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对二次系统的改进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应用前景与调试方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应用前景与调试方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应用前景与调试方法摘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为满足变电站的发展需要,应高度重视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通过相关的研究和分析,使信息数字化,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使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更先进,弥补了以前的一些不足,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化与集约化。

此外,在信息接收方面,其接收能力也大大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两个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相关操作;二次安全措施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和运营给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的协调与协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对智能变电站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高,操作和验收不当造成的误操作率大大增加,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5年9月21日,西藏维修公司在更换220kV某变电站220kV开关合并单元的过程中,恢复了220kV母差保护,操作员执行了反向操作顺序误差,这导致了母差保护动作的典型案例。

事故人员暴露出智能变电站技术薄弱环节和运行管理等突出问题。

各级管理人员和运维人员要注意。

分析智能变电站带来的变化,解决问题,适应和控制变化,不断改进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和质量。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的电力企业也在迅速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一般变电站已不能满足电力需求。

数字化变电站的信息集成,以人、企业、变电站为例。

当今社会每天都在进步,使得电网系统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智能化。

由于网络的广泛使用,智能变电站的两个系统一直是变电站的主导技术水平,尤其是在配置上,它们可能尤为明显。

1 智能变电站的实质1.1 什么是智能电网电力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电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为了保证中国的电力传输网络的稳定运行,我们必须确保居民安全和确保电力消费的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变电站越来越成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变电站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数字化转型,其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指变电站中用于监测、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的电气设备和系统。

其作用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测,使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和可靠。

优化设计的目标是提高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同时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

首先,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变电站的安全性。

要加强监测和保护设备的功能,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协同工作,发生故障时能及时进行故障定位和处理,防止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

其次,灵活性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目标。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变电站需要应对各种变化,如新的传感器、新的通讯协议等。

因此,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需要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很容易地进行系统配置、升级和改造。

另外,稳定性也是优化设计考虑的要素之一。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需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够稳定运行,延长设备寿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因此,应该对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优化。

最后,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成本问题。

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需要相当的投资,而运维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只有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才能控制投资和运维成本,提高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总之,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过程。

需要在安全性、灵活性、稳定性、成本等方面多角度考虑,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成为了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对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优化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还处于传统的人工控制模式,存在着人工操作复杂、反应速度慢、易受外部干扰等问题。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管理,具有了较强的自愈能力和智能化运行特性。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现状中,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了变电站的核心部分。

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装备状态和环境条件进行监测、分析和预测,实现了对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调度和运行管理,为提高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数据驱动的优化设计方法是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装备运行数据和环境参数数据,利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装备状态和性能的精准预测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化调度和控制算法优化,实现了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维护和修复的智能化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

2. 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智能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另一主要方向。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和策略,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等,实现了对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控制和优化调度。

智能控制策略能够在实时监测到设备状态变化的情况下,迅速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保障变电站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未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将朝着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变电站是应用先进科技进行改造和升级的现代化电力设施,其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朧,具有高效、节能、可靠等特点,是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复杂性的增加,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对二次设计流程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是整个变电站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保护、控制、测量和通信等方面,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二次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探讨技术创新推动和风险防范措施,旨在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次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常态问题需要解决。

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的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流程中的问题,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现有设计方案的局限性,从而提出更加合理的优化建议。

技术创新是推动智能变电站发展的关键,研究二次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可以激发工程师们的创新意识,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

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设计上的失误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风险,因此探讨风险防范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的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对于推动智能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流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流程是指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设计与配置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由专业的电力设计团队负责,包括电气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根据项目需求和技术要求,进行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确定和计划制定。

对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建议的探讨

对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建议的探讨

变 电站 二 次 系统 是 整 个 变 电站控 制 和 监 视 的 神 经 系统 , 二 次 回路 是 否 合 理 可 靠 , 接 关 系到 整 个 变 电站 乃 至 系 统 能 否 安 直 全 可 靠 运 行 。 从 国 内外 的 事故 分 析 来 看 , 成 系统 事 故 的 根 本 酿 原 因往往在二 次回路 上 ,有的是二次回路本身有缺 陷造成 的 ; 有的是 因为系统 故障时 ,因二次 回路不能 及时切 除故 障造成
的。因此, 电站二次 回路 的合理性和 正确性有着至关重要 的 变 作 用 。 为此 , 者 在 现 场 实 际工 作 中 , 索 出一 些经 验 , 现 了 笔 摸 发 些有共性 的问题 , 提出来供 参考 , 不妥之处望指 出。

1 一 些基 本 问题
( ) 次 回路 应 尽 量 简 洁 清 晰 , 少 同一 元件 与 各 套 保 护 1 二 减
路 ) 。
间的电气联 系。这能为现场检修提供 方便 , 降低误碰和误接线 的 几率 。 ( 应 仔 细 研 究 保 护 小 室 的 设 置 位 置 及 二 次 设 备 在 保 护 小 2) 室中的布置 , 最大限度地 节省 电缆 。 ( 应统 一接 口标 准和规约 解释标准 ( 3) 建议采用 国际通用 的 IC 0 7 — — 0 E 6 8 0 5 1 3标 准 规 约 ) ,这样 将 有利 于 确 保 不 同厂 家 设备之 间的通讯 畅通 , 方便 扩建时新 增设备 的接入 , 也 并且 可 以 避 免 因开 发 多种 规 约而 造 成 的人 力浪 费 。 ( 应尽量考虑配置 同一厂家设备。 目前综合 自动化 变电 4) 站 已将各保 护装置等智 能设备通 过网络连 接成 了一 个完和 调 试 维 护 , 有 规 定 必 须 采 用 不 同 为 除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重要的节点,而二次设计则是智能变电站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二次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本文将会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以及优化建议。

一、常态问题1.安全风险问题二次设计中的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人员情况和设备安全情况两个方面。

在人员情况方面,一些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安全意识,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在设备安全方面,部分设备的生产和设计质量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2.效率低问题二次设计中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是设计周期长,耗时过多的问题。

多数情况下,二次设计所用的软件工具不能很好地支持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因此设计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3.精度不高问题二次设计中精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很多设计人员过多依赖手工操作,人力计算有一定的误差,导致设计精度较低,且容易出现漏洞。

二、优化建议1.安全管理为了提高二次设计中的安全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2)执行安全操作程序,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3)对新设备进行严格审查,保证设备本身安全。

2.工具应用为了提高二次设计中的效率,需要加强工具应用:(1)选择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并对设计软件进行适当的配置,确保可靠地进行智能变电站设计;(2)配置适合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工具和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界面设计和数据分析。

3.技术规范和管理流程为了提高二次设计中的精度,需要改善技术规范和管理流程:(1)建立标准的设计要求工程模板,以保证技术规范的统一性;(2)为了保证工程的可控性和可复用性,建立规范的设计管理流程。

总之,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中常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提升。

提高工具应用、加强安全管理、改善技术规范和管理流程,这三个方面的优化将能够有效地解决二次设计常态问题,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起到重要作用的关键设施,而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则是其核心部分。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研究,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进行探讨。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一是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二是系统的经济性和智能化程度,三是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在这几个方面的平衡上,才能设计出实用可靠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

在二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可以引入多种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在保护系统中可以采用智能化的保护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和隔离。

同时还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和备用元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状态,不影响电网的供电能力。

在通信和监控系统方面也可以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智能管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二次系统的经济性和智能化程度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设备,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节能水平。

在控制系统中可以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智能调控和运行优化,降低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同时还可以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能源利用率。

在二次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方面,需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系统的灵活度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

同时还需要引入先进的设备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智能诊断,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故障,提高系统的维护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1. 引言1.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背景意义智能变电站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电力设施。

在电力系统中,二次设计是指电网中的变电站进行规划和设计时,针对二次设备和系统进行的设计和配置工作。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背景意义在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使电力系统更加可靠、安全、高效。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调度和运行水平,还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停电率,提高供电质量,同时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

1.2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常态问题需要被解决。

由于变电站二次系统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系统,其中的设备互联互通,存在着系统之间的复杂性和难以调试的问题。

这会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故障难以排查和解决的情况,增加了运维的难度和成本。

现有的传统变电站二次设计技术在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导致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且难以适应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还存在着信息安全的风险,数据传输、网络连接等环节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的问题亟待解决。

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系统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防范措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可靠。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能源系统的发展需求,实现智能化、高效化运行。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1. 设备选型不当: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选用的设备不符合实际需求或者品质不佳,会导致设备寿命短、故障率高等问题,影响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集成不完善:智能变电站涉及多个系统和设备的集成,如果集成不完善,会导致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不畅、功能配合不良等问题,影响整体运行效果。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1. 引言1.1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是电力系统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变电站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其中二次系统的采样方案设计对于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是一种集成了先进技术的电力设施,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智能监控和管理。

二次系统采样方案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因此,对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介绍,然后对现有的二次系统采样方案进行分析,接着提出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的优化设计原则。

随后,将基于XXX算法进行具体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和性能分析来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最终,将总结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采样方案优化设计的有效性,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和发展智能变电站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变电站设备之间、设备与运行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达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和监测的电力系统。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智能变电站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建设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智能化监控和管理:传统的变电站需要人工操作和巡检,而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和分析,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电网负荷情况等,提高了变电站的管理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2. 智能化保护与控制: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先进的智能保护装置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自动诊断和定位,快速切除故障截面,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智能化调度优化:智能变电站可以通过集成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对电力系统进行预测性调度和优化,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常态问题与优化建议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计是电力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二次设计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态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的优化和解决,以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下面将从设计图纸、设备选型、系统调试和管理维护等方面介绍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

一、设计图纸1. 问题:设计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厂家支持和建议,导致设计方案不够优化合理。

2. 优化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厂家的优势,积极向厂家咨询,以得到更合理的设计方案。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图纸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二、设备选型1. 问题:过度追求设备单价低廉,从而选用低质量设备。

2. 优化建议:应注重设备品质,选用具有优良品质和可靠性的设备,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长久使用。

同时,应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系统调试1. 问题:针对实际情况过分追求完美,对数据的要求过于苛刻,导致调试工作无法按计划进行。

2. 优化建议:在实际调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放宽数据要求可行范围,以达到优化方案的调试目标。

同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技术策略,不断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四、管理维护1. 问题:系统管理维护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

2. 优化建议:建立系统的完善管理维护制度,保证系统的及时、全面地监测和维护。

此外,应加强对系统的组织、管理、维修和保养,确保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对于常见故障应建立完善的处置方法,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之,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厂家的优势,注重设备品质,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技术策略,建立完善的管理维护制度,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

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

500kV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电力的大量需求,500kV的智能变电站在国家供电系统中占的地位越来越大。

500kV智能变电站在持续运行的时间,在保证社会用电需求量,在满足不同用户对电压的需求和提升电力质量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仍然也存在着些许的问题:比如终端设备性能故障、设备内部控制电路不规范等等。

因此针对500kV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来说,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将系统地阐述在500kV智能变电站中对于二次设备的改造方案。

关键字: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引言:500kV智能变电站是满足不同用户用电需求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

所以变电站内部的二次设备的维护以及迭代升级就显得愈发重要。

目前50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常常发生异常启动,被动保护的故障,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合并单元、控制单元出现异常,另外不少终端设备的性能以及型号和变电站的要求不相符,导致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本文将系统的说明目前500kV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现状以及主要的提升点,针对这些提升点给出合理地改造方案。

1.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主要的提升点目前500kV智能变电站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相对220kV的变电站来讲,500kV变电站地输出电压相对较高,输出端口的线路比较单一。

此外500kV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人工参与度相应的升高,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

最后主控室内部的二次设备布局不合理,设备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和分区,导致一旦发生故障的时候难以快速地发现原因等等。

因此上述种种都和变电站的安全性、智能性息息相关,需要重点进行二次设备的改造。

图1:南方电网首座500kV智能变电站的实景图二、二次设备改造方案探究分析下文将根据上述这些现实问题,给出具体可行的改造方案:1.改造出线端口线路,解决电路冗余现状,提升电路稳定性和安全性500kV的变电站出线端口相对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比较弱。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措施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措施

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措施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技术改造、变电站的扩建大修等。

重点阐述了变电站的数字化设备、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对二次回路的技术改造、直流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进行大修时一次设备措施及文明施工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变电站;数字化;扩建大修。

1、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的重要性伴随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农业等各行各业对能源需求的加大,大力发展电力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

同时,由于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新型能源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发电方式,进而迫切需要建设新的输电系统,更好的拓展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另外,现代的用电设备多种多样,对供电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传统的电力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电力系统迫在眉睫。

变电站是整个电力系统的枢纽,主要包括变压器和变电站二次系统。

变压器作为变电站的重要设备,正在响应智能化电网的需求,进行着数字化改造。

另外,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继电保护设备实现遥控操作功能,实时的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也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

一次设备的技术更新和改造,为二次设备的技改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二次设备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2、变电站的数字化改造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速发展,也为变电站的技术进步带来机遇和挑战,变电站要想与现代高科技接轨就一定要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

数字化变电站是指变电站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反馈从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进而实现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保护自动化、管理标准化等。

2.1变电站设备的数字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数字化,是整个系统数字化的前提。

变压器配备了数字的测量保护装置:比如,在线监测仪通过收集变压器油中的气体,通过分析气体的成分和水量,反馈一个数字信号给主控制室,主控制室通过信号的对比与匹配,掌握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可能出现的故障,这样,就能快捷的实现信息的反馈;压力继电器、气体继电器、温度计等通过控制装置实现远程测量和保护;用于调压的开关电动控制;电子互感器的应用等。

2024年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方案

2024年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二次系统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本次对[变电站名称]进行二次系统施工。

变电站二次系统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设备系统,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

本次施工的主要目标是对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包括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的安装、调试和投运。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步骤1.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采购所需的设备、材料和构配件。

- 对采购的设备、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现场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拆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

- 搭建临时设施,如临时工棚、仓库等。

- 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设备、材料的堆放位置。

2. 设备安装(1)继电保护装置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位置。

- 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柜体,调整其水平度和垂直度。

- 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设备,如继电器、插件等。

- 连接继电保护装置的外部接线,确保接线正确、牢固。

(2)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 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

- 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 安装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场测控单元,如变送器、传感器等。

- 连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接线,确保通信畅通。

(3)通信系统安装- 安装通信系统的光端机、交换机等设备。

- 敷设通信电缆和光缆,确保其路径合理、固定牢固。

- 连接通信系统的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和测试。

3. 调试与测试(1)继电保护装置调试- 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单体调试,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 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整组传动试验,模拟故障情况,检查保护动作是否正确。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变电站存在着二次系统设计不够灵活、效率不高、运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急需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指在传统的变电站基础上,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二次系统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监控、优化调度和自动化操作。

通过对二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研究,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提升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探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关键技术、研究方法、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研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故障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电力系统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需求。

2. 正文2.1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是指通过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功能、参数等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运行需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中,需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参数设置。

根据系统的具体需求和运行情况,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和参数配置,实现系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通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控制能力和运行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讨

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探讨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经济的更好建设。

为科技的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从而推动了我国科技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电力作为社会发展下大众生产生活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供电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创新了生产力的极速发展。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在日常的运行下,其整体状况会对我国经济的根本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

此外,供电系统是以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作为发展核心与建设的主要支撑,在功能的应用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且作用体系十分庞大,能够更好的促进系统自动化实施效率的提升,做到对供电系统的有效控制,同时将智能变电站在运行中的电气二次系统作为核心建设环节,对其进行更好的优化与设计,能够全面推进系统的综合化应用与发展。

标签: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方案;优化措施我国民生经济发展,以电力行业作为重要支撑,其中电力行业是以变电站作为根本发展核心,为用户进行电力资源的提供,是发电场所与用户之间的核心关联场所,为电网在日常运行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根本保障。

社会发展下为推动经济的更好建设,在电网构建规模也在随之扩大,其中所设计的结构更加复杂化,同时,众多电力企业在运行下需要做到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的保证,对电能做到合理的分配,以及保证电能稳定的传输,确保电力使用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运行的寿命加以延长,以此实现对管理工作实施自动化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方法(一)常规变电站二次设计特点大部分变电站在对二次系统进行设计时,其施工图常规的步骤是以以下方面所展开。

首先,厂家根据技术协议下所制定的标准,提供有关设计资料图纸,对其进行规划设计,将图纸提交给设计院。

设计院根据要求,严格对二次系统的图纸进行施工,完成接线之后对线路进行查验,最终进行调试工作。

在大多数常规变电站的设计中,会有一些设备设计牵涉到原理图。

当前我国大部分设计院是对软件进行使用,对图纸进行制作与设计,通过绘图软件根据不同厂家所做出的装置不同内容进行关系的有效构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失误的出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问题及完善建议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问题及完善建议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问题及完善建议分析摘要:在社会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电网内容的建立得到了广泛性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建立得到了智能化的建立,而在二次变电站内容建立的同时,其设计内容的建立会遇到系统性的问题。

因此,在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为整个制度的建立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问题;内容优化;策略分析对于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而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先进性、可靠性以及低碳化的智能设计,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网络化、信息化以及标准化的系统设计,通过自动性信息的采集及测量,实现系统检测的相关功能。

通过与常规性变电站系统的相比,可以发现智能变电站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节能性、环保性以及结构设计的紧凑性,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提供充分性的保证。

因此,在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内容建立的过程中,应该逐渐优化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安全性、可靠性的系统应用。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原则及要求(一)智能变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于变电站的设计系统而言,其中的自动监控系统以及相关配置可以实现无人值班的技术应用原则,减少设计中的无效设备,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工程造价的成本设计。

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几种原则:首先,在智能变电站设计的过程中,整个系统应该有站控层、过程层以及间隔层等项目构成,优化智能变电站信息资源的共享,应该采用DL/T860的通信标准,内容设计标准应该为二次系统的设计提供专业化的标准,从而在根本意义上实现资源内容的共享。

其次,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应该对故障的信息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从而优化智能变电站的防误性技术的操作。

最后,智能变电站应该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系统的应用,应该严格的设计值班人员的优化设计,从而为整个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有效性设计提供有效性的信息。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基本要求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全站的VLAN的划分、同步系统图的设计等设计工作的优化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摘要: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有关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变化,通过有关的研究分析,将所得信息数字化,进而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所以智能变电站跟一般的变电站相比,是比较先进的,可以弥补之前的一些不足,还有就是,在对于有关信息的接收上,它的接收能力跟之前相比也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了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

智能变电站的使用跟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无论是在配置上,还是在设计上,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跟之前的传统变电站相比,所有的功能都进行了提高。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方案1智能变电站的实质1.1智能电网是什么电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证人民生活需要有着重要作用。

如今电力发展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要想保证我国电力运输网的稳定运行,保证居民的用电安全和用电情况的稳定。

就要完善变电站的建设工作,变电站起着连接网络和空间网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优化配置,保证电网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电力要求越来越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要努力提高电力系统传输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延长我国电力运输网的使用寿命,提高电网运输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

这样才能实现对电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操作错误,减少后期的维修费用,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因此建立信息化电网成了电力改良的主要发展方向。

1.2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重要性就我国目前电力发展情况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二次变电系统是将变电设备的保护工作与自动化相连接。

在电网运输的过程中实现运输、测控、保护的一体化。

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装置实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连接。

同时也能实现两个不同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

但是我国目前的二次变电站技术仍然以传统的变电技术为主。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及发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及发展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及发展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网的发展。

分析目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组成和应用情况,确定将改进测控、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信息一体化平台等方面作为革新二次系统的方案,并将该方案在实际情况中应用,同时提出二次系统的发展方向,为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革新和应用提供参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改进及发展引言对于电网中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来说,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故障问题,而这些故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了能够更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变电站就必须以二次系统的需求为主要依据,从而提供出更为安全的诊断方法,从而将二次系统的故障更好的解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概述1.1智能电网电是基本能源,居民生活需要用电,生产要用电,社会的发展更需要用电。

目前,国家经济发展迅速,生活、生产和社会步入了电气化时代。

变电站可以变换电压,接收并分配电能,同时控制电流流向和调整电压,它作为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通过变压器联系各电压等级电网,所以,变电站在优化电网、安全稳定地供输电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发展迅速,不断更新电网结构,不断加强电网建设,不断提高电力设备技术,在这个大环境下,保障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传输、分配电能,是目前电力员工的研究方向,如何延长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周期,提高管理自动化水平,也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

在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中,重复采集信息、运行维护投资大、相关制度不太规范、保护装置误动、拒动等问题普遍存在,在这种电力情况下,以设备智能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模型及通信协议标准化为特点的由广域保护系统、测量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广域监控系统融合成的复杂的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是必然的趋势,这指明了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同时新设备、新资源的理念也得以广泛实施。

智慧变电站二次解决方案

智慧变电站二次解决方案
36
智能站通信网络特点 采用先进通信模式,间隔层设备之间、合并器、智能控制装置同间隔层设备之间采用先进发布者-定阅者 的通信模式。间隔层同站控层之间的通信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即C/S结构通信模式。 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采用优先级排队技术,如IEEE802.1P排队特性采用带IEEE802.1Q优先级标签,实现 重要数据优先传送。采用虚拟局域网络技术,多播技术、网络冗余、数据重发、直接将网络数据链层映射 到表示层、合理网络结构等,实现网络实时性、可靠性。 发布者-定阅者的通信模式,非常适合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情况。充分利用多播技术优点,可以十 分完美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低后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ADVP9141H 高
23
12、具有重守时功能(对时失效,可保证守时精度满足10分钟小于4µs); 13、可实现插值同步、外部时钟同步(1588); 14、通过KEMA一致性测试 15、完全实现互连及互操作;
24
智能保护背面图
ADVP-9311H馈线保护测控装置背面图
25
合并器背面图
ADVP-9111H间隔合并器背面图
确 认
GOOSE/MMS
差动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高后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摘要: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所以对于电能的需求也逐渐提升,由于时代在持续变化,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都在快速的发展,进而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还有就是因为科技的现代化水平也在持续的发展,所以一般的变电站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人们以及企业对于电能的需求,因而一般的变电站开始被数字信息一体化的智能变电站所替代。

现在的社会每天都在进步,进而使得电网系统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超,功能也越来越智能化,由于对于网络的广泛使用,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水平已经早早领先于之前的变电站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在配置上,所达到的领先程度是特别的明显。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1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概述近年来电力技术发展愈发的快速,变电站智能化与信息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0年我国便开始进行智能变电站方面的试点建设,说明我国智能变电站已经发展到了全新的方向。

其中智能变电技术也逐渐实现了向新领域的发展,它的发展和数字式互感器、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撑有着很大关联,智能变电站建设将会对传统变电技术实现彻底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变电站的集成化、智能化与自动化。

对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系统实现优化设计,则是在电力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智能变电站带来的全新需求,主要是要对变电站信息化加以逐渐地提升。

通常而言,目前进行二次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有自动化系统网路、二次设备、智能辅助系统和状态监测系统等优化设计。

2智能变电站进行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主要内容2.1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优化从以往的数字化变电站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智能变电站,其中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核心内容始终为IEC61850标准体系,该体系所设定的变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采取分层分布形式的结构,在逻辑上将其划分成站控层、间隔层与过程层[2]。

目前我国变电站所采用的组网方式大体上有如下三种方式,即站控层和间隔层采用以太网加SV总线加GOOSE总线加B码对时、站控层和间隔层采用以太网加SV点对点加GOOSE总线加B码对时、站控层和间隔层采用以太网加SV和GOOSE共网加IEEE1588对时,再加之保护直采直跳[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9卷第12期2011年12月Vol.39No.12 Dec.2011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对二次系统的改进吴文军(上海电力学院,上海200090)摘要:介绍了IEC61850标准和GOOSE机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某数字化变电站的设计方案中提出的在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实现的10项改进。

关键词:数字化变电站;IEC6185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者简介:吴文军(1968-),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U7;TM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9529(2011)12-2054-04Secondary System Improvement Proposed in Digital Substation Design SchemeWU Wen-jun(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Shanghai20009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IEC61850standard and GOOSE mechanism in digital substation,and elaborates the ten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econdary system,which are proposed in a digital substation design scheme.Key words:digital substation;IEC61850;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数字化变电站建立在IEC61850通信规范基础上,由智能化一次设备(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等)和网络化二次设备分层(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构建而成,能够实现变电站内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现代化变电站。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数字化变电站主要需对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进行升级,通过电子式互感器、一次设备加智能化终端、数字化接口保护装置和GOOSE网络应用,将一次系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就地数字化,用少量光纤代替原有一次与二次设备间以及各类二次设备之间的大量电缆连接,将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由站控层与间隔层之间延伸到了间隔层与过程层之间,使通信网络在变电站中更为深入和广泛应用,基于IEC61850标准的监控系统,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在技术上逐渐整合了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如电气二次专业整合远动专业,防误系统纳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等。

然而,目前不同专业设备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上的互操作差、规约不一致、I/O重复设置等问题使得各二次专业的整合仍然存在技术上的难题。

随着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体现互操作等;新的技术平台为二次的整合提供了支撑基础。

1IEC61850标准及GOOSE机制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IEC61850标准包括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功能建模、数据建模、通信协议、通信系统的项目管理和一致性检测等一系列标准,是实现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是基于网络通信平台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国际标准。

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技术特征包括: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如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网络化的二次设备;自动化的运行管理系统。

基于IEC6850标准的数字化变电站包括以下主要特点:(1)数据采集数字化。

电子式互感器和一次设备智能终端的应用,实现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实现装置冗余向信息冗余的转变;(2)系统建模标准化。

采用面向对象的数据统一建模技术,变电站站内及变电站与调度中心之间实现无缝通信体系,真正实现信息共享;(3)设备互操作性。

采用对象建模技术、抽象通信接口技术和设备自描述规范,智能设备之间统一了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的一致性,实现互吴文军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对二次系统的改进2055操作;(4)信息网络化。

智能设备采用了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彼此之间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

(5)实现了设备跳合闸命令信息的GOOSE 网络传输,保证网络化保护动作的快速可靠。

(6)利用GOOSE网络在过程层的信息传输,以及过程层各间隔之间的状态信息交互,实现了对变电站单间隔设备的一键式智能倒闸操作。

利用GOOSE信息的三层网络传输,结合本间隔设备的逻辑闭锁功能,在间隔层通过运行实时状态分析识别及逻辑判断综合决策,实现变电站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完整一体的五防操作逻辑闭锁。

2变电站二次系统实现的改进2.1优化二次设备室组屏方案针对无人值班站的特点,将二次设备间设置与10kV配电间构成联合建筑。

优化电缆沟设置,减少电缆/光纤用量。

综合考虑二次设备布置方式在电缆/光纤耗量、投资、建筑面积等指标,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对相似运行环境的二次设备功能房间进行优化整合,减少冗余房间,不设置专用通信机房,将通信设备与二次公用设备合并布置,减少变电站建筑面积,有效节约了资源。

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整合,实现二次装置紧凑型设计。

优化间隔内二次设备的组成结构,二次设备按间隔组屏,基于IEC61850标准采用网络通信技术取代传统的硬接线,大大简化了保护测控的二次接线,取消保护柜内打印机、操作箱、电压切换箱。

提出取消常规测控屏、电度表屏,按间隔将所有相关二次设备全部布置于一面屏(综合测控保护屏)内,缩减二次盘柜数量,减少了屏间连线。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中过程层网络的应用使得二次屏柜电缆接线可以大幅减少的特点,提出了二次盘柜采用摇架柜(即前开门旋转式结构,屏后不开门的设计方案,)柜体尺寸统一,取消屏后维护通道,减少二次设备间面积。

2.2网络化备自投数字变电站备自投功能直接利用过程层网络集中采集的各级母线电压、进线电流、相关开关刀闸位置等信息交互,结合当前运行方式,根据运行策略和当前的状态以及功能逻辑判别,使测控装置通过计算分析向过程层设备发送控制命令。

与常规备自投装置相比,取消了专用的备自投装置及各保护之间的连接线,避免了各间隔信息的重复采集,网络化采集和传输减少了信息传输环节,提高了备自投动作的可靠性。

2.3优化小电流接地选线小电流接地选线用监控系统软件功能实现。

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用监控系统配套的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实现,不独立设置小电流选线装置,即取消消弧线圈控制屏上小电流选线装置。

优化整合后,取消独立的小电流选线装置一套,不仅初期减少投资,也减少维护工作量。

2.4微机五防系统优化整合通过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逻辑闭锁和本间隔电气闭锁回路实现防误闭锁优化防误操作系统,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取消独立微机“五防”装置,由监控系统实现面向全站的防误闭锁功能,在监控系统操作员工作站的系统软件中嵌入五防逻辑判断功能,并在操作回路中串入监控系统闭锁输出接点。

应用GOOSE报文机制,强化测控装置的防误闭锁能力。

每一间隔测控装置除实现本间隔内的基本防误闭锁功能外,还通过GOOSE报文获取其它间隔有关的闭锁信息,实现基于间隔层的全站五防闭锁。

测控装置输出本间隔的闭锁信息,经过程层网络传输到开关场,由就地智能终端输出双位置接点串入受控设备的电气闭锁回路,完善电气闭锁功能。

在数字化变电站中,采用面向对象统一建模,信息统一采集,具备完善的间隔联锁功能,联锁逻辑可以灵活方便地离线组态,为将微机防误功能完全内嵌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了技术应用的基础并带来运行、维护上的诸多好处。

数字变电站采用将微机防误功能内嵌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方案,不设置五防后台,仅配置就地锁具,取消单元电气硬接线,间隔联闭锁由基于GOOSE网的间隔联闭锁进行实现。

优化整合后,取消独立的微机防误系统及后台一套,减少投资,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减少维护工作量。

2.5优化整合全站各专业打印机配置采用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互操作的网络化的二次设备,统一、高速的信息传输网络平台,为全站原分属于不同专业、20562011,39(12)不同屏柜而设置的打印机的实现了集中配置提供了完全可行的技术支持。

整合保护系统和监控系统的打印机,取消保护柜打印机,设置全站打印服务器,采用网络打印。

实现网络数据共享、设备共享,节约打印设备投资。

2.6采用110V直流电源结合数字化变电站中电缆较少,直流功耗小的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直流系统采用110V 电压,减少蓄电池个数,降低直流系统故障几率,减少简化安装维护工作量,节省蓄电池柜和投资。

2.7优化整合通信48V直流电源将通信48V直流电源与站内110V直流电源进行优化整合,站内110V直流电源通过DC-DC变换器向通信48V直流负荷供电。

系统是按一蓄一充一DC-DC变换器的原则配置,蓄电池配一套电池巡检仪。

DC-DC变换器采用N+1模块配置,设备故障率低,平均维护小于20min。

DC-DC变换器由两路110V直流供电,因而工作可靠性较高,可以满足48V通信直流负荷的可靠性要求。

以安全可靠供电为前提,经过技术经济分析,优化整合通信直流与站用直流,取消通信专用蓄电池,通信直流采用DC/D供电模式,节约建筑面积,减少维护工作量,节省全寿命周期内整体投资。

可见通信专业的48V电源完全可以与全站的110V直流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优化整合后方案的技术可靠性满足要求,将全站的直流电源系统纳入统一的方案设计、采购、维护流程中,还节省通信48V蓄电池的日常维护工作和费用[1]。

2.8优化整合交流不停电电源(UPS)电源UPS电源容量大小由负载大小决定,按单台容量不小于1.2倍全部负载额定功率总和计算,功率因数取0.8。

变电站UPS电源系统为当地监控系统计算机、远动通信设备、火灾报警系统、安防设备、调度数据网通信及事故照明回路。

提供稳定、可靠的交流电源,将上述设备额定功率总加即为负载总和,取1.2倍冗余系数,再除以功率因数就得到单台UPS电源容量。

根据工程经验,110kV变电站宜配置的单台UPS电源容量不小于3kVA。

UPS系统不自带蓄电池组,直流电源由站用直流系统统一提供,安装在直流系统馈电屏上,不独立组屏。

提供交流不停电电源给综自后台、安防系统及事故照明回路等。

即事故照明不再另设独立的逆变电源,优化整合后,取消了1套独立的UPS系统,减少了初期投资及维护工作量。

2.9优化整合电量计费系统数字式变电站对于电子式互感器及数字式电能表的应用[2],在IEC61850的技术平台上促进了二次系统与电量计费系统的优化整合,主要体现在:(1)数字式电能表可以直接利用监控系统所采集的电流、电压量,提升计量精度,减少设备重复设置和信息重复采集,节省设备投资;(2)测量、计量使用同一个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使得互感器不再由各专业分别管理,避免了大量的配合工作,提高生产效率;(3)利用数字化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网络资源,数字式电能表可以作为间隔层设备通过IEC61850协议接入监控系统,直接上传至上一级变电站电能计量主站,简化网络结构,不需设置电能采集终端,以节约投资和保证电能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