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物流地理李先强毛宁莉课程设计

物流地理李先强毛宁莉课程设计

物流地理李先强毛宁莉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二、课程内容1. 物流地理基本概念物流地理的定义、涵盖范围、发展历程、相关理论等。

2. 物流地理管理方法物流企业的组织和管理、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

3. 物流地理技术手段物流信息系统、自动化设备、物流工程设施、物流软件等。

4. 物流地理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物流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课程设计1.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现场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进度本课程通过15周的教学时间,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环节学时物流地理基本概念 2物流地理管理方法 4物流地理技术手段 4物流地理案例分析 53. 课程评估本课程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测评方式占比期中考试30%课堂表现30%课程作业20%期末考试20%4. 课程特色本课程具有以下特色:•强调实际应用: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贴近实际,注重实际应用。

•突出互动性:通过小组讨论、现场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四、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物流地理专家李先强和毛宁莉主讲,两位老师均有多年的物流地理相关教学和实践经验,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案例库,教学成果显著,深受学生好评。

五、参考文献1.李先强. 《物流地理学》.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2.毛宁莉. 《物流管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高明. 《现代物流学》.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物流地理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物流地理指导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物流地理授课班级:XXX级XXX班授课时间:XX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物流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流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3. 物流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物流行业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基本情况。

2. 提问:什么是物流地理?它与物流行业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授1. 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介绍物流地理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分析物流地理与物流行业的区别和联系。

2. 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 介绍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如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物流设施等。

- 分析各要素在物流地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物流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物流地理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 分析案例中物流地理要素的布局和优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某地区的物流地理布局。

2. 学生展示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物流地理在物流行业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物流地理的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物流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评估学生对物流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对物流地理学习的热情。

3.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VIP专享】《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VIP专享】《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其阐述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的特点、产业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布、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综合性是指学好本课程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学会综合分析的方法。

区域性是指它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程和规律。

本课程共2学分,总课时为40学时,34课时讲授1. 2设计思路本课程与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市场营销、外贸运输等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必备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物流经济地理也会加深对上述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课程对于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充分运用地图和挂图,增强课程讲授的直观性。

配合必要的课堂分析讨论和练习册训练。

2.课程目标2.1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文化教育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经济地理知识,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其二,理论研究任务。

物流经济地理是属于新兴的边缘性科学,无论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其三,实践应用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学时:48适用专业:高职教育类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等专业、港口与航运管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电子商务和港口物流设备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1.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和生产力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客货流的形成;2.综合运输网中各种运输方式(铁、公、水、航空、管道)的特点及布局;物流基础设施特点及布局;3.世界海运、空运、陆路运输的地域分布特点及布局。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经济区的划分、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原则与特点,建立“系统”的概念,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增强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掌握世界枢纽港口、重要航线的布局,为物流管理、港航生产管理、货运代理、船舶代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前期课程:《货物学》后续课程:《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集装箱运输业务》、《货运代理》二、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部分1.掌握主要运输货物(如煤炭、石油、矿石、钢铁)的资源分布;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3.了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布局;4.了解各种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的布局特点及其线路和站点布局;5.了解我国大宗货物运输系统布局;6.掌握世界海运和空运航区的划分;7.掌握主要枢纽港口的布局;了解空港的布局8.掌握世界重要海峡和运河的分布;9. 掌握世界远洋航线的分布、了解空运航线的分布。

(二)实务部分培养学生根据资源布局、生产布局、物流基础设施布局选择满足货物流动要求,经济效益最隹的物流线路及物流方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完成一般调研报告的能力。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物流实训室、企业现场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五、教法说明物流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应用面较广的综合性课程,适用于高职教育类港口与航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物流地理》(第二版)
二、内容简介
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以运输和信息为平台,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现代全供应链管理系统。

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物流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从事物流工作时更快的进入角色,更好地优化物流的系统性。

三、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程
四、建议学时
54学时
五、前导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现代物流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六、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物流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学》、《物流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七、课程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物流地理知识、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向等,为进一步进行管理工作进行能力铺垫。

物流地理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物流地理指导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物流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掌握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包括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物流园区等。

- 理解不同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物流活动的能力。

-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物流行业重要性的认识。

- 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物流活动相互关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物流地理的基本要素。

- 不同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2. 难点:- 运用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物流活动。

- 解决实际物流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 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流活动(如快递配送、货物运输等)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物流地理的兴趣。

2. 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物流活动是如何在地理环境中进行的?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有哪些影响?”(二)新课讲授1. 物流基本概念及分类:- 介绍物流的定义、分类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物流地理基本要素:- 讲解物流节点、物流线路、物流园区等基本概念。

- 分析不同类型物流节点的分布特点。

3. 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以地图和案例为依据,分析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如地形、气候、交通等。

(三)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 以具体的物流案例(如某地区物流园区建设、某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等)为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案例中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重点内容:- 回顾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分类、要素及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

2. 总结:- 强调物流地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地理环境与物流活动相互关系的认识。

四、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 阅读相关物流地理教材或资料,了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 选择一个具体的物流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物流活动的影响,并撰写报告。

《物流地理》课程大纲

《物流地理》课程大纲
常请假、迟到或早退(超过6次),且对参与学习活动或会议态度不积极
2.课堂表现(25分)
学习能积极主动、课堂任务精准完成、与老师互动效果很好、实践操作准确、
学习能较积极主动、课堂任务正确完成、与老师互动效果较好、实践操作较准确
学习能主动、课堂任务较正确完成、与老师互动效果较好、实践操作一般
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堂任务完成较少、与老师互动效果一般、实践操作一般、
5、团队任务分配10分
(1)职责清楚5
(2)任务分配合理5
6、调研方案10分
(1)排版规范5
(2)表述流畅5
合计
评量标准
评量项目
A
B
C
D
1、报告内容30分
(1)内容详实15
内容详实
内容较详实
内容尚可
无主题内容
(2)流程合理
流程合理
流程基本合理
流程较合理
流程不合理
2、数据统计30分
(1)来源可靠15
来源可靠
期中
成绩
30
阶段性书面报告DGa2,EGa2
30
4人一组共同完成各调研任务,能够明确完成本人分工并积极协助配合他人,计划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具备可操作性,可得满分,其他情况,酌情加减分。
期末
成绩
30
实作评量
DGa1,EGa2
30
对某市某区域配送网点布局与主要街道进行绘制:满分30分
评价内容:
(1)地图中标注的配送网点准确;
F教学方式
讲授 讨论或座谈 专题学习 分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它()
G学习评量
成绩项目
配分
评量方式
(呼应能力指标)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物流地理概述1.1 物流地理的定义解释物流地理的概念,包括其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和重要性。

1.2 物流地理的作用探讨物流地理在物流行业中的作用,包括资源分配、运输网络规划等。

1.3 物流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介绍物流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运输模式、配送中心选址、供应链管理等。

第二章:物流运输模式2.1 公路运输解释公路运输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景,如灵活性、门到门服务等。

2.2 铁路运输介绍铁路运输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景,如大批量货物运输、长距离运输等。

2.3 航空运输阐述航空运输的概念、特点和适用场景,如快速运输、远距离运输等。

第三章:物流配送中心选址3.1 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解释配送中心选址对物流系统的影响,如成本效率、服务水平等。

3.2 配送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探讨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市场规模、人力资源等。

3.3 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和工具介绍常用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和工具,如成本分析模型、需求预测模型等。

第四章:供应链管理4.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如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4.2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环节介绍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环节,如采购、生产、库存管理、销售等。

4.3 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探讨供应链管理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供应链协同、风险管理等。

第五章:物流地理信息系统5.1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解释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如数据集成、空间分析等。

5.2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介绍物流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如路线规划、货物追踪等。

5.3 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探讨物流地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要点,如技术支持、数据更新等。

第六章:国际物流地理6.1 国际物流概述解释国际物流的定义和重要性,包括跨国界运输和贸易流程。

6.2 海关和贸易法规探讨海关和贸易法规对国际物流的影响,包括关税、进出口限制等。

《物流经济地理》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s geography课程编号:05210980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总学时数:45学分:2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物流经济地理》研究经济活动的地域系统,既包括各经济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区经济部门的结构、规模和发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门结构的相互关系,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

本课程分别探讨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地域组织形式来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以后做物流业务作好铺垫。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和物流布局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物流的布局原则。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物流的布局原则。

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条件、物流的布局原则。

第二章我国物流发展概况1、教学内容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我国物流发展的机遇与前景、西部大开发的现实意义、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难点:无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2)我国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1、教学内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3、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难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

4、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2)熟悉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3)掌握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第四章轻工业物流地理1、教学内容我国轻工业的发展概况、轻工业的生产布局,轻工业物流的现状,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2、重点、难点重点:我国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1.前言1. 1课程性质物流经济地理是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强的特点。

本课程研究对象是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其阐述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自然地理因素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的特点、产业部门的构成及其分布、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区域性。

综合性是指学好本课程要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学会综合分析的方法。

区域性是指它是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历程和规律。

本课程共2学分,总课时为40学时,34课时讲授1. 2设计思路本课程与现代物流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市场营销、外贸运输等关系十分密切。

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知识是学习物流经济地理必备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习物流经济地理也会加深对上述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课程对于提高国际贸易实务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国际贸易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充分运用地图和挂图,增强课程讲授的直观性。

配合必要的课堂分析讨论和练习册训练。

2.课程目标2.1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文化教育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经济地理知识,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其二,理论研究任务。

物流经济地理是属于新兴的边缘性科学,无论其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教学和学习过程也是对这门学科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其三,实践应用任务。

即通过本课程学习,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经济贸易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世界各地物流地理的特点和优势。

3. 探讨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地理的概念与定义2. 物流地理的重要性和作用3. 世界物流地理的特点和优势4. 物流地理与经济发展5. 物流地理与供应链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物流地理案例,如世界各地的物流中心、港口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涵盖物流地理基本概念、特点、优势等内容的PPT。

2. 物流地理案例资料:收集世界各地物流中心、港口等案例资料。

3. 实地考察安排:联系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安排实地考察行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物流地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势。

3. 案例分析:分析世界各地物流中心、港口等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流地理对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6.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或物流中心,了解物流地理的实际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物流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物流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物流地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进行物流地理相关的学术研究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流地理教案肉1、2

物流地理教案肉1、2

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导入:新授:小结:作业:导入:新授:小结:作业:1、开场白,自我介绍,上课要求(课代表)2、简单介绍教材内容及课时安排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一、新课引入结合现代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通过分析物流与工业、农业、商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关系,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港澳台,分别介绍了各个区域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物流的发展概况。

本文最后还介绍了美国、日本、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物流经济情况,以便读者对全球物流经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导向问题: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有什么意义?理论名词: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是指为了满足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等方式,实现、、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

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2生产力布局的层次①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

这是宏观层次的布局②生产部门布局和地区生产力布局。

这是中观层次的布局③企业区位的选定,这是微观层次的布局。

? 生产力布局原则生产分布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生产力的布局原则,主要有:①调整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发展比例,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②企业布臵集中与分散相结合;③地区专门化与地区多样化发展相结合;④根据各类企业的指向性,选择最佳区位。

? 生产力布局因素生产力布局是随各种布局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这些因素主要有:①自然因素。

即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经济地理2、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3、课程编号:0616314、课程类别:专业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专科7、适用专业:物流管理8、开课学期:49、学时:理论课学时4010、学分: 2.5二、课程教育目标《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

第1章绪论本章教学内容: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1.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1.2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2.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2.2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第 2 章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本章教学内容:2.1 生产力布局2.1.1生产力布局概述2.1.2生产力布局的原则2.1.3 2.1.4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2 物流空间布局2.2.1物流空间布局概述2.2.2物流空间布局的原则2.2.3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第 3 章农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3.1 农业与物流3.1.13.1.2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1.33.1.4 3.1.5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我国农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措施3.2 种植业物流经济地理3.2.1 粮食作物3.2.2 经济作物3.3 林业物流经济地理3.3.1 3.3.2 3.3.3 3.3.4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我国经济林布局我国防护林布局3.3.53.3.6我国林业结构变化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培育3.4 畜牧业物流经济地理3.4.1 畜牧业概述3.4.2 我国畜牧业的分布3.5 渔业物流经济地理3.5.1 发展渔业的意义3.5.2 我国渔业发展概况3.5.3 我国渔业资源3.5.4 我国渔业生产布局第 4 章工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4.1 工业与物流4.1.1 工业物流的概念及作用4.1.2 工业物流的特点4.1.3 工业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4.1.4 工业物流企业运作流程4.2 轻工业物流经济地理4.2.1纺织工业4.2.2食品工业4.2.3造纸工业4.2.4日用品制造业重工业物流经济地理4.3.1能源工业4.3.2冶金工业4.3.3建筑材料工业4.3.4化学工业4.3.5机械工业4.3.6电子工业第 5 章商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5.1 商业与物流5.1.1 商业物流的特点5.1.2 商业与物流的关系5.2 商业布局及其形成规律5.2.1 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5.2.2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5.2.3 商业中心布局5.3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及其物流发展5.3.1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5.3.2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物流发展现状第 6 章物流交通地理本章教学内容:6.1 物流与交通运输6.2 铁路运输6.2.1铁路运输的特点6.2.2铁路车站6.2.3铁路枢纽6.3 公路运输6.3.1公路运输的特点6.3.2公路的分类6.3.3货车的分类6.3.4公路运输的模式6.4 水路运输6.4.1水运船舶6.4.2水运航道6.4.3水运港口6.5 航空运输6.5.1 航空线和航空港6.5.2 航空货物运输6.6 管道运输6.6.1 管道的分类6.6.2 我国管道运输概况第7 章旅游经济地理本章教学内容:7.1 旅游业7.1.1 旅游业的特点7.1.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7.2 旅游资源7.2.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7.2.2 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7.3 旅游经济地理区划7.3.1旅游经济地理区划的意义与原则7.3.2旅游经济地理区划的影响因子7.3.3我国旅游经济地理区划7.4 旅游物流7.4.1旅游物流概述7.4.2旅游物流产业化、集群化、科学化发展的可行性7.4.3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旅游业供应链第8 章物流分区地本章教学内容:8.1 我国经济区划8.1.1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8.1.2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8.1.3经济区划对物流的影响8.2 东北地区8.2.1东北地区概况8.2.2东北地区经济8.2.3东北地区物流8.3 北部环渤海地区8.3.1北部环渤海地区概况8.3.2北部环渤海地区经济8.3.3北部环渤海地区物流8.4 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8.4.1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概况8.4.2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8.4.3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物流8.5 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8.5.1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概况8.5.2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8.5.3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物流8.6 长江中游地区8.6.1长江中游地区概况8.6.2长江中游地区经济8.6.3长江中游地区物流8.7 黄河中游地区8.7.1 黄河中游地区概况8.7.2 黄河中游地区经济8.7.3 黄河中游地区物流8.8 大西南地区8.8.1 大西南地区概况8.8.2 大西南地区经济8.8.3 大西南地区物流8.9 大西北地区8.9.1 大西北地区概况8.9.2 大西北地区经济8.9.3 大西北地区物流第9 章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9.1 香港地区物流地理9.1.1 香港物流自然环境9.1.2 香港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1.3 香港物流业发展9.2 澳门地区物流地理9.2.1 澳门物流自然环境9.2.2 澳门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2.3 澳门物流业发展9.3 台湾地区物流地理9.3.1 台湾物流自然环境9.3.2 台湾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3.3 台湾物流业发展第10 章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本章教学内容:10.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概述10.1.1 国际贸易的新变化10.1.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10.1.3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0.2 国际海运物流10.2.1 国际海运物流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1022国际海运主要航线10.3国际陆路物流10.3.1国际公路运输10.3.2国际铁路和大陆桥运输10.3.3国际管道运输10.4国际航空物流10.4.1 民用航空10.4.2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现状10.4.3我国民用航空发展现状10.5国际能源物流10.5.1能源结构10.5.2世界石油资源10.5.3我国石油资源10.6国际大宗干散货物流10.6.1铁矿物流10.6.2煤炭物流10.6.3粮食物流10.7国际主要物流地理分区10.7.1亚洲经济区10.7.2欧洲经济区10.7.3美洲经济区10.7.4大洋洲经济区10.7.5非洲经济区四、学时分配五、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1、课内安排5次,安排2课时的习题练习和讲解。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物流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物流地理总学时:80课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相关的地理知识、为物流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单元物流节点布局教学内容:1、物流节点2、城市物流基地布局3、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教学要求1、理解物流节点的概念;了解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分类。

2、了解物流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区位选择原则。

3、重点掌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别及布局特点。

4、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物流经济圈和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状况。

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教学内容:1、农业生产布局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3、都市农业生产布局4、农产品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分布概况,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主要物产。

2、重点掌握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

3、了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掌握农业圈层的布局特点。

4、了解都市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第三单元轻工业物流地理教学内容:1、纺织工业2、食品工业4、日用品工业教学要求:1、了解轻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布局原则。

2、了解纺织业的发展;重点掌握纺织工业的布局特点。

3、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食品工业的布局特点。

4、了解造纸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造纸工业的布局特点。

第四单元重工业物流地理教学内容:1、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2、能源工业3、冶金工业4、化学工业5、建材工业6、机械工业7、电子工业8、重工业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2、了解各类重工业,如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布局要求和分布情况。

3、掌握重工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4、掌握我国目前重工业物流的现状和前景。

第五单元运输业物流地理教学内容:1、物流运输业概述2、铁路运输3、公路运输4、水路运输5、航空运输6、管道运输教学要求:1、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现有运输方式分类。

物流地理-教案-项目七 国际物流地理

物流地理-教案-项目七 国际物流地理
连云港方案优点是铁路在中国境内的距离较长,达4100多公里,可以收取较多的过境运费。但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如:目前我国境内兰新铁路是单线,石油运量较大,缺水严重,运力比较紧张;陇海铁路宝鸡--天水也是单线,运输的能力小,经常塌方断道,是进出西北的卡脖子地段;徐州以东的陇海段亦为单线。境外因苏联解体,中亚变成了很多国家,许多问题协调困难;铁路建设与集装箱方面的技术问题因穿越不少山洞而受阻。
(二)国际物流运输的种类
国际物流的运输方式有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及邮政运输,还有多式联合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等。
(三)影响国际物流运输的主要因素
1.运输成本
2.运行速度
3.货物的特点及性质
4.货物数量
5.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第二节 国际海洋物流地理
一、国际海洋运输概述
(一)国际航区划分
绥芬河方案虽然系海陆联运,竞争力较强。但海参崴港是座冻港,天寒地冻时每年有2—3个月结冰期。绥芬河口岸过货能力现已饱和,目前运力紧张而且由于经中国的运距短,所以按现行运价对我不利。
天津方案全程运距最短,在中俄境内的距离也最短,运费应最省,但是北京--天津的铁路运力非常紧张,增加运输比较困难。况且,目前在蒙古境内的收费标准较高,对中俄两国都不利。




项目七 国际物流地理
第一节 国际物流地理概述
一、国际物流概述
二、国际物流运输
第二节 国际海洋物流地理
一、国际海洋运输概述
二、世界海洋运输航线
三、世界大宗货物运输航线
第三节 国际运输其他方式
一、国际铁路运输
二、国际航空运输
三、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课 后
小 结
发现同学们的基础不是太好,所以课堂上要强调的知识点比较多,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纪律方面:有一些同学上课总感觉无所事事,所以总是需要督促他们做笔记。

物流地理教案

物流地理教案

物流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的概念、目标和作用。

2. 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掌握物流地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区域分布。

4. 分析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5. 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物流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物流地理的概念和特点。

2. 物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 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模式。

4. 物流地理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分布。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物流地理的概念和特点1. 物流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物流地理与地理学其他分支的关系。

第二课物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1. 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中的作用和应用。

2. 物流供应链的空间分析和优化。

3. 物流信息管理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第三课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模式1. 陆上物流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模式。

2. 海上物流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模式。

3. 空运物流网络的发展趋势与模式。

第四课物流地理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分布1. 自然环境对物流的影响。

2. 社会经济因素对物流的影响。

3. 区域差异对物流的影响。

4. 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教学:讲授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介绍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模式和趋势。

2. 讨论研究:就物流地理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分布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流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物流特点和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4.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物流地理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实例分析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活动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物流地理教材和参考书。

2. 多媒体教室设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物流地理的概念和特点(2学时)第二课:物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2学时)第三课:全球物流网络的发展模式(2学时)第四课:物流地理的影响因素和区域分布(2学时)八、拓展活动1. 参观物流园区或物流企业,了解实际物流运作。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完整版)物流经济地理---教学大纲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物流经济地理2、课程英文名称: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3、课程编号:0616314、课程类别:专业课5、课程性质:必修课6、适用层次:汉族专科7、适用专业:物流管理8、开课学期:49、学时:理论课学时4010、学分: 2.5二、课程教育目标《物流经济地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等基本理论。

并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流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和地域组织的形成、特征、结构、分类和分区。

第1章绪论本章教学内容: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1.1 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1.1.2 物流经济地理的学科体系1.2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研究方法1.2.1 物流经济地理的主要研究内容1.2.2 物流经济地理的基本研究方法第 2 章生产力布局与物流空间布局本章教学内容:2.1 生产力布局2.1.1生产力布局概述2.1.2生产力布局的原则2.1.3 2.1.4生产力布局的演变与问题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2.2 物流空间布局2.2.1物流空间布局概述2.2.2物流空间布局的原则2.2.3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第 3 章农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3.1 农业与物流3.1.13.1.2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物流的概念和分类3.1.33.1.4 3.1.5发展农业物流的意义我国农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物流发展的措施3.2 种植业物流经济地理3.2.1 粮食作物3.2.2 经济作物3.3 林业物流经济地理3.3.1 3.3.2 3.3.3 3.3.4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我国经济林布局我国防护林布局3.3.53.3.6我国林业结构变化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培育3.4 畜牧业物流经济地理3.4.1 畜牧业概述3.4.2 我国畜牧业的分布3.5 渔业物流经济地理3.5.1 发展渔业的意义3.5.2 我国渔业发展概况3.5.3 我国渔业资源3.5.4 我国渔业生产布局第 4 章工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4.1 工业与物流4.1.1 工业物流的概念及作用4.1.2 工业物流的特点4.1.3 工业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4.1.4 工业物流企业运作流程4.2 轻工业物流经济地理4.2.1纺织工业4.2.2食品工业4.2.3造纸工业4.2.4日用品制造业重工业物流经济地理4.3.1能源工业4.3.2冶金工业4.3.3建筑材料工业4.3.4化学工业4.3.5机械工业4.3.6电子工业第 5 章商业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5.1 商业与物流5.1.1 商业物流的特点5.1.2 商业与物流的关系5.2 商业布局及其形成规律5.2.1 商业布局研究的内容和意义5.2.2 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5.2.3 商业中心布局5.3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及其物流发展5.3.1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5.3.2 我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物流发展现状第 6 章物流交通地理本章教学内容:6.1 物流与交通运输6.2 铁路运输6.2.1铁路运输的特点6.2.2铁路车站6.2.3铁路枢纽6.3 公路运输6.3.1公路运输的特点6.3.2公路的分类6.3.3货车的分类6.3.4公路运输的模式6.4 水路运输6.4.1水运船舶6.4.2水运航道6.4.3水运港口6.5 航空运输6.5.1 航空线和航空港6.5.2 航空货物运输6.6 管道运输6.6.1 管道的分类6.6.2 我国管道运输概况第7 章旅游经济地理本章教学内容:7.1 旅游业7.1.1 旅游业的特点7.1.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7.2 旅游资源7.2.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7.2.2 我国旅游资源的特点7.3 旅游经济地理区划7.3.1旅游经济地理区划的意义与原则7.3.2旅游经济地理区划的影响因子7.3.3我国旅游经济地理区划7.4 旅游物流7.4.1旅游物流概述7.4.2旅游物流产业化、集群化、科学化发展的可行性7.4.3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旅游业供应链第8 章物流分区地本章教学内容:8.1 我国经济区划8.1.1经济区划与行政区划8.1.2经济区划的演变与发展8.1.3经济区划对物流的影响8.2 东北地区8.2.1东北地区概况8.2.2东北地区经济8.2.3东北地区物流8.3 北部环渤海地区8.3.1北部环渤海地区概况8.3.2北部环渤海地区经济8.3.3北部环渤海地区物流8.4 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8.4.1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概况8.4.2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8.4.3东部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物流8.5 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8.5.1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概况8.5.2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经济8.5.3南部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物流8.6 长江中游地区8.6.1长江中游地区概况8.6.2长江中游地区经济8.6.3长江中游地区物流8.7 黄河中游地区8.7.1 黄河中游地区概况8.7.2 黄河中游地区经济8.7.3 黄河中游地区物流8.8 大西南地区8.8.1 大西南地区概况8.8.2 大西南地区经济8.8.3 大西南地区物流8.9 大西北地区8.9.1 大西北地区概况8.9.2 大西北地区经济8.9.3 大西北地区物流第9 章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教学内容:9.1 香港地区物流地理9.1.1 香港物流自然环境9.1.2 香港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1.3 香港物流业发展9.2 澳门地区物流地理9.2.1 澳门物流自然环境9.2.2 澳门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2.3 澳门物流业发展9.3 台湾地区物流地理9.3.1 台湾物流自然环境9.3.2 台湾物流社会经济环境9.3.3 台湾物流业发展第10 章国际物流经济地理本章教学内容:10.1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概述10.1.1 国际贸易的新变化10.1.2 我国对外贸易现状10.1.3 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10.2 国际海运物流10.2.1 国际海运物流集装箱港口发展现状1022国际海运主要航线10.3国际陆路物流10.3.1国际公路运输10.3.2国际铁路和大陆桥运输10.3.3国际管道运输10.4国际航空物流10.4.1 民用航空10.4.2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现状10.4.3我国民用航空发展现状10.5国际能源物流10.5.1能源结构10.5.2世界石油资源10.5.3我国石油资源10.6国际大宗干散货物流10.6.1铁矿物流10.6.2煤炭物流10.6.3粮食物流10.7国际主要物流地理分区10.7.1亚洲经济区10.7.2欧洲经济区10.7.3美洲经济区10.7.4大洋洲经济区10.7.5非洲经济区四、学时分配五、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1、课内安排5次,安排2课时的习题练习和讲解。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

物流地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物流地理中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3)熟知我国物流地理分布的特点和优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流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物流地理的定义;(2)物流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物流地理与国家战略的关系。

2.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1)公路运输:灵活、便捷、时效性强;(2)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快、成本低;(3)水运:运量大、成本低、时效性相对较差;(4)航空运输:速度快、时效性强、运量小;(5)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性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应用;(3)我国物流地理分布的特点和优势。

2. 教学难点:(1)物流地理分布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不同运输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化组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地理的基本概念、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我国物流地理分布的特点和优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物流案例,让学生了解物流地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实际操作中的优化组合。

4. 地图观察法:观察我国物流地理分布图,分析各地的物流优势和劣势。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了解物流地理知识。

2. 物流地理分布图:准备一张详细的中国物流地理分布图,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物流地理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4.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物流地理》教案1

《物流地理》教案1
三、优势农产品及其优势区域布局:
1、专用小麦: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
2、专用玉米:东北—内蒙古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3、高油大豆: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4、棉花: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北内陆棉区。
5、“双低"油菜:长江上游、中游、下游3个区域.
6、“双高”甘蔗:广西、云南、广东。
四、实训小结
同学们的动手热情很高,通过绘图实训,既提高了感性的认识,也强化了内容的理解,能够将地图的空间结构理解记忆下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五、课后作业
通过“盲画”的形式把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精确的绘制出来。
基本课题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
第三节
都市农业生产布局
课时
2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农业圈层和都市型农业.
四、授课内容:
第二章 农业物流地理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物技能,经过人工种植、培育和饲养等生产活动,以获得各种农产品的生产部门。包括有农、林、牧、副、渔五业。
农业生产的特点:不稳定性、季节性、地域差异性和综合性。
第一节 农业生产布局
一、粮食生产布局组合:
1、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
2、在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冬小麦
课后记
基本课题
第二章农业物流地理
第二节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课时
2
教学环境
教室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重点
确定优势农产品的主要原则、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难点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法、启发式。
一、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清点出勤人数、提醒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地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物流地理》(第二版)
二、内容简介
现代物流是以物流企业为主,以运输和信息为平台,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的现代全供应链管理系统。

物流的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会化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物流地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物流学和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从事物流工作时更快的进入角色,更好地优化物流的系统性。

三、课程性质
专业主干课程
四、建议学时
54学时
五、前导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现代物流基础》、《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等。

六、后续课程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物流运输管理》、《物流配送管理学》、《物流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七、课程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相应的物流地理知识、商品流通渠道、商品流向等,为进一步进行管理工作进行能力铺垫。

九、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建议采用全程形成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促使学生在课程的每个环节积极参与。

评价项目分为平时表现、单元训练任务完成情况和期终测试三部分综合评定,据点比例建议为10%、60%、30%。

其中单元训练任务完成情况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进程,每个单元都进行评价,最后得分是这些单元成绩的累加分数或平均分数。

具体评价项目内容及分数分配可参照如下说明表。

十、参考资料
1.刘景良.物流地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任祥.交通运输地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曾宪培,陈鹏.物流经济地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刘念.物流地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陈焰.物流经济地理.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6.王学锋,陆琪,马修军.国际物流地理.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孙秋菊.物流环境与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李波,王谦.物流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王淑荣.物流信息化培训考试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