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霞:略论经络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过程

合集下载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及功能
气” 而言 。故 不难 推定 , 人们在 针刺时首 先发现 的是 “ 经气 ”
从 1 内容 分 析 , 0脉 六腑 之 脉 已全 , 五脏 之 脉 仅 心 、 肺 二脏 脉 , 的是 三 阴肝 、 、 三脉 。 却 有 手 厥 阴心 包一 缺 脾 肾 但 脉 。与 十二 脉 体 系对 比 . 足六 阳经均 全 . 三 阴之 脉 亦 手 手
运行 也 。
根据 上述 推论 , 们最 初 认 识 经络 , 人 很有 可 能 是通 过
针刺 与导 引等 医疗 实践 。 现 “ 气 ” 发 经 的运 动 . 而 逐 步认 进
识到经络 的存在 。 2 由“ 经气 ” 动发现经 络存在 运
具, 惟缺 足三 阴之脉 。在 奇经八 脉 中 。 督 脉一脉 。 惟 仅就 上述 情 况来 看 , 显示 经 脉 系统 的发展 , 已取得 了
很 大的成 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若 就其形 成 年代而 论 . 少 可以推 定 为先秦 至
中期 或前期 。 由于 “ 经络 漆雕 ” 一 木雕 模 型 , 文 字 说 明 . 是 无 尚难 以
维普资讯

垡 整 … … … … … … … … 茎 蝴…
经络学说的形成原委 及功能
张 灿 呷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 济南 2 0 1 5 0 4)
关键 词 黄 帝 内经 ; 经络 学说 ; 脉 ; 脉 经 络 中图 分 类 号 : 2 41 R 2. 文献标识码 : A
式 的运动带 。 逐步认识 到这就 是经络 的存 在。 从在 医疗 实践 中发现 “ 气 ” 动 , 发现 “ 经 运 到 经络 ” 的存 在 , 该 是一个漫 长 的历 史时期 , 今 日现存 历 史文 献 , 应 从 进 而探讨 医学发 展 的历史 断代水 平 . 晚亦 应 在先 秦早 期或 至 更 早一些 的历 史时期 , 然否 ? 尚有 待于进 一步证 实 。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幻灯片课件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PPT幻灯片课件
腧穴定位:以体表标志为主要依据,或两标志之间折合成一定比例寸,利用骨 度分寸或者同身寸进行定位。
4
同身寸
5
常用腧穴
百会、太阳、迎香、人中、安眠、风池、大椎、肩井、天宗 少商、合谷、列缺、养老、内关、支沟、手三里 涌泉、太冲、三阴交、丰隆、足三里、委中 神阙、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经前一周期间,可通过艾灸三阴交、归来、血海来调气血。 艾灸结束前以灸足三里或者太溪收尾,引导灸艾的温热之气下 行。
18
血海
归来
太溪
19
便秘
指大便秘结不通,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 液不足或脾肾虚寒所引起,分热秘、气秘和虚秘。
主穴取支沟
定位:腕背横纹上三寸。
支沟配丰隆治热秘 支沟配足三里治气秘 支沟配气海治虚秘
十二经络及常用穴位
主讲人:庄岳钗
1
什么是经络?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 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 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 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
腧穴、经络是如何产生的?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 来的。初期“以痛为腧(阿是穴)”,然后发现其可以 缓解病痛,最后随着治疗效果的重复出现,人们开始有 意识地运用腧穴治病…随之也慢慢形成了经络。
此穴调气活血,经期以及 孕期忌强烈刺激。
11
失眠
取百会,能清脑开窍,宁 神定志。
取安眠,安眠为经外奇穴, 效用如其名。
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安眠定位
百会定位:百会穴位于人体的 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 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 取此穴。

中医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中医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气血津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的形成源于古人对经络系统形成的认识。

关于经络系统的形成,自其来源主要有:① 古代生活及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古人在生产活动中,由于某些坚硬的物品的尖端碰触到人体某些部位,从而产生一些异常的感觉或治愈某些疾病。

如飞来的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头痛消失或缓解;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牙痛消失;树枝碰伤小腿前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则使腹痛得到缓解……,由此发现一些体表特殊的、具有解除病痛的“点”——即腧穴;再由无意识到有意识测试身体中的众多的穴,并将具有相同治疗作用的点连结起来,形成“线”,即经络。

② 按跷、气功等医疗养生活动中主观体验的总结。

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可以照查之。

”即认为通过气功修练,可内视人体经脉。

另外也有报道,用“外视”法亦可观察人的经络。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在服用长桑君的药后,可见墙另一面的人,并能尽见疾病部位是在人的腠理、血脉,还是在脏腑。

③经络敏感人的描述。

在砭石、针刺等医疗活动中,发现经络敏感人,而他们对针刺、砭石的反应及其传导的描述,常常成为经络学说建立的客观依据。

可见经络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长期过程。

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资料,已证明了经络学说的形成的渐进性。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资料有两种,即《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这两种资料与《内经》有关论述相比有如下特点:① 只有十一脉,没有十二经。

② 分为手足三阴、三阳,但手脉称“臂”不称“手”,手三阴只有少阴太阴而无厥阴,只有臂二阴。

另一种资料则称肩脉、身脉与齿脉,而不称手三阳。

③ 十一脉中只有四条经脉提及与脏腑的联系,且除足少阴与肾联系外,其余三脉所联系脏腑皆与《内经》不同。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在《奇经八脉考》中对此提出的解释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些事实说明,
古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对上述的大量感觉传导现象进行过长期观察和探索,逐步认识到人
体内部存在着复杂而有规律的气血运行通道,从而提出经络分布的轮廓和基本活动规律,并
经逐步充实、发展,渐趋完善。
(二)腧穴疗效的归纳总结
的称谓,并详考其循行分布,补充各经腧穴,指出经脉是体表与脏腑联系的通路,络脉是本
经的旁支而与他经相交,经脉之气通过“经脉传注,周流不息”,从而对气血在经络系统中
的循环机理作出了新的发挥和阐释。明代李时珍著《奇经八脉考》,详考奇经八脉循行路线
及有关腧穴,论奇经与十二经脉气相通径路,和奇经作用与病候及其治法,突出了奇经八脉
经络学说形成以后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不断
的引申、补充而渐趋系统化、完整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所载有关经络的内容,可反映经络学说雏形阶段的
概貌。其主要特点是:(1)只有十一条脉而无“经”字,只言灸而未言针。(2)以足臂命名
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均由四肢末端起始而止于头身,而以阴阳命名的十一条脉的循行已有分
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古代医家发现,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
条路线上。例如分布于上肢外侧前缘的腧穴都能治疗头面病症;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的腧
穴,虽与上述腧穴距离很近,但却以治疗肺、胸、咽喉病症为主。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观察、
比较和总结,把主治功效相似的腧穴归纳分类、串联而逐步形成经络的连线。
识气血流注和经络有一定的启发。
综上所述,古人在漫长的医学实践中通过多方面、多种途径获得了有关经络的各种现象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

中医传统经络学发展历程中医传统经络学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是中医独有的学科,通过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运行规律,揭示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简要梳理中医传统经络学的发展历程。

1. 古代经络学古代经络学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当时的医学家进行了对经络的观察和描述,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种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被视为气血运行的轨道,通过经络,气血可以在全身各部位流动,维持人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关于经络的理论和实践。

经络在《黄帝内经》中被描述为沟渠、渠道,是运行元气和营养物质的通路,通过经络的调理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治疗疾病。

2. 经络学的发展经络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伤寒论》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编的一部重要医书,其中系统地论述了经络的理论和临床应用。

他提出了经络是连接脏腑和肢体的路径,通过调节经络的气血运行,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宋代的《千金方》和明代的《本草纲目》也纳入了对经络的描述和研究。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络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医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现代经络学近代以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络学也得到了新的理论和实践的进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科学家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经络进行研究,如X射线血管造影、电生理记录等。

经络的存在和作用逐渐得到了科学验证。

通过经络的研究,中医学家发现人体经络系统具有一定的解剖结构,其中包括经络、经脉、络脉等。

同时,现代医学还发现了经络与神经、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等的密切联系。

这些研究为经络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支持下,经络治疗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经络穴位按摩、经络放血等疗法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总结:中医传统经络学经历了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

中医传统经络学历史中医传统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本文将介绍中医传统经络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经络学。

第一部分:经络学的起源和发展中医传统经络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古代医学家们就开始对经络进行研究。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经络的认识是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实践经验逐渐积累的。

古代医学家通过观察人体表面的肌肉、皮肤、经脉等结构,发现了经络系统的存在,并开始研究经络的流向和作用。

他们通过描绘经络的流向图,如《灵枢经》和《素问》等典籍,系统地总结了经络的分布和特点,为后代中医学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第二部分:经络学的主要特点1. 经络与人体的整体性联系:中医传统经络学强调经络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关系,认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的流动,可以维护人体的健康。

2. 五行理论与经络:中医传统经络学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

根据五行理论,中医将经络系统分为十二经络和八经脉,每条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器官相联系,并通过经络的调节来影响脏腑器官的功能。

3. 经络对疾病的影响:根据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理论,经络的异常流动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通过调节经络的流动,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

第三部分:经络学的现代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现代研究发现,经络区域具有特定的电磁特性,通过使用仪器检测,可以观察到经络的变化。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中医传统经络学的科学合理性。

此外,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经络区域存在着丰富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结构,这与中医传统经络学对经络是气血运行通道的认识相吻合。

因此,现代研究为中医传统经络学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第四部分: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医传统经络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经络的生理机制和调节方法,探索经络在治疗疾病中的应用潜力。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经络——经络的前世今⽣什么是经络,这⼤概是很多⼈想问的问题。

经络是怎么被发现的,⼜是怎么被确定下来的?是⽳位先被发现,还是经络先被发现?这⼀系列的问题其实⼀直困扰着我们。

1. 经络是怎么被发现的观点⼀:有⼈认为古⼈先发现了有治疗作⽤的⽳位,然后按⼀定的线索将⽳位联系起来形成经络,并逐步完善;有⼈认为⾸先发现经络现象,在经络的基础上发现⽳位,以后⼜不断充实内容,形成经络系统。

按照官⽅教材的讲法,经络和⽳位是“⼴⼤劳动⼈民在⽣产⽣活实际中逐渐总结摸索出来的”,按这样的说法,应该是⽳位⾸先被发现,然后通过相近的功效被联络在⼀起。

观点⼆:另外的说法就是李时珍在《奇经⼋脉考》中引⽤宋代张伯端的话:“然内景隧道,碓返观者能照察之。

”意思是说,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只有内视(返观)才能体察认识到。

⽽所谓有内视能⼒的⼈,都是多数修炼之⼈。

按照这种说法,就是经络先发现,或者是经络和⽳位同时被发现。

在这⾥我就不去争论了,关于这些议论,历史上和现代⼀直存在,都有⼀些道理,也总是不能够很好解释。

但是,不管怎么说,经络的循⾏路线和⽳位的具体定位没有特别⼤的争议。

最⼤最根本的争议是:经络和⽳位到底是什么,真实存在吗?有解剖结构吗?它是⽣物机体内尚未被发现的新结构?还是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2.经络实质是什么1960年代,朝鲜有⼀个名为⾦凤汉的科学家,宣称找到了经络,并将之命名为“凤汉管”,这个发现轰动了全球医学界,也引发了各国对经络研究的兴趣,⽇本随即组织了⼤批的科学家进⾏经络的研究,扬⾔在⼗五年内解开经络之谜。

作为经络发源地的中国当然也很重视,组织了⼤批的科学家到朝鲜,去实地学习并加紧研究。

然⽽,接下来的⼏年全球科学家不断要求朝鲜公布研究成果,朝鲜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证据,最终⾦凤汉由于拿不出令⼈信服的证据⽽跳楼⾃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使得从事经络研究的科学家们⾮常尴尬。

尽管世界卫⽣组织(WHO)早在1980年就公开宣布针灸对43种病症是确定有效的,尽管美国等很多国家将针灸列⼊医保范围,尽管针灸诊所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许多⼈还是放弃了研究经络的实质,更有偏激的⼈根本否定了经络的存在。

经络起源

经络起源

中医经络起源任建平以《皇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医哲学的理论根基中,融入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比如周易学、五行学说、古代历法等等。

毫无疑问,同世界其他文化的起源一样,无论是科学,医学,哲学,都是从远古时代的巫文化脱胎而出。

远古时期的中华祖先,崇拜各种神秘现象,在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之后,最终形成了以巫为灵媒的沟通天地的社会框架结构。

巫文化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人们通过在实践中掌握的基本自然科学常识,并运用取像比类的早期哲学思考,并结合了具体的实践检验之后,逐渐发展出了天文历法、巫医、兵法、占卜等一系列新型进步文化。

中医学当然也是巫文化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直至现在,我们依然能够从《黄帝内经》中看到巫文化的影子。

在中医学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经络理论,直至现在,科学界虽然通过考古等一系列科学手段试图揭露经络的真实面貌,但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且经络理论也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而成的,所以那最原始的经络理论是如何产生我们已经无从考证。

乃至于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依然还是在以祖先留传下来的理论照猫画虎,没有任何进展。

若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我们是不可能进一步深入探索经络的奥秘,更不可能踩着前人的成果而进一步发展。

因此,探索经络起源也算是我们中医学的当务之急。

我们探索一门理论,不仅仅靠的是考古式的追根溯源,其实我们还有另一种方式。

就像是《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的一句话,“狄春,如果你是这个李元芳,你会怎么做?”。

我们完全可以从经络理论初创的那个年代出发,把自己当作当时的一位对治病救人兴趣很大的人,用最简单直接的思维方式去探寻经络的起源。

我们不必怀疑如今的科学技术要比古代高度发达,即使无法找到经络起源的蛛丝马迹,那也绝不等于古代人比我们更优秀,更不能用迷信的方式去妄下结论,试图逃避问题的本质。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我们现代哲学的集大成者,一切都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经络学说的起源与形成
(一)《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经络学的形成。

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并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浮络、孙络、经筋、皮部及奇经八脉等内容。

(二)形成的客观依据:
1、经络发于四肢腧穴说
(1)经络是体表反应点和针刺传导感应现象的归纳。

a、体表反应点:是指机体某一内脏发生病变,有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可触摸到压痛点或出现其它特殊变化,如皮下硬结、皮肤颜色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应点”。

b、传导感应现象:当针刺体表某一部位时,机体产生一种酸胀麻重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会沿着一定的方向放射,这种现象称为“针刺感传”现象,古代称“得气”和“行气”。

现代研究称之为“经络现象”。

(2)经络是穴位疗效规律性的总结。

“穴位”的发现与针灸治疗有密切关系,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发现主治范围基本相同的穴位。

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线上,这就由“点”的认识发展到“线”的概念,从局部到整体,是古代经络概念形成的重要起点。

逐渐地在“线”上又发现许多新的“点”,同时这些“点”与“线”又与不同内脏的生理病理变化密切相关,成了给“线”命名的基础。

医疗实践使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不断深化。

通过由“点”连“线”,“线”上又布新“点”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经络学说。

2、先经络后腧穴说。

认为先发现经络,后发现穴位。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基出过的帛分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最早记载经脉学说的古代文献,是《灵枢经》的祖本,但记述的经脉不如《内经》完整规律,因其没有穴位记载,故认为先经络后腧穴。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

经络学说的一系列理论,不是古代医家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有其实践基础的。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与针灸疗法的产生和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

(一)针灸疗法的产生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前提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石器作业的过程中,飞起的碎小石片容易伤人。

在采集野果和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创伤。

这些意外创伤的结果,却使得身体某部位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了。

例如碎石片伤及头顶相当于“百会”穴处,减轻了头痛;碰到鼻旁相当于“迎香”穴处,消除了鼻塞;采集野果时荆棘刺入虎口相当于“合谷”穴处,止住了牙痛;划伤大拇指端相当于“少商”穴处,清利了咽喉;追逐猎物时,石头或树茬碰伤小腿部相当于“足三里”穴处,缓解了腹痛。

当然,象这样的巧合固然不会经常发生,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则又不会少见。

加之人们有时还会本能地用手捶打、按揉身体不舒适的部位,久而久之,人们便知道主动利用锐利的小石片或荆棘来刺激身体的病痛部位。

这就是脑穴和针刺疗法的早期情况,也是外科技术的萌芽阶段小石片和荆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针刺工具(用作治病的石片,古称“贬石”)。

穴位则是以痛为脑,哪里疼痛不适,就把哪里作为刺激的目标既没有固定的部位,也没有相应的名称。

贬刺起源石器时代,灸灼发明于火的运用之后,都是由无意识地发现到有意识地运用那时,还没有产生经络这一概念,“以痛为脑”的刺灸部位、贬石或荆棘这些原始针刺工具都远远早于经络。

在刺灸穴位时发现有酸、麻、胀、重等感觉沿一定路线传导放散,通过不断地观察、归纳,才逐渐形成经络体系。

(二)“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针灸疗法产生以后,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有病求治、治愈求理,然后又依理治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些疾病会沿一定路线出现的热、寒凉、抽搐、皮疹、脱毛或红肿疼痛等现象,还有刺灸得气后的各种综合感觉的传导,这些就是近人所称的“经络现象”。

经络的形成就是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和体验到的各种经络现象为基础的。

大量的临床和科研实践证明,经络现象在针灸刺激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古今对经络现象的观察都离不开针灸的临床实践。

经络学说发展简史

经络学说发展简史

近代经络创新简史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分形"细胞群-自身调节-体液-神经"学说,细胞社会学经络.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出错)1995·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

1995年?·体液论:认为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孟竞璧(同位素示踪)1992年,中国曾邦哲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控”功能整合与系统医学模型等。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1984年,谢浩然,人体经络间隙结构解剖观察1984年,匈牙利Eore用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铺片及血管灌注法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1972年汪桐提出经络的实质是二重反射假说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1955年,中谷一雄等“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良导点”,“良导络”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关于中医经络的科学论证[修正稿]ele经络产生至今,两千年的医疗实践以及近几十年的各种医学研究实验,都证明了经络的客观存在,而唯独在人体解剖中没有发现被公认的特殊的经络物质.那么我们应当说经络很可能不是由特殊物质构成的,经络是一种人体已有物质的未知的特性.基于此观点,我做了如下论证.一,全新的视角度1, 经络可能都是分布在肌肉上面的,经络现象也是通过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实现的,因此应当认定经络是肌肉的一种特殊的性质.2,经络都是处于两条血管之间,经络应当与血管的影响有关,3,年青人,女人,健康人的经络现象明显,老年人,男人,久病之人的经络现象不明显,进食前后,进食不同的食物,也会使经络现象发生变化,经络应当与血液的性质有关.4,很多自然现象的原理是相似的,如行星环绕恒星旋转,电子环绕原子核旋转,同理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壤形成山脉,那么两条血管之间的肌肉,是否也可能形成一条特殊的山脉-----经络5,山峰位于两条大河之间几条支流的源头交汇处,人体的穴位是否也在两大血管之间的几条支血管的末端交汇处呢.6人体的单只手臂和大腿有三条大血管,人体是立体的,两条血管与它们的支血管可以形成前,中,后三条经络,三条大血管可以形成六条经络,而人体的单只手臂和大腿上正好是六条经络,这不可能是一种巧合.7,经络线上有几处急转折,我解释为两条血管与另外两条血管发生了交叉,经络线也就发生转折,这是任何一种经络是由特殊物质构成的学说,都无法解释的.8,地球上的所有的山脉构成一张网,山脉网镶嵌在河流网之间,人体的经络也不是几条简单的直线,每条经线还会分出许多支叉,大的支叉又会分出许多小叉,人体上所有的经线也构成一张网,这张网应当镶嵌在血管网之间,它们的关系应当同山脉与河流的关系相似.血液的性质,血管的通畅状态,会影响着经络,反之,经络的变化也会影响着血液和血管,9,因为本人没有见到过完整的经络解剖图,不能保证经络传导只此一种,在肌肉和血管的断处也可能借助于神经传递一下.10,我们不能通过解剖来证明电路里存在着电流,是否可以说,经络也是不能被解剖的.因为人体死亡和离体的组织相同的是失去了活着的血液的影响,失去了血液的影响,经络已经消失了,又怎么能通过解剖来发现呢。

1957年资料4 经络起源的探讨

1957年资料4 经络起源的探讨
(2)文献总结:为了研究“经络”的起源,我们除内、难经、十四经发挥而外,并浏览了一些历代医学著述,还是没有能得到满意的结论,后来复行根据临床体验的线索,选取了记载腧穴主治较为丰富的历代著品——针灸甲乙经(晋)、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隋)、外台秘要(唐)、铜人腧穴图经(宋)、鍼灸大成(明)、循经考穴编(明末)等六大文献,按其腧穴主治,分别采摘归纳,与十四经分布于人体各部的腧穴数字互为对照,列表附后。(表刊后期)
手阳明大肠经症候群
如本腑经脈因有所感动,就会发现牙齿疼痛,颈间肿大等病变,
凡自本腑经脈所主的津液,开始发生的病变,为眼睛发黄,口内作干,鼻流清涕或出血,喉中肿痛,肩前与臑内作痛,食指痛不能动。
本经气有余的实证,则在本经脈循行所过的部位发热而肿,本经气不足的虚症,往往发寒抖颤难以回复。
从上表看四肢部的“分布穴数”与“主治穴数”,几乎完全相等,相反地头面胸腹等部的“主治穴数”比“分布穴数”有多至20倍的(眼部分布穴数只6个,而周身各部能治眼部的腧穴就有120个之多)。因此,我们认为古人对“经络”体系的发现,与“经络”学说的形成,其基础建筑在四肢腧穴主治上,从这些文献中又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假定四肢腧穴也只能治局部病,很可能针灸治病,只停留在“以痛为输”的小圈子里,而不去探索“经络”的体系了。
(1)某些腧穴只能主治局部及其紧邻的脏器、组织的疾患,如在头面、躯干部的腧穴,多属这一类。
(2)某些腧穴不独能治局部疾患,并且主治远距离部位的疾患,如在四肢尤其是肘、膝以下的腧穴,多属此类。
正由于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具有这种特殊作用,古人才会从肢端的腧穴,探索到主治最远的部位——头面躯干上去,从而逐渐理解,诸经有不同的通路,关于这一主要关键,我们曾从三方面着手研究,介绍如下: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经络”一词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首见于《内经》。

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

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

经络学说对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内经》称之为“气穴”。

而世又有“脑穴”、“经穴”等名称)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本章主要介绍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并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

其间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要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

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

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

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

经络的起源与概念经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具体可以追溯到距今约48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从古代文字、古代文献以及考古发现来看,人们对经络的认知与使用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经络这一概念起初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中。

根据《内经》和《黄帝内经》的记载,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一种特殊的通道或者网络,通过这些通道,人体内的气血能够流动,气血的流动又能够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经络的概念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人体组织结构、气血运行规律、疾病的发生机理等。

在古代医学中,经络被认为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一种物质结构,类似于道路或者河流的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气血可以自由地流动,保持了人体内部各个部位的协调与平衡。

另外,经络也被认为是人体内部的能量系统。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的气血是一种没有形状和质量的无形能量,通过经络的流动,能量能够在人体内部传输和转化。

不同的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能量的流动通过经络的连接和传递来实现。

在古代,人们通过针灸、按摩、推拿等方式来调节经络的功能。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变经络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例如,中医理论认为,经络上的某些穴位与特定的脏腑相连,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经络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

通过影像技术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与经络对应的解剖结构,如皮肤神经、血管及淋巴系统等。

这些结构与古代关于经络的描述相契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经络的认识。

另外,通过现代实验研究,科学家们还发现,经络存在电阻和电容等电学特性,并通过电磁波、红外线等传导或辐射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作用。

这一发现为揭示经络的物质基础以及其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总结起来,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和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起源于远古时期的中国人对人体内部结构和能量流动规律的研究。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下)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下)

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下)经络理论的断代研究与学术轨迹考察张建斌3经络理论的重构从经络理论的学术内涵看, 《灵枢· 经脉》阐述了十二经脉循行规律和病候内容, 突出了十二经脉营气流注模式。

这种理论模式, 在北宋末年得到进一步强化, 不仅进行了理论重构, 还直接影响到金元时期经络理论应用的发展。

3.1经脉统论成于 1117 年的《圣济总录》, 第 191~194 卷“针灸门”主要讨论了针灸理论、操作和疾病诊疗三部分内容。

其中, 第191 卷“经脉统论”曰: “十二经立其常…… 逐脉之下, 载其经穴, 与其病证, 兼及浮络经筋之病, 共为一编” [ 13 ] ,《圣济总录》按照营气流注顺序将十二经脉按序罗列, 并且将经穴、络脉、经筋及其病证等归属于十二经脉。

总体来说, 《圣济总录》对经络理论的界定和阐述是以“各随经络编次”的方式展开的, 在中医学框架中突出了经络理论的骨干作用和纲目地位, 为后世医学突出和强调经络的地位, 起到了先导作用; 尤其是促进和推动了金元医家在临床上对经络作用的重视。

至此, 一个有别于《内经》主要阐明循行规律和病候内容、内涵扩大了许多的经络系统理论框架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 2 ] 146ƽ149 。

3.2药物归经宋代《圣济总录》重构经络理论, 对金元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尽管金元医家流派纷呈, 但是他们有一个基本共识, 即: 治病当先识经络。

基于共识, 金元医家对于经络理论的阐释、运用和发展, 有了各自不同的突破和发挥, 如刘完素引领经络理论的临床运用; 张元素提出经络辨治模式和药物归经理论 [ 14 ] ; 张子和直言治病当先识经络; 朱丹溪提出十二经见证、合生见证等内容, 补充了经脉病候。

临床分经辨治的繁盛, 直接催生了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等理论; 同时, 临床医生进一步研究和补充了经脉病候。

到明清时期, 无论在理论方面, 还是临床运用方面, 经络理论都有了新的拓展。

经穴探源

经穴探源

经穴探源经穴探源据说,佛家修佛有八万四千法门,道家修真有三千六百法门,中医有多少法门可以让人登堂入室呢?这似乎一直没有定论。

但毫无疑问,单就针灸而言,从探析人体经穴名称的深意入手,挖掘其中包含的穴位主治病症,调节的阴阳、五行、气血等物质对象,穴内气血的流注规律,并以此来指导临床实践,从而进一步探讨经穴规律乃至中医所包含的人体生命规律,这肯定是学习针灸、学习中医的一个快捷法门,否则的话,我在短短几年的学习和钻研过程中,不可能领略到中医的无穷奥妙。

我自1983年就开始学习用针来给自己调治胃病,虽说一直针不离身,但真正对中医有所领悟却是在95年的下半年,《难经》、《腧穴临证指要》则是引领我进入中医殿堂的引路者。

《腧穴临证指要》一书收录了古今医书中记载的有关经穴的所有名称,而书的前言中摘引的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一句话更是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医家们也皆说:“医者,意也。

”那么,穴名的深意是什么呢?古人为什么要用那些看似奇怪的名称来命名穴位呢?再者,所有的经穴既然都有了通用的正名,为什么还要给它附加上众多的别名呢?如果经穴名称的深意,即是指其中所包含的功能作用、主治病证、调节的气血物质对象、人体的三部九候部位以及其中的针法针理乃至经穴规律和中医了解到的人体生命规律的话,那是不是可以从探析经穴名称深意而深入中医殿堂呢?最初的思考和疑问引发了我探索和实践验证的决心和热情。

很快,一些小小的验证让我欣喜不已。

如咽喉疼痛这种常遇的病症,一般人不是说上火吗?火这东西最怕水来克它,若是引点水去灭火,咽喉疼痛不就消失了?咽喉旁边就有个水突穴,在穴位处挤一挤,让穴内的水突上去,病人的咽喉痛就基本痊愈了。

有个咽喉痛较重的病人,对其使用这招不灵了,我就想,水突穴在颈部,此地方水太少了,不足制火,为何不去引肾水来制约呢?于是就给他针肾俞、复溜。

肾俞是肾水肾气输出之处,复溜则是肾水肾气向上蒸发之处,让它们多输出、多蒸发,北方的寒湿水气来了,看你这咽喉之火还能横行几时。

经络讲记|经络探源与本意(二)

经络讲记|经络探源与本意(二)

经络讲记|经络探源与本意(二)经络探源2临床实践的验证与解剖实践相比,古代医者的临床实践更加丰富,《内经》等古典医籍对经络的认识便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

近年来,有关专家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一些记载有关经络临床观察的早期文献。

这些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的循行路线,并涉及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种是灸法,一种是砭术(即用石器治病的医术),另一种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

而经脉就是施用这三种医术时借助的治疗部位和途径。

古人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既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也发现了人体某些体表部位被刺激后会发生沿着一定路线感觉传导的现象,现代人称之为“循经感传”。

在古人当时的临床实践中,同样也发现砭石刺激、艾灸可以引起经络感传。

《后汉书·华佗传》中记载:“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可以看出,当时针灸临床已经将出现循经感传作为一个产生针灸疗效的必要条件了。

另一方面,经络理论与藏象理论“有诸内者形诸外”具有相同的研究思路。

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古代医者逐渐发现任何临床症候的出现一定与某条经络运行气血功能异常存在特定联系,如临床出现“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的症候,而前臂肺经路线也相应出现酸胀疼痛的经脉异常现象,自然将肺系的病症与肺经异常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经络病候的内容。

后又逐渐增加相应组织、器官、情志等功能的异常,同时还区别虚实症候;这些内容经过分析归纳形成了十二经“是动病”“是主病”及络脉病症、经筋病症、奇经八脉病症等内容(见《灵枢·经脉》)。

经络病症理论的丰富完善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3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既造就了中国哲学的性格,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个性。

中国哲人“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相应”的观点,代表了东方文明高度发达的境界,比之后出现的西方哲学更加关注到自然规律对人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效霞:略论经络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过程张效霞,中医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史学研究,出版有《无知与偏见:中医存废百年之争》、《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医海探骊:中国医学史研究新视野》等。

作者按:本文第一部分曾以《关于经络起源与形成的争鸣与反思》为题,发表于《中医研究》1995年第3期。

现在收录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写于1992年。

当时,我已进入本科学习的实习阶段,从1991年2月到1993年7月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基本上是每天晚上都在当时的中医系金匮教研室里彻夜写稿,总共撰写了近20万字的草稿,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手稿。

2006年出版的《回归中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当年手稿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

《回归中医》一书,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脏腑、辨证论治、本草等内容,除病机、经络、方剂外,几乎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范畴。

出版后,很多朋友来函询问为什么缺少经络的内容?主要原因是当时因时间和精力之关系,特别是觉得自己对经络没有很好的见解和体会,还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现借本书出版之机,将当年手稿中关于经络的一部分录入为电子版,未加任何修饰和润色,以使读者了解我当年稚嫩之文笔。

1.关于经络起源与形成的争鸣与反思经络是如何起源与形成的,依据现存的医史资料尚难以确考。

而明了经络的起源与形成方式,对理解和探讨经络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价值。

缘此,不少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试图获得明确的解答。

但迄今为止,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

较有影响的观点可综括为以下几种。

1由点到线说经络始于相同功能的针刺穴位归纳之说,即经络的形成主要是以穴位的主治功能为基础,由穴位的“点”推演到经络的“线”而发展起来的,是关于经络起源与形成的一个颇有影响的观点,首倡者当推老一辈针灸学家陆瘦燕先生[1]。

目前的《中国医学史》《经络学》教材和专著已大都采纳其说,不再赘述。

2由线到点说由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这两部先于《内经》的文献论述经脉均有脉无穴,且十一脉彼此孤立,不成网络;虽涉及一些脏腑,但无四肢和内脏由经脉相连的记载,更没有后世十二经内联十二脏的说法,与《内经》有关经络的论述有着显著的不同。

基于此,孟昭威首先提出了“由感传现象开始,遂渐发展到穴位”,即先有感传线路,后有穴位的由线到点的观点[2]。

刘澄中嗣其后,并进一步指出经络感传现象的产生,促使人们对经络实质进行探讨,古人在解剖刀下找到了血管、肌腱和粗大的神经干,以此为启示,以十二条脉的走行路线为框架,构建了维持人体生命与运载气血的经络系统[3]。

3血管发现说毛良根据“帛书经脉”和《内经》有关经络的记载中有“血”及“脉”等字眼,提出了经络始自古人对血管认识的新观点。

认为古人在解剖生理学上对于有形的血、脉和心的认识,就是经络学说的起源。

两部《灸经》中对于十一脉及其循行途径、所属病证的提出和描述,是起源于古人对于血、脉与心的解剖生理学以及“寒、脉、痛、灸”的病因病理及治疗学的粗浅认识,否定了经络起源于对针灸穴位的疗效和感传现象总结的上述两种观点[4]。

符友丰也认为经脉的原意是指血管,与毛良的观点略有不同的是:符氏认为经脉虽以原始解剖为基础,但并不是解剖学发现的直接产物,而是古人在“脉(血管)”的基础上派生、演变、抽象出来的人体功能系统,与“脉”处于一种“不离不即”、“若离若即”的状态[5]。

4线自气功说刘精微认为经络起源于古代延年益寿的气功。

其主要观点是:先人们为了祛病延年,一定会向往或追求“恬淡虚无”和“精神内守”,很可能在“静中”迈进了“气功”的门槛。

在气功练习中,通过意念的贯注,使其气运转于任、督二脉,调整呼吸,凝心一志,则气合全身,在练功时,使真气有规律地在任、督二脉中循行,相互贯注如环无端地运行,这就是经络的起源。

由于“真气”在任、督二脉中的贯注运动,如似主轮带动十二经脉一齐转动,这就使十二经脉显示出来。

自从个别人觉察出人体具有任、督二脉及十二正经以后,历代医家不断地在自身及病人身上体验,逐渐补充了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等,亦在诊断、治疗中与脏腑学说揉合在一起,遂形成了后来的经络学说[6]。

5辨析与争鸣“由点到线说”和“由线到点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先发现经络还是穴位。

其实,如果我们承认针灸术是经络产生的重要理论先导,那么就可以认为“经”和“穴”是同时交叉发现的。

实践的辩证法证明:线和点、经和穴是难以截然分开的。

因为不刺激穴位就不可能出现感传,而一旦出现了感传,自然也就超越了穴位的界限,把经脉的路线清楚地显示出来。

经和穴孰先孰后,已难以述说清楚。

只能说有的是在发现大量穴位的基础上逐步认识了经络,有的是在已知经络之后才推知了该经上的穴位,这是一个互相验证的过程。

单凭其中之一,都是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经络学说的。

仅仅根据对穴位主治性能的归纳是难以厘订出经脉的具体循行走向的,因为躯干和头面部的一些穴位的主治作用基本相同,但却属于不同的经脉。

如果没有某种启示,单靠盲目归类和联结是难以确定“线”的走向的。

同时,如果仅仅有“线”,停留在“线”的走向层次,那么经络的概念也难以确立,更谈不上经络学说的形成了。

从经络学说的发展来看,对穴位的研究、归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经脉和穴位这种相互补充、不可分割的联系上,我们可以说:对穴位主治性能的归纳(即由点到线)和对针灸过程中感传线路走向的观察(即由线到点),都是经络的起源之一。

“血管发现说”是基于古人在原始解剖中发现脉管系统这一事实提出的。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进行“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实践。

先哲们既然发现了“循经感传”现象,那么采用解剖方法来探求产生这种现象的物质基础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了。

“脉”在古代虽有血管、经络、脉象学涵义,实际上却导源于“脉”这同一个实体。

古人虽然不以脉之动静区分是经是络,但经络的原始意义是指血管,当无疑问[7]。

“帛书经脉”虽无“经络”字样,但“脉”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成立。

其关于脉的走行也与现代解剖学的血管大致相同,如“足泰阴温(脉)”与大隐静脉、“臂泰阴温”与头静脉的走行一致或相当。

《内经》有关经络的论述,其中有的显然是指血管。

如《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血。

”这些似乎昭示经络最初是根据脉管的形态、走行及功能而提出的。

但是在经络的创诞时代,解剖手段是十分粗陋的,不可能穷尽经脉线上的血管具体分布。

这可从以下几点得以证实:①经络循行同血管分布虽有一致的地方,但绝大多数不一致;②经络起止点不是血管起止点;③经络循行的许多交会处,解剖学上并未发现该处血管有特殊的分支或汇聚现象[8]。

因此,我们只能说解剖实践发现的脉管系统,可能是经络起源和创生的始动因素之一,但经络绝不是仅仅藉此而建立的,这是可以肯定的。

“线自气功说”认为经络是在气功状态下的“返观”、“照察”而发现的。

近年来,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返观”是在排除外界干扰,在入静沉思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体察、自我认识自身生命运动的观察实践。

通过“返观”的方法进行认识活动,往往被认为是违背实践的“唯心主义”。

但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它在数千年的人类实践活动中已得到充分的证实,研究者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还须依靠被调查者本人的感受和体验而获知。

因此推测古人在“恬淡虚无,独立守神”中发现了经络,并不是毫无凭藉的无稽之谈。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经络体内循行线及部分体表循行线的描绘,有着不可替代的启示。

同样,但凭练功时体察、感知、返观、照察内气在体内的运行,也不能构筑完整的经络理论,它也只是经络起源和形成的肇始和途径之一。

经络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其起源和形成绝不会只是源自于针灸或气功,是人类在认识自我的漫长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不断充实才日臻完善的。

其中既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升华,也有文化和心理积淀的渗透和影响。

它是在整个中医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要考察和探究其起源和形成,必须从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大背景中,去追溯和理解,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上述各种关于经络起源和形成的学说,之所以未能得到普遍认同,除了他们把各自的学说作为经络起源的惟一源头外,更重要的是漠视“文化选择机制”的缘故。

根据“帛书经脉”,特别是《内经》所呈现的经络理论体系及其他有关文献所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说经络的起源是多元的:在用砭石、石针、骨针、陶针、青铜针等刺割痈肿、放血排脓,或用以刺激身体一定部位,以治疗和消除病痛的过程中,对体表具有治疗作用的“点”的主治性能的归纳;对在针刺和艾灸过程中“循经感传”路径的观察和对疾病过程中各种循经症候、体表反应点的总结;对气功导引的体验;以及在原始解剖实践过程中所见到的血管、神经、肌腱、淋巴管等,都对经络的起源和形成具有深刻的启示和影响,它们都应该是经络起源之始端。

2. 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钩玄由于史料的匮乏和缺如,对经络起源及其理论构建过程中的具体历史事件和认识的具体过程,我们今天已难以追溯和再现。

但是,根据“帛书经脉”特别是《内经》以及其他有关文献所提供的资料,我们可以把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归纳为这样一个图式:脉——经脉——经隧——经络。

1.脉是对人体全部血管及体表偱行线的总概括在目前关于经络起源和形成的诸多学说中,最有影响的是“由点到线说”和“由线到点说”。

但不论是由“点”归纳成“线”,还是针灸过程中出现了沿体表一定路径走行的“感传线”,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在体表有一定分布规律,且具有治疗作用的“线”。

面对上述体表各“线”,先人们先是迷惑,甚或感到神秘,继而用他们所能利用的物质载体如实地描绘下来,最终萌发了从人体自身来探寻产生这种现象的基础的念头。

我国古代很早即开始了“割皮解肌,决脉结筋”、“外可度量切偱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的实践。

可以断言,对遍布全身,在体表即有显现的血管的认识肯定不会晚于对内脏的剖视。

解剖发现有的血管的走向与灸刺过程中显现于体表的“感传线”的循行大体相同,这可能诱使人们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而认为血管即是体表各“线”的物质基础,并命之为“脉”。

故“脉”在最初涵括了人体内的全部血管及显现于体表的所有的“线”。

脉之本字为“衇”,亦作“脈”。

《说文解字》说:“衇,血理分斜行体者。

”可见,脉之原始意义是指血液在体内派分而流,这显然是指血管而言。

脉有起止和走行部位,故其命名最初自然是以部位名之。

《阴阳十一脉灸经》手三阳脉分别被称为肩脉、耳脉和齿脉。

即使是在《内经》中,也有许多以部位命名的脉,如“尻脉”、“胞脉”、“缨脉”、“颈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