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学案
1.2.1元素周期律学案
元素周期律学案(第I 课时)[课前准备]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分三行,1、2号元素一行,3~10为一行,11~18为一行)[探究活动1]2、画出函数图象(横坐标---原子序数,纵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探究活动2] 仔细观察所给表格,完成表2的填空;并请相互讨论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有何规律,总结如下。
2、画出函数图象(横坐标---原子序数,纵坐标---原子半径)0 2 4 6 8 10 12 14 16 18最外层电子数[深入探究1]1、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2、当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元素的原子半径: [探究活动3]2、画出函数图象(横坐标---原子序数,纵坐标---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深入探究2](1)、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 。
原子半径 40 80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2)、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
[反馈练习]例题1、元素的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有何规律?Li____Na____K,Li+____Na+____K+,F____Cl____Br___I, F-____Cl-____Br-___I-,Na____Mg____Al,P____S____Cl,Na____Na+,Cl____ Cl-,Fe____ Fe2+____ Fe3+,N3-____O2-____F-____Na+____Mg2+____Al3+,P3-____S2-____Cl-____K+____Ca2+,例2、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氢化物分别为XH3、H2Y、HZ,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字半径Z > Y > X B.Z的非金属性最强C.氢化物还原性XH3 > H2Y > HZ,稳定性XH3 > H2Y > HZD.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3XO4酸性最强例3、有a、b、c、d四种元素,a、b为同一周期元素,c、d为同一主族元素。
化学学案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元素学案
第四单元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学 案【教学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一、元素[先学阶段][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59页---第60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概念元素是_______(即_______)相同的________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_______种,组成的物质有______种。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其次是_____,再次是 。
(2)生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_。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合作控究阶段](讨论)下述化学反应中硫+氧气 二氧化硫(S )(O 2 ) (SO 2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H 2O 2) (H 2O )(O 2)反应物与生成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分析下表,得出结论)【比一比,练一练】点 燃 二氧化锰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2、有关二氧化硫(SO2)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二氧化硫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的;③二氧化硫分子里含有1个硫元素和2个氧元素;④每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⑤二氧化硫分子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 B:铁 C:铝 D:氧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二、元素符号[先学阶段][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61—62页内容,回答问题]1. 怎样表示元素符号?2.书写元素符号应注意什么?完成课本65页第5题。
3.元素符号有什么意义?看课本61页图3-20氧元素符号表示什么?【合作探究】元素符号前面出现数字时,还能表示元素吗?例如:“2H”表示什么意思呢?_________(练习)3Fe_______ 5N_______ 2Mn______【达标测评】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硅B.铁C. 铝D. 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4.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各个小题的含义氢元素_____ 2个氢原子______ 3个钠原子__________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SO2B.H2C. OD.Cu6.M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则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江苏省无锡地区九年级化学上册 3.3 元素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3.3 元素一、新课学习【目标一】认识元素的存在,知道元素的含义,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2.元素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元素原子区别联系3.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 _____不变。
4.元素分类5.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1)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2)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3)海水中含量最多元素:,金属元素:;(4)人体(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元素:,金属元素:;(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6.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的联系(1)微观:氧气是由_______ ____构成的,铁是由________ _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2)宏观:氧气是由_______ ____组成的,铁是由____ _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组成的。
分子元素物质原子离子【应用】水是由组成的,水是由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
【目标二】学会正确的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1.书写规则:。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氢铝铁氦硅铜碳磷锌氮硫银氧氯钡氟氩铂氖钾金钠钙汞镁锰碘2.元素符号的意义二、达标检测(体检题)1.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A.质子数B. 中子数C.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2.“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
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A.元素B.原子C.单质D. 分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O B.Fe C.Si D.A14.“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202(双氧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 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5.用“元素”“原子”填空: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和2个氧。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2.4 元素》(第一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全册《2.4 元素》(第一课时)学案鲁教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知识点(重点、难点)
知识点:元素概念;元素在地壳中的分类;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
重点: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含义。
板书设计:
2.4元素(1)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活动意图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三种氢原子的结构模
型。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繁多,而且概念抽象,我采取了学练结合,逐个知识点进行检测评价的方式,感觉比最后综合检测效果要好。
在练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所举例子正好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引导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让学生默写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符号,这
些符号正好用来让学生练习符号的表示意义。
附件: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课题2元素学案
【课前预习】通过预习完成以下空白:一、元素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种类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2000多万种。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其中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二、元素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国际上统一采用————名称的————字母来表示元素。
书写时注意:(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表示碳元素,————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如————表示铝元素,————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2)表示这种元素的————。
三、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和————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 ————= ———— = ————。
3、元素周期表结构(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周期。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族。
(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4、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5、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过程:探究点一、元素1、在原子中有如下等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讨论]下述化学反应中;水氢气+氧气(H2O) (H2) (O2)硫+氧气二氧化硫(S)(O2) (SO2)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31化学元素与健康预习学案
31化学元素与健康预习学案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预习学案将介绍与健康密切相关的31个化学元素,包括它们的特性、作用以及人体对它们的需求。
一、微量元素1.钴(Co):作为维生素B12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分裂和血红素合成,维持神经系统和脑功能。
2.铜(Cu):参与血液和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免疫系统和铁的吸收,促进骨骼发育和神经传导。
3.铁(Fe):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参与氧气运输和呼吸作用,维持健康的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
4.锰(Mn):是多种重要酶的辅助因子,参与氨基酸代谢和骨骼形成,维持神经系统和血糖稳定。
5.硒(Se):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参与甲状腺功能、免疫系统和基因表达的调节,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6.锌(Zn):参与酶的活性和DNA合成,维持免疫系统和生长发育,促进伤口愈合和味觉感知。
7.钼(Mo):作为辅酶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包括氨基酸和嘌呤的合成,维持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
8.碘(I):是甲状腺素的组成部分,参与代谢和神经发育,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9.硼(B):可能与钙代谢和骨骼健康有关,参与维持细胞膜和细胞通透性。
二、主要元素10.氢(H):是构成水分子的主要元素,维持体内的水平衡和酸碱平衡。
11.氧(O):是呼吸和氧化作用的重要元素,为身体提供能量。
12.碳(C):是有机物的基础元素,构成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
13.氮(N):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础元素,参与细胞生长和修复。
14.硫(S):构成蛋白质的硫氨酸和甲硫氨酸,维持骨骼和关节的健康。
15.钙(Ca):是骨骼和牙齿的基础元素,参与神经传导、酶的活性和血液凝固。
16.钠(Na)和17.钾(K):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18.磷(P):构成DNA和RNA的组成部分,参与能量代谢和骨骼健康。
19.氯(Cl):是体液和胃酸的主要组成成分,维持水平衡和酸碱平衡。
第三单元课题3元素学案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钾
钙
钛
锰
铁
铜
锌
砷
银
碘
钡
铂
金汞铅ຫໍສະໝຸດ ⑴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
⑵写出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元素的符号:(Ⅰ组)A B C M N;(Ⅱ组)a u e l g。
5.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既可以表示,也可以表示。
⑴H表示,还表示。
(5)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6)2个氖原子____________,(7)H____________,
(8)4P____________,(9)2Cl____________,(10)3H____________
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请你对元素周期表进行研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讨论]
下述化学反应中;
过氧化氢 →水+氧气硫+氧气 二氧化硫
(S)(O2)(SO2)(H2O2)(H2O) (O2)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1.只讲,不讲。
2.组成物质。
1.既讲,又讲。
2.构成分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A.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C.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成我们希望得到的新物质D确定元素的种类.
4、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学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教学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相互推断教学策略:谈话讨论,自主建构教学进程【课前研读】(提示:请同学课前务必完成!)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1)哪一位科学家首先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编排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时,是以什么为编排顺序的?现在的周期表又以什么为编排顺序?(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和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间有什么关系?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1、周期表的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周期:7个(共七个横行)长周期(第4、5、6周期)周期表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主族7个:ⅠA-ⅦA族:16个(共18个纵行)副族7个:IB-ⅦB第Ⅷ族1个(3个纵行)零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口诀:三长、三短、一不完全;七主七副一零一Ⅷ2、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表,这个表就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多种形式(望同学们上网搜索了解)。
【课堂讨论】(带你发现元素周期表,争做课堂主人!)(一)、预习演说(3分钟)(二)、你能否将1—18号元素编成一个小小的周期表,然后和同学间交流。
(7分钟)要求:1.将性质相似的元素归类。
2.体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
编制原则:1.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归为一列。
2.将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排在一行。
3.按原子序数的递增编排。
(三)、收集具代表性的由学生所编制的周期表,请大家讨论交流周期表的编排,哪一种更为合理呢?(3分钟)(四)、周期表具有哪些编排原则?(师生合作讨论,2分钟)(五)周期表的结构(教师引导,集体讨论)(7分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
江苏省丹阳市第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学案1(新版)沪教版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班级姓名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的定义和简单分类。
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掌握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思想。
4. 知道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
【课前预习】1. (P74)氧气由组成,水中含有、,某些蔬菜中含有元素,绿色植物中不可缺少元素,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
2. (P7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和。
世间万物又是由元素组成,如:水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构成。
二氧化碳由组成,由构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构成。
3.关于元素,你知道些什么?请填写课本74页表格。
4. 元素是具有相同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用字母来表示,其写法是第一个字母 ____,第二个字母_____ 。
5.背诵P75表3-4常见元素名称和符号。
【学习过程】【交流讨论】关于元素,你知道些什么?(课本74页表格)一、元素与人体健康阅读课本78页,相互交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1、常见的微量元素有2、缺钙可能导致,缺锌可能导致缺钴、铁可能导致,缺少碘和碘过量均会钙吸收过量会引起,与癌有关。
二、元素与元素符号【讨论】O2、CO2、H2O这三种物质都含有原子,这些原子的都相同,我们把这些原子统称为氧元素的原子。
【阅读】课本75页第一段,思考1.元素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1)定义(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讨论】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它只讲,不讲。
原子描述物质的构成,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它既讲,又讲。
它们的联系是。
【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那元素的种类呢?2.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
【讨论】蜡烛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3.按性质分元素4. 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写法:【练习】背诵P75表3-4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各小组成员之间互提默写,并记下不熟悉的符号,课后加强记忆。
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 (解析版)
第四节元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概念及其内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记住并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前置作业】1、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公式: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碳原子质量×1/12。
近似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3、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书写离子: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仔细观看导入视频,思考:以上的“钙”、“锌”指的是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1:元素(一)元素概念仔细观看屏幕中表格,归纳元素概念,并小组内讨论完成学案。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思考:(小组内讨论)(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质子数是否相同,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不同则是不同种元素。
(2)原子与元素的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表示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二)单质与化合物1、阅读课本,填写定义。
(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氧气、氮气、金刚石。
(2)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
2、组内讨论总结物质的分类,结构图。
根据所含单质物质物质种类根据所含纯净物元素种类化合物(三)元素的分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完成学案。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地壳前五位元素:氧、硅、铝、铁、钙。
(四)归纳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原子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高中化学必修二 1.1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学案 (有答案)
元素周期表1.简单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
3.能描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要点一错误!1.形成。
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初步绘制完成。
2.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横行。
2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3.周期。
周期表中有7个横行,叫做周期。
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
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六周期称为长周期;第七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4.族。
周期表有18个纵行,称为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
第8、9、10三纵行称为第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5.相互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应用思考】1.1最外层电子数是2的元素都是第ⅡA族吗?2同周期第ⅡA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提示:1不一定,0族的He原子最外层也是两个电子。
(2)不一定,第四周期之后的不是,因为有副族元素的存在。
要点二错误!【应用思考】2.观察元素周期表,确认每一纵行各代表哪一族,如: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第3纵行是第____族,第15纵行是第____族,第9纵行是第____族,ⅤB族在第____纵行,ⅢA 族处于第____纵行等。
提示:ⅢBⅤAⅧ 5 133.若某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提示:若为阴离子,则它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离子,则它位于第四周期。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它们一定位于同一周期吗?提示:不一定,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一些是阴离子,有一些是阳离子,是连续的两个周期,阴离子在同周期,阳离子在下周期。
要点三错误!1.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共60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2.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学案)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标要求】1.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能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能列举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能从不同物种中抽取核心元素。
通过研究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初步认识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
2.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的胶体,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能运用胶体的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等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实例。
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学习目标】能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能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能列举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能从不同物种中抽取核心元素。
通过研究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初步认识研究物质通性的思路和方法。
【重难点】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课前预习区】1.分类练习练习1、有常温常压下的物质①氧气②水③二氧化碳④甲烷⑤硫酸⑥五氧化二磷⑦乙醇⑧氧化铜,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气态______________液态______________、固态______________。
练习2、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石墨②铁③硅(Si)④塑料⑤玻璃,请同学们根据物质导电性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导体__________、半导体_____________、绝缘体__________练习3、有下列几种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硫③氯化钠④氢氧化钠⑤硝酸⑥乙醇⑦碳酸镁⑧硫酸钡,请同学们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并查阅书P139附录4“常见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用序号填空),可溶性物质___________、微溶性物质______________、难溶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有几种?试说明金属钠、氯气、氧气、氧化钠、次氯酸钠等物质中元素的存在形态3.完成课本31页的(交流·研讨)【课堂互动区】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练习1.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周期律学案
学案: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阅读】教科书4—5页,完成下面的空。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1、1869年,俄国化学家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最早是以______________由小到大排列的,后来排序依据改为______________)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 【探究】将下面元素的结构示意图,补充完整,回答下面问题。
1周期2周期3周期【思考】根据书写的核外电子排布,分析:1、为什么将氢和氦放在第1周期?同样,第2周期的元素有何共同点(第3周期呢)?2、为什么将氢锂钠放在一个纵行?可知周期表中同一个纵行的元素有何共同点?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规则(阅读至5页上半部分,一边阅读一边观察周期表) 把 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把 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
(纵行叫族)将上面结构示意图的每个纵行上方,标上它们的族号(查找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总结】填写:(仔细看周期表)(2)周期表中从ⅢB 到ⅡB 之间的元素(共 个纵行),它们的偏旁均为“金”,说明它们均为 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3)族的别称:ⅠA 称为 元素(除____) ⅦA 称为 元素 0族称为 元素 (4)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①、周期的序数=______________ ②、主族序数=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就知道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练习】不看周期表,你知道么:1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第 族; 9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 周期第 族。
位于第三周期IV A 族的元素为 号元素。
短周期:第 周期长周期:第 周期不完全周期:第 周期 主族 个(用 表示)副族 个(用 表示) 第Ⅷ族 个(包括 个纵行)_____族 个(稀有气体)周期: 个,(共 个横行) 族: 个,(共 个纵行) 周期表 ⎪⎪⎩⎪⎪⎨⎧⎩⎨⎧⎪⎪⎩⎪⎪⎨⎧【提高】1、离子X n+、Y m- 核外电子排布均为 2、8,则X 元素应在___周期,属于_____元素,Y 元素应在______周期,属于_____元素。
课题3 元素第二课时学案16k打印
课题3 元素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2.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能从元素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自主探究】【阅读】阅读课本61-62页,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2.识记课本62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写一写看你记住了几个?3.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4.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填空】1.元素符号: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来源于拉丁文。
(1)书写:“一二”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2)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Fe表示;也可以表示■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上化学计量数,就只表示该元素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
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表示一个氢原子;2H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3)名称:阅读62页资料卡片《道尔顿的元素符号和元素的中文名称》的内容,并对元素进行分类。
【思考交流】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2.同桌互相交流元素符号的书写情况。
【阅读】课本62-63页,完成下列填空:1.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共有16个族。
每一横行随着的递增,开头是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的是元素,结尾的是元素。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3.从一个元素符号图片你可以获得的信息是:(以铁为例)元素名称;元素的种类;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电子数。
【交流讨论】1.完成课本63页“探究”中的内容。
2.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课堂小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还学到了什么?【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1、表示4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 A. 4H 2 B 4H C. 2H 2 D.H 4 2.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A.铁、锌、钠B.钙、铝、铜C.铝、银、镁D.碳、钙、氯3.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4、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6 海水中的元素 学案
第四节海水中的元素(1-2课时)【学习目标】1、以海水提取为例,了解镁溴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习镁溴碘等元素对知识及其在生产中作用。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课前预习区】1、阅读P95-P97第一部分:海水——化学元素宝库。
1、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有哪些?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有哪些?2、如何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在工业生产中食盐的重要用途是什么?3、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在食用盐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以确保人体对碘的摄入量。
4、海水中镁的含量一般为1.28g/L,属常量元素。
目前,世界上有60%的镁来自海水,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简单画出流程图)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课堂互动区】一、海水——元素宝库【问题组一】1、海水中大约有多少种元素?它们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2、海水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是如何划分?常量元素有多少种?期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有何用途?3、常见的海水中微量元素碘、锂、铀都有哪些用途?【知识归纳】海水中的常量元素是指的元素,共有种。
海水中的微量元素是指:的元素,如、、等。
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原理:(工业)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粗盐中往往含有Ca2+、Mg2+、SO42—、泥沙等,需提纯精制后才能用于电解,请你设计出提纯的合理方案(试剂、试剂的滴加顺序、离子反应)。
【阅读】P98 二、镁与海水提镁,回答下列问题,并完成知识总结。
【交流讨论】1、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
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2、从海水中的镁离子到金属镁,经历了哪些化学变化?3、在用上述方法提镁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经济效益?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归纳整理】二、镁与海水提镁(一)从海水中提取镁1、工业流程:2、反应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二)金属镁的性质小结①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反应方程式。
②与CO2的反应现象。
反应方程式。
必修二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学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预习导学(1)原子序数和原子结构中的数相等(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把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在同一个纵行(3)元素周期表中有横行、纵行知识点一、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②周期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
练一练: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种元素知识点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c、第Ⅷ族:三个纵行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知识记忆: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七横: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七主、七副、零八族。
练一练:1、请写出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Na C Al S 2、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它是___元素。
P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巩固提高: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提出分子学说C.发现元素周期律D.提出电离学说2.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A.金属元素B.稀有气体元素C.非金属元素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3.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A.HF B.H3O+C.NaH D.H2O24.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 B.可能是x+8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5.下列各表中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同一周期中(除第一周期外),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核的电子数都是从1个逐渐增加到8个C.第二、三周期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D.第七周期只有23种元素7.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V A族D.ⅥA族8.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A.C、N、SiB.N、P、OC.N、O、SD.C、Si、S9.已知a为ⅡA族元素,b为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n=m+1B.n=m+11C.n=m+25D.n=m+10A.18B.32C.50D.6411、第三周期第IVA族的元素原子序数是:N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相邻的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短周期元素中,族序数=周期序数的元素有: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周期序数=族序数2倍的有:创新提升:12、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八年级化学上册33 元素 学案.doc
花官初中学案年级八科目化学课题兀素课型新授课执笔人刘爱云学科组长学习时间第—周星期—教师寄语惟有创造,才有快乐。
愿你在创造性的学习中,品尝成功的甘甜。
有问题多提出来哦!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信息。
学习内容基本要求1.体现学习的主要内容(重视基础);2.设计典型例题; 3.精选配套练习;4.高质课堂达标检测。
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笔记一、温故知新问题:原子是怎样构成的?二、课堂学习,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一:1.根据元素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1)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6的原子,与质子数为16中子数为17的原子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2)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原子、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6的原子和质子数为8电子数为6的微粒是否属于同一种元素?小结: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教材P59〜P”,了解元素在地壳及生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3.讨论: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原子概念区别只讲(),不讲()。
如可以说氧元素,但不能说几个氧既讲(),又讲(.)o如可以说氧原子,又可以说几个氧原子适用范围一般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o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般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o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小结: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28.0914 Si硅探究活动二:阅读教材P(51〜P62,归纳出元素符.号 的书写方法及表示的意义请说出下列 符号的含义 0; 2H ; nMg练习:给下列元素分类:硅、磷、氢、氮、镁、钠、碘、钙、金、汞、氯 属于金属 元素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三: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 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2) 每周期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3) 每一周期都以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 小结: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三、当堂检测1. X 、Y 、Z 三种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A. 同一种原子B.同一种元素 C,不同.种元素 D.不同类原子2. 某蔬菜种植专业户,不慎用污水浇灌了蔬菜,蔬菜上市销售时检测出铅、 铜、铭、锌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这里提到的铅、铜、铭、锌是指() A.原子 B.元素C.分子D.单质3. 据《生活报》报道,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 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素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从每一节课中每一次作业中扎扎实实走过,不断进步自然是水到渠成。
学习目标:1、记住元素的概念,并学会判断元素种类;能说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2、学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粒构成;能通过对纯净物所含元素种类的判断对其作出正确的分类。
3、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学习重难点:常见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的组成、构成;判断物质所属类别。
预习导学:阅读教材45-46页,完成下面习题。
1、水是由组成的,氧气是由组成的,他们都含有。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即)的原子的总称。
判断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例如: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称为氢元素,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称为氧元素。
2、目前已发现的元素只有种,但却组成了世界上的种物质。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其次是、、、。
3、在国际上,元素用表示,元素符号有两种意义:a.宏观上可以表示一种,b.微观上还可以表示。
4、元素符号书写时,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第二个字母要。
5、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集合体)的,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并且数值在、正负号在,带1个单位正电荷或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Mg2=,阴离子:Cl-、O2-。
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6、完成课本47页活动天地,并与同学交流。
试着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或名称:氢氦碳氮氧氟氖 Na 镁铝硅PS氯氩钾Ca 铁Cu 锌锰汞金银钡完成下面的物质分类图表,并举例非金属单质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化合物(是由组成的)课堂展示:知识点一: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你能说出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吗?1、元素是(填“宏观”或“微观”下同)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概念,即讲种类又将个数。
元素用于说明单质、化合物的组成,例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原子用于说明分子的构成,例如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2、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原子描述物质的微观或分子的。
如:铁是由组成的,是由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构成的,水是由组成的。
知识点二:物质的分类1、化合物:,例如水。
比较混合物和化合物2、单质:,例如氧气。
比较单质和纯净物3、单质与化合物的联系:它们都属于纯净物,单质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
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样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归纳总结:1. 元素用表示,元素符号有两种意义:a.宏观上可以表示一种,b.微观上还可以表示。
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举例:化合物(是由组成的)举例:当堂达标:1、加碘食盐可以有效的预防甲状腺肿大,我们应使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物质D、元素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3、Ca表示或;Na+表示; 9Mg表示。
4、下列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P (B)Si (C)Hg (D)He4、现有以下物质①空气②氧气③水④二氧化碳。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2Al”表示两个铝元素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6、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氧化镁(MgO)②氮气(N2)③空气④锌粒(Zn)⑤水(H2O)⑥氦气(He)⑦酒精(C2H5OH)⑧富勒烯(C60)7、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硫硅镁钙钾Cl I Cu Al P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一课时)教师寄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溶液及溶液的基本特征,能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溶剂。
2、通过实验认识溶质溶解过程都伴随能量的变化。
3、了解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般应用。
学习重点:1、溶液的组成2、溶液的基本特征。
【课前热身】1、物质以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物质里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2、物质溶解后形成的、的,叫溶液。
3、溶液的特征:具有性、性,属。
【课堂展示】1、阅读教材P50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溶液由两部分组成:、。
②溶剂:溶解物质的物质,如水,一般常为。
③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如NaCL等。
一种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溶质可以是体、体或体。
2、(1)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
(2)稳定性: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和就不会分离。
(3)溶液质量= +4、(1)固体、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固体、气体作。
(2)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把量多的做溶剂,量少的。
只要溶液中有水,无论水量多少总是溶剂。
(3)如果不说明,通常所说的溶液以为溶剂的。
5、洗洁精、洗衣粉去污能力由于作用,请看P52页了解什么是乳化作用?【尝试练习】1、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或,是常见的溶剂。
2、下列物质长期放置最稳定的是()A、牛奶B、豆浆C、矿泉水D、石灰乳3、家用洗涤剂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效果较好()A、冷水B、冰水C、开水D、温水4、下列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各是什么?①白酒②碘酒③糖水④食盐水小结:我的收获:我的疑问:【当堂测试】1、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A、均一B、稳定C、无色D、透明2、一瓶氯化钠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B、有的相同有的不同C、完全相同D、完全不相同3、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A、牛奶B、碘酒C、白酒D、蒸馏水4、一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香油B、食盐C、白糖D、食醋5、衣服上沾有油污。
用水洗不掉,而用汽油或洗涤剂就能除去衣服上油污。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编号:№13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第二课时)教师寄语: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勤奋”和“努力”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习目标:1.记住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学习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课前热身】1、溶液:由或分散到里,形成的、的。
2、溶液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所以:溶液质量= + (①式)【课堂展示】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第一、二段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慧眼寻知】阅读课本P54(1)溶质质量分数指和的比值。
(2)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②式)2、【明察秋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100 g水中溶解20 g食盐,所得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2)从100 g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中取出10 g溶液,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100 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5 g食盐,所得食盐水的质量分数为15%。
()3、【我来“变形”】请结合上面的①式和②式完成下列问题: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另外,根据物理计算公式V=m/ρ可得:溶液质量=×。
4、【阅读课本】阅读课本P54例题,明确解题思路。
5、【学以致用】实验室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需要氢氧化钠固体 g,水 g。
6、【走进生活】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0%的葡萄糖溶液可以作为注射营养液,若用10 g葡萄糖配制10%的葡萄糖溶液,需加入水 g。
二、溶液的配制1、【我们合作我们设计】实验内容:与同学合作配制50 g 16%的食盐溶液。
请你设计:(1)计算:食盐固体需 g;蒸馏水需 g,换算成体积需 mL。
(2)称量:用称量所需的食盐,倒入烧杯中;用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烧杯中。
(温馨小贴士:注意称量固体物质和量取液体的正确方法。
)(3)溶解:用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
(温馨小贴士:注意搅拌的正确方法。
)(4)装瓶存放: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注明药品名称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2、【走进生活】禽流感期间,某养殖户需配制200 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禽舍用具进行杀菌消毒。
(1)配制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g,水 mL。
(2)配制此溶液的步骤为、和;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药匙和胶头滴管。
三、知识拓展对于较复杂的关于溶液的计算题,若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结果,此时可以用设未知数的方法来解决。
1、解较复杂的关于溶液的计算题的一般思路可概括为:解、设、列、算、答。
2、在解题中要注意:①设未知数时要指明质量,不带单位;②计算过程中的质量单位该带的必须带上,不能遗漏。
例:把100 g 10%的食盐溶液稀释成5%,需加水多少克?分析:向溶液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 g×10%=(100 g + x)×5%解得:x=100 g答:需加100g水。
【学以致用】现有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蒸发掉水 g。
请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四、收获共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有……五、大显身手1.某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其含义是。
2.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⑥B.⑤②④①C.①③⑤④②①D.①③⑥⑤②④①3.实验室需用100 g 20%的硝酸钾溶液,现提供足量药品:硝酸钾固体、足量水、10%的硝酸钾溶液。
仔细观察,认真设计,将配制溶液的方案及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填入下表中:方案一:将10%的硝酸钾溶液蒸发水分。
需10%的硝酸钾溶液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