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第九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复 习(无答案)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1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四节 神奇的微生物名师教案1 苏教版

第四节神奇的微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

2.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收集整理从网上查询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小组探究中培养合理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秩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ppt文件
教学过程。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名师教案2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名师教案2 苏教版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教材分析】知识目标1.概述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能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4.关注我国的珍稀动物。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总结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能力。

4.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主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2.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1.概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区别。

2.举例说出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探究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

2.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调查活动的组织、开展与落实。

教师准备1.将学生分成小组,选出小组长。

2.制作相关的课件。

3.布置并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学生准备1.“不同土壤环境中的无脊椎动物”中土壤的取样和分析观察及汇总。

2.瓶装的小活鲫鱼。

3.小组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制作相应的展示作品。

4.每人搜集1~2种我国珍稀动物的图片或资料。

5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以“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视频引入新课,通过精美的动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然后教师顺势抛出本节课题:在人类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动物给人类很大的帮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去了解它们、关心它们。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生物多样性》学案(无答案)

生物多样性》学案一.教学目标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举例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二.教学过程思维导航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大自然是丰富多采的!我国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对此我们不能蓦然处之,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它包括哪些方面呢?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人类到底有什么价值呢?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随堂反馈1.生物多样性,就是及其的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种内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的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5.物种多样性的丧失,会造成生态系统失去。

巩固升华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多样性B.环境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利用了()A.基因的多样性B.染色体的多样性C.DNA的多样性D.细胞的多样性4.在我国拥有的以下各类植物中,植物种类居世界首位的是()A.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C.苔藓植物D.被子植物5.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A.沙漠B.热带雨林C.大草原D.农田6.下列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B.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C.我国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种类很丰富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不会受到威胁7.种植药材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A.潜在价值B.间接价值C.直接价值D.没有价值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念中,不恰当的是()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C.生物多样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的多样性和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课时训练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课时训练 苏教版

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基础演练】1.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物种的多样性2.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是( )。

A.瑞士 B.美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3.生物的多样性实质上是指(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4.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下列哪个因素控制的?( )。

A.环境 B.分类等级 C.基因 D.光照时间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基本类型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室内生态系统7.野生生物资源的间接价值是指( )。

A.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B.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C.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D.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粮食、油料、蔬菜、果品等B.所有的家畜和家禽都能为人类提供必要的蛋白质.C.许多药物的原材料都取自野生动植物D.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建筑材料和工业原料9.有关遗传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物种种内形态结构上的差别 B.是指生物种内的丰富程度C.是指物种种内基因组成的多样性 D.是指物种之间基因结构的多样性1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保护基因的多样性C.保护野生生物的多样性D.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1.下列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脊椎动物最多的国家B.我国的家养动物的种类是世界上最丰富的C.我国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很丰富D.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有属、种多的特点12.生物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_________及其_________的多样性;确切地说,生物多样性包括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及其所拥有的全部_______和各种各样的_______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多样性》知识全解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多样性》知识全解

《生物多样性》知识全解
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

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专有名词,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含义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学生可能并不清楚。

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1.课前预习,学会分析资料,培养自学的能力。

2.走出课堂,回归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并且要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概念解析与实践训练

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概念解析与实践训练

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概念解析与实践训练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

初中生物教材的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基本知识和养成科学思维的重要阶段。

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入浅出的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概念并进行实践训练。

本文将对苏教版初二生物教材的概念解析和实践训练进行探讨。

一、概念解析1.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程度。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物种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物体的最小功能和结构单位。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根据细胞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 遗传遗传是指性状通过基因在一代与下一代之间传递的现象。

基因是决定性状的遗传单位。

遗传可以分为自然遗传和人工遗传,自然遗传是指通过自然条件下的遗传现象,人工遗传是指人类在繁殖和培育过程中对遗传的干预。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生态要素。

生态系统的构成包括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二、实践训练1. 植物细胞观察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步骤如下:材料:显微镜、玻璃切片、甘油、盐水、植物叶片。

步骤:1) 取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

2) 在玻璃切片上放置少量盐水,然后轻轻将叶片放在盐水中。

3)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下表皮细胞和叶绿体的形态和结构。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特征,加深对细胞的理解。

2. 动物遗传实验这个实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如下:材料:白色小鼠、黑色小鼠。

步骤:1) 将白色小鼠和黑色小鼠配对。

2) 观察并记录幼崽的颜色。

3) 将幼崽进行分组并记录每组的颜色比例。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特征以及遗传规律。

八年级生物第九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复 习(无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第九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复 习(无答案)苏教版

八下(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班级:某某:学号:日期:基础知识回顾: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在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2.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来区分的,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3.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又叫。

4.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5.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

,大都生活在中。

、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等。

和又小又薄的,没有,茎、叶中没有、、,而且在体内具有,因此能够较好地适应生活。

来繁殖后代。

,因此只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

的绿色植物,包括植物和植物。

,没有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形成。

9.被子植物一般具有等器官。

10.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为人类提供和。

、、、等。

二级保护植物有、、等。

12.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1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组成,如、、等。

14.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体外披覆坚硬的,如、、等。

15.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和分节的,头部有、、等器官。

节肢动物主要包括:动物、动物、动物和动物。

1类群,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背部有。

1,体表披覆,用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1向过渡的类型。

1,生殖不需要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2,前肢变成,体表披覆。

2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它的典型特征是。

22.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被誉为“活化石”的外,还有蒙古野驴、、、、、等。

23.病毒是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结构,一般只具有和遗传物质。

24.细菌的细胞一般由、、和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和等结构,最典型特点是。

25.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名师教案1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名师教案1苏教版

生物的分类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①辨别生物的主要类群,描绘各种群的主要特色。

②说出分类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①试试依据生物的特色进行分类,发展学生的剖析概括能力。

②试试为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培育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识大自然的生物质源,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②认识学校的生物标本资源,培育爱校、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课要点、难点:经过试试依据生物的特色进行分类,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课器具多媒体图片演示。

教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课过程引入新课师:在浩大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

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酷热的赤道森林,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各处充满着生命,展现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师: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现存的生物预计起码有400 万种,已经绝灭的种类更多,那么我们将怎样来辨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呢?生:对生物进行分类。

师:你们说得很对。

这一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生物的分类” 。

在生物分类的过程中,能够依据生物间的“异”来加以划分,依据生物间的“同”来加以归并。

在这一节里我们要学习的目标是:[多媒体演示稿]生物的分类·列举生物分类的依照·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描绘种的定义师:我们先看两张图片。

[多媒体演示稿]昆虫标本师:请同学们谈谈为何要对昆虫进行标号,目的是什么。

生:便于辨别和分类。

师:那么,分类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一、生物分类的依照”生:对生物进行分类的目的是有益于人们认识和研究它们。

[多媒体演示稿]生物的类群师:依据教科书上的图,说出生物应当分为几个类群。

生:植物、动物、微生物。

师:依据教科书上的图,谈谈生物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照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生:依照生物的形态构造特色、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亲疏远近的关系等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八年级生物苏教版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苏教版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生物苏教版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形式?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个体多样性D. 群落多样性答案:C2. 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地区通常也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这是因为生物多样性能给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态服务,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服务?A. 提供食物与能源B. 促进气候调节与水循环C. 维持土壤肥沃D. 促进环境污染答案:D3. 下列哪个是物种进化的最直接来源?A. 突变B. 自然选择C. 基因漂变D. 迁移答案:A4. 下列哪项不属于进化的证据?A. 地层化石B. 分子证据C. 生态位分隔D. 生物地理分布答案:C5. 生物进化中发生的物种数量的增加与减少称为什么?A. 全球爆发B. 物种多样性C. 物种复杂性D. 物种演化答案:B二、填空题1.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的__________ 和各个_________ 之间相互联系的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答案:物种、生态系统2. 许多生物群体的灭绝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___________,这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栖息地破坏3. 进化论是哪位科学家提出的?答案:达尔文4. 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________,从而使其后代数量更多。

答案:生存下来5. 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是隔离种群间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答案:遗传隔离、生态隔离三、简答题1. 生物进化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证据支持?答: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和群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适应环境的特点和形态。

其证据包括地层化石记录、分子证据、生物地理分布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答:物种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调节气候和水循环、维持土壤肥沃等生态服务,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 什么是自然选择?它是通过哪些机制实现的?答: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适应性特点传递给后代的机制。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9单元 生物多样性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9单元  生物多样性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9单元生物多样性一、本单元知识网络第22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1、生物分类依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其进化上的亲缘关系。

等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藻类植物:特征:无根、茎、叶的分化、结构简单,如海带、紫菜、衣藻等。

2、植物世界苔藓植物:特征:有茎、叶的分化,无根,体内无输导组织,如苔藓、地钱。

蕨类植物:特征: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

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绿色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生殖过程不需要水,适于生活在各种环境中,其中被子植物是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分布最广,种类最多。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蚯蚓、蚂蝗),软体动物(珍珠贝、蜗牛),节肢动物(蜈蚣、蝗虫、蜘蛛、蟹) 等。

3、动物世界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4、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身体流线型、体表和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5、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身体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

病毒的生态结构:无细胞结构,外壳和核酸6、神奇的微生物细菌的形态特征:是细胞结构,无成型的细胞核,有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种类型真菌的形态特征:是成型细胞核,细胞内第23章生物多样性保护含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价值: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

面临威胁的原因:人口快速增长、环境污染、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保护途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法制管理。

第24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1、生命的诞生与进化2、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氨、氢和水蒸气3、生命起源阶段: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证据:化石—------直接证据4、生物进化历程: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名师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名师教案苏教版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照——化石。

2.概括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看法。

3.复习稳固各样生物的主要特色。

能力目标1.经过对化石的察看、比较和剖析,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育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假想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经过议论马的进化过程,从中培育学生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真知的热忱。

2.经过比较法的应用,培育学生科学的思想方式。

3.经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看法。

教课要点1.说出生物进化的凭证。

2.描绘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课难点经过达成进化树,概括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师准备1.一段对于马(或许其余生物)进化的电影或短片。

2.鼻祖鸟和现代鸟的挂图或图片。

3.多种动植物的化石图片或化石标本。

学生准备1.将学生疏为 4 人一组,选出小组长。

2.每小组课前采集相关化石形成的资料,准备研究实验。

3.要求各小组经过资料、网络等查问相关生物进化历程的资料。

【教课流程】一、情形引入(创建情境)展现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图片:赏识:从高峰到平原,从荒漠到草原,从赤道到极地,从天空到湖海,几乎各处都有形态万千、多种多样的代表生物图片。

我们学习了生命的出生,知道了地球上出现的原始生命是原始单细胞生物。

而如此生物圈中我们熟习的情形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

这些五彩斑斓的植物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经过什么样的历程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内容:生物进化的历程。

设计思想经过丰富多彩的动植物图片产生激烈的视觉成效,复习引入新课,很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的联系到原始单细胞生物究竟是怎样转变为丰富多彩的动植物的,既而提出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一)生物进化的凭证学生:察看化石。

教师: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好久从前的事情,没有人能够亲身经历生物进化几十亿年的历史。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名师教案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名师教案 苏教版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别生物的主要类群,描述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②说出分类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①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发展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②尝试为生物标本室里的脊椎动物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了解大自然的生物资源,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②了解学校的生物标本资源,培养爱校、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尝试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让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

设计思路:在本节课中,使学生自主的掌握分类的思想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真正学会分类的思想方法呢?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2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学生亲手拖动图片为动物进行分类,同时要求讲出拖动的理由。

这个活动的特点是趣味性较强,但又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在拖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方法。

第二个活动是邀请学生为生物标本室里面的脊椎动物进行归类。

这个活动的特点是实践性较强,利用学校现有的标本资源,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掌握分类的方法。

这样的2个活动,学生很乐于参与,而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又主动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

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动物标本教学地点:生物实验室、标本室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性教学,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而不是灌输,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整个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这一特征。

2、本节课从认识动物入手,又用多媒体突出行为参与,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使直观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3、利用学校的生物资源,把学生带到标本室,亲身参与并体验科学的分类,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4、本节课对学校的要求比较高,既需要上课的地点靠近生物标本室,也需要生物标本室里的动物种类比较齐全。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物种多样性及保护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物种多样性及保护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物种多样性及保护苏教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物种多样性及保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金花茶。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

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又是有区别的,各自之间的特征又是什么,都复习到了吗?【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脊椎动物>>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等食物。

2.为皮装、皮鞋等皮革制品和羊毛衫等服装制品的生产提供原料3.有些还可作为运输工具(骆驼、马)4.药用价值5.仿生学方面>>我国的珍稀动物我国珍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最容易丢分的易混淆知识点>>细菌观察方式: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细菌具有细胞的一般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核区,核质裸露,没有核膜包被。

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常见的真菌:酵母菌、根酶、蘑菇、青霉、曲霉,极少数个体微小,绝大多数个体较大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病毒观察方式:电子显微镜。

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考点及练习考点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也用种子繁殖后代,但种皮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银杏B.小麦C.樟树D.蚕豆【答案】A【解析】举例:松、杉、柏、银杏、苏铁(铁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下(二)第9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基础知识回顾: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在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2.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来区分的,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

3.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又叫。

4.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同种生物的可以生育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5.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

6.藻类植物的结构都比较,大都生活在中。

2.单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等。

3.苔藓植物一般只有矮小的和又小又薄的,没有,茎、叶中没有4.蕨类植物不仅有真正的、、,而且在体内具有,因此能够较好地适应生活。

5.蕨类植物通过产生生殖细胞来繁殖后代。

6.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都离不开,因此只适于生活在的环境中。

7.种子植物是能够产生的绿色植物,包括植物和植物。

8.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包被;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包被形成。

9.被子植物一般具有等器官。

10.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为人类提供和。

11.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等。

二级保护植物有、、等。

12.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

1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组成,如、、等。

14.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体外披覆坚硬的,如、、等。

15. 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其主要特征是,体表有坚硬的和分节的,头部有、、等器官。

节肢动物主要包括:动物、动物、动物和动物。

16.脊椎动物代表着动物界中的类群,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身体背部有。

17.鱼类身体多呈,体表披覆,用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能感知水流的方向。

18.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向过渡的类型。

19.爬行类由于具有较为发达的,生殖不需要而成为真正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

20.鸟类身体大多呈,前肢变成,体表披覆。

21.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是,它的典型特征是。

22.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被誉为“活化石”的外,还有蒙古野驴、、、、、等。

23.病毒是结构非常的生物,它们没有结构,一般只具有和遗传物质。

24.细菌的细胞一般由、、和等部分构成,有些细胞还有和等结构,最典型特点是。

25.从活的生物体内吸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

26.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它们分为、和三种类型。

27.细菌在自然界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8.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由、、和组成,细胞内没有,一般营或生活。

29.生物多样性,就是及其的多样性。

30.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多样性。

31.物种多样性具有价值、价值、价值。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体现为。

3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3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35. 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36.保护生物多样性,还应加强和,提高公民的意识。

37.原始大气中含有、、、、和等。

38.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是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的。

39.生命起源阶段:→→→原始生命40.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4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等的总称。

42.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化石。

43.科学家们发现,越、越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越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4.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到、从到、从到、从到。

4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用生物“”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4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47.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48.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的工作最为杰出,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49.在生存竞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不适者被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50.生物进化是的结果。

51.著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纲目,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同祖。

52.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53.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生最显著变化的是的增加。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对于生物分类,以下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B.生物分类完全按照生物的外形来划分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D.生物分类中,所有的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2.下列属于生物分类依据的是A.形态结构特征B.营养方式C.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D.以上都是3.如果增加“亚纲”这一分类单位,其分类地位应处于A.界与门之间B.门与纲之间C.纲与目之间D.科与属之间4. 下列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A.门B.纲 C.目 D.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则越小B.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则越大C.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远D.在生物各类群之间,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则越近6.在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纲B.目C.科D.属7.下列各组中,属于同一类群生物的是A.细菌、蘑菇、灵芝B.松树、蘑菇、灵芝C.病毒、细菌、鱼D.蘑菇、灵芝、银耳9.下列哪类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10.煤主要是由下列埋藏在地下哪种植物的遗体形成的?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1.下里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A.油松B.珙桐C.铁线蕨D.地钱12.水绵、海带、衣藻、紫菜等植物,它们的共同特征是A.都有根状体B.都有叶状体C.都能固着生活在海底D.都能释放氧气13.下列植物中具有输导组织的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D.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14.蕨类植物没有A.根B.茎C.叶D.花15.松树在受精的过程中A.须在水中进行B.在阴湿的环境中进行C.脱离了水的限制D.要在雨季中进行16.有“裸子植物的故乡”美称的国家是A.法国B.中国C.俄罗斯D.加拿大17.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18.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A.桫椤B.水杉C.荷叶铁线蕨D.珙桐19.下述动物中,身体分节并且分部的是A.蛔虫B.水螅C.蜜蜂D.蚯蚓20.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具有外骨骼B.具有贝壳C.身体分节D.足分节21.下列四组动物中,都属于昆虫纲的是A.蝴蝶、蝗虫、蚂蚁B.螃蟹、蜘蛛、蜈蚣C.蜘蛛、蝴蝶、螳螂D.蝎子、蜈蚣、对虾22.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95%B.无脊椎动物的种数约占动物种数的5%C.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椎D.无脊椎动物身体里面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23.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A.嗅觉在起作用B.侧线在起作用C.听觉在起作用D.视觉在起作用24.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是A.古代的爬行类B.古代的两栖类C.古代的鱼类D.古代的鸟类25.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哺乳动物的是A.蝾螈B.扬子鳄C.大鲵D.大熊猫26.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A.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C.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D.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27.下列生殖方式为卵生的脊椎动物是:A.蝙蝠B.白鳍豚C.扬子鳄D.蝗虫2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脊椎是动物界最多的B.蜜蜂的采粉活动有利于植物结实C.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一万只害虫,因此不能捕食青蛙D.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所消灭的鼠类,相当于增产1000千克的粮食,对人类是有益的29.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A.流行性感冒B.肝炎C.艾滋病D.化脓性炎症30.要观察病毒,必须借助的仪器是A.手持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上述三者均可3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能独立生活B.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C.病毒不属于生物D.病毒对人类都有害32.烧伤容易感染绿脓杆菌,人们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来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绿脓杆菌的感染,绿脓杆菌是一种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33.下列真菌中属于单细胞的是A.酵母菌B.青霉C.银耳D.蘑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