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3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业生产标准化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农业生产标准化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bfad96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0.png)
农业生产标准化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业生产标准化推动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农业生产标准化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还能够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产标准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中,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并找出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概念和意义农业生产标准化是指依据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有关要素和环节进行规范,以达到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增强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流程,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风险,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2. 保障农产品可追溯性和信誉度。
农业生产标准化要求生产者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形成完备的生产档案和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产品信息和溯源服务,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3. 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交易。
农业生产标准化可节约物流成本、降低流通损耗,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交易效率,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标准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学耕作和循环农业等方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途径和方法为了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1.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加强对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农产品特点和生产环境的标准体系,包括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为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规范和指导。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a362341bccbff121dc368301.png)
5、农业14页/共78页
农业标准化的内容
种植业标准化 林业标准化 畜牧业标准化 水产业标准化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 生态建设标准化 农业信息标准化
第15页/共78页
以种植业标准化为例: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 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主要内容
种子标准化 ----- 基础 生产技术标准化 ----- 保证 产品的标准化 ----- 核心
第16页/共78页
种子标准化
是对优良品种的种子,包括果实、种苗、种
薯、菌种砧木、接穗等所有的繁殖材料,实行标准
化管理。
品种标准;
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种子标准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种子检验方法标准;
种子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第三章 农业标准化生产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的概述 第二节 安全食品的标准
第1页/共78页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的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二、农业标准化 三、国外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第2页/共78页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1.标准(Standard)的概念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 的轨道。简单地说,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 的全过程。
第6页/共78页
2、农业标准化的目的:
是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相结 合,制定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 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以生产 出优质、标准、高产的农产品,实现农民增收。
第11页/共78页
3、评价作用 标准是一种规则。 ① 打击制假制劣者; ② 解决贸易纠纷,稳定社会秩序。
农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60df31ab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3.png)
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什么是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是指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和加工等方面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一种手段。
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产品标准,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交易的顺利进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产品标准化的意义农产品标准化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制定和执行标准,可以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2. 促进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可以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提高农产品的可信度,促进其流通和交易。
3. 保护消费者权益:标准化可以使消费者更容易了解和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农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可以推动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标准制定:需要制定相应的农产品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生产标准等,确保标准科学、合理、可操作。
2. 标准推广: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式,推广农产品标准,提高农民和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3.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农产品标准的监督和检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标准的有效执行。
4. 合作交流:加强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经验,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的国际化。
农产品标准化的挑战和对策农产品标准化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1. 生产环节不规范:部分农民在生产农产品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2. 标准执行不到位:标准制定后,有些地方和企业未能认真执行,需要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3. 标准体系不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市场监管不力:部分地方市场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漏洞,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3ab2ba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b.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通过统一的生产标准和规范,可以规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种植、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等,从而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标准化生产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往往存在着过度施肥、过度使用农药等问题,导致土壤退化、水质污染等环境问题。
而标准化生产可以通过科学施肥、生物防治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规范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农民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
同时,标准化生产还可以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科学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和规范。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研力量,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支撑。
总之,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谋福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希望各级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共同努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03f0f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7.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以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为标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标准化生产的概念、标准化生产的意义、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步骤以及标准化生产的优势。
一、标准化生产的概念标准化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以达到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二、标准化生产的意义标准化生产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最后,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标准化: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强度等方面的标准化。
2.种植标准化:包括种子选用、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标准化。
3.施肥标准化:包括肥料选用、施肥量、施肥时间等方面的标准化。
4.农药使用标准化:包括农药选用、使用量、使用时间等方面的标准化。
5.收获标准化:包括收获时间、收获方式、收获工具等方面的标准化。
6.质量检测标准化: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检测标准等方面的标准化。
四、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步骤标准化生产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标准:根据农产品的特点和生产环境,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2.宣传培训: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宣传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进行相关培训。
3.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标准化生产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生产过程符合标准和规范。
4.奖惩措施:对于符合标准化生产要求的农民进行奖励,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惩罚。
五、标准化生产的优势标准化生产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2.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农村工作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农村工作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68d81d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a.png)
农村工作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和健康。
近年来,中国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村工作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意义、现状和措施。
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意义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通过制定生产标准,对农产品品种、病虫害防治、施肥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生产能够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增加农产品竞争力。
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拓宽农民的经济收入渠道。
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以下问题:1. 标准缺失。
某些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标准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导致同一农产品在不同地区的质量参差不齐。
2. 缺乏宣传和培训。
很多农民对于农产品生产标准的认识和了解不够,缺乏标准化生产的技术和管理能力,限制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和实施。
3. 检测监管不到位。
农产品生产标准的检测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三、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措施为了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投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2. 完善标准体系。
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为农民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
3. 加强宣传和培训。
通过组织农民培训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农产品生产标准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他们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
4. 健全检测监管机制。
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的检测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的追溯体系,严格把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农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708bc5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4.png)
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1. 什么是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标准化是指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识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标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需求。
2. 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2.1 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标准化可以确保农产品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标准化的管理措施可防止低质量的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的品质。
2.2 保障食品安全通过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农产品标准化可以有效监管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添加剂使用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农产品不含有害物质,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3 促进市场发展农产品标准化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消除不合格农产品的竞争,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市场发展。
3. 农产品标准化的主要内容3.1 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制定质量标准,明确农产品在品质、口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3.2 安全标准安全标准是农产品标准化中的重要环节。
制定安全标准,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防止使用有害农药、添加剂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3.3 包装标准包装标准规范农产品的包装方式和材料选择,保证农产品在运输、贮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损坏,并能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3.4 标识标准标识标准是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识标准,消费者能够清晰地看到农产品的产地、生产日期、品牌等信息,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4. 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步骤4.1 标准制定农产品标准化的第一步是制定标准。
相关部门、专家组成标准制定委员会,根据农产品特性、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适用的标准。
4.2 认证与培训标准制定完成后,农产品生产者和加工企业需要进行认证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标准要求。
4.3 监督检验农产品标准化的监督检验是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和抽检,确保农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三农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三农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001f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三农生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目的 (3)1.2 适用范围 (4)1.3 参考标准 (4)第2章农业生产标准化基础 (4)2.1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概念 (4)2.2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4)2.3 农业生产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5)第3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5)3.1 土壤类型与特点 (5)3.1.1 水稻土 (5)3.1.2 旱地土 (6)3.1.3 灌淤土 (6)3.1.4 盐碱土 (6)3.2 土壤管理与改良措施 (6)3.2.1 水稻土管理 (6)3.2.2 旱地土管理 (6)3.2.3 灌淤土管理 (6)3.2.4 盐碱土改良 (6)3.3 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7)3.3.1 土壤质量监测 (7)3.3.2 土壤质量评价 (7)第4章农田水利与灌溉 (7)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4.1.1 水源工程 (7)4.1.2 输水工程 (7)4.1.3 蓄水工程 (7)4.1.4 排水工程 (8)4.2 灌溉制度与灌溉技术 (8)4.2.1 灌溉制度 (8)4.2.2 灌溉技术 (8)4.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8)4.3.1 水资源管理 (8)4.3.2 水资源保护 (8)4.3.3 节水灌溉 (8)第5章农作物种植技术 (8)5.1 品种选择与繁育 (8)5.1.1 品种选择 (8)5.1.2 繁育技术 (9)5.2 播种与栽培技术 (9)5.2.1 播种技术 (9)5.3 病虫害防治 (9)5.3.1 病害防治 (9)5.3.2 虫害防治 (9)5.4 收获与储藏 (9)5.4.1 收获 (9)5.4.2 储藏 (9)第6章畜禽养殖标准化 (9)6.1 畜禽养殖环境要求 (9)6.1.1 场地选择:畜禽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透气、光照充足、交通便利且远离居民区的区域。
(10)6.1.2 建设规范:畜禽舍建设应遵循相关建设规范,保证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宜,为畜禽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4e898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1.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生产。
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有效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满足人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一、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产品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基础。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生产水平不高、效益不高、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应运而生。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可以规范农业生产活动,统一农业生产的标准和程序,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采用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作物和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特点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科学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是在科学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和技术。
它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保障产品质量为目标,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现。
2. 规范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是运用一定的标准和规范管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它要求农民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农作物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确保生产的可追溯和可控。
3. 系统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等多个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生产体系。
4. 可持续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注重农业持续发展的理念,采用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通过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满足人民对安全、健康、营养的需求。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d9f64f9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4.png)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指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标准、流通标准、加工标准等一系列规范体系的过程。
通过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国内外贸易,同时也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品牌化建设。
1. 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根据农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应包括农产品的品种、等级、规格、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等指标,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达到国家或地区的要求。
2. 农产品生产标准制定:根据农产品生产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相关的生产标准。
这些标准应涵盖土壤和水源的保护、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养殖环境的管理等方面,以保障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农产品流通标准制定: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流通标准。
这些标准应包括农产品的存储、运输、加工、包装、贮藏等环节的要求,并规定了相应的卫生和安全措施,以确保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质量不降低、不变质。
4. 农产品加工标准制定:制定适用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规定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这些标准应包括加工设备的要求、卫生控制的要求、工艺流程的要求等,以保证农产品加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
5. 农产品标志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标志认证体系,对符合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和标志。
通过标志认证,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有保证,消费者可以安全地选择农产品,并提供有关农产品的透明和准确的信息。
6. 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指标的检测与监测。
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和监测,提前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7. 农产品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实现农产品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发。
通过建设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提供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的可信证据。
农产品现代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
![农产品现代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e661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4.png)
农产品现代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第一章引言 (2)1.1 项目背景 (3)1.2 目的意义 (3)1.3 研究方法 (3)第二章农产品现代流通标准化体系概述 (3)2.1 标准化体系的基本概念 (3)2.2 农产品现代流通标准化体系构成 (4)2.2.1 农产品标准 (4)2.2.2 农产品流通设施标准 (4)2.2.3 农产品流通服务标准 (4)2.2.4 农产品流通管理标准 (4)2.2.5 农产品流通标准化技术支撑体系 (4)2.3 国内外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现状分析 (4)2.3.1 国内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现状 (4)2.3.2 国外农产品流通标准化现状 (5)第三章农产品生产环节标准化建设 (5)3.1 生产技术规范制定 (5)3.2 生产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5)3.3 生产环境标准化 (6)第四章农产品加工环节标准化建设 (6)4.1 加工工艺规范制定 (6)4.2 加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7)4.3 加工产品标准制定 (7)第五章农产品包装环节标准化建设 (7)5.1 包装材料标准化 (7)5.1.1 确定包装材料种类 (8)5.1.2 包装材料环保性 (8)5.1.3 包装材料标准化制定 (8)5.2 包装设计标准化 (8)5.2.1 包装设计原则 (8)5.2.2 包装设计标准化制定 (8)5.3 包装标识标准化 (8)5.3.1 标识内容标准化 (9)5.3.2 标识形式标准化 (9)5.3.3 标识位置标准化 (9)第六章农产品运输环节标准化建设 (9)6.1 运输工具标准化 (9)6.1.1 运输工具的选择与要求 (9)6.1.2 运输工具的清洗与消毒 (9)6.2 运输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10)6.2.1 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10)6.2.2 运输过程中的湿度控制 (10)6.2.3 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控制 (10)6.3 运输管理制度建立 (10)6.3.1 运输计划管理 (10)6.3.2 运输合同管理 (10)6.3.3 运输安全管理 (11)第七章农产品储存环节标准化建设 (11)7.1 储存设施标准化 (11)7.1.1 设施选型与配置 (11)7.1.2 设施建设与改造 (11)7.1.3 设施管理与维护 (11)7.2 储存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11)7.2.1 监控体系建设 (11)7.2.2 质量控制措施 (12)7.2.3 质量改进与优化 (12)7.3 储存管理制度建立 (12)7.3.1 管理制度制定 (12)7.3.2 管理制度实施 (12)第八章农产品销售环节标准化建设 (12)8.1 销售渠道标准化 (13)8.2 销售服务标准化 (13)8.3 销售信息标准化 (13)第九章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体系实施与推广 (14)9.1 实施策略与方法 (14)9.1.1 制定实施方案 (14)9.1.2 建立标准化体系 (14)9.1.3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14)9.2 推广措施与政策支持 (14)9.2.1 政策引导与扶持 (14)9.2.2 技术支持与培训 (15)9.2.3 示范带动与宣传推广 (15)9.3 体系运行监测与评价 (15)9.3.1 监测体系构建 (15)9.3.2 评价体系构建 (15)9.3.3 结果应用与反馈 (15)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16)10.1 研究结论 (16)10.2 政策建议 (16)10.3 研究展望 (16)第一章引言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农产品流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其效率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链的稳定性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cde0a61a37f111f1855bc4.png)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一、高山野菜苔生产操作规程(一)品种选择:高山野菜苔:需要肥沃的土壤,较低的气温,一般是秋植冬撷,适合我公司基地栽培。
(二)播种育苗:高山野菜苔是耐寒性蔬菜,播种过早往往常会出现苦味,因此我基地早熟栽培最佳播种期以10月上中旬为宜,亩用种量50—60g,苗龄45天左右,苗床管理同青菜秧相似。
1.整地:先将杂草铲除干净,深翻耕烤土过白;窄畦深沟;每亩撒生石灰100公斤,进行土壤消毒,然后整地作畦;平整厢面,土面必须细碎平整,土宽1米左右。
2.播种育苗:①播种期:高山野菜苔:秋分至寒露育苗。
②播种量:高山野菜苔每亩大田用种量为50—75克。
⑧种籽消毒;播种前种籽用代森锌拌种(用药量为种籽重量的0.5%)④播种:撒播均匀,播种后覆盖一层充分腐熟浓猪粪渣,寒冬前搭棚架防冻。
3.苗床管理:①浇水:每天早、晚各浇一次复水,保持床土湿润,直至种籽出苗。
②带土移栽:在背北向阳处,寒冬前搭棚架防冻。
③齐苗后,二叶一心左右要进行间苗除杂分期分批删拔定植。
④肥水管理:重施基肥,生长前期勤施肥水。
⑤防治病虫害:采用敌杀死、杀灭菊脂、乐果等防治菜青虫、蚜虫、菜螟等,采用瑞毒霉、瑞枯霉、50%代森铵1000倍喷菜株治枯萎病、软腐病。
(三)大田整地作畦:1.选地: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保肥、保水性能好的土地。
2.每亩施生石灰100公斤,翻耕烤晒过自,砸碎整平。
3.开沟作畦:沟沟相通,施入基肥,翻耕砸碎土,将基肥翻入土内,再平整厢面。
(四)施足基肥,合理密植。
高山野菜苔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宜选择肥沃的土壤栽培,亩施有机肥300KG,进口复合肥50KG,全层深施,筑畦宽1M,平整畦面后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亩+水50KG喷雾,以防杂草。
定植密度50×35CM,每畦二行,带土定植,定植时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点根,成活后用20%人粪尿追施二次。
11月中下旬开始采收,采收时喷施20PPM九二0+2‰二氢钾,加速其抽苔,以提高早期产量。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fded967b1711cc7931b716f8.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也就是说要制定详细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标准组织生产。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潜在的问题制订共同的和重复的规则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
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它融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基础是农业标准体系、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建设。
三大体系中,标准体系是基础中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它为有效监督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产品评价认证体系则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品牌、名牌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础体系。
农业标准化工程的核心工作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蔓延,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标准化。
同时,这项工程的实施还必须有完善的农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较高的产业化组织程度和高效的市场运作机制作保障。
什么是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
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d6cea4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f.png)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指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等环
节的生产活动。
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谈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首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严格遵守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标准规定,可以有效控制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减少农药、化肥等对农产品的污染,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其次,标准化生产可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农产品更
容易通过质量检验和认证,获得市场的认可和信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
另外,标准化生产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
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资源。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首先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标准意识和
操作技能。
其次要加强监管和检测,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反标准的处罚力度,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标准化生产的认识和支持,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市场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总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认识到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向标准化方向迈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af8bd3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f.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1. 土壤分析:包括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微量元素含量等方面的检测分析,为农作物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2. 种质选育:选育具有优良品质、高产、抗病虫害、适应力强的新品种。
3. 施肥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利用有机菌肥,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提高果蔬品质和产量。
4. 水源管理:保障水质安全,合理利用地下水和水利设施。
5. 病虫害防治:选择绿色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保障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
6. 采后处理:在采摘、储运、加工等环节加强管理,确保产品品质,提高商品价值。
7. 生产环境监控: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生产环境、农药施用、产品加工、储藏和流通各个环节的全程监控。
8. 化学品使用安全:科学使用化学品,选择安全易降解的农药和肥料,减少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9. 设计规划: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加农业产值。
10. 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监督检查,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11. 农产品质量检测: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进一步需要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12. 市场营销:建立多渠道销售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 质量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使消费者能够了解农产品的生产地、生产方式、加工环节等信息,提高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满意度。
14. 安全生产:宣传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坚决杜绝因农业生产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事件。
15. 整体规划: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将生产、管理、营销、服务及环保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可持续和安全。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eb7217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2.png)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优质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展开论述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农田管理、种植、灌溉、施肥、草地管理等多个环节。
为了确保农产品安全、健康,需要制定相应的生产标准。
首先,建立农田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土壤质量监测、化肥施用标准、农药使用标准等。
其次,加强种子和种苗的质量管控,确保种子不带有病菌或杂质。
此外,还需要制定农作物的生长期管理规范,如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摘标准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二、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来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和优质。
首先,针对农产品的加工过程,建立相应的操作规范,如加工设备的清洁卫生要求、加工操作的技术标准等。
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产品,需要制定相应的加工标准,如食品加工厂对粮食的加工标准、蔬菜加工厂对蔬菜的加工标准等。
此外,还需要对加工过程中的检测、贮存、包装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或变质。
三、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农产品的流通环节是农产品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需要制定相应的流通标准。
首先,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对于农产品进行抽检,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其次,制定农产品的贮存、包装和运输的标准,确保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害或污染。
此外,还需要制定农产品品牌标识的要求,以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
四、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农民的质量安全教育,提高农民的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
其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抽检力度,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及时进行处罚,并公布处理结果。
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化生产](https://img.taocdn.com/s3/m/f5c77b5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01.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在种植、养殖、收获、加工和销售等全过程中,以符合有关生产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要求为前提,采用现代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和市场化。
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农业标准化生产也可以推动国内农产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农业走出去的能力和影响力。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实施初期,在规范生产环节的同时,也有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增强。
这将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获利能力。
推动农产品的多元化、高档化和功能化发展,打造品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为国家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推动国内农产品出口,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地位。
标准化生产的农业,不仅释放了每一位农民创新能力,还能够带动农业的高品质发展,提高我们的农业技术水平,并且能够为广大的百姓提供健康、美味、无害的农产品,因此标准化生产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被认为是未来农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如何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要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规范农业生产环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制定清晰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和管理规范,加强生产的监管和监督,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推动科技创新与标准化生产相结合,推广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增强农业技术、市场和经济运营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信息化平台,全面推广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市场化。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de255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d.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意义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建立起一套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统一的、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的生产管理制度,以确保农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建立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这样可以降低农产品中残留农药和重金属的含量,减少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增强了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和认可度。
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统一的生产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生产者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规划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标准化生产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产品更具有竞争力,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值和市场需求,有利于拓展农产品的市场。
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通过实行标准化生产,可以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链和供应链,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打造和推广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产品的品牌效益。
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推动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结构优化和升级,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生产也有助于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
农业标准化生产还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可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
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推动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
![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5bd40f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2.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依据国家、地方或行业标准,采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
农业标准化生产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产量、保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介绍。
首先,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是土地准备。
在种植作物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土壤的松土、施肥、灌溉等工作。
土地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作物的生长情况,因此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其次,种植作物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核心环节。
在种植作物时,需要选择优质的种子,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根据气候、病虫害等情况进行科学管理,确保作物生长的健康稳定。
除了种植作物,畜禽养殖也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需要关注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保障畜禽的健康生长。
同时,合理的圈舍设计、疾病防控、粪便处理等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收获和加工环节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收获作物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法,保障作物的品质。
而在加工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加工,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
在整个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科学的施肥技术、精准的灌溉技术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而严格的管理方法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总的来说,农业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保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
因此,各地农业部门和农民朋友们都应该重视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370d4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3.png)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农业标准化生产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农作物的种植、养殖、施肥、用药、防治病虫害等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种选择与优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农作物品种,进行优化组合,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土壤管理与调理:根据土壤的种类和质地,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养分含量,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农药与农残控制:合理使用农药,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采取定期清洗和翻耕等措施,减少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风险。
5. 病虫害防治与监测: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套作、混作等,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同时,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合格性;同时,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追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可追溯。
7.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可以实现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安全性的保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标准化生产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因此,农业标准化生产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加强标准化生产的宣传推广和技术培训,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实际上农业标准化包括三个体系即, 1、农业标准体系; 2、农业质量监测体系; 3、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
三体系的关系:
标准体系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 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才有章可循、有标可 依;
质量监测体系是保障,它为有效监督农业投入品和 农产品质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1、建立农业技术法规
• 政府部门通过颁布法令、指令等强制性的技术法规,规 定农产品的安全指标和种子、农药及产品的标识。行业 协会等中介组织制定推荐性的技术标准,包括产品规格 等级、生产技术规程、储存运输标准等。例如,欧盟制 定了13大类173个有关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技术法规, 其中有31个法令和128个指令。美国有关食品的农药、 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也都是通过颁布强 制性的技术法规来实施的。
(一)基本做法
农业标准化是伴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贸易全 球化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综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 国家,实施农业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一是建立农业技术法规; 二是实施生产操作规范; 三是实行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体系认证; 四是提供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农业标准化的内容
种植业标准化 林业标准化 畜牧业标准化 水产业标准化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 生态建设标准化 农业信息标准化
以种植业标准化为例: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 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主要内容
种子标准化 ----- 基础 生产技术标准化 ----- 保证 产品的标准化 ----- 核心
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 而是一个活动过程
--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核心内容
二、农业标准化
1、农业标准化的概念 农业标准化(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
公认机构批准,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制定标准的基本出发点 --标准产生的基础 --标准产生的依据 --标准的本质属性 --标准的对象 --标准的形式
为了获得最佳秩序 促进最佳社会效益 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 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制定
4、标准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 标准是作为“共同规则”,产品符合标准就合格,否则就不
合格;技术也是如此。 2、先导作用
对科技人员,通过标准载体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生产者,通过标准知道怎样做好; 对于经营者,依据标准了解质量; 对于消费者,通过标准了解产品或服务满足要求的可能性。
3、评价作用 标准是一种规则。 ① 打击制假制劣者; ② 解决贸易纠纷,稳定社会秩序。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实施生产操作规范
以共同和重复使用为依据
对活动或其结果制定的统一 规定
实现某种目的所进行的活动
标准文件、技术规范、规程、 法规等多种形式
最佳: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获得的最合理的结果。 秩序:指有条理、不混乱、井然有序的状况。标准化所建立的秩
序包括:技术秩序、管理秩序、安全秩序、生产秩序、加 工秩序、物流秩序、营销秩序、经济秩序等等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
种植业产品质量标准 作用
是对种植业产品质量性能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生产、经营、使用等方面共同遵守的技术准则。 是产品质量分级和产品质量检验的主要依据。
指标
品质、外观形态、加工技术和安全卫生。
三、国外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一)基本做法 (二)主要经验 (三)几点启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4、保护作用 体现在市场竞争中。 ① Nhomakorabea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② 强化对某种特定对象(安全、卫生、环境)的规
定,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 5、沟通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① 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② 保障人及动植物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消费者 利益方面达成共识与沟通。
5、农业标准化的内容或分类
农业标准化的范围
种子标准化
是对优良品种的种子,包括果实、种苗、种
薯、菌种砧木、接穗等所有的繁殖材料,实行标准
化管理。
品种标准;
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种子标准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种子检验方法标准;
种子包装、贮藏、运输标准。
生产技术规程
作用 利于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内容 经济技术指标、
种子、选地、整地、 播种、育苗、移栽(定植) 防预低温冻害、 诊断(形态与营养)田间管理 收获贮藏。
第3章-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第三章 农业标准化生产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的概述 第二节 安全食品的标准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的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二、农业标准化 三、国外实施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农业标准化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1.标准(Standard)的概念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
产品评价认证体系的作用是评价农产品状况、监督 农业标准化进程、促进实施农产品品牌名牌战略。
三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3、农业标准化的核心
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 扩展,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 化和基地的标准化。
同时,标准的实施与推广还必须有完善的质量 监督体系和农产品评价和认证体系。
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 的轨道。简单地说,农业标准化就是按照标准生产农产品 的全过程。
2、农业标准化的目的:
是将农业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相结 合,制定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 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以生产 出优质、标准、高产的农产品,实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