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7章 财政收入概述精品文档20页
《财政学》第七版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 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 素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 析
三、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 评估
一、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变化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高,财政收 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 较高。
• 政府的预算外收入到底有多少钱呢?
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预算外资 金为347亿元,相当于预算内收入的 30.6%;此后,在体制转轨和财政分权改 革的过程中,我国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 1992年,全国预算外资金为3855亿元, 相当于当年预算内收入的97.7%,到了 2006年全国预算外收入总量已与3.9万亿 元的国家财政收入不相上下。
-
(二)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需适当增 大国家财力,健全国家财政
–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合 理调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 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 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 外收入增长
21.49 16.29 13.51 17.0 17.78 20.65 26.35
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增长变化总趋势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数量总水平,它
反映着企业和居民对政府活动经费的负担水平。 • 从1978年至2004年,年均增长18.01%.
变化情况 1、国家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增长。
返回
我国的财政收入
•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 比上年增长21.3%。财政收入突破8万亿 元。
2012第七章财政收入概述
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 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 财政、计划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 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基金、附加收入 等;主管部门从所属单位集中的上缴资金; 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 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国有企 业税后留用资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取得的不体现 政府职能的经营、服务性收入、也不作为预 算外资金管理。 37
40
4.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
(1)税费改革必须与规范“费”同时并 举,税收和收费是财政收入的两种形式,是 不能相互替代的. (2)税费改革应从中央政府做起. (3)先清理,后规范,分布纳入国家预算.
41
5、几点思考:
费改税是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的一种有效措 施。 严格执行1996年《决定》中关于预算外资金 收支计划管理办法。 合理划分和调整政府间职能。 调整政府间转移支付方式,建立公平、高效 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建立审计各级政府活动的审计体系。
22
制度外收入:三乱
各种收入形式的关系是:
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 金收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 入
23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
税收 收费
财政收入
中央政府性基金收 入
预算外资金收入
制度外收入
预算内
预算外
政府收入
图8-2 财政收入按资金管理方式分类示意图
管理方法
24
4.按财政收入是否强制取得分类
强制性收入
• 基于国民的个人负担能力,作为强制履行的义务, 向国民取得的收入,主要以税收为代表。
对等性收入
财政学第7章PPT课件
财政平衡的概念与意义
财政平衡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相等的状态 ,意味着国家财政收支处于均衡 状态。
财政平衡的意义
维持经济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 债务积累,保障国家财政的可持 续性。
财政赤字及其弥补方式
财政赤字
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状态,意味着国家财政出现亏空。
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
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增发货币等。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
公产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同时也 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
公产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规范性。
0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
将财政支出分为生产性支出和 非生产性支出,前者用于生产 和流通领域,后者用于满足社
感谢您的观看
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征收的合法性
和公正性,同时也要加强征收的监督和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03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
非税收入的使用管理需要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益和
规范性。
公产收入
公产收入的分类
公产收入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收益、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费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公产收入在征 收范围、征收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03
分税制、统收统支制、包干制等。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
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 机构分别征管。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税收分享、自负盈亏、分级预算、转移支付等。
财政学(陈共第七版)第七章_财政收入规模结构
2014年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2015年03月26日 00:42 2015-01-30 13:45:00 来源: 新民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MAUQ - 21 -
201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单位:亿元)
MAUQ
- 22 -
(三)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1、公共收费的性质 • (1)公共收费的概念 • 公共收费,即政府在实施特定的行政管理 以及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时,为体 现受益原则,提高经济效率,增强公共产 品的有效供给,以及对某些行为进行统计 和管理而按一定标准向企业或个人收取的 一定费用。 • 收费体现了受益的直接对称性,即谁受益 谁交费,是公共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AUQ
- 12 -
2、预算外收入 • 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而 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
• 特征: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计、管理和统筹使 用,另外编制基金预算,专款专用,实行“收支 两条线”管理。
• 预算外收入包括:
•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 性收费、地方财政收入、国有企业收入和其他收 入等。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 第三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实证分析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China Financial Futures Exchange
课程思考
如何理解财政收入分类? 什么是非税收入?如何实现非税收入的预 算管理? 哪些因素影响到一个国家财政收入规模? 如何评估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MAUQ
- 27 -
• ③ 税收收入是政府的主要收入,必须纳 入预算内统筹使用;收费可有所不同,全
财政收入概述
3、收入分配制度 虽然GDP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财政收入规模,但在
GDP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政府、企业、个人分配 这三者的分配比例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 各行业和各地区的比例和数量。
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 所有制结构:以国有经济为主 地区结构:以东部地带为主
15
“合理负担”原则
“合理负担”原则主要体现在税收中,就是指在 组织财政收入时,按纳税人收入的多少,采取不 同的征收比例,实行负担能力强的多负担,负担 能力弱的少负担。它通常采取不同的征税范围, 不同的税率,减免税等方式来实现。实行合理负 担,是实现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也是保证国家 财力的需要。
14
兼顾三者和两极利益原则
“兼顾三者利益”是指财政在处理国民收入分配 ,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不能只顾财政 收入的取得,还应将必要的财力留给单位和个人 ,以调动和发挥它们的积极性。
“兼顾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是指国家财政在处 理国民收入分配,并相应取得自身收入的过程中 ,应该同时兼顾中央级财政和地方级财政的利益 关系。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主要包括: 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8
3、国有资产收入
国有资产收入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 有者代表的身份,以上交利润、股息、红利、产 权等形式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以资产占用 费、租金、使用费等形式取得国有资源型资产的 收入。
可分为国有不动产和国有动产。
23
(三)财政收入的合理数量
1、因素分析法 通过寻找最优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从而 得出最优财政收入量。
陈共财政讲义第07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参考Word
陈共财政讲义第07章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1.财政收入分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无疑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但在实际应用时则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上加以选择: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二是要同各国实际情况相适应。
按照上述财政收入分类的要求,我国财政收入分类有必要采用三种不同标准的分类。
(1)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收费、债务收入、铸币收入(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
(2)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3)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可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
2.收费和预算外资金(1)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
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如罚没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2)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1993年企业财务与会计制度改革后,国有企业折旧基金和税后留用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
针对预算外资金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于1996年7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系统地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指明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工作方向,标志着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积极、稳妥地推行税费改革。
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税费改革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当前提高财政收入(指预算内)占GDP比重的重要途径。
税费改革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既要有利于政府收入机制的规范化,又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争取各方面的认同和支持,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地实施。
(4)我国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即预算内)的收费所占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甚至低于财政体制比较集中的英国和法国,但是,如果从收费占全部政府收入的比重来看,则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收费的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未纳入预算内(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中),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分别安排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特点。
7、第七章财政收入概论
2020/8/12
15
以部门结构为标准:
第一产业部门(如农业)的财政收入;第二 产业部门(如工业)的财政收入:我国的第 二产业部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最高;第三 产业部门(如各种服务业)的财政收入。
2020/8/12
了特定劳务和设施而向居民和企业收取的各 种费用和基金性收入。
2020/8/12
13
罚没收入:指有关政府执法部门依法对违法
和违章者收取的惩罚性资金和财物。
罚没收入都应按规定上交国库作为财政收入, 因此,罚没收入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
2020/8/12
14
⒊ 从财政收入来源角度的分类
以经济成份或所有制结构为标准:
平等征收通常指政府收取的费用应尽可能与 缴纳者的负担能力相一致或相对称。具体又 有两层含义:“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纵向公平”(Vertical Equity)。
2020/8/12
22
效率原则
指政府应尽可能以较少的经济成本来取得尽 可能多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效率原则又可分为:财政收入取 得过程本身的效率和财政收入取得对经济运 行效率的影响。
6
财政收入的外延
指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即计算一 国财政收入数量或规模时都要求包 括哪些项目和内容。
2020/8/12
7
财政收入与政府收入的统一性
财政部门是专门为政府理财的一种职能部门, 政府的所有收入应统一由财政部门加以管理。
所以,财政收入(Fiscal Revenue)和政府 收入(Government Revenue)在内涵上和 外延上应是等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