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联合整肠生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密达联合整肠生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整肠生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思密达、整肠生联合治疗,与苯巴比妥、可拉明对照组比较,观察疗效及血清总胆红素变化。
结果:治疗组在治愈时间、治愈率、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思密达与整肠生合用治疗母乳性黄疸,能显著地更快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安全有效,且不需暂停母乳喂养。
关键词思密达整肠生母乳性黄疸
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光疗虽是有效而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住院,造成母婴分离,中断母乳喂养。
2008年6月~2011年3月应用思密达联合整肠生治疗母乳性黄疸患者25例,并与苯巴比妥、可拉明治疗的25例对照,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5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思密达、整肠生组25例,男14例,女11例;苯巴比妥、可拉明组25例,男16例,女9例;两组日龄、体重、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诊断标准:①足月正常体重,纯母乳喂养儿,生后4~7天出现黄疸,并持续不退超过两周。
②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极少,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③患儿精神活动、吃奶正常,无任何其他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正常,HBsAg(-),并排除其他病理性黄疸。
④停止母乳2~3天黄疸迅速减轻,再哺乳后又加重。
治疗方法:治疗组思密达1.0g,用温开水15ml调匀后喂服,3次/日;整肠生0.125g,3次/日口服,服药时先服思密达。
15~30分钟后再服用整肠生,均在两次喂奶间喂服。
对照组苯巴比妥5mg/(kg·日)分2次口服,1次/12小时,可拉明(针剂)100mg/(kg·日)稀释后分6次口服,1次/4小时。
两组均常规母乳喂养,不使用其他治疗黄疸药物或影响胆红素代谢的药物,每隔24小时用微量血胆红素测定仪检测血清胆红素1次,并观察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天数。
结果
治疗组在治愈时间、血清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7天治愈率分别为98%和72%。
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
讨论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
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
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
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母乳喂养日益普及,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天然食物和饮料,极富营养又易消化,这对婴儿身心发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有资料显示,母乳性黄疸发生率0.5%~2%,占母乳喂养的1%~2%[1]。
过去认为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可不需要治疗。
但这一观点并不全面,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不论何种原因,严重时均可引起“核黄疸”。
核黄疸预后差,除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可引起死亡[2]。
所以当血清胆红素>265.5μmol/L时应进行治疗,尤其是早产儿。
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新研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过高或由于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导致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3]。
母乳中有较高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分解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脂链,把结合胆红素分解产生未结合胆红素;母乳喂养后肠道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含量增加及活性增强,可很快使肠道中结合胆红素分解为未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物质,能迅速从肠道中吸收,通过肠-肝循环,进入血循环,从而产生母乳性黄疸。
因此促进胆红素代谢,减少其重吸收成为治疗黄疸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思密达是天然蒙脱石中提取的一种由双四体氧化硅与单八面体氧化铝组合而成的层纹状结构的药物,因其颗粒细小且表面积巨大,故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可均匀地覆盖于消化道黏膜上,吸附患儿肠道内的过多的未结合胆红素,减少小肠对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促使其排出体外,进而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从而使黄疸消退。
纯母乳喂养儿其肠道菌群单一,以双岐杆菌为主,整肠生为地衣芽孢杆菌,该菌以活菌存在进入肠道内,对乳酸杆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生长有促进作用,调整肠道菌群,使患儿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改变,肠道细菌本身及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酶参与胆红素的转化,使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粪胆原,排出增加,减少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胆红素浓度。
两药联合应用,从不同角度阻断了未结合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吸收。
本文资料表明,思密达、整肠生二者联合使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相互补益,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且不需暂停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国凤.母乳性黄疸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3):131-132.
2 田秀娟,徐津.新生儿黄疸的诊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205.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