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教案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教学大纲.docx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教学大纲.docx

《英汉语言对比》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以英汉语言对比为主轴,以翻译应用为目的。

2.从语音学、形态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语法学和结构学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深入的对比性探讨。

3.掌握英汉语言在形式形态、功能应用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

4.掌握英汉语言在句子成分构成和功能应用方面的异同。

5.掌握英汉语言间的转化与应用原则和规律。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 2, 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及讨论、学习心得及课外作业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学习心得、课外作业综合考评;3.教学目标4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及讨论、学习心得综合考评;4.教学目标5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及讨论、学习心得及课外作业综合考评。

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4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课堂提问及讨论、学习心得和课外作业。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平时出勤(10%)平时出勤采用“只扣分,不加分"的方法计算成绩,无故旷课者,将在总评成绩中扣除2分。

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

2.课堂提问及讨论(20%)课堂提问可不定时地考查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情况。

主要考察对英汉语言对比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翻译实践中使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的理解。

3.学习心得(20%)本课程讲授的理论知识颇多,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东西,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因此,学生必须要学会思考,才能真正有所顿悟, 有所提高。

学习心得体会的撰写展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反映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教师可按知识单元布置心得体会的撰写,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课外作业(50%)本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在翻译实践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汉英语言对比教案

汉英语言对比教案

课题第二章汉英语音对比需2课时教学目的要求1 语音系统的基本概念;2 汉语音节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教学重点深入领会语音学术语:因素、音位、元音、辅音教学难点因素和音位的区别教案编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提示与补充一.语音的重要意义1.语言的基本物质外壳和表达手段;2.是“听”和“说”的桥梁;因此,学习一门外语,往往从学习语音开始。

二.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研究内容研究重点适用语言语音学语音的物理属性,人类的发音方法及语音感知的生理过程。

语音共性人类所有的语音音系学一种语言中有多少不同的音,这些音彼此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语音个性一种语言的语音三.几个需要弄清的语音学术语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意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其特点是:音位是属于一个具体的语言的,如,汉语有汉语的音位,英语有英语的音位。

而没有超语言的音位,这也是音位区别于因素的根本所在。

术语定义特点举例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英语有48因素,20个元音,28辅音;汉语有32因素,10个元音,22个辅音。

Time的t [t‘]和sting的t [t]是两个不同的因素。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意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音位是属于一个具体的语言的如,汉语有汉语的音位,英语有英语的音位。

而没有超语言的音位,这也是音位区别于因素的根本所在。

虽然Time的t [t‘]和sting的t [t]是两个不同的因素。

但是,因为在英语中送气不送气不影响意义的辨别,因此,同属于同一个音位。

而在汉语中因为会引起不同的含义,属于两个音位。

元音元音,又称母音,是音素的一种,与辅音相对。

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音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起共鸣器作用的口腔,阻力极小并无摩擦声音的语音。

中英文学对比写作教案设计

中英文学对比写作教案设计

中英文学对比写作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中英文学对比写作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英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提升学生中英文写作能力,并通过对比分析,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理解。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引入和导入1. 引入中英文学对比写作的主题,并让学生了解该主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通过展示中英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他们的不同之处,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传授和讨论1. 分别介绍中文文学和英文文学的发展历史、特点和流派,以及代表作品。

2.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比较中英文学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以及背后的文化差异。

第三步:写作技巧讲解1. 引导学生了解中英文学对比写作的目的和要求。

2. 介绍中英文学对比写作的常见结构和写作技巧,例如对比分析、类比、举例等。

3. 提供示例作品,让学生分析和讨论其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

第四步:训练和实践1. 设计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中英文学中的一对作品进行对比写作。

2. 提供指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组织自己的写作内容,例如:两种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形象、文体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3. 让学生相互交流和修改彼此的写作,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1. 学生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对比写作作品。

2. 进行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讨论,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总结中英文学对比写作的要点和技巧,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更多中英文学作品的对比写作。

教学资源:1. 中英文学经典作品的文本和资料。

2. 视频、图片或PPT展示中英文学作品的片段和特点。

3. 小组讨论和写作指导材料。

4. 示例对比写作作品。

评估方法:1. 学生对中英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表现。

2. 学生对中英文学对比写作技巧的运用情况。

3. 学生完成对比写作任务的质量和创意。

教案附加说明:1. 本教案可根据不同教学阶段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

《中英语言文化对比》教学大纲

《中英语言文化对比》教学大纲

《中英语言文化对比》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24学时总学分:1。

5学分开课学期:第7学期适用专业:英语专业执笔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英汉语言对比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第七学期),每周2学时,共计24学时,学分1.5分。

该课程就英汉的语法特征,表现方法,修辞手段,英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某些文化因素等方面,把学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挑选10个带有普遍意义的专题,逐题进行对比研究,论述英语和汉语的不同特点。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语言各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从而达到正确运用外语的目的.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汉英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掌握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置(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

在英汉互译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从而达到英汉互译的准确、完美.三、教学时数分配总计32学时,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汉英语简史及比较2学时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语族。

汉语简史及英语简史。

汉英语在发展中的特点:汉语的独立性和英语的开放性;汉语的稳定性和英语的剧变性;汉英语在近现代的接触。

1. 综合语与分析语.2学时从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等方面对英汉语言进行对比。

英汉语言各有一种辅助表意手段:英语—语调;汉语-—-声调。

以上四种手段配合共同清楚表达意义的目的。

英汉文化差异研究教案

英汉文化差异研究教案

英汉文化差异研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2. 掌握英汉文化差异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表现。

3.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汉词汇差异:词义、词序、词性等方面的差异。

2. 英汉语法差异: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差异。

3. 英汉表达方式差异:习惯用法、礼貌用语、非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差异。

4. 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5. 英汉文化心理差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其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英汉文化差异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英汉文化差异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提高实际沟通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英汉文化差异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英汉词汇差异:通过举例说明英汉词汇在词义、词序、词性等方面的差异。

3. 分析英汉语法差异:对比英汉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讲解和练习。

4. 探讨英汉表达方式差异:介绍英汉在习惯用法、礼貌用语、非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实践演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环节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跨文化交际实践: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沟通效果。

4.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检验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英汉文化差异研究教材、英汉词典、英语语法书籍。

2. 辅助材料:英汉文化差异案例分析、英汉表达方式示例、相关视频资料。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

初中英语文化差异教案一、引言在现如今的全球化社会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一份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英语文化差异。

二、学习目标1.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2. 掌握描述和对比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步骤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英语国家的名胜古迹、传统食物等图片,引发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 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认为英语国家和中国有哪些不同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习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 老师可以准备一份小抄,包含一些描述文化差异的词汇和表达,例如“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并让学生阅读并记忆这些词汇和表达。

3. 对比不同文化- 老师可以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英语国家和中国来进行比较,然后他们可以使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来描述这些文化差异。

-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展示图片、演讲等方式来呈现他们的研究结果。

4. 观看视频和讨论-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

学生可以就视频中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展开对话,并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

5. 编写个人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他们对不同文化差异的认识,编写一篇短文。

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关的活动,或者讲述一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的经历。

鼓励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分享和评价-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作业,并相互评价。

鼓励学生对于他人作业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程度。

2. 学生在比较文化差异和进行讨论时的表达能力和观点。

3. 学生在个人作业中是否能够运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一讲:汉英语言文化对比及汉译英的原则

第一讲:汉英语言文化对比及汉译英的原则

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一般都 落在结果,结论 假设或事实上; 结论,假设或事实上 落在结果 结论 假设或事实上 但是重心的位置不同:英语句子一般 但是重心的位置不同 英语句子一般 是前重心;汉语句子一般是后重心 汉语句子一般是后重心. 是前重心 汉语句子一般是后重心
三分与二分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 常式不同,英语句子结构常式为“三分” 常式不同,英语句子结构常式为“三分”,即 SVO,(教材 ,(教材 ,(教材p37-41)汉语句子结构常式为“ )汉语句子结构常式为“ 两分” 和说明comment) 两分”,即TC(话题 (话题topic和说明 和说明 ) 。 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 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汉语是注重话题的语言 见教材P41)。 (见教材 ) 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是语法的 的三分结构是语法的, 英语句子的三分结构是语法的,语法的句子结构 注重形式的严谨性,所谓严谨性, 注重形式的严谨性,所谓严谨性,暴扣主谓一致 关系,动宾支配关系, 关系,动宾支配关系,性,数,时态等等的配合 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 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 。汉语句子的二分结构是语义的,语义的句子结 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 构注重内容的意会性。所谓意会性,就是一句话 的意思是需要由意境去意会的, 的意思是需要由意境去意会的,话题虽是主要的 但不一定是必有的,结构上可以省略等等。 ,但不一定是必有的,结构上可以省略等等。
句子扩展模式
汉语: 汉语:逆线性延伸 (open首开放性 (open-beginning) 尾封闭性(close (close尾封闭性(close-ending) 句首开放性(左分支) 句首开放性(左分支)
对. 不对. 不对. 他不对. 他不对. 我认为他不对. 我认为他不对. 我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开会时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开会时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昨天开会时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我昨天开会时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中英文对比教案

中英文对比教案

中英文对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中英文的基本语法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中英文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英文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中英文基本语法对比2. 中英文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对比3. 中英文文化背景和差异的探讨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中英文文化和表达方式的差异理解。

2. 重点:中英文基本语法和词汇的对比和运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中英文词典和语法书4. 教学PPT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问答方式,了解学生对中英文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写作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中英文翻译游戏,引导学生进入中英文对比的学习情境。

2. 讲授新课:讲解中英文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的对比,展示一些典型的中英文对比实例。

3. 巩固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些中英文句子,让他们尝试进行翻译和对比,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文化敏感性。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中英文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口头反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等方式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供改进建议。

八、作业布置1. 收集一些中英文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子,分析其中的差异。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学习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英汉语言对比》课件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语境和语序来表达意义。
汉语句子结构以主题+谓语为核心,强调主题的突出和语序的自然。
汉语中常用主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执行者,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汉语中常用动词来表达具体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具体。
01
02
03
04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英语多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语态;
例如,“一”在英语中是“one”,在汉语中是“一”;“二”在英语中是“two”,在汉语中是“二”。
数字词汇对比
例如,“东”在英语中是“east”,在汉语中是“东”;“西”在英语中是“west”,在汉语中是“西”。
方位词汇对比
CHAPTER
04
语法对比
英语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包括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01
02
04
03
CHAPTER
02
英汉语言概述
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主要依靠显性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和意义。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来强调动作的承受者,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英语句子结构以主语+谓语为核心,通过丰富的时态、语态和词形变化来表达动作的时间、方式和状态。
英语中常用名词化手段来表达抽象概念,使语言更加客观、正式。
CHAPTER
06
文化背景与语言对比
英语文化背景概述
01
英语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起源于欧洲,后传播至全球。英语文化背景涵盖了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社会制度等。
英语文化特点
02
英语文化强调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鼓励创新、冒险和自我表达。在英语文化中,礼貌和得体非常重要,人们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语音、语法、词汇、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 培养学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英汉互译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汉语言对比:语音、语法、词汇、表达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2. 翻译技巧:直译、意译、借译、归化等。

3. 文化差异:英汉文化背景、习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其特点。

2. 案例教学法:提供典型英汉互译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实践。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文化差异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教学安排1. 英汉语音对比:4课时2. 英汉语法对比:4课时3. 英汉词汇对比:4课时4. 英汉表达习惯对比:4课时5. 翻译技巧讲解与实践:8课时6. 文化差异讨论:4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翻译练习:布置英汉互译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对翻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与实例1. 英汉语音对比:通过播放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样本,让学生识别并对比其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发音规则与汉语的声调特点对比。

2. 英汉语法对比: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英语的被动语态和汉语的无主句对比。

3. 英汉词汇对比: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构成、词义差异和词性转换。

例如,英语的派生词和汉语的成语对比。

4. 英汉表达习惯对比: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日常交流中的习惯用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其差异。

例如,英语的直接引语和汉语的间接引语对比。

七、翻译技巧训练1. 直译: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将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进行直接对应翻译。

例如,将英语的被动语态直接翻译为汉语的被动语态。

2. 意译: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结构等进行调整。

英汉语言对比电子教案

英汉语言对比电子教案

第八讲第二章英汉主语对比英汉主语的位置和语法功能基本一致,但某些情况下也有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主谓句和无主句、状化主语。

第一节无灵主语和有灵主语有灵句:以人为施事主体;无灵句:以无生命的事物为施事主体,而谓语动词部分是与人有关的动词。

汉语无灵句较少,且多出于修辞原因,如拟人的修辞格。

英语中大量存在。

无灵句大致分为三类:拟人化、半拟人化、无修辞色彩。

1.拟人化无灵句Liquor talks mighty loud when it gets loose from the jug.Virtue and vice cannot dwell under the same roof.Facts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The thirsty soil drank in the rain.My conscience told me that I couldn’t treat small animals cruelly.A lie can travel half way around the world while the truth is putting on its shoes. Misery loves company.Pride goes before a fall.Hunger knows no friend.可用拟人的手法翻译:酒一出壶就大言不惭。

美德与邪恶不能同室相居。

事实胜于雄辩。

干涸的土壤饱吸着雨水。

我的良心告诉我,我不能残忍地对待小动物。

当真理刚刚穿上鞋子,谎言可能已周游了半个世界。

同病相怜。

骄傲使人落后。

饥饿不认朋友。

讨论: his love and joy knew no bound. 他的爱和欢乐不知边界??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用其它方式翻译。

如:他的爱和欢乐是无限的。

他感到无限的爱和欢乐。

2. 半拟人化无灵句See, witness 等动词作谓语,但拟人色彩已淡化,用来表示某种经历。

《英汉文化对比》课件

《英汉文化对比》课件

社交礼仪和礼貌
1
英国文化
英国人非常重视礼貌和行为规范,如排队、问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歉。
2
中国文化
中国人注重尊重和温和,比较重视面子,礼貌体现在家庭和社会的不同层面。
3
相似之处
无论是英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对待客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注重接待。
教育体制
英国文化
英国教育系统非常注重学术能力和鼓励自主学习和 独立思考。
2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尊重传统和长者,强调集体时间观念和灵活性。
家庭结构和关系
英国文化
英国家庭通常核心成员为夫妻和子女,注重个人独 立和平等关系。
中国文化
中国家庭注重多代同堂,强调尊敬父母和长辈的价 值观。
中国文化
中国的教育系统强调学生对老师的尊重,重视纪律 和集体合作。
文化价值观和态度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强调民主、平等和个人权利,鼓励创 新和个人自由。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社会和谐,重视传统价值 观和尊重长辈的态度。
时间观念
1 英国文化
英国文化注重准时和效率,强调时间管理和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英国文化强调个人自由、独立和个性的尊重。个人 目标和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价值。
集体主义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家庭和社会关 系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沟通风格
1 英国文化
英国人通常比较直接,表达清晰,重视个人隐私。
2 中国文化
中国人通常更为含蓄,注重面子及人际关系,倾向于间接沟通。
《英汉文化对比》PPT课 件
欢迎来到《英汉文化对比》PPT课件!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深入的分析,让我们 一起探索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英两国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

虽然英汉两国均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是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

本文将会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一、语音语音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英汉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

对于英语的元音而言,发音时重点是强调嘴唇的形状,肌肉的收缩与舌尖的位置。

而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更多地依靠声带震动的强弱。

比如在英语中, [i:]与[ɪ]两个音是区分大小写音的,而在汉语中,[i:]和[i]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声调上。

对于辅音而言,汉语和英语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后面加了一个[i],则会变成音[ʧ]和[ʤ],而这在汉语里并不存在。

汉语中则有四个声调的区别,对于英语来说,同一音节发音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重音位置。

二、语法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尽相同。

英语句子的语序、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规律。

在英语中,形式主语it动词倒装、有些情况下there做形式主语出现,而在汉语中强调句子中的主语。

同时,英语中主语一般要位于动词前面,而汉语中主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例如“他吃饭了”。

英语的格语法是一大特点,同样没有直接对应的语法在汉语中,表达方式不彻底迂回,但表述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还涵盖了动词及其进行的方向,在说明过程中给予了更多的提示。

汉语则在两个意象之间加以比喻或比对,以描述含义深刻或比较精细的情形。

三、词汇在词汇方面,英汉两语言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英文中有大量的拉丁语单词,例如psychology、geography等,在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背景下,英文单词的计划性、规律性都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而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喜欢用象声词、象形词等短语表示具体意思,例如“哗啦啦”、“嗷嗷待哺”等,精细致思,特别能描绘出直观生动的场景和情感。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英文和中文各自独特的网络语言也有很大差异。

幼儿园中英文语言对比教学方案

幼儿园中英文语言对比教学方案

幼儿园中英文语言对比教学方案幼儿园中英文语言对比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文基本词汇和句子结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2. 比较中英文语言差异,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语言文化。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国际交往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英文基础词汇:颜色、数字、动物、水果等。

2. 英文日常用语:问候语、礼貌用语、简单句型等。

3. 中英文对比:音标比较、发音规则和差异等。

4. 互动游戏和歌曲: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加深记忆。

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型教学法。

通过给予具体任务,激发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并且从任务中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2. 游戏化教学法。

通过游戏带动孩子们积极参与,并且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

3. 多重智能教学法。

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孩子们,采用多重教学方式,使教学更加个性化。

四、教学步骤:1. 比较中英文音标引导学生发出不同的音,比较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并且让孩子们尝试模仿。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2. 学习英文基础词汇教授英文基础词汇,如颜色、数字、动物、水果等。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图片、卡片等。

3. 练习日常英语对话通过模拟场景,让孩子们练习日常英语对话。

如问候语、礼貌用语等。

4. 比较中英文句型差异引导学生比较中英文句型的差异,并且讲解一些常见的错误翻译。

5. 互动游戏和歌曲通过互动游戏和歌曲来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提高兴趣和记忆力。

五、评价方法:1. 口语表达能力评价:通过日常交流场景测试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书写能力评价:通过练习本等书写评价孩子们的书写能力。

3. 对比分析评价:通过对比分析测试孩子们理解中英文差异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英语词汇卡片、图片等。

2. 英语练习本、作业本等。

3. 互动游戏和歌曲视频等。

七、教学总结:通过以上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园的学生掌握英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对比中英文差异,引导孩子们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语言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案(2014—2015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汉英语言文化对比授课学时:32
授课班级:13级
任课教师罗阳
教师职称:讲师
教师所在系别:外国语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第一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的基本介绍、重难点、参考书目、教学内容、进度;以及考试的成绩构成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汉英语言对比、阅读书目、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大量书籍。

三、教学设计
主要采用讲解形式,提出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价值;再导入该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具体教学要求。

四、作业:要求同学去收集大量的有关该课程的书目并总结各自的优缺点。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五:教学后记:
第二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要求同学们了解比较和对比的异同点,并指出进行对比的意义、价值;为何要进行对比研究;以及如何对这两种语言进行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强调比较和对比的异同、对比的价值和意义、对比的具体办法等等,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同学们思考这两种语言的特色和价值。

三、教学设计:先导入问题,在具体分析比较和对比的异同之处,并以具体的实例阐释学这门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对比和比较。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比较的哲学基础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比的哲学意义;语言是一种世界观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对比研究的相似看法认识其哲学意义和价值;把语言研究视为一种哲学研究和世界观的研究;并得出认识和理解语言就是理解文化和不同的思维方式。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四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4
汉英语言史的对比,发展的阶段,各种呈现出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解汉英语言各种发展的不同道路,突出它们的特色,所经历的阶段,以及两种语言的接触、互动和深入交流。

三、教学设计
先讲解汉英语言的发展历程,展示出各自的特色,为它们在近现代的交流打下坚实基础,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一样都是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和桥梁。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五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具体分析汉英语言差异的第一大点:分析对综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分析型和综合型的定义、具体表现,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教学设计
先举出若干例子,论证出汉语和英语个属于什么种类的语言,并从分析型和综合
型角度深入浅出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六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4
汉英语言对比的第二大差异:意合对形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用英语和汉语的各自例子说明意合和形合的内涵,具体的表现,以及在它们之间呈现出的异同,深入思考这种差异背后的缘由: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

三、教学设计
以生动的事例为切入点,深入讨论汉英语言的这一大特性的差异和不同表现,为我们思考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提供指导。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七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汉英语言的第三大差异:聚合和流散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聚合和流散各种的定义和文化内涵,以及具体表现,要求学生相互讨论,看出它们之间在这方面具体表现上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设计
直接导入本章的内容,分别从汉语和英语角度指出各自在聚合和流散的不同表现,认识到各种突出的重难点,挖掘聚合和流散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八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汉英文化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天人合一的内涵,起源,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天人相分的内涵,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比较它们的异同,思考这两种文化价值观背后的深层动机和缘由。

三、教学设计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发掘英语文化中的天人相分观,让同学们认识到它们在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以及背后的深刻内涵和动因。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九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汉英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价值观的内涵,世界观的内涵,各种的特征和价值体现,具体的差异表现之处。

要求讲解和讨论结合。

三、教学设计
先导入问题,指出什么是价值观,什么是世界观,为何把价值观和世界观看成是文化比较的本质性问题,汉语文化中的这些有什么特征,英语又有哪些特征,让同学们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深刻影响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第十章
一、教学内容及要求
授课时数:3
汉英文化中的本质性文化特质问题比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汉英的文化特质具体有哪些,如何认识这些文化特质,为我们跨文化交际有什么启发和思考。

教学和讨论结合。

三、教学设计
先让同学们说出各自对这一主题的认识,具体说明他们各种的看法,并举例说明,然后老师再引导他们认识文化特质的本质性差异,为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裘克安,《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胡文仲,《英语文化辞典》,外研社,1995年。

六、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