敏度高,分辨率强,操作简单。
花青素的组分鉴定方法
• 1 HPLC-UV-Vis • 色谱法是样品组分分离鉴定的重要分离手段,并在 多种物质的鉴定方面已经大规模应用。Kerio等采用 SPE 方法纯化 kenya 茶花青素后,利用HPLC-UV-Vis 在 520nm 测定了花青素组分,在发酵和未发酵茶叶中 鉴定出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色素、芍药素和 锦葵色素,其中最主要的是锦葵色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实验实验六 花青素色素稳定性实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实验实验六 花青素色素稳定性实验
精品课件
实验材料 几种色彩不同的花 含有花青素的蔬菜、水果
精品课件
试剂
1mol/LNaOH溶液、冰乙酸、亚硫酸氢 钠、
2%抗坏血酸溶液、三氯化铝、三氯化铁、 盐酸、果糖等
精品课件
实验过程
提取:将几种花用沸水浸泡,取溶液实验 将鲜样匀浆,纱布过滤后取汁液实验
实验内容: 1、pH值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2、亚硫酸盐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3、抗坏血酸对花青素颜色的影响 4、金属离子对花青素色泽的影响 5、温度对花青素的影响 6、糖对花青素的影响
实验六 花青素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精品课件
实验目的
了解花青素色素的变色原理,通过实验, 学会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精品课件
实验原理
花青素属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主 要的水溶性色素之一。
花青素和花色苷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常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影响变 色的条件主要包括pH值、氧化剂、酶、金 属离子、糖、温度和阳光种处理对花青素颜色的变化, 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实验说明
实验中可自行选择带有花青素的样品,影 响因素及实验条件也可以自己设计。
精品课件
思考题
1、在pH值的影响中,如果先加酸为什么不 易
变色,而加碱却很容易变色?
2、在若干影响因素中,哪一种因素对花青素
影响最大?
3、通过实验,你对花青素的性质有何理解?
对在加工中含花青素样品的护色你有什么
想法?
精品课件

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研究方案

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研究方案

植物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有的是为了光合同化作用,有的则是作为吸引信号或者植物防御信号,从而有利于它们的生存、授粉或种子传播,以便将自己的基因长久的遗传下去。

这些色彩是由植物体内卟啉类、类胡萝卜素类、类黄酮类和甜菜素类四种物质而引起的。

其中类胡萝卜素使高等植物呈现出黄色、橙红色或红色。

类黄酮可分为黄酮、黄酮醇和花青素3类,前两者大多呈浅黄色,花青素则会根据PH 值的不同,使高等植物呈现出红色到蓝色。

1.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呈黄色、橙红色或红色的多烯类物质, 一般由8个类异戊二烯单位组成,其具有抗氧化、防癌症、预防夜盲症等功能。

自然界中发现的类胡萝卜素种类繁多, 大约有700多种。

近10年来,每年大约有3000多篇类胡萝卜素相关的文献产出。

(1)类胡萝卜素在高等植物中的分布类胡萝卜素作为光合色素的辅助色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主要是以光合色素-蛋白质复合体的形式存在于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几乎所有有叶绿素的地方就有类胡萝卜素。

如许多黄色或橙色的高等植物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均源于存在于其组织细胞之中的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如番茄、柑橘、辣椒、胡萝卜、玉米等。

(2)类胡萝卜素的分析检测方法类胡萝卜素的分离、定性、定量分析是从事类胡萝卜素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

类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对热、光、氧和酸都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在分析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氧的破坏、较大可能的避免光和热引起的变化。

分析试剂不要含过氧化物、酸和游离氧。

色谱质谱技术和光谱技术是类胡萝卜素研究工作中重要的分析方法,在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离、制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类胡萝卜素的功能类胡萝卜素在叶绿体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可帮助叶绿素接收光能,另一方面高温、强光下可通过叶黄素循环,耗散多余能量,此外类胡萝卜素还是ABA的前体。

高等植物的叶、花、果及根因富含类胡萝卜素,而呈现出黄色、橙红色或红色,因此胡萝卜素是决定园艺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指标。

PH示差法测量花青素含量

PH示差法测量花青素含量

PH示差法测定火棘果花青素含量原理:花青素是具有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结构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

花青素在自然状态下常与各种单糖形成糖苷,称为花色苷。

溶液PH不同,花色苷的存在形式也不同。

对于一个给定的PH值,在花色苷的4种结构之间存在着平衡:蓝色的醌式(脱水)碱,红色的花烊正离子,无色的甲醇假碱和查尔酮。

花色苷在PH值很低时,其溶液呈现最强的红色。

随着PH值的增大,花色苷的颜色将褪至无色,最后在高PH值时变成紫色或蓝色。

P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的依据是花色苷发色团的结构转换是PH的函数,起干扰作用的褐色降解物的特性不随PH变化。

因此在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下确定两个对花青苷吸光度差别最大但是对花色苷稳定的PH值。

原料与仪器原料:火棘果花青素提取液,乙醇95%(AR),盐酸仪器:PHs-3B型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实验步骤:1,火棘果的定性分析取提取液稀释至一定的体积,用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调节PH,观察提取液在不同PH下的颜色变化。

对提取液进行200~800nm全波长扫描,绘制光谱图2,测定波长的选择取火棘果花青素提取液用5%HCL-EtOH(15:85)溶液稀释至一定体积,进行光谱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3,PH示差法中PH的选择在选定PH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在此两个PH处测定的花青素的吸收值差异应是最显著的;单一PH的轻微变动,对花青素吸光值的影响是极小的;花青素在所处的两个PH下,应是相当稳定的。

由于花青素只有在酸性介质中是稳定的,因此只测定PH小于7条件下花青素吸光值的变化。

PH为1.0时,花青素以红色的2-苯基苯并吡喃的形式存在PH为4.5时,花青素以无色的甲醇假碱的形式存在。

因此选择PH为1.0和4.5。

4,平衡时间的确定因为花青素在溶液介质中存在4种结构形式,这4种结构形式在某一PH下处于动态平衡,当PH改变时,动态平衡发生转移,总的趋势是PH降低时,平衡向红色的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移动;PH 升高时平衡向蓝色醌式移动。

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抗氧化能力及功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抗氧化能力及功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抗氧化能力及功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花青素(Anthocyanidins)属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面细胞与下表皮层。

其色泽随pH 不同而改变,由此赋予了自然界许多植物明亮而鲜艳的颜色。

在自然状态下,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常与各种单糖结合形成糖苷,称为花色苷(An—thocyanin),该命名是由Marguart(1853)命名矢车菊花朵中的蓝色提取物时提出来的,现在作为同类物质的总称。

现有资料表明花青素有二十余种,在植物巾见的有六种,即天竺葵色素(Pg)、矢车菊色素(Cy)、飞燕草色素(Dp)、芍药色素(Pn)、牵牛花色素(Pt)和锦葵色素(My) 。

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儿茶素、表儿茶素缩合而成的聚合体,其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不对称碳原子(2位或2,3位),因此具有旋光性。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极性,可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但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

另外,由于分子中有大量的酚羟基存在,因此具有弱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1 花青素的主要来源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中,其在植物巾的含量随品种、季节、气候、成熟度等不同有很大差别。

据初步统计:在27个科,73个属植物中均含花青素,如紫甘薯、葡萄、血橙、红球甘蓝、蓝莓、茄子、樱桃、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牵牛花等植物的组织中均有一定含量。

最早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色素,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该色素可通过葡萄酒酒厂的废料一葡萄渣提取。

接骨木浆果(Elderberries)中含大量的花青索,并且都是矢车菊素,每百克鲜重在200~1000 mg。

另外,花青素在大麦、高粱、豆科植物等粮食作物中也广泛存在。

研究发现,葡萄籽与松树皮的提取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花青素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植物中易氧化的成分,它们在植物体内与其它组分共同作用,具有高度的生物利用率,Bagchi研究证实:在抗自由基能力及保护因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抗DNA损伤能力方面花青素显著高于维生素C、维生素E和B一胡萝卜素。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与相关技术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公开的属于口服饮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该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包括花瓣打碎、萃取、过滤、防腐处理和包装,重瓣红玫瑰花中富含花青素,但是一直没有人去开发利用它,本技术可以提取重瓣红玫瑰花中富含的花青素,并利用花青素来生产口服饮料,从而通过重瓣红玫瑰花的高花青素含量来满足口服饮料行业对花青素的高需求,本技术可以将重瓣红玫瑰花中的花青素充分的提取出来,从而避免了重瓣红玫瑰花的浪费,通过在花青素半成品中添加少量的柠檬酸,可以避免花青素成品在存储中被氧气氧化,而对青素半成品进行巴氏杀菌,可以降低花青素中细菌的含量,从而有效的延长花青素的保质期。

技术要求1.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如下:步骤一:花瓣打碎,先使用流动水对重瓣红玫瑰花进行清洗,然后将清洗后的重瓣红玫瑰花放入打碎机中进行打碎;步骤二:萃取,向打碎机中添加蔗糖,然后使用打碎机继续对重瓣红玫瑰花进行打碎,当蔗糖完全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步骤三:过滤,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过滤可以得到固体和溶液,得到的溶液即为花青素半成品;步骤四:防腐处理,先在花青素半成品中添加柠檬酸,然后再对花青素半成品进行巴氏杀菌,得到花青素成品;步骤五:包装,将花青素成品装入包装桶中,并将其放入仓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瓣红玫瑰花为刚采摘下来的新鲜重瓣红玫瑰花花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重瓣红玫瑰花放入打碎机中后,打碎机的转速的1000~2000r/min,10分钟后添加蔗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与重瓣红玫瑰花的重量之比为1∶0.8~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时,打碎机内部的温度保持在40℃~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蔗糖完全溶解后,打碎机继续对混合溶液继续打碎,20~40分钟后关闭打碎机并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花青素的原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花青素测定中的应用与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分析和食品安全检测的现代分析技术。

花青素(花青苷)简介

花青素(花青苷)简介

120
对香豆酸
p-coumaric acid
164
146
咖啡酸
caffeic acid
180
162
阿魏酸
ferulic acid
194
176
芥子酸
sinapic acid
224
206
由于每一种花色素都有可能被不同种类不同数目的糖和酸在不同的位置上糖苷化和酰
基化,使得花青苷的种类繁多。
花青苷的化学性质
目前对于花青苷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压榨法、酶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超声辅助提取法和 CO2 超临界萃取法。压榨法是用机械力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得花青苷色 素溶出;酶提取使用的主要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酶解作用使得植物细胞壁软胀、破裂; 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考虑到花青苷的极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的性质,一般用水、 乙醇、甲醇等极性溶剂的酸性溶液来提取;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微波的快速穿透加热作用, 都可以有效地缩短提取时间,常作为溶剂提取的辅助方法使用;CO2 超临界萃取法由于无溶 剂残留问题,萃取温度仅稍高于常温不会被破坏热敏性物质,提取效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效 果最好的提取花青苷类物质方法。 花青苷的分离鉴定方法
青苷在紫外可见光区都有特征吸收峰,可见光区波长为 500-540 nm 左右,紫外光区波长为
270-280 nm 左右。酰基化的花青苷在 310-320 nm 左右处还有一特征吸收峰。
花青苷的稳定性
花青苷稳定性受内在因素即其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构不同的花青苷稳定性的差异较大。
一般情况下,甲基化程度高其稳定性强,羟基化程度高则其稳定性低,因此,含有芍药花色
初提取出来的花青苷为粗品,因为提取时会有其他的水溶性、醇溶性的杂质同时被提出 来,如糖、有机酸等。这些杂质会影响后续的分离鉴定工作。因此,提取后的花青苷必须对 其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后再进行鉴定。

甲醇盐酸溶液 原花青素

甲醇盐酸溶液 原花青素

甲醇盐酸溶液原花青素甲醇盐酸溶液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试剂,它常被用于提取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是一类具有花青苷结构的天然色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赋予植物丰富的颜色。

本文将介绍甲醇盐酸溶液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和原理,并探讨其应用领域及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甲醇盐酸溶液的基本性质。

甲醇盐酸溶液是由甲醇和盐酸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常用浓度为1:1。

它具有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甲醇盐酸溶液是一种强酸性溶液,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在提取原花青素的过程中,甲醇盐酸溶液起到了溶解和提取的作用。

首先,将含有原花青素的植物材料(如花瓣、果实等)加入甲醇盐酸溶液中,经过搅拌和加热,原花青素逐渐溶解到溶液中。

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去除,得到含有原花青素的甲醇盐酸提取液。

最后,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或其他方法,将提取液中的甲醇去除,得到纯净的原花青素。

甲醇盐酸溶液提取原花青素的原理是基于其对花青苷的溶解作用。

花青苷是原花青素的前体化合物,它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稳定存在,但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甲醇盐酸溶液的酸性可以促使花青苷水解成原花青素,从而实现对原花青素的提取。

甲醇盐酸溶液提取原花青素的方法简单易行,且提取效果较好。

它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色素的研究和分析中。

原花青素具有丰富的生理活性和抗氧化性能,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通过提取原花青素,可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领域,为开发新的药物或食品添加剂提供依据。

甲醇盐酸溶液还可以用于其他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

例如,它可以用于提取茶叶中的儿茶素、咖啡中的咖啡因等。

这些天然产物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和保健功能,通过甲醇盐酸溶液的提取,可以有效分离和纯化这些化合物,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甲醇盐酸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提取试剂,可以有效提取原花青素及其他天然产物。

通过甲醇盐酸溶液的提取,可以获得纯净的原花青素,为研究其生物活性和应用领域提供基础。

此外,甲醇盐酸溶液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花青素

花青素
抗突变功能
花青素的作用不仅使植物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具有降低酶的活性,抗变异等保健功能的活性分子。研究 表明有一定花青素浓度的提取物能有效预防不同阶段癌变发生,但花青素的个体作用并不确定,部分原因是与其 它酚类物质等稳定成分分离后进行生物测定,花青素易降解。
在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天然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添加剂发展使用的 总趋势。花青素在食品中不但可作为营养强化剂,而且还可作为食品防腐剂代替苯甲酸等合成防腐剂,并且可作 为食品着色剂应用于平常饮料和食品,符合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天然、安全、健康的总要求 。
种类
已知天然存在的花色素有250多种,存在于27个科、73个属的植物中。已确定的有20种花青素,在植物中常 见的有6种,即天竺葵色素(Pg)、矢车菊色素(Cy)、飞燕草色素(Dp)、芍药色素(Pn)、牵牛花色素(Pt) 和锦葵色素(Mv)。
结构及特性
花青素是糖苷衍生物,基本结构如下:
一般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极少见,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 苷键形成花色苷,花色素中的糖苷基和羟基还可以与一个或几个分子的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 等芳香酸和脂肪酸通过酯键形成酸基化的花色素 。
国外提取花青素的传统方法是采用低温(4~8℃)或者常温(25℃)避光条件下1%HCl甲醇溶液浸提16~20h, 或者采用5%、1%的三氟乙酸的甲醇溶液,4℃条件下浸提24h。考虑到食品中残留甲醇的毒性,也有用1%的HCl乙 醇溶液代替甲醇溶液。另外为了避免酰基化的花青素的水解,也可选择弱酸如酒石酸、柠檬酸代替盐酸。而国内 则多采用热溶剂(50~70℃)浸提1~2h的方式,溶剂可选择不同浓度的醇溶液或酸化的水溶液。

花青素含量计算公式

花青素含量计算公式

花青素含量计算公式
花青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色素,存在于许多植物中,如葡萄、蓝莓、紫苏等。

它不仅给植物赋予了艳丽的颜色,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和抗氧化功效,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是通过测量样品中花青素的吸光度来确定的。

测量时,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将样品溶液置于光束中,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程度。

然后,根据吸光度与花青素浓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标准曲线或已知浓度的样品进行定量计算,得到花青素的含量。

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花青素含量= A / ε
其中,A表示样品的吸光度,ε表示花青素的摩尔吸光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实际的计算可能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样品的处理方法、测量条件等。

因此,在具体实验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调整。

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对于研究花青素的含量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测量花青素的含量,可以评估植物中花青素的丰富程度,进而研究其与植物生长和发育、抗氧化能力等之间的关系。

此外,花青素含量的计算还可以用于评估食品和药品中花青素的质量和活
性,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花青素含量的计算公式是通过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来确定的,它对于研究花青素的含量和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应用这一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花青素在植物中的分布和作用,为保障人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花青素纯化方法

花青素纯化方法

花青素纯化⽅法(3)醋酸铅沉淀法:将膏状红⾊素加少量⽔溶解,然后加⼊5%醋酸铅搅拌,使⾊素物质沉淀,过滤收集沉淀,再将沉淀⽤盐酸化⾷⽤酒精溶解,形成氯化铅⽩⾊沉淀。

过滤除去⽩⾊沉淀,得到红⾊溶液。

将此红⾊溶液蒸馏回收酒精后,再⼲燥,即可得精制⽢薯花青素苷⾊素,产率可达到84.2%。

纸层析( paper chromatograph ,PC)花青素传统纯化⽅法是纸⾊谱,该⽅法具有快速、设备简单等优点。

常⽤的展开剂有V (丁醇) ∶V (⼄酸) ∶V (⽔) = 4 ∶1 ∶5 ,V (正丁醇) ∶V (2mol/L HCl) = 1 ∶1 , V (⼄酸) ∶V (浓HCl) ∶V (⽔) = 15∶3 ∶82 ,1 %盐酸, V (浓HCl) ∶V (⽔) = 3 ∶97 等,可采⽤单向或者双向、上⾏或者下⾏⽅式进⾏展开,展开后剪下⾊斑,以酸化甲(⼄) 醇洗涤、浓缩,即可得到样品。

结晶法东京教育⼤学教授林孝三等⼈[36 ] 采⽤结晶法提取花青素:原料在60 %的甲醇中室温浸泡数⼩时,再以60~70 ℃加温20 min 提取;将提取液减压浓缩成糖浆状,再将浓缩物⽤⼄醚和⼄醇洗涤,将不溶部分溶于温⽔,过滤后再加⼊等体积⼄醇,在冰箱中静置4 h ;再过滤⼀次除去杂质,将滤液在30~40 ℃的减压条件下蒸⼲;残渣溶于冷⽔后加⼊2 倍⼄醇,在冰箱静置12 h 则析出粉末状⾊素;为进⼀步提纯,将其溶解于50 % ⼄醇(60 ℃) 中,过滤后将滤液在30~40 ℃下减压浓缩,在冰箱静置⼀夜则结晶出⾊素,可⽤50 %⼄醇再结晶。

传统的酸性条件下得到的花青素最终产物均为酸盐形式,⽽此⽅法所获得的花青素完全不含酸类,其⾊调与花青素的酸盐不同,呈现出与⾃然花⾊⾮常近似的红⾊或紫⾊。

3.2.2.2 ⼤孔树脂的预处理[1](1)于长30cm,内径3cm 的吸附柱内加⼊0.3 倍欲装柱⼤孔树脂体积(BV) 的⽆⽔⼄醇,分别将AB-8 和D-101 两种类型的⼤孔树脂加⼊两根吸附柱内,使其液⾯⾼于树脂层表⾯,充分浸泡24h;(2)⽤⽆⽔⼄醇以2BV/h 的速度流经树脂柱4h;(3)继续⽤⽆⽔⼄醇以同样的速度通过树脂层,直到流出液与⽔按照1:5 的⽐例混合不呈⽩⾊浑浊并且在200~400nm 范围内除了⼄醇本⾝的吸收外⽆其他吸收为⽌,然后⽤蒸馏⽔以同样流速洗⾄⽆醇味;。

花青甙和花青素

花青甙和花青素

花青甙和花青素
花青甙和花青素是两种不同的天然化合物,它们都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以下是关于它们的一些信息。

花青甙(Anthocyanins)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它们赋予植物颜色,如蓝色、紫色、红色等。

花青甙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健康益处,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

在食品、饮料和制药领域有广泛应用。

花青素(Flavonoid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花青素分为多种类型,如儿茶素、表儿茶素、花青素等。

它们在植物中起着保护作用,对抗紫外线、病原体等。

花青素对人体健康有益,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病毒、降血压等作用。

一些流行病学研究还表明,摄入花青素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

总之,花青甙和花青素都是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健康益处。

然而,具体作用和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异,建议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下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花青素的测定方法
A1.1 方法来源:企业内控方法
A1.2 方法原理:
A1.3 试剂:
A1.3.1 甲醇(AR)
A1.3.2 盐酸(AR)
A1.3.3 2%盐酸甲醇:盐酸:甲醇=2:100(V/V)A1.4 仪器和用具:
A1.4.1 电子天平(1/100000)
A1.4.2 玻璃仪器:容量瓶
A1.4.3 超声波清洗器
A1.4.4 紫外分光光度计
A1.4.5 比色皿(1cm)
A1.5 步骤
精密称取样品20mg,加60ml 2%盐酸甲醇超声溶解,取出冷却,定容至100ml,摇匀,过滤,待测。

A1.6 测定
用 1cm 玻璃比色皿在540nm 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A,用2%盐酸甲醇溶液作空白对照。

(吸光度应控制在0.3~0.7之间,否则应调整试样液浓度,再重新测定吸光度。


A1.7 计算
A × V
X = × 100%
1020 × W × 100
其中: X:花青素含量,%;
A:样品在波长为540nm处的吸光度值;
V:样品稀释体积,mL;
W:样品的称样量,g;
1020:飞燕草素的比吸光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