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9df73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9.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守财奴》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让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实例,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财富,培养健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实例,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向学生介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守财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分析与讲解:对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
5. 练习与拓展: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守财奴》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等。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练习题。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守财奴》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守财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fc10b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3.png)
《守财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掌握生字词,了解有关巴尔扎克及其作品《人间喜剧》的常识。
o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如“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
2.能力目标o培养学生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生动的动作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o训练学生把握小说情节结构,理解作品主题,并能够多角度评价人物形象。
3.德育目标o引导学生认识守财奴对金钱的痴迷所导致的人性的丧失,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o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以及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保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守财奴丑恶的本质和卑鄙的灵魂,理解葛朗台性格的社会意义。
•难点: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相关资料,小说节选内容的录像。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巴尔扎克及《欧也妮·葛朗台》相关资料,了解小说前后情节。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o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吝啬鬼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说起,引出《守财奴》中葛朗台这一西方文学史上经典的吝啬鬼形象,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2.整体感知o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梳理情节,整体感知课文。
o师生共同讨论,完成情节梳理表:▪抢夺梳妆匣(夺财)▪诱骗继承权(骗财)▪看守密室(守财)▪临终言行(殉财)3.字词讲解o讲解文中重要词语的音形义,如“面面相觑”、“弥留”、“逆情背理”、“执著”、“恬退隐忍”等。
4.情节分析o分析主要情节,欣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o找出描写葛朗台动作的细节,如“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o讨论这些动作与其年龄是否相符,并找出其他情节中类似的描写。
o如果没有“抢夺”这一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什么影响?5.课堂小结o葛朗台是一个贪婪、吝啬、狡诈、卑鄙的守财奴,金钱狂,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利己主义者,是一个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十足的拜金主义者。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2a1f2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3.png)
《守财奴》教案(通用14篇)《守财奴》篇1《守财奴》教案〖教学目标〗1.识记A“执著”.“憔悴”.“恬退隐忍”等词的音形义B关于巴尔扎克及《人间喜剧》2.理解分析A小说的情节结构B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传神的细节去分析人物形象3.运用:人物速描的写作〖教学设想〗1.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整体阅读训练,第二课时分析人物形象2.相对于《祝福》此课阅读难度低些,难点是如何将学生的阅读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3.有必要补充之前的相关情节〖教学过程〗一.导入关于人间喜剧及选文之前的相关情节二.整体阅读,圈点批注情节.人物描写.动词与形容词的运用.关键语句三.整体阅读检测(一)掌握下列加点词的音形义面面相觑弥留逆情背理执著恬退隐忍箍桶匠癖好轻手蹑脚憔悴撬(二)简答1.主要人物是2.葛朗台的幸福=3.小说围绕一个什么矛盾冲突展开?4.什么地方是小说的开端部分?5.作者用了那些事件去表现葛朗台是一个守财奴?6.找出这些事件的起点,用相同的类型的短语概括出来,作为小标题。
四.分析情节结构讨论上面5.6两题板书总结交代葛朗台其人:执著狂.占有狂.痴情.癖好揭示矛盾冲突:对待家庭财产的态度抢夺爱财发现梳妆匣惜金如命抢夺交回诱骗继承权骗财提出诱骗狡猾欺诈骗到看守密室守护金子守财兑换金子结局临死抓法器贪婪执著临终嘱咐讨论:我们常说小说的情节安排要做到波澜起伏,松弛适度,缓急结合,试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情节有哪些波折.三次冲突-----财产的抢取与占有四次缓和----财产的保护与死守五个转折点五.练习见一课一练六.课外练习1.批注本文的人物描写2.试比较此文与祝福刻画人物所使用方法的异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理解小说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生动的人物动作描写和传神的细节,人物的性格与小说的主题〖教学过程〗一.检查练习二.理解小说个性化的语言描写1.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a47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c.png)
守财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阐述小说《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及主题;
2.理解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与主题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及主题的讲解;
2.教学难点:小说中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电子手板、黑板;
2.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教师先根据学生对小说《守财奴》的初步了解,引导学生回忆小说中的主要情节。
然后,教师通过观看一段与小说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对小说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
2.讲授(20分钟)
教师通过PPT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1)主人公哈普提曼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守财奴?
2)小说中哈普提曼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如何?
3)小说中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引导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3.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小说中的描写,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讨论,以便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4.课堂练习(10分钟)
教师针对小说的内容及主题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以检验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5.总结(5分钟)
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解释和指导。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1ca5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守财奴》教学设计(精选9篇)《守财奴》篇14 守财奴教学设计《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时代特征的资产者的一个典型——暴发户葛朗台的形象。
这个形象的本质特征是嗜钱如命,他是金钱欲的化身。
作者通过葛朗台的发迹,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新旧交替时期,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日益得势和迅速发展的时代特征;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惟利是图的阶级本性,概括了资产者发家理财的一些主要特征。
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投机商人葛朗台的形象,极端贪欲和极端吝啬是他的最显著的性格特征。
他凶狠狡诈、精明能干,不择手段发财致富,保留着早期资产守财的特点。
课文节选自第五章《家庭的苦难》。
作品首先概括地介绍了葛朗台这个占有金子的执著狂,揭露了他爱财如命的本质。
然后具体地记叙葛朗台凶狠地抢夺金梳妆匣,虚伪地哄骗、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的经过,以及患疯瘫病后仍然整天守着金子,在临终前拼力抓取镀金十字架等细节,突出了葛朗台至死不变的守财奴本性。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个贪财、聚财的暴发户的形象。
作者在具体描写这个人物形象时,使他的一言一行都赤裸裸地围绕着金钱这个轴心转。
这种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对金钱的贪婪和占有欲,简直是一种变态心理;然而小说的迷人之处正是这种“变态”,使人在目瞪口呆、发笑感叹之余觉得这完全真实可信。
作者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之上,放开笔墨,让葛朗台进行充分的、淋漓尽致的表演,从而揭露出其极端贪婪、极端吝啬的性格特征。
作者善于使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善于捕捉生动的人物动作,善于描写传神的细节。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并通过它们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这对我们深刻理解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无疑会有很大的启发。
语文教案守财奴教学教案
![语文教案守财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3a8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d.png)
语文教案《守财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了解守财奴的形象特征。
(2)能够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讽刺手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认识到过度追求金钱可能导致的人性扭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及其讽刺手法。
2. 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运用的讽刺手法的理解与把握。
2. 对守财奴形象深入剖析,理解其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守财奴”这个词语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的讽刺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
(2)分析守财奴的形象特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金钱。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金钱的看法。
(2)让学生举例说明过度追求金钱可能导致的人性扭曲。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1. 阅读课文《守财奴》,理解课文内容。
2. 分析守财奴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守财奴》的理解程度,包括对课文内容、人物形象、讽刺手法的掌握。
2.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对守财奴性格特点的分析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的认识。
守财奴教案
![守财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89465b307e87101f6963c.png)
《守财奴》教案1教学目标1、在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分析葛朗台性格特征的不同侧面,从而把握本文的主题。
2、仔细品味小说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传神的动作描写。
教学重点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对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意义的理解。
教学设想本文是自读课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品味,教师点要害、抓重点、拨疑难、排障碍。
把重点放在对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的集中刻画上。
品味文中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对精彩语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提升文学品位,领会鉴赏此类小说的基本方法。
预习要求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人物形象,概括主要情节。
思考:文中哪一句话集中概括了葛朗台这个“守财奴”的人生追求?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语设计引导学生说出世界文学画廊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俄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莫里哀《铿吝人》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那么,中国文学史上有类似的典型人物吗?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他临死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中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亲友却不能猜出他的心事,只因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茎,老婆知道他的心事,挑灭了一根灯芯,顿时就没了气。
如果说严监生的吝啬还带有中国农民的质朴,那么,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学习《守财奴》】一文。
本文节选自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家庭的苦难》一章,定名为“守财奴”。
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本文的主人公葛朗台却成了金钱的奴隶。
葛朗台老头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呢?让我们从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二、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索漠城里的银行家格拉桑看中了葛朗台的财产,想娶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做儿媳。
为了同样的目的,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也想要把欧也妮嫁给他的侄儿——索漠初级裁判所所长。
这两家为了争夺欧也妮展开了一场恶斗。
守财奴教案(篇五)
![守财奴教案(篇五)](https://img.taocdn.com/s3/m/71667cc4ba0d4a7302763ab9.png)
守财奴教案一、教学目标(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
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当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
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
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
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
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
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总之,在他的眼中,“人生就是一件交易”,父女之情,家庭关系,伦理道德,只不过是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feafe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0.png)
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我们生活中时常会发现有些人一天到晚只想着攒钱,就像文学作品中的守财奴一样,金钱成为了他们的全部。
这种行为成为了一些人的习惯,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守财奴这种行为呢?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征。
2、通过分析学生生活中慷慨与吝啬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金钱的作用相对于生活的其它方面来说并非最为重要。
3、帮助学生认识到勇于投资,合理利用金钱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活价值。
二、教学内容:1、介绍守财奴的定义及其特点:可采用ppt展示,辅以关于爱迪生以及张一鸣对于金钱的看法,让学生对金钱的的价值进行讨论。
2、学生分享与社会小事自由奉献的故事:可以要求学生自行使用社交软件搜寻以及关注相关翻译账号并收集,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3、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可采用填空题或者是评价自己的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属于守财奴。
4、完成针对守财奴的反思小论文:旨在让学生对于自身守财奴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寻找自己不足的部分,引导学生注意到金钱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三、教学方法:1、师生对话法: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对金钱进行思考和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现象。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课堂演讲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互动: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对于守财奴的看法,引导同学逐渐意识到金钱对于人的影响。
2、可以让学生在朋友圈上发帖并@老师,展示自己对于这个话题的看法,由老师根据发帖的情况选择一些发帖进行讨论。
三、可以通过快速写作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写出自己对金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反思:1、课堂教学采用互动性较强的方式进行,孩子们更加主动参与。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dd43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3.png)
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中语文课程。
本节课将重点讨论《守财奴》这个话题,通过学习此话题,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人的财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1. 通过对话剧《守财奴》的学习,进一步了解这个话题。
2. 学习和探索《守财奴》的文学技巧,包括人物描写,情节剖析,环境描写等。
3.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鼓励学生理智消费,转变消费观念。
4. 帮助学生通过反思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达到人生价值的理性思考。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层次的财富观。
2. 分析人物及情节的发展。
3. 掌握行文技巧,强化写作表达。
教学内容 :1. 对话剧《守财奴》的阅读和分析。
2. 对话剧《守财奴》的人物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3. 阅读经典的成语、名言接龙。
4. 掌握写作技巧。
篇二:教学方法1. 教师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情节的发展,了解这个话题。
2. 教师运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经典成语,名言接龙等,帮助学生掌握优美的语言表达。
3. 采用写作训练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4. 采用小组讨论方法,鼓励学生活动思维,合作探究。
教学步骤 :步骤一 . 学生预习学生在上课前阅读对话剧、背诵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步骤二 . 热身活动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守财奴》话题,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步骤三 . 讲授教师通过两个钟头的讲授,帮助学生理解《守财奴》,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个性、心理和行为,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与讨论。
步骤四 . 讨论教师分组,让学生讨论情节讲述经典语言,整合知识。
步骤五 . 情节填空教师提供情节,让学生填空并分门别类讲述。
步骤六 .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步骤七 . 总结与方案规划总结本堂课的重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可行、具有实际意义的方案,为今后的生活实践提供助力。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f614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scanning和close reading策略,深入理解课文。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概述:介绍课文《守财奴》的作者、背景及故事梗概。
2. 词汇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守财奴”、“贪婪”、“吝啬”等。
3. 人物分析:分析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点,探讨其贪婪、吝啬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金钱相关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文。
2. 阅读理解:使用scanning策略,让学生快速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运用close reading策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主人公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为何会成为守财奴。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参与度。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 文学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文学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2. 价值观引导:3. 拓展阅读: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和讨论。
六、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守财奴》全文2. 参考资料:关于守财奴的相关文章、案例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4. 教学辅助材料:课文解析、人物分析表、讨论问题指南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金钱相关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文本解读: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与金钱观念、人物性格相关的段落。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76340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4.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培养善良、正直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守财奴》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守财奴》的作者及相关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守财奴”这个词吗?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守财奴”?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生字词及语句理解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批判精神。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记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金钱观和人生观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 过程性评价:(1)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表现,如思维敏捷性、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 终结性评价:(1)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c3d18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b.png)
高中二年级语文守财奴教案(优秀5篇)《守财奴》教案篇一《守财奴》的主体情节有三部分:抢夺梳妆匣、诱骗继承权和看守密室。
在一二部分中间穿插了葛朗台太太病故一事,在二三部分穿插了教女儿管家的内容。
学习一部分需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为什么要写葛朗台抢夺梳妆匣,而不直接写他回家后就巴结诱哄女儿?其次,怎么从语言、动作和细节等方面来描写葛朗台。
先说一个问题。
葛朗台本来是拿定主意要向欧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的`,可当他轻手蹑脚地走到妻子的房里时,他一眼看到了梳妆匣里的金子,于是他忘掉了预想中的一切,不顾一切地扑向了梳妆匣。
这一情节的设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葛朗台的执著狂:"看到金子,占有金子“,把葛朗台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再说第二个问题。
动作描写有:"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年龄已达76岁的老葛朗台,看到金子之后,动作是何等的敏捷、迅猛,既形象地层现了葛朗台贪婪地攫取金钱的丑态,又真实地表现出他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有:"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
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写出了看到金子后的狂喜,也写出了他的薄情寡义。
在葛朗台看来,人与人之间只存在二种交易的关系,没有什么人情可言。
语言描写还应注意葛朗台太太和拿侬说的话,即"上帝呀,救救我们!和"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前者刻画出了葛朗台的凶残嘴脸,后者则显出他的蛮横和霸道。
细节描写有:"他到密室去拿了一把路易来摔在床上。
"在葛朗台看来,家庭里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都需要金钱来维持,所以他"拿了一把路易来“。
之所以"摔在床上“,是因为从他的内心来讲,他是不愿意随便拿出一文钱来给他人的,现在是没有办法。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bbac7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2.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守财奴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
2.理解“守财奴心理”的形成原因。
3.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能力,培养储蓄意识。
教学重点:1.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
2.实践和运用预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1.了解守财奴的心理因素和对生活的影响。
2.掌握预算制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案例分析,加强实际教学效果。
3.小组讨论,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花费情况,引出节约和储蓄的重要性。
2.讲解守财奴的概念和特征,解释守财奴心理形成的原因。
3.分析守财奴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4.小组讨论,分角色演练守财奴与其家庭、朋友相处时的场景,体验守财奴心理的矛盾和困境。
第二课时:1.回顾守财奴的特征和对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花费,如何制定预算。
2.讲解预算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讲述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具体实践。
3.小组讨论:假设一个人每月收入2000元,其生活支出一般在1000元以内,请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该人的月度预算。
第三课时:1.学生报告小组讨论结果,引导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月度预算,并记录日常支出,反思和调整。
3.课堂作业:收集社会上有关守财奴的报道和案例,了解社会现象和个体心理,发表看法和感受,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教学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整个教学过程融入生活实际,能够培养财务管理意识和预算能力。
3.通过课堂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了解社会现象,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本次教学围绕“财务管理”主题展开,通过对“守财奴”的探讨,让学生了解守财奴的概念、特征、心理形成原因以及对人生、社会的影响。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931bd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c.png)
《守财奴》教案优秀7篇《守财奴》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仔细体会葛朗台的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征;(二)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说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守财奴教案。
”“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葛朗台个性化的动作和语言表现了什么?分析:葛朗台为了金子(财产),葬送了妻子的生命,断送了女儿的幸福,破坏了家庭的和睦,最后连自己也被金钱送进了坟墓。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学生对“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就有了具体完整的印象。
这时再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
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就比较容易了。
而且,小说显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的主题也就会牢牢地扎进学生的心里,从而明确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对“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本文的社会意义在哪里?分析: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全文的故事情节:开端就交待了葛朗台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与女儿的矛盾冲突;接着作者在刻画他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过程中,描写他与女儿之间冲突的第一回合:为了占有金子,他不顾女儿的爱情,不顾妻子的病苦,不顾佣人的劝说,眼睛里只有金子。
直到听到“太太死过去了”,唯恐失掉太太的财产,他才放开了梳妆匣。
葛朗台与女儿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第二回合是围绕继承权展开的。
葛朗台在他太太尸骨未寒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继承权问题。
为了继承权,他变得失去了常态,“在女儿面前打哆嗦”;他可以当面撒谎,把一个要他命的重大问题,说成区区小事;他可以诱以小惠。
假意许诺“按月付……大利钱”;他掩盖事实真相,甚至阻止公证人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守财奴》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eb0e7f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1.png)
《守财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守财奴》,使学生了解这一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探讨《守财奴》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守财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守财奴》是莫里哀的经典喜剧作品,在故事中,哈珀根船长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为了追求金钱财富,不惜牺牲自己的家庭和感情。
他的儿子克莱恩和女儿伊丽莎白都希望能够摆脱这种物质至上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
通过这个故事,莫里哀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道德观念的冲突。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你们听说过《守财奴》这个故事吗?你们了解守财奴的形象是怎样的?”步骤二:整体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整体阅读,了解《守财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步骤三: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守财奴的形象和性格特点有哪些?b. 守财奴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准则?c. 克莱恩和伊丽莎白对守财奴的态度和行为有何不同?步骤四:展示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将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论。
步骤五:个人思考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a. 你对守财奴的行为有何评价?b. 你更倾向于克莱恩的生活观还是伊丽莎白的生活观?步骤六:展示个人见解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个人见解,并与全班进行讨论和互动。
步骤七:写作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守财奴》的读后感想,要求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自己的见解进行写作。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和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发言。
2. 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包括思路清晰、观点明确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9a5df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8.png)
《守财奴》的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守财奴》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把握作品主旨,针对当今社会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儒林外史》中有个人物叫严监生,非常吝啬。
他临死时,只因为家里点着一盏两根灯芯的灯,总不瞑目,直到非常了解他的心细的赵氏将其中一根吹灭了,才放心的死去。
郑廷玉的元杂剧《看钱奴》中也有一个为富不仁的财主,叫贾弘义,一日想烤鸭吃,却舍不得花钱买,便趁机挝了一手油,一顿饭咂一个手指头,已经砸了四个了,没想到最后一个被狗舔了。
结果心疼得一病不起。
补充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夏洛克《威尼斯商人》英•莎士比亚(后用“夏洛克”喻贪婪、狠毒无情的放债者)阿巴贡《悭吝人》法•莫里哀(在法语中,“阿巴公”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泼留希金《死魂灵》俄•果戈里(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像个乞丐)(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李健吾先生说,这四个吝啬鬼写的都很好,其中最生动、最逼真的,可以说是吝啬鬼中的吝啬鬼的,就是葛朗台了。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节选自《欧也妮•葛朗台》的《守财奴》,和葛朗台来一次亲密的接触。
二、作者简介: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恩格斯称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182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舒昂党人》,这是巴尔扎克获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作品。
此后他以旺盛的精力,惊人的速度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作品,筑成了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主要作品有《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贝姨》等。
三、情节介绍:为了得到葛朗台的财产,银行家格拉桑与公正人克罗旭都希望与葛朗台攀亲。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e4560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f.png)
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守财奴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本篇文章将介绍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材《守财奴》一课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这一篇经典文学作品。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的情节和主题,理解其中深刻的人性思考。
2.认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学会运用文学术语如象征、对比、夸张等进行文本分析。
4.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怎样抓住文章的重点思想,如何在文本中找到相关证据支持文本分析。
二、教学重点1.本文的情节和主题。
2.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代表意义。
3.文本细节分析。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文学术语进行文本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Step 1:导入通过让学生回顾上一课学到的课文知识,温习常见文学术语,并用老师自己编的题目以小游戏方式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度和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大致概念。
Step 2:阅读让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然后进行文字解读。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并认识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着深刻的代表意义。
Step 3:分析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靠谱的文本标注,分析一些人物形象的特点和意义。
这一步应该着重考虑守财奴角色的形象特点和其具体的外部行为。
Step 4:文本细节分析将课文细节分为几个大类:视觉描写,行动描写,与普遍领域相关的描写。
学生将分组分别分析这些细节和它们对小说的主题和情节的支持和烘托。
Step 5:分组讨论分组,让学生小组内补充分析技巧,为小组中的每个人提供帮助。
小组涵盖所有方面。
最后每个小组需要汇报分享,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内容的讨论。
Step 6:总结复习文本分析的关键技能和文学术语的使用方法。
并提供语言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新的知识。
阅读长篇小说并不容易,所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有耐心的学生来完善技能。
五、课堂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们省略了大量的传统语文教学,尤其是只教授广义的语言文本分析;而是教学小组,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技能。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8a11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6.png)
守财奴(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小说《守财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分析并欣赏作家莫泊桑的写作技巧。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和财富,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关怀,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莫泊桑小说《守财奴》。
2.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写作技巧。
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莫泊桑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守财奴》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金钱和财富有什么看法?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守财奴》,理解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
讨论:小说中有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你对主人公有什么评价?3. 分析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分析莫泊桑的写作技巧。
示例分析:通过具体段落,讲解莫泊桑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4. 深入探讨主题思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守财奴》,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提问:小说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你有什么启示?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回答问题时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3. 写作技巧: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示例分析,评估学生对莫泊桑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评估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感悟和启示。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守财奴》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莫泊桑的生平介绍、文学评论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关于金钱和财富主题的小说,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欧·亨利的《一片叶子》等。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守财奴(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882a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e.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教案名称:《守财奴》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守财奴》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哲学背景知识。
(3)提高学生分析和批判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课文《守财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作者对于财富、人性、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4. 教学课时:2课时5.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二、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守财奴》原文及相关评论、解读文章。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挂图或海报:与《守财奴》相关的人物形象、情节梗概等。
4. 小组讨论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长,提前分配讨论话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作品《守财奴》。
2. 学生自读课文《守财奴》,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葛朗台的形象特点。
3. 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葛朗台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5.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对葛朗台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如:“葛朗台与金钱的关系”、“守财奴现象的社会原因”等。
3.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补充意见。
4. 教师总结: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提炼要点,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守财奴》这篇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对守财奴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
总体来说,本教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顾课文《守财奴》,总结葛朗台的人物形象及其对周围人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财奴》教案(三例)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聂剑平
一、适用高一
【学习目标】
能够发现文章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因,并能对文章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合理推断;能正确概括小说的主题意义。
【学习任务】
依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推测欧也妮·葛朗台后来的命运。
【学习成果】:
以“欧也妮·葛朗台”为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想像作文。
【知识和技能准备】
1.知道小说情节构成的几个要素,并能够据此整理出《守财奴》一文的主要情节。
2.了解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品。
3.课外完整阅读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思维引导】
1.本文主要人物是谁?
2.围绕该主要人物发生了哪些故事?
3.影响故事情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4.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动因和小说主题推测:葛朗台死后,拥有巨额财产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命运会怎样?
5.与小说原著对照,看看你的推测与原著有何出入,思考:哪一种情节设计更合理?
二、适用高二
【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对文章虚构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能够解释小说情节设计与表现主题和形成艺术感染力的关系。
【学习任务】
评析小说的情节设计对于表现主题的效果。
【学习成果】
针对小说的情节设计特点,以“虚构的真实故事”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
【知识和技能准备】
1.熟知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了解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思维引导】
1.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有哪些情节让你觉得“不可思议”?
2.联系生活经验,你能够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吗?
3.联系小说的主题,你觉得这样的情节设计能否有效地表现主题?
4.虚构的故事,为什么能够令读者“信以为真”?
三、适用高三
【学习目标】
评价人物的社会价值并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
【学习任务】
评价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成果】
以“无形的枷锁”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知识和技能准备】
1.掌握了概括小说人物特点的常用方法。
2.能够从人物的行为举止中剖析人物的心理动机。
3.懂得从小说人物的分析中认识社会的一类人。
【思维引导】
1.如何理解“守财奴”中“奴”字的意思?
2.人作为奴隶的情形有哪几种类型?
3.葛朗台究竟是不是“奴隶”?请从文中找到支持你的证据。
4.联系现实生活,你从本篇小说中获得哪些启示?如何评价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