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的演变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
从 1 内容 分 析 , 0脉 六腑 之 脉 已全 , 五脏 之 脉 仅 心 、 肺 二脏 脉 , 的是 三 阴肝 、 、 三脉 。 却 有 手 厥 阴心 包一 缺 脾 肾 但 脉 。与 十二 脉 体 系对 比 . 足六 阳经均 全 . 三 阴之 脉 亦 手 手
运行 也 。
根据 上述 推论 , 们最 初 认 识 经络 , 人 很有 可 能 是通 过
针刺 与导 引等 医疗 实践 。 现 “ 气 ” 发 经 的运 动 . 而 逐 步认 进
识到经络 的存在 。 2 由“ 经气 ” 动发现经 络存在 运
具, 惟缺 足三 阴之脉 。在 奇经八 脉 中 。 督 脉一脉 。 惟 仅就 上述 情 况来 看 , 显示 经 脉 系统 的发展 , 已取得 了
很 大的成 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若 就其形 成 年代而 论 . 少 可以推 定 为先秦 至
中期 或前期 。 由于 “ 经络 漆雕 ” 一 木雕 模 型 , 文 字 说 明 . 是 无 尚难 以
维普资讯
:
垡 整 … … … … … … … … 茎 蝴…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 及功能
张 灿 呷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 1 5 0 4)
关键 词 黄 帝 内经 ; 经络 学说 ; 脉 ; 脉 经 络 中图 分 类 号 : 2 41 R 2. 文献标识码 : A
式 的运动带 。 逐步认识 到这就 是经络 的存 在。 从在 医疗 实践 中发现 “ 气 ” 动 , 发现 “ 经 运 到 经络 ” 的存 在 , 该 是一个漫 长 的历 史时期 , 今 日现存 历 史文 献 , 应 从 进 而探讨 医学发 展 的历史 断代水 平 . 晚亦 应 在先 秦早 期或 至 更 早一些 的历 史时期 , 然否 ? 尚有 待于进 一步证 实 。
中国传统康复--经络
经
络
奇经八脉:冲、任、带、督、阴阳维脉、阴阳跷脉 十二经别:加强十二正经中相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系
十二经筋:有联缀四肢百骸、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统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十五络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与调节
络脉
浮 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 络:细小的络脉
手小指端
目内眦
足小指端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手无名指端
目外眦
足大趾
肺中
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部,脾经在中部,至内踝上8寸处交 叉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部。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二、经络的分布
4.奇经八脉分布
任脉 →行胸腹正中, 诸阴经之会,称“阴脉之海”。 督脉 →行腰背正中,诸阳经之会,称“阳脉之海”。 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饶口唇,十二经脉均 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 关,故又称“血海” 。 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一、经络学说概论
3.十二经脉的命名
主要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称“手经”。 主要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足的经脉,称“足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内侧面的经脉,属“阴经”。 主要分布于四肢外侧面的经脉,属“阳经” 。
前、 中、 后 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脏发出 阳经(阳明、少阳、太阳)→腑发出
• 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皮表的分区
返回本节 返回目录
三、经络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作用包 括:
针灸的历史
针灸的历史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
以下是针灸的历史概述:古代起源:针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
根据考古学的证据,最早的针灸器具是由石头和骨头制成的。
据信,最早的针灸治疗方法可能是通过刺激或按压身体的特定点来缓解疼痛或疾病。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它包含了关于针灸理论和实践的详细描述,阐述了经络理论和穴位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针灸治疗的指导原则。
发展与系统化: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期,针灸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被进一步扩展和细化,形成了经络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此外,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针灸经典,如《灵枢》和《素问》,进一步推动了针灸疗法的发展。
宋朝至明清时期:在宋朝(960年-1279年)至明清时期(1368年-1912年),针灸继续得到发展和完善。
许多重要的针灸著作问世,包括《千金方》和《针灸甲乙经》等。
这些著作系统地总结了针灸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对经络、穴位、针灸技法等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现代发展:20世纪初,中国的医学界开始与西方医学接触,并受到其科学方法和理论的影响。
这导致了一些对传统针灸的质疑和批评。
然而,在中医的推动下,针灸逐渐在现代医学中得到认可和研究。
中国成立了许多针灸研究机构和医学院,推动了针灸的现代化和标准化。
国际传播:针灸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许多国家得到认可和采用。
随着针灸的国际传播,许多国家开始对针灸进行研究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国际上针灸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亚洲地区:针灸在亚洲地区有着广泛的传统和应用。
除了中国,针灸也在日本、韩国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针灸学派和研究机构,并在针灸理论、临床应用和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洲地区:在欧洲,针灸在20世纪后期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接受。
中医针灸的历史与发展
中医针灸的历史与发展617200中医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它源远流长,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
针灸疗法是运用针具刺激人体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被誉为中医的瑰宝。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针灸疗法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现代针灸采用了先进的针具和刺激技术,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使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针灸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探索和研究的领域。
一、中医针灸的发展历史中医针灸的具体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以下是一些关键时期和重要事件的阐述:1. 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400年):根据考古发现,早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祖先就开始使用与针灸相似的工具进行治疗。
这些工具包括尖石、骨针等。
2. 商朝(公元前160年-公元前1046年):《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其中包含了关于针灸的记载。
这部经典对针灸的原理、操作技巧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在中国历史上,商朝是中医针灸发展的重要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
据史书记载,商朝时期的医学主要依赖于巫师、方士和祭徒等崇拜宗教和巫术的人员进行。
他们通过祈祷、祭祀和使用符咒来治疗疾病,并相信疾病是由于恶灵或邪露侵入人体所致。
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临床经验逐渐积累起来,中医针灸开始形成并系统化,针灸理论开始被纳入医学范畴。
商朝时期对针灸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针刺、灸疗、按摩等手段进行治疗。
同时,针灸器械的发展也逐渐完善,例如铜针、石针等工具被广泛应用。
3.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针灸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为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打下来重要基础。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大量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难经》等,将中医针灸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
这些经典中记录了针灸的基本原理、穴位选择、刺灸方法等内容,为后世中医针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 上下内外的通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 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大多循行于较深的 部位,有一定的循行经路。络脉大多循行于较浅的 部位,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家畜畜体之所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是 因为经脉和络脉将机体内所有的组织器官、孔窍以 及皮肉筋骨等联结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 合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
后肢太阳与后肢少阴,前肢太阳与前肢少阴, 后肢少阳与后肢厥阴,前肢少阳与前肢厥阴, 后肢阳明与后肢太阴,前肢阳明与前肢太阴。
表里关系的两经循行特点是:
都在四肢末端交接; 都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 都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的脏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 脏。
抗御外邪,护卫机表。
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的因素,经络之所 以能够抗御外邪是因为经络中的十二皮部是一个抗御外邪的屏障, 如果经络之气(正气 卫气)不足或不利,则皮部抗邪的屏障作 用减弱,就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而发病。
经络系统
经脉:正经
十二经脉 十二经筋 十二经别 十二皮部
奇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阴跷、阳跷、阴维、阳 维
络脉:别络
浮络 孙络
经络的系统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
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其又可 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
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及其附属部分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前肢三阳经和前肢三阴经以及后 肢三阳经和后肢三阴经,这十二条经脉是机体气 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纵行分支,有 加强十二经脉中互为表里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系统的部 分,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的部分,是经络之气的散布所在。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中医典籍,其中包含了关于经络学说的内容。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网络系统,其中包括经络和穴位。
经络是一种无形的通道,能够使气血等生命能量在体内循环运行,起到调节和平衡人体功能的作用。
穴位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影响经络的运行和调节身体的机能。
根据《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人体内的经络系统主要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
十二经络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奇经八脉。
三阳经包括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三阴经包括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奇经八脉包括任脉、冲脉、督脉、带脉、冲脉、阴维脉、阳维脉和阴脉。
经络学说还包括了经络的分布规律和运行规律。
经络分布在全身,通过脏腑之间、肢体之间相互联通。
它们将人体内的气血运输到各个器官和组织,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经络的运行规律包括了经气、气血和阴阳的升降出入。
经络学说认为,当经络出现阻塞或疏通不畅时,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产生疾病。
《黄帝内经》中的经络学说为中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应用价值。
它强调了人体整体的调节和平衡,注重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对中医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经络学说
•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交足三阴经;
•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 胸,交手三阴经。
头(面)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胸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二)交接规律
1.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食指端(商阳)
手太阴肺经
手Hale Waihona Puke 明大肠经无名指端(关冲)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小指端(少冲少泽)
沿发际,到额前。 分支1:从颌下缘分出,下行到人迎穴, 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 ,深入体腔,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 直行者: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 行,挟脐两旁(旁开2寸),下行至腹股沟
处的气街。 分支2: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 内下行至气街,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沿 大腿之前侧下行,至膝膑,向下沿胫骨前 缘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 分支3:从膝下三寸处,下行入中趾外
腹面)、太阳经在后(背面)、 少阳经在体侧。 • 分布于胸腹面的经脉,从胸腹正中线(任脉)自内向外依次 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经。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大趾(隐白)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大趾后(大敦)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小趾(至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2.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经络 常用穴位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王唯一 明代:《针灸大成》杨继成 发展 现代:针麻、针灸镇痛
经脉
十二经脉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7、枕上旁线: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 与枕上正中线平行,属膀胱经。主治 眼病和腰背痛等。
8、枕下旁线:在枕外粗隆下方,旁开 枕外粗隆1寸,自玉枕穴至天柱穴, 属膀胱经。主治小脑疾病所致平衡障 碍,后头痛等。
9、顶颞前斜线:从顶中线的前顶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悬厘穴。贯穿督脉、 膀胱经、胆经、胃经、三焦经。自上 至下,分别主治下肢、上肢和面部瘫 痪。
肺俞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 直刺0.6-1.5寸 向脊柱侧斜刺;艾灸. [主治] 咳嗽、哮喘、肺结核、肺炎、胸膜炎、鼻塞
及背部病症。
肺 俞
肾 俞
定喘
[定位] 在背部,当第7
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操作] 向脊柱侧斜刺
0.6-1.2寸.
[主治] 哮喘、咳嗽、肩
背痛 。
大椎
[定位] 在后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操作] 向上斜刺0.8-
1.2寸 艾灸.
[主治] 发热、疟疾、
中暑、咳嗽、哮喘、荨麻 疹、项背病症、防病保健、
强壮作用。
神门
[定位]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
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操作] 直刺0.4-0.6寸;艾灸. [主治] 心痛、心烦、健忘、惊悸
痛、耳鸣、耳聋。
下 关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是指人体经络系统的形态、分布、功能和调节机制的学说。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经络学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古代经络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经络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由经络组成的,经络是连接器官、组织和组织之间的通道。
经络不仅在表面运行,同时也在深层组织和脏腑之中。
人体的经络系统相当于一个复杂的通信网络,贯穿全身,并进行信息传递、物质运输和调节功能。
按照经络学说,人体有十四条正经,包括三阳经、三阴经和八奇经。
其中三阳经包括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三阴经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和手少阴心包经;八奇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和手少阳胆经。
每一条经络都与一定的脏腑相对应,通过经络可以传输血液、气、营养物质和信息,并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个能量场,通过经络可以感知和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正常情况下,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畅通,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健康状态。
然而,当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经络的堵塞和疏通不畅,从而引发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使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根据经络学说,中医治疗一般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方法来调节经络系统。
针灸是将针刺入特定的穴位,通过刺激经络系统的气血运行来恢复身体的平衡;推拿是通过按摩身体表面的穴位,刺激经络系统,增强气血运行;中药则是通过服用草药来调节气血的流动,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经络学说的研究对于中医的治疗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可以解释中医的一些疗效,也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经络学说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疾病的本质和产生的机制,为中医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有路径之意。
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有网络之意。
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
《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1、解释病理变化经络与疾病的发生、传变有密切的关系。
某一经络功能异常,就易遭受外邪的侵袭,既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脏腑。
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而且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2、协助疾病诊断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
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
如胁痛,多病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经络学说的起源探索
经络学说的起源探索经络学说创立于先秦时期,在《史记》、《吕氏春秋》及《庄子》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祖国医学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就有大量篇幅专论经络。
根据史料考据,不少学者认为经络学说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在公元前4-2世纪。
经络的最早发现,推测有三种可能:对脉、筋等的形态学认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始基:古代医家在解剖中发现了血管和一些条索状组织是连接内脏之间的主要形态结构,并且延伸到四肢末端,这应该是经络原始的解剖形态,故《内经》有时称其为“经脉”,有时又称其为“筋脉”。
早于《内经》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亦言“脉”而不言“经”,说明古人对“脉管”的形态学认识是相当早的。
《灵枢。
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
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此言“经脉”,指脉管而言。
气口,也称寸口,即中医切脉的桡动脉搏动处。
但在临床实践中,针刺脉管仅会出血而不会“得气”,只有针刺到一些条索状的组织结构时,才能得气,于是就出现了“筋脉”的概念。
可以说,若没有对脉、筋等的形态学认识,就不能有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在发现穴位并逐步以点连线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上古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每因劳动或其它原因,身体的某一部位被石块、树枝刺破,或为火灼伤,而身体其他部位所患的病痛即随之而清除或减轻。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长期的不断体验,逐步从中发现和认识到石刺、火灼某些部位可以治病,这就是较为公认的针灸疗法起源的假说。
青铜器或铁器的使用,出现了金属针具,针韧而尖,能固定一个小点,进行深扎,逐步摸索出针灸治疗的特殊作用,进而定出“穴位”,这就是穴位的来源。
刺激某一穴位有针感的传导,并有一定的传导路线,而且具有同类主治性能的穴位,有往往排列在同一感传线路上,这就使人们认识到穴位之间贯穿着一条传导路线,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体表,并同内脏密切相关。
于是,点连成线,形成了经络的循行路线。
说明经络学说的形成与穴位的主治性能、针感的传导路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5种经络学说
以下是五种常见的经络学说:
1.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成和运行。
其中包括了十二经脉、八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等。
2.阴阳经络学说:阴阳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阴阳平衡和相互调节。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分类、功能、病证等。
3.五行经络学说:五行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与五行相应,即肺经属金、大肠经属木、心经属火、肾经属水、脾经属土。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走向、病证、治疗等。
4.气血经络学说:气血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气血运行和相互关系。
其中包括了经络的气血运行、病证、治疗等。
5.经络穴位学说:经络穴位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学说,强调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穴位及其作用。
其中包括了经络穴位的分类、定位、病证、治疗等。
这些经络学说都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络学说概述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足三阴经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足三阳经
主气 要血 通运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最大分支,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
经
里两经之间的联系(补正经之不足)
经络系
奇经八脉——冲、任、督、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有统帅、 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络统
6
7
中医
十五别络——十二经脉各别出一支加任、督二脉和脾之大络,可加强表
系
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
统 络脉 浮络——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孙络——是络脉中最细小的部分
内属于脏腑——同十二经脉直接络属
连属组织 外连 十二经筋——可联缀四肢百骸,并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个部分,分属十二经脉
3.经络的实质在于“经气”。
4
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 经脉(十二正经、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是经
络系统的主干)、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即十五别络、浮络、
孙络)及其 连属组织(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经筋、
皮部)组成。见后表
5
经络系统简表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十二正经
手三阴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手三阳经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中医
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源于《内经》,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 和总结。 其后《难经》对其进行了补充,发展了奇经八脉理论。 《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纲领 《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 循行、骨度分寸取穴方法和主病。
2
曾仕强,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 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
经络---飞机的航道
中医经络学说
中医经络学说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体经络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总结和总称。
中医经络学说起源于古代中国,并在历代医家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经络学说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之一,对于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经络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指的是人体内部经脉和络脉,也称为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系统分布于全身,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和输送系统。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正常的经络系统能够保证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畅通无阻,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而当经络受到阻塞或病理变化时,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或发展。
中医经络学说的核心观点是“经则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简而言之,即经络畅通与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根据经络学说的理论,中医通过观察、问诊、脉诊等方法,借助对经络系统的了解和诊断判断,进而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等,旨在改善经络的情况,恢复气血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经络学说中,经络系统被认为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也是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经络连接着脏腑器官,通过运行气血和调节阴阳平衡,起到协调脏腑功能的作用。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与人体的生理、病理、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
经络学说的理论深化了人们对于人体的认识,揭示了气血运行的规律和疾病发生的机制。
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内容广泛且深奥,涉及经络的起源、走向、分布、功能特点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研究手段的发展,如脑功能磁共振、超声成像等,对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和验证。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经络学说不仅对中医的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还融入了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拓宽了人们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总之,中医经络学说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对于中医的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和理解中医经络学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通过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中医经络学说,有望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不是古代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实践基础的。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与针灸疗法的产生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
(一)针灸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前提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石器作业的过程中,飞起的碎小石片容易伤人。
在采集野果和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创伤。
这些意外创伤的结果,却使得身体某部位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
例如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减轻了头痛;碰到鼻旁相当于“迎香”穴处,消除了鼻塞;采集野果时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止住了牙痛;划伤大拇指端相当于“少商”穴处,清利了咽喉;追逐猎物时,石头或树茬碰伤小腿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缓解了腹痛。
当然,象这样的巧合固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则又不会少见。
加之人们有时还会本能地用手捶打、按揉身体不舒适的部位,久而久之,人们便知道主动利用锐利的小石片或荆棘来刺激身体的病痛部位。
这就是脑穴和针刺疗法的早期情况,也是外科技术的萌芽阶段小石片和荆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针刺工具(用作治病的石片,古称“贬石”)。
穴位则是以痛为脑,哪里疼痛不适,就把哪里作为刺激的目标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相应的名称。
贬刺起源石器时代,灸灼发明于火的运用之后,都是由无意识地发现到有意识地运用那时,还没有产生经络这一概念,“以痛为脑”的刺灸部位、贬石或荆棘这些原始针刺工具都远远早于经络。
在刺灸穴位时发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沿一定路线传导放散,通过不断地观察、归纳,才逐渐形成经络体系。
(二)“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针灸疗法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有病求治、治愈求理,然后又依理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会沿一定路线出现的热、寒凉、抽搐、皮疹、脱毛或红肿疼痛等现象,还有刺灸得气后的各种综合感觉的传导,这些就是近人所称的“经络现象”。
经络的形成就是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经络现象为基础的。
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证明,经络现象在针灸刺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古今对经络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实践。
经络学说
2、功能: (1)加强十二经脉在皮肤各
区域中的联系。 (2)抗御外邪。 (3)为外治法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 十二经脉各有不同的名称,每一条经脉的
名称分别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等三 方面内容。 (一)命名根据 1.根据经脉在四肢的分布情况:
《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 “。
《辞海》“纵线,南北为经”。
2、络:络是经络系统中细密繁多,错综 联络的分支
《说文》:“络,絮也”,言其细密繁
(二)经脉与络脉的区别与联系
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经脉络脉源自位置 深而不见浅而常见
形态
粗大
细小
循行 直行(除带脉) 纵横交错
数量 主干 较少
分支 较多
入:进入体腔脏腑深部。
出:浅出体表(多在颈项部)而上头部。
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共 为 “ 六合”。(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 的经别)
(3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 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 的向心性联系。 3、加强了十二经脉与头面的联系。 4、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与心脏 的联系。
枢·经脉》:“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2)主要功能:沟通经脉,以输达肌表。 3.孙络 (1)含义:是别络再行分支的最细者。《灵
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 (2)主要功能:溢奇邪,通营卫。
(奇邪: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络者,以左 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 者,为奇邪。)
(三)经筋〈十二经筋〉
1、含义:是十二经脉之气、结、 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其功能活动受十二经脉调节和其 气血的濡养,故称“十二经筋”。
2、功能:有联缀四肢百骸,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
黄帝内经:经络学说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引导语:《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的经络学说。
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经络是对脉的进一步分析。
《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
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者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
”《医学入门》也说:“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
”可见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在于:经,即路径之意。
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
络,即网络之意。
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皆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
经脉和络脉,相互沟通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形体、孔窍等部分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人体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和脏腑等五个部分组成。
其中以经脉和络脉为主,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骨节、皮肤,如《灵枢•海论》所说:“夫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脉与络脉经脉是经络的主干,主要有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为“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是人体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
正经与奇经的不同,正如《圣济总录》所说:“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
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
”奇经主要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
其中,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循行于体内,而与相为表里的阳经相合,起到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的作用,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形体部位和器官,以补正经之不足。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四章经络
中医基础理论表解-第四章经络第四章经络【⽬的要求】1.掌握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经脉的名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表⾥关系、流注次序和⼤体循⾏路线;3.掌握奇经⼋脉的概念、主要功能,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循⾏和基本功能;4.掌握经络的⽣理功能;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路线和基本功能;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7.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
第⼀节经络学说概述【知识点表解】⼀、经络的基本概念运⾏全⾝⽓⾎联络形体官窍的通道。
经络的基沟通上下内外本概念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纵⾏于固定的路径,多循⾏于深部。
络脉:络,⽹络。
络脉是分⽀,纵横交错,⽹络全⾝,深浅部皆有。
⼆、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奠定了经络学说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难经》⾸创“奇经⼋脉”⼀词。
晋·皇甫谧·《针灸甲⼄经》——第⼀部针灸学专著。
经络学说宋·王惟⼀·铸造经络⽳位模型“铜⼈”两具,著《铜⼈腧⽳针灸图经》。
的形成元·滑寿·《⼗四经发挥》——⾸次提出“⼗四经”名称。
明·李时珍·《奇经⼋脉考》——探讨经络学说起源。
明·杨继洲·《针灸⼤成》——对经络、⽳位针刺⼿法与适应症论述有创意。
清·陈惠畴《经络图考》等——对经络线路及⽳位正确标⽰起⼀定作⽤。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三阴经⼿⾜三阳经有统率、联络、调节⼗⼆经脉经脉与络脉的作⽤。
经络系统内外连属第⼆节⼗⼆经脉【知识点表解】⼀、⼗⼆经脉的名称太阴经阴:分布四肢内侧⾯的经脉少阴经厥阴经阳明经阳:分布四肢外侧⾯的经脉太阳经命名原则少阳经脏为阴,每⼀条阴经分别⾪属于⼀脏。
腑为阳,每⼀条阳经分别⾪属于⼀腑。
⼿:⾏于上肢,起于或⽌于⼿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
⾜:⾏于下肢,起于或⽌于⾜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
太阴肺经⼿厥阴⼼包经⾏于上肢少阴⼼经前缘太阴脾经 * 内侧中线属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